危险化学品应急预案的编制标准版本
危险化学品企业应急预案的编制与实施

危险化学品企业应急预案的编制与实施概述:危险化学品企业应急预案的编制与实施是确保企业在化学品泄漏、火灾等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应对,并保障员工和环境安全的重要举措。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危险化学品企业应急预案的编制和实施措施。
1. 法律法规与标准在编制危险化学品企业应急预案时,必须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这些法律法规和标准对企业应急预案的内容、流程、责任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例如,要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品种目录》等进行预案编制工作。
此外,还需要参考GB/T 19672-2005《危险化学品企业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等相关标准。
2. 风险评估与应急资源调配在编制危险化学品企业应急预案时,首先需要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
通过评估各种可能的事故情景,确定潜在的风险源和可能受影响的区域。
在此基础上,合理调配应急资源,包括消防设备、应急救援队伍、危化品存储仓库等。
同时,还应搭建与政府、医院、环保部门等相关单位的紧急合作机制,确保资源能够及时调配。
3. 员工培训和演练企业应定期进行员工培训和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急意识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培训内容包括企业应急预案的基本知识、应急处置流程、紧急疏散措施等。
通过演练,可以验证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发现问题进行改进。
同时,还需制定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应急演练计划和频率。
4. 信息监测和预警系统在危险化学品企业内部,应建立完善的信息监测和预警系统。
该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关键环境参数和危化品储存情况,及时发现异常。
当发生突发事件时,系统能够第一时间触发警报,通知相关人员采取应急措施。
此外,还应与当地气象局、环保部门等建立通信渠道,及时获取天气信息和环保政策变化,预警风险。
5. 应急预案的演练总结和改进危险化学品企业应急预案的实施过程中,要及时总结演练的经验和教训,以便不断改进预案的完善度。
通过演练,可以发现预案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进而进行针对性的修改和完善。
应急预案编制导则2020版.解读

批准实施
通过最终评审(专家组复核签字)的应急预案,由生产经营单位主 要负责人签发实施。
应急预案编制过程、步骤
前期准备阶段
预案编写阶段
评审发布、备案、实施阶 段
风险评估
开展生产安全事故风险评估,撰写评估报告(编制大纲参见附录A),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a)辨识生产经营单位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可能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类别; b)分析各种事故类别发生的可能性、危害后果和影响范围; c)评估确定相应事故类别的风险等级。
应急资源调查
全面调查和客观分析本单位以及周边单位和政府部门可请求援助的应急资源状况, 撰写应急资源调查报告,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a)本单位可调用的应急队伍、装备、物资、场所; b)针对生产过程及存在的风险可采取的监测、监控、报警手段; c)上级单位、当地政府及周边企业可提供的应急资源; d)可协调使用的医疗、消防、专业抢险救援机构及其他社会化应急救援力量。
1.范 围
相关修改
——修改了应急预案编制程序(见第4章,2013年版的第4章);
——应急预案编制中将应急能力评估修改为应急资源调查(见4.5,2013年版的4.5); ——细化了应急预案评审内容(见4.8, 2013年版的4.7); ——修改了综合应急预案的要素内容,去掉编制目的,将风险评估结果放入附件(见6.1和第9章, 2013年版的6.1); ——修改了专项应急预案的要素内容,增加了适用范围,去掉事故风险分析(见7.1, 2013年版的 7.1); ——补充了应急预案附件组成,增加了9.1生产经营单位概况、9.2风险评估的结果和9.3预案体 系 与衔接(见9.1、9.2、9.3); ——增加了附录A “生产安全事故风险评估报告编制大纲”、附录B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资源调查 报告编制大纲”(见附录A、B)。
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2013.10.1)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生产经营单位编制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的编制程序、体系构成和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以及附件。
本标准适用于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其他社会组织和单位的应急预案编制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0000.4 标准化工作指南第4部分:标准中涉及安全的内容AQ/T 9007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应急预案emergency plan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可能发生的事故,最大程度减少事故及其造成损害而预先制定的工作方案。
3.2应急准备emergency preparedness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科学、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进行的思想准备、组织准备和物资准备。
3.3应急响应emergency response针对发生的事故,有关组织或人员采取的应急行动。
3.4应急救援emergency rescue在应急响应过程中,为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或危害,防止事故扩大,而采取的紧急措施或行动。
3.5应急演练emergency exercise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情景,依据应急预案而模拟开展的应急活动。
4应急预案编制程序4.1 概述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编制程序包括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资料收集、风险评估、应急能力评估、编制应急预案和应急预案评审6个步骤。
4.2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生产经营单位应结合本单位部门职能和分工,成立以单位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为组长,单位相关部门人员参加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明确工作职责和任务分工,制定工作计划,组织开展应急预案编制工作。
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29639-2013)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生产经营单位编制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的程序、内容和要素等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
生产经营单位结合本单位的组织结构、管理模式、生产规模、事故风险等情况,可以对应急预案框架结构等要素进行调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0000.4—2003 标准化工作指南第4部分:标准中涉及安全的内容AQ/T 9007—2011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应急预案 emergency plan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制定的行动方案。
3.2应急准备 emergency preparedness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进行的思想准备、组织准备和物资准备。
3.3应急响应 emergency response针对事故险情或事故,依据应急预案采取的应急行动。
3.4应急救援 emergency rescue在应急响应过程中,为减少事故危害,防止事故扩大,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或危害而采取的紧急措施或行动。
3.5应急演练 emergency exercise针对事故情景,依据应急预案而模拟开展的应急救援活动。
4 预案编制程序4.1 成立预案编制工作组结合本单位部门分工和职能,成立以单位主要负责人(或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为组长,相关部门人员参加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明确编制任务、职责分工,制定工作计划,组织开展预案编制工作。
4.2 资料收集包括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应急预案、国内外同行业企业事故资料、本单位安全生产相关技术资料、企业周边环境影响、应急资源等有关资料。
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

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目录:一、前言二、事故概述三、应急预案的重要性四、应急预案的制定原则五、应急预案编制的步骤六、应急预案的内容要点七、应急预案的执行与修订八、结语(以下为文章主体内容)一、前言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是当前社会面临的严重安全问题之一。
为了有效应对此类事故,保障公众和环境安全,各相关单位需要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
本文将探讨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
二、事故概述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指在化学品生产、储存、运输或使用过程中,由于人为或自然因素引发的化学品泄漏、扩散和事故爆炸等情况。
这类事故往往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环境破坏,应急预案的编制成为必要的应对措施。
三、应急预案的重要性应急预案是事故应对的重要参考依据,它明确了各方责任、应对措施和救援流程,有效组织和指导了应急工作。
通过预案的制定,能够提高事故应对的效率和准确性,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四、应急预案的制定原则制定应急预案需要遵循以下原则:科学性原则,即根据科学的风险评估和技术规范编制;可操作性原则,即预案要能够在实践中操作和应用;综合性原则,即预案内容要综合考虑多方因素;灵活性原则,即预案要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和改进。
五、应急预案编制的步骤(1)确定编制单位和责任人;(2)开展风险评估和情景模拟;(3)明确应急组织体系和责任分工;(4)制定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5)组织应急演练和培训;(6)定期修订和更新预案。
六、应急预案的内容要点应急预案的内容应包括:事故报警与应急指挥、人员疏散与救援、信息发布与公众引导、物资装备储备与调配、环境监测与风险评估、事后处理与评估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七、应急预案的执行与修订应急预案制定后需要进行定期演练和培训,以确保各方人员熟悉预案并能够正确操作。
同时,根据实践经验和技术进步,需要及时对预案进行修订和更新,以保证应急响应能力的提高。
八、结语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是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环境健康的事件,编制完善的应急预案对于事故的防控至关重要。
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_29639—2013)[1]
![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_29639—2013)[1]](https://img.taocdn.com/s3/m/a52f9a0f02020740be1e9b19.png)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29639—20132013-07-19发布 2013-10-01实施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生产经营单位编制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的编制程序、体系构成以及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和附件的主要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其他社会组织和单位的应急预案编制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0000.4 标准化工作指南第4部分:标准中涉及安全的内容AQ/T 9007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应急预案emergency plan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可能发生的事故,最大程度减少事故及其造成损害而预先制定的工作方案。
3.2应急准备emergency preparedness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科学、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进行的思想准备、组织准备和物资准备。
3.3应急响应 emergency response针对发生的事故,有关组织或人员采取的应急行动。
3.4应急救援emergency rescue在应急响应过程中,为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或危害,防止事故扩大,而采取的紧急措施或行动。
3.5应急演练 emergency exercise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情景,依据应急预案而模拟开展的应急活动。
4 应急预案编制程序4.1 概述生产经营单位编制应急预案包括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资料收集、风险评估、应急能力评估、编制应急预案和应急预案评审6个步骤。
4.2 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生产经营单位应结合本单位部门职能和分工,成立以单位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为组长,单位相关部门人员参加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明确工作职责和任务分工,制定工作计划,组织开展应急预案编制工作。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

事故概述
某国发生危险化学品运输 事故,造成大量有毒物质 泄漏。
应急处置
启动国际救援机制,组织 多国救援队伍,共同应对 事故。
经验教训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提 高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标 准。
06
结论与建议
结论总结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的编 制是预防和应对危险化学品事 故的重要措施,对于保障人民 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01
加强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的宣传和培训工作,提高公众和企业的 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02
建立健全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和物 资储备,提高应急救援的快速反应和处置能力。
03
完善危险化学品监管机制,加强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 等环节的安全监管,预防和减少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发生。
在编制应急预案时,应充分考 虑危险化学品的特性、事故发 生概率和可能造成的后果,以 及现有应急资源和能力等因素
。
应急预案的编制应遵循科学性 、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 确保预案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应急预案的编制是一个动态的 过程,需要不断修订和完善, 以适应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 援工作的变化和需求。
对策建议
经验教训
加强设备维护和安全检查 ,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完 善应急预案。
某油库危险化学品事故案例
事故概述
某油库发生油罐爆炸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 财产损失。
应急处置
迅速组织救援队伍,控制火势,疏散人员,减轻 事故后果。
经验教训
加强油库安全管理,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响 应能力。
国际危险化学品事故案例
应急资源与装备
资源储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根据可能发生的危险化学品事故类型 ,储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装备、物资和 器材,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提 供。
危险化学品应急预案的编制

危险化学品应急预案的编制一、引言危险化学品是指能够损害人体健康、破坏环境等的化学物质,其性质具有危险性和难以控制的特点。
在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各种事故和意外情况,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危化品事故,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制定危化品应急预案成为必要的措施。
二、编制目的和依据危险化学品应急预案的编制目的是为了指导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在危局发生时能够迅速、科学地组织抢救和处置工作,降低危害和损失。
依据包括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国际惯例以及本地区的实际情况。
三、编制主体和程序1. 主体:危险化学品应急预案的编制主体应由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和危化品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单位联合组成的编制小组负责。
2. 程序:(1)确定编制范围和目标:要明确编制预案的领域范围,是以企事业单位为主,还是涵盖整个地区,以便定位重点和目标。
(2)收集信息和分析风险:要全面收集危险化学品相关信息,包括品种、数量、储存条件等,并进行风险分析和评估。
(3)确定组织机构和责任:要明确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在应急预案中的组织机构和责任,包括指挥部、救援力量、通信系统等。
(4)制定应急程序:要根据风险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应急程序,包括事故报告、紧急撤离、危化品泄漏处置等。
(5)培训和演练:要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应急知识培训和模拟演练,以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和处置水平。
(6)编制与修订:应急预案要定期检查和修订,及时更新相关信息和应对措施。
四、应急预案的内容危险化学品应急预案应包括以下内容:1. 事故报告程序:包括事故发生后的报告目标、报告流程和报告方式等。
2. 应急指挥机构:包括指挥部的设置、人员组成、指挥职责和指挥流程等。
3. 救援力量:包括危化品事故救援队伍的编制、装备、训练和调度等。
4. 预警和监测:包括危化品事故预警系统的建立、监测设备和方法、预警标准和预警流程等。
5. 应急通讯:包括通信设备的配置、通讯流程和联络协调机制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件编号:RHD-QB-K1263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危险化学品应急预案的编制标准版本
危险化学品应急预案的编制标准版
本
操作指导:该解决方案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进行更好的判断与管理。
,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事故应急救援应遵循在预防为主的前提下,贯彻统一指挥,单位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原则。
危险化学品应急预案的编制步骤主要如下。
1.预案编制准备
(1)成立预案编制小组
预案编制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专业性强的工作,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安全、工程技术、组织管理、医疗急救等各方面的知识,要求编制人员要由各方面的专业人员或专家组成,熟悉所负责的各项内容。
企业管理层应首先委任预案编制小组的负责人,确定预案编制小组的成员,小组成员应是预案制定和实施过程起重要作用或是可能在紧急事件中受影响的人员。
成员应来自企业管理、安全、生产操作、保卫、设备、卫生、环境、维修、人事、财务等应急救援相关部门。
此外,小组成员也可包括来自地方政府应急救援机构的代表(例如,消防、公安、医疗、交通和政府管理机构等),这样可消除企业应急预案与地方应急预案的不一致性;也可明确当事故影响到厂外时涉及到的单位和职责。
(2)制定编制计划
对整个预案的编制过程制定详细周密的计划,使得预案编制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3)收集资料
在编制预案前,需进行全面、详细的资料收集、整理。
企业需要收集、调查的资料主要包括:①周围条件:地质、地形、周围环境、气象条件(风向、气温)、交通条件;②厂区平面布局:功能区划分、易燃易爆有毒危险品分布、工艺流程分布、建(构)筑物平面布置、安全距离;③生产工艺过程:物料(毒性、腐蚀性、燃烧性、爆炸性)、工作温度、工作压力、反应速率、作业及控制条件、事故及失控条件;④生产设备、装置:化工设备(高温、低温、腐蚀、高压、震动、异常情况);危险性大的设备;电气设备(短路、触电、火灾、爆炸、误运转和误操作);⑤特殊单体设备:高压气瓶、盛装危险化学品的承压容器等;⑥库区:石油库、危险品库等;⑦本企业、相关(相邻)企业及当地政府的应急预案。
(4)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
编制应急预案首先要了解清楚工厂中所有潜在的危险因素、其发生事故可能性有多大、可能造成的最大事故后果如何,这项工作就是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
目前,用于生产过程或设施的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方法已达到几十种,常用的有:故障类型与影响分析(FMEA)、危险性与可操作性研究(HAZOP)、事故树分析(FTA)、事件树分析(ETA)等。
企业可根据各自实际情况、事故类型,选用合适的危险辨识评价方法。
在应急预案编制过程中,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应包括如下内容:①主要危险物质的种类、数量及特性;②重大危险源的数量及分布;③危险物质运输路线分布;④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性质;⑤可能造成的事故后果;⑥事故可能影响区域。
(5)应急资源与能力评估
依据危险辨识与评价的结果,对已有的应急资源
和应急能力进行评估,明确应急救援的需求和不足。
应急资源包括应急人员、应急设施(备)、装备和物资等;应急能力包括人员的技术、经验和接受的培训等。
制定应急预案时应当在评价与潜在危险相适应的应急资源和能力的基础上,选择最现实、最有效的应急策略。
应急资源与能力评估应包括如下内容:①企业内部的应急力量的组成、各自的应急能力及分布情况;
②各种重要应急设施(备)、物资的准备、布置情况;③当地政府救援机构或相邻企业可用的应急资源。
2.应急预案的编写
应急预案的编制必须基于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的结果、应急资源的需求和现状以及有关法律法规要求。
此外,编制应急预案时应充分参阅已有的应急预案,尽可能地减少工作量和避免应急预案地重复和交
叉,并确保与其他相关应急预案的协调和一致性。
预案编制小组在设计应急预案时应考虑:
(1)合理组织应合理地组织预案的章节,以便每个不同的使用者能快速地找到各自所需要的信息,避免从一堆不相关的信息中去查找所需要的信息。
(2)连续性保证应急预案每个章节及其组成部分,在内容相互衔接方面避免出现明显的位置不当。
(3)一致性保证应急预案的每个部分都采用相似的逻辑结构来组织内容。
(4)兼容性应急预案的格式应尽量采取范例的格式,以便各级应急预案能更好地协调和对应。
3.应急预案的评审与发布
为了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与实际情况的符合性,预案编制单位或管理部门应依据我国有关应急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
其他有关应急预案编制的指南性文件与评审检查表,组织开展应急预案评审工作。
应急预案评审通过后,应由企业最高管理者签署发布,并报送上级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备案。
4.应急预案的实施
应急预案签署发布后,应做好以下工作:
(1)企业应广泛宣传应急预案,使全体员工了解应急预案中的有关内容;
(2)积极组织应急预案培训工作,使各类应急人员掌握、熟悉或了解应急预案中与其承担职责和任务相关的工作程序、标准等内容;
(3)企业应急管理部门应根据应急预案的需求,定期检查落实本企业应急人员、设施、设备、物资的准备状况,识别额外的应急资源需求,保持所有应急
资源的可用状态。
5.应急预案的演练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应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工作,发现应急预案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高应急人员的实际救援能力。
应急演练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应急预案的规定,结合企业可能发生的危险源特点、潜在事故类型、可能发生事故的地点和气象条件及应急准备工作的实际情况,突出重点,制定演练计划,确定演练目标、范围和频次、演练组织和演练类型,设计演练情景,开展演练准备,组织控制人员和评价人员培训,编写演练总结报告,针对演练中发现的不足项及时采取措施并跟踪整改纠正情况,确保整改效果。
应急演练应重点检验应急过程中组织指挥和协同配合能力,发现应急准备工作的不足,及时改正,以
提高应急救援的实战水平。
6.预案的修订与更新
企业应急管理部门应积极收集本企业、相关企业各类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的有关信息,积极开展事故回顾工作,评估应急过程中的不足和缺陷,适时修订和更新应急预案。
当发生以下情况时,应进行预案的修订工作:①危险化学品数量和种类发生变化;②预案演练过程中发现问题;③危险设施和危险物质发生变化;④组织机构或人员发生变化;⑤救援技术的改进。
这里写地址或者组织名称
Write Your Company Address Or Phone Number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