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确定位置苏教版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确定位置》说课稿(整单元)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确定位置》说课稿(整单元)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确定位置》,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平面几何知识和对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讲解的。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学会利用坐标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材中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题,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用坐标系确定位置的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一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完成任务,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平面几何知识和对称知识,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但学生在确定位置方面可能还存在一些困难,如对坐标系的认识不清晰,对坐标的表示方法不熟悉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坐标系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并通过丰富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坐标系的含义,掌握用坐标表示物体的位置的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一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培养学生面对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坐标系的含义,掌握用坐标表示物体的位置的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坐标系确定物体的位置,并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并结合多媒体课件、教具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坐标系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确定物体的位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讲解坐标系的含义和表示方法,通过示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用坐标表示物体的位置的方法。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确定位置》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确定位置》教案一. 教材分析《确定位置》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利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理解物体位置的相对性,并能够用数对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在学生的认知发展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后续学习几何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前面对方向的初步认识和简单的几何知识学习,学生对位置的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在具体运用数对表示位置时,部分学生可能会存在理解上的困难,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来加深对位置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掌握利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基本步骤。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并能够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物体位置的相对性,并能够运用数对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和思考,理解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课件、黑板、粉笔、实物模型等。
2.学生准备:笔记本、文具、合作伙伴。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谜语:“一个盒子放在桌子上,如果要准确地找到这个盒子,我们需要知道哪两个数?”引发学生思考,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确定位置。
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展示一系列图片,如教室、电影院座位图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用数对表示这些图片中物体的位置。
通过实际案例的呈现,让学生初步理解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尝试用数对表示不同物体的位置。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确定位置》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确定位置》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确定位置》这一章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数能力和图形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和观察,理解坐标系的概念,并能够利用坐标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这一章节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和难以理解的,需要教师通过生动的讲解和实际的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章节之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数能力和图形的认识,但是对于坐标系的概念和运用可能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和观察,来理解坐标系的概念,并能够利用坐标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同时,学生可能对于抽象的概念比较难以理解,需要教师通过生动的讲解和实际的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和观察,理解坐标系的概念,并能够利用坐标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坐标系的概念和运用。
2.如何通过实际的操作和观察,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和实践活动法,教师通过生动的讲解和实际的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坐标系的概念和运用,同时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六.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坐标系图和相关的实践活动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确定物体的位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者黑板,呈现坐标系的概念和运用,并讲解相关的知识。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理解和掌握坐标系的概念和运用。
例如,让学生在坐标系中,标出给定的物体的位置,并解释原因。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坐标系的概念和运用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并针对学生的反馈进行讲解和辅导。
5.拓展(10分钟)教师通过实际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坐标系来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用数对确定位置》公开课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用数对确定位置》公开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用数对确定位置》这一章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数能力、坐标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章节通过实例讲解和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利用数对来确定物体的位置的方法。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探索,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数数和坐标概念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利用数对来确定位置的方法,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实例讲解和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一方法。
同时,学生对于图形的认识和观察能力也在逐步提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利用数对确定位置的规律。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数对的含义,掌握利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数对的含义和表示方法。
2.利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生活实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探索,发现利用数对确定位置的规律。
3.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2.练习题:针对本节课的内容,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学习小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准备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让学生初步接触数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对表示一个物体的位置?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实例,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导发现利用数对确定位置的规律。
通过师生互动,总结出数对的表示方法和含义。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练习,巩固利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8单元确定位置第1课时用数对确定位置课件

小试牛刀(教材P99练一练)
5
(3,4) (7,4)
A
D
4
EH
3
2
1
B
(2,1)
0
C
(6,1) F
G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用数对表示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A、B、C、D的位置。
(2)标出点E(10,4)、F(8,1)、G(14,1)、H(12,4),
2.用数对表示平面图中物体的位置,数对中的第 一个数相同,表示物体的位置在同一列;数对 中的第二个数相同,表示物体的位置在同一行。
夯实基础(教材P100练习十五) 1. 你在教室里的位置是第几列第几行?用数对表示。
略
2. 下图是小明家厨房贴的瓷砖,用数对表示4块装饰瓷砖 的位置。
(3,4) (3,2)
圈乒乓球拍
3. 按要求填一填,画一画。 (1) 把“ ”放在第 4 列第 2 行。 (2) 把“ ”放在(5,4)处。 (3) (7,6)的位置是“ ”。 (4) “ ”的位置在第( 3 )列第( 7 )行。 (5) 把“ ”放在第 3 列第 3 行。 (6) 用数对表示“ ”的位置是((6,5))。
数对 要用数对把位标,弄清行列很重要。 竖排为列横排行,列先行后不能调。 一列一行一括号,逗号分隔标明了。
归纳总结:
1.列与行:竖排叫作列,横排叫作行。 2.数对表示位置:数对中的第一个数表示第几列,
第二个数表示第几行,两个数之间用逗号隔开, 两个数外面用小括号括起来。
归纳总结:
1.在平面图上,一般横轴上的数表示第几列,纵 轴上的数表示第几行,表示位置时需写成数对 的形式。
4. 用简便方法计算。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8.1《确定位置(1)》课件

练一练
1.在刚才的图中找出第2列第4行的位置,用数 对表示是( 2 ,4 )。
2.(6,5)在上图中表示第 6 列第 5 行的 位置。
课堂检测
(教材100页第1题)
1. 你在教室里的位置是第几列第几行?用 数对表示。
课堂检测
(教材100页第2题)
2. 下图是小明家厨房贴的瓷砖,用数对表示4块
装饰瓷砖的位置。
数对表示是(4,6)张亮坐在陈丽的前面, 他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4 ,5 );王 刚是陈丽的同桌,他坐的位置用数对表示 可能是( 3 , 6 )或( 5 , 6 )。
巩固练习
(2)在同一平面内的点A(3,5)和点B (4,5),点( B )在点( A )的右面; 在同一平面内的点A(5,2)和点B(5,4), 点( A )在点( B )的前面。
第 1 列
小军
小军
坐在 第4 列第 3行。
第 第第
2
3
4
列 列列
第第
5
6
列列
探究新知
第6行
第5行
第4行
第3行
第2行
第1行
第
第
1
2
列
列
第
第
第
第
3
4
5
6
列
列
列
列
第
第
7
8
列
Hale Waihona Puke 列探 究 新 知 知识点2:用数对表示位置
小军坐在第4列第3行,可以用数对(4,3)表示。 像这样的数对包含两个数: 第一个数 4 表示第几列, 第二个数 3 表示第几行, 两个数之间用逗号隔开,外面加上小括号。
(教材100页第3题)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8单元-《确定位置》知识点+典例分析+阶梯训练测试卷(含答案)sc

第8单元确定位置知识点一: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1.列和行的含义:竖为列,横为行2.确定列和行的方法:确定列数从左往右数,确定行数从前往后数3.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先数出列数,再数出行数,把两个数写在括号里,用逗号隔开,表示为(列数,行数)知识点二:在方格图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1. 看数对的两个数表示的是哪一列、哪一行,从而确定其位置2. 在同一平面图上,两个数对的第一个数相同,说明这两个数对表示的物体在同一列上;第二个数相同,说明这两个数对表示的物体在同一行上知识点三:通过平移加深对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认识一个图形向上或向下平移后,各顶点的位置的列数没变,行数发生了变化;向左或向右平移后,各顶点的位置的行数没变,列数发生了变化。
考点1: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例1.(2019秋•贵港模拟)在横线上写出下面数对所表示的汉字.(3,1),(4,5)(2,2),(5,2)(5,5),(1,1)(3,5),(4,4)(1,5),(2,5).1.(2019•福田区)画一画、填一填.在所说的位置点上点,并写上名称.(1)学校在(3,2)的位置上.(2)小红家在(5,3)的位置上.(3)小东家在(1,4)的位置上.(4)小丽家在(2,1)的位置上.2.(2019秋•寻乌县期末)在某一海域中一艘船发生故障,船上的雷达探索显示,出事的船只(7,6),附近有一艘军舰(12,11)、一艘货船(3,9)和一艘商船(7,3).(1)请你根据数对标出各船的位置.(2)商船以每小时75km的速度赶到出事地点救援,需要多少小时?3.(2019•杭州模拟)如图小正方形边长均为50m,(5,5)处是学校,学校正东150m处是邮局,邮局正北200m处是医院,学校正南100m处是公园,公园正西175m处是超市.(1)在图上分别用小圆点表示出学校、邮局、医院、公园、超市的位置.(2)分别用两个数据表示它们的位置.邮局(,);医院(,)公园(,);超市(,)考点2:在方格图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例2.(2019•郴州模拟)下图为动物园平面示意图,若大门位于(1,2)位置,请你写出其他地点所处的位置.1.(2019秋•五常市期中)根据示意图完成下面各题.(1)动物园大门位于(5,0)(2)熊猫馆位于(,).(3)海洋馆位于(,).(4)猩猩馆位于(,)(5)狮虎山位于(7,5),鹿苑位于(1,8),在图中标出它们的位置.2.(2019秋•福清市期中)操作题(1)用数对表示,A点的位置(,),B点的位置(,),C点的位置(,).(2)如果图上另有一点D,与A、B、C三点为同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顶点,那么D点的位置可能是(,).并在图中画出平行四边形.3.(2019秋•桑植县期末)图中,平行四边形ABCD已经画出了两条边,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A点的位置是(3,5),C点的位置是.(2)把这个平行四边形画完整,并写出D点的位置:.考点3:通过平移加深对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认识【例3】按要求完成题目。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确定位置》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确定位置》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的位置。
2、经历由具体的座位图到抽象成列、行表示平面图的过程,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的位置。
难点: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的位置。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
1、做反话游戏。
2、师:你们知道这位获胜同学在班级的位置吗?学生自由表达,教师揭示课题。
(板书:确定位置)二、教学新知:1、课件出示主题图。
提出问题:小军坐在哪里?指名学生回答,引发思考:小军的位置只有一个,为什么同学们的说法不一样呢?怎样才能准确、简明地说出小军的位置呢?2、师介绍:通常我们把竖排叫做“列” ,横排叫做“行”,确定第几列要从左向右数,确定第几行要从前向后数。
(板书:竖排从左向右列,横排从前向后行)3、指名学生指一指第一列——第六列,第一行——第五行。
4、师:小军的位置用列、行怎样表示呢?生:小军坐在第4 列,第3 行。
师:可以用数对(4,3)表示,读作:数对四三,集体读。
板书:数对(4,3),读作:数对四三师介绍:外面是小括号,中间用逗号隔开。
5、课件出示小红的位置,学生用数对表示,师提问:表示小红的数对两个数是相同的,这两个数表示的意义相同吗?6、课件出示小兰的位置,学生用数对表示,师提问:表示小兰的数对和小军的数对相似,这两个数对表示的意义相同吗?7、完成练一练。
三、巩固练习:1、你在教室的位置是第几列第几行?用数对表示。
(1)师:站在老师的位置观察,教室里的第一列第一行分别在哪里呢?指名上讲台回答。
2)课件出示座位表,请同学们观察好自己的位置,听清口令第二行请起立,第三列请挥手,第四行请拍手,第五列请鞠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