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周测试卷

合集下载

五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五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沉和浮》测试题答案一、填空1、同样大小的物体,我们可以改变它的(重量)来改变它在水里的沉与浮,如用塞子塞好的空瓶,会(浮)在水面上,往瓶里加些沙,增加瓶的(重量),它就会(沉)到水底了。

2、同样重量的物体,我们可以改变它的(体积)来改变它在水里的沉和浮.如一块铁放在水里会(下沉),把它压成铁片,再制成盒子,放在水里,它会(上浮)。

3、同样重量和大小的物体,放在清水里要下沉,放在盐水里要上浮,这说明用不同的(液体)也能改变物体的沉和浮。

4、物体在液体中是沉还是浮,与物体的(重量)和物体的(体积)有关,还和液体的(性质)有关.5、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其大小等于(排开的水量 )。

6、马铃薯在清水中(下沉),在盐水中可能(上浮 ).盐水比清水(重).7、当物体的重量一定时:比较大的物体容易(上浮),比较小的物体容易(下沉)。

当物体的大小一定时:比较重的物体容易(下沉),比较轻的物体容易(上浮)。

8、改变物体在液体中沉浮的主要方法有:(改变重量)、(改变体积)、(改变液体的性质)和借助外力.9、回形针在水中是沉的,将两枚回形针穿在一起,重量变(重),体积变(大),放水中是(沉的),沉浮状况(没有)改变。

10、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排开的水量)。

11、原来沉的物体,想办法增大它在水中(体积 ),这个物体就可能变成浮的.12、一个量杯原有200毫升的水,把一个物体放入后,水面刻度为230毫升,那么这个物体排开的水量( 30 )毫升。

13、用手把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她为水的(浮力)。

14、当泡沫塑料块静止浮在水面时,它受到的(浮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而且方向(相反)。

15、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物体(排开的水量)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16、物体在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是(不一样的)。

17、比同体积的液体重,这个物体在这种液体中是(下沉)的;比同体积的液体轻,这个物体在这种液体中是(上浮)的.二、判断题1、(X)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它的轻重、体积有关。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生物与环境(一)含答案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生物与环境(一)含答案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卷生物与环境(一)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蚯蚓喜欢生活在()的环境。

A.阴暗、潮湿B.阳光、干燥C.任何环境2.下列现象能说明动物对环境适应的是()。

A.青蛙冬眠B.北方的苹果远销南方C.企鹅来到杭州动物园3.稻田里的几种生物如图所示,由它们构成的食物链书写正确的是()。

A.小飞蛾青蛙蛇水稻B.青蛙小飞蛾蛇水稻C.水稻小飞蛾青蛙蛇4.在制作生态瓶时,先放植物后放动物的原因是()。

A.植物的存活率更高B.没有植物,动物会很快饿死C.先放植物可以使水中溶解更多氧气D.先放动物会影响植物生长5.一片森林里的所有生物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关系,形成了()。

A.食物链B.食物网C.生态系统6.绿豆种子的萌发需要()。

A.空气、水分、阳光、土壤、适宜的温度B.土壤、空气、阳光、水分C.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D.阳光、土壤、适宜的温度7.像“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水草”这种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通常被称为()。

A.食物网B.食物链C.食物圈8.菜市场卖的绿豆芽一般是在黑暗的环境中培养的,这种绿豆芽与阳光下培养的绿豆芽相比较,()。

A.叶子是黄色的,茎又细又长、白色B.叶子是黄色的,茎短小粗壮、绿色C.叶子是绿色的,茎又细又长、绿色D.叶子是绿色的,茎短小粗壮、白色9.小明在研究完蚯蚓后,应该如何处理这些蚯蚓更为合适呢?()A.放回大自然B.放入垃圾桶中C.随丢掉10.在制作生态瓶时,最好选用()。

A.消过毒的自来水B.干净的小溪水C.泥坑里的雨水D.烧过的茶水11.下列关于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食物链通常是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为止B.食物链描述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合作关系C.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整个生态系统就越稳定12.下列实验步骤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五年级下册科学单元测试-第二单元 热 教科版(含答案)

五年级下册科学单元测试-第二单元 热  教科版(含答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热》检测卷一、填空题。

(第2题2分,第3题1分,其余每空1分,共12分)1.常见的物体都是由________组成的,而微粒总是在那里不断地________。

物体的热胀冷缩和________有关。

当物体吸热升温以后,微粒加快了________,微粒之间的距离________,物体就________;当物体受冷以后,微粒运动速度________,微粒之间的距离________,物体就________。

2.木头、铝、塑料和铁四种材料中,________、________是热的良导体;________、________是热的不良导体。

3.铜、钢、铝传热性能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判断题。

(每空2分,共24分)4.冷水袋放人热水中,冷水袋先下沉再上浮。

()5.安装室外电线时,冬天应拉得松些,夏天应拉得紧些。

()6.用酒精灯加热试管时,需要用试管夹,而且试管口不能对着人。

()7.摸上去手感冷的物体导热性能比较好,手感不冷的物体导热性能比较差。

()8.我们的身体在感觉寒冷时会颤抖,是因为颤抖可以给身体带来热量。

()9.热水壶内胆有两层玻璃,中间是真空的,是为了保温时防止空气对流。

()10.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牛奶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所以液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1.冬天自来水管冻裂,是由于水管遇冷收缩引起的。

()12.相同温度的水在大小差不多的不锈钢杯和塑料杯中,不锈钢杯中的水温度下降得快。

()13.人们用铁做锅,是因为铁是热的良导体。

()14.电饭锅全部都是利用容易传热的材料制成的。

()15.空气热胀冷缩的本领比铁小。

()三、选择题。

(每空2分,共30分)16.房间里暖气片的热量传递,主要靠( )传热。

A. 传导B. 对流C. 辐射17.冬天,用玻璃杯冲开水,很容易使玻璃杯爆裂,是因为()。

A. 玻璃杯质量差,容易裂开B. 玻璃杯在低温时处在收缩状态,突然受热,马上裂开C. 开水冲在玻璃杯的外壁上使玻璃杯爆裂18.把压瘪的乒兵球漫人开水里烫一下,乒乓球会重新鼓起来,这主要是因为()。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测试卷及答案(含五套题)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测试卷及答案(含五套题)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测试卷
(满分:100分 时间:40分钟)
题号





总分
分数
一、选择题。(把你认为的正确选项填在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36分)
1.内蒙古大草原很宽广,一望无际,它所处的地形是( )。
A.平原B.高原C.盆地D.丘陵
2.喜马拉雅山是( )形成的。
A.两个板块受拉张B.火山爆发
A.橡皮泥的用量需要按照一定的比例
B.我们应该从外到里逐层制作地球结构模型
C.我们可以用红、黄、绿三种颜色的橡皮泥
五,1.(1)B (2)①较少较多②A植物水土植物③示例:滥砍滥伐④B⑤空气⑥示例:植树造林退耕还林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测试卷
(满分:100分 时间:40分钟)
题号




总分
分数
卷面分:3分。我能做到书写端正,卷面整洁。
一、填空题。(每个词只能用一次,选错或者使用别的词不能得分,每空2分,共20分)
4.冰岛南部亚菲亚德拉冰盖下的________(填“火山喷发"或“地震”)现象,曾形.成一条长达500米的裂缝,并产生了壮观的熔岩喷涌。
5.地球内部最厚的圈层是________,最薄的是_________。如果把鸡蛋比作地球的模型,那么蛋白相当于________。
6.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以________地形为主。
10.( )可以减少雨水对土壤的侵蚀。
A.堆放石头B.砍伐森林C.植树造林D.多开发耕地
11.大风或洪水的力量可以把大块岩石破碎后形成的细沙、土搬运到远方,只留下大大小小的砾石,这便形成了( )。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各单元测试卷及答案汇编(含四套题)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各单元测试卷及答案汇编(含四套题)
2.【答案】C
3.【答案】C
【解析】
【详解】自身能发光的物体是光源,太阳自身能发光,是光源,月亮的光是反射的太阳的光,它自身不能发光,不是光源。
4.【答案】A
【解析】
【详解】放在杯子里的铅笔看起来在水面处被折断了。是光的折射现象。
5.【详解】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发生折射,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这就说明阳光是由七种颜色的光组成的,阳光是七色光。彩虹形成的原因就是漂浮的小水珠发挥了三棱镜的作用,把光分解,利用的是光的折射。
23.【答案】×
【解析】
【详解】光由光源发出沿直线向四面八方传播 。白天,太阳高悬头顶,太阳光射入大气,把阳光向四面八方反射,但是反射的光线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
24.【答案】√
【解析】
【详解】眼睛之所以能看到周围的物体,一是在眼球内有能成像的构造,二是必须有光。我们之所以能看见不发光的物体,就是因为物体表面把一部分光反射到我们的眼睛里。
四、简答题。(第25题3分,第26题5分,共8分)
25.【答案】当物体发出的光或反射的光进入到人的眼睛,使我们能看到物体。
【解析】
【详解】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射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变化,反射的光线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眼睛是我们的视觉器官,当物体发出的光或反射的光进入到人的眼睛,使我们能看到物体。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光》测试卷
(满分:100分 时间:40分钟)
题号






总分
分数
一、选择题。(把你认为的正确选项填在括号内,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月相是月球被太阳光照亮部分的形状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单元达标测试卷(一)(含答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单元达标测试卷(一)(含答案)

五年级科学单元达标测试卷(一)第一单元光一、判断题(对的填“F”,错的填“T”。

每题2分,共24分)()1、月亮是一个巨大的光源。

()2、影子的形成说明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3、我们能看到物体,是因为所有的物体都在发光。

()4、半透明的物体只能让一部分光穿过它。

()5、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

()6、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传播方向不会发生改变。

()7、通过红、绿、蓝三种颜色光相混合可以得到白光。

()8、光穿过潜望镜时,发生了两次折射。

()9、当光照到不透明的物体上时,会被物体全部吸收掉。

()10、当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

()11、白光是由不同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

()12、我们平时用的镜子不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下面物体是光源的是()。

A、太阳B、月亮C、镜子2、下列物体相对光来说是透明的是()。

A、作业纸B、矿泉水C、科学课本3、三棱镜是利用光的()原理来工作的。

A、直线传播B、反射C、折射4、在不透光的房子里,桌面上放有一本书,我们能做到的是()。

A 、看书上的字B 、分辨出封面的颜色C 、感知书的厚薄5、太阳光是由( )种颜色混合而成的。

A 、三B 、五C 、七 6、出现月食现象时,太阳、月亮、地球排列情况是( )。

A B C7、下面现象说明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是( )。

A 、水面波光粼粼B 、花朵五颜六色C 、阳光下的树荫8、当一束光照射到平面镜上时( )。

A 、一定从原路反射回去B 、能改变反射光的方向C 、会有两条反射光路9、与声音传播相比,光的传播( )。

A 、比声音慢B 、只能在空气中传播C 、不能自己绕到障碍物的后面10、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光的路线图画法符合实际的是( )。

A B C11、潜望镜的二片镜片是( )。

A 、凸透镜B 、平面镜C 、凹透镜12、把一根筷子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从正面看到的情形和图中相符的是( )空气 水 水 水空气空气A B C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1、通常我们把那些________能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自然界中最重要的光源是_____。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卷热(二)含答案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卷热(二)含答案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卷热(二)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保温材料能起到保温作用是因为()。

A.这些材料能生热B.这些材料是热的不良导体C.这些材料是热的良导体2.果果从冰箱里拿了一瓶果汁,她喝了几口放在桌上,过一会她发现果汁的瓶子外面有很多小水珠,这是因为()。

A.冰箱里的水蒸气遇热形成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C.瓶里的果汁溅出来D.果果手上的汗水3.把木勺、塑料勺、钢勺放入热水中,用手同时触摸露出水面部分的最上端,最先感觉到()热起来。

A.木勺B.塑料勺C.钢勺4.把一玻璃杯装水放在桌面上,一段时间后,发现水减少了,这是因为()。

A.有水渗进了杯壁B.水自己体积变小了C.水变成水蒸气蒸发到大气中5.在金属条的中部加热,热传递的方向是()。

A.不确定B.向一端传递C.向两端传递6.冬天穿羽绒服感觉很暖和,是因为蓬松的羽绒之间有大量的空气,()。

A.空气是热的良导体,保温性能比较好B.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散热性能比较好C.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保温性能比较好7.下面的材料中,最适合做保温材料的是()。

A.大理石B.塑料泡沫块C.卡纸8.()现象是液体的冷胀原理造成的。

A.水管冻裂B.沸水外溢C.啤酒冒泡9.奇奇的爸爸戴近视眼镜走进很热的房间时,眼镜片上都是小水珠,这种现象和以下()是同样的原因。

A.妈妈晒的衣服变干了B.天晴后地上水坑里的水变没了C.秋天早晨菜叶上出现了露珠D.夏天小河里的水位变浅了10.物体受热后体积膨胀了,下面分析正确的是()A.①B.①C.①11.当把半杯冷水和半杯热水混合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热水把热给了冷水B.热水放出了温度C.冷水放出了热12.把一根手指伸入水中,感觉不冷也不热,这杯水的温度可能是()。

A.25①B.55①C.36①D.20①二、填空题13.在寒冷的冬天,用手摸户外的金属制品比木制品凉,是因为金属制品的导热能力比木制品________。

小学科学五年级测试卷及答案

小学科学五年级测试卷及答案

小学科学五年级测试卷及答案选择题1. 夏天的天气最热,应该穿__。

A. 棉衣B. T恤衫C. 毛衣D. 夹克答案:B2. 飞机在空中飞行时,可以感觉到飞机在__。

A. 加速B. 减速C. 定速D. 静止答案:A3. 我国四大发明中最早产生的是__。

A. 火药B. 指南针C. 印刷术D. 活字印刷术答案:A4. 当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低温物体表面时,就会变成__。

A. 水滴B. 雾气C. 雨滴D. 冰晶答案:A5. 人应该保持良好的卫生惯,勤洗手是为了__。

A. 让手看起来更干净B. 去除污垢,减少病菌的传播C. 让手柔软D. 美化手部皮肤答案:B填空题1. 河流汇入大海的地方叫__。

答案:三角洲2. 保护眼睛,我们应该保持一定的__。

答案:距离3. 能储存当前正在运行程序、数据以及运行的程序所需要的各种信息的部件叫做__。

答案:内存4. 太阳是__星。

答案:恒星5. 月球是__的卫星。

答案:地球解答题1. 请解释什么是杠杆原理。

答案:杠杆原理是物理学中的基本原理,指施加在杠杆上的力及在杠杆上的力臂的乘积相等。

杠杆有两个作用点,其中一个是力的作用点,另一个是支点。

当力距离支点越远时,杠杆的力臂越大,杠杆产生的力矩也就越大。

杠杆实际上就是利用了能量守恒和力的平衡原理,用较小的力移动较大的物体。

2. 请描述鱼类的生活方式。

答案:鱼类是主要生活在水中的脊椎动物,呼吸器官是鳃。

鱼类的身体通常呈流线型,有利于游动。

其肌肉组织比较丰富,所以体温变化相对较小。

鱼类通常以游动的方式前进,鱼鳍的作用是帮助它们保持平衡和控制游动方向。

不同种类鱼类的生活性也有一定差异,有的是群居生活,有的是独居生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科学周测试卷
一、填空(50分)
1、山脉占地球陆地面积不足,它们是的结果。

这些山脉中,有些是前形成的,被称为;有些则是在前才形成的,被称为。

2、山脉主要是由构成的,是山脉变化的主要原因,岩石的破碎的过程是的过程。

3、由于等外加作用的影响,给地表或造成的破坏,称为。

4、大河中央有一些由沙石堆成的“小岛”,人们称它们为沙洲。

5、河水中携带的泥沙在水流减慢时堆积,逐渐形成。

6、在自然界中,除了有冲刷和搬运作用以外,也有冲刷和搬运作用。

地球上沙漠面积不断扩大,就是的结果。

7、是我国北方春天经常出现的一种天气。

二、问答(45分)
1、蘑菇石是怎样形成的?
2、鹅卵石是怎样形成的?
3、沙洲是怎样形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