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护理效果评价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6.其他护理措施:
1.中药贴敷□应用次数:次,应用时间:天
2.药熨法□应用次数:次,应用时间:天
3.中药熏蒸□应用次数:次,应用时间:天
4.拔火罐□应用次数:次,应用时间:天
5.耳穴贴压□应用次数:次,应用时间:天
6.骨盆牵引□应用次数:次,应用时间:天
7.中药离子导入□应用次数:次,应用时间:天
3.穴位贴敷□ 应用次数:次,应用时间:天
4.中药数:次,应用时间:天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其他:
□(请注明)
1.
2.
3.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方案中未涉及)
4.穴位注射□ 应用次数:次,应用时间:天
5.其他:应用次数:次,应用时间:天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下肢活动受限
□
1.评估下肢肌力□
2.安全防护 □
3.活动方法 □
4.功能锻炼 □
5.其他护理措施:
1.物理治疗□ 应用次数:次,应用时间:天
2.中药热熨□ 应用次数:次,应用时间:天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医院: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ID: 文化程度: 入院日期:
证候诊断:血瘀气滞证□ 寒湿痹阻证□ 湿热痹阻证□ 肝肾亏虚证□ 其他:
一、护理效果评价
主要症状
主要辨证施护方法
中医护理技术
护理效果
腰腿疼痛
□
1.评估疼痛/活动度□
2.选择硬板床□
3.体位□
4.活动方法□
8. 其他:应用次数:次,应用时间:天
(请注明,下同)
好 □ 较好□
一般□ 差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护理

卫生与健康幸福生活指南110幸福生活指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护理程维芬自贡市中医医院 四川 自贡 643000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是指腰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其内的髓核连同残存的纤维环和覆盖在环上的后纵韧带组织向椎管内或腰椎间盘的后外侧突出,压迫附近的脊柱神经而致腰腿痛的一种临床病变。
临床表现为腰部持久性钝痛,平卧时疼痛减轻,站立、坐位或劳累时加重,下肢放射性刺痛,感觉及运动功能减弱伴下肢麻木、发凉,严重时出现肌肉萎缩等1.护理体会1.1情志护理情志护理及病情观察患者患病后,由于疼痛及生活不能自理,产生烦躁、紧张、恐惧、忧虑易怒等情绪。
特别对各种治疗措施不了解,怕痛苦。
担心疗效不好等。
护理人员要注意观察,及时了解病情,掌握患者的思想动态。
根据不同的患者及各人的具体情况,做好解释工作,鼓励患者树立自信心,配合治疗、护理,提高疗效。
腰椎问盘突出症最常见的也是最早出现的症状是腰痛,占95%以上。
可同时伴发腿痛,活动受限:护理人员除做好一切生活护理外,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面色、神志、汗出、舌脉象,观察腰腿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发作时间,疼痛发作与什么因素有关,行动困难程度,以及有无全身症状。
属哪类证候等。
如:气滞血瘀型患者,腰部疼痛如锥刺,痛处固定不移,轻则俯仰不便,重则因痛剧而不能转侧。
肝肾亏虚型患者,腰部冷痛瘦重,下肢瘦软不用,头晕目眩。
耳鸣,失眠多梦。
咽干盗汗,二便不利或滑泄,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外感风寒型患者,腰部冷痛,得温痛破,疼痛多无休止,牵及背部,转侧不便,并有恶寒发热,肢体酸软。
小便不利,舌拔苔白。
脉浮紧或弦紧。
1.2饮食护理合理的饮食调护,可提高疗效损伤初期,由于局部炎症,疼痛较剧烈,饮食宜清淡,忌油腻、生冷、酸辣刺激及发物病情稳定后,适当进食补品。
气滞血瘀型患者,应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忌辛辣和固体类食品,可服用活血润燥、祛瘀通经的食物;外感风寒型患者,可服用祛风散寒之品,忌食苦寒之食品;肝肾亏虚型患者,应多进食狗肉、甲鱼、胎盘、猪肾等补养品,也可进食补养肝肾、益脑安神的"杞子炖羊脑"汤,温阳气、益精血的"附片炖狗肉"汤,或给予杞子大枣骨头汤,以达到补充营养,强壮筋骨的目的。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方案护理效果总结分析

·207·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方案护理效果总结分析梁 妍 钦州市中医医院 广西钦州 535000在临床中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常见疾病类型,是造成腰腿痛主要因素。
调查研究表明,80%-90%患者选择保守治疗,针对患者病情进行临床护理,可以保证其临床症状明显改善,选择中医辩证护理方案,逐渐成为临床比较完整护理模式,可以保证患者护理效果得到明显提升[1]。
本文选取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别展开常规护理与中医护理,对比护理效果,具体过程总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基本资料抽取2018年02月-2020年02月收治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随机等分方式划分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5例。
对照组:女性22例,男性23例,年龄范围21-57岁,中位数值(39±1)岁,病程5个月-20年,中位数值(10.2±0.3)年。
研究组:女性21例,男性24例,年龄范围23-58岁,中位数值(40.5±1.5)岁,病程7个月-20年,中位数值(10.3±0.5)年。
对照组、研究组基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选择一般护理方法,在患者住院后为患者讲解医疗环境和疾病知识等,尽量营造舒适医疗环境,确保患者顺利治疗、护理;叮嘱患者按照医嘱服药,严禁随意增减药物剂量;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研究组选择中医护理方案,具体包括:(1)中医操作:平衡火罐主要是将中医理论作为前提,属于现代医学自然疗法,借助火罐温热效应,促进交感神经行为和抑制,确保机体维持着相对平衡状态;选择艾灸熏灼特定穴位,利用经络穴位作用加强机体功能[2]。
(2)情志护理,借助某种情绪抑制另一情志,尽量消除此类情志,使患者精神状态逐渐恢复正常,即按照五行相克标准进行,例如:患者发病后面临医院陌生环境,极易出现恐惧与焦虑等负面情绪,需要护理人员提供情志护理,借助宣传手册或图片等方式讲解健康知识内容,不断提升疾病认知度,同时转移患者注意力,保证其具有较高依从性。
中医护理效果评价共23页文档

表格
通过开展辨证施护、实施中医护理技术和 中医个体化健康指导,绝大部分以上的患者认 为中医护理配合治疗对腰腿疼痛、肢体麻木肢 体活动受限的主要不适症状有良好的护理效果
四、中医护理的作用分析
(一)护理难点分析 由于执行方案的16例腰痛患者病情较单纯,所
以,本次报告中未对方案中护理难点进行分析 汇报。
应用的主要中医护理技术:耳穴贴压、中药贴敷疗法、 中药外敷、中药离子导入。
二、护理方案应用情况分析
(一)主要中医护理措施应用情况 1.主要辨证施护方法应用情况
表格
2.中医护理Biblioteka 术应用情况表格中医护理技术应用频率高的项目是耳穴
贴压和中药离子导入,其次是中药外敷、中 药离子导入。分析其原因:1.耳穴贴压和 中药贴敷主要是由护士实施,主动性高。 2.无创伤,患者易于接受。3.用物及操作 方法简单,临床易于实施。
(二)依从性和满意度分析
1.患者对中医护理技术的依从性和满意度
表格
依从性较好的中医护理技术是耳穴贴压、中药贴敷。 分析其原因:1.操作方法简单,无创伤、无痛苦, 患者易于接受。2.国家相关政策,如医保政策的支 持,为上述方法的实施提供了保障。
护理满意度较高的中医护理技术是耳穴贴压和中药贴 敷。分析其原因:它类似于针灸的效果但安全可靠, 配合其他治疗有较好的效果,因此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也较高。
一、基本情况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首批 “13个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中的病种之一,我科 应用“中医护理方案”护理住院患者共16例,患者平 均住院日10.8天。
辨证分型统计如下:1.血瘀气滞证13例,湿热痹阻证2 例,肝肾亏虚证1例 。
应用的主要辨证施护方法:评估疼痛/活动度、选择硬 板床、体位、活动方法、保暖、活动指导等。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方案护理效果总结分析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方案护理效果总结分析摘要目的总结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护理方案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骨伤科、针灸推拿科在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间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00例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并对其按照“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方案”中的护理方案进行护理。
结果对本次收治的患者实施中医护理方案后,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护理依从性以及满意度,同时也提高了患者常见症状的施护效果。
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方案”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中医护理;护理效果前腰椎间盘突出是目前骨科疾病当中十分常见的一种退行性病变,其主要以疼痛为主,随着病情的发展,使得神经根受到一定的压迫[1],从而导致患者的身心受到严重的影响,降低了生活质量以及工作的效率,而目前临床上,主要一经确诊,患者均需要配合相关的手段进行治疗,而有研究显示,在非手术治疗的方式中,中医治疗效果十分显著,并且中医讲究“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因此,本文以中医护理为研究对象,与常规的护理模式进行对比,分析两者的护理差异。
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此次研究所选取的对象为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间我院骨伤科、针灸推拿科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计300例,其中男性患者有176名,女性患者有124名,最小年龄26岁,最大年龄60岁,平均年龄为(38.97±5.21)岁。
其中肝肾亏虚型有22名、气滞血瘀型276名、寒湿阻滞型2名。
1.2方法对所有的患者进行辩证施护,其中包括:保暖、功能锻炼、辩证施膳、体位护理、疼痛评估、生活起居指导以及肢体按摩等,再辅以中医护理技术,包括:拔火罐、牵引、药酒湿敷、中药贴敷、药熨法、艾灸、中药熏洗以及穴位注射等。
2护理方案应用情况2.1 主要辩证施护应用情况分析详情如下表一。
表一主要辩证施护应用情况分析 n(%)主要症状n辩证施护方法实施例次占比腰腿疼痛272评估活动度/疼痛272100.0体位272100.0保暖272100.0选择硬板床272100.0活动方法272100.0肢体麻木241评估麻木程度、部位241100.0肢体保暖241100.0按摩、拍打患肢23597.51下肢关节屈伸活动23296.27下肢活动受限133功能锻炼133100.0安全防护133100.0活动方式指导133100.02.2 中医护理技术应用情况分析详情如下表二。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护理一、概述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椎间盘退行性病变导致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或脊髓,引起腰痛、下肢放射性疼痛等症状。
中医护理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特点和临床表现,通过中药治疗、康复训练、中医按摩等综合手段,促进病变部位的恢复和康复。
二、中医病理学分析⒈阻络病理: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表现为椎间盘突出物刺激或压迫周围的血管和神经,致使气血流通受阻,营养供应不足,从而引起疼痛和运动障碍。
⒉痰湿病理:湿邪阻滞腰腿,易引发腰椎间盘退行性变,使脊髓神经功能失调。
三、中医护理计划⒈中药治疗(1)舒筋活络方:选用温经活血、祛风理气的药物,如川芎、丹参、桃仁等,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疼痛症状。
(2)温肾壮腰方:选用滋养肾阳、温通腰周的药物,如菟丝子、杜仲、熟地黄等,以改善肾虚导致的腰痛症状。
⒉康复训练(1)腰腹肌锻炼:通过腰腹肌的有氧运动和力量锻炼,增强肌肉力量,改善腰椎稳定性。
(2)腰椎牵引:通过腰椎牵引放松椎间盘,减轻神经压迫,缓解疼痛症状。
(3)理疗治疗:采用中医按摩手法,如拔罐、刮痧、推拿等,通过刺激穴位、舒筋活络,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⒊饮食调理(1)增加优质蛋白摄入:适量摄入鱼、瘦肉、豆制品等高蛋白食物,有助于修复椎间盘组织。
(2)补充维生素:增加维生素C、维生素E等抗氧化物质的摄入,有利于抑制椎间盘退行性变。
(3)禁忌食物: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油腻食物和高盐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四、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中医护理治疗方案表格、康复训练指导书、中医按摩手法操作视频等。
五、法律名词及注释⒈中药:中医学中用于治疗疾病的草药、动物药、矿物药等。
⒉椎间盘:位于脊椎之间的软骨组织,主要作用为缓冲、支撑和保护脊椎。
⒊脊髓:脊柱内的神经组织,负责传递神经信号和控制运动、感觉等功能。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探析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探析什么是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腰椎间盘退变或损伤,使得椎间盘向侧方或后方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或脊髓,导致肢体疼痛、麻木、无力、反射减弱等不适症状,常见于中老年人群。
西医常采用手术或药物治疗,而中医则重视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促进气血流通,达到疏通经络的目的,调和内外环境,从根本上预防和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视角改变:中医中间的治疗方式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不能单纯地解决痛点,而是要从整体出发,以人体经络及气血循环系统的整体平衡为目标,达到长期缓解疼痛、预防复发的效果,方可真正从根本上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的痛苦。
在面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中医常采用多重手段治疗:1. 针灸治疗针灸在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上,尤其突出。
因针灸治疗能够通过“疏通经络、激活自身免疫”等多方面促进自身自愈能力,达到缓解疼痛和恢复运动能力等多种效果,且针灸治疗的方法简单易行、操作安全、无副作用,只需找一位好的针灸师,就能轻松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所带来的不适症状。
2. 中药外治中药外治则将治疗点直接锁定在疼痛部位,通过中药熏洗、药酒外敷、跌打损伤贴敷等方法,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舒筋活络,缓解局部充血、肿胀等症状,并且起到消炎、止痛、散结、活血等功效。
3. 中药内治针对不同的病因病机,选用不同的经方,从根本上调节患者的体内环境,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复发。
例如当患病主要原因为阴虚阳亢时,可采用“六味地黄丸”调理一二阳气血;当病因为湿阻者,则可用桂附地黄汤化湿理气。
综合上述中医治疗,针灸、中药内、外治互相补充,从多个层面共同作用,以调节人体阴阳平衡,促进气血流通为中心的治疗方式,能够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的不适症状,达到治疗的目的。
注意事项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也有一定的注意事项:1. 避免剧烈运动为避免扭转、跳跃等剧烈运动导致疼痛、伤势加重,中医建议患者平稳、缓和地进行锻炼、体育运动,比如太极拳、气功、温和的瑜伽等低强度运动。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方案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方案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腰部疾病,患者的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病变,导致腰部疼痛、下肢麻木、行动不便等症状。
中医护理方案对于缓解症状和促进康复具有显著效果。
本文将介绍中医护理方案,包括望、闻、问、切四个方面。
在望方面,中医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眼神、肌肉等情况,了解患者的体质和病情。
例如,如果患者面色苍白,舌苔薄白,眼神疲乏,肌肉松弛,则可能为气血不足,需要调整饮食和作息,注重补气养血。
在闻方面,中医通过听患者呼吸、语声、咳嗽等情况,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病情。
例如,如果患者呼吸急促、语声低微、咳嗽无力,则可能为肺气不足,需要调整饮食和作息,注重补肺益气。
在问方面,中医通过询问患者的饮食、睡眠、大小便、生活习惯等情况,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病情。
例如,如果患者经常熬夜、饮食不规律、缺乏运动,则可能为气血不畅,需要调整饮食和作息,加强运动锻炼。
在切方面,中医通过切脉了解患者的脉象和病情。
例如,如果患者脉象细弱、节奏不规律,则可能为气血不畅,需要调整饮食和作息,加强运动锻炼。
除了以上四个方面,中医还采用针灸、推拿、拔罐等手法来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
例如,针灸可以刺激穴位,促进气血畅通,缓解疼痛;推拿可以舒筋活血,缓解肌肉疲劳和疼痛;拔罐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肌肉疲劳。
在饮食方面,中医建议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多吃一些具有舒筋活血、养血益气功效的食物,如红枣、枸杞、当归、茯苓、山楂等。
同时,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气血畅通。
在锻炼方面,中医建议腰椎手术后至少4周开始进行腰背肌锻炼,以促进腰背部肌肉的血液循环,加速腰背部组织的恢复。
锻炼时应避免过度用力或进行高强度运动,以免加重病情或引起疼痛。
在预防方面,中医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保持良好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加强腰背肌肉的锻炼,提高腰部的支撑力;注意防寒保暖,避免腰部受到寒冷刺激;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腰椎疾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基本情况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首批“13个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中的病种之一,自2014年1月至4月,应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方案”护理住院患者共51例,辨证分型统计如下:1、与《诊疗方案》一致的病例数50例:寒湿痹阻证25例,肝肾亏虚证20例,血瘀气滞证5例,湿热痹阻证0例。
2、补充证候诊断的病例数1例:寒湿阻络证。
应用的主要辨证施护方法:评估疼痛/活动度、选择硬板床、体位护理、活动方法、保暖、安全防护、按摩拍打麻木肢体、下肢关节屈伸活动、功能锻炼等。
应用的主要中医护理技术:中药贴敷、中药透热治疗、牵引、针灸推拿、艾灸、穴位注射、穴位贴敷、中药熏蒸、拔火罐。
二、护理方案应用情况分析
(一)主要中医护理措施应用情况
2、中医护理技术应用情况
其次是拔火罐、中药透热、中药熏蒸、牵引。
分析其原因:1、中药贴敷是由责任护士根据患者的症状主动与主管医师沟通并实施,因此应用的主动性高,且无创伤,患者易于接受。
2、针灸推拿和穴位注射的效果好,1-2次治疗,即可缓解患者疼痛症状。
3、用物及操作方法简单,且相对经济实惠,临床易于实施。
(二)依从性和满意度分析
操作方法简单,无痛苦,疗效好,相对实惠,患者易于接受。
2、国家相关政策,如医保、农合政策的支持,为上述方法的实施提供了保障。
护理满意度较高的中医护理技术是针灸和推拿疗治。
分析其原因:它能很快缓解患者的腰腿疼痛症状,促进下肢功能活动的恢复,配合其他治疗有较好的效果,因此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高。
本次总结中,穴位注射的应用频率虽高,但患者依从性相对较低,因为注射过程中有胀痛不适,中药贴敷患者易于接受,但疗效相对较弱,患者满意度不高。
中药熏蒸、中药透热、拔火罐、牵引的应用病例较少,因此不做分析。
2、患者对健康指导的满意度
患者对健康指导的满意度分为三个层次:①满意:②一般:③ 不满意
分析其原因:1、《方案》中健康指导内容清晰明确,便于护理人员掌握及临床应用。
2、护理人员在实施《方案》的过程中,加强了护患沟通,观察病情更加及时、细致,健康教育更加专业、统一,使患者感到护理人员具有良好的工作态度和职业素养,从而赢得了患者的信任。
(三)责任护士对中医护理方案的评价
责任护士对中医护理方案的评价分为四个层次:①实用性强②实用性较强③实用性一般④不适用
分析其原因:1、《方案》对于每个疾病的常见症状护理、中医用药护理、健康指导等方面均给予了系统、明确的专业指导,使护理人员明确自己在各疾病中医专科护理中应该做什么、如何做,避免了以往工作的盲目性、随机性。
2、《方案》中对各疾病常见症状适用的中医护理技术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并对关键环节如:选穴、应用时间、观察要点等做了明确说明,使中医护理技术的应用更加规范、科学。
3、系统规范的中医专科护理标准,对于提高年轻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中医临床护理服务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中医饮食调护未落实到位
临床中,大部分医院的营养食堂未能特色的中医辨证膳食,具有中医特色的饮食调护局限在健康指导层面。
2、部分中医护理技术的适用性需要进一步论证
本方案中的中药透热治疗,由于药透片成本高,农合也不予报销,影响本操作依从性,中药熏蒸要考虑患者耐受性,牵引并不适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的所有证型。
3、护理效果评价缺乏客观指标支撑
护理效果评价是由责任护士的主观认识及感受来进行评价,造成评价标准不一致,建议通过专家论证,建立更加科学的评价方法。
4、加强护士培训,提高患者满意度
三、护理效果评价与分析
(一)护理效果方法评价
1、评价方法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症状腰腿疼痛、肢体麻木、下肢活动受限应用主要辨证施护方法及中医护理技术(包括应用次数及天数)后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
2、评价标准
将症状的护理效果分为四个层次:好、较好、一般、差。
(二)护理效果分析
采用以上评价方法和标准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主要关键点为:以症状改善
者认为中医护理配合治疗对改善腰突症的主要不适症状有良好的护理效果。
四、中医护理的作用分析
(一)护理难点分析
由于执行方案的5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病情较轻,未发生马尾综合征及神经损伤等所致大小便失禁、肢体瘫痪患者,所以,本次报告中未对方案中护理难点进行分析汇报。
(二)护理作用分析
从护理效果分析可以看出,根据医师的辨证施治,责任护士进行临症(证)施护、健康教育等方法,对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有一定作用。
1、减轻腰腿疼痛
2、促进肢体功能活动恢复
3、预防保健,强身健体
五、本专科其他中医护理方法应用情况
执行方案的5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未采用其他中医护理技术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