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集接收原理
分集接收的原理

分集接收的原理The principle of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for signal transmission is to divide the available bandwidth of a communication medium into multiple frequency bands, with each band carrying a separate signal. 分集接收的原理是将通信媒介的可用带宽分成多个频段,每个频段携带着独立的信号。
This enables multiple signals to be transmitted simultaneously over the same medium without interfering with each other. 这使得多个信号可以同时通过同一媒介传输,而不会相互干扰。
One of the main advantages of using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is its ability to increase the efficiency of a communication system by allowing multiple signals to be transmitted and received over the same channel. 使用频分复用的主要优势之一是它能够通过允许多个信号在同一信道上传输和接收来提高通信系统的效率。
Another advantage of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is its ability to provide improved resistance to noise and interference, as the signalsare separated into different frequency bands. 频分复用的另一个优势是它能够提供更好的抗噪声和干扰能力,因为信号被分隔到不同的频段。
分集接收技术

分集接收技术分集接收技术是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技术,它可以将信号分成不同的子信道进行传输,从而提高信号的传输效率和可靠性。
本文将从分集接收技术的原理、分类和应用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分集接收技术的原理分集接收技术利用接收端多个天线接收到的信号之间的空间相关性来提高信号的传输性能。
具体来说,分集接收技术包括空分集接收和时分集接收两种方式。
空分集接收利用多个天线接收到的信号之间的空间相关性来提高信号的可靠性。
通过在接收端使用多个天线,可以接收到多个独立的信号,然后将这些信号进行合并,从而减小信号受到的干扰和衰落,提高信号的质量和可靠性。
时分集接收则是利用信号在不同时间上的冗余来提高信号的可靠性。
通过在接收端将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存储,并在一段时间后进行合并,可以减小信号受到的多径干扰和衰落,提高信号的质量和可靠性。
根据信道状态信息的获取方式,分集接收技术可分为盲分集接收和非盲分集接收两种方式。
盲分集接收是指在接收端无需知道信道状态信息的情况下进行分集接收。
常用的盲分集接收技术有选择性分集接收和最大比合并接收。
选择性分集接收通过选择信号质量较好的天线接收信号,从而提高信号的质量和可靠性。
最大比合并接收则通过比较不同天线接收到的信号强度,选择信号强度最大的天线接收信号,从而提高信号的质量和可靠性。
非盲分集接收是指在接收端需要知道信道状态信息的情况下进行分集接收。
常用的非盲分集接收技术有选择性最大比合并接收和最大比合并接收。
选择性最大比合并接收是在选择性分集接收的基础上,结合信道状态信息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加权合并,从而进一步提高信号的质量和可靠性。
最大比合并接收则是在最大比合并接收的基础上,结合信道状态信息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加权合并,从而进一步提高信号的质量和可靠性。
三、分集接收技术的应用分集接收技术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中,最常见的应用就是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和终端设备中使用分集接收技术来提高信号的传输效率和可靠性。
现代通信理论第九讲分集接收

d与工作波长、地物及天线高度有关,
在移动信道中,通常取: 市区: 郊区: d=0.5λ d=0.8λ
在满足上式的条件下,两信号的衰落相关性已很弱; d 越大, 相关性就越弱。 如:在900MHz的频段工作时,两副天线的间隔也只需0.27m。 (d=0.8λ,车载电话是合适的)
地理位置上(如蜂窝小区的对角上)和在不同方向上,同时和小区内 的一个移动台进行通信(可以选用其中信号最好的一个基站进行通 信)。
显然,只要在各个方向上的信号传播不是同时受到阴影效应 或地形的影响而出现严重的慢衰落(基站天线的架设可以防止这 种情况发生),这种办法就能保持通信不会中断。
“微分集”是一种减小快衰落影响的分集技术, 在各种无
信号。此外,时间分集也有利于克服移动信道中由多普勒效应 引起的信号衰落现象。由于它的衰落速率与移动台的运动速度 及工作波长有关,为了使重复传输的数字信号具有独立的特性, 必须保证数字信号的重发时间间隔满足以下关系: 相干时间
1 1 T 2 f m 2( / )
二、 分集信号 合并方式
有相同的消息,而反射机理是不同的。例如,一个散射体反 射E波和H波的驻波图形相位差90°,即当E波为最大时,H波 为最小。在移动信道中,多个E波和H波叠加,结果表明 EZ 、 HX和HY的分量是互不相关的,因此,通过接收三个场分量, 也可以获得分集的效果。场分量分集不要求天线间有实体上 的间隔, 因此适用于较低工作频段(例如低于100MHz)。当工 作频率较高时(800~900MHz),空间分集在结构上容易实现。
(2) 频率分集。由于频率间隔大于相关带宽的两个信号所遭受 的衰落可以认为是不相关的,因此可以用两个以上不同的频率 传输同一信息,以实现频率分集。
分集接收技术

分集接收技术分集接收技术是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接收技术,它能够有效地提高信号的接收质量和系统的容量。
本文将从分集接收技术的原理、分类和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分集接收技术的原理分集接收技术是利用接收端的多个天线对信号进行并行接收,并通过合理的信号处理算法将多个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合并,从而提高信号的接收效果。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接收端的多个天线接收到多个相互独立的信号,然后将这些信号进行合并处理,减小信号的误差和干扰,提高信号的质量。
根据接收端的天线数目和工作方式的不同,分集接收技术可以分为空分集接收和时分集接收两种。
1. 空分集接收空分集接收是指在接收端使用多个天线,通过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合理的加权、合并和处理,从而减小信号的误差和干扰。
常见的空分集接收技术包括最大比合并、选择合并和均衡处理等。
最大比合并是一种常用的空分集接收技术,它通过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加权和合并,选择信号质量最好的天线进行数据解调。
这种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信号的接收质量和系统的容量。
选择合并是一种简化的空分集接收技术,它只选择其中信号质量最好的一个天线进行数据解调。
虽然选择合并相对于最大比合并来说,减少了计算复杂度和硬件成本,但是其分集效果也相对较差。
均衡处理是一种用于多天线接收中的信号处理技术,它通过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均衡处理,消除信号之间的干扰和失真,从而提高信号的质量和系统的容量。
2. 时分集接收时分集接收是指在接收端通过采用不同的接收时刻对信号进行接收,并通过合理的信号处理算法将不同时刻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合并,从而提高信号的接收效果。
常见的时分集接收技术包括选择性重复编码和间隔分集等。
选择性重复编码是一种常用的时分集接收技术,它通过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选择性的重复编码,从而提高信号的可靠性和系统的容量。
这种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信号的接收质量和系统的容量。
间隔分集是一种用于时分集接收中的信号处理技术,它通过在接收时刻上引入一定的间隔,使得信号之间的干扰和失真减小,从而提高信号的质量和系统的容量。
分集接收原理

分集接收原理
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唠唠这分集接收原理。
你说这分集接收原理啊,就好像是咱生活中的好多小智慧凑到了一块儿。
比如说吧,你想想看,咱平时出去买东西,是不是会多逛几家店,比比价格,看看质量,然后挑个最合适的呀?这分集接收原理就有点类似这个。
它呢,就是通过好几种不同的方式来接收信号,就像是给自己多开了几条路。
这样一来,信号就能更稳定、更清楚地传到咱这儿啦!你说神奇不神奇?
这就好比你走路,一条路走不通,咱还有别的路可以选呀,总不至于在一棵树上吊死吧!而且这不同的接收方式就像不同的朋友,各自有各自的本事。
有的擅长接收这个频率的信号,有的擅长那个,它们一起合作,那效果可真是杠杠的!
你再想想,要是只有一种接收方式,那不就跟只有一条腿走路似的,万一这条腿出点啥问题,那不就走不了啦?可要是有了分集接收,那就等于有了多条腿,就算其中一条有点小毛病,咱也照样能稳稳地往前走。
这在很多时候可太重要啦!比如说咱打电话的时候,要是信号不好,那得多烦人呐!但有了分集接收原理,就能大大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
还有啊,就像咱吃饭不能只吃一种菜,得各种菜都来点,营养才均衡嘛。
这分集接收也是一样,多种方式结合起来,才能让信号接收得更完美。
你说这分集接收原理是不是特别有意思?它就像是一个小小的魔法,让我们的通信变得更加顺畅、可靠。
反正我是觉得,这分集接收原理可真是个了不起的东西。
它让我们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智慧的力量。
所以啊,咱可得好好了解了解它,让它更好地为我们服务呀!。
分集接收的基本原理

分集接收的基本原理嘿,你知道啥是分集接收不?这分集接收啊,那可老厉害了。
就好比在一场激烈的寻宝游戏中,你不能只盯着一个地方找宝贝吧?得四面八方都瞅瞅,这样找到宝贝的机会才更大嘛。
分集接收也是这个理儿。
它的原理呢,其实并不复杂。
咱平时接收信号,就像在茫茫大海里捞针。
信号可能会受到各种干扰,一会儿强一会儿弱。
但有了分集接收,那就不一样啦。
它就像是有好多双眼睛在同时观察,从不同的角度去捕捉那个信号。
比如说,空间分集,就像是在不同的地方都安排了一个小侦探,这些小侦探同时工作,哪个地方的信号好,就用哪个地方传来的信号。
这样一来,即使某个地方的信号被干扰了,还有其他地方的信号可以用呢。
频率分集呢,也很有门道。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不同颜色的气球。
每个颜色的气球代表一个不同的频率。
如果一个颜色的气球被风吹跑了,还有其他颜色的气球在呢。
信号也是这样,通过在不同的频率上传输,就算某个频率的信号不好了,还有其他频率的信号可以保证接收的质量。
时间分集呢,就像是拍照片。
你不能只拍一张照片吧,得多拍几张。
万一哪张照片拍糊了,还有其他照片可以用。
信号也是这样,在不同的时间点发送相同的信息,这样即使某个时间点的信号不好,还有其他时间点的信号可以保证接收的效果。
分集接收的好处可多啦。
它可以大大提高信号的可靠性,让你的通信更加顺畅。
比如说,你在打电话的时候,不会突然断线;你在看视频的时候,不会卡顿。
这多爽啊!而且,它还可以提高信号的质量,让你的声音更清晰,图像更清晰。
这就像是给你的耳朵和眼睛做了一次按摩,让你享受更好的视听体验。
总之,分集接收是一种非常厉害的技术。
它就像一个超级英雄,时刻保护着我们的通信。
有了它,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更加美好。
所以啊,我们应该好好了解它,利用它,让它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惊喜。
分集接收原理范文

分集接收原理范文分集接收原理是指在通信系统中,接收端采用多个接收天线来接收信号,并利用多个接收通道进行信号处理,以提高接收机对无线信号的接收质量和性能。
分集接收原理是无线通信系统中一种常用的技术手段,它可以用于减小信号传输过程中的多径衰落影响、提高接收信号的质量和稳定性,从而显著地提高系统信道容量、扩大覆盖范围和提高通话质量。
分集接收原理背后的基本概念是空间分集,通过在空间上分散接收装置的位置,以提高接收系统的性能。
具体地讲,分集接收系统包含多个接收天线,将接收天线放置在不同的位置上,接收到的信号经过多个通道传输到接收器端,然后通过信号处理算法将多个通道的信号进行合并,得到高质量的接收信号。
分集接收原理的实现依赖于空间多样性的存在。
当一个信号同时从多个不同的接收天线接收到时,每个接收天线上的信号都会受到不同的传播路径和传播损耗的影响。
由于传播路径的不同,不同接收天线上收到的信号也不同,这就形成了空间多样性。
而在接收端,可以采用各种信号处理算法来有效地利用这种空间多样性。
分集接收系统中最简单的一种方法是选择性接收,即从多个接收天线中选择接收质量最好的一个进行信号处理。
这种方法可以减小信号传输中多径干扰的影响,提高信号的接收质量。
另一种更为常见的方法是基于信号的空间处理,即通过将接收天线的输出信号进行加权求和来合并多个通道的信号。
这种方法可以进一步提高接收系统对信号的接收质量和性能。
基于空间处理的分集接收方法主要有最大比率组合(MRC)、选择性组合(SC)、等增益合并(EGC)等。
-最大比率组合(MRC)是指将每个接收通道的输出信号进行加权,权重与接收信号的信噪比成正比,然后将加权后的信号进行求和。
这种方法可以最大化接收信号的信噪比,从而提高接收系统的性能。
-选择性组合(SC)是指从多个接收通道中选择接收质量最好的一个进行信号处理。
这种方法可以减小传输过程中的多径干扰和噪声的影响,提高信号的接收质量。
分集接收

分集接收[浏览次数:约1270次]∙分集接收技术是一项主要的抗衰落技术,可以大大提高多径衰落信道传输下的可靠性,在实际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移动台常常工作在城市建筑群或其他复杂的地理环境中,而且移动的速度和方向是任意的。
分集接收技术被认为是明显有效而且经济的抗衰落技术。
目录∙分集接收的基本概念∙分集接收的原理∙分集接收的目的∙分集接收技术的分类分集接收的基本概念∙分集的基本思想是将接收到的多径信号分离成不相关的(独立的)多路信号,然后把这些多路信号分离信号的能量按一定的规则合并起来,使接收到的有用信号能量最大,进而提高接收信号的信噪比。
因此,分集接收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如何把接收的多径信号分离出来使其互不相关,二是将分离出来的多径信号恰当合并,以获得最大信噪比。
分集的方式:分集分为宏观分集和微观分集两大类。
宏观分集也称为多基站分集,其主要作用是抗慢衰落。
例如,在移动通信系统中,把多个基站设置在不同的物理位置上(如蜂窝小区的对角线上),同时发射相同的信号,小区内的移动台选择其中最好的基站与之通信,以减小地形、地物及大气等对信号造成的慢衰落。
分集接收的原理∙根据信号论原理,若有其他衰减程度的原发送信号副本提供给接收机,则有助于接收信号的正确判决。
这种通过提供传送信号多个副本来提高接收信号正确判决率的方法被称为分集。
分集技术是用来补偿衰落信道损耗的,它通常利用无线传播环境中同一信号的独立样本之间不相关的特点,使用一定的信号合并技术改善接收信号,来抵抗衰落引起的不良影响。
空间分集手段可以克服空间选择性衰落,但是分集接收机之间的距离要满足大于3倍波长的基本条件。
分集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多个信道(时间、频率或者空间)接收到承载相同信息的多个副本,由于多个信道的传输特性不同,信号多个副本的衰落就不会相同。
接收机使用多个副本包含的信息能比较正确的恢复出原发送信号。
如果不采用分集技术,在噪声受限的条件下,发射机必须要发送较高的功率,才能保证信道情况较差时链路正常连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务量小区。二是射频跳频,又称合成器跳频,它
是话音信号使用固定的发射机,在一定跳频序列
的控制下,频率合成器合成不同的频率来进行发
射。
射频跳频比基带跳频有更高的性能改善和抗同
频干扰能力,但它只有当每个小区有4个以上频率
时效果比较明显,且所需用的合成器会引入一定的
3、直接序列扩频技术 直接序列扩频(DSSS),(Direct seqcuence spread spectrdm)是直接利用具有 高码率的扩频码系列采用各种调制方式在发端与 扩展信号的频谱,而在收端,用相同的扩频码序 去进行解码,把扩展宽的扩频信号还原成原始的 信息。它是一种数字调制方法,具体说,就是将 信源与一定的PN码(伪噪声码)进行摸二加。 例如说在发射端将"1"用11000100110,而将 "0"用00110010110去代替,这个过程就实现了扩 频,而在接收机处只要把收到的序列是 11000100110就恢复成"1"是00110010110就恢复 成"0",这就是解扩。
RF 输出 869 MHz ~894 IF 带通 第一振荡器 IF 放大 和带通 A/D 转换器
1 相关器 2 相关器 3 相关器
合 并
第二振荡器
搜寻相关器器声码器 话音出维特比译码反交织
控制微处理器
图3-32 移动台接收机方框图
基本原理如下:
移动台RAKE接收部分主要由相关器1~ 3、搜寻相关器 和合并器等组成。
计独立的、携带同一信息的衰落信号; 二是集中处理, 即接收
机把收到的多个统计独立的衰落信号进行合并(包括选择与组合) 以降低衰落的影响。
2.1.1 分集技术的分类
从信号传输的方式来看,分集技术分为显分集 和隐分集两大类。其中显分集指利用多副天线接
收信号的分集,构成明显的分集信号的传输方式
;隐分集只需一副天线来接收信号的分集,分集
行纠检错处理,从而造成数据传输时延增大。所
以在设计交织编码阵列时,应该统筹考虑。
2、跳频技术
瑞利衰落与信号频率有关,不同频率的信号遭受
的衰落不同。当两个频率相距足够远时,可认为它们
的衰落是不相关的。通过跳频,信号的所有突发脉冲 不会被瑞利衰落以同一方式破坏,从而提高系统的抗
干扰能力。可见,调频相当于频率分集。
能量,以提高系统的接收性能。
为说明问题,下图给出了一种利用“选择式”合并法 进行分集的示意图。图中,A与B代表两个同一来源的 独立衰落信号。如果在任意时刻,接收机选用其中幅 度大的一个信号, 则可得到合成信号如图中C所示。 由于在任一瞬间,两个非相关的衰落信号同时处于深 度衰落的概率是极小的,因此合成信号C的衰落程度 会明显减小。不过,这里所说的“非相关”条件是必 不可少的,倘若两个衰落信号同步起伏, 那么这种 分集方法就不会有任何效果。
调频有慢跳频(SFH)和快调频(FFH)两种。
慢跳频的调频速率低于信息比特率,即连续几个信
息比特调频一次。GSM系统中,传输频率在一个完 整的突发脉冲传输期间保持不变,属于慢跳频。快 调频的跳频速率高于或等于信息比特率,即每个信 息比特跳频一次以上。
跳频的实现方式有两种,一是基带跳频,它
将话音信号随着时间的变换使用不同频率的发射
7.多径分集
移动台接收到的信号是一个多径衰落信号。通常
这一多径衰落信号的时延差很小且是随机的,对于窄
带系统(如模拟TACS、数字GSM系统),在同一地点,
到达的各路信号是相关的,无法分离。 只有特定设计的扩频信号才可以进行分离,分离 的手段是相关接收。因此多径分集也称为码分集它要 求直扩系统饿时间(T)与带宽(W)的积远大于1, 即TW≥1,
收端采用多副间隔距离d≥λ/2(一般情况下市区取
λ /2,郊区取0.8 λ )的天线接收,以保证接收
天线输出信号的衰落特性是相互独立的。经相应的 合并电路从中选出信号幅度较大、信噪比最佳的一 路,得到一个总的接收天线输出信号,从而降低了 信道衰落的影响,改善了传输的可靠性。 空间分集接收的优点是分集增益高,缺点是还 需另外单独的接收天线。
分集接收原理 学习内容
分集技术的分类 几种常用的显分集技术 几种常用的隐分集技术 分集合并技术
主讲人:陈家盛
分集接收技术是一项主要的抗衰落技术,它可 以大大提高多径衰落信道下的传输可靠性,其本
质就是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方法接收同一
信号以克服衰落,其作用是在不增加发射机功率
或信道带宽的情况下充分利用传输中的多径信号
隐含在传输信号之中,在接收端利用信号处理技
术来实现分集接收 。
分类图如下所示:
宏分集 显分集
空间分集 频率分集 时间分集 极化分集
微分集
分集技术
路径分集
场分量分集
角度分集
交织编码技术
隐分集
跳频技术
直接序列扩频技术
2.1.2 几种常用的显分集技术
在显分集技术中又分为宏分集与微分集两种 形式。
宏分集(也称为“多基站”分集)以减少由
来获得分集增益。 如果从合并所处的位置来看:合并可以在检测 器以前,即中频和射频上进行合并,且多半是在中 频上合并;也可以在检测器以后,即在基带上进行 合并。合并时采用的准则与方式主要可以分为三种 :最大比值合并、等增益合并和选择式合并。
假设M个输入信号电压为r1(t),r2(t),…,rM(t) ,则合并器输出电压r(t)为:
最大时,H波最小。在移动信道中。多个E波和H波 叠加结果表明Ez、Hz和Hy的分量是互不相关的,因 此,通过接收三个场分量,也可以获得分集的效果。
场分量分集不要求天线间有实体上的间隔,因此适
用于较低的工作频段(例如低于100MHz)。当工作 频率较高时(800~900MHz),空间分集在结构上容 易实现。
微分集是以抗快衰落为目的,同一天线场地使
用两个或多个天线的分集方式。理论和实践都表
明,在空间、频率、极化、场分量、角度及时间
等方面分离的无线信号,都呈现互相独立的衰落
特性,因此可采用空间分集、时间分集、频率分
集、极化分集、角度分集和多径分集等多种分集
技术。
1.空间分集
空间分集在发送端采用一副天线发射,而在接
2.时间分集
快衰落除了具有空间和频率独立性之外,还
具有时间独立性,即同一信号以大于相干时间的
时间间隔重复传输M次,只要各次发送的时间间 隔足够大,那么各次发送信号所出现的衰落将是 彼此独立的,即得到M条独立的分集支路。 时间分集与空间分集相比较,优点是减少了 接收天线及相应设备的数目,缺点是占用时隙资 源增大了开销,降低了传输效率。
后第二列ll01…。这样,当所传输的码序列连续错4个
码元时,对应的每个码字只错一个,已将连续错码分
散开来,即它将一个突发信道改造成一个随机独立差
错信道,通过分组码纠错技术、可以纠正少量的差错 ,从而纠正了突发性的连续差错。
交织阵列的行、列数越多,抗干扰能力越强。
但是,只有在接收端收到最后一个数据,才能进
这样信源速率就被提高了11倍,同时也使处 理增益达到10dB以上,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整机倍 噪比。 因此,直扩系统随着伪随机码字的加长,信 噪比也会相应的提高,但是要求的同步精度也就 高,因而同步时间就长。
2.1.4 分集合并技术
在分集接收中,在接收端从不同的N个独立信号
支路所获得的信号,可以通过不同形式的合并技术
3.频率分集
频率分集就是将信息分别在不同的载频上发射出去,
要求载频间的频率间隔要大于信道相关带宽,以保证
各频率分集信号在频域上的独立性,在接收端就可以
得到衰落特性不相干的信号.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可采 用信号载波频率跳变扩展频谱技术来达到频率分集的 目的。 和空间分集相比,频率分集的优点是减少了天线 数目,缺点是要占用更多的频谱资源,在发送端需要 多部发射机。
使用RAKE接收技术,利用伪随机码的相关性,对
各路信号分别进行相关接收,提出不同时延的相关峰,
然后进行适当的合并,再进行信息解调。从而既克服
了多径效应的问题,又等效增加了接收功率(或发射 功率)。 一般的分集技术把多径信号作为干扰来处理,而 RAKE接收机采取变害为利,即利用多径现象来增强信 号。现以三条路径为例简述RAKE接收机的工作原理, 如下图3-23所示。
于阴影效应而引起的大范围慢衰落为目的,它的
作法是把多个基站设置在不同的地理位置和不同
方向上,同时和小区内的一个移动台进行通信(
可以选用其中信号最好的一个基站进行通信)
。
显然,只要在各个方向上的信号传播不是同时受
到阴影效应或地形的影响而出现严重的慢衰落,
用这种方法就能保证通信不会中断。 分集数N越大,分集效果就越好,即分集增益正比 于分集的数量N,且分集增益的增加随着N的增 加而逐步减小。 工程上要在性能或复杂性间作一折衷,一般取N =2~4
衰落,减小覆盖范围。
GSM系统的跳频是在时—频域内的时隙和频
隙上同时进行的,即以一定的时间间隔不断地在不
同的频隙上跳变。为了保证在小区内的跳频信道之
间不发生干扰,采用正交跳频组网方式,即小区内
的跳频图案是相互正交的,从而不会使不同频率用
户的通信在同一个时-频隙内发生碰撞。由于使用了
跳频技术,从而提高了系统频谱利用率。
选择式分集合并示意图
基本思路是:
将接收到的多径信号分离成不相关的(独立的)多路信号,
即选取了一个信号的两个或多个独立的采样,这些样本的衰落是 互不相关的,这意味着所有样本同时低于一个给定电平的概率比 任何一个样本低于该值的概率要小得多;然后将这些信号的能量 按一定规则合并起来,使接收的有用信号能量最大。对数字系统 而言,使接收端的误码率最小,对模拟系统而言,提高接收端的 信噪比。 分集有两重含义: 一是分散传输, 使接收端能获得多个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