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溶解的快与慢
四年级科学《溶解的快与慢》说课稿

05 教学资源与开发
教材资源利用
深入挖掘教材
充分利用《溶解的快与慢》这一 主题在教材中的内容,包括实验、 图表、案例等,为学生提供丰富
的学习材料。
突出教学重点
结合教学目标,强调溶解速度的 概念、影响因素以及实验方法,
教师演示与讲解
通过教师演示和讲解实验操作步骤和 注意事项,确保学生正确掌握实验方 法和技能。
实验设计与操作
实验材料准备
准备实验所需的材料,如食盐、砂糖、 冷水、热水、搅拌棒、烧杯等。
安全注意事项
强调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如 避免烫伤、正确使用实验器材等。
实验步骤设计
指导学生设计实验步骤,包括准备实 验材料、测量水温、称量物质质量、 记录初始状态、进行实验操作、观察 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科学现象的好 奇心和探究兴趣,培养学 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溶解的概念、过程和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
如何通过实验探究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并理解其原理。同时,学生在实验过 程中需要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02 教学内容与方法
四年级科学《溶解的快与慢》 说课稿
目录
• 课程背景与目标 • 教学内容与方法 • 教学过程与实施 • 教学评价与反馈 • 教学资源与开发 • 教师素养与提升
01 课程背景与目标
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
《溶解的快与慢》是四年级科学课 程中的一课,主要探究溶解现象及 其影响因素。
教材地位与作用
本课是溶解单元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实验和观察,帮助学生理解溶 解的概念和过程,为后续学习溶液、 化学反应等打下基础。
(精选)四年级科学上册2.5溶解的快与慢 PPT精品课件5教科版

你来说一说: 有哪些方法可以加快溶解? 怎样选择实验材料?
怎样做水果糖溶解快与慢的对比? 有哪些因素会影响这个实验? 怎样进行实验和记录?
小结
哪些方法可以加快溶解? 1、搅拌能加快溶解
2、热水可以加快溶解 3、碾碎可以加快溶解
记录
• 可溶性的固体物质在水中溶 解的快慢与颗粒的大小、水 的温度、搅拌等因素有关。
搅拌能加快溶解
实验2:温度对溶解的 影响
实验目的 改变条件 相同条件 实验结论
检验温度能否加快溶解
一杯热水,一杯冷水 1.水量相同。2.盐量相同。3.同时加盐。 4.观察时间相同。5.都(不)搅拌。
热水能加快溶解
对比实验
实验中,除了一个需要研究的 条件不同外,其余条件都相同
(控制变量)。
小组讨论:怎么做加快糖溶解的研究
• 看视频。
44.不是想成为,而是要成为。 11.行动是治愈恐惧的良药,而犹豫拖延将不断滋养恐惧。 95.逆境给人宝贵的磨炼机会。只有经得起环境考验的人,才能算是真正的强者。——松下幸之助 29.你要记住你不是为别人而活,你是为自己而活。 35.成功没有快车道,幸福没有高速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所有的成功都来自不倦的努力和奔跑,所有幸福都来自平凡的奋斗和坚持! 56.只有不回避痛苦和迷茫的人,才有资格去谈乐观与坚定。命运不会厚待谁,悲喜也不会单为你准备。 54.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23.忙于采集的蜜蜂,无暇在人前高谈阔论。 70.才华其实就是把与人相同的聪明用到与众不同的地方。 17.勤奋是成功之母,懒惰乃万恶之源。 68.一个懒惰的少年将来就是一褴褛的老人。 88.当你能飞的时候就不要放弃飞;当你有梦的时候就不要放弃梦。 79.要钱,就要努力干活;要美美的,就要努力保养;要成为聪明的人,就要努力读书;要有很多朋友,就要慷慨而热情。想要什么,就去争取什么。 73.有时候必须自己做自己的英雄。 82.给人幸福的不是身体上的好处,也不是财富,而是正直和谨慎。——德谟可利特 20.忍一时之气,免百日之忧。 88.别人能做到的事情,我也能做到。 80.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到头来我们注定都是孤独的。 11.心随境转是凡夫,境随心转是圣贤。 10.不经历凛冽的寒风,不会有梅花的怒放;不经历素裹的寒霜,不会有翠竹的坚韧,不经历厚重的白雪,不会有青松的挺直;不经历寒冷的冬天,不会有明媚的春天。 75.乐观者在灾祸中看到机会,悲观者在机会中看到灾祸。 27.为明天做准备的最好方法就是集中你所有智慧,所有的热忱,把今天的工作做得尽善尽美,这就是你能应付未来的唯水中溶解后有什么特征?
四年级科学上册二(5)溶解的快与慢

时间
班级
姓名
实验类型
分组
实验名称
溶解的快与慢
实验目的
1、溶解的快慢与水的温度以及混合溶液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2、可溶性的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物体颗粒的大小有关。
实验器材
筷子、烧杯、冷水和热水、糖、食盐、勺子、水槽
实验过程
1、在两个烧杯中盛入大半杯水,取两份同样多的食盐,每份大约10克,分别放入两个烧杯中,用筷子搅拌其中的一杯水,观察现象。
疑问
指导老师
评定等级
2、在两个烧杯中分别盛入同样多的常温水和热水,再将两份同样多的食盐放入杯中,观察现象。
3、在两个烧杯中盛入大半杯水,取两粒同样的糖,将其中一粒直接放入一个烧杯中,将另一粒研碎的糖放入另一个烧杯中。观察现象,过一会儿,用筷子同时搅拌两个杯中的水,观察现象。
4、收拾整理器材。
实验现象或结论
搅拌、பைடு நூலகம்热、研碎都可以加快溶解。
四年级科学《溶解的快与慢》优秀课件

颗粒大小对溶解速度影响
颗粒越小,比表面积越大,与溶 剂的接触面积也越大,有利于溶
解的进行。
小颗粒的溶质更容易被溶剂分子 包围和浸润,从而加快溶解速度
。
通过对比不同颗粒大小的溶质在 相同条件下的溶解情况,可以直 观地展示颗粒大小对溶解速度的
影响。
05
知识拓展与应用举例
生活中常见溶解现象解析
食盐在水中的溶解
方糖
用于溶解实验的主要物质,选 择方糖是因为其形状规则,易 于观察和测量。
搅拌棒
用于搅拌水中的方糖,以探究 搅拌对溶解速度的影响。
实验记录表
用于记录实验过程中的各种数 据和观察结果。
实验步骤详解
• 准备实验材料:准备好方糖、冷水、热水、搅拌棒、计时 器和实验记录表。
实验步骤详解
2. 实验操作
• 将一块方糖放入一杯冷水中,同时开始计时,观察并记录方糖完全溶解所需的时 间。
控制实验条件,通过对比不同 温度下的溶解情况,可以直观 地展示温度对溶解速度的影响 。
搅拌对溶解速度影响
搅拌可以增加溶质与溶剂的接触 面积,使溶质分子更快地扩散到
溶剂中。
搅拌还可以打破溶质在溶剂中的 浓度梯度,加速溶质的均匀分布
。
通过实验对比搅拌与不搅拌条件 下的溶解情况,可以清晰地展示
搅拌对溶解速度的促进作用。
食品加工
在食品加工中,溶解技术用于添加调味品、色素、防腐剂等。例如,糖在食品中的溶解可 以赋予食品甜味,同时也有助于食品的保藏。
环境保护中溶解知识运用
水处理
在水处理过程中,溶解知识有助于理解如何去除水中的污染物。例如,通过沉淀、过滤和消毒等方法可以去除水Βιβλιοθήκη 的 悬浮物、细菌和病毒等有害物质。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溶解的快与慢课件

溶解平衡
在一定条件下,当溶解速率等于 结晶速率时,溶液达到饱和状态, 此时溶液的浓度称为该条件下的 溶解度。若继续加入溶质,则会
析出晶体。
02 溶解速度与影响因素
温度对溶解速度影响
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加剧,溶质分子与溶剂分子碰撞概率增大,溶解速度加快。
不同物质对温度的敏感性不同,一些物质在低温下溶解速度较慢,而在高温下溶解 速度显著加快。
在不同条件下的溶解速度。
02
归纳影响因素
从实验结果中归纳出影响溶解速度的主要因素,如温度、搅拌速度、物
质颗粒大小等。
03
讨论实验意义
探讨本次实验的科学意义,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例如,了解
如何加快或减慢物质的溶解速度,对于制药、化工等领域具有重要的指
导意义。
05 知识拓展:生活中应用实 例
烹饪中调味品使用技巧
试剂准备
食盐
03
实验器材和试剂准备
砂糖
1
小苏打
2
水
3
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实验步骤
1. 使用天平分别称取相同质量的食盐、砂糖和 小苏打。
2. 在三个烧杯中分别加入相同体积(如50mL) 的水。
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3. 将称好的食盐、砂糖和小苏打分别 加入三个烧杯中。
5. 在溶解过程中,可以使用玻璃棒轻 轻搅拌,观察搅拌对溶解速度的影响。
溶解条件优化
通过调整温度、压力、溶剂种类等条件,使物质在工业生产过程中 更快溶解,提高生产效率。
搅拌与混合技术
采用高效的搅拌和混合设备,确保物质充分接触并快速溶解于溶剂 中,减少资源浪费。
回收利用技术
对于未能完全溶解的物质,可以采用过滤、蒸发等回收利用技术,将 其重新利用,降低生产成本。
溶解的快与慢说课稿(精选3篇)

溶解的快与慢说课稿(精选3篇)溶解的快与慢说课稿(精选3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说课稿,认真拟定说课稿,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溶解的快与慢说课稿(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溶解的快与慢说课稿1一、教材分析:《溶解的快与慢》是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的内容。
通过前几节有关食盐溶解的课以及平时的经验,学生们对溶解的概念已有了一定的了解。
这节课旨在通过搅拌和水温等条件改变的前提下,初步感受对比实验,从而启发学生从更宽广的角度去探究事物。
教材包括三个部分的内容:1.搅拌对于食盐溶解快慢的影响.2.水温对于食盐溶解快慢的影响.3.研究水果糖溶解的方法。
细心研读教材后,我发现用食盐做溶解实验效果不太明显,起不了真正去探究学习的目的,故把食盐换成了红糖,用红糖作为溶解实验的材料便于学生观察。
根据教学的内容我确立以下教学目标:1.理解可溶性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与物体大小、水的温度、液体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
2.初步感受对比实验的意义,亲身经历控制变量进行实验的活动过程。
3.体验探究影响溶解快慢因素的乐趣。
教学重点: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教学难点:感受对比实验的重要性,以及在实验中的变量与不变量的控制问题。
教学准备(分组实验材料):每组两个杯子、筷子1根、红糖两包(每包10克)、矿泉水1瓶、热水、水果糖、溶解快慢记录表。
二、教法与学法指导:教学方法:本节课让学生经历“问题——猜测——验证——证实”的过程与方法过程,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科学实验意识,从而在探究方法与过程中建立和完善科学概念.同时,让学生亲历对比实验,指导学科实验的严谨性,提高综合分析、运用能力。
学法指导:让学生自主学习,四人小组讨论,经历"问题--假设--验证--证实"的科学探究过程,通过动手操作,让孩子在交流中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得出科学结论.三、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以问引题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上课伊始,我充满激情的对学生说:“同学们,老师希望你们能认真的听,仔细的看,开心的玩(实验)!好吗?好!一起用你们甜美的声音读读课题吧!物质溶解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呢?这就是我们要研究的问题”。
四年级科学上册《溶解的快与慢》简

5、溶解的快与慢【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可溶性的固体物质在水中的快慢与物体颗粒的大小(即表面积的大小)、水的温度以及混合溶液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经历问题一假设一验证一证实”科学探究过程和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愿意将对比实验这种科学的方法运用到解决同类科学问题的研究当中去,发展公平实验的意识。
体验研究影响溶解快慢因素的乐趣。
【教学重点】水果糖溶解实验的研究【教学难点】对比实验过程中,各种相同条件的控制【教学准备】分组实验:筷子1、玻璃杯2、热水和冷水、水果糖3、食盐1、勺子1、水槽1。
【教学过程】一、哪一个溶解的快。
1、复习:物质在水中溶解后有什么特征?怎样才能加快溶解?2、提问:取两份同样多的食盐,每份大约10克,同时放入同样多的水中(30ml),用玻璃棒搅拌其中的一个杯子,观察比较哪一杯中的食盐溶解的更快一些。
3、学生观察实验。
(教师指导对比方法)4、整理观察信息,交流想法。
5、提出新的条件:温度对溶解有没有影响呢?(热水约60摄氏度左右,强调安全。
)6、学生观察实验。
(教师进一步指导实验操作)7、整理观察信息进行交流。
二、加快水果糖溶解的研究1、出示水果糖:一块水果糖在水中溶解的快慢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2、学生猜想形成假设:用搅拌的方法可以使水果糖溶解得快;热水比冷水更容易使水果糖溶解;将水果糖切成小块更容易溶解;加更多的水使水果糖溶解得快……3、制定实验设计。
(小组设计实验,用图示或文字等方法记录设计方案。
)(1)小组讨论:怎样利用实验来验证白己的假设(每组设计一两个实验来证实白己的猜想)。
(2)各组实验设计交流汇报补充完善。
教师板书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
(重点指导对比实验中变量的控制。
)(3)请一组演示其中一个对比实验,其余学生观察评议确保每组都能正确操作。
4、学生分组实验,汇报实验结果,回应假设,总结评价。
(注意引导学生反思实验过程中的不足)5、整理课堂记录。
小学四年级科学《溶解的快与慢》教案

小学四年级科学《溶解的快与慢》教案小学四年级科学《溶解的快与慢》教案一、创设情景导入同学们都吃过水果糖,今天我们来做个吃水果糖比赛游戏。
把同样大小的两颗水果糖分发给甲、乙两位学生。
设定条件是:甲同学放在口里含着不许动,让糖果自然溶解后咽下糖水。
乙同学把糖果放在口里,允许舌头动,牙齿咬待糖果溶解后再下咽。
结果是:甲同学吃糖果度较慢,乙同学吃糖果速度较快。
师问:是什么原因,一个吃糖果慢,一个吃糖果快,大家知道其中的道理吗?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学习新的一课。
板书课题——《溶解的快与慢》。
二、探究新知:1、实验一:是否搅拌与溶解快慢的关系。
取两片同样的维生素B2片〈黄色,最好是带有颜色易溶于水的药片,便于观察〉放入盛同样多水的玻璃杯中〈透明杯最好〉设定条件是:同时放入药片,水温一样,水量一样;不同的是,其中一杯搅拌,另一杯不搅拌。
(强调设定条件,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实验的对比公平与公正,保证实验结论的准确性。
)实验结果是:经搅拌的那杯药片溶解的快,未搅拌的那杯溶解的慢。
2、实验二:水的温度与溶解快慢的关系。
将温度不同的同样多的水分别倒入两个玻璃杯中,再放入同样规格的维生素B2片各一片。
注意设定条件是:药片一样,水量一样,都不搅拌或都同时搅拌〈主要是为了节省时间〉;不同的是:一杯是冷水,一杯是热水,水温不一样。
实验结果是:冷水中的药片溶解的慢一些,热水中的药片溶解的快一些。
3、实验三:是否粉碎溶解物与溶解快慢的关系。
取两片同样规格的维生素B2片,其中一片粉碎,一片不粉碎。
再同时放入盛同样多水的'杯中。
注意实验设定条件是:①药片同样;②水同样多;③水温一样;④都不搅拌或同时搅拌。
不同条件只是一片粉碎,一片不粉碎。
实验结果是:粉碎了的药片溶解的快些,未粉碎的药片溶解的慢些。
三、师生共同总结老师引导:这节课我们研究了哪些问题?你们学到了什么新知识?学生1:我知道了溶解时搅拌就溶解的快一些;不搅拌就溶解的慢一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科学《溶解的快与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科学知识:
会溶解的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物体颗粒大小(即物体表面积的大小)、水的温度以及混合液体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
(二)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经历“问题—假设—验证—证实”科学探究过程和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与同学合作进行研究活动,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能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对比实验,使学生理解加快溶解的方法。
难点:对比实验过程中,各种变量与不变量的控制。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引导语:有一天,老师的喉咙特别难受,老师的朋友就告诉我说可以泡一杯盐水喝喝,老师把盐倒进水中时,发现溶解的特别慢。
同学们有什么方法可以让老师马上可以喝到盐水?
二、设计探究方案:
1、班上交流:怎样让一杯盐溶解得快?
2、交流后教师板书:(搅拌,加热……)
3、这只是你们的猜测,我们还要想办法来验证你们的猜测,你觉得我们应该怎么来研究呢?先来研究“搅拌”可以加快溶解的实验。
质疑:你们怎么证明搅拌的比不搅拌的快呢?(引
出对比实验ppt课件)。
4、小组讨论并汇报“搅拌”实验步骤及应注意的事项,完成实验记录单。
(一个搅拌,一个不搅拌;放入的糖应该一样多;烧杯里的水一样多;放入糖的时间应该一样,水的温度也应该一样)
5、小组讨论并汇报“加热”实验步骤及应注意的事项,完成实验记录单。
让学生自由举手发言,来完整描述“加热”可以加快溶解实验的步骤及应注意的事项。
三、学生分组探究搅拌、加热加快溶解的实验:
1、学生选择实验分组探究。
2、温馨提示:
(1)、我们的实验器材是玻璃制品,在做实验中有的小组要用到热水,请同学们一定要注意安全;
(2)、小组内部要明确分工,实验中一定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并填好实验报告单,需要热水的小组请耐心等待,老师马上给你们送来。
3、教师巡回指导。
4、汇报实验结果
我们小组选择的实验是:()能否加快白糖的溶解。
我们通过实验发现了()现象,证明了()能加快白糖的溶解。
5、教师小结:同学们通过实验发现了搅拌比不搅拌、热水比冷水能加快白糖的溶解。
四、加快水果糖溶解的研究
1、这里有一颗水果糖,怎样使这颗水果糖快速地溶解在这100ml的水中呢?
2、分组讨论并汇报:(搅拌加热切碎碾碎并搅拌再加热)
3、“搅拌”与“加热”都可以加快溶解,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就不再做了,我们来研究第三种方法能不能加快溶解。
4、小组讨论并汇报“切碎”实验步骤及应注意的事项,完成实验记录单。
5、学生实验并汇报实验结果(在实验中我们发现,切碎并搅拌再加热可以溶解得更快。
)
五、小结
1、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学到了什么?
2、你知道了哪些方法可以加快溶解?溶解的快与慢与哪些因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