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分类汇编
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总(答案解析)——说明文阅读

2020年中考语⽂试题分类汇总(答案解析)——说明⽂阅读2020年中考语⽂试题分类汇总(答案解析)——说明⽂阅读2020杭州--阅读下⾯的⽂本,完成⼩题。
近视漫谈眼睛是⼈体最重要的器官之⼀,它让我们把这个美好的世界看得清清楚楚,明明⽩⽩。
你知道它是怎么⼯作的吗?打个⽐⽅,眼睛就像⼀台精密的照相机,⾓膜和晶状体组合成了相机的镜头,眼睛通过这个“镜头”调整焦距,从⽽看清远近距离不同的物体。
看近处的物体时,晶状体变厚,对光的折射能⼒变⼤,近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膜上,从⽽看清近处物体;反之,则能看清远处的物体。
眼睛近视,主要是这个“镜头”的调焦功能失灵,不能精准地将物体的实像会聚在视⽹膜上。
近视轻则影响正常⽣活、⼯作,重则引起视觉疾病,如视⼒障碍、视⽹膜脱落等。
据调查,⽬前我国近视患者⼈数已多达6亿,其中青少年占了很⼤⽐例,视觉健康形势极为严峻。
青少年近视,除了先天性遗传因素外,主要是环境因素:⼀是眼睛近距离使⽤时间长、强度⼤,⽤眼⾓度不合理,加重了⽤眼负荷;⼆是缺少户外活动。
当今⼤部分青少年学习压⼒⼤,长时间看书、写作业,有的还沉迷于⼿机、电脑等电⼦产品,户外活动时间普遍不⾜。
⼤量的临床研究表明,减少⽤眼负荷、每天户外活动超过2⼩时,能减少50%的近视发⽣风险。
物理学中街量光照强度的单位叫做勒克司,明亮的室内环境,光照⽔平⼀般不超过500勒克司,⽽室外环境即便是阴天,光照⽔平也可以达到⼀万多勒克司,⼤晴天更可⾼达⼗⼏万,这是室内光线根本⽆法企及的。
室外光照还能够刺激视⽹膜多巴胺的⽣成,⽽多巴胺能够延缓近视的加深。
另外,户外活动时⼈常常会看向远⽅,也能帮助收缩的眼部肌⾁恢复。
家长、教师应引导孩⼦在看书学习后休息、远眺,每天进⾏⼀定时长的户外活动。
(根据相关资料编写)13. 下列对⽂中内容的理解,正确的⼀项是()A. 把“眼睛”⽐作“照相机”,⽣动地说明了眼晴是⼈体最重要的器官之⼀。
B. 为保护视⼒,中⼩学⽣应养成良好的⽤眼⾏为习惯,参加⾜量的户外活动。
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精选汇编 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 新人教版-新版

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哈尔滨市阅读《百合》,回答后面小题百合①百合,是一种从古到今都受人喜爱的世界名花。
它原产于中国,鳞叶呈长椭圆形,顶端尖,基部较宽,微波状,向内卷曲。
表面白色或淡黄色,光滑半透明,质硬而脆,无气味,味微苦。
后人因其鳞茎由许多白色鳞片层环抱而成,状如莲花,因而取“百年好合”之意命名。
②百合由野生变成人工栽培已有悠久历史。
在公元4世纪时,人们认为百合只有食用和药用的功能。
百合的营养价值丰富,它不但含有蛋白质,脂肪、还原糖、淀粉,多种微量元素及维生素,还含有一些特殊的营养成分。
这些成分综合作用于人体,不仅具有良好的营养滋补之功,而且还对秋季气候干燥而引起的多种季节性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中医上讲鲜百合具有养心安神、镇咳祛痰、滋阴润肺的功效,对病后虚弱的人非常有益。
③及至南北朝时代,梁宣帝发现百合花很值得观赏,他曾诗云:“接叶有多重,开花无异色,含露或低垂,从风时偃柳。
”赞美它具有超凡脱俗,矜持含蓄的气质。
至宋代,种植百合花的人更多。
大诗人陆游也利用窗前的土丘种上百合花。
他也咏曰:“芳兰移取遍中林,余地何妨种玉簪,更乞两丛香百合,老翁七十尚童心”。
④随着时代的进步,欧美园艺专家通过杂交育种途径去创造新的品种。
经过近半个世纪后,终于选育出一批统称为“金百合”的新花。
其特色是打破了中国百合全是一茎一朵、单纯白色的现状,变成一茎多朵,且花色更多,既有金黄、橙红和淡紫,又有彩斑、条纹等其他图案颜色。
例如,由荷兰人改良的“卷丹”,花色橙红,每枝能开花七八朵,比美国人培育的“火黄”色彩更鲜艳,花朵更繁多。
另外,与中国百合相比,有些金百合品种更具特色,不但花色多样,而且还蕴含香味,最适宜做厅堂的插花,使人们欣赏起来。
不禁生发出“夜深香满屋,疑是酒醒时”的感觉。
(综合“百度百科”资料而成,选文有改动)11. 百合因何而得名?12. 百合有哪些用途?13. 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一个括号只能填写一种说明方法)例如,由荷兰人改良的“卷丹”,花色橙红,每枝能开花七八朵,比美国人培育的“火黄”色彩更鲜艳,花朵更繁多。
2024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学生版——专题11 说明文阅读

2024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学生版——专题11 说明文阅读(2024·天津·中考真题)阅读《大风车原来是这样发电》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大风车原来是这样发电胡帆陈海伦①“大风车吱呀吱哟哟地转……”细心的朋友可能会发现,近些年来,山川田野间、荒漠戈壁滩、蔚蓝海面上一座座风力发电机组拔地而起。
它们在装扮风景的同时,也在源源不断地为人们提供能源。
②人类在很早以前就开始利用风能、建设“风车”了。
公元前2世纪的波兰,人们就建有碾米的风车磨坊;元明时期,中国建有风力水车,用来灌溉农田。
现代风车的雏形,则来源于1890年丹麦提出的风力发电计划,给风磨安装了发电机。
工业革命期间,蒸汽机的出现,让风力发电机的发展遇冷。
直到20世纪下半叶,化石能源告急,生态环境恶化,风力发电再次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③风力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就是利用风力带动风轮旋转,把风的动能转变为风轮轴的机械能,发电机在风轮轴的带动下旋转发电。
它和纸风车结构相似,由风轮、机舱、塔筒组成。
但是,纸风车为了更漂亮可以折出很多个叶片,而风机的风轮一般..为3个叶片,因为这样便于平衡,性价比更高。
④对于风力发电来说,风速达到2.5~3m/s(微风拂面)就可发电。
风越大,风轮转得越快,发的电能也越多。
但是当风速达到25~30m/s(狂风大作)时风机就会停止工作,进入“防御姿态”。
因为这个时候....的风可以拔起树木,摧毁房屋,如果风机继续工作就会损坏发电机组。
⑤随着风力发电的发展,风机的叶轮直径也逐渐增大,近15年间,叶轮直径已经从70m增大到250m。
目前..我国陆上风电机组叶轮直径处于200m水平,其扫风面积超过32000m2,相当于4.5个标准足球场。
⑥从远处看,人们可能会觉得风机的叶片转得很慢。
但事实上,由于机舱齿轮的加速作用,风机叶片的尖部线速度有时和高铁运行速度不相上下。
不同功率、不同类型的风机转一圈产生的电量也不同,有的可发1.4度电,相当于一个普通家庭一晚上空调用电量;而有的可产生5.8度电,能供一个普通家庭用一天。
山东省13市2020年中考语文 按考点分项解析版汇编 说明文阅读

说明文阅读滨州药品环境污染①过去三十年,科技的快速进展大大提高了世界各国的医疗水平和应对各类疾病的力量,然而伴随着各类药品的广泛使用,不少人开头意识到,人类社会在21世纪正面临一个不容忽视的新型环境污染问题即药品环境污染。
②药品环境污染是个全球性问题。
《环境毒理学与化学》杂志新近发布了一份德国IWW水争辩中心的争辩报告,名为《环境中的药品——全球现状与视角》。
该报告中提到,通过对世界范围内搜集的1016篇药品环境污染原始争辩文献和150篇综述文章进行分析,在掩盖联合国五大区域的71个国家的水、土壤等环境介质中,发觉了631种药品及其转化物。
其中16种药品残留在上述全部区域的地表水、饮用水和地下水中,包括多种抗生素、止痛药和激素。
在收集的检测数据中,关于地表水和废水中的药品含量的数据分别占了总数的47%和40%,地下水和饮用水占了8%。
③之所以可能发生药品环境污染问题,与药品的设计及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原理不无关系,药品在进入人体或动物体内,其活性成分有一部分在性质未发生变化的状况下被排出体外,这些物质可能直接或通过废水系统等进入环境。
④另外,不仅仅是_______这一途径,在药品的生产和废弃过程中也可能会有部分药品成分被排放到环境中。
这些废弃药品中的活性成分可能会进入饮水系统,在蔬菜和水产品中蓄积,最终影响环境和人类健康。
⑤在环境残留的各种药品中,抗生素类药物可能具有更为严峻的影响。
对于公共卫生来说,尤其需要关注日益严峻的抗药性病原体问题,假如不实行有效应对措施,估量到2050年,耐药性问题将可能导致每年有约1000万人过早死亡。
⑥残留药品还会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1999~2007年间,印度的秃鹰数量急剧下降,削减95%以上,人们调查后发觉,导致秃鹰死亡的缘由是秃鹰食用的家畜尸体中含有止痛药双氯芬酸。
在印度政府对这种兽药下了禁令后,秃鹰数量有所回升。
⑦目前,国际社会已经生疏到了药品环境污染这一问题的严峻性,并呼吁开放全球行动。
江苏省2020年中考语文卷【说明文阅读题】汇集附答案解析

江苏省2020年中考语文卷【说明文阅读题】汇集无锡市中考题(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台风暴雨能不能“灭”蚊“床前明月光,蚊子好嚣张!”夏天,蚊子再次进入大家视野,有人大开脑洞:“让台风刮跑所有的蚊子吧!”一、台风会把蚊子都吹跑吗?台风是一个强大的气旋性旋涡,假如把蚊子放到台风中心,随着旋涡快速旋转,那风力足以把蚊子吹到“九霄云外”。
但台风登陆后,风力明显减弱,对蚊子产生的作用力也减弱。
而且蚊子非常“鸡贼”,大风天它们会躲起来,风小了才出来。
即使刮台风,它被吹跑的概率也大大降低。
蚊子体重很轻,常随风而动。
蚊子虽飞翔能力不强,但20多层的高楼也有它的身影,除了“坐电梯”,更多是被风吹上去的。
二、________蚊子体重极轻,大约是几毫克。
当它穿梭于雨滴之间,被重量远远超过自己的雨滴砸中,一滴毛毛雨,可能就是从天而降的一块巨石,蚊子一不小心就呜呼哀哉。
真的是这样吗?然而,蚊子除了继续发挥“鸡贼”特点外,它还有保命“秘诀”--极轻的体重和疏水性细毛。
飞翔中的蚊子与雨水碰撞时,采取不抵抗策略,或顺势而下,或“侧身翻滚”让雨滴从身侧滑落,或与雨滴融为一体,“以柔克刚”。
此外,疏水性细毛使得它们能迅速摆脱雨滴重新飞起,在雨滴落地前逃出。
从理论上说,暴雨台风能让蚊子毙命;但若要被彻底“消灭”,是不大可能的。
大雨过后蚊子为何不减反增?闷热潮湿的天气为蚊虫滋生提供了有利的环境,蚊子更猖狂。
成蚊在气温20~30°C.相对湿度80%左右时最为活跃,有积水的地方容易成为蚊子的滋生地。
风雨过后,地面上的积水和潮湿环境为蚊子生长、繁殖提供了绝好的温床。
蚊子繁殖力很强,从卵、幼虫、蛹到成蚊,最快只需几天。
强风雨无法对蚊子产生大规模的“消灭”效果,不少地方大雨过后蚊虫反而会“报复性”增长。
13.结合全文,分析开头“床前明月光,蚊子好嚣张”一句的妙处。
14.依照第一、三两部分小标题的样式,为第二部分拟一则小标题。
(不超过15个字)【分析】这篇说明文开头化用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
2020年全国中考语文分类汇编:说明文阅读(五)

2020年全国中考语文分类汇编:说明文阅读(五)中考分类说明文阅读2020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之说明文阅读(五)【山东德州】(四)北斗导航系统①GPS已经很好用了.中国为什么还要做一个北斗导航呢?因为GPS不属于中国。
我们日常使用的GPS导航所用的卫星信号。
主要来自于美国空军从上个世纪70年代就开始投入建设的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它一直占领着全球定位的民用市场。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受惠于GPS定位系统,但同样也能够一直感受到这套系统的潜在风险。
如果战争中GPS服务遭到了人为的暂停或干扰,那么依赖于GPS的所有武器装备都将无法使用,后采不堪设想。
②你可能会问北斗稳吗?相当稳。
现在天上正飞着几十颗卫星,你能在全球任何地点任何时刻收到6颗以上的北斗卫星,而在我们生活的亚太地区最少能够搜到12颗北斗卫星。
在吸取了GPS,伽利略和俄罗斯的格纳斯的经验和教训之后,北斗的设计之初就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思路,三种轨道,三种频段,保证了信号质量和抗干扰能力,让北斗更加先进,定位也更精准,现在北斗是又稳又准又好用。
③在四川广汉搭裁北斗终端的无人驾驶插秧机在水田里面自动转换插秧,它能够自动规划最优的路线自动完成插秩作业。
1个小时就可以完成以前1个人7天才能完成的插秩劳作。
在甘肃的田间安装了北斗终端的农机,用于马铃薯和玉米的播种工作,在北斗信号的加持下,农机作业的误差可以控制在1~2厘米:效率捉高了20%一25%。
北斗正在疯狂输出市场价值,随着“北斗+”和“+北斗”应用的深入,推进卫星导航衍生带动形成的关联产值达到了2284亿元,有力支撑了行业总体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升。
④北斗还能干什么?北斗的另外一大特色就在于它的短报文系统,它能用于军事也能教人性命。
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
灾区曾与外界失去一切联系,正是北斗定位系统在救灾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短报文系统架起了抗震放灾指挥部与灾区一钱指挥机构的沟通桥梁。
2020年全国中考语文分类汇编:说明文阅读(二)

2020年全国中考语文分类汇编:说明文阅读(二)中考分类说明文阅读2020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之说明文阅读(二)【河南省】(二)阅读下面两个文本,完成11~13题。
(共12分)文本一为什么说月球是地球的“女儿”①为什么地球边上有个月球?它是怎么来的?与地球有怎样的关系?②多年以来,科学家提出了多种假说。
其中,“同生说”认为,地球和月球各是由一块太阳星云形成的,是一对“姐妹”;“捕萩说”认为,地球和月球各自形成后,地球把运行到它附近的月球捕获为自己的卫星,月球是地球的“干女儿”。
但后来的研究证明,这些假说都缺乏科学依据。
现在大多数科学家比较支持“大碰撞说”。
这个假说认为,大约46亿年前,太阳星云中还残存着一些没有构成行星的大大小小的天体,在太阳系中各行其道。
大约45亿年前,一个火星大小的天体撞上了地球,撞击产生的大量碎块绕着地球运行,最后慢慢聚集凝结,形成了月球。
受地球引力的作用,月球始终围绕地球公转,不离不弃,就像是地球的“女儿”。
③但月球是不是真的就是地球的“女儿”呢?这还需要科学的确证。
科学家提取了月球和地球的“基因”——岩石样品中各种化学元素的同位素组成,做“亲子鉴定”,测定的结果证明月球就是地球的“女儿”。
④跟地球相比,月球很小,没有能力把空气“抓”在周围,所以它的表面是超高真空的环境,没有任何天气变化,没有液态水,也没有生命迹象。
【甲】月球的结构很简单,从外到内由月壳、月幔和月核构成,就像蛋壳、蛋清和蛋黄。
在诞生之初的10多亿年里,月球一直非常活跃。
那时它很年轻,活力四射,内部的能量源源不断地释放出来,月震和火山喷发频繁。
后来,内部的能量渐渐耗尽,月球慢慢成为一个“僵死”的星体。
⑤催生月球的那场惊天动地的撞击,也使地球从直立自转变为倾斜自转,但这“终身残疾”促成了地球表面春夏秋冬的季节变化。
月球的引力使地球产生了潮汐,对生物从海洋迁徙到陆地发挥了巨大作用。
同时,月球还像一个巨大的“刹车片”,不断为地球自转减速。
说明文阅读21篇(含答案)

全国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说明文阅读专题(共21篇)目录1.马航客机为何会失联 (2)2.空难“见证人”——黑匣子 (3)3.谨防数字化痴呆症(刘戟锋) (5)4.茱萸之谜(余光中) (7)5.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 (9)6.微信是一种生活方式 (10)7.霾 (12)8.看云识天气 (13)9.神州第一味(刘英敏) (14)10.扇子(黎戈) (16)11.黑匣子在,希望就在(王瑞良) (18)12.印痕行为,动物的学习天赋 (21)13.凶手WiFi (22)14.桥之美 (24)15.水乡的桥(陈从周) (25)16.昆虫般大小的机器人 (26)17.人类捕鸟,灾难其后(林森) (28)18.植物不失眠(乔娟) (30)19.哈尔滨老火车站 (32)20.时间去哪儿了 (33)21.“月兔”自述 (35)1马航客机为何会失联⑴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航班失联事件,以及由此引发的全球大搜索行动举世瞩目,牵动人心。
在现代科技条件下,一架先进的客机为什么会发生突然失去联系的情况?要了解个中缘由,那就先要从飞机是如何与地面保持联系的说起。
⑵正常情况下,飞机会通过多种无线电通信系统与地面保持联系。
以波音777为例,这种先进的客机上有3种独立运作的无线电通信系统与地面保持联系。
其中高频通信系统是远距离通信系统,通信距离可达数千千米。
近距离的甚高频通信系统最为常用,在高度为300米时作用距离为74千米。
因为起飞和降落期间是飞机和地面联系最频繁的时间,也是飞行中最容易发生事故的时间,所以为了保证甚高频通信系统的高度可靠,民航飞机上一般都装有一套以上的无线电通信系统。
⑶地面管制雷达也是管制人员获取飞机位置信息的途径之一..。
管制雷达分为一次监视雷达与二次监视雷达。
一次监视雷达通过扫描获得回波,屏幕上显示的一个个小光点就是空中的飞机。
二次监视雷达将向空中的飞机发射询问脉冲,机载应答机接收到询问脉冲后,将应答机代码及高度、速度等信息编成应答脉冲,发回地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营口】阅读下面选文,完成25~28题。
(12分)森林大火为何扑灭难度这么高魏齐①据“西昌发布”公众号4月1目下午报道,截至当天13时25分,泸山正面明火全部扑灭,四川凉山西昌森林火灾灭火取得阶段性成果。
不过人们不会忘记,3月30日下午,四川凉山西昌突发森林大火造成打火队员19人牺牲。
联想到去年几乎烧遍澳大利亚的森林大火,人们可能会问,森林火灾为何如此凶险,又为何如此难以扑灭?②森林大火较难扑灭,首先是因为往往火势很大,点多面广,森林火灾往往发生在气候干旱、气温较高的季节,加之一些林木富含油脂,积累不少林下可燃物,再加上火借风势,往往会很快扩大、扩散。
以此次西昌地区发生的火灾为例,据西昌市人民政府3月31日下午召开发布会介绍的情况,起火后由于风向多变,火情扩散迅速,并伴多处飞火,造成多处多线速燃态势。
截至3月31日16时,火灾过火面积1000余公顷,毁坏面积80余公顷。
③其次,不少森林火灾发生在山区,这里地形崎岖,交通不便,为灭火增加了难度。
以凉山地区为例,该地区仅海拔高度超过4000米的高峰就超过20座,山区地形极大限制了人员活动,大型灭火器材很难快速抵达现场。
在山区,林火可能发生爆燃,特别是在陡坡,山脊、草塘沟等特殊险境地形中,这就会极大增加灭火危险性。
④此外,山区的气候气象条件也比较复杂,特别是山谷之间的风向变化比较快,对火势发展影响尤其大。
在干旱季节,山区容易形成明显上升气流,加之各种涡流、越山气流影响,往往风向突然发生变化。
⑤专家认为,随着科技进步,适当引入更多高科技装备协助灭火是一大趋势。
首先要做到预警早,在火灾萌芽阶段就尽早发现火情,例如通过携带红外传感器的卫星或长航时无人机及时预警,然后“打早,打小”,进而“打灭”。
灭火时,可适当派出消防直升机、灭火飞机等大型装备,此外,国内一些企业也研制出“灭火榴弹炮”“灭火导弹”等一些适合森林灭火的新型“武器”,尽管其有效性需要进一步论证,但完全可以尝试。
25.选文第①段的作用是什么?(3分)26.选文第②段中加点词语“往往”不能删掉。
为什么?(3分)“森林火灾往往发生在气候干旱、气温较高的季节……”27.选文第③段画线句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28.认真阅读选文,概括森林大火难以扑灭的原因。
(3分)四)(12分)25.(3分)由西昌和澳大利亚森林大火极其凶险的事件(1分),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说明内容):森林大火难以扑灭的原因(1分),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
26.(3分)“往往”是通常的意思,起修饰限制作用(1 分),说明森林大火发生在气候干燥、气温较高的季节的概率很大,如果删去,语言过于绝对,与事实不符(1分),无法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1分)。
27.(3分)举例子(1分)、列数字(1分):列举凉山地区高海拔山峰多、救援难的事例,具体准确地说明了森林火灾发生在山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灭火难度增加(1分)。
28.(3分)往往火势很大,点多面广(1分);山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1分);山区的气候气象条件比较复杂,山谷之间风向变化比较快(1分)【广东省】(三)(10分)北斗,国之重器①2020年6月23日9时43分,北斗三号系统“收官之星”成功发射,标志着由我国自主研制的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全系统组网完成。
②提到卫星导航,人们自然会想到GPS系统。
GPS系统由美国研发,自1995年建成后,在多个领域广泛应用。
既然GPS系统方便可用,为什么还要建设北斗系统呢?卫星导航系统属国之重器,只有拥有自主建设和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才能长期、稳定、可靠地保障社会经济发展、维护国家安全。
③目前,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欧盟的伽利略系统以及中国的北斗系统四大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服务功能大体相近,都能提供全天候、全天时的高精度定位、导航、测速、授时服务。
而中国的北斗三号系统在诸多方面还拥有自己独特的服务功能。
④高精度的“太空灯塔”。
相比北斗二号,北斗三号系统通过配置新一代原子钟,提升了卫星性能,定位精度提升1至2倍,改善了用户体验。
北斗三号可以为汽车导航提供静态厘米级、动态分米级的高精度定位,实现车道级的导航。
换句话说,在北斗的帮助下,未来导航软件能准确地判断你的车是在中间车道,还是左转车道。
北斗三号系统还可以向用户提供精密测量测绘数据。
北斗三号导航卫星首席总设计师谢军表示,测量地震后建筑物的下沉变化,即便是几毫米,都逃不过北斗的法眼。
⑤更有效的搜救服务。
北斗三号系统通过在6颗中圆地球轨道卫星上搭载搜救载荷,为水上、陆地以及空中遇险目标提供定位和救援服务。
其他的卫星导航系统只能收到求救者向卫星发出的求救信息,至于求救信息是否发出,救援人员是否收到,求救者无从得知。
我国的北斗三号系统专门设计了反向链路,求救者不仅可以发出求救信息,还可以收到救援人员的反馈信息。
这样大大增强了求救者的获教信心,从而提升了搜救成功率。
⑥独门绝技的“短报文”。
与众不同的是,北斗导航卫星系统附加了通信功能想报具备在没有网络信号条件下的通信功能。
在无人区、荒漠等地区,或在通信基站遭受地录水、台风等破坏时,装有短报文模块的北斗终端仍能保证通信畅通。
如今,北斗三号从文通信能力显著提升,每次能发送汉字1200个,还可发送图片等信息,应用场景更为.北斗的一体化功能不仅能让用户知道自己“在哪儿”,也能告诉别人“发生了什么”。
北斗的这一功能,GPS之父帕金森教授盛赞道:“这是多么美妙的体验!”⑦不少人好奇,我们何时才能用上自己的北斗呢?其实,北斗就在你我手中!卫星导航以态片模式搭载在手机硬件里,只要拥有一台装有北斗芯片的手机,就可以收到北斗卫星导航信号。
据统计,截至2010年底,北斗导航型芯片、模块销量已突破1亿片。
2020年一季度,国内市场申请入网的智能手机,超过75%支持北斗定位。
就连大家非常熟悉的共连车,也大量使用了北斗定位系统。
可以说,北斗早已融入了我们的生活。
⑧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研发周期最长、投资规模最大、技术最为复杂的航天系统工是我国改革开放40余年来取得的重要成就之一。
(选文有删改)12.选文思路清晰,按照逻辑顺序依次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分)13.下面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国之重器北斗导航系统的研制和组网完成必将在保障社会经济发展、维护国家安全以及方便人民生活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B.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列数字和作比较的方法,具体说明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的新一代原子钟的精度得到显者提升。
C.第⑥段引用GPS之父帕金森教授对北斗三号一体化功能的赞誉,说明了该项功能给用户带来的全新体验。
D.第⑦段画线句子中加点的“截至2019年底”对北斗导航型芯片、模块的销量统计从时间上进行限制,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14.北斗系统已在交通运输、农林渔业、气象测报、防灾减灾以及公共安全等领域广泛应用。
结合选文,解释北斗系统被广泛应用的原因。
(4分)12.(3分)研制北斗系统的原因北斗系统独特的服务功能北斗系统目前的应用情况【解析】本题考查说明顺序。
全文的说明顺序,要认真通读全文,抓住关键语句,来理清文章的思路。
②段关键句“为什么还要建设北斗系统呢”可概括出研制北斗系统的原因;②段关键句“而中国的北斗三号系统在诸多方面还拥有自己独特的服务功能”可概括出北斗系统独特的服务功能;⑦段关键句“不少人好奇,我们何时才能用上自己的北斗呢”可概括出北斗系统目前的应用情况。
13.(3分)B【解析】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解答此类选择题,一定要先理清文章层次结构,结合原文与选项中陈述的文字进行比照。
A选项中所提及的“保障社会经济发展”是原文中没有涉及的。
原文中就精确导航和测量、搜救服务、“短报文”保证通讯三方面展开,未就经济影响展开。
故A是无中生有。
此题还可以用排除法。
结合原文,BCD三个答案都可以直接从原文找得。
14.(4分)示例:①北斗系统兼容其他导航系统;②拥有更高的精准度;③更有效的搜救服务;④独特的短报文功能。
(每1点1分)【解析】本题考查内容概括。
依据上述分析的文章层次,从各段落中抽出与“北斗系统”相关的、得以广泛应用的具体事例,并分析它们各自给人们来的好处。
(贵州省遵义市2020)说明文阅读(9分)中微子,关乎宇宙起源之谜曹俊①日本“顶级神冈”中微子探测器项目已正式启动,计划于2027年开始收集数据。
该项目由日本主导、英国和加拿大等国参与,目的是阐明物质的起源及基本粒子的“大统一理论”,揭开宇宙起源之谜。
②中微子是宇宙中数量最多的基本粒子之一。
基本粒子是已知的最小粒子,它们不能像原子那样被分成更小的粒子,是构造宇宙中一切的基本元素。
而中微子又是最轻的物质粒子,迄今还未能测出它的确切质量,但至少比电子还要轻100万倍。
它们无处不在,如太阳发光、核反应堆发电、岩石的天然放射性衰变等核物理过程中都会产生,就连我们每个人也会因体内的钾-40衰变而每天发射约4亿个中微子。
③中微子的最大特点就是几乎不与任何物质反应。
不管是人体还是地球,在它看来,都是极为空旷、可以自由穿梭的空间。
我们感觉不到它的存在,科学上探测也极为困难。
因此,中微子的发现和研究过程,饱含着几代科研人员的心血。
④1930年,奥地利科学家泡利为了解释原子核衰变中能量似乎不守恒的现象,预言了中微子的存在,认为就是这种“永远找不到的粒子”偷偷带走了能量。
经过20多年的寻找,美国科学家科万和莱因斯终于在核反应堆旁探测到中微子,证明了它的存在。
莱因斯因此获得了199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⑤1968年,美国科学家戴维斯在地下1500米深的废弃金矿中进行实验,首次探测到了来自太阳的中微子,证实太阳无穷无尽的能量来自氢核聚变。
1987年,日本科学家小柴昌俊在第一代神冈实验中,探测到了来自超新星的中微子。
他们二人因此都获得了200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此后,戴维斯进一步提高测量精度,却发现太阳中微子的数量比理论预言的要少得多,被称为“太阳中微子失踪之谜”。
此后,小柴昌俊的学生梶田隆章发现,宇宙射线在大气层中产生的中微子也比预期少,称为“大气中微子丢失之谜”。
⑥中微子为什么比预计的少?1998年,梶田隆章在升级后的第二代神冈实验中发现,大气中微子比预期少,是因为在飞行过程中自发变成了其他种类的中微子,这一现象就是中微子振荡。
他也因此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⑦中微子振荡现象证明了中微子有质量,尽管质量极其小,但会影响宇宙的起源和演化。
根据已知的物理规律,在宇宙早期,正反物质应该成对产生,数量是一样的。
但在现在的宇宙中,并没有发现大量反物质存在的迹象。
为什么宇宙只由正物质构成?反物质到哪里去了?这是宇宙起源必须回答的关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