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学院CA6140车床后托架加工工艺和夹具课程设计完整
ca6140后托架课程设计

ca6140后托架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CA6140后托架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及其在机械加工中的应用。
2. 学生能够描述并解释CA6140后托架的安装、调整及维护方法。
3. 学生能够掌握相关机械加工术语,并运用这些术语正确表达CA6140后托架的相关特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独立进行CA6140后托架的拆装和组装操作,并确保符合技术规范。
2. 学生能够运用相关工具和量具对CA6140后托架进行调整,保证其加工精度。
3.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CA6140后托架的故障排查及解决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注重机械加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
2. 激发学生对机械加工行业的兴趣,提高他们从事相关工作的热情。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使他们学会在操作过程中相互配合,共同解决问题。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CA6140后托架的相关知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
为确保教学效果,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将紧密围绕以上课程目标展开。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紧密结合教材,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CA6140后托架结构组成:介绍CA6140后托架的各部分结构,如托架体、导轨、滑块、调整螺钉等,并分析各部分在机床加工中的作用。
2. 工作原理及加工应用:讲解CA6140后托架的工作原理,以及在车削、铣削等加工过程中的应用。
3. 安装与调整:详细阐述CA6140后托架的安装步骤、调整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确保学生掌握正确操作要领。
4. 维护与保养:介绍CA6140后托架的日常维护、保养方法,以及故障排查与解决技巧。
5. 实践操作:安排学生进行CA6140后托架的拆装、组装、调整等实践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具体教学大纲如下:1. 引言:介绍CA6140后托架在机床加工中的重要性。
CA6140车床套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CA6140车床套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机械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一、零件的分析(一)、零件的作用题目给出的零件是CA6140的杠杆。
它的主要的作用是用来支承、固定的。
要求零件的配合是符合要求。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杠杆的Φ25孔的轴线合两个端面有着垂直度的要求。
现分述如下:本夹具用于在立式铣床上加工杠杆的小平面和加工Φ12.7。
工件以Φ250+0.023 孔及端面和水平面底为定位基准,在长销、支承板和支承钉上实现完全定位。
加工表面。
包括粗精铣宽度为30mm的下平台、钻Ф12.7的锥孔,由于30mm的下平台的表面、孔表面粗糙度都为Ra6.3um。
其中主要的加工表面是孔Ф12.7,要用Ф12.7钢球检查。
二、工艺规程的设计(一)、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零件的材料HT200。
考虑到零件在工作中处于润滑状态,采用润滑效果较好的铸铁。
由于年产量为4000件,达到大批生产的水平,而且零件的轮廓尺寸不大,铸造表面质量的要求高,故可采用铸造质量稳定的,适合大批生产的金属模铸造。
又由于零件的对称特性,故采取两件铸造在一起的方法,便于铸造和加工工艺过程,而且还可以提高生产率。
(二)、基面的选择(1)粗基准的选择。
对于本零件而言,按照粗基准的选择原则,选择本零件的不加工表面是加强肋所在的肩台的表面作为加工的粗基准,可用装夹对肩台进行加紧,利用一组V形块支承Φ45轴的外轮廓作主要定位,以消除z、z、y、y四个自由度。
再以一面定位消除x、x 两个自由度,达到完全定位,就可加工Φ25的孔。
(2)精基准的选择。
主要考虑到基准重合的问题,和便于装夹,采用Φ25的孔作为精基准。
(三)、确定工艺路线1、工艺路线方案一:工序1 钻孔使尺寸到达Ф25mm工序2粗精铣宽度为30mm的下平台工序3钻Ф12.7的锥孔工序4钻Ф14孔,加工螺纹孔M8工序5钻Ф16孔,加工螺纹孔M6工序6粗精铣Φ16、M6上端面工序7 检查2、工艺路线方案二:工序1 钻孔使尺寸到达Ф25mm工序2粗精铣宽度为30mm的下平台工序3钻Ф12.7的锥孔工序4粗精铣Φ16、M6上端面工序5钻Ф16孔,加工螺纹孔M6工序6钻Ф14孔,加工螺纹孔M8工序7 检查3、工艺路线的比较与分析第二条工艺路线不同于第一条是将“工序4钻Ф14孔,再加工螺纹孔M8”变为“工序6 粗精铣Φ16、M6上端面”其它的先后顺序均没变化。
CA6140车床后托架加工工艺及镗孔夹具设计-加工工艺设计-毕业论文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CA6140后托架加工工艺及镗孔夹具设计摘要零件的加工就是通过物理或者化学处理的方式改变毛坯的外在形状或者物理性能,使得毛坯成为满足设计性能的零件。
在加工过程中,设计到诸多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如:零件结构工艺性分析、毛坯的选择、定位基准的选择、工艺路线的拟定、加工工序的设计等等。
在制定工艺过程中,还需要明确各个工步中的加工内容,以及该工步所涉及的进给量,切削量,转速和加工时间。
必要时,要针对该工序设计一个专用夹具。
关键词零件,定位基准,加工工序,工步,专用夹具1 . CA6140车床后托架加工工艺1.1 车床后托架零件结构工艺性分析车床后托架是一种支架类零件,在车床上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零件长宽高分别为220mm、60mm、67mm,尺寸不算大,结构相对简单,加工时,三个大的侧面孔和底面的粗糙度要求为ra1.6,需要精加工完成,后托架顶面有两组共四个孔也需要加工,除此之外,侧面三孔和底面之间有平行度要求,它的加工是至关重要,直接决定着后托架位置、外观形状、尺寸的精度等等。
零件图1.2 零件的技术要求见下图,零件需要在底面铣削,侧面钻三个孔,左侧视图钻两个孔,顶面钻四个孔。
⑴.由设计图纸可知,后托架底面粗糙有要求,为6.1=Ra ,平行度公差为0.03,所以该底面要进行铣削加工。
⑵.由设计图纸可知后托架侧面三孔大小是03.005.25φ,02.0030φ,025.0040φ,侧面三孔表面粗糙度要求和底面均相同,为6.1=Ra 确定它精度等级是7=IT ,7=IT 和8=IT 。
⑶.上顶面有两组共四个孔,且都是沉头孔,第一组是131φ-和201φ-孔,沉头的粗糙度需要为3.6=Ra ,孔的内表面粗糙度需要为50Rz ;第二组为132φ-和102φ-孔,第二组中102φ-是属于装配铰孔,132φ-孔内表面粗糙度需要为50Rz ,沉头粗糙度和表面粗糙度需要为3.6=Ra 。
⑷.后托架毛坯应该选用易于成型的材料和制造方法,灰铸铁在这方面成型容易,并且价格低,切削性好,有良好的耐磨性和减震性,选择用浇铸的方法,生产效率也可以得到保障。
CA6140后托架夹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目录目录1 CA6140机床后托架加工工艺 (2)1.1CA6140机床后托架的工艺分析 (2)1.2CA6140机床后托架的技术要求 (2)1.3加工工艺过程 (3)1.4确定各表面加工方案 (3)1.4.1 在选择各表面及孔的加工方法时,要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4)1.4.2 平面的加工 (4)1.4.3孔的加工方案 (4)1.5确定定位基准 (4)1.5.1 粗基准的选择 (4)1.5.2 精基准的选择 (4)1.6工艺路线的拟订 (5)1.7CA6140机床后托架的毛坯尺寸,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的确定 (5)1.7.1 毛坯的结构工艺要求 (5)1.7.2 CA6140机床后托架的毛坯计算 (6)1.7.3 CA6140机床后托架的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确定 (6)1.8确定钻顶面四孔的切削用量 (7)1.9时间定额计算 (10)1.9.1基本时间的计算 (10)1.9. 2 辅助时间的计算 (11)1.9. 3 其它时间的计算 (12)1.9. 4单件时间的计算 (12)2 钻顶面四孔专用夹具设计 (12)2.1 研究原始质料 (13)2.2 定位基准的选择 (13)2.3 切削力及夹紧力的计算 (13)2.4 误差分析与计算 (14)2.5 夹具设计及操作的简要说明 (15)结论与致谢 (16)参考文献 (17)1 CA6140机床后托架加工工艺1.1 CA6140机床后托架的工艺分析CA6140机床后托架的是CA6140机床的一个重要零件,因为其零件尺寸较小,结构形状也不是很复杂,但侧面三杠孔和底面的精度要求较高,此外还有顶面的四孔要求加工,但是对精度要求不是很高。
后托架上的底面和侧面三杠孔的粗糙度要求都是6.1Ra ,所以都要求精加工。
其三杠孔的中心线和底平面有平面度的公差要求等。
因为其尺寸精度、几何形状精度和相互位置精度,以及各表面的表面质量均影响机器或部件的装配质量,进而影响其性能与工作寿命,因此它的加工是非常关键和重要的。
CA6140后托架机械制造工艺及夹具课程设计

一零件分析(一)零件的作用题目给定的零件是CA6140车床后托架,它位于丝杠的右端,主要作用是对丝杠,光杠起到支撑作用。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后托架这个零件的加工部位有:1,与机床连接的底平面。
2,φ40,φ,φ三个孔及R22锪孔,且φ40孔与底面的平行度公差为100:,φφ与底平面平行度为100:,与φ40轴线的平行度为100:。
3,起定位作用的2-φ10锥孔,起连接作用的2-φ13通孔2-φ20沉孔及φ13沉孔。
4,起润滑作用的φ6孔及螺纹孔M6。
由以上分析可看出,我们可以先加工底面,然后借助专用工具进行孔加工保证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
二工艺规程设计(一)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零件材料为HT200,由于产量为4000件,已达中批水平,而且轮廓也不大,可采用金属模机械造型,从而提高生产率,降低劳动强度,提高零件的质量。
(二)基面的选择基面的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基面选择的正确与合理,可以使加工质量得到保证,生产率得以提高。
否则,不但加工工艺过程中问题百出,更有甚者还会造成零件的大批报废,使生产无法进行。
粗基准的选择:根据保证相互位置要求的原则(如果必须保证工件上加工表面与不加工表面的相互位置要求,则应以不加工表面为粗基准。
以距离底面18的面和 R21的外圆柱面为粗基准。
精基准的选择:由于加工各面所用的精基准不同,这里先省略,后面详细介绍。
(三)拟订工艺过程1,工艺路线方案一工序Ⅰ粗铣半精铣底面保证尺寸18工序Ⅱ钻扩铰φ40孔工序Ⅲ 钻 扩 铰φ孔工序Ⅳ 钻 扩 铰φ孔工序Ⅴ 钻φ6孔 钻M6螺纹底孔 攻螺纹工序Ⅵ 钻2-φ13通孔及2-φ20沉孔工序Ⅶ 钻2-φ10锥孔底孔 钻φ13沉孔 铰2-φ10锥孔工序VIII 终检2,工艺路线方案二工序Ⅰ 钻 扩 铰φ40孔工序Ⅱ 粗铣半精铣底面保证尺寸18工序Ⅲ 钻 扩 铰φ孔工序Ⅳ 钻 扩 铰φ孔工序Ⅴ 钻φ6孔 钻M6螺纹底孔 攻螺纹工序Ⅵ 钻2-φ13通孔及2-φ20沉孔工序Ⅶ 钻2-φ10锥孔底孔 钻φ13沉孔 铰2-φ10锥孔工序VIII 终检3,工艺方案分析与比较方案一是先加工底面,然后以此为基面加工φ40孔,而方案二则与次相反,先加工φ40孔,然后再以它为基准加工底面。
CA6140车床后托架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CA6140车床后托架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车床后托架是CA6140车床的重要部件之一,它负责支撑工件和刀具,并确保其稳定性和精度。
因此,在加工工艺和夹具设计方面,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加工工艺:1.材料选择:车床后托架通常是由铸铁或钢材制作而成。
根据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确保其强度、刚性和耐磨性等性能。
2.工艺流程:车床后托架的加工工艺通常包括铸造、粗加工、精加工和装配等步骤。
首先进行铸造,然后对铸件进行切割、修整和粗加工。
接下来,进行精加工,如孔加工、拐角加工和刨削等。
最后,对加工好的零件进行装配。
二、夹具设计:夹具在加工过程中起到固定工件和刀具的作用,保证工件在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和精度。
对于车床后托架的夹具设计,应注意以下几点:1.夹具材料:夹具通常采用高强度、高硬度和耐磨性良好的材料,如钢材或合金材料。
确保夹具具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
2.夹具形式:根据具体的加工需求和工件形状,选择合适的夹具形式。
常用的夹具形式包括卡盘、手动夹具和液压夹具等。
3.夹具布置:夹具的布置应符合加工工艺的要求,保证夹具能够夹紧工件,并提供足够的加工空间。
同时,还需考虑夹具与刀具的相对位置,确保切削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夹具调整:夹具设计中应考虑夹具的便捷性和可调性,以满足不同工件的加工要求。
夹具应具有一定的调整范围和灵活性,以适应不同尺寸和形状的工件。
总结:车床后托架加工工艺和夹具设计是确保零件质量和加工效率的重要环节。
在加工工艺方面,通过合理的材料选择和工艺流程,可以保证零件性能和加工精度。
在夹具设计方面,需要考虑材料、形式、布置和调整等因素,以确保夹具能够稳定固定工件,并满足不同加工要求。
通过合理的加工工艺和夹具设计,可以提高CA6140车床后托架的加工效率和质量,提高生产效益。
ca6140车床后托架课程设计

ca6140车床后托架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CA6140车床后托架的结构组成及其在车床操作中的功能作用;2. 学生能够掌握CA6140车床后托架的安装、调整及维护的基本知识;3. 学生能够了解并描述CA6140车床后托架与车床加工精度之间的关系。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CA6140车床后托架的安装与调整操作;2. 学生能够运用相关知识对CA6140车床后托架进行常规检查和维护;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CA6140车床后托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增强对机械加工行业的兴趣和认识,培养良好的职业情感;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遵循操作规程,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3. 学生能够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中职机械加工专业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际操作为主,培养学生具备车床操作与维护的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处于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具有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和动手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实践操作。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采用任务驱动、分组合作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通过课程目标的具体分解,使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达到课程目标的要求,为后续学习和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理论知识:- CA6140车床后托架的结构特点及功能;- 后托架与车床加工精度的关系;- 后托架的安装、调整及维护方法;- 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方法。
2. 实践操作:- 后托架的拆卸与组装;- 后托架安装与调整的实际操作;- 后托架的检查与维护;- 故障排除实操演练。
3. 教学大纲:- 第一周:CA6140车床后托架的结构与功能学习;- 第二周:后托架安装、调整及维护方法的学习;- 第三周:后托架与加工精度关系的探讨;- 第四周: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方法的掌握;- 第五周:实践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ca6140后托架课程设计

ca6140后托架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CA6140后托架的基本结构、功能及工作原理,了解其在机械加工中的重要性。
2.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与CA6140后托架相关的机械制图、公差配合、材料性能等基础知识。
3. 引导学生掌握CA6140后托架的安装、调试及维护方法,为实际操作奠定基础。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CA6140后托架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使其能够独立完成CA6140后托架的安装、调试及维护工作。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的能力,为将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基础。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加工行业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其学习积极性。
2. 培养学生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树立良好的职业素养。
3. 引导学生关注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机械加工专业课程,以实践操作为主,理论教学为辅。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但对CA6140后托架的了解有限,需要结合实践加强理论学习。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为我国机械制造业输送高素质人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后续课程和实际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CA6140后托架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后托架的组成、作用及工作原理- 后托架与机床其他部件的关联2. 机械制图、公差配合与材料性能- 后托架的机械制图方法- 公差配合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常用后托架材料的性能及选用3. CA6140后托架的安装、调试与维护- 安装、调试步骤及注意事项- 常见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 维护与保养方法4. 实践操作- 后托架的拆装与组装- 调试与检测方法- 故障排查及维修实操教学大纲安排如下:1. 第1-2周:学习CA6140后托架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与机床其他部件的关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摘要 (Ⅰ)1 CA6140车床后托架的加工工艺设计 (2)1.1 CA6140车床后托架的结构特点和技术要求 (2)1.2 CA6140车床后托架的材料、毛坯和热处理 (2)1.2.1 毛坯材料及热处理 (2)1.2.2 毛坯的结构确定 (3)1.3 工艺过程设计中应考虑的主要问题 (3)1.3.1 加工方法选择的原则 (3)1.3.2 加工阶段的划分 (3)1.3.3 工序的合理组合 (4)1.3.4 加工顺序的安排 (4)1.4 CA6140车床后托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分析 (5)1.4.1 CA6140车床后托架零件图分析 (5)1.4.2 CA6140车床后托架的加工工艺的路线 (6)1.5 CA6140车床后托架的工序设计 (11)1.5.1 工序基准的选择 (11)1.5.2 工序尺寸的确定 (11)1.5.3 加工余量的确定 (13)1.5.4 确定各工序的加工设备和工艺装备 (14)1.5.5 确定切削用量及工时定额 (15)2 专用夹具设计 (25)2.1 铣平面夹具设计 (25)2.1.1 研究原始质料 (25)2.1.2 定位基准的选择 (25)2.1.3 切削力及夹紧分析计算 (25)2.1.4 误差分析与计算 (26)2.1.5 夹具设计及操作的简要说明 (27)2.2 钻三杠孔夹具设计 (27)2.2.1 研究原始质料 (27)2.2.2 定位基准的选择 (28)2.2.3 切削力及夹紧力的计算 (28)2.2.4 误差分析与计算 (29)2.2.5 夹具设计及操作的简要说明 (30)2.3 钻底孔夹具设计 (30)2.3.1 研究原始质料 (30)2.3.2 定位基准的选择 (30)2.3.3 切削力及夹紧力的计算 (30)2.3.4 误差分析与计算 (31)2.3.5 夹具设计及操作的简要说明 (33)结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CA6140车床后托架的加工工艺设计机械加工工艺是实现产品设计,保证产品质量,节约能源,降低消耗的重要手段,是企业进行生产准备,计划调度,加工操作,安全生产,技术检测和健全劳动组织的重要依据,也是企业上品种,上质量,上水平,加速产品更新,提高经济效益的技术保证。
在实际生产中,由于零件的生产类型、材料、结构、形状、尺寸和技术要求等不同,针对某一零件,往往不是单独在一种机床上,用某一种加工方法就能完成的,而是要经过一定的工艺过程才能完成其加工。
因此,不仅要根据零件的具体要求,结合现场的具体条件,对零件的各组成表面选择合适的加工方法,还要合理地安排加工顺序,逐步地把零件加工出来。
对于某个具体零件,可采用几种不同的工艺方案进行加工。
虽然这些方案都可以加工出来合格的零件,但从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来看,可能其中有种方案比较合理且切实可行。
因此,必须根据零件的具体要求和可能的加工条件等,拟订较为合理的工艺过程。
1.1 CA6140车床后托架的结构特点和技术要求由零件图1-1可得:CA6140车床后托架是铸造件,从整体形状来看类似长方体。
根据要求主要是加工孔和底平面。
具体特点和技术要求如下:① 精加工孔mm 025.0040+φ, mm 02.002.30+φ, mm 03.005.25+φ要求达到的精度等级为8~7IT IT 。
粗糙度为um Ra 6.1=,且以底平面为基准,要求平行度公差为07.0,主要满足加工孔的位置精度。
② 其他各个孔的加工都要以底平面为定位基准。
所以,底平面的形位公差要达到设计要求。
③ mm 202φ-、mm 132φ-粗糙度为50=Rz ;mm 202φ-为锥孔,且粗糙度为um Ra 6.1=。
④ 其余未注要求的加工表面为不去除材料加工。
1.2 CA6140车床后托架的材料、毛坯和热处理1.2.1 毛坯材料及热处理毛坯材料灰铸铁(HT150),由资料[2]《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4-71,可得力学性能:表1.1灰铸铁(HT150)的性能参数灰铸体一般的工作条件:①承受中等载荷的零件。
②磨檫面间的单位面积压力不大于490KPa。
毛坯的热处理灰铸铁(HT150)中的碳全部或大部分以片状石墨方式存在铸铁中,由于片状石墨对基体的割裂作用大,引起应力集中也大;因此,使石墨片得到细化,并改善石墨片的分布,可提高铸铁的性能。
可采用石墨化退火,来消除铸铁表层和壁厚较薄的部位可能出现的白口组织(有大量的渗碳体出现),以便于切削加工。
1.2.2 毛坯的结构确定毛坯的结构工艺要求CA6140车床后托架为铸造件,对毛坯的结构工艺有一定要求:①铸件的壁厚应和合适,均匀,不得有突然变化。
②铸造圆角要适当,不得有尖角。
③铸件结构要尽量简化,并要有和合理的起模斜度,以减少分型面、芯子、并便于起模。
④加强肋的厚度和分布要合理,以免冷却时铸件变形或产生裂纹。
⑤铸件的选材要合理,应有较好的可铸性。
毛坯形状、尺寸确定的要求设计毛坯形状、尺寸还应考虑到:①各加工面的几何形状应尽量简单。
②工艺基准以设计基准相一致。
③便于装夹、加工和检查。
④结构要素统一,尽量使用普通设备和标准刀具进行加工。
在确定毛坯时,要考虑经济性。
虽然毛坯的形状尺寸与零件接近,可以减少加工余量,提高材料的利用率,降低加工成本,但这样可能导致毛坯制造困难,需要采用昂贵的毛坯制造设备,增加毛坯的制造成本。
因此,毛坯的种类形状及尺寸的确定一定要考虑零件成本的问题但要保证零件的使用性能。
在毛坯的种类形状及尺寸确定后,必要时可据此绘出毛坯图。
1.3 工艺过程设计中应考虑的主要问题1.3.1 加工方法选择的原则①所选加工方法应考虑每种加工方法的经济、精度要求相适应。
②所选加工方法能确保加工面的几何形状精度,表面相互位置精度要求。
③所选加工方法要与零件材料的可加工性相适应。
④加工方法要与生产类型相适应。
⑤所选加工方法企业现有设备条件和工人技术水平相适应。
1.3.2 加工阶段的划分按照加工性质和作用的不同,工艺过程一般可划分为三个加工阶段:①粗加工阶段粗加工的目的是切去绝大部分多雨的金属,为以后的精加工创造较好的条件,并为半精加工,精加工提供定位基准,粗加工时能及早发现毛坯的缺陷,予以报废或修补,以免浪费工时。
粗加工可采用功率大,刚性好,精度低的机床,选用大的切前用量,以提高生产率、粗加工时,切削力大,切削热量多,所需夹紧力大,使得工件产生的内应力和变形大,所以加工精度低,粗糙度值大。
一般粗加工的公差等级为12~80。
Ra100IT,粗um11IT~②半精加工阶段半精加工阶段是完成一些次要面的加工并为主要表面的精加工做好准备,保证合适的加工余量。
半精加工的公差等级为10IT。
表面粗糙度为9IT~~10。
.1Ra25um③精加工阶段精加工阶段切除剩余的少量加工余量,主要目的是保证零件的形状位置几精度,尺寸精度及表面粗糙度,使各主要表面达到图纸要求.另外精加工工序安排在最后,可防止或减少工件精加工表面损伤。
精加工应采用高精度的机床小的切前用量,工序变形小,有利于提高加工精度.精加工的加工精度一般为7.1~Ra2510。
~6ITIT,表面粗糙度为um④光整加工阶段对某些要求特别高的需进行光整加工,主要用于改善表面质量,对尺度精度改善很少。
一般不能纠正各表面相互位置误差,其精度等级一般为65ITIT,~表面粗糙度为um25.1。
~Ra32.0此外,加工阶段划分后,还便于合理的安排热处理工序。
由于热处理性质的不同,有的需安排于粗加工之前,有的需插入粗精加工之间。
1.3.3 工序的合理组合确定加工方法以后,就按生产类型、零件的结构特点、技术要求和机床设备等具体生产条件确定工艺过程的工序数。
确定工序数的基本原则:①工序分散原则工序内容简单,有利选择最合理的切削用量。
便于采用通用设备。
简单的机床工艺装备。
生产准备工作量少,产品更换容易。
对工人的技术要求水平不高。
但需要设备和工人数量多,生产面积大,工艺路线长,生产管理复杂。
②工序集中原则工序数目少,工件装,夹次数少,缩短了工艺路线,相应减少了操作工人数和生产面积,也简化了生产管理,在一次装夹中同时加工数个表面易于保证这些表面间的相互位置精度。
使用设备少,大量生产可采用高效率的专用机床,以提高生产率。
但采用复杂的专用设备和工艺装备,使成本增高,调整维修费事,生产准备工作量大。
一般情况下,单件小批生产中,为简化生产管理,多将工序适当集中。
但由于不采用专用设备,工序集中程序受到限制。
结构简单的专用机床和工夹具组织流水线生产。
1.3.4 加工顺序的安排零件的加工过程通常包括机械加工工序,热处理工序,以及辅助工序。
在安排加工顺序时常遵循以下原则:见下表表1.2 加工工序安排原则1.4 CA6140车床后托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分析1.4.1 CA6140车床后托架零件图分析图1.1 CA6140车床后托架零件图由图1-1可知:①该零件为铸件,材料为灰铸铁)150(HT ,重量为kg 05.3。
②要求加工mm 025.0040+φ、 mm 02.002.30+φ、mm 03.005.25+φ的精度等级为7IT ,粗糙度um Ra 6.1=,且要求与底平面的平行度公差为07.0。
③要求精加工底平面粗糙度um Ra 6.1=,平面度公差为03.0。
④要求加工mm 202φ-、mm 132φ-粗糙度为50Rz 。
⑤mm 102φ-是锥孔,要求精铰加工,粗糙度um Ra 6.1=。
⑥对于mm 03.005.25+φ孔口进行锪平加工。
⑦加工螺纹孔6M 。
1.4.2 CA6140车床后托架的加工工艺的路线拟定工艺路线是制定工艺过程的关键性的一步。
在拟定时应充分调查研究,多提几个方案,加以分析比较确定一个最合理方案。
采用加工方法一般所能达到的公差等级和表面粗糙度以及需留的加工余量① 根据孔mm 025.0040+φ的技术要求,由资料[7]《公差与配合技术手册》得:25+=es ,0=ei ;根据公式25=-=ei es T ;查资料[6]《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表1-8得: 精度等级为7IT 。
同理可得:孔mm 02.002.30+φ精度等级为7IT 。
孔mm 03.005.25+φ精度等级为8IT 。
由上述的技术要求(粗糙度和精度等级),选择合理、经济的加工方式,查表1.3可得孔的加工工艺路线为:钻——粗铰——精铰② 根据孔mm 202φ-、mm 132φ-粗糙度为50Rz ,查资料[7]《公差与配合技术手册》得:Ra 与Rz 有一定的线性关系:971.05.4Ra Rz =即: 939.11=Ra查《公差与配合技术手册》表33-,取um Ra 5.12= 由上述的技术要求(粗糙度和精度等级),选择合理、经济的加工方式,查表1.3可得孔的加工工艺路线为:钻孔——扩孔③ 孔mm 102φ-锥孔粗糙度为um Ra 6.1=由上述的技术要求(粗糙度和精度等级),选择合理、经济的加工方式,查表1.3可得孔的加工工艺路线为: 粗铰——精铰④ 底平面A 粗糙度为um Ra 6.1=由上述的技术要求(粗糙度和精度等级),选择合理、经济的加工方式,查表1.3可得孔的加工工艺路线为: 粗铣——精铣——细铣CA6140后托架加工工艺路线的确定 ① 加工工艺路线方案在保证零件尺寸公差、形位公差及表面粗糙度等技术条件下,成批量生产可以考虑采用专用机床,以便提高生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