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内力作用与地貌1课件-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合集下载

内力作用与地貌 课件

内力作用与地貌   课件

谷地
背斜顶部受 张力,易被 侵蚀成谷地
(3)下图为某河谷地质、地貌剖面图,图中地层年代由①到③变老。图中 阶地(用T表示,数字下标表示阶地的级数)指由河流作用形成的高出洪水位 的阶梯状地貌。此河段阶地主要由于地壳抬升形成。读图,完成下题。
对河谷处的地质构造类型 和两侧地壳抬升幅度的判
C 断,正确的是( )
山体的类型-----火山
1、火山的形成: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凝固而形成。 2、火山的结构:火山口、火山锥
火山口
火山锥
山体的类型-----火山
3、火山的类型:按活动状况可以将火山分为 ①活火山:还有可能喷发 例:富士山 ②死火山:再也不会喷发 例:乞力马扎罗山 ②休眠火山:历史时期长期熄灭,有时会突然喷发。长白山
(向下凹)向斜
褶皱
3、向斜和背斜的判别 注意:一定不能按照外部地形轮廓来判别背斜、向斜
②岩石新老判断法(判别向斜和背斜最科学、最本质的方法)
背斜:中间老,两边新
向斜:中间新,两边老
褶皱的判读
二、地质构造与地貌
向下弯曲
向上拱起
由中心向两 侧逐渐变老
向斜
由中心向两 侧逐渐变新
背斜
山峰
向斜槽部受挤压 岩性坚硬不易被 侵蚀,形成山岭
一、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分类 能量来源
表现形式
对地表形态影响
内力 作用
地球内部放 射性元素衰 变产生的的 热能
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 变质作用
形成大陆与洋底、山 脉与盆地等,奠定地 表形态的基本格局, 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外力 作用
太阳辐射能
风化、侵蚀、 搬运、堆积、 固结成岩
削低高山,填平洼地 ,使地表起伏状况趋 向于平缓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内力作用与地貌(共32张PPT)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内力作用与地貌(共32张PPT)
②处。①②同属于沉积岩,但②处形成山岭,② 处岩石较①处坚硬。
③处。花岗岩是侵入岩,③处是侵入岩,④处是 喷出岩,花岗岩应在③处。
C.岩层受张裂后被搬运 D.岩层受张裂后经沉积
[2016·北京高考]下图示意平顶海山的形成过程。读图 ,回答下题。
D 平顶海山( )
A.为褶皱山 B.由沉积岩构成 C.顶部形态由内力作用塑造 D.随着板块的移动没入水下
由图中“岩浆”得出平顶海山由火山喷发而成;由“→”可 知板块移动导致平顶海山没入水下。平顶海山是火山 ,由岩浆岩构成,顶部平顶形态应是外力侵蚀所致。
三、变质作用: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只能形成 岩石:变质岩(大理岩、板岩)。
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
考情分析: 地质构造的判断与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高考预测: 以地质构造图、地貌景观图或示意图等呈现信息 ,考查地质构造的类型、实践意义。
地质构造:
是指地壳中的岩层在地壳运动的作用下发 生变形与错位而遗留下来的形态,如褶皱和 断层。
D 4、该区域最可能位于
我国的( )
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西南地区 D.江南地区
断裂面
谷地和低地 山岭或高地
• (2016·河北百校联盟大联考)石油地质图上,某一岩
层顶部海拔相同点的连线,称为构造等高线(单位: 米),可以直观地反映地下的构造情况,它是石油勘 探与开发中常用的图件。右图为“某区域含油岩层 顶部构造等高线示意图”(图中粗实线为河流),回答 第1~2题。
【 知 识 拓 展]
断裂带 板块边界类型
所经过的著名山脉、海沟
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千岛群岛、千岛海沟;日本群 岛、
消亡边界)
日本海沟;台湾海沟;菲律宾群岛;
环太平

07内力作用-备战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专用)

07内力作用-备战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专用)

2.火焰山下存在一个巨大天然“水库”,并最终成为吐鲁番盆地的灌溉水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山地降水是“水库”的主要补给水源 B.“水库”形成得益于天然储水结构
C.需人工从“水库”抽水
D.灌溉水源直接取自于艾丁湖
地质构造-断层
岩层受力超过其强度极限时发生断裂变形,连续完整性遭到破坏而形成 的构造叫断裂构造。若沿破裂面两侧的岩块有明显相对位移,则称为断层。
力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复习时不要拘泥于地貌类型,而要学会由表及里 地自我推断。
01、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 02、板块构造理论 03、地质构造
01
内力作用的主要 表现形式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地表形态变化是内外力相互作用的结果
内力 作用
主导
来源 形式
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岩浆活动 变质作用 地壳运动
张裂 (生长边界) 裂谷、海洋、大洋中脊(海岭)
• 生长边界
板块构造
大陆板块张裂 发育成裂谷
海侵成海洋
亚欧板块
红海
非洲板块
东非大裂谷
印度 洋板 块
岩浆继续上涌形成海岭
构造运动
板块构造理论
张裂 (生长边界) 裂谷、海洋、大洋中脊(海岭)
构造运动
板块构造理论
张裂 (生长边界) 裂谷、海洋、大洋中脊(海岭)
岩层失去了 连续完整性
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
实践意义
油、气埋藏 背斜 隧道选址
顶部宜建采石场 向斜 地下水储藏,有“自流井”
泉、湖分布,河谷发育
断层
铁路、公路、桥梁、 水库等要避开断层
原因或依据
岩层封闭,常有“储油构造” 天然拱形,结构稳定,不易积水 裂隙发育,岩石破碎 岩层下凹,易汇水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1内力作用与地貌课件高三全册地理课件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1内力作用与地貌课件高三全册地理课件
2.断层:图中C处岩层发生断裂 ,并沿断裂面产生显著的位移,称为断层 构造。其中E处叫地垒 ,常发育成陡峻的山峰;D处叫地堑 ,常发育成盆地 或谷地。
12/11/2021
第十页,共三十三页。
知识(zhī shi)梳理
对点演练
(yǎn liàn)
一 二三 四
-11-
四、火山、地震活动和地表(dìbiǎo)形态 1.火山:熔岩物质堆积常形成火山锥 、火山口 2.地震:造成地壳断裂 和错动。
12/11/2021
第十八页,共三十三页。
要点
要点
(yàodiǎn) (yàodiǎn)


2.板块运动(yùndòng)及宏观地貌
-19-
分类 板块张裂区
边界类 型
生长边界
运动方

形成地 裂谷、海

洋、海岭
东非大裂
举例 谷、红海、
大西洋等 12/11/2021
板块碰撞区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 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
考试内容及必考要求
加试要求 命题分析 名师解读
2.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1)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和六大板块的分布(a)
(2)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的关
系(b)
(3)地质构造的类型(a)
(4)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的关 系及图示(c)
12/11/2021
第三页,共三十三页。
-4-
节 次
考试内容及必考要求
加试要求 命题分析 名师解读
对点演练
(yǎn liàn)
一二 三 四
一、内力(nèilì)作用与地貌
能量来源:地球内部
表现形式: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地震、 内力作用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内力作用与地貌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内力作用与地貌

的红色土壤给 探测带来了不便,但该小组还是得到了下
表中的简 化数据,其中的沉积岩埋藏深度是指岩层距离
B 地面的垂直距离。据此回答3~4题。
3、该区域可能属( )
技巧:图文转换
A.向斜谷
B.背斜谷
C.向斜山
D.背斜山
D 4、该区域最可能位于
我国的( )
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西南地区 D.江南地区
D 12、图中所示的边界属于 ( )
A.陆地区域边界 B.板块消亡边界 C.海洋区域边界 D.板块生长边界
15
• (2016·湖南怀化模拟)2015年2月,蛟龙号上的科学家在印度
洋海底发现了大量的黑烟囱。新生的大洋地壳温度较高,海
水沿裂隙向下渗透可达几千米,在地壳深部加热升温,溶解
了周围岩石中多种金属元素后,又沿着裂隙对流上升并喷发
20
2.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1)褶皱
①概念:岩层在强大的□10 __________作用下,发生塑性变
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
②基本形态——背斜和向斜。
背斜
向斜
从形态上
岩层一般向上拱起 岩层一般向下弯曲

中心部分岩层较 中心部分岩层较□13

从岩层新
□11 _老___,两翼部分 __新__,两翼部分岩层
C.盆地、向斜
D.盆地、背斜
C 2、有关岩层沉积的先后顺序是 ( )
①甲处先沉积,乙处后沉积
②乙处先沉积,甲处后沉积
③上部先沉积,下部后沉积
④下部先沉积,上部后沉积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技巧:沉积岩 上新下老
24
地质勘探小组在自西 向东水平距离各相差五百米的A、

内力作用与地貌优秀课件-2021高考一轮复习地理(中图版)

内力作用与地貌优秀课件-2021高考一轮复习地理(中图版)

常形成高原、断块山及盆地和平原等 形成断裂带和褶皱山脉
地貌
台湾海峡的形成、意大利那不勒斯湾
举例
东非大裂谷、喜马拉雅山
海岸的变迁
第 内二 力章 作第 用六 与讲 地貌优内秀力课作件用-与20地21貌高考课一件轮-复20习21高地考理一(轮中复图习版地)理((完中整图版版))
第 内二 力章 作第 用六 与讲 地貌优内秀力课作件用-与20地21貌高考课一件轮-复20习21高地考理一(轮中复图习版地)理((完中整图版版))
内力作用与地貌优秀课件-2021高考一 轮复习 地理( 中图版 )(完 整版)
[巧判断]
题号
分析
材料中显示贝加尔湖是世界最深湖泊,从图中可 第(1)题 知其近于南北狭长形,位于巴尔古津山左侧,二
者几近平行分布,应是由山前地带 断裂下陷 而成
A
贝加尔湖所在地区的__气__候___没有什么变化

材料没有显示径流的变化且该湖为淡水湖,湖水
03 课时跟踪检测
01
必备知识 · 自主梳理
第 内二 力章 作第 用六 与讲 地貌优内秀力课作件用-与20地21貌高考课一件轮-复20习21高地考理一(轮中复图习版地)理((完中整图版版))
一、地质作用
1.定义:由 自然力 引起的地壳的 物质组成 、 内部结构 和
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各种作用的统称。
第 内二 力章 作第 用六 与讲 地貌优内秀力课作件用-与20地21貌高考课一件轮-复20习21高地考理一(轮中复图习版地)理((完中整图版版))
三板块运动与地貌 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了地球表
面的基本地貌。如下表所示:
相撞
板块运动 张裂
大陆板块与大 陆板块相互挤

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新课改省份课件模块一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新课改省份课件模块一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内力作用塑造地表形态的 基本格局,外力作用则对 地表形态进行改造和修饰 。
地貌演化过程
地表形态在内外力共同作 用下经历漫长的演化过程 ,形成现今丰富多彩的地 貌景观。
地貌区域分异
不同区域内地貌类型和特 征存在明显差异,反映了 该区域内内外力作用的综 合影响。
04
中国典型地区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分析
青藏高原隆起及影响
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新 课改省份课件模块一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汇报人:XX 20XX-01-30
目录
• 内力作用概述 • 地表形态类型及特征 •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关系 • 中国典型地区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分析 • 高考一轮复习策略与方法 • 新课改省份地理教学要求及趋势
01
内力作用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02
多看地图、图表等,培 养空间思维能力和地理 素养。
03
善于总结归纳,形成完 整的知识体系,便于记 忆和应用。
04
多做练习题和模拟题, 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度 。
应试技巧与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审题要仔细,明确题目要求和 考查的知识点。
注意答题规范,按照要求作答 ,避免不必要的失分。
合理安排时间,确保每个题目 都有足够的时间思考和作答。
内力作用是指地球内部能量对地 表形态和地质构造的影响。
分类
主要包括地壳运动、岩浆活动、 变质作用和地震等。
地质构造运动
地壳运动
地壳的升降、水平挤压和拉张等运动 ,形成山脉、高原、盆地和平原等地 形。
褶皱和断层
地壳运动使岩层发生弯曲变形,形成 褶皱;当岩层受到的压力超过其承受 能力时,会发生断裂,形成断层。
平原

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课件(共30张PPT)

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课件(共30张PPT)

喷出型岩浆 侵入型岩浆
内力作用
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
变质作用
岩石受温度、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其成分、结构发生改变。
接触变质
区域变质
埋藏变质
动力变质
热液变质
概念区分
地质 构造
是地壳运动导致的岩层变形变位,它是 地壳运动的足迹。 类型有:褶皱(背斜、向斜)、断层
构造 地貌
由地质构造形成的地表形态特征 类型有:山地、谷地、平原、盆地、陡 崖等
板块运动 板块挤压碰撞典型案例
青藏高原的形成
科迪勒拉山系的形成
板块运动 板块挤压碰撞典型案例
日本岛弧与马里亚纳海沟的形成
板块运动
大陆板块内部张裂
板块运动
张裂分离
边界类型
生长边界
海洋板块内部张裂
地表形态
图示
大陆板块内部张裂 形成裂谷、海洋
海洋板块内部张裂 形成海岭
板块运动
板块张裂分离典型案例
东非大裂谷与红海的形成
2021高 三一轮
第二节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Internal force and surface morphology
解读考纲 分析考情
考纲点击
分解解读
命题趋势
地壳物质循环。 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 多以区域外力作用地貌分
地表形态变化的 质循环过程。
布图为素材,成地表形 文转换、推理判断能力。
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重点考查综合思维和地理
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及 实践力。
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内力作用
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
变质作用
岩石圈因受内力作用而发生的变位或变形,也称构造运动。
平卧褶皱 背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火山灰和气体 火山口
熔岩流
岩浆 软流层
火山喷发示意图
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卡尔达西火山群
(二)变质作用:变质岩
岩浆
岩浆
石灰岩
大理岩
(沉积岩) (变质岩)
页岩 变质作用 (沉积岩)
板岩 (变质岩)
练习: 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推测X是什么岩石?
大理岩
2、X岩石与花岗岩形成的先后顺序?

新 老
新老


判读方法:1、岩层的弯曲方向。 2、岩层的新老关系(两翼新中间老——背斜, 两翼老中间新——向斜)
实践 应用
背斜 资源:石油、天然气
工程:隧道

油 水
向斜 地下水
隔水层 自 流 井
地下水 降水 位线 含水层
隔水层
建大坝
(三)地壳运动——地质构造
地垒—如:华山、庐山、泰山
地垒
地垒
地垒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地貌
板块张裂区 裂谷、海洋、海岭
板块碰撞区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 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
举例 东非大裂谷、红海、大西洋
东 红海 非 大 裂 谷
大 西 洋 海 岭 生长边界(海岭、断层) 消亡边界(海沟、造山带)
地貌
板块张裂区 裂谷、海洋、海岭
板块碰撞区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 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 高大山脉
举例 东非大裂谷、红海、大西洋 喜马拉雅山脉、 阿尔卑斯山脉
阿尔卑斯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
生长边界(海岭、断层) 消亡边界(海沟、造山带)
地貌
板块张裂区 裂谷、海洋、海岭
板块碰撞区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 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
高大山脉
海岸山脉、海沟、 岛弧
举例 东非大裂谷、红海、大西洋 喜马拉雅山脉、 阿尔卑斯山脉
(1)简述华山形成的地质过程:①_岩__浆__侵__入_, 构成华山的花岗岩岩体;②断裂__抬_升___,形 成崖面陡峭的断块山;③花岗岩岩体岀露地表 被外力侵蚀。 (2)据图分析渭河平原形成的地质作用:内 力作用:_断__裂__下__陷_;外力作用:流水沉积。
板块构造学说

背斜
壳 运 动
地 质 构
西 山地
谷底 甲乙
东 山地
丙丁
对河谷处的地质构造类型和两侧地壳抬升幅度
的判断,正确的是( C )
A.向斜 东侧大
B.背斜 东侧小
C.向斜 西侧大
D.背斜 西侧小
①砂岩 ②页岩 ③石灰岩 砂、卵石 黏土
探究感悟:通过岩层的新老关系,判断地质构造。
析典例 下图为我国季风区某山地的地质横剖面示意图,该地区裁弯取直开
落基山脉、 太平洋西部岛弧、 马里亚纳海沟
落 基 山 脉 生长边界(海岭、断层) 消亡边界(海沟、造山带)
冰岛
地中海
西南
亚亚
马来群岛


大洋洲
斯 山

生长边界
消亡边界
练习: 1、地中海面积将如 何变化? 2、冰岛为何多火山 地震? 3、马来群岛的成因? 4、安第斯山脉的成 因?
(三)地壳运动:
褶皱
向斜

地垒
断层
地堑
阴山山脉狼山地质剖面图
水平挤压力
总结:
岩浆活动——岩浆岩
内力作用 高低不平
变质作用——变质岩
褶皱
地壳运动——地质构造
断层
析典例 找思路
下图为某河谷地质、地貌剖面图,图中地层年代由①到③变老。图中阶 地(用T表示,数字下标表示阶地的级数)指由河流作用形成的高出洪水位 的阶梯状地貌。此河段阶地主要由于地壳抬升形成。读图完成下题。
岩石圈由六大板块构成。 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内部相对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多火山、地震。
(三)地壳运动: 地震
震中 震 源 深 度
等震线
震源
震级——地震释放能力的大小 烈度—— 震级、震源深度、
震中距、建筑物坚 固程度等影响。
(三)地壳运动——地质构造
内力作用:褶皱 背斜——山 向斜——谷
外力作用后: 背斜顶部受张力,易被侵蚀成谷。 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成山。
先3、形岩成石花X的岗主岩要,特点后有形(成X)岩石 A.质地坚硬,光泽度高 A
B.具有层理构造,常含有化石 C.多气孔构造,质地疏松 D.燃点低,可作为能源使用
(三)地壳运动:
生长边界(海岭、断层) 消亡边界(海沟、造山带) 全球六大板块构造示意图
(三)地壳运动:
生长边界
消亡边界
全球六大板块构造示意图
找思路 挖了引水隧洞,连接了同一条河流的不同河段。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高程(米)
高程(米)
关于图中地质构造的判断正确的是(C)。
河谷 F1
碳酸 盐岩
玄武岩、 砂岩、板

河谷 F2
断层
引水 隧洞
A、 甲位于向斜的槽部 B、隧道沿线地质条件稳定 C、图中的河谷均位于背斜构造 D、F1断层形成早于F2断层
探究感悟:初步学会分析地质剖面图中的内力作用。
地质作用:由自然力引起的地壳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地表形 态发生变化的各种作用。
内力作用---地球内部的热能
外力作用----太阳辐射能、重力能等
(一)岩浆活动:
岩石圈
软流层
(一)岩浆活动:
地表 喷出岩 侵入岩
岩浆岩
喷出岩-----玄武岩 (多气孔) 侵入岩-----花岗岩
地壳
岩浆
火山通道 火山锥
析典例 找思路
贝加尔湖(如下图)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监测表明湖水深度 还在加大。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可达8千米。据此回答 下列小题。
1. 贝加尔湖形成于( A )
A. 地壳断陷集水
B. 火山口集水
C. 河流改道
D. 滑坡阻断河流
探究感悟:学会根据地貌特点推测地质作用。地壳断裂下陷一般形 成长条形裂缝,而且深度较大,集水后形成的湖泊一般又深又长。
断层
地堑
地堑
地堑—东非大裂谷、渭河平原
断裂面
泉水出露、河谷发育
实践应用
不宜建大型工程

断裂带
华山
泰山 庐山
庐山陡坡
在图中找出华山、泰山、庐山、渭河平原的位置及所属的省份。
练习: 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完成以下问题。
材料一:西岳华山位于陕西西安以东约120km处。华山由一整块花岗岩构 成,可谓独石成山,山体形态如刀削斧劈般绝壁陡立,素有“奇险天下第 一山”之称。 材料二:渭河平原位于陕西省中部,号称“八百里秦川”,自古农业发达, 人口殷实,成就了古都西安的辉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内力作用与地貌1
高三年级 地理
美国红崖“石浪”奇观
中国西北地区的风蚀蘑菇
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
日本富士山
珠峰是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而成的,因为挤压持续存在,所 以一直向东北方向移动,垂直高度也在上升。2020年5月27日,珠峰高 程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珠峰!同时参考美国GPS、欧洲伽利略、俄罗斯 格洛纳斯和中国北斗这四大全球导航卫星系统,以北斗的数据为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