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时 加减混合
部编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教案 第2单元 第11课时 加减混合

部编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第2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11课时加减混合【教学内容】:课本P28例3、4【教学目标】:1、使学生探索并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的方法。
2、发展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的顺序以及方法。
难点:能正确的使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运算式题。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主题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小朋友们,你们在乘坐公共汽车过程中发现了哪些与数学有关的问题,说给同学听一听。
[设计意图]:激发学习的兴趣。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1、教学例3。
(1)出示主题图。
了解信息,小组交流。
(2)出示应用题:车上原有67人,下去了25人,又上来人28人,现在有多少人?理解题意、独立解答、小组交流、汇报板演。
在练习本上写连写竖式。
2、练习。
完成P28做一做。
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说说计算过程。
3、小结。
加减混合运算应该怎样进行计算?计算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设计意图]:1、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初步掌握方法。
2、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巩固练习1、完成练习五第4题,指名说说计算方法。
2、完成练习五第5、8题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
3、完成练习五第6题。
观察了解信息,和同桌交流发现。
独立思考并说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巩固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
四、课堂总结:今天我们学生了什么知识?你又学会了什么?计算加减混合运算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教师引导梳理。
五、随堂练习【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11课时:掌握零的减法技巧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11课时:掌握零的减法技巧
引导目标:掌握零的减法技巧,能够熟练地进行零的减法运算。
教学重点:掌握零的减法技巧,熟练进行零的减法运算。
教学难点:在零的减法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老师在黑板上写上“2-2=?”的式子,询问学生“2减去2等于几?”。
这时大部分学生会回答“0”,老师再问“为什么是0呢?”学生会回答“因为两个数一样!”老师再问“那2-1呢?”,学生还是会回答“1”,老师在黑板上写上“2-0=2”,并提示学生在零的减法中0是不变的。
二、讲解零的减法
1. 零的概念
教师向学生解释,零是一个特殊的数字,它代表的是没有任何物品或数量,任何数减去0的结果不会发生改变。
2. 推导减法规则
讲解除法时要借助具体示例,注重让学生深刻理解除法的本质,从而推导出“减法规则”。
3. 进行练习
在黑板上出一些练习题,例如1-0=1、2-0=2等,鼓励学生尝试自己推导出答案,讲解一遍。
4. 注意事项
在零的减法中,应该注意是否有特殊情况,例如“0-0=0”、“1-0=1”等。
三、练习与巩固
1. 课堂练习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出几道例题让学生练习,并及时给予反馈。
2. 课后作业
下课后老师可以布置一些练习题作为课后作业,以巩固学生对零的减法的掌握程度。
四、教学反思
本课主要讲解了零的减法,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示例,让学生深刻理解减法的本质,进而掌握零的减法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帮助他们纠正错误,并鼓励学生多进行练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培优课件第一章第11课时 有理数的减法(二)

返回目录
对点范例
2. 算式9+2-4-6正确的读法是___正__9_、__正__2_、__负__4_、__ __负__6_的__和__或__正__9_加__2_减__4_减__6__.
返回目录
典例精析
【例1】化简下列各数: (1)-(+7)=____-_7____; (2)-(-8)=____8_____; (3)+(-0.5)=___-_0_._5___; (4)-︱-4︱=____-_4____.
返回目录
对点范例
1. 把下面加减混合运算的式子改成只含加法的式子,再进行计算 .
10+(10++8()+-8()-+6()+-6()++4()-4) =____2_0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返回目录
知识重点
知识点二 省略加号和括号的和的形式 将加减混合运算统一成加法后,写成省略___加__号____和
返回目录
典例精析
【例2】把下列各式写成省略括号和加号的和的形式,并指出化 简后的式子的读法:
(-5)+(-10)+(+3)-(-8)=__-_5_-_1_0_+__3_+__8_, 读作:__负__5_、__负__1_0_、__正__3_、__正__8_的__和__, 也可读作:_负__5_减__1_0_加___3_加__8_.
解:根据题意,得蜗牛往上爬的高度为0.5+(-0.1)+0.42+(-0.15)
+0.7+(-0.15)+0.75+(-0.1)+0.55+0.48=2.90(m).
2022年二年级数学下册第6单元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第11课时连减和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授课课件冀教版

1.比一比,算一算。 365-117-39
= 248-39 = 209
867-243-184 = 624-184 = 440
365-(117+39) = 365-156 = 209
867-(243+184) =867-427 =440
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368-127-73
985-435-265
六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第11课时 连减和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JJ 二年级下册
1 课堂探究点
连减和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2 课时流程Leabharlann 探索 新知课堂 小结
当堂 检测
课后 作业
计算下列各题。
453+25+845= 244+435+214= 452+423+102=
184+364+256= 453+215+154= 576+41+157=
5. 252-116-58
=136-58 =78
252-(116+58) =252-174 =78
529+263+137 =792+137 =929
852-(431+298) =852-729 =123
易错辨析(选题源于《典中点》) 3.下面的计算对吗?如果不对,请改正过来。
268-(68+97)
探究点 连减和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按照约定,张叔叔要在国庆节前把800千克蔬菜 送到批发中心。昨天运走315千克,今天又运走 285千克。
800-315-285 =485-285 =200(千克)
800-(315+285) =800-600 =200(千克)
答:还要送200千克蔬菜。
小试牛刀(选题源《典中点》)
小括号外面的。
夯实基础(选题源于教材P70练一练)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11课时:提高减法能力—综合练习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11课时:提高减法能力—综合练习是一节旨在帮助学生加强减法能力的课程。
减法是数学中比较重要的章节之一,懂得了减法,才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
在这一课时中,我们通过综合练习来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减法技能。
练习1
第一项练习是在数字30以内的减法,主要帮助学生掌握10以内的减法和数轴的操作。
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出一个数轴,并告诉学生如何利用数轴上的标记来完成减法运算。
练习2
第二项练习是在数字100以内的减法,主要帮助学生掌握大于10的减法如何在一列数字中使用观察和计算来完成减法运算。
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列出一列数字,并让学生从中找出减数和被减数。
练习3
第三项练习是在数字100以内的减法,也是在数字100以内的借位减法。
主要帮助学生掌握数字100以内的借位减法,并了解如何在减法中使用基本的借位规则。
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给出一组带有借位的减法题目,并让学生演示如何借位并完成减法运算。
练习4
第四项练习是关于数字100以内的减法,主要帮助学生掌握如何在数字100以内使用竖式完成减法运算。
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展示一组竖式减法,让学生跟随并学习竖式的运算顺序和用法。
总结
通过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11课时:提高减法能力—综合练习,学生可以增强自己的减法技能和识别能力。
教师也可以适时做一些增加难度的减法综合练习,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减法和加强自己的数学素质。
在学习这个课程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注重理解法人思想,并主动分析掌握其实质,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进阶到更高的数学课程中去。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加减混合》说课稿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加减混合》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加减混合》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
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理解加减混合的意义,能够运用加减混合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
在教材中,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具体的例题,引导学生理解加减混合的概念,并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加减混合的运算方法。
此外,教材还通过数学游戏和实际操作,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数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接触数学,对于数学的概念和方法还不够熟悉。
他们在学习加减混合时,可能会对加减混合的概念和方法有一定的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耐心引导,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
同时,一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生动有趣的学习方式。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图片、数学游戏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加减混合的意义,能够正确进行加减混合运算。
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通过数学游戏和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加减混合的概念和方法。
2.学生能够正确进行加减混合运算。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采用以下方法和手段:1.采用生动有趣的图片和例题,引导学生理解加减混合的概念和方法。
2.通过大量的学生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加减混合的运算方法。
3.利用数学游戏和实际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采用分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图片和实际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加减混合的意义。
2.新课导入:讲解加减混合的概念和方法,让学生通过例题理解并掌握。
3.课堂练习:让学生通过大量的练习,熟练掌握加减混合的运算方法。
4.数学游戏:通过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11--20各数的认识及加减混合

看图写算式
你能帮帮他吗?
10+3=1( 3 )
3+10=1(3 )
你会在计数器上 拨一拨吗?
借助小棒,讲清算理 1个十和3个一组成(13),所以
10+3和3+10等于(13)。
你有什么发现?
10+1= 11 10+3=13 10+5= 15 10+9= 19 10+6=16 10+4= 14 10+7= 17 10+8=18 10+2= 12
1个十和3个一去掉1个十还剩下(3) 个一,所以13-130=( )
1个十和3个一去掉3个一还剩下(1) 个十,所以1130-3=( )
你有什么发现?
11-10=1 19-10= 9 12-10= 2 18-10= 8 14-10= 4 16-10= 6 15-10= 5 13-10= 3 17-10= 7
• 在一道减法算式中,每一部分都有自己的 名称,有人知道吗?
13-2= 11
被减数 减数 差
再看老师摆,只列一个加法算式。
12 + 2= 14 10 2
4
12 + 3= 15 15 - 3= 12
10 2 5
10 5 2
三、列式计算。
(1)一个加数是10,另一个 加数是4,和是多少?
10+4=14
11---20的各数的 认识
边拍边数
1 234 5 6 7 8 9
一位数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两位数
仔细观察,你能发现什么?
读直尺上的数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2单元第11课时加、减混合人教新课标

+2 8 1
67-25+28=70 (人)
4 2 先算下来25人后,车上有多少人:
再算上去28人后,现在有多少人:
70
先算下来25人后,车上有多少人:
优先计算括号里,再来计算括号外。
简便写法
67 -2 5
42 + 21 8
70
新知探究
4 72-(47+16)= 9
72-(47+16)=
56+34-20=
67-25+28=70 (人)
3你2从+(图加5中5-知4减6道)了=混什么合信息运呢? 算要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有小
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的。
课堂小结
混合运算要注意,从左到右依次算; 如果遇到小括号,运算顺序要改变; 优先计算括号里,再来计算括号外。
巩固练习
56+34-20=
32+(55-46)=
67-25+28=70 (人)
67-25+28=70 (人)
4 7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优先计算括号里,再来计5-46)=
72 -63
有简便写法吗?
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信息呢?
6 3 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信息呢?
32+(55-46)=
9
试着用竖式计算一下吧。
1. 56+34-20= 70 优先计算括号里,再来计算括号外。
优先计算括号里,再来计算括号外。
72-(47+16)=
第 11课时 加减混合
5 6 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信息呢?
优先计算括号里,再来计算括号外。
+ 3 4 56+34-20=
试着用竖式计算一下吧。 67-25+28=70 (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第11课时加减混合
【教学内容】:课本P28例3、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探索并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的方法。
2、发展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的顺序以及方法。
难点:能正确的使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运算式题。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小朋友们,你们在乘坐公共汽车过程中发现了哪些与数学有关的问题,说给同学听一听。
[设计意图]:激发学习的兴趣。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教学例3。
(1)出示主题图。
了解信息,小组交流。
(2)出示应用题:车上原有67人,下去了25人,又上来人28人,现在有多少人?理解题意、独立解答、小组交流、汇报板演。
在练习本上写连写竖式。
2、练习。
完成P28做一做。
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说说计算过程。
3、小结。
加减混合运算应该怎样进行计算?
计算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设计意图]:1、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初步掌握方法。
2、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五第4题,指名说说计算方法。
2、完成练习五第5、
8题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
3、完成练习五第6题。
观察了解信息,和同桌交流发现。
独立思考并说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巩固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生了什么知识?你又学会了什么?计算加减混合运算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教师引导梳理。
五、随堂练习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