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综合题(距离最小值问题)
最短距离专题(答案部分)

1 / 13
基本应用
1.如图,∠AOB=30°,内有一点 P 且 OP=5,若 M、N 为边 OA、OB 上两动点, 那么△PMN 的周长最小为 5 .
【分析】根据题意画出符合条件的图形,求出 OD=OE=OP,∠DOE=60°,得出等 边三角形 DOE,求出 DE=5,求出△PMN 的周长=DE,即可求出答案. 【解答】解:作 P 关于 OA 的对称点 D,作 P 关于 OB 的对称点 E,连接 DE 交 OA 于 M,交 OB 于 N,连接 PM,PN,则此时△PMN 的周长最小, 连接 OD,OE, ∵P、D 关于 OA 对称,∴OD=OP,PM=DM, 同理 OE=OP,PN=EN,∴OD=OE=OP=5, ∵P、D 关于 OA 对称,∴OA⊥PD, ∵OD=OP,∴∠DOA=∠POA, 同理∠POB=∠EOB,∴∠DOE=2∠AOB2×30°═60°, ∵OD=OE=5,∴△DOE 是等边三角形, ∴DE=5 即△PMN 的周长是 PM+MN+PN=DM+MN+EN=DE=5,
【分析】(1)首先作出∠AOB 角平分线,再作出 MN 的垂直平分线,交点即为 P; (2)先作出 M 点关于 AB 的对称点 G,连接 NG 交 AB 于 Q,则 Q 就是所求. 【解答】解:(1)如图所示:
∴点 P 是所求做的点; (2)由题意,得 ∴点 Q 是所求作的点. 【点评】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的运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的运用, 轴对称最短路径问题的运用,解答时熟练掌握基本作图的方法是关键.
4 / 13
作 B 点关于 l 的对称点 B′,连接 AB′交E⊥AE,
初中数学几何最值问题综合题

知识板块几何最值问题专项考点一:几何图形中的最小值问题方法:1.找对称点求线段的最小值;步骤:①找点的对称点,动点在哪条线上动,就是对称轴;②连接对称点与另一个点;③与对称轴的交点即是要找的点;通常用勾股定理求线段长;2.利用三角形三边关系: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3.转化成其他线段,间接求线段的最小值:例如:用点到直线的距离最短,通过作垂线求最值;4.用二次函数中开口向上的函数有最小值:考点二:几何图形中的最大值问题方法:1.当两点位于直线的同侧时,与动点所在的直线的交点,这三点在同一直线时,线段差有最大值:2.当两点位于直线的异侧时,先找对称点,同样三点位于同一直线时,线段差有最大值;3.利用三角形三边关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4.用二次函数中开口向下的函数有最大值:例题板块考点一:几何图形中的最小值问题例1.如图1,在正方形ABCD中,E是AB上一点,BE=2, AE=3BE, P是AC上一动点,那么PB+PE的最小值是 .例2.如图2,在锐角二ABC中,AB=4V2» LBAC=45°,匚BAC的平分线交BC于点D, M、N分别是AD 和AB 上的动点,那么BM+MN的最小值是.例3.如图3,点P是RtiZABC斜边AB上的一点,PE二AC于E, PF二BC于F, BC=6, AC=8,那么线段EF 长的最小值为:例4,如图,在Rt/kABC 中,AB=BC=6,点E, F 分别在边AB, BC 上,AE=3, CF=1, P 是斜边AC 上的 一个动点,那么aPEF 周长的最小值为.例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RtA OAB 的顶点A 的坐标为(9, 0),点C 的坐标为(2, 0) , tanZBOA= —,点P 为斜边OB 上的一个动点,那么PA+PC 的最小值为( ) 3C.6D. 3 + V19例6.如图6,等腰RS ABC 中,NACB=90.,AC=BC=4, 0c 的半径为1,点P 在斜边AB 上,PQ 切OO 于点Q,那么切线长PQ 长度的最小值为( )考点二:几何图形中的最大值问题例1,点A (1, 2)、B (4, 4) , P 为x 轴上一动点. (1)假设IPAI+IPBI 有最小值时,求点P 的坐标; (2)假设IPBUPAI 有最大值时,求点P 的坐标.例2 .如图8所示,A (!,yJ, B(2,yJ 为反比例函数y =,图像上的两点,动点P(x,O)在x 正半轴 2 ~ x上运动,当线段AP 与线段BP 之差到达最大时,点P 的坐标是 L A. V67 例7.如图7,矩形ABCD 中,AB=4, BC=8, E 为CD 的中点,点P 、Q 为BC 上两个动点,且PQ=3,当 CQ= 时,四边形APQE 的周长最小.例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0M过原点O,与x轴交于A 〔4, 0〕,与y轴交于B 〔0, 3〕,点C为劣弧AO的中点,连接AC并延长到D,使DC=4CA,连接BD.〔1〕求匚M的半径:〔2〕证实:BD为二M的切线:〔3〕在直线MC上找一点P,使|DP-AP|最大.练习板块1.如图1,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18, △ ABE是等边三角形,点E在正方形ABCD内,在对角线AC上有一动点P,那么PD+PE的最小值为 .2. 〔2021•徐州一模〕如图2,在矩形ABCD中,AB=2, AD=4. E为CD边的中点,P为BC边上的任一点,那么,AP+EP的最小值为.3. 〔2021•萧山区模拟〕如图3,直角三角形ABC中,ZC=90% AC=h BC=2, P为斜边AB上一动点.PE1BC, PF±CA,那么线段EF长的最小值为.4. 〔2021•武汉〕如图4, NAOB=30.,点M、N 分别在边OA、OB 上,且OM=1, ON=3,点P、Q分别在边OB、OA上,那么MP+PQ+QN的最小值是:5.如下列图1,反比例函数y = ' (x>0)图象上的两点A、B的横坐标分别为1, 3,点P为x轴x正半轴上一点,假设PA-PB的最大值为2及,贝ijk=x图36.如图2,在△ ABC中,ZC=90°> AC=4, BC=2,点A、C分别在x轴、y轴上,当点A在x轴上运动时,点C随之在y轴上运动,在运动过程中,点B到原点的最大距离是( )A.、疗+ 2B. 2屈C. 275D. 272 + 27.如图3,直线1与半径为4的二0相切于点A, P是二0上的一个动点(不与点A重合),过点P 作PB」垂足为B,连接PA.设PA=x, PB=y,那么(x-y)的最大值是.如图,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BE是等边三角形,M为对角线BD (不含B点)上任意一点,将BM绕点B逆时针旋转60.得到BN,连接EN、AM、CM.(1)求证:△ AMB^AENB:(2)①当M点在何处时,AM+CM的值最小;②当M点在何处时,AM+BM+CM的值最小,并说明理由:(3)当AM+BM+CM的最小值为6 + 1时,求正方形的边长.8.己知:如图,把矩形OCBA放置于直角坐标系中,0C=3, BC=2,取AB的中点M,连接MC, 把^MBC沿x轴的负方向平移0C的长度后得到△ DAO.〔1〕试直接写出点D的坐标:〔2〕点B与点D在经过原点的抛物线上,点P在第一象限内的该抛物线上移动,过点P作PQ_Lx 轴干点Q,连接0P.①假设△ OQP S^DAO,试求出点P的坐标:②试问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一点T,使得ITO-TBI的值最大?作业板块1.如图1,在△ ABC中,AB=1O, AC=8, BC=6,经过点C且与边AB相切的动圆与CB, CA分别相交于点E, F,那么线段EF长度的最小值是.2.如图2,在RtA ABC 中,ZBAC=90% AB=3, AC=4,点P 为BC 边上一动点,PE1AB 于点E,PFLAC于点F,连结EF,点M为EF的中点,那么AM的最小值为A3.如图3,在△ ABC中,ZACB=90°, AC=8, BC=3,点A、C分别在x轴、y轴上,当点A在x 轴上运动时,点C随之在y轴上运动,在运动过程中,点B到原点O的最大距离为.4.如图4,在边长为2的菱形ABCD中,NA=60.,M是AD边的中点,N是AB边上的一动点, 将△ AMN沿MN所在直线翻折得到△ ANIN,连接AC,那么AC长度的最小值是 .5..如图1,抛物线y=ax2+bx+c 〔a对〕的顶点为C 〔1, 4〕,交x轴于A、B两点,交y轴于点D, 其中点B的坐标为〔3, 0〕.〔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如图2,过点A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点E,交y轴于点F,其中点E的横坐标为2,假设直线PQ为抛物线的对称轴,点G为直线PQ上的一动点,那么x轴上是否存在一点H,使D、G、H、F四点所围成的四边形周长最小?假设存在,求出这个最小值及点G、H的坐标:假设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高三数学直线综合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数学直线综合试题答案及解析1.若动点A,B分别在直线l1:x+y-7=0和l2:x+y-5=0上移动,则AB的中点M到原点的距离的最小值为()A.3B.2C.3D.4【答案】A【解析】依题意知AB的中点M的集合为与直线l1:x+y-7=0和l2:x+y-5=0距离都相等的直线,则M到原点的距离的最小值为原点到该直线的距离,设点M所在直线的方程为l:x+y+m=0,根据平行线间的距离公式得=⇒|m+7|=|m+5|⇒m=-6,即l:x+y-6=0,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得M到原点的距离的最小值为=3.2.在点测量到远处有一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开始时该物体位于点,一分钟后,其位置在点,且,再过两分钟后,该物体位于点,且,则的值为()A.B.C.D.【答案】B【解析】如图,由题意知,直线的方程为:,.设直线直线的方程为:解方程组可得:.由得.选B.【考点】坐标法.3.点P(x,y)在直线x+y-4=0上,则x2+y2的最小值是________.【答案】8【解析】由题意得,将的最小值转化为直线上的点到原点距离的最小值的平方,即原点到直线的垂线段长的平方,所以.所以正确答案为8.【考点】解析法的应用4.若直线同时平分一个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则称直线为该三角形的“Share直线”,已知△ABC的三边长分别为3、4、5,则这样的“Share直线”()A.存在一条B.存在三条C.存在六条D.不存在【答案】A【解析】(1)直线过的某个顶点,如图,假设直线过点A.若直线平分的面积则有,此时,,所以周长相等不可能.同理直线过B、C也不存在.若直线交AB、BC于点M、N.如下图,设.设,则,作,由,得.接着根据,解得或者(舍),即这样的直线存在,且只有一条,综上,同时平分这个三角形周长和面积的直线只有1条.故选A.【考点】1.确定直线的位置关系.5.过点的倾斜角为的直线与圆交于两点,则 .【答案】22【解析】如图,直线的方程为:,即:,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得:,因为,所以由勾股定理得:,由两点距离公式得:,所以由勾股定理得:,则,,求得【考点】直线的方程点评:当涉及到曲线的交点时,不一定就要联立曲线的方程组去求出交点的坐标,像本题,求出交点的坐标是相当麻烦的。
第三讲 最短距离问题

第三讲最短距离问题一、知识梳理几何模型1条件:如图,、是直线同旁的两个定点.问题:在直线上确定一点,使的值最小.方法:作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连结交于点,则的值最小几何模型2条件:如图,、是直线异侧的两个定点.且A、B到距离不相等问题:在直线上确定一点,使的值最大方法:作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连结交于点,则的值最小二、方法归纳对于几何模型1,近年来,除了常见的“一个动点”外,出现了“两个动点”、“三个动点”等变式问题的问题,而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在于:找点关于线的对称点,实现“折”转“直”。
对于几何模型2,近年出现的中考题都是直接应用。
三、课堂精讲例题(一)、题中出现一个动点。
例1、在正方形ABCD中,点E为BC上一定点,且BE=10,CE=14,P为BD上一动点,求PE+PC最小值。
【难度分级】A类〖试题来源〗经典例题〖选题意图〗使学生掌握几何模型1的应用〖解题思路〗作关于对称点,可以证明在上,易求解:作关于对称点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在上,且即是的最小值【搭配课堂训练题】1、已知: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1与轴交于两点,与轴交于点其中、(1)求这条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已知在对称轴上存在一点P,使得的周长最小.请求出点P的坐标【难度分级】A类〖试题来源〗2009年山东济南中考真题。
〖答案〗解:(1)由题意得解得∴此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连结、.因为的长度一定,所以周长最小,就是使最小.点关于对称轴的对称点是点,与对称轴的交点即为所求的点.设直线的表达式为则解得∴此直线的表达式为把代入得∴点的坐标为例2:已知:直线与轴交于A,与轴交于D,抛物线与直线交于A、E两点,与轴交于B、C两点,且B点坐标为(1,0).(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找一点M,使的值最大,求出点M的坐标.【难度分级】A类〖试题来源〗2009眉山中考数学真题〖选题意图〗使学生掌握几何模型2的应用〖解题思路〗直接应用几何模型2,由于B是C关于对称轴的对称点,所以连接AB,则AB与对称轴的交点M即为所求。
最短距离问题

2011年中考复习(23)――两线段之和最短专题一、数学模型1、实际问题:如图,要在河边修建一个水泵站,分别向张村、李庄送水,修在河边什么地方可使所用的水管最短2、数学问题:已知:直线I和I的同侧两点A、B。
求作:点C,使C在直线I上,并且AC + CB最小。
、构建“对称模型”实现转化二、练习题(一)填空题1、(2009年孝感)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A (3, - 2),B( 4, 2)两点,现另取一点C( 1 ,n),当n = ______ 时,AC + BC的值最小.2、(2009陕西)如图,在锐角厶ABC中,AB = 4迈,/ BAC = 45 ° / BAC的平分线交BC于点D , M、N分别是AD和AB上的动点,贝U BM+MN 的最小值是3、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8,M在DC上,且DM = 2, DN +MN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4、如图,在△ ABC 中,AC = BC = 2,/ ACB = 90° D 是BC 边的中点,E 是AB 边上一动点,则EC+ ED的最小值为 _________________ 。
5、已知O 0的直径CD 为4, / AOD 的度数为60。
,点B 是AD 的中点,在直径CD 上找一点P,使BP+AP 的值最小,并求 BP+AP 的最小值.7、已知,如图 DE 是厶ABC 的边AB 的垂直平分线, D 为垂足,DE 交BC 于E ,且AC = 5, BC = 8,则 △ AEC 的周长为 __________ 。
8、已知,如图,在△ ABC 中,AB V AC , BC 边上的垂直平分线 DE 交BC 于点D ,交AC 于点E , AC = 9、 如图,在△ABC 中,AB 的垂直平分线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C 于D,若AC = 5cm,BC = 4cm,则△BDC 的周长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如图所示,正方形 ABCD 勺面积为12,A ABE 是等边三角形,点 E 在正方形ABCD 内,在对角线 AC 上 有一点P ,使PD+ PE 的和最小,则这个最小值为( )A . 2 3B . 2 6C . 3D .610、( 1)如图1,等腰Rt △ ABC 的直角边长为2, E 是斜边AB 的中点,P 是AC 边上的一动点,则PB+PE 的最小值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几何拓展:如图 2,^ ABC 中,AB=2,/ BAC=30,若在 AC 、AB 上各取一点 M 、N ,使BM+MN 的值最小,则这个最小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0 1 图z(二)作图题6、如图, 的周长为点P 关于0A 交OA 于 M 交0B 于N 若CD= 18cm 则厶PMN5题图0B 的对称点分别为C D,连接CD8,^ ABE 的周长为14,则AB 的长8题图9题图 10题图1如图,一辆汽车在直线形的公路AB上由A向B行驶,M、N分别是位于公路AB两侧的村庄。
6综合题(距离最小值问题)

AB CDEFPABOP MN综合题(距离最小值问题)1、在菱形ABCD 中,对角线AC=6,BD=8,点E 、F 分别是边AB 、BC 的中点,点P 在AC 上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存在PE+PF 的最小值,则这个最小值是( )。
1、如图:圆柱的底面周长为6cm ,AC 是底面圆的直径,高BC=6cm ,点P 是母线BC 上一点且PC=32BC ,一只蚂蚁从A 点出发沿着圆柱体的表面爬行到点P 最短距离是( )。
2、MN 是半径为1的o θ的直径,点A 在o θ上,∠AMN=30º,B 为弧AN 的中点,P 是直径MN 上一动点,则PA+PB 的最小值为( )。
ABCDME ABoxy4、在直角梯形ABCD 中,∠ABC=90º,AD ∥BC ,AD=4,AB=5,BC=6,点P 是AB 上的一个动点,当PC+PD 的和为最小值时,PB 的长为 。
5、等边△ABC 的边长为6,AD 是BC 边上的一点,若AE =2,EM +CM 的最小值为 。
6、在下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1,3),△AOB 的面积是3: ①求B 的坐标。
②求过点A ,OB 的抛物线的解析式。
③求②中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C ,使△AOC 的周长最小?若存在求出点C 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7、如图,在矩形OABC 中,已知A 、C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A (4,0)、C (0,2),D 为OA 的中点,设点P 是∠AOC 平分线上的一个动点,(不与点O 重合)(1)试说明无论点P 运动到何处,PC 总与PD 相等。
(2)当点P 运动到与点B 的距离最小时,试确定过点O 、P 、D 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
(3)设点E 是(2)中所确定抛物线的顶点,当点P 运动到何处时,△PDE 的周长最小?求出此时点P 的坐标和△PDE 的周长。
8、已知抛物线y=ax 2+bx+c 与y 轴交于点A (0,3)与x 轴分别交于B (1,0)、C (5,0)两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题型六 几何最值(专题训练)(解析版)

题型六几何最值(专题训练)1.如图,△ABC 中,AB =AC =10,tanA =2,BE ⊥AC 于点E ,D 是线段BE 上的一个动点,则CD BD +的最小值是( )【答案】B【详解】如图,作DH ⊥AB 于H ,CM ⊥AB 于M .∵BE ⊥AC ,∴∠AEB=90°,∵tanA=BE AE=2,设AE=a ,BE=2a ,则有:100=a 2+4a 2,∴a 2=20,∴,∴,∵AB=AC ,BE ⊥AC ,CM ⊥AB ,∴(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高相等))∵∠DBH=∠ABE ,∠BHD=∠BEA ,∴sin DH AE DBH BD AB Ð===,∴BD ,∴BD=CD+DH ,∴CD+DH ≥CM ,∴BD ≥∴BD 的最小值为故选B .2.如图,在Rt ABC D 中,90°Ð=C ,4AC =,3BC =,点O 是AB 的三等分点,半圆O 与AC 相切,M ,N 分别是BC 与半圆弧上的动点,则MN 的最小值和最大值之和是( )A .5B .6C .7D .8【答案】B【详解】如图,设⊙O 与AC 相切于点D ,连接OD ,作OP BC ^垂足为P 交⊙O 于F ,此时垂线段OP 最短,PF 最小值为OP OF -,∵4AC =,3BC =,∴5AB =∵90OPB °Ð=,∴OP ACP ∵点O 是AB 的三等分点,∴210533OB =´=,23OP OB AC AB ==,∴83OP =,∵⊙O 与AC 相切于点D ,∴OD AC ^,∴OD BC ∥,∴13OD OA BC AB ==,∴1OD =,∴MN 最小值为85133OP OF -=-=,如图,当N 在AB 边上时,M 与B 重合时,MN 经过圆心,经过圆心的弦最长,MN 最大值1013133=+=,513+=633,∴MN 长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和是6.故选B .3.如图,在矩形纸片ABCD 中,2AB =,3AD =,点E 是AB 的中点,点F 是AD 边上的一个动点,将AEF V 沿EF 所在直线翻折,得到'A EF V ,则'A C 的长的最小值是( )A B .3C 1-D 1-【答案】D【详解】以点E 为圆心,AE 长度为半径作圆,连接CE ,当点A'在线段CE 上时,A'C 的长取最小值,如图所示,根据折叠可知:1A'E AE AB 12===.在Rt BCE V 中,1BE AB 12==,BC 3=,B 90Ð=o ,CE \==,A'C \的最小值CE A'E 1=-=.故选D .4.如图,四边形ABCD 是菱形,AB=4,且∠ABC=∠ABE=60°,G 为对角线BD (不含B 点)上任意一点,将△ABG 绕点B 逆时针旋转60°得到△EBF ,当AG+BG+CG 取最小值时EF 的长( )A .B .C .D .【答案】D【详解】解:如图,∵将△ABG 绕点B 逆时针旋转60°得到△EBF ,∴BE=AB=BC ,BF=BG ,EF=AG ,∴△BFG 是等边三角形.∴BF=BG=FG ,.∴AG+BG+CG=FE+GF+CG .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当G 点位于BD 与CE 的交点处时,AG+BG+CG 的值最小,即等于EC 的长,过E 点作EF ⊥BC 交CB 的延长线于F ,∴∠EBF=180°-120°=60°,∵BC=4,∴BF=2,,在Rt △EFC 中,∵EF 2+FC 2=EC 2,∴.∵∠CBE=120°,∴∠BEF=30°,∵∠EBF=∠ABG=30°,∴EF=BF=FG ,∴EF=13故选:D .5.如图,Rt ABC △中,AB BC ^,6AB =,4BC =,P 是ABC △内部的一个动点,且满足90PAB PBA °Ð+Ð=,则线段CP 长的最小值为________.【答案】2:【详解】∵∠PAB+∠PBA=90°∴∠APB=90°∴点P 在以AB 为直径的弧上(P 在△ABC 内)设以AB 为直径的圆心为点O ,如图接OC ,交☉O 于点P ,此时的PC 最短∵AB=6,∴OB=3∵BC=4∴5OC ===∴PC=5-3=26.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4,E 为BC 上一点,且BE=1,F 为AB 边上的一个动点,连接EF ,以EF 为边向右侧作等边△EFG ,连接CG ,则CG 的最小值为 .【分析】同样是作等边三角形,区别于上一题求动点路径长,本题是求CG 最小值,可以将F 点看成是由点B 向点A 运动,由此作出G 点轨迹:考虑到F 点轨迹是线段,故G 点轨迹也是线段,取起点和终点即可确定线段位置,初始时刻G 点在1G 位置,最终G 点在2G 位置(2G 不一定在CD 边),12G G 即为G点运动轨迹.CG 最小值即当CG ⊥12G G 的时候取到,作CH ⊥12G G 于点H ,CH 即为所求的最小值.根据模型可知:12G G 与AB 夹角为60°,故12G G ⊥1EG .过点E 作EF ⊥CH 于点F ,则HF=1G E =1,CF=1322CE =,所以CH=52,因此CG 的最小值为52.GA B CDE F27.如图,矩形ABCD 中,4AB =,6BC =,点P 是矩形ABCD 内一动点,且D D =PAB PCD S S ,则PC PD +的最小值为_____.【答案】【详解】ABCD Q 为矩形,AB DC\=又=V V Q PAB PCDS S \点P 到AB 的距离与到CD 的距离相等,即点P 线段AD 垂直平分线MN 上,连接AC ,交MN 与点P ,此时PC PD +的值最小,且PC PD AC +=====故答案为:8.如图,在△ABC 中,∠ACB =90°,∠A =30°,AB =5,点P 是AC 上的动点,连接BP ,以BP 为边作等边△BPQ ,连接CQ ,则点P 在运动过程中,线段CQ 长度的最小值是2______.【答案】54.【详解】解:如图,取AB的中点E,连接CE,PE.∵∠ACB=90°,∠A=30°,∴∠CBE=60°,∵BE=AE,∴CE=BE=AE,∴△BCE是等边三角形,∴BC=BE,∵∠PBQ=∠CBE=60°,∴∠QBC=∠PBE,∵QB=PB,CB=EB,∴△QBC≌△PBE(SAS),∴QC=PE,∴当EP⊥AC时,QC的值最小,在Rt△AEP中,∵AE=52,∠A=30°,∴PE=12AE=54,∴CQ的最小值为54.故答案为:549.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AB =8,AC 与BD 交于点O ,N 是AO 的中点,点M 在BC 边上,且BM =6.P 为对角线BD 上一点,则PM ﹣PN 的最大值为 .【答案】2【分析】作以BD 为对称轴作N 的对称点N',连接PN',MN',依据PM ﹣PN =PM ﹣PN'≤MN',可得当P ,M ,N'三点共线时,取“=”,再求得//AN CN BM CM ==31,即可得出PM ∥AB ∥CD ,∠CMN'=90°,再根据△N'CM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即可得到CM =MN'=2.【解答】解:如图所示,作以BD 为对称轴作N 的对称点N',连接PN',MN',根据轴对称性质可知,PN =PN',∴PM ﹣PN =PM ﹣PN'≤MN',当P ,M ,N'三点共线时,取“=”,∵正方形边长为8,∴AC =2AB =28,∵O 为AC 中点,∴AO =OC =24,∵N 为OA 中点,∴ON =22,∴ON'=CN'=22,∴AN'=26,∵BM =6,∴CM =AB ﹣BM =8﹣6=2,∴//AN CN BM CM ==31∴PM ∥AB ∥CD ,∠CMN'=90°,∵∠N'CM =45°,∴△N'CM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CM =MN'=2,即PM ﹣PN 的最大值为2,故答案为: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以及最短路线问题,凡是涉及最短距离的问题,一般要考虑线段的性质定理,结合轴对称变换来解决,多数情况要作点关于某直线的对称点.10.如图,ABC V 是等边三角形,6AB =,N 是AB 的中点,AD 是BC 边上的中线,M 是AD 上的一个动点,连接,BM MN ,则BM MN +的最小值是________.【答案】【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要求BM+MN 的最小值,需考虑通过作辅助线转化BM ,MN 的值,从而找出其最小值,进而根据勾股定理求出CN ,即可求出答案.【解析】解:连接CN ,与AD 交于点M ,连接BM .(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点到直线垂直距离最短),AD 是BC 边上的中线即C 和B 关于AD 对称,则BM+MN=CN ,则CN 就是BM+MN 的最小值.∵ABC V 是等边三角形,6AB =,N 是AB 的中点,∴AC=AB=6,AN=12AB=3, CN AB ^,∴CN ====即BM+MN的最小值为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涉及到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轴对称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点的综合运用.11.如图,在中,∠ACB=90°,BC=12,AC=9,以点C 为圆心,6为半径的圆上有一个动点D .连接AD 、BD 、CD ,则2AD+3BD 的最小值是 .【分析】首先对问题作变式2AD+3BD=233AD BD æö+ç÷èø,故求23AD BD +最小值即可.考虑到D 点轨迹是圆,A 是定点,且要求构造23AD ,条件已经足够明显.当D 点运动到AC 边时,DA=3,此时在线段CD 上取点M 使得DM=2,则在点D 运动过程中,始终存在23DM DA =.ABC D A BCD问题转化为DM+DB 的最小值,直接连接BM ,BM 长度的3倍即为本题答案.12.如图,四边形ABCD 中,AB ∥CD ,∠ABC =60°,AD =BC =CD =4,点M 是四边形ABCD 内的一个动点,满足∠AMD =90°,则点M 到直线BC 的距离的最小值为_____.【答案】2-【解析】【分析】取AD 的中点O ,连接OM ,过点M 作ME ⊥BC 交BC 的延长线于E ,点点O 作OF ⊥BC 于F ,交CD 于G ,则OM+ME ≥OF .求出OM ,OF 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取AD 的中点O ,连接OM ,过点M 作ME ⊥BC 交BC 的延长线于E ,点点O 作OF ⊥BC 于F ,交CD 于G ,则OM+ME ≥OF .∵∠AMD=90°,AD=4,OA=OD,∴OM=12AD=2,∵AB∥CD,∴∠GCF=∠B=60°,∴∠DGO=∠CGE=30°,∵AD=BC,∴∠DAB=∠B=60°,∴∠ADC=∠BCD=120°,∴∠DOG=30°=∠DGO,∴DG=DO=2,∵CD=4,∴CG=2,∴OG=,GF,OF=,∴ME≥OF﹣OM=﹣2,∴当O,M,E共线时,ME的值最小,最小值为2.【点睛】本题考查解直角三角形,垂线段最短,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用转化的思想思考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3.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A B=6,且∠ABC=60° ,M是菱形内任一点,连接AM,BM,CM,则AM+BM+CM 的最小值为________.【答案】【详解】将△BMN 绕点B 顺时针旋转60度得到△BNE ,∵BM=BN ,∠MBN=∠CBE=60°,∴MN=BM ∵MC=NE ∴AM+MB+CM=AM+MN+NE .当A 、M 、N 、E 四点共线时取最小值AE .∵AB=BC=BE=6,∠ABH=∠EBH=60°,∴BH ⊥AE ,AH=EH ,∠BAH=30°,∴BH=12AB=3,BH=AE=2AH=故答案为14.如图,在矩形ABCD 中,E 为AB 的中点,P 为BC 边上的任意一点,把PBE △沿PE 折叠,得到PBE △,连接CF .若AB =10,BC =12,则CF 的最小值为_____.【答案】8【解析】【分析】点F 在以E 为圆心、EA 为半径的圆上运动,当E 、F 、C 共线时时,此时FC 的值最小,根据勾股定理求出CE ,再根据折叠的性质得到BE =EF =5即可.【详解】解:如图所示,点F在以E为圆心EA为半径的圆上运动,当E、F、C共线时时,此时CF的值最小,根据折叠的性质,△EBP≌△EFP,∴EF⊥PF,EB=EF,∵E是AB边的中点,AB=10,∴AE=EF=5,∵AD=BC=12,∴CE=13,∴CF=CE﹣EF=13﹣5=8.故答案为8.【点睛】本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综合运用,灵活应用相关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5、如图,△ABC中,∠BAC=30°且AB=AC,P是底边上的高AH上一点.若AP+BP+CP的最小值为,则BC=_____.-【详解】如图将△ABP绕点A顺时针旋转60°得到△AMG.连接PG,CM.∵AB=AC ,AH ⊥BC ,∴∠BAP=∠CAP ,∵PA=PA ,∴△BAP ≌△CAP (SAS ),∴PC=PB ,∵MG=PB ,AG=AP ,∠GAP=60°,∴△GAP 是等边三角形,∴PA=PG ,∴PA+PB+PC=CP+PG+GM ,∴当M ,G ,P ,C 共线时,PA+PB+PC 的值最小,最小值为线段CM 的长,∵AP+BP+CP 的最小值为,∴,∵∠BAM=60°,∠BAC=30°,∴∠MAC=90°,∴AM=AC=2,作BN ⊥AC 于N .则BN=12AB=1,,,∴16.如图所示,30AOB Ð=o ,点P 为AOB Ð内一点,8OP =,点,M N 分别在,OA OB 上,求PMN D 周长的最小值_____.【答案】PMN D 周长的最小值为8【详解】如图,作P 关于OA 、OB 的对称点12P P 、,连结1OP 、2OP ,12PP 交OA 、OB 于M 、N ,此时PMN D 周长最小,根据轴对称性质可知1PM PM =,2P N PN =,1212PM N PM M N PN PP \D =++=,且1A O P A O P Ð=Ð,2BO P BO P Ð=Ð,12260POP AOB Ð=Ð=°,128O P O P O P ===,12PPO D 为等边三角形,1218PP OP ==即PMN D 周长的最小值为8.17.在正方形ABCD 中,点E 为对角线AC (不含点A )上任意一点,AB=;(1)如图1,将△ADE 绕点D 逆时针旋转90°得到△DCF ,连接EF ;①把图形补充完整(无需写画法); ②求2EF 的取值范围;(2)如图2,求BE+AE+DE 的最小值.【答案】(1)①补图见解析;②2816EF ££;(2)2+【详解】(1)①如图△DCF 即为所求;②∵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BC =AB =,∠B =90°,∠DAE =∠ADC =45°,∴AC AB =4,∵△ADE 绕点D 逆时针旋转90°得到△DCF ,∴∠DCF =∠DAE =45°,AE =CF ,∴∠ECF =∠ACD +∠DCF =90°,设AE =CF =x ,EF 2=y ,则EC =4−x ,∴y =(4−x )2+x 2=2x 2−8x +160(0<x ≤4).即y =2(x −2)2+8,∵2>0,∴x =2时,y 有最小值,最小值为8,当x =4时,y 最大值=16,∴8≤EF 2≤16.(2)如图中,将△ABE 绕点A 顺时针旋转60°得到△AFG ,连接EG ,DF .作FH ⊥AD 于H .由旋转的性质可知,△AEG 是等边三角形,∴AE =EG ,∵DF ≤FG +EG +DE ,BE =FG ,∴AE +BE +DE 的最小值为线段DF 的长.在Rt △AFH 中,∠FAH =30°,AB ==AF ,∴FH =12AF ,AH ,在Rt △DFH 中,DF ==2+,∴BE +AE +ED 的最小值为2.。
直线距离最值问题

直线距离最值问题1. 已知两定点A(-3,5),B(2,15),动点P在直线3x-4y+4=0上,当|PA|+|PB|取最小值时,这个最小值为()A. 5√13B. √362C. 15√5D. 5+10√2【答案】A【解析】如图所示,设A'为点A关于已知直线的对称点,A'(x',y')则:{y'-5x'+3·34=-1,3·x'-32-4·y'+52+4=0,解得x'=3,y'=-3.∴A'(3,-3).而|PA|+|PB|=|PA'|+|PB|≥|A'B|=√(2-3)2+(15+3)2=5√13.2.设m∈R,过定点A的动直线x+my=0和过定点B的动直线mx-y-m+3=0交于点P(x,y),则|PA|+|PB|的取值范围是( )A. [√5,2√5 ]B. [√10,2√5 ]C. [√10,4√5 ]D. [2√5,4√5 ]【答案】B【解析】当m=0时,易求得|PA|+|PB|=√10;当m≠0时,由直线方程的点斜式斜率存在:动直线x+my=0即y=-1m x,斜率为-1m,定点A(0,0);动直线mx-y-m+3=0即y-3=m(x-1),斜率为m,定点B(1,3);因为斜率乘积为-1,所以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即PA⊥PB,由勾股定理得|PA|2+|PB|2=|AB|2=10,显然|PA|+|PB|≤2√5,∴√10≤|PA|+|PB|≤2√5.选B.3. 已知A(1-t,1-t,t),B(2,t,t),则A,B两点间距离的最小值是()A. √55B. √555C. 3√55D. 115【答案】C【解析】|AB|=√(1+t)2+(2t-1)2+0=√5t2-2t+2=√5(t-15)2+95.当t=15时,|AB|取最小值3√55.4. 当点A(1,2),B(3,1),C(2,3)到直线x-my=0的距离的平方和取最大值时,m等于()第1页共2页第2页 共2页 A. 0 B. 1 C. -1 D. 2【答案】C【解析】由题意:(1-2m)21+m 2+(3-m)21+m 2+(2-3m)21+m 2=14m 2-22m+141+m 2.令y=14m 2-22m+141+m 2=14-22m+1m (m ≠0),根据m+1m 的图象知当m=-1时,y 取最大值25,当m=0时,y=14,综上,当m=-1时,y 取最大值,选C . 5. 设两条直线的方程分别为x +y +a =0,x +y +b =0,已知a ,b 是方程x 2+x +c =0的两个实根,且0≤c ≤18,则这两条直线之间的距离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是 ( )A. √24,14B. √2,√22C. √2,12D. √22,12【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公式、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间的关系,难度中等. 依题意得|a -b |=√(a +b)2-4ab =√1-4c ,当0≤c ≤18时,√22≤|a -b |=√1-4c ≤1.注意到题中的两条直线间的距离等于√2,因此题中的两条直线间的距离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分别是√22,√22×√2=12,故选D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B C
D
E
F
P
A
B
O
P M
N
综合题(距离最小值问题)
1、在菱形ABCD 中,对角线AC=6,BD=8,点E 、F 分别是边AB 、BC 的中点,点P 在AC 上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存在PE+PF 的最小值,则这个最小值是( )。
1、如图:圆柱的底面周长为6cm ,AC 是底
面圆的直径,高BC=6cm ,点P 是母线BC 上一点且PC=3
2
BC ,一只蚂蚁从A 点出发沿着圆柱体的表面爬行到点P 最短距离是( )。
2、MN 是半径为1的o θ的直径,点A 在o θ上,∠AMN=30º,B 为弧AN 的中点,P 是直径MN 上一动点,则PA+PB 的最小值为( )。
A
B
C
D
M
E A
B
o
x
y
4、在直角梯形ABCD 中,∠ABC=90º,AD ∥BC ,AD=4,AB=5,BC=6,点P 是AB 上的一个动点,当PC+PD 的和为最小值时,PB 的长为 。
5、等边△
ABC 的边长为6,AD 是BC 边上的一点,若AE =2,
EM +CM 的最小值为 。
6、在下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1,3)
,△AOB 的面积是3: ①求B 的坐标。
②求过点A ,OB 的抛物线的解析式。
③求②中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C ,使△AOC 的周长最小?若存在求出点C 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7、如图,在矩形OABC 中,已知A 、C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A (4,0)、C (0,2),D 为OA 的中点,设点P 是∠AOC 平分线上的一个动点,(不与点O 重合)
(1)试说明无论点P 运动到何处,PC 总与PD 相等。
(2)当点P 运动到与点B 的距离最小时,试确定过点O 、P 、D 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
(3)设点E 是(2)中所确定抛物线的顶点,当点P 运动到何处时,△PDE 的周长最小?求出此时点P 的坐标和△PDE 的周长。
8、已知抛物线y=ax 2+bx+c 与y 轴交于点A (0,3)与x 轴分别交于B (1,0)、C (5,0)两点: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若点D 为线段OA 的一个三等分点,求直线DC 的表达式。
(3)若一个动点P 自OA 的中点M 出发,先到达x 轴上的某点(设为点E )再到达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某点(设为点F )最后运动到点A ,求使点P 运动的总路径最短的点E 、点F 的坐标,并求出这个最短总路径的长。
A
B
D
P
C
o
x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