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报告厅方案
报告厅方案

报告厅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公共场所的设施也在逐步升级。
报告厅作为学校、政府机关和企业的核心场所,其设计和管理方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会议体验和工作效率。
然而,现有的报告厅存在诸多问题,如空间布局不合理、设备陈旧、隔音效果差等,无法满足现代会议的需求。
因此,我们提出了一份全面的报告厅方案,旨在提升报告厅的使用体验和效率。
二、方案目标1. 提升报告厅的使用体验:通过优化空间布局、更新设备、提高隔音效果等措施,使参会者能够更加舒适、便捷地参加会议。
2. 提高报告厅的效率:通过引入先进的会议设备和管理模式,提高会议的效率和质量。
3. 满足现代会议需求:报告厅应具备多媒体演示、远程会议等功能,以满足现代会议的需求。
4. 实现节能环保:通过采用节能环保的设备和材料,降低报告厅的能耗和排放。
三、具体措施1. 空间布局优化:对报告厅的空间布局进行全面规划,确保参会者能够便捷地到达会场,并拥有足够的空间进行交流和互动。
同时,合理分布主席台和观众席,使参会者能够清晰地看到演示内容。
2. 设备更新:更新报告厅的音响、灯光、投影等设备,确保会议的音频、视频质量达到最佳效果。
同时,引入智能化的会议设备,如智能中控、无线麦等,提高会议的便捷性和效率。
3. 隔音效果提升:通过增加隔音材料、调整座位布局等方式,提高报告厅的隔音效果,确保会议不受外界干扰。
4. 多媒体演示功能:引入高质量的投影设备和多媒体演示软件,使参会者能够更加清晰地看到演示内容,提高会议的互动性和效果。
5. 远程会议功能:通过引入视频会议设备和技术,实现与外地甚至外国嘉宾的远程互动,提高报告厅的国际化程度和交流能力。
6. 节能环保:采用节能环保的灯光、空调等设备和材料,降低报告厅的能耗和排放。
同时,推广绿色会议理念,鼓励参会者采用公共交通方式到达会场,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7. 提高安全性:加强报告厅的安全管理,确保参会者的安全和财产安全。
报告厅及多功能厅方案报告

• 1、根据会场的面积、结构采用不同的扩声方式(集中式、分散式、 混合式) • 2、根据会场功能、面积配置主音箱、环绕音箱、返听音箱、超低音 音箱、中置音箱。 • 3、可以实现延时、均衡、压限、反馈抑制、环境控制等功能处理。 • 4、可以播放会议话筒、卡座、DVD、MD、电脑等声源设备声音。 • 5、可进行5.1声道播放。
• •
第二: 我们的会务管理系统与集中控制系统为同一平台开发的,系统的功能完全可 以满足招标要求,因此系统之间不存在兼容问题。但据我们所知,目前中控 系统要与会务管理系统衔接(避免系统的不兼容性),需获得中控系统厂家的 开放性协议,但中控厂家了保护系统的技术性,一般不会开开放协议的。 第三: 凭着对本项目的重视及认真态度,我司派工程师到现场进行勘察,对原系统 设备较为了解,因此远程视频会议采用与原系统一致的品牌:华为,新增设 备可直接接入到原系统,不存在兼容问题。 第四: 为了考虑系统设备的兼容性,音箱、功放、话筒、数字会议系统及会务管理 系统均采用同一品牌(DITAUDU),避免因设备不兼容引起系统故障。 DITAUDU品牌设备在国内具有多项成功工程案例。如:中航雷达与电子设备 研究院生产试验基地建设、深圳市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管理服务中心、厦门 海洋三所、深圳龙岗人防101工程、深圳深航酒店、沙井大王山珠宝交易中 心、番禺清华科技园……
• 随着社会的发展,会议室与时俱进,智能化程度在不断的提高,虽然会议室
因功能不同而产生了配套设备的差异,但总的来说,现在的智能会议室配套
设备一般都包括中央控制系统,来实现对会议室周边设备的集中控制。 • 在会议室里,一套完整的中控系统里包括控制主机、触摸屏操作界面、矩阵 切换器,充分利用了现有的资源来实现摄像跟踪功能,没有增加其它任何设 备。
(完整版)报告厅方案

多功能学术报告厅建设方案一、建设目标及主要功能多功能学术报告厅是我院教学设施重大建设项目,项目内涵主要体现特色鲜明、技术先进、实用性强的建设思想。
主要功能为学术报告、教学竞赛、精品课全自动录播、视频会议和其它中型会议等,本多功能学术报告厅的建成将显著提升我院办学环境条件。
二、建设任务1、声学装修。
弥补原有建筑声学缺陷,有效控制混响时间及背景噪声,以简洁、严肃、庄重、大气的装饰风格,达到良好的建筑声学效果。
2、桌椅。
定制发言席、主席区、观众区前排桌椅,安装液晶显示器升降装置。
观众区礼堂吸声座椅并配备手写翻板,具有良好的吸音效果,符合声学设计的吸声系数要求,自动回翻过程无噪声,保持场所的静音效果。
3、灯光系统。
以三基色冷光源为主,为报告厅提供普通会议照明,并为视频会议和精品课录播提供专业照明。
主要包括三基色筒灯、聚光灯、柔光灯,吊杆、阻燃电缆、接插件,电源分配箱、数字调光台、数字调光硅箱、信号控制等。
4、音响系统。
全数字音源、扩声、控制系统,红外无线会议系统(20个单元),为会议、报告、竞赛、精品课互动提供良好扩声效果。
5、大屏显示系统。
DLP无缝拼接大屏幕,具有高亮度、高清晰、宽视角、高稳定性、可扩展性和兼容性。
另在拼接大屏幕上方配LED字幕显示条屏。
6、全自动录播系统。
对讲座、竞赛、精品课,实现老师、学生、板书、课件等场景的全方位全自动录播、直播和点播,实现实时和课后微格教学点评。
7、空调及新风系统。
独立的空调和新风系统,达到良好的气温和新风调节效果,满足国家要求的空气指标。
8、集中控制系统。
具有多种接口、可扩展性、兼容性和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
能够对DLP大屏显示系统、全自动录播、音响系统、灯光系统等进行便捷高效的遥控操控。
9、消防报警。
温感烟感报警系统。
10、网络集成。
网络、供电、音视频、监控、电话、机房设备的防雷接地等强弱电综合布线。
11、其他。
电视电话会议系统迁移整合,观众席台阶八字形改造及垫高、报告厅南侧15米栈桥、2个空调室外主机水上平台、控制室加层、室内外安防监控等。
报告厅活动设计方案范文

报告厅活动设计方案范文1. 引言报告厅活动是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而举办的一种活动形式。
通过组织各类报告和讲座,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增强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为了有效地开展报告厅活动,本文将提出一个设计方案,并详细说明各项活动的具体安排和相关准备工作。
2. 活动类型和内容选择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我们可以将报告厅活动分为多个不同类型的主题。
例如:- 学术报告:邀请专家学者讲解前沿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动态。
- 职业发展讲座:邀请成功人士分享他们的职业经验和心得。
- 文化沙龙:组织文化艺术界人士进行文学、音乐、绘画等方面的讲座。
- 社会热点讨论:邀请社会学家等专家,就当前热点事件进行分析和讨论。
根据每个类型的不同特点,选择合适的主题内容,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和期望。
3. 活动组织和安排3.1 时间和地点选择根据学生的作息时间和学校的日程安排,选择一个适当的时间段进行活动。
一般来说,晚上或周末是最佳选择,这样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其中。
至于地点,报告厅是最常用的场所,如果无法使用报告厅,可以考虑使用学校的礼堂或多功能厅。
3.2 活动主持和嘉宾邀请活动主持人需要有良好的主持能力和口才,并且对主题有一定的了解。
如果学校有学生干部或优秀的演讲者,可以邀请他们担任主持人。
同时,为了增加活动的吸引力,还可以邀请一些有声望或影响力的嘉宾,例如知名学者、企业家或艺术家。
3.3 活动推广和宣传活动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参与人数的多少,因此需要在活动前进行充分的推广和宣传。
可以通过校园广播、电子屏幕、学生社交媒体等渠道发布宣传海报和活动信息。
另外,在各个社团和学生组织中寻求合作,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宣传工作。
3.4 活动后续处理活动结束后,可以请主讲人或嘉宾提供一份活动总结和回顾。
这不仅对活动进行总结,还可以作为学生参与活动的参考。
同时,还可以邀请学生对活动进行评价和反馈,以便更好地改进和提升未来的报告厅活动。
报告厅设计方案

报告厅设计方案一、设计理念。
报告厅是一个重要的场所,它不仅是举办各种会议和报告的地方,更是展示学校形象和文化内涵的窗口。
因此,在设计报告厅时,我们需要充分考虑其功能性和美观性,使其既能满足各种活动的需求,又能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空间布局。
报告厅的空间布局应该合理分区,包括舞台、观众席、舞台设备区、后台休息区等。
舞台的设计要考虑到演讲者的视野和舞台效果,观众席的设计要考虑到视线和舒适度,舞台设备区和后台休息区的设计要考虑到便利性和隐蔽性。
三、灯光和音响。
报告厅的灯光和音响设备是非常重要的,它们直接影响到演讲和演出的效果。
因此,在设计中要考虑到灯光和音响设备的布局和控制,以及其与舞台和观众席的配合,使整个空间的氛围更加凝练和动感。
四、装饰和环境。
报告厅的装饰和环境设计要考虑到学校的文化特色和氛围,同时也要考虑到不同活动的需求和主题。
因此,在设计中要充分利用色彩、图案、材料等元素,使整个空间更加丰富多彩,同时也要考虑到环境的舒适度和卫生安全。
五、技术设备。
报告厅的技术设备包括投影仪、音响设备、舞台设备等,它们是举办各种活动的基础。
因此,在设计中要考虑到这些设备的布局和控制,以及其与整个空间的配合,使整个空间更加灵活和多样化。
六、综合管理。
报告厅的综合管理包括设备维护、场地预约、活动安排等,它们是保证报告厅正常运行的基础。
因此,在设计中要考虑到这些管理的需求和便利性,以及其与整个空间的配合,使整个空间更加高效和便捷。
七、结语。
设计一个理想的报告厅是一个复杂而又有挑战性的任务,它需要我们充分考虑到各种因素的需求和配合,以及其与整个空间的协调,使整个空间更加完美和令人满意。
希望我们的设计方案能够为学校的发展和活动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报告厅设计方案

报告厅设计方案一、引言报告厅作为一个重要的场所,在各种大型会议和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设计一个合理、高效的报告厅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报告厅的设计方案,以期能为读者提供一些建设性的参考和思路。
二、功能与布局报告厅的功能是举办各种类型的演讲、报告和讲座等活动。
因此,一个合理的布局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需要考虑观众的视角,确保每一位观众都可以清晰地观看到讲台上的演讲者。
其次,应有合适的座位容量,能够满足不同规模的会议需求。
最后,应为演讲者提供一流的硬件设施和舒适的空间,以保证其演讲的效果。
三、舞台设计舞台是报告厅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
它需要满足演讲者展示自己的需求,同时还要与整体空间相协调。
舞台应尽可能地宽敞,以适应演讲者可能需要的各种动作和表演。
此外,舞台上需要配备先进的音响和照明设备,以确保声音和灯光效果的最佳表现。
四、音响系统设计音响系统在报告厅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个良好的音响系统可以确保演讲者的声音传达到每一个观众的耳朵中。
音响系统的设计应考虑到报告厅的尺寸、形状和材料,以及声音的传播和扩散情况。
此外,还需要考虑到各种可能的演讲情况,例如,是否需要无线麦克风和语音放大等。
五、照明设计照明设计在报告厅的氛围营造和视觉效果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适当的照明可以使整个空间更加开放和温馨。
照明系统的设计应考虑到不同的使用需求,例如,讲座、展示或舞台表演等。
此外,还应采用节能环保的照明设备,以减少能源消耗和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六、休息区设计报告厅应设有合适的休息区,以供观众休息、交流和放松。
休息区的设计应考虑到观众的数量,提供足够的座位和通道空间。
此外,还可以设置咖啡厅或小店,为观众提供便利和额外的服务。
优雅舒适的休息区可以为观众带来良好的体验,增加整个报告厅的价值。
七、空调与通风系统设计在大型报告厅中,空调与通风系统的设计至关重要。
它们可以确保空气的流通和舒适度,避免观众因空气不流通而感到不适。
应选择高效能的空调系统,以确保报告厅内的温度和湿度能够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学校报告厅工程安装方案(3篇)

第1篇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学校对报告厅的需求日益增长。
报告厅作为学校举办各类学术讲座、文艺演出、师生大会等活动的场所,其功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为了满足学校的教学、科研、文化交流等需求,我校计划建设一座现代化、功能齐全的报告厅。
本方案旨在为报告厅的工程安装提供详细的技术指导和实施计划。
二、工程概况1. 报告厅名称:XX学校报告厅2. 建设地点:XX学校内3. 建设规模:容纳观众约500人4. 建设内容:报告厅主体建筑、音响系统、灯光系统、投影系统、舞台系统、座椅系统等三、安装方案1. 音响系统安装(1)音响设备选型:根据报告厅的规模和功能需求,选择高性能、高品质的音响设备。
包括主音箱、环绕音箱、超低音音箱、调音台、功放等。
(2)音箱布置:音箱的布置要考虑声场覆盖、声学效果和美观度。
主音箱位于舞台两侧,环绕音箱布置在观众席两侧,超低音音箱位于舞台两侧或舞台底部。
(3)信号传输:采用数字音频传输技术,确保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音质。
(4)音控室设置:设置独立的音控室,配备专业调音台、监听音箱、耳机等设备,方便调音师进行音效处理。
2. 灯光系统安装(1)灯光设备选型:根据报告厅的规模和功能需求,选择高性能、高品质的灯光设备。
包括舞台灯、摇头灯、扫描灯、聚光灯等。
(2)灯光布置:灯光的布置要考虑舞台效果、观众席照明和安全性。
舞台灯光布置要满足舞台表演需求,观众席照明要保证观众看清舞台内容。
(3)控制系统:采用DMX512协议的灯光控制系统,实现灯光的远程控制和自动化。
3. 投影系统安装(1)投影设备选型:根据报告厅的规模和功能需求,选择高性能、高品质的投影设备。
包括投影机、投影幕、投影机支架等。
(2)投影布置:投影机位于舞台两侧或舞台顶部,投影幕位于舞台前方或两侧。
(3)信号传输:采用HDMI、VGA等接口进行信号传输,确保图像清晰、稳定。
4. 舞台系统安装(1)舞台地面:采用耐磨、防滑的地板材料,满足舞台表演需求。
多功能报告厅解决方案

多功能报告厅解决方案一、概述多功能报告厅是一种集会议、演讲、展示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场所,广泛应用于企业、学校、政府机关等场合。
本文将针对多功能报告厅的设计和建设提供一套解决方案,包括空间规划、设备选型、布局设计等方面的内容。
二、空间规划1. 面积要求:根据报告厅的预计使用人数和功能需求,建议面积不少于500平方米,以确保足够的空间容纳参会人员和设备设施。
2. 座椅布局:根据场地面积和功能需求,采用合理的座椅布局,确保每个座位都能获得良好的视野和听觉效果。
座椅之间的间距应保持适当,以提供舒适的使用体验。
3. 舞台设计:报告厅的舞台应具备足够的面积和高度,以容纳主讲人、演员等,并提供良好的视觉效果。
舞台上应配备适当的灯光和音响设备,以满足各类演出和展示的需求。
三、设备选型1. 投影设备:选择高亮度、高分辨率的投影仪,以确保在各种光照条件下都能获得清晰、亮度充足的投影效果。
同时,配备适当大小的投影屏幕,以适应不同场景的需求。
2. 音响设备:选用高品质的音响设备,包括主音箱、副音箱、麦克风等,以提供清晰、逼真的音效。
同时,根据报告厅的大小和形状,进行合理的声音布局和调试,以确保音响效果的均衡和一致性。
3. 照明设备:根据报告厅的设计风格和功能需求,选择适当的照明设备,包括舞台灯光、会议室照明等。
通过合理的布置和调试,提供舒适、温馨的照明效果,以满足不同场景的需求。
4. 控制系统:选用先进的控制系统,将各类设备进行集成管理,实现对投影、音响、照明等设备的统一控制。
通过触摸屏或遥控器等方式,方便用户进行操作和调试。
四、布局设计1. 舞台布置:根据报告厅的功能需求和使用场景,设计合理的舞台布置方案。
舞台上可以设置背景幕布、展示屏等,以增强演讲或展示的效果。
同时,为主讲人和演员提供舒适的演出空间和便利的后台设施。
2. 座椅布局:根据报告厅的功能需求和使用人数,设计合理的座椅布局方案。
座椅之间的间距应保持适当,以便参会人员的进出和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功能学术报告厅建设方案一、建设目标及主要功能多功能学术报告厅是我院教学设施重大建设项目,项目内涵主要体现特色鲜明、技术先进、实用性强的建设思想。
主要功能为学术报告、教学竞赛、精品课全自动录播、视频会议和其它中型会议等,本多功能学术报告厅的建成将显著提升我院办学环境条件。
二、建设任务1 、声学装修。
弥补原有建筑声学缺陷,有效控制混响时间及背景噪声,以简洁、严肃、庄重、大气的装饰风格,达到良好的建筑声学效果。
2 、桌椅。
定制发言席、主席区、观众区前排桌椅,安装液晶显示器升降装置。
观众区礼堂吸声座椅并配备手写翻板,具有良好的吸音效果,符合声学设计的吸声系数要求,自动回翻过程无噪声,保持场所的静音效果。
3 、灯光系统。
以三基色冷光源为主,为报告厅提供普通会议照明,并为视频会议和精品课录播提供专业照明。
主要包括三基色筒灯、聚光灯、柔光灯,吊杆、阻燃电缆、接插件,电源分配箱、数字调光台、数字调光硅箱、信号控制等。
4 、音响系统。
全数字音源、扩声、控制系统,红外无线会议系统(20 个单元),为会议、报告、竞赛、精品课互动提供良好扩声效果。
5 、大屏显示系统。
DLP 无缝拼接大屏幕,具有高亮度、高清晰、宽视角、高稳定性、可扩展性和兼容性。
另在拼接大屏幕上方配LED 字幕显示条屏。
6 、全自动录播系统。
对讲座、竞赛、精品课,实现老师、学生、板书、课件等场景的全方位全自动录播、直播和点播,实现实时和课后微格教学点评。
7 、空调及新风系统。
独立的空调和新风系统,达到良好的气温和新风调节效果,满足国家要求的空气指标。
8 、集中控制系统。
具有多种接口、可扩展性、兼容性和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
能够对DLP 大屏显示系统、全自动录播、音响系统、灯光系统等进行便捷高效的遥控操控。
9 、消防报警。
温感烟感报警系统。
10 、网络集成。
网络、供电、音视频、监控、电话、机房设备的防雷接地等强弱电综合布线。
11 、其他。
电视电话会议系统迁移整合,观众席台阶八字形改造及垫高、报告厅南侧15 米栈桥、2 个空调室外主机水上平台、控制室加层、室内外安防监控等。
三、工程技术标准多功能学术报告厅的工程建设,必须遵循国家和相关行业制定的技术标准和规范,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和使用效果。
具体要求如下:1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2 、《会议系统的电及其音频性能要求》GB/T15381-943 、《Electrical and audio requirements of the conferences systems 》IEC9144 、《厅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GYJ25-865 、《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GB/T4959-19956、《客观评价厅堂语言可懂度的RASTI 法》GB/T14476-937 、《厅堂混响时间测量规范》GBJ76-848、《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GB 50371-20069、《声学语言清晰度指数的计算方法》GBT 15485-199510、《声学语言清晰度测试方法》GBT 15508-199511、《电网电源供电的家用和类似一般用途的电子及有关设备的安全要求》GB8898-9712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3-8813 、《通风与空调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4-8814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JGJ/T116-9215 、《工业企业通讯设计规范》GBJ42-8116 、《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GBJ79-8517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50312-200018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
四、工程组织形式多功能学术报告厅的建设,是现代信息和智能工程技术的综合应用与声学装修工程的有机结合。
因此,工程采取总承包的形式进行招标建设。
为确保工程建设质量达到设计要求和优良的使用效果,工程项目设计、选材、设备选型、施工工艺,应力求在施工过程中的有机结合,达到各子项工程技术优化组合、施工工艺整体创优,建议承建单位应以系统集成商、装饰工程公司(声学设计单位)和空调、录播、灯光、音响设备供应商共同合作,形成统一联合体完成建设任务,方便一体化管理。
承建单位的筛选,按我院工程建设招投标管理有关规定执行。
五、工程项目设计具体要求多功能学术报告厅以科学实用、适当超前、注重节约为设计原则进行设备选型;以简洁、大方、实效为主要设计思想进行建筑声学设计装修,空间尽可能简洁、明快又不失庄重,原则参照已有设计方案实施(见已发资料),经院方同意可做适当微调。
(一)室内声学装修设计要求在满足顶部承重条件和国家相关消防规定的前提下,整体设计应满足建筑声学设计要求,所有材料应达到相关防火、防潮和绿色环保要求,室内声学装饰工程包括:地面、墙面、天花吊顶、照明、消防设施等设计与施工。
本报告厅功能以会议为主,故音质要求“语言清晰度、可懂度高” ,在主要使用条件下,结合本多功能厅的使用状况,多功能厅的设计指标为:混响时间: 0.9 S±10% ;噪声评价曲线:NR-30 ;快速语言传递指数(RASTI ):> 0.60。
在报告厅的声学设计和装修中需解决的问题:①椭圆形结构形成的声聚焦、混响时间过长等问题。
②墙面玻璃窗户过多带来隔声、隔热、音反射等问题。
③顶部彩钢板不隔音不隔热问题。
④顶部下载荷太小(每平方<10Kg),给吊顶装修带来的难度。
⑤观众区台阶需调整角度,要做视线分析处理。
1. 噪声的产生我院学术报告厅的噪声主要来自学员课间交谈声喧哗声、空调系统运转产生的噪声、雨天顶部产生噪声和工作人员的走动噪声等。
2. 噪声的传播噪声传入多功能厅主要通过三种途径,一是噪声作用于墙壁、地板、天花板而产生振动,把声能辐射进多功能厅;二是通过施工时留下的缝隙、没有密封的洞孔等经过空气传声传入多功能厅;三是通过多功能厅的墙面、顶面或地面与外界的钢性联接通过固体传声而进入多功能厅。
3. 噪声的控制①窗户更换为隔声玻璃后做整体吸声处理。
②将进出的门采用复合隔声门。
③顶部喷涂新型隔声吸声材料,地面走道铺设PVC塑胶地板。
④空调做静音吸声处理。
4. 混响时间的控制混响时间T60 ,是声音在室内成长稳定后,声源突然停止发声,声音在室内将从稳态开始衰减,直至衰减到为原有声能的百万分之一时,这段时间被称为“混响时间”,也即声音衰减60dB 所需要的时间。
在拾音空间的设计中,适当的混响时间,可使音乐丰满,语言洪亮、饱满、富有感染力。
过短的混响时间使声音干涩无力,过长的混响时间,使语言清晰度降低,音质缺乏节奏感和力度,唱词模糊不清,因此在不同的性质和要求的空间,必须选择一个“最佳”的混响时间。
处理方式主要是对声音中高、中、低的“杂质”频率进行有效的吸收,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根据本空间的特性,以及现有设备的良好灵敏度和声音后期的可塑性处理,本方案的吸声设计主要采用阻燃透声织物饰面内填吸音棉的多孔吸声结构和由木纹板构成的薄板共振吸声结构,分别吸收中高频和低频。
同时座椅也承担了相当大的吸声量。
5. 材料选型说明多功能学术报告厅的声学设计,使用材料都必须迎合国际或国内行业要求,使用绿色环保、阻燃的材料。
为了保证质量,特别是为了保证声学指标,所选用的材料必须具有较好的装饰和声学吸声特性。
难燃吸声的装饰织物,在(500HZ-1000HZ )范围内还可使吸声系数有所改善,提高约0.1-0.2 ,这是常用的玻璃丝布和穿孔板等做护面材料所不及的,阻然吸声装饰织物不仅重量轻、装饰效果好,而且可使吸声结构造价降低,它集防火、吸声、装饰与一体,广泛应用于建筑声学和噪声控制工程中,在影剧院、电台电视台、演播厅、录音室、会议中心、体育馆、高级宾馆等室内装修工程中,是一种理想的吸声面料。
槽木吸声板是一种在中密度纤维板的正面开槽、背后开圆孔的的结构吸声材料,本案中主要用做墙面装饰。
槽木吸声板施工后,应注意不要让油漆堵塞孔或缝,减少孔缝面积,影响其吸声特性。
穿孔板的背面通常会放置多孔吸音材料并贴玻璃丝布,其位置应紧贴板的背面,因为这样,才符合该构造的声学特性的测量条件,才能达到该构造应有的吸声特性。
通常在槽木吸声板的后面放上50mm 厚超细玻璃棉,才能更好的起到多孔性吸声材料的特性。
6. 声学处理说明①舞台后面和舞台对面墙,应考虑强吸声处理;②两面侧墙,应考虑全频吸声及声扩散处理,防止颤动回声现象;③观众区地面走道铺设PVC塑胶地板,防止人员脚步声;④顶面天花采用冲孔铝板造型吸声天花。
(二)室内桌椅要求报告厅室内桌椅含537 把含翻板礼堂椅、28 把办公椅,主席桌14 张(含主席区5张,观众区第一排8张,备用1张;单张尺寸:2000*600*750mm ,配液晶升降器28 个,考虑安放电脑因素),观众区第二排条形桌(尺寸:20000*350*750mm ,长度与座椅取齐,固定安装)。
礼堂椅应具有良好的吸音效果,符合声学设计的吸声系数要求,定制的桌椅应质量好、材质优。
配备座号、排号,牌号由特殊的反光材料制成。
(三)灯光系统的技术要求多功能报告厅主要以报告及会议为主。
达到便于管理、自我完善的要求,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先进性。
设计标准如下:1. 舞台区综合光的垂直照度不小于1200LX ,并可调;2. 舞台区综合光的色温为3050 ±150K ;3. 舞台区综合光的显色指数不小于85 (连续光谱)。
按照以上的设计原则,根据灯光控制系统技术要求、功能的需要来设计灯光系统和配置设备,设计科学、先进、稳定、安全、实用,所选用的调光控制台、调光硅箱、灯具、效果器材等设备都应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设备必须充分考虑性价比和通用性。
灯具接插件、接线盒、线材等工程配件设备,应符合会堂实际环境的使用要求,安全可靠,有良好的扩展性,以便于日后维护的互换性。
系统要有完备的电磁兼容性设计,确保灯光系统和音响等其它系统同时使用,互不干扰。
面光主要用于照亮舞台前区,对舞台人、物起到正面照明的作用,供人物造型或使舞台上的物体呈现立体效果。
设计中采用14 台2KW 聚光灯根据投光距离进行布光,尽量保证面光灯投射的光线效果达到光斑均匀。
顶光(三基色柔光灯管暗藏)与面光相衔接照明,也作为定点光源,并选择部分灯加强舞台主区的照明;其它灯光可向舞台后直投、也可垂直向下投射;以加强舞台人物造型及景物空间的照明观众区采光,需满足视频会议及录播的光源使用要求。
灯控开关应分区设置,合理分配室内光源。
该区的灯具尽可能选用三基色冷光灯,保证灯具色温在3200K 左右,要避免过多使用热光源(如射灯等)、冷光源(如日光灯)。
该照明灯可采用:(1)六寸双管横插式筒灯;(2)灯槽处为日光灯管;(3)拼接屏上方吊顶局部安装石英射灯;(4)根据现场情况,在吊顶适当处安装专业照明灯具补充光源照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