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通用技术:设计中的人机关系
设计中的人机关系 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2019)必修《技术与设计1》

A.物、人、环境
B.美观、实用、经济
C.结构、功能、安全性 D.高效、健康、舒适
2.产品设计的三要素是( D ) A.美观、实用、经济 B.结构、功能、安全 C.生理需求、心理需求、信息交互 D.产品本身、使用者、使用环境
3、在装修学生宿舍时,工人师傅在宿舍走廊的围墙上增加 了用铁管做成的护栏。这是考虑了人机关系目标中的( C ) A.高效 B.健康 C.安全 D.舒适
若剪裁纸张,小剪刀比较合适,纸张一般较为轻薄, 剪起来不太费力,小剪刀较为轻巧,短小的刀口可以 灵活地调整剪裁方向。
案例分析:铁锹的作业效率
早先工厂里工人干活是自己带铲子。铲子的大小也就各不相同,而且铲不同的原料时用的都是相 同的工具,那么在铲煤沙时重量如果合适的话,在铲铁砂时就过重了。
泰勒研究发现每个工人的平均负荷是21磅,后来他就不让工人自己带工具了,而是准备了一些不 同的铲子,每种铲子只适合铲特定的物料,这不仅使工人的每铲负荷都达到了21磅,也是为了让不 同的铲子适合不同的情况。为此他还建立了一间大库房,里面存放各种工具,每个的负重都是21磅。
你认为这个桌子的设计如何?
1.这块桌板是下倾的,不必低头弯腰就能看书了。 2.左右两块升降板可以把学习桌调节到最适合学生身 高的高度。 3.学生的胳膊可以很舒服地放在这个下倾的托肘板上。 4.这个护栏可以放书、笔、杯子等物。 5.这个稍大于学生腰宽的缺口,能让学生的身体进入 桌子里,学生的双臂可以舒服地靠在托肘板上。 能够有效帮助学生防止近视驼背。
如果长时间穿这样的高跟鞋...
穿上高于5厘米的高跟鞋后,人体负重力线大大改变,骨盆前倾,腰部后仰。过度的腰部后伸背肌收缩绷 紧,腰椎小关节和关节囊处于紧张状态,长期下去,腰背肌容易发生腰肌劳损,引起腰痛。症状持续一段时间 后可以减轻以至消失,但常常再次发作,难以痊愈。
高一通用技术:设计中的人机关系

高一通用技术:设计中的人机关系引言在现代科技日益发展的时代,人机关系(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简称HCI)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一个领域。
设计中的人机关系将人的需求与机器的功能有机结合,使得用户能够更加便捷地与计算机进行交互。
本文将介绍高一通用技术课程中设计中的人机关系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什么是人机关系人机关系是指人与计算机之间进行交互的过程和方法。
它涉及到人类心理学、人机工程学、认知科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旨在设计出一种能够满足用户需求,提供良好用户体验的计算机系统。
设计中的人机关系原则在设计中考虑良好的人机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和工作效率。
以下是一些设计中的人机关系原则:1. 易于学习和使用一个好的设计应该是易于学习和使用的。
用户不需要太多的学习成本就能够迅速上手,并且能够通过自然的操作方式完成各项任务。
2. 一致性在设计中保持一致性非常重要。
用户在不同的界面和操作中能够遇到相同或相似的操作方式,能够减少用户的认知负担,并且提高用户学习和使用的效率。
3. 反馈机制用户在与计算机交互的过程中,需要明确的反馈机制来确认他们的操作是否成功。
合适的反馈可以增加用户的信心,并且有助于用户了解当前的系统状态。
4. 可控性用户希望能够对系统进行一定程度的控制,能够根据个人的需求进行定制化设置。
设计时应该考虑到这一点,提供灵活的设置选项。
5. 可靠性和容错性系统应该是可靠的,能够正常运行并且不容易出现故障。
在设计中考虑到意外情况的处理和容错机制,能够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6. 适应性一个好的设计能够适应不同用户的需求和背景。
在设计中考虑用户多样性,提供不同的操作方式和界面风格。
7. 可扩展性随着技术的发展,用户需求也在不断改变。
设计时应该考虑到系统的可扩展性,能够在后续需要的时候方便地进行功能扩展和升级。
设计中的人机关系实例下面我们以一个手机应用设计为例,来说明设计中的人机关系原则如何应用。
高一通用技术:设计中的人机关系

高一通用技术:设计中的人机关系【教材分析】本节由三个知识点组成,分别是什么是设计关系、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和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层层递进,不断深入。
本节内容在上节《技术与设计的关系》的基础上,围绕人与机的关系展开,人机关系是进行设计必须学习的基础内容,同时又是“技术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这一思想的具体体现,本身起到由技术的性质到技术设计的过渡的作用。
这一节,通过对人际关系的核心理念进行逐步分析,是学生知道什么是人机关系、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如何实现合理的人际关系,知道技术设计从何处着手,才能更好地为人服务,才能实现技术设计“以人为本”的核心设计理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人机关系;(2)形成“以人为本”的核心技术设计理念。
教学难点:人机关系在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是隐含在产品的设计中,需要通过体验去感受,反映的是一种理念,一种较为重要的分析方法。
【教学流程】新课导入: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了技术的价值和技术的性质,知道了技术因人而生、为人服务这一设计的基本理念,如何才能使技术实现为人服务这一目的呢?我们就要从研究人机关系入手。
用老师需要一个教鞭,后勤的老师就给我了一个这样的教鞭。
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入“人机关系”这一节的主题一、什么是人机关系?生活中,我们每个人呢无时无刻不与身边的物品发生联系。
当我们使用这些物品时,物品就与人产生了一种相互的关系,这种相互的关系成为人机关系。
人→物品的使用者机→被使用的对象及人所处的环境技术的产生的原因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那么我们设计的产品也都是要从人的需求出发,为人服务的,因此,人机关系也就成为设计活动中必须考虑的问题之一。
课本p28页,“马上行动”找出下列活动中的“人”与“机”,体会其人机关系。
1.教师拿着粉笔板书。
2.农民用锄头锄地。
3.渔翁在河边用钓鱼竿钓鱼。
4.司机手握方向盘。
5.妈妈拿着拖把拖地。
[来源:]本题要学生找出的人机关系也就是物品的使用者和被使用的对象之间的关系,答案分别是:1.教师与粉笔,教师与黑板2.农民与锄头,农民与地3.渔翁与钓鱼竿,渔翁与河面4.司机与方向盘5.妈妈与拖把,妈妈与地面课本p29页,“案例分析”本题要学生找出的人机关系是人与其所处环境直接的关系,是多方面的人机关系。
高一通用技术设计中的人机关系课件苏科版

2.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高效
高效: 设计中应把人和机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全理或最优地分配人和机的功能以促进二者的协调,提高人的工作效率。
思考题:如何实现高效性
2.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健康
人在长期操作或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产品对人的健康不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指出下列图片中设计不合理、有损人体健康的地方。
2.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舒适
人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人体能处于自然的状态,操作或使用的姿势能够在人们自然、正常的肢体活动范围之内,从而使人不致过早地产生疲劳。
安全 在长期操作或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不能对我们人的身体造成伤害 . 想一想: 在我们学校有哪此地方实现了人机关系中的安全目标?
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安全
好方便啊!
人与电梯门的人机关系。 人与电梯外按键的人机关系。 人与电梯箱体的人机关系。 人与电梯内按键的人机关系。
案例分析:“乘电
B
D
A
C
E
说出“人坐在椅子上”时人和椅子间的人机关系
人的臀部与椅子垫间的人机关系。
人的脚部与椅子脚间的人机关系。
人的背部与椅子靠背的人机关系。
办公室以冷色调为主,空间要简洁明快,以求产生严谨、高效的工作氛围
医院以蓝色、白色为主,使病人产生平和的心态
信息的交互 人与产品的互动过程就是人与产品之间信息传递的过程. 如:电话机的号码显示、手机的来电显示、带摄像头的手机、3G手机、从收音机到电视机
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
01
02
当电梯到达指定楼层时蜂鸣器会发出声音提醒乘客
1
2
设计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环保
美观
1
高一通用技术《设计中的人机关系》教材分析

高一通用技术《设计中的人机关系》教材分析《技术与设计1》第二章第二节设计中的人机关系教学设计一、教材内容分析教材分析人机关系是设计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内容,它反映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是一种较为重要的分析方法。
这里的人机关系不是专业的设计,它更多地反映一种理念,重在使学生能够在这种关系的视野中认识设计,为构思、评价、优化方案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人机关系的含义。
在设计中要注意人机关系以及人机关系在设计中的应用。
人机关系反映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是一种较为重要的分析方法。
二、教学对象分析学生对人机关系是比较陌生的,但已有了一些生活经验,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人机关系的含义及其在设计中的应用。
人机关系在设计中的应用隐含在产品的设计中,需要通过体验去感受,而容易被学生忽视。
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三、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理解人机关系的含义能够对生活中所存在的人机关系进行简单地分析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本内容,对设计中的人机关系有初步的认识,体会人机关系的重要性,并尝试对使用物品时存在的人机关系进行分析,进一步理解设计中的人机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人机关系,从中体会设计中人性化、人文关怀的设计思想,进而树立起正确设计观念。
四、教学策略应用“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主动建构人机关系的概念。
经历观察、思考和讨论,理解人机关系的含义。
通过学生的小活动,让学生体验服装设计中的人机关系。
初步了解人机关系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应用图片设计教学情境以及案例分析,再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归纳出人机关系应该实现的目标。
五、教学资源准备收集体现人机关系的图片。
六、教学程序设计序号教学内容教师引领学生活动什么是人机关系以问题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物品和日常生活事件理解人机关系的含义,特别是“机”的丰富内涵。
听讲,参与讨论,初步了解什么是人机关系。
什么是人机关系2教师引导学生回答:要求学生观察并回答他们与周围什么物品构成了人机关系。
[通用技术必修 技术与设计1] 设计中的人机关系ppt
![[通用技术必修 技术与设计1] 设计中的人机关系ppt](https://img.taocdn.com/s3/m/437bc9d3d15abe23492f4d03.png)
3.学生的胳膊
2.左右两块升降
板可以把创想学 习桌调节到最适 合学生身高的高 度。
可以很舒服地 放在这个下倾 的托肘板上。
能够有效帮助学生防止近视驼背
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
人体工程学键盘产生原因 鼠标手(即腕关节综合征)
致病原因:长期使用电脑键 盘和鼠标,可能与一种称为腕关 节综合征的疾病挂上钩,出现食 指或中指疼痛、麻木和拇指肌肉 无力感,发展下去可能导致神经 受损,进而引起手部肌肉萎缩。 问题出在每天重复在键盘上打字 或移动鼠标。
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
在以上案例中,改进那些具体的人 机关系而使工人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小结:装载量,形状,材料,规格, 动作等等。
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
二、人机关系要实现那些目标?
2、健康:在长期操作或使用产品的过程中, 不能对我们人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或者损坏。
【课堂练习】
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
4、人与电梯内按键的人机关系。
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
【课堂练习】
说出“人坐在椅子上”
时人和椅子间的人机关 系 1、人的背部与椅子靠背 的人机关系。 2、人的臀部与椅子垫间 的人机关系。 3、人的腿部与椅子垫间 的人机关系。 4、人的脚部与椅子脚间
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
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
二、人机关系要实现那些目标?
3、舒适:在长期操作或使用产品的过程中,我
们人在身体和心理上都感到舒适和自然,操作方 便
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
思考:
你觉得右边两 幅图中的小工具, 哪个使用起来更 舒适?为什么?
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例子?
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
设计中的人机关系 课件-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2019)必修《技术与设计1》

思考:
观察右边两幅图中培 土用的工具,它们在造型、 结构上有什么不同?这些 不同有什么作用?
《设计中的人机关系》
3、舒适
《设计中的人机关系》
人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人体能处 于自然的状态,操作或使用的姿势能够 在人们自然、正常的肢体活动范围之内, 从而使人不致过早地产生疲劳。心理上 的舒适感也是人机关系应当考虑的目标。
“水立方”的更衣室、 卫生间、池岸区等区域,铺 设防滑保温的人造石地砖。
任务一 寻找身边的人机关系 1、人机关系的含义:
《设计中的人机关系》
当人使用物品时,物品与人产生了 一种相互关系 , 称为人机关系。
《设计中的人机关系》
人机关系中“机”所包含的内容无所不在。
人机关系中所指的 “机”除了人们 通常所说的机器以外,还包括各种各样 的 设备、设施、仪器、仪表、工具、器 具、 家具、交通车辆、劳动保护用具 以及人处的环境等。
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例子?
4、安全
《设计中的人机关系》
在长期操作或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不能 对我们人的身体造成伤害。产品与人接触 的部分不允许有尖角和锋利的边槽,易产 生危险的地方应进行安全保护设计。
想一想: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地方实 现了人机关系中的安全目标?
注意:
《设计中的人机关系》
5.这个稍大于学生腰宽的缺口, 能让学生的身体进入桌子里, 学生的双臂可以舒服地靠在托 1.这块桌板是下倾 肘板上。 的,不必低头弯腰 就能看书了。
2.左右两块升降板可以把 创想学习桌调节到最适合 学生身高的高度。
《设计中的人机关系》
4.这个护栏可以放书、 笔、杯子等物。 3.学生的胳膊可以很 舒服地放在这个下倾 的托肘板上。
第四章 方案的构思及其方法
高中通用技术_设计中的人机关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设计中的人机关系教学目标:1.能够从人机关系的角度对日常生活事件进行思考,理解人机关系的含义。
2.熟悉人机关系在设计中要实现的目标。
3.通过分析人机关系,从中体会设计中人性化、人文关怀的设计思想,进而树立“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重点:1.人机关系的含义2.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任务驱动教学过程:导入:通过自己制作的微视频让学生懂得什么是人机关系一、人机关系1、什么是人机关系?生活中,我们每时每刻不与身边的物品发生联系。
当我们使用这些物品时,物品就与人产生了一种相互的关系。
这种相互的关系就称为人机关系。
2、机的含义除了人们通常所说的机器外,还包括各种各样的工具、仪器、仪表、设备、设施、家具、交通车辆以及劳动保护用具等3、人与产品存在着多方面的人机关系让学生通过小游戏来体验人与产品的多方面的人机关系两个高个子当门,其他同学通过门,体验在这一过程中人与机的多方面的人机关系。
请同学们看一下,你现在用到的物品都有哪些?学生很容易回答:笔、桌子、椅子……【小体验】两个高个男生充当门,让学生通过门,体验人在开门通过过程中,与门产生的多方面人机关系。
【马上行动】讨论人与电梯存在哪些方面的人机关系。
【体验活动】你坐在凳子上时,身体的哪些部位与椅子的哪些部分构成人机关系?学生坐在椅子上自主体验并说出构成的人机关系背与椅子靠背臀与椅子面腿与椅子面和高度脚与椅子脚【思考】为什么要研究人机关系?在设计中,我们所设计的产品都是从人的需求出发,为人服务的。
因此,人机关系也就成为设计活动中必须考虑的核心问题之一。
二、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人与机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我们在设计中考虑人机关系,需要实现哪些目标呢。
【自主学习】1.高效:在设计中,应把人和机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合理或最优地分配人和机的功能,以促进二者的协调,提高人的工作效率。
2.健康:是指人在长期操作或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产品不会对人造成不良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通用技术:设计中的人机关系
【教材分析】
本节由三个知识点组成,分别是什么是设计关系、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和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层层递进,不断深入。
本节内容在上节《技术与设计的关系》的基础上,围绕人与机的关系展开,人机关系是进行设计必须学习的基础内容,同时又是“技术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这一思想的具体体现,本身起到由技术的性质到技术设计的过渡的作用。
这一节,通过对人际关系的核心理念进行逐步分析,是学生知道什么是人机关系、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如何实现合理的人际关系,知道技术设计从何处着手,才能更好地为人服务,才能实现技术设计“以人为本”的核心设计理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
理解人机关系;
(2)
形成“以人为本”的核心技术设计理念。
教学难点:
人机关系在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是隐含在产品的设计中,
需要通过体验去感
受,反映的是一种理念,一种较为重要的分析方法。
【教学流程】
新课导入:
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了技术的价值和技术的性质,知道了技术因人而生、为人服务这一设计的基本理念,如何才能使技术实现为人服务这一目的呢?我们就要从研究人机关系入手。
用老师需要一个教鞭,后勤的老师就给我了一个这样的教鞭。
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入“人机关系”这一节的主题
一、什么是人机关系?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呢无时无刻不与身边的物品发生联系。
当我们使用这些物品时,物品就与人产生了一种相互的关系,这种相互的关系成为人机关系。
人→物品的使用者
机→被使用的对象及人所处的环境
技术的产生的原因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那么我们设计的产品也都是要从人的需求出发,为人服务的,因此,人机关系也就成为设计活动中必须考虑的问题之一。
课本P28页,“马上行动”
找出下列活动中的“人”与“机”,体会其人机关系。
.教师拿着粉笔板书。
2.农民用锄头锄地。
3.渔翁在河边用钓鱼竿钓鱼。
4.司机手握方向盘。
5.妈妈拿着拖把拖地。
[:学科网ZXXk]
本题要学生找出的人机关系也就是物品的使用者和被使用的对象之间的关系,答案分别是:
.教师与粉笔,教师与黑板
2.农民与锄头,农民与地
3.渔翁与钓鱼竿,渔翁与河面
4.司机与方向盘
5.妈妈与拖把,妈妈与地面
课本P29页,“案例分析”
本题要学生找出的人机关系是人与其所处环境直接的关系,是多方面的人机关系。
答案是:
.人与电梯门之间构成了人际关系;
2.人与电梯外按键之间构成了人机关系;
3.人与电梯厢体之间构成了人机关系;
4.人与电梯外按键之间构成了人际关系。
二、人际关系要实现的目标
人与机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人际关系,我们在设计中考虑人际关系,需要实现哪些目标呢?
安全:
使用物品时对人造成的直接伤害。
这种伤害是直接表现出来的,例如产品与人的接触部分不允许有尖角和锋利的边槽,容易产生危险的地方应进行安全保护的设计,汽车的安全带设计,冲床的安全保护设计,儿童座椅前的护栏设计等。
举例:轮滑的护具
健康:
健康是指人在长期操作或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产品不会对人造成不良的影响。
例如:如果课桌设计不合理,就会使学生处于不恰当的学习姿态,长时间的使用它,不仅使人感到疲劳,还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举例:电脑辐射,儿童背包
舒适:
人机关系中的舒适,是指人在设计中考虑人体处于自然的状态,操作或使用的姿势能够在人们自然、正常的肢体活动范围之内,从而使人不致过早地产生疲劳。
心理上的舒适感受也是人机关系应当考虑的目标。
举例:合脚的鞋
高效:
在设计中,应把人和机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合理或最优地分配人和机的功能,一促进二者的协调,提高人的工作效率,同时,人机所在的环境中的一些因素,如温度、湿度、噪声、照明、振动、污染和失重等也影响人的效率和行为。
课本P30页,“案例分析”[:]
除了这四个目标,人机关系还可以考虑哪些目标?
如:美观、实用、成本等。
三、如何实现合理的人际关系
在设计中,合理的人机关系应该达到高效、健康、舒适、安全的目标。
如何让实现这种合理的人机关系呢?首先应该明确设计设计哪些人机关系,其次要考虑这些人机关系设计哪些因素和技术指标。
如要实现人与门之间合理的人机关系,,就要考虑门的高度、宽度等,而要实现人与门把手之间合理的人际关系,除需考虑门把手的大小、安装的高度外,还要考虑人旋动门把手时所需要施力的大小。
在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的设计中,我们还应该注意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
.普通人群与特殊人群
大多数产品是为普通人群设计的,设计参照的标准是依据普通人群的数据确定的。
但是特殊人群也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往往有着独特的需要。
设计时,还应充分地考虑特殊人群的特点和需要。
2.静态的人与动态的人
人们使用产品时处于静态和动态两种状态交替之中,因此,设计的产品不但要符合人体的静态尺寸,也要符合人体的动态尺寸。
为了形成良好的人机关系,不仅要使产品符合人体静态尺寸,而且要让人在使用它时,能够方便施力、有足够的空间等。
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减少人体疲劳,提高效率,满足健康、舒适的要求。
3.人的生理需求与人的心理需求
例如:[:学*科*网Z*X*X*k]
茶座、咖啡厅的设计:
应以暖色调为主,空间要小一些,以营造温馨、宁静的效果
办公室的设计:
以冷色调为主,空间要简洁明快,以求产生严谨、高效的工作氛围
医院的设计:
以蓝色、白色为主,使病人产生平和的心态
设计中的人机关系,不仅要满足人的生理需求,而且要满足人的心理需求,产品的色彩、材质等都会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
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都影响人的心理感受,如果能在设计中注意满足人在这些方面的心理需求,就可以将人机关系处理得更好。
4.信息的交互
人与产品的互动过程就是人与产品之间信息传递的过程,即人机之间运用信息语言交流的过程。
改善信息传递的
途径能够获得更好的人机关系。
例如:前些年的按键式固定电话,只有按键而没有液晶显示屏,无法显示拨
号信息,人们只能通过听电话按键提示音判别是否按下按键。
现今出现的液晶显示屏电话,可以提供给人们视、听觉双重信息传递途径,大大地方便了用户的操作。
来电显示,
四、小结:
技术因人而生、为人服务,技术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达到人机关系的合理化,人机关系是设计时必须考虑的核心问题之一,因此在产品设计中要注意对人机关系的深入研究。
人机关系在设计中要实现的目标于人的具体需求,它包括高效、健康、舒适和安全等诸多方面。
要达到人机关系在设计中要实现的目标,首先应该明确设计涉及哪些人机关系。
其次要考虑这些人机关系涉及哪些因素和技术指标。
在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的设计中,我们还应该注意处理好普通人群与特殊人群的关系、静态的人与动态的人之间的关系、人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之间的关系等。
【板书设计】
一、人机关系
什么是人机关系[:学科网]
当人们使用物品时,就与物品之间产生了一种关系,这种关系称为人机关系。
人→物品的使用者
机→被使用的对象及人所处的环境
二、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
、高效:合理最优分配人机关系,提高工作效率
2、健康:长期处于不自然的状态下,对人造成的影响
3、舒适:产品使用过程中的感受
4、安全:使用产品过程中对人造成的直接伤害[:学#科#网]
三、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
、普通人群与特殊人群
2、静态的人与动态的人
3、人的生理需求与人的的心理需求
4、信息的交互
[课堂练习]
A类:分析评价题
这是筷子吗?这是汤匙吗?这是汤匙筷,是一种发明!请仔细观察并完成以下问题:
请按对汤匙筷的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进行评价。
B类:钱币是最大众化的交易媒介。
为了适应盲人的需要,我国在第四套人民币纸币上开始设计使用了盲文面额标记。
这一措施体现了对残疾人的关怀和爱护,也体现了国家的文明与进步。
这是设计者考虑到了(
)
A.人的生理需求与人的心理需求
B.静态人群与特殊人群
c.普通人群与特殊人群
D.信息的交互
c类:
骑摩托车戴的头盔,主要体现了人机关系中的(A)特点。
A、安全
B、高效
c、健康
D、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