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宗教信仰情况调查报告
最新民间信仰的调查报告

篇一:当代民间信仰调查报告伴随着近年我省社会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国家宗教政策的落实和各种社会矛盾不断涌现,越来越多人寻求从宗教中得到精神的寄托或者从宗教中寻求对生活事业家庭的某些庇护。
因而宗教活动场所不断得到增建和扩建,信教人数不断增加,宗教的传播也越来越渗透到普通人的生活。
(一)、信众年龄和性别结构。
就信教群众年龄和性别结构来看,信教群众年轻化趋势明显,据一份20xx 年的民间信仰调查问卷显示,20-25岁的信教人群占58.49%,数量还是非常可观的。
受男女性性格特点的影响,女性更容易接受宗教的理念,服从宗教教规教义,因此,信教群众中女性比重是高于男性的。
(二)、信众受教育水平。
信众以受教育水平较低者为主,但近年出现受高教育水平群体信教人数不断增加的趋势。
信众以 45 岁到 70多岁的中老年妇女为主,她们受教育水平很低,不少人诵经认不全字,读的通却不晓得意。
但总的趋势是信徒的学历是越来越高,高中生研究生比较多,博士生也占有一定的比例,不少高学历的人专门皈依佛门,潜心佛法。
(三)、信众信仰动机一、由于疾病或遭受大变故等,以寻求精神寄托。
面对疑难杂症或没钱治病,有些人希望通过宗教来解决。
有一部分人相信信仰宗教或是信神可以治疗疾病,大部分的信教群众,均是一些中老年人,且身体患有某些疾病。
二、文化水平低,同时受传统思想的影响。
很多老年人希望以自己的虔诚,为子孙后代祈福受到封建迷信的影响三、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的影响。
很多群众随大流,跟风随俗。
四、信教能获得一定的精神慰藉。
人们精神文化生活单调。
有关文化的基础设施不健全,人们精神文化匮乏,农村尤其严重。
在物质生活逐渐丰富的基础上,对比精神文化匮乏更为突出。
人们为了寻找精神寄托,信仰宗教。
五、部分人员借助宗教蛊惑人心,宣传不良思想。
六、人们追求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信仰动机的功利性、信仰意志的脆弱性、信仰对象的多元性和对教义理解的模糊性等四个方面是基层群众宗教信仰基本特点。
青岛市居民基督教信仰调查报告

青岛市基督教信仰状况调查报告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班级:材料化学102班任课教师:石建国组员姓名:王丽霞1004020203刘茜秀1004020209孙帅1004020210吴国娣1004020212张小银1004020215杜英超10040202182013年4月20日~5月10日前言:早在公元635年(唐太宗贞观九年),基督教已由波斯传入中国。
但由于未能深深扎根于中国的社会与文化,基督教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甚至几度消失。
十九世纪,基督教从西方重新传入,由于传教活动受到列强不平等条约保护,教会受差会控制,基督教在中国被中国人民鄙视,并被称为"洋教",1949年仅有信徒70万左右。
近年来,在全国基督教两会(即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和中国基督教协会)的领导下,中国基督教各项事工蓬勃发展。
全国现已开放堂点近5万座,其中70%是新建的。
信徒总数已逾1600万,其中农村信徒占70%强。
全国目前有18所神学院、圣经学校,其中金陵协和神学院为全国性的神学院。
迄今各院校有近5000名神学生毕业,分布在全国各地教会或神学院侍奉。
基督教作为从西方传入的教种,不仅仅给人们的思想带来了新的精神食粮,还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此同时,西方的各种进步文化、先进技术等也都相继传入中国,为我国的文化、经济都带来的新的变革。
如今城市居民的宗教信仰活动巴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因此从社会学视角出发以青岛市部分基督教信仰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信仰者宗教生活状况的调查,探讨了民众信仰基督教的原因,并认为寻求真理价值、现世功利欲求、精神生活寄托以及承袭家庭传统是目前民众信仰基督教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从基督教的社会心理调适功能出发,进一步了解了基督教信仰对民众社会行为及生活的影响。
本次所从事的青岛基督教信仰状况掉擦报告通过听讲座,问卷调查,座谈等方式对青岛市的基督教现状进行定量和定性研究。
关于汤河镇宗教信仰的社会调查报告

关于临沂市河东区汤河镇广大农民宗教信仰状况的社会调查报告信仰是人类最基本、最深刻的精神活动和精神现象,是人们对自己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生活的前途和命运、人生的状态和归宿等等的超越性的把握和持有;它是统摄整个价值观念的核心,支配并集中体现着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在根本上影响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社会活动。
社会转型期中国人的信仰处于困惑、缺失甚至危机状态,这是各种社会失范问题的总根源,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影响了和谐社会的创建。
目前,农村地区人口仍占我国总人口的绝大多数,切实掌握广大农民的宗教信仰状况及其思想动态对于和谐社会的建设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缺少权威的调查,现在农村地区宗教信仰如何,我们还存在盲点。
日前,我利用寒假机会,对临沂市河东区汤河镇宗教信仰状况进行了调查,并撰写如下报告:一、汤河镇概况汤河镇在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境内东部。
辖38个行政村,人口4.58万人,民族多为汉族,回族、壮族等其他少数民族极少,且零星分布,面积52平方公里,地处平原。
东临沭河,汤河纵贯全境。
工业基础薄弱,农民大都以农业种植、手工业加工和外出经商、务工为主,经济欠发达。
三、历史宗教文化本区历史上曾深受道教和佛教文化的影响,解放前后,寺庙分布较多,很多村庄也因寺庙而得名,如朱井寺村等。
文化大革命中寺庙多被破坏,其后并未重建,目前全镇已无寺庙。
三、调查背景目前,在我国部分农村地区,各种地下宗教、邪教力量和民间迷信活动正在快速扩张和“复兴”,一些地方农村兴起寺庙“修建热”和农民“信教热”,正在出现一种“信仰流失”。
农村地下宗教活动泛滥,封建迷信活动猖獗是当前一个带有倾向性的社会现象。
地下宗教、邪教力量和民间迷信只是我国农村“信仰流失”一种,属于普化宗教的范围,而相对普化宗教,制度宗教也是“信仰流失”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而目前中国究竟有多少人信教?有多少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道教?目前各方统计数据差别很大,而这些数据的真实获得又对我国重大政策决策产生深远的影响。
关于大学生宗教信仰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宗教信仰的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宗教信仰作为一种与特定时代相联系的文化信仰。
其表现形式和复杂内涵呈现出多元化。
在现代化进程中,它的影响渗透于社会的各个层面,而大学生作为社会中接受能力最强的群体,势必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有人说信仰对于大学生来说是尤为重要的,因为这是支撑他们积极向上的精神支柱,是他们对自身灵魂的肯定。
而宗教信仰作为信仰的一种,在相互地交流中涉及了来自不同文化的冲击和碰撞,直接影响着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而备受关注。
二、调查目的鉴于宗教信仰对于当代大学生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影响,笔者决定对大学生的宗教信仰这一个具有这重大现实意义的社会问题进行一次调查。
旨在了解当代大学生对宗教信仰的认识及其态度,加深大学生对自己的人生追求和信仰的整体认识和思考;并分析宗教信仰产生的原因,传播途径和对大学生的影响,研究宗教信仰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认可程度,通过调查现实中大学生信仰形成的路径,探索针对大学生信仰教育的有效策略,并提出积极建议。
三、调查对象西南政法大学渝北校区全体在校学生。
四、调查方法1、上网查阅相关报道,文献;2、了解发放调查问卷,统计分析在校学生的相关情况;3、随机采访在校学生,了解其想法,并如实记录分析。
五、调查时间2012年11月25日——2012年12月05日六、调查内容及分析(具体题目及选项统计数据—百分比见附录)(一)调查概况:1、本次调查问卷的发放方式,采取男女各100人随机派发的方式,发出200份调查问卷,实际收回187份;2、由于地域原因限制,其中百分之九十的同学为汉族,少数民族较少;3、由于高校环境限制,参加本次调查的绝大多数为共青团员,当然也涵盖了少数的党员和群众;4、本次调查从2009级至2012级各个年级的学生都有涉及,不过主要集中在本科生部。
(二)关于调查内容的分析:1、关于当代大学生对宗教的思考:从调查问卷的第5)—7)题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几个信息,当代大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对宗教有过一些思考,但极少会有人认真地去思考关于宗教的意义,性质,与我们的联系等深层次的问题;在被调查者中,大部分人都能够客观的去认识宗教存在的合理性,却仍然有极少的同学有失偏颇,将宗教信仰与荒诞的迷信相混淆,认为宗教就是迷信的代言人;被调查者的主流观点认为宗教与科学是互通有无,没有矛盾的,它们是可以相互并存的。
当代民间信仰调查报告

当代民间信仰调查报告一、背景介绍民间信仰是指广大民众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以民间宗教、巫术、迷信等形式表现的宗教信仰和精神活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当代中国的民间信仰也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的特点。
为了深入了解当代民间信仰的状况,本报告对此进行了调查,并就其特点、表现形式和影响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我们制定了一份包括民间信仰相关问题的问卷,随机抽取了不同城市和乡村的居民进行调查。
其次,我们还采访了一些信仰者和相关专家,以了解他们对民间信仰的看法和经验。
三、调查结果1.信仰对象多元化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当代民间信仰的信仰对象非常多元化。
有很多人信仰神灵、守护神或祖先,他们常常在家中设置神龛或供桌,进行祭拜活动。
同时,也有不少人信奉特定的鬼神、山水神灵或特定的宗教教派,如道教、佛教等。
还有一些人信奉一些非传统的宗教或新兴宗教,如气功、心灵鸟等。
2.信仰活动多样化调查显示,当代民间信仰的表现形式非常多样化。
除了传统的祭祀、祈福、烧香拜佛等活动,还有许多新的形式,如望子成龙、择吉日、夜间巡堂等。
此外,一些民间信仰者还会参加宗教节日、庙会等集体活动,以表达对神明的敬意和祈求。
3.社会影响深远民间信仰在当代社会具有深远的影响。
一方面,信仰者通过参加信仰活动,增强了对生活的信心和希望,得到了心灵上的宽慰和慰藉。
另一方面,民间信仰也对社会秩序和道德观念有着一定的影响,维护着社会稳定和宏观秩序。
此外,一些民间信仰还对文化艺术、民俗风情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保护和传承作用。
四、相关问题讨论1.民间信仰与现代社会的冲突在现代社会中,民间信仰与科学、法律等现代制度之间存在着矛盾和冲突。
一方面,一些民间信仰被认为是迷信和无科学依据的,与科学知识相冲突。
另一方面,一些信仰活动涉及到神灵崇拜、巫术、以及非法行为,与法律和社会道德相矛盾。
因此,在处理民间信仰问题上,需要平衡宗教自由和社会秩序的关系。
关于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情况调查报告11

关于《大学生信仰宗教问题情况调查》的调查报告导言:1.组内分工情况:2.讨论问题:根据需要我们进行了两次讨论,第一次是5月14日在宿舍(因为我们的小组成员是一个宿舍的,讨论也就近。
)为了决定调查的主题和各项工作的安排而展开的讨论的。
主要是为了使调查有序进行。
5月25日在五号教学楼303举行第二次讨论,这次讨论的内容是对调查内容展示以及各成员对调查形成的自己的观点的交流,展开这项工作是为了更好地呈现我们的调查结果形成更科学的见解,结论。
主体:各成员形成的观点李悦:经过对大学生信仰宗教问题的情况的调查,我发现了在我们身边很少有宗教信仰的同学,其中占了84.31%,很多同学认为宗教信仰对于个人而言,它有安慰心灵的作用,每个人对于宗教信仰都有着不同的理解,有的人认为要发挥爱心,服务众生,爱人如已才算得上一名真正的宗教徒,也有的人认为要修身养性,独善其身算是宗教信徒。
对于是否介意和有宗教信仰的同学进行交往这个问题,调查显示更多的人是不介意,也抱有无所谓的状态,很多的宗教信仰传播方式是通过网络、电视、广播、阅读书籍报刊等进行灌输。
通过对我们身边进行调查,其实我们应该多了解宗教更多信息,不然在别人向你传输时,我们自己根本就不懂,所以,我们要多了解更多方面的信息,发展全面的自己,不只是对课本进行渗透!杨倩:在经过对大学生信仰宗教问题情况的调查中,我发现在我身边有宗教信仰的人数仅占调查人数的 2.94%,对于宗教信仰的认识这一方面,有人认为是“愚昧迷信”,是一种高尚的精神活动,是唯心主义,是一种文化历史现象。
每个人对于宗教信仰的认识和理解并不是都会相同的。
而对宗教的作用,也是如此。
在这个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对宗教的了解,大都是来自网络以及电视广播等。
经过此次调查,我了解了宗教对人的影响,会因为每个人的知识、观念的不同,而有着不同的了解,不同的信仰。
何施惠:宗教是人类具有悠久历史的社会现象,也是当今世界大多数人的精神信仰。
信仰调查报告4篇

信仰调查报告4篇今年暑假我对农村的宗教信仰情况做了一些简单的调查,由于条件的限制和个人能力的不足,我所调查的范围只限于我家周围的村庄。
我国是一个多种宗教的国家,主要有佛教、道教、 ___教、天主教、 ___,还有东正教以及一些少数民族特有的宗教和地区性的民间信仰等等。
在我周围的村庄有一半以上的人家有人信教。
教徒中80%以上是妇女,特别是中老年妇女。
她们绝大部分信仰的是___,少部分信仰佛教,道教、 ___教等几乎没有,所以我重点调查了在农村关于 ___的信仰情况。
可以说 ___是 ___徒的一种精神寄托也是变相的聚会活动。
很少有人将宗教信仰当成纯正的信仰,甚至可以这样说:他们对自己所信仰的宗教也不甚了解,比如他们会说 ___中的圣母玛丽娅就是佛教中的观世音菩萨。
这些信教的人员受教育程度普遍很低,或者根本没有受过教育。
宗教生活成为农民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
教徒每天早中晚饭前要祷告1次。
如果家里发生了什么喜事或不好的事,祷告次数还会增加。
另外,他们每周还有至少3次定期的集会和交流。
这些聚会点的活动时间一般为周日一天,其它时间晚上分别安排学圣经、唱诗歌,作祷告活动。
家庭聚会点的信徒以女性信徒偏多,约占参与总人数的70%。
年龄结构以中、老年居多,也有部分青年人。
其中50%的信徒信教时间均在十几年以上,几乎是在聚会点形成的前期。
这些聚会点信徒所拥有的《圣经》书籍一般为自行购买,所购渠道不明。
上述聚会点的讲道者一般属自封传道人。
从所反馈的信息来看,讲道中无 ___言论,无传播异端邪教。
参加聚会点的信徒在社会遵纪守法方面都较好,甚至个别信徒在地方上还有较好的威信。
绝大多数人入教的动机是为了求平安,因此,大多数人认为信教后自己及家人身体有好转,或做生意顺利,这都分人就最为虔诚。
此外,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建设跟不上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这也是宗教信仰在农村日益壮大的客观原因。
我们发现那些失业的中青年农民尤其是妇女到聚会点参加活动也是成了他们跟人交流、交际的一项生活需要,这时宗教俨然成了农村文化生活的一种有效“补充”。
关于信仰的调查报告

信仰,一个神圣的名词。
无论你现在需要什么或是在追求什么,你的内心深处总是有着一份对这个社会的期望,这份期望就叫做信仰。
不论你是否承认你拥有信仰,它总是埋藏在你的内心深处引导你的一言一行。
信仰决定了你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是我们人生道路上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为了了解当代大学生的信仰问题,我们做了一个简单的调查。
调查显示67%的同学有信仰,33%的同学没有信仰。
我认为这部分没有信仰的同学并非真的没有信仰,他们只是还没有明确罢了。
作为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了,我们需要一份信仰来引导我们前进的方向,所以希望同学们尽快找到一个明确的并且正确的信仰。
有信仰的同学中,30%的人信共产主义,9%的人信宗教,8%的人信拜金主义,68%的人没有明确的政治信仰。
这个数据着实令我惊讶,竟然有8%的人信拜金主义。
这些同学看来完全没有明白生活的目的。
赚钱是为了活着,而活着不是为了赚钱。
我们一生中要做许多对自己和对他人有意义的事情,这其中很多事情是无法用金钱办到的。
况且我们自身的价值又怎能用金钱衡量?看来许多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已经影响到大学生的心态了,这是一种何其的悲哀。
政府部门需要加强监管了,国家和民族的下一代决不能被这种歪风邪气所毒害。
我一直认为当代大学生有宗教信仰的人应该有很少,因为我们从小就接受着丰富多彩的科学文化教育,对宗教信仰问题关注不多。
而且,我身边从亲戚到朋友几乎没人有什么明确的宗教信仰。
但从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我这种看法过于狭隘了。
还是有一部分大学生有宗教信仰的。
从问卷数据来看有9%的同学有宗教信仰,其中9%的人信基督,24%的人信佛,8%的人信道,22%的人信其他。
其实,我对这个结果抱有怀疑的态度,我不知道这些所谓有宗教信仰的同学有几个人能背出他所信仰的宗教的教义,或是能流利的说出几条经典的经文。
我认为他们之中的大部分人都只是对他们所信仰的宗教有粗浅的了解,他们可能只从感觉上认为这个宗教信仰能为人们造福,并没有对那个宗教进行更加详细或更加深入的研究就草率的选择了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