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例中医针灸治疗头痛疗效评价
针刀配合整脊和牵引治疗颈源性头痛78例

( 重庆 市时珍 阁 医院针 灸科 , 重庆 4 0 2 ) 000
[ 图分类 号 ] 2 6 5 [ 中 R 4 . 9 文献标 识码 ] [ B 文章编 号 ]0 4— 8 4 2 0 )3—19一 1 10 2 1 (0 9 0 6 O
[ 摘 要] 目的 : 观察针 刀 配合 整脊和 牵引治疗 颈源性头痛 的临床 疗 效。方 法 : 7 用针 刀松 解枕后 软组 织后 再 配合 8例
骨 感染病 。
2 治 疗 方 法
行性改变 和肌 肉痉挛 , 为 颈源性 头 痛可称 为颈 神经后 支 认
源性疼痛 。其可根 据神经 根 的不 同受 累部分 , 为神经 源 分
性疼痛 和肌源 性 疼痛 。神 经 根 的感 觉 根纤 维受 刺 激引起
针 刀松解治疗 : 患者 俯 卧 于治 疗 床 上 , 者 胸 前垫 一 患 薄枕, 并放于治疗 床边 , 患者 头伸 出治 疗床 边 , 头部 前倾 使
1 临床 资料
7 例中, 3 例 , 4 ; 小 1 , 大 7 ; 8 男 6 女 2例 最 6岁 最 O岁 病 程最短 2 个月 , 最长 2 ; 5年 学生 8 , 例 教师 2 例 , 0 计算机 工
作者 2 4例 , 司机 1 , 5例 其它 1 。均 有不 同程 度 的后 枕 1例 部疼痛 , 多伴 麻木 、 颈部不 适 ; 时牵 及 头顶 、 额及 眼眶 , 有 前 有紧箍 、 压力 感 , 天气变化 、 头 时 间过长 、 绪 紧张 、 冒 低 情 感 等症状加重 。查 枕 大 神经 、 小 神 经 穿 出肌 肉筋 膜处 , 枕 颈 部肌群在上下项线 之间的附 着点 , 横 突后结 节等 处有 固 C 定性压痛点 , 在痛点处 可触 及 硬性 条索 或结 节 。x线 正 位 片可见钩椎关节增生 、 突偏 歪 。侧位 片可 见 颈椎生 理屈 棘 度变直 , 后关 节 双影 征 , 韧 带 钙化 。开 口位片 可 见 寰 枢 项
针灸中医学科临床疗效评价与统计分析

针灸中医学科临床疗效评价与统计分析针灸是中医学的重要疗法之一,通过针刺经络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以治疗各种疾病。
在针灸中医学科中,对于疗效的评价和统计分析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医生和研究人员了解针灸的疗效,并提供科学的依据。
本文将介绍针灸中医学科临床疗效评价的方法和统计分析的应用。
一、针灸中医学科临床疗效评价方法1. 主观评价法主观评价法是通过患者自身的感觉和观察来评价针灸治疗的效果。
主要包括病情改善情况、疼痛减轻程度、睡眠质量改善等方面。
主观评价法可以直观地反映患者在治疗后的感受和变化,但受到个体主观因素的干扰较大,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误差。
2.客观评价法客观评价法是通过各种客观指标来评价针灸治疗的效果,如体温、血压、心率、血液指标等。
客观评价法能够客观地反映治疗前后的生理指标变化,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然而,由于个体差异和其他因素的干扰,客观评价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3.综合评价法综合评价法是将主观评价法和客观评价法相结合,综合考虑各种评价指标来评价针灸治疗的效果。
综合评价法能够较全面地反映治疗效果,减少主观性和客观性评价的局限性。
在临床实践中,综合评价法被广泛应用于针灸中医学科的疗效评价。
二、针灸中医学科临床疗效统计分析1.描述统计分析描述统计分析是对针灸中医学科临床疗效数据进行整理和描述的统计方法。
常见的描述统计分析指标包括均值、中位数、众数、标准差等。
通过描述统计分析,可以了解针灸治疗的平均疗效、数据的分布情况等,为后续的统计推断提供基础。
2.假设检验假设检验是统计分析中常用的推断性统计方法,用于判断实际观察到的数据与预期结果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在针灸中医学科临床疗效评价中,可以使用假设检验来判断针灸治疗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
3.方差分析方差分析是统计分析中常用的比较多个样本平均值差异的方法,用于判断不同组之间的平均值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在针灸中医学科临床疗效评价中,可以利用方差分析来比较不同疗程、不同针刺技术等因素对疗效的影响。
01头痛

2.辨证候虚实
只有分清虚实,才能确定正确的治法,选择恰当的方 法。辨别主要依据头痛的性质、程度、全身兼症及舌 苔脉象。
3.辨头痛部位
可以帮助辨证归经、循经选穴。主要依据头痛所在部位的经 络分布,此外,不同证型其头痛部位也有一定规律。
总之,在考虑头痛的针灸治疗之前,应首先了解患者是属反 复发作性头痛,还是外感所兼头痛。对反复发作性头痛,则 进一步应了解每次发作的过程、头痛的性质、部位、持续时 间、其他兼症、缓解途径等。
【附 注】
针刺对头痛的疗效评价:
针刺治疗头痛的效果与病种关系密切。外感头痛一般辨证不难,治 疗也较容易。内伤头痛的针灸疗效可因病而异。针灸疗效较好的病 种一般有高血压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神经衰弱头痛及部分五官 科病症头痛。对上述病症,针灸不仅可使头痛减轻或立即止痛,经 过一定疗程的治疗,多数病人可以治愈。针灸有效病例,不仅头痛 缓解,而且睡眠、体力、食欲、胃肠功能等均可改善。总的说针灸 治疗功能性头痛疗效较好,而器质性疾病所致头痛疗效较差,如鼻 咽癌、严重的屈光不正、脑振荡后遗症等所致头痛。
【辨证要点】
【辨证】
WPS
A 外感内伤 B 证候虚实 C 头痛部位
1.辨外感内伤
由于外感与内伤头痛的治法、疗程安排、预后不一, 故应首先辨别。二者的辨别主要依据病史与症状。
外感头痛:一般发病较急,兼见外感表证(风寒、风 热、风湿)。
内伤头痛:一般发病较缓,兼见肝阳上亢、肾虚、气 血虚弱、痰浊上蒙、血瘀阻络等证。
头痛
针灸教研室
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 种自觉症状,可见于多 种急慢性疾病,其病因 多端,涉及范围很广。 本篇所述乃以头痛作为 主要病证者,若为某一 疾病逆程中出现的兼症, 可参照本篇治疗。
中药结合针灸与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78例疗效研究

wi t h Re h a b i l i t a t i o n Th e r a p y f o r 7 8 Cap l e g i a
RE N C h u a n z h i De p a r t me n t o f R e h a b i l i t a t i o n , P e o p l e " s Ho s p i t a l o f Xi n x i a n g C o u n t y ,He n a n P r o v i n c e , Xi n x i a n g 4 5 3 7 3 1 , C h i n a
c a c i e s w e r e c o mp a r e d a n d a n a l y z e d .Ra n k s u m t e s t wa s a c c o mp l i s h e d b y S P S S s o f t wa r e .Re s et s he T t o t a l e f e c t i v e r a t e o f t h e
论 著
C h i n a & F o r e i g n M e d c i a l T r e a t m e n t 口固 — ■ ● ■ 置 鼍 量 ■
中药 结合针 灸与康 复训 练治疗脑卒 中偏瘫 7 8 例疗 效 研 究
任传枝
河南省新乡县人 民医 院康复理疗科 , 河南新 乡 4 5 3 7 3 1
a n d mo d e r n r e h a b i l i t a t i o n t r a i n i n g f o r s t r o k e h e mi p l e g i a a n d s t u d y i t s c l i n i c l a e ic f a c y . Me t h o d s 1 5 6 p a t i e n t s wi t h h e mi p l e g i a d u e t o s t r o k e a d mi t t e d i n o u r h o s p i t l a i n r e c e n t y e a r s w e r e s e l e c t e d a n d r a n d o ml y d i v i d e d i n t o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a n d t r e a t me n t g r o u p w i t h
推拿结合针灸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

推拿结合针灸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摘要:目的:探究推拿结合针灸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8月~2022年8月收治的颈源性头痛患者78例,随机均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39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行推拿结合针灸治疗;一组为对照组,39例,仅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的VAS评分,对两组进行比较。
结果:临床疗效方面,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
VAS评分方面,治疗前两组相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
结论:推拿结合针灸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好、对患者症状改善明显,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关键词:推拿;针灸;颈源性头痛颈源性头痛是一种由于颈椎或颈部肌肉紧张引起的头痛,这种头痛通常感觉像一种压力感,可以从颈部开始并向头部蔓延。
颈源性头痛还可能会伴随其他症状,如颈部僵硬、头晕和肩部疼痛等,虽然其通常不会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但却会影响人的日常生活[1]。
单纯以药物治疗颈源性头痛常常效果有限,而中医推拿结合针灸疗法治疗该病具有丰富的经验和良好的效果。
本文为探究推拿结合针灸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现选取我院2020年8月~2022年8月收治的颈源性头痛患者78例,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20年8月~2022年8月收治的颈源性头痛患者78例,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39例)中男、女各22例、17例,年龄34~70(53.56±4.12)岁;对照组(39例)中男、女各21例、18例,年龄35~68(53.24±3.85)岁;两组一般资料相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行推拿结合针灸治疗;对照组仅行常规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方法为:给予患者盐酸乙哌立松片(湖南亚大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0170)口服,50 mg/次,连续治疗3周。
中医针灸治疗痛症的研究进展

总第23卷260期2021年4月大众科技Popular Science&TechnologyVol.23No.4April2021中医针灸治疗痛症的研究进展黄强(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广西南宁530011)【摘要】中医针灸作为我国传统医学文化中的瑰宝,临床应用广泛,内、夕卜、妇、儿均适合使用,并且简便廉验,安全高效。
痛症作为一种临床常见病,也是一种急症,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折磨,快速安全有效的止痛是患者的强湫愿望,也是医生诊治过程中的主要选择策略之一。
随着中医针灸在临床实践上的不断深入,发现中医针灸对痛症有着良好的止痛效果。
因此,文章旨在对中医针灸治疗痛症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中医;针灸;痛症;综述【中图分类号】R24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151(2021)04-0105-03 Research Progres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cupuncture Treatment of PainAbstract: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a treasur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It has a wide range of clinical applications.It is suitable for internal,external,women and children.It is simple and inexpensive,safe and efficient Pain,as a common clinical disease,is also an emergency,which brings great pain and torture to patients.Rapid,safe and effective pain relief is a strong desire of patients,and it is also one of the main selection strategies for doctors in the process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With the deepening of Chinese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it has been found that Chinese acupuncture has a good analgesic effect on pain.Therefore,this article aims to give a review of the treatment of pain with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order to provide clinical reference.Key word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acupuncture;pain;review引言中医针灸历史悠久,主要包括针法和灸法,针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通常指毫针)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头八针对紧张型头痛的疗效及脑血流情况的影响_徐炎林

·1509·
DOI∶10. 13192 / j. issn. 1000-1719. 2015. 08. 052
头八针对紧张型头痛的疗效及脑血流情况的影响
徐炎林,鲁望,张琰,张军,王亚芳,赵海音
(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 200032)
摘 要: 目的: 应用 VAS 评分、头痛病中医证候量表等指标确切地评价“头八针”法治疗紧张型头痛的疗效; 通过观 察治疗前后检测患者 TCD 水平的变化,观察“头八针”法对患者头 TCD 水平的影响程度。方法: 60 例紧张型头痛患者随 机分为治疗组( n = 30) 和对照组( n = 30) ,治疗组予“头八针”法针刺治疗,对照组予普通针刺法治疗。记录并统计分析 患者治疗前后的 VAS 评分、头痛病中医证候量表及脑 TCD。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VAS 评分、头痛病中医证候量表 及脑 TCD,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两组间对比,治疗组在 VAS 评分、头痛病中医证候量表及脑 TCD 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 P < 0. 05) 。结论: 采用“头八针”针刺法,可在完成整个疗程后明显改善紧张型头痛患者相 关症状。而与普通针刺法相比,两者的脑 TCD 变化暂无临床意义。
灸治疗慢性退行性疾病。 通讯作者: 赵海音( 1966 - ) ,男,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学士,研究
方向: 针药结合治疗神经疾患及代谢综合征。
期间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及浦东分院针灸 科门诊,采用“头 八 针 ”针 治 方 案,治 疗 紧 张 型 头 痛 患 者。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 1 病例选择 西医诊断符合 2004 年第 2 版《国际 头痛疾病分类》( ICHD - Ⅱ) [3]的标准; 中医诊断符合 《中药新药治疗头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及《中医 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中头风的诊断标准。纳入标准: ①符合以上 中 西 医 诊 断 标 准 及 中 医 辨 证 分 型 诊 断 标 准,年龄 15 ~ 75 岁; ②疼痛强度评分大于 2 分; ③既往 无严重脑器质性疾病及躯体疾病史; ④近 1 个月未用 过治疗紧张型头痛的中西药物及其他疗法者。排除标 准: ①经 CT 或 MRI 诊断为因颅内占位性病变、颅内血 肿及感染等引起的头痛; ②长期服用其他有关治疗药 物( 如芬必得、布洛芬等) ,不能立即停用者; ③合并肝 肾功能或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者; ④因耳部、眼 部、鼻部、齿部疾病而致头痛的患者; ⑤属于中医辨证 分型中因六淫之邪所致外感头痛的患者。
头维穴单穴放血针刺血治疗经前期偏头痛疗效的临床观察

0 引言
经前期偏头痛属于经行头痛的范畴, 是经行头痛中比较 有特点的一类, 是一种发生发展与月经周期相关的偏头痛, 疼痛部位常为颞部、 额部和枕部, 其中最有特色的是以头维 穴为中心而发作的偏头痛。其特点是行径经前一周左右发 生并逐渐加剧, 经期头痛减轻, 经期结束则痛止。诊断标准 参照 1994 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 标准》 中经行头痛的标准拟定: ①头痛发作在行经前一周内, 并随月经周期规律性发作 2 次以上 ( 包含 2 次 )。②头痛以 单 侧 为 主, 亦 可 见 于 两 侧, 疼 痛 或 为 剧 烈 跳 痛 或 隐 隐 作 痛。 ③经各项检查排除由经期外感、 高血压及颅脑占位性病变引 起的头痛 [1]。
太阳穴,丝竹空穴,角孙穴,率谷穴,风池穴,外关穴, 足临泣穴。操作:选用 0.35×40mm 规格的毫针,常规消毒 针具和施针部位后予以常规针刺,针用泻法,同时每针快 速大幅度捻转 1 分钟已达到泻经气的目的,留针 30 分钟, 每天针刺一次,五天为一个疗程,每个月经周期治疗一个 疗程,共针刺两个月经周期,随访三个月经周期并记录和 评定治疗效果。 2.3 C 组:治疗方法在 B 组的基础上,取穴减去头维穴, 其余 B 组一样。
1.1 一般资料
78 例女性患者均来自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2014 年 3 月至 2015 年 3 月的门诊和住院患者。患者年龄最 小 为 15 岁, 最 大 为 47 岁。 病 程 为 2 个 月 及 2 个 月 以 上, 最 长达 5.5 年。78 例患者按照就诊时间, 每 26 人一组, 被随机 分为 A、 B、 C 三组。
3.2 疗效结果
如下表 1 所示。
表 1 结果
治愈 A组 B组 C组 15 2 3 显效 7 9 7 无效 4 15 16 愈效率 84.6% 42.3% 38.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8例中医针灸治疗头痛疗效评价
发表时间:2017-01-16T10:22:36.483Z 来源:《航空军医》2016年第28期作者:吴瀚1 卢燕菁2
[导读] 头痛多是由脑部、口鼻病变以及全身性疾病而引起的自觉头部疼痛病症。
1.山东中医药大学(长清校区)山东济南 250300;
2.东华理工大学(枫林校区)江西南昌 330000
【摘要】目的:本文就中医针灸治疗头痛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及探讨。
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7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78例头痛患者,按照抽签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39例。
对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疗法,实验组在常规疗法基础上予以中医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PPI值以及PRI指数。
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参照组更高,患者PPI值、PRI指数均有明显好转,且实验组优于参照组,经统计P<0.05。
结论:应用中医针灸法治疗头痛具有理想效果,可有效减轻患者的头痛症状,值得推广。
【关键词】中医;针灸;头痛;治疗总有效率;PRI指数
头痛多是由脑部、口鼻病变以及全身性疾病而引起的自觉头部疼痛病症,该类患者的病因较为复杂,多是由六淫外感、脏腑内伤所致[1]。
临床中分为偏头疼、慢性偏侧阵发性头痛、丛集性头痛、神经痛、紧张性头痛等类型,患者发病时的疼痛症状可对其日常生活及工作带来严重影响。
本文为提高头痛的临床疗效,对我院近一年的部分患者实施中医针灸治疗,效果较令人满意,现将研究过程及数据做如下汇报: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对象均为2015年7月--2016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头痛患者,共计78例。
按照抽签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39例。
实验组中男性19例,女性20例;年龄在21--70岁之间,平均(45.6±4.3)岁。
参照组中男性21例,女性18例;年龄在22--69岁之间,平均(45.9±4.5)岁。
两组患者的资料数据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研究对比。
所有患者对于此次研究均知情。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法,依据实际病情予以适量的舒马曲坦治疗,必要时予以吸氧治疗,吸氧速度控制在8--10L/min之间,
15min/次。
对于持续性头痛患者可予以强的松治疗,第一周的药用剂量为40--80mg/d,第二周将药量减至20mg/d,第三周将药量减至
10mg/d。
实验组患者在参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以中医辨证针灸治疗;①肝肾阴虚型患者,为其选取肝俞、肾俞、太溪、三阴交、鱼腰等穴位针灸。
②风热头痛型患者,为其选取太阳、风池、外关、风府、印堂、上星等穴位针灸。
③风寒头痛型患者,为其选择风府、大椎、昆仑、列缺等穴位进行针灸。
④血虚头痛型患者,为其选择心俞、脾俞、膈俞、气海、足三里等穴位进行针灸。
⑤风火头痛型患者,为其选择合谷、风池、行间、大敦、侠溪、百会、通天等穴位进行针灸。
⑥风湿头痛型患者,为其选择大椎、风府、丰隆、阴陵泉、三阴交等穴位进行针灸。
以上穴位使用1.5寸毫针直刺,采取平补平泻法,在得气后留针0.5h左右,1次/2d,,共治疗一个半月。
1.3 疗效判定标准[2]
患者治疗后,头痛、头晕等症状完全或基本消失,相关实验室指标恢复正常,中医症候总积分减少范围超过70%,则为治疗显效;患者头痛、头晕等症状有所好转,相关实验室指标明显改善,中医症候总积分减少范围在30%--70%之间,则为治疗有效;患者症状、实验室指标均未见明显变化,则为治疗无效。
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
1.4 观察指标
应用MPQ(McGill疼痛量表)对患者的PPI(现有疼痛程度)值、PRI(疼痛分级)指数进行评估并对比。
1.5 数据整理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治疗总有效率予以百分比(n,%)表示,比较结果行卡方值检验;PPI值、PRI指数采用均数±表示,比较结果行t值检验;以P<0.05作为组间比较差异显著的评定标准。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头痛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
实验组患者加以中医针灸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为97.44%(38/39),其中显效33例,有效5例,无效1例;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05%(32/39,其中显效19例,有效13例,无效7例;实验组对比参照组更高,卡方检验结果显示P<0.05。
2.2 对比两组头痛患者的PPI值、PRI指数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PI值、PRI指数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PPI值、PRI指数明显优于参照组,t检验结果为P<0.05;详细数据见表2。
3 讨论
中医中,头痛属于“头风症”、“脑风症”等范畴,主要是因外感或内伤致使患者头部脉络不通、气血失调引发脑窍失养,进而出现头痛症状;中医认为头痛治疗应以通脉络、调气血为主[3]。
临床中多为患者采用西医药物治疗,用药后患者虽然可获得一定的镇痛效果,但不能将头痛病因从根本上祛除,致使患者头痛病症反复发作,影响其生活质量。
我院为提高头痛患者的治疗效果,主张为其实施中医针灸治疗。
针灸是一种具有中医特色的疗法,利用穴位刺激、经络传导作用,结合中医理论知识对患者进行治疗,以达到疏通经络、调理血气以及平衡阴阳的目的[4]。
在中医针灸治疗中,首先需要对患者的症候进行辨别,确定患者病因后予以辨证治疗。
同时,要告知患者注意休息
及运动,尽量避免精神刺激,这对提高其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此次研究中,参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加用中医针灸治疗,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参照组更高,患者PPI值、PRI指数均有明显好转,且实验组优于参照组,P<0.05;这足以体现中医针灸治疗头痛的有效性。
总结上述研究结果得出,应用中医针灸疗法治疗头痛效果理想,对祛除病因、减轻头痛症状具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邓国鹏.44例针灸结合中医辨证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1):268-268,269.
[2]熊峻,黄石龙,刘裕俸等.中医针灸治疗头痛疗效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4,10(13):65-67.
[3]李青松.综合疗法治疗头痛100例[J].医药前沿,2016,6(28):336-337.
[4]秦桂凤.为39例头痛患者进行针灸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