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现中华民族一家亲的事例

合集下载

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的作文

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的作文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的作文《中华民族一家亲》我们的祖国叫中国,是一个很大很大的家。

在这个家里,住着好多好多不同的民族。

就像我们班的同学,有汉族的小朋友,也有回族、蒙古族的小伙伴。

我们一起学习,一起玩耍,从来不会因为民族不同而吵架。

有一次,我在学校不小心摔倒了,膝盖破了皮。

一位维吾尔族的同学赶紧跑过来,把我扶起来,还帮我吹了吹伤口,问我疼不疼。

那一刻,我心里暖暖的,觉得不管是哪个民族的同学,都是我的好朋友。

还有一次过春节,我们邀请了少数民族的同学到家里做客。

妈妈做了好多好吃的,大家一起贴春联、放鞭炮,开心极了。

少数民族的同学还给我们讲了他们的节日习俗,让我们大开眼界。

我们中华民族就是一个大家庭,大家相亲相爱,互相帮助。

我们要永远团结在一起,让这个大家庭越来越幸福!《中华民族一家亲》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我们的国家有 56 个民族,就像一个大大的花园里有 56 朵美丽的花。

我家住在一个多民族的小区里,有藏族的叔叔阿姨,有壮族的爷爷奶奶。

每天早上,大家都会互相打招呼,脸上洋溢着温暖的笑容。

有一回,隔壁的蒙古族奶奶做了香喷喷的奶茶,还特意给我家送了一碗。

我喝着甜甜的奶茶,心里美滋滋的。

学校里举办了民族文化节,大家穿着不同民族的漂亮衣服,一起唱歌跳舞。

傣族的孔雀舞真好看,像美丽的孔雀在开屏;彝族的火把节特别热闹,大家拿着火把跑来跑去,可好玩啦!中华民族一家亲,我们都是一家人,要手拉手,一起向前走!《同心共筑中国梦》小朋友们,你们有梦想吗?我的梦想是长大以后当一名老师,教好多好多的小朋友。

其实呀,我们每个人的梦想加起来,就是一个大大的中国梦。

中国梦是什么呢?就是让我们的国家变得更强大、更美丽、更幸福。

为了实现中国梦,很多叔叔阿姨都在努力工作。

警察叔叔保护我们的安全,让我们能开开心心地玩耍;医生阿姨治病救人,让大家都能健健康康的;消防员叔叔勇敢地灭火,保护我们的家。

我们小朋友也要努力哟!好好学习,听老师和爸爸妈妈的话。

中华民族一家亲范文征文(六年级)

中华民族一家亲范文征文(六年级)

中华民族一家亲范文征文(六年级) 《中华民族一家亲》篇一:中华民族一家亲嘿,你说啥是中华民族一家亲呢?我觉得啊,这就像是一个超级大的家庭聚会,五十六个民族的兄弟姐妹们都凑到一块儿,那场面,可热闹啦!就拿我身边的事儿来说吧。

我们学校里有好多不同民族的同学。

我有个维吾尔族的好朋友,叫阿依古丽。

她呀,长得就像个洋娃娃似的,眼睛又大又亮。

我们课间休息的时候,总是凑在一起分享小零食。

她带来的馕啊,那可香了,就像有一种魔力似的,咬一口,满嘴巴都是麦香。

我就分给她我最爱的薯片,她开始还觉得这个味道有点怪,但是吃着吃着就上瘾了,还说:“这个薯片像小魔法片一样,吃了就停不下来。

”有一次,学校举办文化节,每个民族都要展示自己的特色文化。

阿依古丽穿上了漂亮的维吾尔族传统服饰,那衣服上的花纹就像星星掉进了衣服里,闪闪发光。

她还在舞台上跳起了维吾尔族舞蹈,那舞姿,轻盈得就像一只小蝴蝶在花丛中飞舞。

我在台下都看呆了,拼命地鼓掌。

我就想啊,这就是中华民族一家亲的体现吧。

不管我们是什么民族,我们都能玩到一块儿,吃到一块儿,还能欣赏彼此的文化。

可是有时候我也会有点小担心,现在社会发展得这么快,会不会有一天,我们的民族特色会慢慢消失呢?但我又觉得可能不会吧。

你看啊,像我们这样的小朋友都这么喜欢彼此的文化,大人们肯定也会努力保护的呀。

在这个大家庭里,我们偶尔也会有一些小摩擦。

就像在家里兄弟姐妹之间也会吵架一样。

但这又算得了什么呢?就像阿依古丽和我有时候也会因为一点小事争论,比如到底是羊肉串好吃还是汉堡包好吃。

不过,争论完了我们还是好得像一个人似的。

中华民族一家亲,这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实实在在的感情。

它就像一条无形的线,把我们五十六个民族紧紧地拴在一起。

不管走到哪儿,我们都知道,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家,这个家充满了爱、欢笑和各种各样的文化宝藏。

你说,这样的大家庭是不是超级酷呢?《中华民族一家亲》篇二:中华民族一家亲中华民族一家亲,嘿,这听起来就像一首超温暖的歌。

民族团结的真实故事【9篇】

民族团结的真实故事【9篇】

民族团结的真实故事【9篇】民族团结感人故事事例篇一一位伟大而慈祥的母亲,那就是祖国,她养育着56个不同民族儿女。

她用强大的身躯保护着我们,用肥沃的土壤培育我们,让我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我就是其中的一个儿女,汉族。

我有着55个其他民族的兄弟姐妹,我们是相亲相爱、和谐、亲密的一家人!一次,到元阳县梯田旅游,居住在一个哈尼人家。

傍晚,大家围聚在篝火边,大人们喝酒、聊天,小孩们相互追逐。

在浓郁的民族风情里,感觉舒服自在。

我和这家的哈尼族小姐姐相识,成为好朋友,并结下了深厚的友情。

她叫索丽,多么好听的名字啊。

她皮肤有些黑,鼻梁高翘,不论何时,脸上总是挂着甜蜜、热情和憨厚的微笑;索丽姐姐穿着具有哈尼族特色、自织自染的小土布衣服;她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向我们介绍着家乡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万亩梯田。

她还给我们唱了哈尼族儿歌,虽然我听不懂她唱的是什么意思,但那音韵、歌声是那么的悦耳、动听,那么美好,这深深感染着我。

在到元阳梯田之前,爸爸告诉我,梯田在大山里,由于山路崎岖,交通不便,所以居住在元阳梯四周的人生活很艰苦,小朋友们学习也都十分刻苦,我都暗记在心里。

临出发的时候,我把以前穿的衣物、多余的文具、课本、读过的课外书准备了一些,用自己的零花钱购买了很多好吃的零食,都带去了。

当我把这些东西分享给索丽姐姐和她的小伙伴时,看到她们高兴的样子,我好开心啊。

分别时,我和索丽姐姐依依不舍,这时索丽姐姐望着我用哈尼族语说了一句“俺侬哟嘎呀”。

我睁大眼睛望着她,不解地问:“这是什么意思呀?”索丽姐姐深情地轻声说道:“我喜欢你!”“‘俺侬哟嘎呀’我们永远都是好姐妹。

”我也动情地说。

我们虽然相距遥远,相信仍会彼此挂念,这份纯真的友情,相信仍会延续。

祖国地域辽阔,还有很多的地方我都没去过,我也想去各个地方,和那些不同民族的兄弟姐妹相识、相知。

因为我们都是祖国的儿女,因为我们都是兄弟姐妹。

只有民族团结,我们的祖国妈妈才会更加繁荣,更加的昌盛,让我们手拉手,心连心,使我们的祖国妈妈越来越美丽,越来越富强,永远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民族团结的真实故事篇二我所在的学校就处在回汉集聚地,记得刚入学时,有些提心吊胆,因为班级里有回族学生,生怕说错话,惹麻烦、打群架、其实不然,我校一直将民族团结教育与学校教育学各项工作进行了有机会整会,在回族开斋节,通过广播、板报、宣传栏宣传民族团结,避免了同学间的各种摩擦。

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感人故事720

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感人故事720

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感人故事720近日,皑皑白雪虽然挡住了通往富蕴县喀拉布勒根乡喀拉塔斯村的路,却没有挡住该乡牧业寄宿制学校吾塔尔老师前往喀拉塔斯村看望他75岁的住户亲戚庞进辉的脚步。

富蕴县迎来了开春前的两场大雪,大雪让村里的路更加难走了,可是吾塔尔老师想到他75岁的汉族亲戚庞进辉老人的儿女外出打工不在身边,平时饮食起居都是老人自己在打理。

心细的吾塔尔老师担心老人独自-人在家无人陪伴,一大早他便安排好学校的工作,带上问候的礼物踩着厚厚的积雪往老人家中赶去。

路虽然难走但吾塔尔老师却很开心,他想到庞进辉老人看到自己来陪他一一定很高兴。

可在他推开门的瞬间,笑容僵在了他的脸上,庞进辉老,人因身体不适休克躺在地上。

眼前的情景让吾塔尔老师惊慌的扔掉手里的礼物飞奔到老人身边,他片刻的不知所措后稳定情绪开始拨打派出所警务站的电话,同时进行了简单的急救措施。

老人被送往医院后,陪在身边的一直是老人的包户亲戚吾塔尔。

吾塔尔老师忙碌的身影,让在场所有的人都忘记了,这位跑前跑后的哈萨克族小伙子在照顾是位汉族老人。

在吾塔尔老师细心的看护下老人转危为安,老人的儿女赶来了,他向他们详细的讲述了老人的病情和注意事项后,整整-天没吃一口饭没喝一口水的吾塔尔老师悬着的心总算落了下来。

看着老人有儿女们照顾了,满头大汗的吾塔尔长长舒了气,默默地退到病房的角落望着老人。

苏醒后的老人感激的无法言语,千言万语化作激动的泪水从老人的眼角流出,最后老人只说出两个字:“儿子”,吾塔尔紧紧握住这位汉族父亲的手激动的不停点着头,带泪的脸上露出的笑容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

忙碌了一天的吾塔尔老师告别“父亲”和兄弟姐妹们后,他并没有回到自己的小家,而是再次赶到庞进辉老人家,将早已灭了的炉子生好火,他说:“等父亲出院后,家里是暖和的。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民族团结一家亲的事例

民族团结一家亲的事例

民族团结一家亲的事例民族团结一家亲的事例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拥有56个民族。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民族之间形成了深厚的血缘关系,也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传统与风俗习惯。

这种多元和谐的民族关系正是中国的独特之处,也是中华文明的瑰宝。

有许多事例展现了中国民族团结的力量和魅力。

例如,在抗击新冠疫情的特殊时期,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一起,形成了众志成城的局面。

不分民族、不分地域,我们共同面对这场来势汹汹的灾难,通过各类抗疫行动,共同克服了重重困难。

医护人员冒着生命危险奋战在防疫一线;公安、交警、武警等工作人员日夜值守,保护人民的安全;无数志愿者自发组织起来,为疫情的防控提供各种帮助。

这一系列举动无疑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守望相助的精神,展现了中华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真情实意。

在民族团结方面,我们还可以看到许多激励人心的事例。

近年来,西藏自治区开展了一系列促进民族团结的活动。

在这片雪域高原上,藏族、汉族、回族、维吾尔族等各个民族人民和睦相处,共同推动着西藏的进步。

例如,西藏自治区在重要节日举办的民族团结联欢晚会上,来自不同民族的艺术团队同台献艺,展示了各民族的独特歌舞和服饰,增强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了解。

此外,自治区还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民俗活动,如藏族的“藏观音节”、回族的“清真节”等,让各个民族的特色文化得到保护与传承。

这些活动不仅凝聚了各族人民的情感,也促进了民族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除此之外,在民族团结中,各个民族相互帮助、相互学习的例子也不胜枚举。

自古以来,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非常频繁。

这种融合不仅体现在语言文字的交流上,更体现在生活习俗、宗教信仰、饮食习惯等方方面面。

例如,沿边地区的蒙古、满、朝鲜等少数民族与汉族居民相互交往,共同生活,形成了独特的民族共生共荣的格局。

在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发展中,各个民族也相互借鉴,共同推动着中国的进步。

这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民族团结精神,无疑是中国社会持久稳定、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石。

中华民族一家亲事例

中华民族一家亲事例

中华民族一家亲事例中华民族一家亲是指中华民族的各个民族之间相互团结、互助、共同发展的精神和行动。

下面列举几个中华民族一家亲的事例:1. 汶川地震救援,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7.8级地震,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全国各地的救援队伍迅速赶到灾区,展开救援行动。

不仅是政府组织的救援队伍,还有大量的志愿者自发前往灾区,为受灾群众提供帮助。

这次地震让全国人民感受到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力量,各地人民纷纷捐款、捐物、捐血,表达对灾区人民的关爱和支持。

2. 抗击新冠疫情,2020年初,新冠病毒在中国迅速传播,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全国各地的医疗队伍纷纷驰援湖北,与当地医护人员一起奋战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

此外,全国各地纷纷向湖北捐赠医疗物资和援助资金,为抗击疫情提供支持。

这次疫情让全国人民共同面对挑战,体现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团结和担当精神。

3. 跨民族婚姻,中华民族由56个民族组成,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是中华民族一家亲的体现。

跨民族婚姻是不同民族之间的婚姻关系,通过婚姻的方式促进了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这种婚姻关系不仅可以加深各民族之间的了解和认同,也有助于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4. 多民族文化交流,中华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是中华民族一家亲的重要表现。

例如,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各地的汉族和少数民族都会庆祝春节,但不同民族的庆祝方式和习俗有所不同,通过互相学习和交流,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融和团结。

总之,中华民族一家亲的事例体现在各个领域,包括灾难救援、疫情防控、婚姻关系和文化交流等。

这些事例展示了中华民族团结互助、共同发展的精神和行动,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包容性。

中华民族一家亲事例

中华民族一家亲事例

中华民族一家亲事例中华民族一家亲是指中华民族的各个民族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精神和行为表现。

下面是一些中华民族一家亲的事例:1. 大灾面前的团结,在自然灾害或其他重大灾难发生时,中华民族的各个民族总是能够团结一心,共同抗击灾害。

例如,2008年汶川地震时,全国各地的人民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无论是捐款捐物,还是自愿前往灾区参与救援,都展现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精神。

2. 文化交流与融合,中华民族拥有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各个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也是中华民族一家亲的体现。

不同民族之间的传统节日、民俗习惯、艺术表演等都能够互相借鉴、交流,并在这个过程中形成新的文化形态。

例如,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不仅在汉族地区盛行,也在其他民族地区得到了广泛传承和庆祝,展现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文化融合。

3. 共同的历史记忆,中华民族的各个民族都有着共同的历史记忆,这也是中华民族一家亲的重要基础。

无论是抵御外来侵略、保卫国家利益,还是共同经历的历史事件,都让中华民族的各个民族在历史上形成了紧密的联系。

例如,抗日战争期间,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等各个民族都积极参与到了抗日斗争中,共同为国家的解放和独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4. 经济合作与发展,中华民族的各个民族在经济领域也有着密切的合作与发展。

不同民族地区之间的互补优势,促进了资源的共享和经济的繁荣。

例如,西部地区的少数民族地区与东部地区的经济发达地区之间的互利合作,推动了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与进步。

总之,中华民族一家亲的事例体现在各个方面,从灾难面前的团结到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从共同的历史记忆到经济的合作与发展,中华民族的各个民族都在共同努力中形成了紧密的联系与互助合作的精神。

这种精神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华民族走向繁荣与发展的重要力量。

中华名族一家亲的感人故事

中华名族一家亲的感人故事

中华名族一家亲的感人故事
中华民族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在这个家庭中,各个民族之间始终保持着团结互助、和谐共处的关系。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听一个感人的故事,看看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真正含义。

在陕西省延安市南泥湾村,有一个叫张小明的汉族青年,他从小就喜欢上了村里的一个回族姑娘阿丽。

然而,由于家庭背景不同、文化习俗不同等原因,两人的爱情遭到了双方家庭的阻挠。

在父母的逼迫下,阿丽被迫嫁给了另一个回族青年。

张小明深受打击,他选择离开家乡,到外地打工。

几年后,他在广州的一家饭店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并且在这里认识了一个藏族姑娘。

这个藏族姑娘名叫玛拉,她聪明善良、勤劳朴实,受到了张小明的喜欢。

两人经过一番交往后,决定结婚。

然而,在结婚的前夕,张小明突然接到了家乡的电话,得知阿丽的丈夫病重,生命垂危。

作为一名医护人员,张小明决定回家照顾病人,他将自己的婚礼暂缓了。

在家乡的这段时间里,张小明看到了阿丽的丈夫在生死线上苦苦挣扎,他决定尽自己的力量帮助这个回族青年渡过难关。

经过多方奔走和治疗,阿丽的丈夫终于痊愈了。

在这个过程中,张小明和阿丽重新联系上了,他们深情约定,要一起守护这个家庭,不离不弃。

回到广州后,张小明与玛拉的婚礼如期而至,这也是一场跨越民族、文化的婚礼。

在这个特殊的婚礼上,张小明和阿丽的丈夫紧紧握手,表示了对彼此的感激和尊重。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家亲,不论是汉族、回族、藏族还是其他民族,我们都是兄弟姐妹。

无论生活在哪里,我们都要保持团结互助、和谐共处的关系,共同建设美好的祖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现中华民族一家亲的事例
“56个民族,56支花,56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歌唱出我国大民族的国情和56个民族团结统一的美好景象。

在历史的发展中,民族不断统一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过程中,有很多关于民族团结的小故事发生。

1、和亲使者——王昭君
王昭君,名嫱,字昭君。

西晋时,为避司马昭之讳,改称明君。

西汉晚期生于南郡兴山县(今湖北省秭归县)。

因聪慧丽质,汉元帝时入宫为待诏。

西汉晚期,汉王朝和匈奴停息了长期的战乱,恢复了和亲关系。

汉元帝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西汉王朝答应匈奴呼韩邪单于的要求,同意王昭君出塞和亲。

从此出现了汉匈和好、民族和睦相处的局面,受到历代人民的称赞。

王昭君自愿出塞,远嫁异族,表现了一个弱女子不顾边塞荒凉,不畏北地风寒和毡帐之苦的非凡胆识和勇气。

昭君出塞和亲,是当时汉匈双方政治上的一件大事
昭君出塞后60年,是汉匈和睦相处的60年,也是包括呼和浩特地区在内的整个漠南和平发展的60年,出现了牛马布野人民炽盛的繁荣景象。

饱经战乱之苦后享受了60年和平生活的汉匈各族人民,深深地爱戴着王昭君。

民间传说,昭君原是天上的仙女,下嫁呼韩邪单于。

她出塞时,和呼韩邪单于走到黑河边上,只见朔风怒吼,飞沙
走石,人马不能前进。

昭君款款地弹起了她所带的琵琶,顿时狂风停止呼号,天上彩霞横空,祥云缭绕,地下冰雪消融,万物复苏。

一会儿,遍地长满了鲜嫩的青草,开遍了绚丽的野花。

远处的阴山变绿了,近处的黑水澄清了。

还飞来了无数的百灵、布谷、喜鹊,在她(他)们头顶上盘旋和歌唱。

单于和匈奴人民高兴极了,于是就在黑水边定居下来。

后来,王昭君和单于走遍了阴山山麓和大漠南北。

昭君走到哪里,哪里就水草丰美,人畜两旺。

在缺少水的地方,昭君用琵琶一划,地上就会出现一条玉带般的河流和片片绿茵茵的嫩草。

昭君还从一个漂亮的锦囊里取出五谷种子,撒在地下,于是就长出了五谷杂粮。

昭君去世时,远近的农牧民纷纷赶来送葬,他们用衣襟包上土,一包一包的垒起了昭君墓。

传说昭君墓一日三变,晨如锋,午如钟,酉如枞。

就是说,昭君墓早晨犹如一座山峰,中午犹如一座鼎钟,黄昏时犹如一棵鸡枞(伞菌科圆锥形菌纲植物)。

王昭君是民族团结友好的象征,她的功绩也得到后世的尊重。

2、文成公主进藏的民间故事
在中国历史上,有不少以公主或宗室女下嫁蕃邦国王和亲的事例。

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远嫁吐蕃,便是和亲情况
的典范。

在她的影响下,汉藏两族的友谊有了很大的发展,所以,今天人们把文成公主誉为最
成功的女外交家实不为过。

唐太宗贞观12年,松赞干布率吐蕃大军进攻大唐边城松州,唐太宗治理下的唐朝正值国富兵强,于是派侯君集督率领大军讨伐。

大败吐蕃于松州城下。

松赞干布只好俯首称臣,并对大唐的强盛赞慕不已,他在
上书谢罪的同时,还特向唐廷求婚。

唐太宗经过一番考虑,决定答应他的请求,于是在宫中选定了一个通晓诗书的宗室之女,封她为文成公主。

文成公主原是唐太宗一个远亲李姓王侯之女,自幼饱读诗书,她虽然对遥远的吐蕃心存疑虑,却又充满了对新奇的向往,因而也就应允了。

经过两个多月的准备,于贞观15年隆冬,一支十分可观的送亲队伍,在礼部尚书江夏郡王李道宗的率领下,护送文成公主前往吐蕃和亲。

这支队伍,除了携带着丰盛的嫁妆外,还带有大量的书籍、乐器、绢帛和粮食种子;组成成员除文成公主陪嫁的侍婢外,还有一批文士、乐师和农技人员,几乎就象一个“文化访问团”和“农技队”。

唐太宗深谋远虑,觉得只有千方百计地对他们从经济
和文化上予以协助,使吐蕃在潜移默化中感激和追随大唐。

文成公主实际上就是肩负着这项和睦邦交的政治任务而远嫁,这支送亲的队伍也是前去协助她完成这项使命的。

唐朝文成公主嫁给藏王松赞干布的故事,流传1000多年了。

汉藏联姻促进了民族团结,特别是对藏族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当时汉族的纺织、建筑、造纸、酿酒、制陶、冶金、农具制造等先进生产技术,以及历法、医药等都陆续传入了藏族地区。

同时,汉族也吸收了不少藏族的文化。

3、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故事
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孝文帝决心把国都从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迁到洛阳。

为了这个,他怕大臣们反对迁都的主张,先提出要大规模进攻南齐。

有一次上朝,他把这个打算提了出来,大臣纷纷反对,最激烈的是任城王拓跋澄。

孝文帝很恼火说:“国家是我的国家,你想阻挠我用兵吗?”拓跋澄反驳说:“国家虽然是陛下的,但我是国家的大臣,明知用兵危险,哪能不讲。


孝文帝想了一下,就宣布退朝,回到宫里,再单独召见拓跋澄,跟他说:“老实告诉你,刚才我向你发火,是为了吓唬大家。

我真正的意思是觉得平城是个用武的地方,不适
宜改革政治。

现在我要移风易俗,非得迁都不行。

这回我出兵伐齐,实际上是想借这个机会,带领文武官员迁都中原,你看怎么样?”拓跋澄恍然大悟,马上同意魏孝文帝的主张。

公元493年,魏孝文帝亲自率领步兵骑兵三十多万南下,从平城出发,到了洛阳。

正好碰到秋雨连绵,足足下了一个月,到处道路泥泞,行军发生困难。

但是孝文帝仍旧戴盔披甲骑马出城,下令继续进军。

大臣们本来不想出兵伐齐,趁着这场大雨,又出来阻拦。

孝文帝严肃地说:“这次我们兴师动众,如果半途而废,岂不是给后代人笑话。

如果不能南进,就把国都迁到这里。

诸位认为怎么样?”大家听了,面面相觑,没有说话。

孝文帝说:“不能犹豫不决了。

同意迁都的往左边站,不同意的站在右边。


一个贵族说:“只要陛下同意停止南伐,那么迁都洛阳,我们也愿意。

”许多文武官员虽然不赞成迁都,但是听说可以停止南伐,也都只好表示拥护迁都了。

孝文帝把洛阳一头安排好了,又派任城王拓跋澄回到平城去,向那里的王公贵族,宣传迁都的好处。

后来,他又亲自到平城,召集贵族老臣,讨论迁都的事。

平城的贵族中反对的还不少。

他们搬出一条条理由,都被孝文帝驳倒了。

最后,那些人实在讲不出道理来,只好说:“迁都是大事,到底是凶是吉,还是卜个卦吧。


孝文帝说:“卜卦是为了解决疑难不决的事。

迁都的事,已经没有疑问,还卜什么。

要治理天下的,应该以四海为家,今天走南,明天闯北,哪有固定不变的道理。

再说我们上代也迁过几次都,为什么我就不能迁呢?”贵族大臣被驳得哑口无言,迁都洛阳的事,就这样决定下来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