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可持续发展战略
高一地理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地理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我国因地制宜创造的农业地域类型中属于“循环经济”的是()A.东北的大豆和小麦间作农业B.农耕区生产谷物,饲养家畜C.东北平原的国营农场种植业D.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答案】D【解析】“循环经济”指尽可能的减少废物的排放,将废弃物再次利用。
珠三角的桑基鱼塘农业,用蚕粪来喂鱼,又充分利用鱼塘底部肥厚的淤泥来做桑树的肥料,如此来达到循环经济目的。
东北的间作农业主要是考虑到保持土壤肥力,不是生态农业模式;农耕区的谷物生产和饲养业是混合农业地域类型,没能很好体现循环经济内涵;东北的种植业也没有做到循环经济。
选D正确。
【考点】主要考查农业的循经济。
2.(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某地区绝大部分地区海拔在4 000米以上。
该地区农用地几乎全部为牧草地,1985年可利用草地面积约11 172平方千米,分为4、5、6三个等级,分别占可利用草地总数的9.26%、52.13%和38.61%;1997年可利用草地面积约为10 793平方千米,4级优质牧草地已经消失,5级、6级草地分别占当年可利用草地总面积的48.3%和51.7%。
材料二青海省过去的经济模式是挖矿、卖原料,把初级产品输入到东部地区进行加工。
盐湖主要成分是氯化钠,还含有钾、镁、锂、硼等资源。
(1)说出该地区在畜牧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具体表现。
针对该地区的主要环境问题,简述其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
(8分)(2)据下图说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是什么?并说明该生产模式的优势。
(6分)【答案】(1)草场退化(或土地荒漠化)。
(2分)具体表现:草场总面积减少;优质牧草减少。
(2分)措施:科技——促进畜牧业科技发展,培育优良品种;加大草原建设投入,强化人工草地建设;放牧方式——科学轮牧;围栏放牧;季节性休牧;积极推行牧区繁育,农区育肥;数量——适度放牧;减灾防灾——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专题复习

企业
树立环保意识,增强环保观念 树立环保意识,
依靠科技创新治理环境
思想上: 树立环保意识, 思想上: 树立环保意识,增强环保观念
青少年
行动上: 参加义务植树活动, 行动上: 参加义务植树活动,捡起身 边的一张废纸等. 边的一张废纸等.
活动与探索题 1、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某校为了进一步 日是世界环境日, 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决定开展“ 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决定开展“环 境保护周”活动。假如你是该校的学生: 境保护周”活动。假如你是该校的学生:
1.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考查的重点,它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考查的重点, 与人口资源环境等考点相联系 2. 科学发展观的考查往往与可持续发展 问题联系起来 3. 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形势这 一考点是历年中考的重中之重。 一考点是历年中考的重中之重。题型 设计丰富多样,有漫画、图表、 设计丰富多样,有漫画、图表、材料 分析说明题等。 分析说明题等。
(1)漫画反映了什么问 (1)漫画反映了什么问 题?
某企业
(2)产生此问题的原因 (2)产生此问题的原因 有哪些? 有哪些? (3)你认为怎样解决此 (3)你认为怎样解决此 问题? 问题?
漫画《荣辱与共》 漫画《荣辱与共》
怎 样 解 决
国家
行政手段: 落实科学发展观, 行政手段: 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保护 环境的基本国策和可持续发 展的战略 法律手段: 完善、 法律手段: 完善、运用法律打击破坏环 境的行为 宣传手段: 宣传手段:通过宣传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分析说明题 到处有泉水, 有一个山村,山清水秀,山上到处有泉水 有一个山村,山清水秀,山上到处有泉水, 各家各户都用竹管将泉水引到家门, 各家各户都用竹管将泉水引到家门,用上了 自来水” “自来水”。但该村村民在过去有一段时间内 生孩子很多,一对夫妇,少的生三四个, 生孩子很多,一对夫妇,少的生三四个,多的 滥砍乱伐树木 生五六个。他们还滥砍乱伐树木,毁林开荒。 生五六个。他们还滥砍乱伐树木,毁林开荒。 最后,青山成了秃岭, 自来水 最后,青山成了秃岭,”自来水”从少到无, 只好到山下挑水。现在该村很想致富, 只好到山下挑水。现在该村很想致富,但经济 始终发展不起来,特别是人们怀念的”自来水” 始终发展不起来,特别是人们怀念的”自来水” 也没有流出来。请回答: 也没有流出来。请回答: (1)该村过去的做法有哪些失误? )该村过去的做法有哪些失误? (2)针对过去的失误,现在该村在发展经 )针对过去的失误, 济过程中应采取哪些措施? 济过程中应采取哪些措施?
第十五讲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

列举我国在科技发展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 航天科学领域:由我国自主研发的“神舟”系列航天 飞船的成功发射,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圆满成功; 信息技术领域:银河系列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纳米 电子学超高密度信息存储研究获突破性进展; 生物科学领域:解决了亿万人吃饭问题的杂交水稻技 术取得重大突破,完成人类基因组计划的1%基因绘制 图,体细胞克隆羊、转基因试管牛以及重大疾病的基 因测序和诊断治疗技术均取得 此外材料科学、工程技术科学、地球系统科学、新能 源技术、原子能技术、高能物理等各个新老学科均涌 现出了一批较有影响、意义深远的重大成果。
2、我国的科技成就与差距 成就: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我国已经建立 起坚实的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已走在世界的前列。 差距:从整体上看,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总 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同我国经 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面临着 发达国家在科技方面占优势的压力。
考点 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科学技术的重要性 (1)科学技术源于生产实践,并随着生产的发展显示 出越来越重要的力量。 (2)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促进经济社会 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巨大进步。 (3)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学技术 是第一生产力。 (4)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必将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 生更加深刻的影响。
(2)要求: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认识到自己对自然、 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
2、怎样走持续发展之路? (1)国家: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在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 进人与自然的协调。推动整个社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 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2)公民:自觉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的生态文明理念。
可持续发展

考点二
基 数 庞 大 增 长 率 较 高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物质需 求超过 环境供 给能力 废物排 放超出 环境自 净能力 资 源 短 缺 环 境 污 染
1.控制人口规模(根本措施) 控制人口规模(根本措施) 控 制 人 口 规 模 人 地 协 调 发 展
人 口 增 长
人 口 压 力 大
生 态 恶 化
循环流动
练习3.(2010年山东日照模拟) 读“某地循 环经济示意图”,完成(1)~(2)题。
(1)下列对图中循环经济的 下列对图中循环经济的 理解, 理解,错误的是 A.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 . 济增长方式的唯一途径 B.发展循环经济可以实现 . 废弃物再利用, 废弃物再利用,使资源得 以充分利用 C.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既能 . 促进经济发展, 促进经济发展,又能降低 环境污染 D.在农业中推行循环经济有利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在农业中推行循环经济有利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并增加就业机会
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应用
工业可持 续发展模 式: 清洁生产 农业可持 续 发展模式: 生态农业
环境效益 经济效益 原理 方式 目的 典型代表
资源持续利用,减少 工业污染来源 改造技术,调整工业 结构 生态系统原理 调整生产结构,发展 大农业,协调经济和 环境效益 生态和经济良性循环 留民营的生态农业
工业可持续发展——清洁生产 工业可持续发展——清洁生产 ——
观念
内 容 环境保护和经济 发展互为因果, 发展互为因果, 彼此联系, 环境 彼此联系,两者 对立统一, 对立统一,并不 是不可调和的 人类、国家、 人类、国家、个 人都享有享受 权利 优美环境的权 利,任何人不 能剥夺
要
求
人类应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 自然资源 保持适度人口 资源, 人口规 自然资源,保持适度人口规 模,处理好发展经济与保护 处理好发展经济与保护 经济 环境的关系, 环境的关系,不要仅注重其 中一方面, 中一方面,而忽略另一方面 地区、 地区、国家之间不能转移污 染严重的物质, 染严重的物质,不能使生态 破坏跨国蔓延,各个国家、 破坏跨国蔓延,各个国家、 地区、 地区、个人及整个人类的决 策和行为应有助于环保并不 策和行为应有助于环保并不 对其他人和地区的环境权利 造成破坏
云南省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专题复习八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民族问题知识点梳理

专题八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和民族问题考点:【人口、资源、环境】【考标要求】40.知道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等状况,了解安排生育、爱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政策,形成可持续发展意识。
【A】【考点分析】该考点是近几年中考的高频考点,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国家每年都有新的政策、观点出现,题型多为问答题和分析说明题。
在备考时,留意理解现状,以及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节约资源和爱护环境等方针、政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怎么做(国家、青少年或公民)。
(一)【人口问题】1.人口问题的特点:人口基数大,素养偏低。
增速趋缓、诞生率低、老龄化加剧、男女比例失衡、城乡分布不均衡、独生子女社会问题凸显。
2.人口问题影响:人口过多带来的资源环境压力和对大自然盲目的开发,导致各种环境问题,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要着力提高人口素养,加快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
3.留意“二胎”政策(2024年)——使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缓解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短缺的问题。
(仍旧坚持安排生育政策,只是与时俱进调整生育政策,是必要的。
)(二)【资源问题】我国资源的现状: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
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科学,由此造成的奢侈、损失现象非常严峻。
资源的惊慌干脆威逼着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三)【环境问题】1.环境现状: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式依旧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2.我国加强环境爱护的缘由。
(1)我国环境的现状: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式依旧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2)我国环境问题的重要性:环境问题,既是经济问题,又是社会问题。
环境爱护干脆关系我国的强弱、民族的兴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我国环境爱护的基本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爱护法》。
高一地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地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做法与“节能减排”精神不相符的是()A.提高能源利用率B.增加矿物燃料使用C.开发利用新能源D.废物回收循环利用【答案】 B【解析】试题分析:增加矿物燃料使用,会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等,会污染空气,破坏大气质量,与“节能减排”精神不相符的。
提高能源利用率、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废物回收循环利用都与“节能减排”精神相符的。
【考点】该题考查可持续发展。
2.倡导“免赠贺卡”、“免用一次性木筷”的出发点是A.减少个人经济支出B.移风易俗C.减少固体垃圾污染D.节约木材,保护森林【答案】D【解析】贺卡和一次性木筷都需要消耗大量木材。
【考点】环境保护。
3.下列举措中,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是()A.朋友之间互寄贺年片B.使用塑料袋购物C.出行时,尽量骑自行车或坐公交车D.提倡使用“一次性筷子”【答案】C【解析】贺年卡和“一次性筷子”大量使用都会造成植被的破坏,而使用塑料袋购物,容易造成“白色污染”,均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骑自行车或坐公交车出行可以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有利于大气环境保护,C正确。
【考点】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4.关于“可持续发展”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B.可持续发展包含了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三个层面C.涸泽而渔、毁林开荒、刀耕火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原则D.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在经济上要鼓励发展循环经济,工业上实行清洁生产农业上实行生态农业【答案】C【解析】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是: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遵循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三个原则。
涸泽而渔、毁林开荒、刀耕火种并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原则,C选项说法不正确。
【考点】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5.随着人们生态价值观的改变及对生活环境质量的关注,“绿色”作为一个概念成为一个很时尚的名词。
“绿色食品”“绿色能源”“绿色消费”是当今的热门话题。
初三政治复习课基本国策、两大战略

对外开放
基 本 计划生育 国 策 略 保护环境
节约资源
原因
怎样 对外 开放
关乎国 计民生
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
可持续 利用
1)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2)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 3)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1)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 2)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根本基点 3)全方位的开放
1)人口现状(国情)、人口特点 2)人口过多过快增长的影响 3)计划生育的目的和要求
1)我国面临严峻的环境形势 2)环境问题的危害 3)保护环境,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1)我国资源现状(国情) 2)节约资源,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3)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
题,本质都是发展问题
可持续发 展战略
两 大 战 略 科教兴
国和人 才强国 战略
我们共 同的家 园
走可持 续发展 之路
科学技术 是第一生 产力
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
科教兴国
1)为什么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含义、要求 3)我们青少年学生能为可持续
发展战略实施做什么?
1)科技的作用 2)国际竞争因素(归根到底是什么 的竞争) 3)教育的作用,优先发展
4)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
5)加,首要提高什 么能力? 8)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考点聚焦
基本国策和两大战略
考点一.知道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等状况,了解 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政策,形成 可持续发展的意识。知道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 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 考点二.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发展方面的现状,理 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认识科技创新的必 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初一政治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保护环境国策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一政治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保护环境国策试题答案及解析1.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地下水开采总量已占总供水量的18%,北方地区65%的生活用水、50%的工业用水和33%的农业灌溉用水来自地下水。
全国657个城市中,有400多个以地下水为饮用水源。
全国近70%人口以地下水作为饮用水水源。
但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据中国地质调查局相关专家调查,全国90%地下水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60%污染严重。
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我国环境已经从根本上发生恶变B.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刻不容缓C.地下水安全关系人民生命健康D.我们应该节约用水循环用水【答案】BCD【解析】材料中,我国水资源污染严重,说明我们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刻不容缓,我们应该节约用水循环用水,同时要珍惜地下水,地下水安全关系人民生命健康。
我国环境形势严峻,不能说是根本上发生恶变,因此本题选BCD。
【考点】本题考查节约用水、保护资源。
2.(10分)温州电镀行业,承揽全市众多轻工业产品镀件的表面处理,誉为“轻工产品的美容师”。
如今,这些作坊式的个私企业正面临着产业升级。
(1)从附近居民的描述中,你能获取哪些信息?这些信息集中反映了什么问题?(4分)(2)从政府人员与企业老板的言语中,概括我市电镀产业升级有哪些做法值得推广?并说明理由。
(6分)【答案】(1)电镀业排放的废水造成了严重的水体污染;影响了附近居民的身心健康。
(2分)环境问题。
(2分)(2)我市电镀产业升级中将分散企业集中迁入园区,减少了重复建设,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体现了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企业废水园区统一处理,有效防治了环境污染,进行清洁生产,体现了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开展企业人员的技术培训、务工人员的上岗培训,大大提高了企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和技术人才的培养,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园区给予许多优惠政策,体现了我国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促进了我市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
(6分,能较好地表达出做法及理由,两点即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 浪费十分严重
这些数据告诉了我们什么?
我 国 一大——资源大国(自然资源总量大, 的 种类多) 资 一小——资源小国(人均占有量少); 源 三不——自然资源分布不平衡,利用不 现 合理、开发不科学。 状
人口分布不平衡 男女性别比例失衡
解决呢特? 点
(1)给资源和环境带来沉重的负担
人才招聘会
(2)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3)影响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规模 (4)影响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严峻的人口形势给我国的发展带来哪些影
响呢?
(1)给资源和环境带来沉重的负担; (2)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3)影响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规模; (4)影响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世界人口总数 1950年——25.25亿 1990年——53.21亿 2004年——64亿 2010年——68亿
这三幅图片反映了哪些问题?
-----人类面临着严峻的人口、环境、资源问题
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恶化这三 大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严重问 题,在我国非常突出,严重制约着我国经 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
中国与世界人均资源占有量的比较
资源
中国
国土(公顷/人) 耕地(公顷/人) 森林面积(公顷/人) 森林覆盖率(%) 林木储积量(米3/人) 草原面积(公顷/人) 水资源(米3/人)
0.9 0.09 0.11 12 9.6 0.21 2300
世界平均 水平 2.75 0.28 0.83 30.2 62.8 0.65 10000
计划生育
措施
人口问题
世 界
环境问题
性
问 措 保护环境、
题 施 节约资源
资源问题
发 怎么办 展
问 题
1、当前,计划生育工作正如火如荼地在广东省全面展开,并取
得了显著的成绩。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是 ( B )
①控制人口数量 ②晚婚晚育 ③少生、优生 ④提高人口素质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①②③④
大约5万人,每年出生大约1900万人,减去同期死
亡人口,每年净增人口大约在1300万左右,相当于
现在澳大利亚的人口总和。
新增人口多
3、万人中在校大学生人数(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中国
印度
俄罗斯
日本
美国
受教育程度
人数
占全国总人数的比例
大学教育
4571万人
3.6%
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
5、按照国际通行的人口年龄类型划分标准,65岁及 其以上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以上的国家,称为老年型 国家。进入21世纪后,我国60岁以上人口为17765万 人,占13.26%,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 比重上升2.93个百分点。
6、人口90%以上 居住在东南边。
人口分布不平衡
个人(公民): (1)努力提高自身的资源、环保意识,自觉参与
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各项活动; (2)积极宣传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3)积极同各种破坏资源和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4)爱护动物、山水、花草、树木。积极参加植
树造林活动; (5)养成节约用水、用电,爱惜粮食等好习惯等
国家:见新评价96页
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在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努 力把我国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 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 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推动生态文明 建设。
2、我国在目前条件下解决人口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所做
出的唯一正确的选择是实行 ,这是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的国情出发制定的基本国策。
(C )
A 保护资源和环境 B 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的关系
C 计划生育
D 开发和利用相结合
1、我国是世界上的资源大国之一,但主要自然 资源 人均占有量均在世界144个国家之后,这 是由我国:( A )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人口的剧增,自然资 源短缺,环境的恶化,生态的危机等一系列的世 界性问题,已经直接威胁到我们和子孙后代的生 存。
面对严峻的人口、环境、资源形势, 我们该怎么办?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可持续发展的提出和实施
1987年正式提出、1992年全面实施
①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就是既满足当 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 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
面对我国严峻的人口形势,如何解决呢?
计 划 生 育
(基本国策)
目的 要求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晚婚、晚育
少生
控制人口数量 的重要措施
优生
提高人口素质 的重要措施
我国的资源问题
探究二:
中国资源情况一览表
资源种类 土地 水
太阳能 煤炭
矿产
数量 居世界第3位 居世界第1位 居世界第2位 居世界第3位 我国已查明的矿产资源共158种,总储量居世 界第3位。铜、铝、镍、煤、石油等80多种矿 产储量,位居世界前列。
中国的人口问题
探究一: 下列材料分别说明我国了人什口么基?数大
1、目前全世界人口已接近68亿。据2010年我国第 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中国人口已达13.7亿人, 占世界人口总数的21℅,相当于美、英、法、澳、 意、加、日7个发达国家人口总和的2倍,超过了非 洲和拉丁美洲两大洲的人口总和。
2、据统计,我国每2秒就有一个婴儿出生,每天出生
与世界 比较 约1/3 约2/5 约1/8 约1/3 约1/6 约1/3 约1/4
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少
我国的资源开发和利用状况
近海3000万亩沿海滩涂,已利用的不到10% 。全国 淡水水面共约7000万亩,近一半尚未利用 。中国水能 资源潜力巨大,开发利用程度不到5% 。
我国每创造1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其能耗相当于德 国的4.97倍,日本的4.43倍,英国的2.97倍,美国的2.1 倍,印度的1.65倍。
7、"2020年中国将有3000 万到4000万光棍汉找不到老婆,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男女性别比例失衡
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
人口基数大
探究题:
新增人口多 人口素质偏低
1、结合这基些本特特点 点
思考我国的人口问 题会带来哪些后果
农人村口人老口 龄多化的速度加(的影2、快人响面口)?对形我势一般国,严如峻何
②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人类与自然和 谐共处,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社会和 子孙后代应尽的责任
知识拓展
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伟大实践:
• 西部大开发 • 能源工程:西气东输、南水北调
西电东送、三峡工程 • 交通工程:青藏铁路、南昆铁路 • 生态工程:三江源生态工程、三北防护林
崇明东滩湿地生态五】我们能为保护环境、节约
资源和可持续发展做些什么?
A、不用或少用一次性筷子; B、节约和回收废纸、碎玻璃等; C、不送或少送贺卡; D、节约水电,随手关灯;随手关闭水龙头; E、部分课本循环使用; F、用淘过米的水浇花; G、用“中水”洗车等等。
面对当前的环境与资源问题, 我们该怎么办?
高中、中专教育
14109万人
11%
初中教育
42989万人
34%
小学教育
45191万人
35.7%
文盲(15岁以上)
8507万人
6.7%
我国人口素质偏低
农村人口多
4、据统计,世界农村人口占世界人口总数的40℅, 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农业人口比例大约在10℅ 左右。而我国13亿多人口,8亿多在农村。占全国人 口总数的63℅。
探究三: 我国的环境问题
工 业 废 气 严 重 污 染 空 气
目前,我国600余座城市,大气质量符合国家一级 标准的不到1%。
水土流失严重
农药残留
中国荒漠化面积已达 262.2万平方公里, 占国土面积的27.3%
耕地退化, 农业失收
讨论交流
上述图片反映了我国怎样的环境国情?
总体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 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 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A、人口基数过大和人口过快增长造成的 B、经济高速发展造成的 C、资源分布不合理造成的 D、资源的储量和质量的差异悬殊造成的 2、当前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是( D )
①人口基数大 ②新增人口多
③人口素质高 ④人口素质偏低
A、 ① ② ③ B、 ② ③ ④ C、 ① ③ ④ D、 ① ② ④
人
从
众
森 古代
林
木
近代 我森国林(人资口源逐)逐渐现渐增减代多少,
我有国人应生控动制形人象口地增将长我; 国人口与森林的变化画成这
实样施的计示划意生图育(的如国上策)。,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合理开1、发这利张用示资意源图,实表明了什么 ?
施保2护.我环们境可、以节从约中资得出哪些结论? 源的国策。
请爱护我们的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