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跖草
鸭跖草百科

鸭跖草百科鸭跖草介绍鸭跖草,拉丁学名:(Commelina communis),别名碧竹子、翠蝴蝶、淡竹叶等。
属粉状胚乳目、鸭跖草科、鸭跖草属一年生披散草本。
鸭跖草叶形为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叶序为互生,茎为匍匐茎,花朵为聚花序,顶生或腋生,雌雄同株,花瓣上面两瓣为蓝色,下面一瓣为白色,花苞呈佛焰苞状,绿色,雄蕊有6枚。
产云南、四川、甘肃以东的南北各省区。
越南、朝鲜、日本、俄罗斯远东地区以及北美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北美。
形态特征一年生披散草本。
茎匍匐生根,多分枝,长可达1米,下部无毛,上部被短毛。
叶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长3-9厘米,宽1.5-2厘米。
总苞片佛焰苞状,有1.5-4厘米的柄,与叶对生,折叠状,展开后为心形,顶端短急尖,基部心形,长1.2-2.5厘米,边缘常有硬毛;聚伞花序,下面一枝仅有花1朵,具长8毫米的梗,不孕;上面一枝具花3-4朵,具短梗,几乎不伸出佛焰苞。
花梗长仅3毫米,果期弯曲,长不过6毫米;萼片膜质,长约5毫米,内面2枚常靠近或合生;花瓣深蓝色;内面2枚具爪,长近1厘米。
蒴果椭圆形,长5-7毫米,2室,2爿裂,有种子4颗。
种子长2-3毫米,棕黄色,一端平截、腹面平,有不规则窝孔。
生长习性常见生于湿地。
适应性强,在全光照或半阴环境下都能生长。
但不能过阴,否则叶色减退为浅粉绿色,易徒长。
喜温暖,湿润气候,喜弱光,忌阳光曝晒,最适生长温度20~30℃,夜间温度10~18℃生长良好,冬季不低于10℃。
对土壤要求不严,耐旱性强,土壤略微有点湿就可以生长,如果盆土长期过湿,易出现茎叶腐烂。
用途1、绿化作用鸭跖草是优良的室内观叶植物,可置于窗台几架或室外阴蔽处。
鸭跖草可有效清除室内有害气体,释放氧气,是净化室内空气的优良植物。
2、药用作用功能主治:行水,清热,凉血,解毒。
治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感冒,丹毒,腮腺炎,黄疸肝炎,热痢,疟疾,鼻衄,尿血,血崩,白带,咽喉肿痛,痈疽疔疮。
性能:味甘、微苦,性寒。
鸭跖草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鸭跖草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摘要:鸭跖草是一种常见的室内装饰植物,它具有观赏价值和一定的药用价值。
本文将介绍鸭跖草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从选材、环境要求、日常护理等方面进行详细解读,帮助读者成功养护鸭跖草。
正文:一、材料准备1.盆:选择透气性好且较宽的盆,底部打孔,便于水分排出。
2.土壤:以排水性好、肥沃的土壤为主,可选择草本植物专用土或混合腐叶土和珍珠岩等。
3.鸭跖草苗:选取健康的苗木,无病虫害,根系发达。
二、环境要求1.光照:鸭跖草喜欢明亮的环境,但耐荫性较强,可适应较低光环境生长。
在夏季高温时,可以将鸭跖草置于半阴处,避免日照过强,防止叶片出现灼伤。
2.温度:鸭跖草适宜生长温度为20℃-30℃,在寒冷的冬季需要保持室温在12℃以上。
3.湿度:鸭跖草对空气湿度要求较高,适宜在50%-60%的湿度范围内生长。
可适时采取喷水增加空气湿度。
三、日常护理1.浇水:以保持土壤湿润为原则,不要让土壤过于湿润或干燥。
通常每周浇水一次,夏季高温时可增加浇水频率。
每次浇水要彻底,使整盆土壤受到适度的湿润。
2.施肥:鸭跖草喜欢富含有机质的土壤,可以每隔2-3个月施一次有机肥或草本植物尿素。
不宜过量施肥,以免造成根系烂根。
3.修剪:鸭跖草生长迅速,需要适度修剪来保持株型美观。
可根据需要选择剪去老化和枯黄的部分,促进新生枝芽长出。
4.疾病防治:鸭跖草长期生长在室内环境中,病虫害较少。
但如果出现叶片发黄、枯萎、生长缓慢等异常情况,可能是土壤中有害物质积累,可更换新土;若出现病虫害,可选用无公害的农药进行喷洒。
四、繁殖技巧1.扦插繁殖:从鸭跖草茎枝的顶部取1-2节健康的枝条,修剪成4-6cm长。
插入潮湿的砂土或发泡塑料削尖的孔眼中,保持土壤湿润,30-60天后即可生根。
2.分株繁殖:将成熟的鸭跖草拔出,轻轻晃动、清除多余的土壤后,将根系分为若干份。
每份分有3-4根和顶部嫩叶,重新种植,做好浇水和护理即可。
总结:鸭跖草是一种容易养护的室内装饰植物,只需注意光照、温度、湿度等环境要求,合理浇水、施肥和修剪等日常护理,便可健康茁壮地生长。
鸭跖草的繁殖管理

采用无土栽培技术进行鸭跖草繁殖,有效解决土壤连作障碍,提高 繁殖效率和产量。
未来发展方向与展望
绿色环保繁育技术
加强环保型繁育技术和生物农药的研究与应用,降低繁育过程中 的环境污染,实现绿色、可持续的鸭跖草繁殖。
分子育种技术应用
深入挖掘鸭跖草优异基因资源,利用分子育种技术培育高产优质、 抗逆性强的新品种,满足市场需求。
将处理好的种子均匀撒播在土壤 表面,然后轻轻覆土,使种子与 土壤紧密接触。播种后,保持土 壤湿润,一般约7-14天后即可发
芽。
分株繁殖
分株时间
鸭跖草的分株繁殖适宜在春季或秋季进行,此时植株生长旺盛,分株后容易恢复生机。
分株方法
挖掘出鸭跖草的母株,清除泥土,用刀将母株分成若干带有根系的子株。确保每个子株都 有足够的根系和叶片,以提高成活率。
02
注意施肥量
施肥时要控制肥料的用量,避免过量 施肥导致土壤盐碱化或烧伤植株。
03
施肥均匀
施肥时要均匀撒布在植株周围,并轻 轻耕翻土壤,使肥料与土壤混合均匀 ,有利于根系吸收。
病虫害防治
预防为主
鸭跖草的病虫害防治应以预防为主,定期清理落叶、枯枝,保持环 境整洁,减少病虫的滋生。
病虫害防治
一旦发现病虫害的出现,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防治,如使用生 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方法,避免病虫害扩散和影响鸭跖草的生长。
智慧繁育体系建设
不断完善鸭跖草智慧繁育技术体系,提高繁育管理的信息化、智能 化水平,促进鸭跖草产业的持续发展。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栽植与管理
将分好的子株重新栽植到肥沃、疏松的土壤中,轻轻压实土壤,浇透水。分株繁殖后,要 加强水分和养分管理,促进植株尽快恢复生长。同时,注意防治病虫害,确保植株健康生 长。
鸭跖草科属类别

鸭跖草科属类别鸭跖草科(Commelinaceae)属于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鸭跖草亚纲(Commelinidae)。
一、形态特征1. 植株形态- 鸭跖草科植物多为草本,茎细长,匍匐或直立。
例如鸭跖草(Commelina communis),茎基部匍匐生根,上部直立,常多分枝。
2. 叶- 叶互生,具叶鞘,叶鞘开口或闭合。
叶片形状多样,多为披针形或卵形等。
如紫露草(Tradescantia ohiensis)的叶片为线状披针形。
3. 花- 花两性,辐射对称或两侧对称。
花通常小而精致,组成聚伞花序、总状花序或单生。
花被片3枚,分离或基部联合,颜色多样,有蓝色、白色、紫色等。
像鸭跖草的花为聚伞花序,下面一枝仅有花1朵,具长梗,不孕;上面一枝具花3 - 4朵,花梗短,几乎不伸出佛焰苞。
花蓝色,花瓣3,其中1片较大,呈圆形,另外2片较小。
4. 果实与种子- 果实为蒴果,室背开裂或室间开裂,少数为浆果。
种子小,多数,有棱或具皱纹等。
二、常见属1. 鸭跖草属(Commelina)- 该属植物种类较多,分布广泛。
鸭跖草是常见的杂草,同时也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它适应能力强,常见于潮湿的草地、路边、田埂等地。
2. 紫露草属(Tradescantia)- 紫露草常被用于园林观赏,花朵小巧美丽,花期较长。
它比较耐阴,可种植于林下、花坛边缘等环境。
3. 吊竹梅属(Zebrina)- 吊竹梅(Zebrina pendula)叶片色彩斑斓,有绿色、紫色相间的条纹,是室内垂吊盆栽的优良植物。
它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不耐寒。
三、生态习性1. 生长环境- 鸭跖草科植物多生长在潮湿或湿润的环境中,如溪边、林下、湿地等。
但部分种类也能适应较为干旱的环境,具有一定的耐旱性。
2. 光照要求- 不同属种对光照要求有所差异。
一些种类如吊竹梅属植物在半阴环境下生长良好,而鸭跖草属的部分植物在光照充足的地方也能正常生长。
鸭跖草的养殖方法

鸭跖草的养殖方法
一、土壤
鸭跖草对土壤没有太高的要求,不过使用疏松的沙质土壤养殖最佳,也能够将腐叶土、园土和粗砂混合配制使用。
8ak
8ak
二、光照
它生长本事极强,在光照充沛或半阴的环境中都能正常生长。
不过不能长久在过于阴暗的环境中养殖,不然叶片色彩会变成淡粉绿色,还会引起徒长。
8ak
8ak
三、温度
最好给它20-30℃的生长环境,夜晚最好将温度控制在10-18℃。
冬季温度通常比较低,因此要适当调整温度,最低温度不能低于10℃。
8ak 四、浇水
鸭跖草喜爱微微潮湿的生长环境,在生长久间能够天天举行浇水。
天气干燥时适当喷水还能够提升空气湿度,夏季要保证养殖环境足够潮湿。
冬季应当少浇水,只要盆土保持潮湿的状态即可。
8ak
8ak
8ak。
鸭跖草的作用和功能主治

鸭跖草的作用和功能主治1. 鸭跖草的简介鸭跖草,学名Veronicastrum sibiricum,为忍冬科鸭跖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东亚地区,如中国、日本和朝鲜。
它的药用部分为全草。
2. 鸭跖草的主要成分鸭跖草主要含有挥发油、甾醇、皂苷、多糖、鞣质、黄酮苷等多种成分。
3. 鸭跖草的作用与功能鸭跖草具有多种保健和医疗功效,主要包括:•抗菌消炎:鸭跖草中的挥发油和黄酮苷具有较强的抗菌消炎作用,可用于治疗感染性皮肤疾病、口腔溃疡等炎症。
•清热解毒:鸭跖草含有皂苷和甾醇等成分,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痈疮肿毒、烦渴口干等症状。
•镇痛止痒:鸭跖草具有镇痛止痒的作用,可用于缓解皮肤瘙痒和湿疹等症状。
•平肝熄风:鸭跖草中的黄酮苷成分有平肝熄风的作用,可用于治疗风热头痛、目赤肿痛等症状。
•利尿止泻:鸭跖草能促进尿液的排出,有利尿止泻的效果,可用于治疗水肿、腹泻等症状。
•养血活血:鸭跖草中的多糖和鞣质成分有养血活血的作用,可用于改善贫血症状、促进伤口愈合等。
4. 鸭跖草的主治疾病鸭跖草在传统医学中被广泛应用于以下疾病的治疗:•感染性皮肤疾病:如湿疹、脓肿、疮疖等。
•口腔溃疡:使用鸭跖草制剂可以有效缓解口腔溃疡的疼痛和炎症。
•痈疮肿毒:鸭跖草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痈疮肿毒和疮疖等。
•皮肤瘙痒:鸭跖草可以缓解皮肤瘙痒和湿疹等症状。
•风热头痛:鸭跖草的黄酮苷成分有平肝熄风的作用,可用于治疗风热头痛、目赤肿痛等。
•水肿:鸭跖草具有利尿排湿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水肿和尿路感染等。
•腹泻:鸭跖草可以缓解腹泻和消化道不适等症状。
•贫血:鸭跖草富含多糖和鞣质,具有养血活血的作用,可用于改善贫血症状。
5. 鸭跖草的用法用量鸭跖草可以外用和内服,具体用法和用量如下:•外用:将鸭跖草研成粉末,加适量水调成糊状,涂抹于患处,每日2-3次。
•内服:鸭跖草可用于煎剂、冲剂、酒剂等制剂中,具体用量需根据病情和医生指导进行调整。
鸭跖草的繁殖管理

2023-11-04CATALOGUE目录•鸭跖草繁殖方法•鸭跖草繁殖环境•鸭跖草繁殖养护•鸭跖草繁殖应用•鸭跖草繁殖前景及挑战•鸭跖草繁殖案例分析01鸭跖草繁殖方法繁殖时间01分株繁殖通常在春季或秋季进行,此时温度适宜,成功率较高。
操作方法02将鸭跖草植株从土壤中挖出,分割成若干小株,每小株都应带有根系和若干叶片。
将分割后的小株栽种到新的土壤中,保持土壤湿润,约一周后即可生根发芽。
成活率03分株繁殖的成活率较高,但需要保证栽种环境与原生长环境相似,以降低移植后的适应难度。
繁殖时间扦插繁殖可以在鸭跖草的生长季节进行,但最佳时间为春季。
操作方法选择健康、无病虫害的鸭跖草枝条,剪切成10-15厘米的插条,每个插条上应保留2片叶子。
将插条插入湿润的土壤中,注意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约2-3周后即可生根。
成活率扦插繁殖的成活率较高,但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枝条和土壤湿度。
操作方法选择健康、无病虫害的鸭跖草种子,播撒在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中,覆盖一层薄土。
保持土壤湿润和适宜的温度,约1-2周后即可发芽。
繁殖时间播种繁殖适合在春季或秋季进行,此时气候适宜,播种后易发芽。
成活率播种繁殖的成活率因种子质量和环境条件而异,需要耐心等待发芽和生长。
播种繁殖02鸭跖草繁殖环境鸭跖草适宜生长在疏松而不太粘的土壤中,以保证根系能够呼吸顺畅,有利于植株的生长。
疏松透气排水性好富含养分土壤的排水性也要好,以避免水分积聚在盆土中,导致根部缺氧而腐烂。
土壤中应含有一定的养分,如腐殖质、氮肥等,以提供鸭跖草生长所需的营养。
03土壤选择0201鸭跖草需要充足的光照来进行光合作用,合成能量和营养物质。
充足的光照在夏季等高温季节,需要避免强烈阳光直射,以免伤害植株叶片。
避免强烈阳光直射根据鸭跖草的生长阶段和季节变化,适时调整光照时间,以满足其生长需求。
调整光照时间光照控制适宜的温度鸭跖草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5℃-25℃,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其正常生长。
怎样养殖管理鸭跖草

2023-11-08•植物学基础•养殖技术•管理方法目录•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利用01植物学基础分类鸭跖草属于鸭跖草科、鸭跖草属,是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
分布广泛分布于亚洲、非洲、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鸭跖草的分类与分布植株高约30-50厘米,茎为直立,有分枝。
茎叶片为心形或卵状披针形,表面为绿色,背面为紫色。
叶花朵为蓝色或紫色,呈漏斗状。
花果实为卵圆形,成熟时为黑色。
果鸭跖草的形态特征鸭跖草的生长环境适宜生长温度为15-30℃,耐高温和耐寒性较好。
温度光照水分土壤需要充足的光照,最好在向阳处生长。
喜湿润的环境,保持土壤湿润,生长期间需要多浇水。
适应多种土壤类型,但最好选择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
02养殖技术选择秋天成熟的种子,此时积累的养分最多,存活率相对高。
选择种子使用疏松而不太粘的土壤进行种植,有利于种子的生存。
选择土壤使用泥盆进行种植,有利于种子的生存。
选择容器将盆栽转移到光线明亮的地方,保持土壤湿润,等待发芽。
播种方法分株养殖注意事项分株后要放在光线明亮的地方养护,但不可以受到阳光直射,保持土壤湿润。
选择容器使用泥盆进行种植,有利于分株的生存。
选择土壤使用疏松而不太粘的土壤进行种植,有利于分株的生存。
选择分株时间最佳的分株时间是在春季和秋季,此时进行分株存活率最高。
选择分株方法将鸭跖草从盆中取出,分离出新的植株,确保每株都有根和叶子。
扦插养殖选择插条使用疏松而不太粘的土壤进行扦插,有利于插条的生存。
选择土壤选择容器扦插方法01020403将插条插入土壤中,保持土壤湿润,等待发芽。
选择健康的鸭跖草,剪下较为粗壮的枝条作为插条。
使用泥盆进行扦插,有利于插条的生存。
03管理方法光照管理鸭跖草需要充足的光照,每天至少需要6-8小时的直射阳光,才能保证其正常生长。
在光照不足的环境下,鸭跖草的茎叶容易徒长,影响其观赏价值。
如果是在室内养殖,需要保证光照充足,可以使用人工光源补充光照。
温度管理鸭跖草适宜生长的温度为15-25℃,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下均会影响其生长速度和品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9·
鸭跖草
Yazhicao
HERBA COMMELINAE
本品为鸭跖草科植物鸭跖草Commelina communis L.的干燥地上部分。
夏、秋二季采收,晒干。
【性状】本品长可达60cm,黄绿色或黄白色,较光滑。
茎有纵棱,直径约0.2cm,多有分枝或须根,节稍膨大,节间长3~9cm;质柔软,断面中心有髓。
叶互生,多皱缩、破碎,完整叶片展平后呈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3~9cm,宽1~2.5cm;先端尖,全缘,基部下延成膜质叶鞘,抱茎,叶脉平行。
花多脱落,总苞佛焰苞状,心形,两边不相连;花瓣皱缩,蓝色。
气微,味淡。
【鉴别】本品叶的表面观:非腺毛有两种,均为2细胞,一种短锥形,长45~60µm,壁较厚,基部细胞直径约45µm,顶端细胞短尖;另一种棒形,基部细胞长45~60µm,壁稍厚,顶端细胞较长,先端钝圆,壁薄,常脱落。
草酸钙针晶较多,长至74µm。
【炮制】除去杂质,洗净,切段,晒干。
【性味与归经】甘、淡,寒。
归肺、胃、小肠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利水消肿。
用于风热感冒,高热不退,咽喉肿痛,水肿尿少,热淋涩痛,痈肿疔毒。
【用法与用量】15~30g;鲜品60~90g。
外用适量。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霉。
鸭跖草Commelina communis L.
鸭跖草Commelina communis L.
粉末灰绿色或黄白色。
气微,味淡。
1.非腺毛有两种,均为2细胞,一种短锥形(1a),长45~60µm,壁较厚,基部细胞直径约45µm,顶端细胞短尖;另一种棒形(1b),基部细胞长45~60µm,壁稍厚,顶端细胞较长,先端钝圆,壁薄,常脱落。
2.气孔为平轴式,略突出表皮,副卫细胞4个,左、右与保卫细胞平列,上、下与保卫细胞直列。
3.草酸钙针晶较多,成束或散在,长至74µm。
偏光镜下针晶呈亮白色间蓝色。
4.果皮细胞略呈长条形,细胞壁呈连珠状,表面常附着草酸钙方晶。
5.种皮细胞黄棕色,多角形,壁厚,细胞内含黄棕色物。
6.分泌细胞表面观呈类圆形、椭圆形或长圆形,含黄色或黄棕色分泌物。
7.淀粉粒多存在于薄壁细胞中。
药名:鸭跖草
别名:鸡舌草、鼻斫草、碧竹子、碧蟾蜍、竹叶草、鸭脚草、耳环草、碧蝉儿花、地地藕、蓝姑草、竹鸡草、竹叶菜、淡竹叶、碧蝉花、水竹子、露草、帽子花、竹叶兰、竹根菜、鹅儿菜、竹管草、兰花草、野靛青、萤火虫草、竹叶活血丹、鸡冠菜、蓝花姑娘、鸭仔草
植物形态
鸭跖草,一年生草本。
高15-60cm。
多有须根。
茎多分枝,具纵棱,基部匍匐,上部直立,仅叶鞘及茎上部被短毛。
单叶互生,无柄或近无柄;叶片卵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4-10cm,宽1-3cm,先端渐尖,基部下延成膜质鞘,抱茎,有白色缘毛,全缘总苞片佛焰苞状,有1.5-4cm长的柄,与叶对生,心形,稍镰刀状弯曲,先端短急尖,长1.5-2.4cm,边缘常有硬毛。
聚伞花序生于枝上部者,花3-4朵,具短梗,生玩弄枝最下部者,有花1朵,梗长约8mm;萼片3,卵形,长约5mm,宽约3mm,膜质;花瓣3,深蓝色,较小的1片卵形,长约9mm,较大的2片近圆形,有长爪,长约15mm;雄蕊6,能育者3枚,花丝长约13mm,不育者3枚,花丝较短,无毛,先端蝴蝶状;雌蕊1,子房上倍,卵形,花柱丝状而长。
蒴果椭圆形,长5-7mm,2室,2瓣裂,每室种子2颗。
种子长2-3mm,表面凹凸不平,具白色小点。
花期7-9月,果期9-10月。
生药材鉴定
性状鉴别全草长至60cm,黄绿色,老茎略呈方形,表面光滑,具数条纵棱,直径约2mm,节膨大,基部节上常有须根;断面坚实,中部有髓。
叶互生,皱缩成团,质薄脆,易碎;完整叶片展平后呈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3-9cm,宽1-3cm,先端尖,全缘,基部下延成膜质鞘,抱茎,叶脉平行。
聚伞花序,总苞心状卵形,折合状,边缘不相边;花多脱落,萼片膜质,花瓣蓝黑色。
气微,味甘、淡。
以色黄绿者为佳。
显微鉴别叶表面观:上、下表皮细胞方形或长方形,散有多数草酸钙小针晶,长7-12μm;气孔略突起于表皮,副卫细胞平列4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