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常用数据公式及计算题

合集下载

一、成本价计算公式说明

一、成本价计算公式说明

一、成本价计算公式说明1.正常日移动加权:cost_price=(init_amt + pi_amt + mi_amt - mo_amt + kb_amt)/(init_qty + pi_qty + mi_qty - mo_qty)(期初金额+ 采购金额+ 调入金额- 调出金额+ 扣补金额)/(期初数量+ 采购数量+ 调入数量- 调出数量)。

2.如果正常日移动加权的计算结果异常就转为计算当日平均成本:本期成本金额/本期数量。

3.如果当日平均成本的计算结果异常就转为取上期成本。

4.如果上期成本结果异常就转为取档案进价。

二、负毛利常见案例1.商品毛利日报表问题现象:在商品毛利日报表中查到某个商品的毛利率为负。

排查方式:对比负毛利商品的销售金额和销售成本,如销售金额没问题,销售成本过低时说明其平均成本价有异常。

确定好平均成本价有问题的商品货号、时间和分店编码,进一步分析是否是采购时录入错误的采购价格导致平均成本异常,可根据实际情况做成本调价单纠正异常成本。

2.商品进销存日报表问题现象:商品进销存日报表毛利为负排查方式:根据商品货号、时间和分店编码进行筛选,查询其平均成本价的取价类型。

如果为正常日移动加权,则说明当天做的出入库金额有问题,导致其成本价异常。

此时可考虑在库存设置-公共选项中勾选“当日结成本价大于档案进价n倍,则取档案进价”,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避免异常成本。

但会导致在因为单据数据问题出现异常成本时,因为平均成本价取了档案进价,反而不能及时发现错误。

3.出入库明细出入库明细报表是查询商品负毛利最常用的方式,在出入库明细中根据负毛利商品的进销存记录明细,通过时间顺序找到异常成本单据,通常就可以查询出现负毛利的原因。

三、负毛利的产生常见原因1.散称商品产生负毛利。

成本价格与零售价格一致,而散称食品在前台销售时会出现抹零情况,所以可以得出以下情况。

成本价×日销售商品数量总和=成本销售总和而零售因为会抹零,就会出现销售价格×数量=抹零后(销售金额)+当日所有单据金额小于成本销售总和。

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常用公式、数据、计算题

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常用公式、数据、计算题

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常用公式、数据、计算题◎损失计算及其他公式:1、死亡工日:人数×6000;重伤工日:人数×1052、直接经济损失:抢救费+抚恤费 +机修费 +财产损失3、间接经济损失:停产+工作损失 +资源损失 +环境处理费 +补充新员工4、混合气体下(上)极限L=1/n/L+ ⋯⋯× 100%百分数 / 下限5、千人工伤率工伤总人数 / 职工人数× 1000‰6、千人死亡率死亡总人数 / 职工人数× 1000‰7、千人经济损失率全年损失(万) / 职工人数× 1000 ‰8、百万经济损失率全年损失(万) / 总产值(万)× 100%9、工作损失价值税利×总损失工日 / 工作日数×职工人数10、重大危险源㎡×相对密度×充装数系q1 /Q 1+ q2 /Q 2+ q3 /Q 3⋯⋯≥ 111、加权平均浓度CT+⋯ /8 ×6012、物质超标C/L+⋯> 113、爆炸危险度 R浓度 / 爆炸下限14、危害风险评价标准D=LECⅠ 级>320分极其危险Ⅱ 级160分~320分高度危险Ⅲ 级70分~159分显著危险Ⅳ级 20分 ~69 分一般危险Ⅴ级< 20 分稍有危险输入可靠度是0.9992 ,判断可靠度是 0.995 ,输出可靠度是 0.9994 ,则人在进行作业操作时的基本可靠度是()。

技术 189 页 r=a1a2a3◎建筑安全检查标准公式:1、汇总表分项得分◎总表分项得分×分项检查表得分/1002、汇总表分项得分(缺项)◎检查表得分之和/ ( 100- 缺项分)× 1003、检查表分表缺项计算◎检查表实得分/ ( 100- 缺项分)× 1004、保证项目缺项◎保证项目实得分/ ( 60- 缺项分)> 66.7%◎《条例》罚款规定:1、对单位处100 万元以上500 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上一年年收入60%至 100%的罚款;2、单位 1)发生一般事故的,处10-20万元以下的罚款;2 )发生较大事故的,处20-50万元以下的罚款; 3 )发生重大事故的,处50- 200 万元以下的罚款; 4 )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处200- 500 万元以下的罚款;3、主要负责人1)发生一般事故的,处上年收入30%的罚款;2 )发生较大事故的,处上年收入40%的罚款; 3)发生重大事故的,处上年收入60%的罚款; 4)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处上年收入80%的罚款。

人力资源计算题公式及例题

人力资源计算题公式及例题

1. 某车间某工种计划在 2007 年生产 A 产品 300 台, B 产品 400 台, C 产品 500 台, D 产品 200 台,其单台工时定额分别为 20,30,40,50 小时,计划期内定额完成率为 125%, 出 勤率为 90%,废品率为 8%,计算该车间该工种的定员人数。

(每种产品年总产量×单位产品工时定额)= (300 20) + (400 30) + (500 40) + (200 50) 23 (人)25181.25 0.9 (1 0.08)1)定员人数=计划期生产任务总量/(工人劳动效率(劳动定额×足额完成率)×出勤率) 班产量定额=工作时间(8)/工时定额定员人数= (生产任务量×工时定额)/(工作班时间( 8)×足额完成率×出勤率) 计划期任务若按年规定:见上述习题若任务不稳定时分母再乘以作业率 2)定员人数= (需要开动设备台数×每台设备开动班次)/(工人看管定额×出勤率) 3)现有三个岗位共同操作,甲岗位生产工作时间为 260 工分,乙岗位为 300 工分, 丙为240 工分,个人需要与休息宽放时间为 60 工分,定员人数为解: 班定员人数=共同操作的各岗位生产工作时间总和/ (共组班时间-个人需要与休息宽放 时间)班定员人数= (260+300+240)/(60×8-60) ≈22. 某医务所连续十天就诊如下,平均看病人为 15 分钟,医务人员时间利用率为 85%在保证 95%可靠性( ﹦ 1.6),就诊人数上限:解: (1)根据十天内的就诊统计数据, 可求得每天的就诊人数的均值 X 和标准差 如下:nX i(平均值) X =i=1 = = 123 (人次) n 10(X X )2(标准差) = ﹦ 8.47≈8(人次)n且已知保证 95%可靠性前提下 , ﹦ 1.6 所以,医务所每天就诊人数的上限为:X + × ﹦ 123+1.6×8﹦ 135.8≈136(人次)需安排医务人员数量:该医务所每天诊病总工作时间每个医务人员实际工作时间= 13615 = 5 (人)除了必要的医务人员外,还应该按照一定比例配备辅助人员和勤 608 0.85杂人员(此处各配备 1 人)。

案例常用数据公式及计算题

案例常用数据公式及计算题

案例常⽤数据公式及计算题公式常⽤数据技术题◎损失计算及其他公式:1、死亡⼯⽇:⼈数×6000;重伤⼯⽇:⼈数×1052、直接经济损失:抢救费+抚恤费+机修费+财产损失3、间接经济损失:停产+⼯作损失+资源损失+环境处理费+补充新员⼯4、混合⽓体下(上)极限L=1/n/L+……×100% 百分数/下限5、千⼈⼯伤率⼯伤总⼈数/职⼯⼈数×1000‰6、千⼈死亡率死亡总⼈数/职⼯⼈数×1000‰7、千⼈经济损失率全年损失(万)/职⼯⼈数×1000‰8、百万经济损失率全年损失(万)/总产值(万)×100%9、⼯作损失价值税利×总损失⼯⽇/⼯作⽇数×职⼯⼈数10、重⼤危险源㎡×相对密度×充装数系q1 /Q1+q2 /Q2+q3 /Q3……≥111、加权平均浓度C T+…/8×6012、物质超标C/L+…>113、爆炸危险度R浓度/ 爆炸下限14、危害风险评价标准D=LEC Ⅰ级>320分极其危险Ⅱ级160分~320分⾼度危险Ⅲ级70分~159分显著危险Ⅳ级20分~69分⼀般危险Ⅴ级<20分稍有危险输⼊可靠度是0.9992,判断可靠度是0.995,输出可靠度是0.9994,则⼈在进⾏作业操作时的基本可靠度是()。

技术189页r=a1a2a3◎建筑安全检查标准公式:1、汇总表分项得分◎总表分项得分×分项检查表得分/1002、汇总表分项得分(缺项)◎检查表得分之和/(100-缺项分)×1003、检查表分表缺项计算◎检查表实得分/(100-缺项分)×1004、保证项⽬缺项◎保证项⽬实得分/(60-缺项分)>66.7%◎《条例》罚款规定:1、对单位处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主要负责⼈、直接负责的主管⼈员和其他直接责任⼈员处上⼀年年收⼊60%⾄100%的罚款;2、单位1)发⽣⼀般事故的,处10-20万元以下的罚款;2)发⽣较⼤事故的,处20-50万元以下的罚款;3)发⽣重⼤事故的,处50-200万元以下的罚款;4)发⽣特别重⼤事故的,处200-500万元以下的罚款;3、主要负责⼈1)发⽣⼀般事故的,处上年收⼊30%的罚款;2)发⽣较⼤事故的,处上年收⼊40%的罚款;3)发⽣重⼤事故的,处上年收⼊60%的罚款;4)发⽣特别重⼤事故的,处上年收⼊80%的罚款。

Excel公式和函数 典型案例—温度与产量的线性回归分析

Excel公式和函数  典型案例—温度与产量的线性回归分析

Excel 公式和函数 典型案例—温度与产量的线性回归分析为了研究某一化学反应过程中,温度x 对产品产量Y 的影响,下面利用线性回归预测分析来解决这一问题。

在本例的制作过程中,主要让用户了解如何使用线性回归函数来计算方差和残差等值,以及运用【数据分析】工具来分析温度x 与产量Y 的关系。

1.练习要点● 回归函数的应用 ● 数据分析工具的应用 2.操作步骤:(1)新建一张空白工作表,在A1单元格中,输入标题文字,并合并A1至K1单元格。

然后,单击【样式】组中的【单元格样式】下拉按钮,选择“标题”项,如图8-60所示。

图8-60 应用单元格样式(2)在C2至C4单元格中,输入字段名。

然后,选择D2单元格,输入num1文本,并将鼠标置于该单元格的填充柄上,向右拖动至K1单元格,如图8-61所示。

图8-61 自动填充数据(3)在B3至K4单元格区域中,分别输入温度及产量的相应字段信息,如图8-62所示。

图8-62 输入相应的字段信息选择拖动输入(4)全选整张工作表,并双击【对齐方式】组中的【居中】按钮,即可使单元格的所有数据居中对齐,如图8-63所示。

图8-63 设置对齐方式技巧 单击行号与列标的交叉处,或者按Ctrl+A 组合键,即可全选整张工作表。

(5)全选工作表,单击【单元格】组中的【格式】下拉按钮,执行【行高】命令。

然后,在弹出的【行高】对话框中,设置【行高】为18,如图8-64所示。

图8-64 设置行高提 示 全选整张工作表,设置行高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后面的操作中,重复设置行高。

(6)将鼠标置于第1行与第2行的边界线上,当光标变成“单竖线双向”箭头时向下拖动至显示“高度:28.5(38像素)”,如图8-65所示。

图8-65 调整行高(7)选择A2至K4单元格区域,单击【字体】组中的【边框】下拉按钮,选择【所有框线】项,如图8-66所示。

图8-66 添加边框(8)选择A2至A4单元格,在【字体】组中设置【填充颜色】为“黄色”。

计算机网络原理公式及计算题

计算机网络原理公式及计算题

计算机网络原理公式及计算题第三章物理层公式一:数据传输速率的定义和计算每秒能传输的二进制信息位数,单位为位/秒(bits per second),记作bps或b/sR=1/T*Log2N(bps)T为一个数字脉冲信号的宽度(全宽码情况)或重复周期(归零码情况)单位为秒。

N一个码元所取有效离散值个数,也称调制电平数,取2的整数次方值公式二: 信号传输速率(码元速率、调制速率或波特率)定义和计算单位时间内通过信道传输的码元个数,也就是信号经调制后的传输速率,单位为波特(Baud)。

B=1/T (Baud)公式三:调制速率与数据传输速率的对应关系式R=B*Log2N(bps)公式四:奈奎斯特公式奈奎斯特(Nyquist)定理奈奎斯特首先给出了无噪声情况下码元速率的极限值B与信息带宽H的关系B=2*H H是信道的带宽,单位为Hz信道传输能力的奈奎斯特公式:C=2*H*Log2N公式五:香农公式受随机噪声干扰的信道情况,给出了计算信道的香农公式: C=H*Log2(1+S/N)(bps)其中,S表示信号功率,N为噪声功率,S/N则为信噪比。

由于实际使用的信道的信噪比都要足够大,故常表示成10*log10 (S/N),以分贝(dB)为单位来计算,在使用时要特别注意公式六:误码率误码率是衡量数据通信系统在正常工作情况下的工作情况下的传输可靠性的指标,它定义为二进制数据传输出错的概率。

设传输的二进制数据总数为N位,其中出错的位数为Ne,则误码率表示为;Pe= Ne/N公式七:采样定律采样定理❖Fs(= 1/Ts )≥ 2Fmax 或Fs≥2Bs❖Fs是采样频率,Fmax 是原始信号最大频率,Ts 为采样周期,Bs(= Fmax— Fmin)为原始信号的带宽。

❖量化级是2的整数倍,用来生成每次采样的二进制码的个数,❖2二进制码个数=量化级,比如量化级为128,则每次采样二进制码为7个❖信号传输速率=采样频率*每次采样的二进制码个数❖R(数据传输率)=1/T*log2N公式八: T1载波和E1载波的编码效率和开销率.T1载波利用脉码调制PCM和时分TDM技术,使24路采样声音信号复用一个通道。

计算机网络原理公式及计算题

计算机网络原理公式及计算题

计算机网络原理公式及计算题在计算机网络中,有许多重要的原理和公式用于帮助我们理解和计算网络相关的性能和参数。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计算机网络原理公式,并提供一些计算题来帮助读者加深理解。

一、带宽与传输速率在网络中,带宽是指网络传输的能力,通常以“比特/秒”(bps)为单位。

传输速率则是指实际传输的数据量,通常以“字节/秒”(Bps)为单位。

两者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所示:传输速率(Bps)= 带宽(bps)/ 8例如,如果一个网络的带宽为1 Mbps(兆比特/秒),则其传输速率为:传输速率(Bps)= 1 Mbps / 8 = 125 KBps二、时延与吞吐量在网络中,时延是指数据从发送方到接收方的传输时间。

时延通常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发送时延(Transmission Delay):指从第一个比特开始发送到最后一个比特发送完毕所需的时间。

发送时延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发送时延 = 数据长度(比特)/ 传输速率(bps)2. 传播时延(Propagation Delay):指数据在传输媒介(如光纤、电缆)中传播的时间。

传播时延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传播时延 = 传输距离(米)/ 传播速度(米/秒)3. 处理时延(Processing Delay):指数据在网络节点(如路由器、交换机)进行处理所需的时间,包括进行路由选择、缓存查找等操作。

处理时延通常无法精确计算,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估算。

4. 排队时延(Queuing Delay):指数据在网络节点的缓存队列中等待处理所需的时间,主要受网络拥塞程度和队列容量影响。

吞吐量则是指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网络的数据量,通常以“比特/秒”或“字节/秒”为单位。

吞吐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吞吐量(bps或Bps)= 数据长度(比特或字节)/ 总时延(秒)三、往返时间(RTT)往返时间(Round-Trip Time,简称RTT)是指从发送方发送数据到接收方再返回发送方所经历的时间。

金融学计算题答案及案例分析

金融学计算题答案及案例分析

计算题解答四
2.假定基础货币为1 000元,支票存款的法定存款准备率为10%, 现金漏损率为2%,银行体系的支票存款为4 000元,试求银行支 票存款的实际准备率与超额存款准备金。 • 解(1):因为Mb=C+R=C+[R(法)+R(超)] • 而R(法)=4000*10%=400 • 银行系统外 C=4000*2%=80 • 所以超额存款准备金: • R(超) =Mb-C-R(法)=1000-80-400=520 • 实际存款准备率=(400+520)÷4 000*100%=23% • 超额准备金=23%-10%=13% • 解(2):基础货帀为1000元,银行体系的支票存款总额为4 000元, • 全部准备金=4000/1000=25% • 实际存款准备率=25%-2%=23% • 超额准备金=25%-2%-10%=13%
计算题解答二
• 4.某债券买人价99.65元,面额100元,还有9 年到期,每年付息一次,利息率5%,计算直接 收益率和到期收益率。 • 解:直接收益率=100*5%÷99.65*100% • =5.02% • 到期收益率= • [100*5%+(100-99.65)/9]/99.65*100% • =5.06%
计算题解答三
• 2.A企业持一张票面额100万元,尚有120天到 期的商业票据到银行贴现,银行规定的贴现率为 6%,银行应付款是多少? • 解:银行应付款=票据面额*(1-贴现率*剩余天 /360) • =100*(1-6%*120/360) • =98(万元) •
计算题解答三
• 3.一张面额10000元,90天到期,票面利率3%的票据 向银行申请贴现,贴现率为3.5%(客户实际持有30天), 分别计算贴现利息和贴现实付金额。 . • 解:贴息的计算公式 • 贴现利息=票据面额×年贴现率×未到期天数/360 • 贴现付款额=票据面额-贴现利息 • 贴现利息=10000*(1+3%*90÷360)*3.5%*60÷360 • =58.77(元) 贴现实付金额=10000*(1+3%* 90÷360 )-58.77 =10016.23(元)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式常用数据技术题◎损失计算及其他公式:1、死亡工日:人数×6000;重伤工日:人数×1052、直接经济损失:抢救费+抚恤费+机修费+财产损失3、间接经济损失:停产+工作损失+资源损失+环境处理费+补充新员工4、混合气体下(上)极限L=1/n/L+……×100% 百分数/下限5、千人工伤率工伤总人数/职工人数×1000‰6、千人死亡率死亡总人数/职工人数×1000‰7、千人经济损失率全年损失(万)/职工人数×1000‰8、百万经济损失率全年损失(万)/总产值(万)×100%9、工作损失价值税利×总损失工日/工作日数×职工人数10、重大危险源㎡×相对密度×充装数系q1 /Q1+q2 /Q2+q3 /Q3……≥111、加权平均浓度C T+…/8×6012、物质超标C/L+…>113、爆炸危险度R浓度/ 爆炸下限14、危害风险评价标准D=LEC Ⅰ级>320分极其危险Ⅱ级160分~320分高度危险Ⅲ级70分~159分显著危险Ⅳ级20分~69分一般危险Ⅴ级<20分稍有危险输入可靠度是0.9992,判断可靠度是0.995,输出可靠度是0.9994,则人在进行作业操作时的基本可靠度是()。

技术189页r=a1a2a3◎建筑安全检查标准公式:1、汇总表分项得分◎总表分项得分×分项检查表得分/1002、汇总表分项得分(缺项)◎检查表得分之和/(100-缺项分)×1003、检查表分表缺项计算◎检查表实得分/(100-缺项分)×1004、保证项目缺项◎保证项目实得分/(60-缺项分)>66.7%◎《条例》罚款规定:1、对单位处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上一年年收入60%至100%的罚款;2、单位1)发生一般事故的,处10-20万元以下的罚款;2)发生较大事故的,处20-50万元以下的罚款;3)发生重大事故的,处50-200万元以下的罚款;4)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处200-500万元以下的罚款;3、主要负责人1)发生一般事故的,处上年收入30%的罚款;2)发生较大事故的,处上年收入40%的罚款;3)发生重大事故的,处上年收入60%的罚款;4)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处上年收入80%的罚款。

4、单位主要负责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上一年年收入40%至80%的罚款。

◎《条例》事故分类规定:①特别重大事故:30—100—1亿【上】②重大事故:10-30【下】50—100【下】5仟—1亿【下】③较大事故:3-10【下】10—50【下】1仟—5仟【下】④一般事故:3—10—1仟【下】①特大火灾:10—20—20—50—100—【上】②重大火灾:3—10—10—30—30—【上】③一般火灾:以上除外的火灾200641.某采石场工地作业场所存在白云石粉尘和大理石粉尘。

测得两种粉尘的总尘浓度分别是8 mg/m3和10 mg /m3,两种粉尘相应的容许浓度限值均是10mg/m3,则该作业场所()。

A.总粉尘未超过接触限值B.总粉尘超过接触限值C.满足Ⅱ级危害程度D.具有爆炸危险1.在保护接零系统中,保护导体的截面面积必须合格。

当PE线与相线材料相回时,如相线截面面积为l6 mm2,则PE线截面面积不得小于(D )mm2. 34页A.4B.6C.10D.16200710.爆炸性气体、蒸气、薄雾按其引燃温度的不同,分为(B)个组别。

A.4B.6C.8D.1020089.某保护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为3Ω,流过该接地装置的最大接地故障电流为10A.如果接触该设备的人的人体电阻为1000Ω,则在故障情况下流过人体的最大电流约为( A )。

电压=电流*电阻A.30mAB.13 mAC.10 mAD.30 Au= IR =3*10=30V30/1000=30mAU=IR 当知道最大接地故障电流为10A和接地电阻为3Ω时,就通过这个公式计算出电压U=3*10=30V 知道了电压,我们在了解到接触该设备的人的人体电阻为1000Ω时,故I=U/R=30V/1000Ω=0.03A0.03A*1000mA=30mA 1A=1000mA32.根据《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下列场所或装置属于重大危险源申报登记范围的是( )。

DA.某化工厂生产场所临时存放2个4.5t煤油储罐(临界量为10t)B.某工厂储罐区存有3个2t乙炔储罐(临界量为10t),C.某烟花爆竹厂生产场所临时存放0.1t黑火药、0.1t烟火药、0.1t爆竹、0.1t烟花(临界量均为0.5t)D.额定蒸汽压力>2.5Pa,且额定蒸发量≥10t/h的蒸汽锅炉20098、人的感知电流是指电流通过人体时,引起人有发麻感觉及轻微针刺感的最小电流。

就工频电流有效值而言,人的感知电流约为()mA。

答案BA.0.1~0.2 B.0.5~1 C.10~100 D.200~300◆煤矿瓦斯爆炸事故是严重的生产安全事故之一。

煤矿瓦斯主要成分是甲烷(CH4),根据甲烷完全燃烧反应所需氧原子数估算,其爆炸下限为()%。

A.1.25 B.5.12 C.6.54 D.10.50100L下= ————————(经验公式)4.76 (N-1)+1式中L下——碳氢化台物的爆炸下限;N——每摩尔可燃气体完全燃烧所需氧原子数。

◆某电气线路正常工作电流为10A,线路上1s的发热量为1J,即线路上功率损耗为1W;短路时,电流剧增为100A,则短路时线路上功率损耗为( )W。

答案CA. 1B.10C.100D.l 000独处(836737913) 10:30:12 千年肉夹馍(173219672) 10:31:51I2*R*T=1JR=1/102*1=1/100P= I2*R’=1002*1/100=100短路时电流升高电压降低T=时间R电阻,P功率,W电功IU=Pi的平方乘以rt为1j求出r为0.01欧姆再根据p=i的平方乘以rP=IXIXR即10X10XR=1 R=0.01电功W=I*U*TI=电流U=电压◆某生产经营单位2005年总产值8000万元,因生产性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l60万元,则该单位百万元产值经济损失率是()。

【百万经济损失率全年损失(万)/总产值(万)×100%】160/8000*100% = 160/8000*100=2 答案AA.2 B.0.2 C.20 D.5工作损失价值◆某火灾事故造成一次死亡1人,该厂2001年税利是110万元,2011年平均职工人数是296人,企业法定工作日是300天。

直接经济损失7.43万元。

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GB6721-1986)进行计算,该起事故的总损失工作日数是()工作日。

工作损失价值是多少()A.6000 B.30000 C.50000 D.45000(6000×110)/(296×300)=7.43 案例辅导书69页(死人×税)/(平均人×工作日)如果310号油罐和311号油罐相距400m,且都是直径15m的圆柱型罐体,其最高油面高度是14.3m,试判断该单元是否构成重大危险源。

汽油在储存区的临界量是20t,汽油的密度是750kg/m3。

是否构成重大危险源?1.由于310号油罐和311号油罐相距不够500m,所以它们是一个储存单元,两罐最大储油量是:3.14×(7.52×7.52)×14.3×0.75×2=3788.61 t已远远大于汽油在储存区的临界量20t,所以构成重大危险源自己编的题。

某企业年平均职工人数是1500人,2009年企业的总产值是8.9亿元,当年税利是330万元,该企业法定工作日是300天。

该企业本次火灾事故造成企业死亡3人,重伤10人。

因停产、减产损失的价值是5.8万元,资源损失价值是16.2万元。

抚恤费91.5万、丧葬费3万、抢救费9万、医疗费5万、歇工费用4万、安监局罚款7万、赔偿费用11万、固定资产损失20万、事后现场清理3.5万。

事后新进员工进行培训,聘请老师花掉培训费8000元。

试计算:千人经济损失率?百万元产值经济损失率?事故经济损失是多少?并写出计算试及结果。

千人经济损失率?【千人经济损失率全年损失(万)/职工人数×1000‰】【(5.8.+16.2+91.5+3+9+5+4+7+11+20+3.5+0.8)+[(18000×330)/(1500×300)]】/1500×1000=[176.8+13.2]/1500×1000=190/1500×1000=126.66百万元产值经济损失率?全年损失(万)/总产值(万)×100% 190/89000×100=事故经济损失是多少?是190该起事故的总损失工作日数是()工作日。

工作损失价值是多少()◆输入可靠度是0.9992,判断可靠度是0.995,输出可靠度是0.9994,则人在进行作业操作时的基本可靠度是()。

189页r=a1a2a3 即:0.992*0.995*0.9994=0.9936 答案CA. 2.9936B. 0.9978C. 0.9936D. 0.995◆某采石场工地作业场所存在白云石粉尘和大理石粉尘。

测得两种粉尘的总尘浓度分别是8 mg/m3和10 mg/m3,两种粉尘相应的容许浓度限值均是10mg/m3,则该作业场所()。

按最大量算A.总粉尘未超过接触限值B.总粉尘超过接触限值C.满足Ⅱ级危害程度D.具有爆炸危险◆一氧化碳与空气混合的爆炸压力(初始温度为27℃,初始压力为0.1MPa,爆炸温度为2411K应为()。

式中:P、T和n一一爆炸后的最大压力、最高温度和气体摩尔数。

P0、T0 和m——爆炸前的原始压力、温度和气体摩尔数。

由此可以得爆炸压力计算公式:P=[Tn/(T0m)]P0 (2—25)例]设Po = 0.1MPa.To=27℃,T=2411K,求一氧化碳与空气混合物的最大爆炸压力。

[解]当可燃物质的浓度等于或稍高于完全反应的浓度时,爆炸产生的压力最大,所以计算时应采用完全反应的浓度。

先按一氧化碳的燃烧反应式计算爆炸前后的气体摩尔数:2CO+O2+3.76N2=2C02+3.76N2由此可得出m=6.76,n=5.76,代入式(2—8)、,得:2411×5.76 ×0.1P = ————————— = 0.69300×6.67以上计算的爆炸温度与压力都没有考虑热损失,是按理论的空气量计算的,所得的数值都是最大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