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娘子军观后感
《红色娘子军》电影观后感

《红色娘子军》电影观后感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吧,需要写一篇观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
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观后感呢?下面本店铺给大家带来《红色娘子军》电影观后感,希望大家喜欢!《红色娘子军》电影观后感1“向前进向前进,战士的责任重,妇女的冤仇深……”三年以来,三十年以来,一千八百四十年以来,多少人民英雄和战士抛头颅,洒热血换来了中国人民的幸福自由生活:雷锋舍己为人;刘胡兰坚强不屈;王小二机智勇敢;董存瑞刚正不阿……但留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不是他们,是那娘子军。
她们都是来自琼可农村家的女孩子,为反抗封建压迫和争取男女平等,在共产党组织领导下,勇敢地拿起来了枪,成立了红军第二独立师女子军特务连——红色娘子军。
她们勇敢、几只,出色地完成了保卫领导机关,宣传发动群众等项任务,很好地配合了主力不对作战。
这是吴琼花她们从穷苦农民到英勇的革命战士的成长历程。
吴琼花无法忍受恶霸南霸天的欺压决定逃离,在路途中遇见了红军洪常青,他给吴琼花提议,让她去投奔红军。
因此,吴琼花走上了革命之路,用手中的枪击退敌人。
其中让我最难忘的一幕就是洪常青面对死毫不惧怕,坚持着在自己在火焰中只剩下一口气之际高昂地喊道:”共产党是不怕死的!”他的话一下震撼了我,着实使我叹服。
他的身影在熊熊的烈火中显得如此高大、庄严,好像是矗立在那儿的一座泰山。
吴琼花和战友们在洪常青牺牲之后,并没有丧失战斗的信念,她们知道洪常青会永远铭记在她们心中,他激励着她们,鼓舞着她们。
她们变得越发顽强,并且化悲痛为力量,不管多少敌人前赴后继,她们日日夜夜穿梭在丛林之中与敌人搏斗。
娘子军们没有枪了,就用刀片向敌人刺去,她们临危不惧甚至徒手去打嚣张猖狂的敌人。
她们呢打倒了一个又一个的敌人,身边的战友们也一个一个的倒下,她擦干泪水,攥紧了拳头,憎恨涌在心头,在战斗中不屈不挠,终于打败了罪大恶极的南霸天,我的嘴角不仅扬起笑意。
她们,渴了到溪边喝水,饿了吃野果野菜,吃不饱的食物,穿不暖的军服,风餐露宿……即使这样,她们也一步一步走过来了。
《红色娘子军》观后感

《红色娘子军》观后感《红色娘子军》不再是一部电影、一场芭蕾舞剧,而是一个舍己救人的英雄故事,是一个追求信仰的感人故事,下面就是关于《红色娘子军》观后感的范文,希望通过这些观后感能够让大家对《红色娘子军》有一个重新的认识。
《红色娘子军》观后感1看了《红色娘子军》,有感于洪常青的信仰的力量,信仰正义,所以他挽救了垂死的琼花,并在了解到南霸天的恶行后决心铲除这个毒瘤,解救像琼花一样穷苦,屈辱的生活的人。
即便被南霸天一伙抓住,受到威逼利诱,也不会假以慈色,对他来说革命的立场,革命的态度无可动摇,最后在烈火中死去,而他的眼中不曾彷徨,他坚定的眼神是传达出他对革命必将进行下去,并且最终胜利的信心。
他是一位仁并富有谋略,而且有信仰的战士。
故事的主角琼花不甘于被别人主宰自己的命运,选择了反抗。
在那个时代,等待他们这些人的无非是成为彻底堕落地主老财的爪牙,欺压与自己一样受压迫的仆人,要不就是接受悲惨的命运,生死命运由别人主宰。
琼花是幸运的,她的反抗不仅救了自己,也为想她一样的人解放增添了一份希望。
常青虽然牺牲了而琼花逐渐成长为一名有经验有信仰的革命战士,革命之火不会熄灭,战斗还将继续,牺牲还会有,但像琼花一样受压迫的人将会慢慢觉醒,加入革命的队伍,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南霸天被赶走后,战士们和乡亲们一同庆祝的情景和琼花初入伍被热烈欢迎的情景,那明丽的色彩和欢快的曲调,让我感受到这是一支正义之师,这是一支为人民谋福祉的部队。
歌词中唱到“军民团结一家亲”,是啊,站在绝大多数人民的利益和立场中的部队怎么会不胜利呢?最重要的是表演本身,好精彩!《红色娘子军》观后感2《红色娘子军》讲述的是琼花从一个普通农民成长为一个坚强的革命战士的故事。
贫农女儿吴琼花不堪忍受恶霸地主南霸天的残酷压迫,决心逃出火炕,后来遇到红军干部洪常青,给她指明了投奔红军走上革命之路的曲折经历。
最令人难忘的一幕是——洪常青牺牲的壮烈场面,看到他在熊熊烈火中昂然挺立着的高大的身影,我禁不住热泪盈眶。
红色娘子军观后感

红色娘子军观后感前几天看了《红色娘子军》这部电影,心里头一直翻腾着,久久不能平静。
影片中那些娘子军战士们的身影,在我脑海里不断地浮现。
她们不是那种柔弱的、需要人保护的女子,而是一群充满了勇气和力量,为了理想和信念能够奋勇向前的巾帼英雄。
故事发生在那个充满动荡和变革的年代。
娘子军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背景,但都因为共同的追求走到了一起。
吴琼花,那个倔强而又充满斗志的姑娘,给我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
她原本是个受尽压迫的丫鬟,被地主恶霸欺凌,但她的眼神里始终透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
当她有机会参加娘子军,拿起枪杆子的时候,她就像是找到了自己的归属。
记得有一个场景,吴琼花第一次参加战斗。
她紧张又兴奋,紧紧握着手中的枪,眼睛死死地盯着前方。
当敌人出现的那一刻,她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可她没有退缩。
她跟着战友们一起冲锋,嘴里喊着口号,那声音仿佛能冲破云霄。
她在枪林弹雨中奔跑、射击,脸上沾满了尘土和汗水,却丝毫不在意。
那一刻,我仿佛能感受到她心中的怒火,那是对敌人的仇恨,对自由和平等的渴望。
还有洪常青,那个坚定而又智慧的领导者。
他总是那么沉着冷静,在危险面前从不畏惧。
他教导娘子军们不仅要有勇气,还要有策略。
有一次,娘子军们遇到了敌人的陷阱,大家都有些慌乱。
洪常青迅速观察了周围的情况,冷静地指挥大家突围。
他身先士卒,冲在最前面,为大家开辟出一条生路。
他的身影在战火中显得那么高大,让大家都充满了信心和勇气。
娘子军们的生活条件也异常艰苦。
她们住在简陋的营地,吃的是粗茶淡饭,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乐观的笑容。
她们会在休息的时候一起唱歌、跳舞,互相鼓励。
那种团结和友爱的氛围,真的让人感动。
在一次战斗中,娘子军们遭受了重创。
许多战友受伤甚至牺牲,吴琼花看着身边倒下的姐妹,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但她咬着牙,发誓一定要为她们报仇。
那种悲痛和坚定交织的表情,让我的心也跟着揪了起来。
影片中那些激烈的战斗场面,让我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
有关红色娘子军的观后感作文(锦集27篇)

有关红色娘子军的观后感作文(锦集27篇)篇1:《红色娘子军》观后感看了《红色娘子军》,有感于洪常青的信仰的力量,信仰正义,所以他挽救了垂死的琼花,并在了解到南霸天的恶行后决心铲除这个毒瘤,解救像琼花一样穷苦,屈辱的生活的人。
即便被南霸天一伙抓住,受到威逼利诱,也不会假以慈色,对他来说革命的立场,革命的态度无可动摇,最后在烈火中死去,而他的眼中不曾彷徨,他坚定的眼神是传达出他对革命必将进行下去,并且最终胜利的信心。
他是一位仁并富有谋略,而且有信仰的战士。
故事的主角琼花不甘于被别人主宰自己的命运,选择了反抗。
在那个时代,等待他们这些人的无非是成为彻底堕落地主老财的爪牙,欺压与自己一样受压迫的仆人,要不就是接受悲惨的命运,生死命运由别人主宰。
琼花是幸运的,她的反抗不仅救了自己,也为想她一样的人解放增添了一份希望。
常青虽然牺牲了而琼花逐渐成长为一名有经验有信仰的革命战士,革命之火不会熄灭,战斗还将继续,牺牲还会有,但像琼花一样受压迫的人将会慢慢觉醒,加入革命的队伍,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南霸天被赶走后,战士们和乡亲们一同庆祝的情景和琼花初入伍被热烈欢迎的情景,那明丽的色彩和欢快的曲调,让我感受到这是一支正义之师,这是一支为人民谋福祉的部队。
歌词中唱到“军民团结一家亲”,是啊,站在绝大多数人民的利益和立场中的部队怎么会不胜利呢?最重要的是表演本身,好精彩!篇2:《红色娘子军》观后感今天有幸再一次观看了影响数代人的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
在全新的红色文化视觉盛宴中梦回峥嵘岁月,在雨林意象、万泉清波中激荡革命情怀。
中国芭蕾经典《红色娘子军》面世五十多年来香远益清且历久弥新,其艺术魅力、创造力、生命力、感染力激励了无数人。
它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奋斗精神的同时,也绽放出一朵中华民族芭蕾艺术之花的独特魅力;它是东西方文化艺术成功融合的典范,也是中华芭蕾创作史上的里程碑。
它是我们的骄傲,如今已成为中央芭蕾舞团代代相传的一面旗帜。
《红色娘子军》观后感

《红色娘子军》观后感《红色娘子军》观后感(精选6篇)《红色娘子军》观后感篇1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是我国第一部成功借鉴西方芭蕾形式而创作的现代芭蕾舞剧,该舞剧反映了中国人的历史与民族情感,成为中国的芭蕾,具有很强的民族风格,是中国乃至世界舞剧历史上的一朵奇葩。
无论从它的选材上,还是在舞蹈动作上都有新的突破。
一、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背景以及剧情介绍六十年代周恩来总理指示中国艺术要“革命化、民族化、群众化”,在总理的关怀下芭蕾舞《红色娘子军》进行首次改革的尝试。
之后,舞剧首演于人民大会堂,是由李承祥、王锡贤、蒋祖慧担当编导、由中央歌剧舞蹈芭蕾舞剧团演出,作曲是吴祖强、杜鸣心等。
而故事则是反应了十年内战期间,在海南岛椰林寨,丫头吴清华不堪地主南霸天的折磨,逃出地主家,但却没有成功,被再次抓回,之后,由红军干部洪常清救起,并在指引下投奔红军,成为“红色娘子军连”的一名战士,在一次行动中,由于报仇心切、打乱了原先的计划,使南霸天逃脱,在党的谆谆教导下,她认识了自己的错误,努力使自己成长为一名成熟的战士,最后和部队一起奋勇杀敌,击毙了地主,使椰林寨得以解放。
二、对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舞蹈鉴赏《红色娘子军》的舞蹈风格是任何一部芭蕾舞剧都不具备的,除了西方芭蕾的舞蹈语言外,还融合了中国的戏曲和民间舞蹈元素,其中的舞蹈动作更会让人刻骨铭心。
首先,我们知道芭蕾舞即欧洲古典舞蹈,这是在欧洲各地民族舞蹈的基础上,经过几个世纪不断加工、丰富、发展而形成的,具有严格规范和结构形式的欧洲传统舞蹈艺术。
古典芭蕾舞动作的基础是建立在“开绷直立”的美学的基础之上的。
开,是指“肩”、“胸”、“膝”、“踝”部位的打开。
绷,是指脚部、膝关节及踝关节绷直。
直,是指舞者腿部、双腿膝盖以及后背的垂直。
立,是指身体的直立、挺拔。
头颈、躯干和四肢作为一个整体,把身体中心准确地放在两腿或一腿的重心上。
知道了这些以后,我们再看舞剧《红色娘子军》,作为芭蕾剧,演员们的动作“开绷直立”是随处可见的,但是,我们从舞蹈形态上不难发现,全剧自始至终都融入了大量的中国古典舞蹈和民族民间舞蹈的语汇与技法。
《红色娘子军》观后感

电影名:《红色娘子军》观后感说起来,《红色娘子军》这部老电影,我本来是没啥兴趣看的。
毕竟现在各种特效大片看得多了,谁还去看这种“古董”啊?看完之后,我发现自己被打脸了。
这电影,还真挺带劲的!《红色娘子军》是谢晋导演的,主演是祝希娟和王心刚,类型是革命历史题材的。
故事讲的是吴琼花从一个受压迫的丫鬟,成长为一名坚定的革命战士的故事。
她经历了好多苦难,也见证了革命的残酷和希望。
我就不剧透太多细节了,怕影响你们观看的乐趣。
吴琼花这个角色,一开始挺让人心疼的,一个弱女子,被地主恶霸欺负得那么惨。
她可不是那种逆来顺受的性格。
她骨子里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就像一株野草,怎么踩都踩不死。
你看她后来加入娘子军,那眼神,那气势,简直判若两人!还有洪常青,他就像一座灯塔,指引着吴琼花前进的方向。
他既有战士的果敢,又有领导的智慧,是个非常有魅力的角色。
这部电影的主题,我觉得是关于解放和自由的。
它展现了那个年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为之奋斗的勇气和决心。
就像电影里唱的那样:“向前进,向前进,战士的责任重,妇女的冤仇深……” 这歌声,现在听起来依然让人热血沸腾!这部电影也有一些不足之处。
比如说,有些情节略显夸张,人物形象也比较脸谱化。
毕竟是那个年代的电影嘛,可以理解。
它的画面和音乐都非常出色,尤其是那些战斗场面,拍得相当震撼!我印象最深的是吴琼花第一次开枪的场景。
她颤抖着举起枪,眼神里充满了恐惧和犹豫。
但是,当她最终扣动扳机的那一刻,她的眼神又变得坚定起来。
那一刻,我觉得她不再是一个柔弱的女子,而是一个真正的战士!这转变,真是绝了!《红色娘子军》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经典电影。
它不仅展现了中国革命的历史,也展现了人性的光辉和力量。
如果你对历史题材感兴趣,或者想感受一下那个年代的氛围,我强烈推荐你去看一看!说不定,你也会像我一样,被这部“老电影”的魅力所征服!。
参观海南红色娘子军基地心得体会

参观海南红色娘子军基地心得体会在参观了海南红色娘子军基地后,我深受震撼,对革命先烈的事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下面我将分享我参观基地的心得体会。
一、红色娘子军的伟大历史红色娘子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支由许多女战士组成的特殊部队,其成立的历史充满了革命的洪荒之力。
在基地参观中,我被讲解员详细介绍了红色娘子军的创立和发展过程。
据了解,红色娘子军的成员大多数是曾经受过剥削和压迫的农村妇女,她们在中国革命的事业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通过参观,我深刻感受到红色娘子军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杰出代表。
二、红色娘子军的英勇斗争红色娘子军的成员在国共内战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
她们勇敢地投身于战斗中,为了革命事业和民族解放而不惜牺牲自己。
在参观红色娘子军基地时,我看到了一些珍贵的历史照片和文物,展示了当时红色娘子军艰苦的训练和浴血奋战的场景。
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和坚定的信念,为中国革命事业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努力。
三、红色娘子军的精神和价值观参观红色娘子军基地,我深刻感受到红色娘子军的精神和价值观对我们现在的社会仍然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红色娘子军崇尚团结、勇敢、坚韧不拔的精神,她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革命的理想。
这种精神和价值观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四、参观基地对我的影响参观红色娘子军基地,对我的影响是深远的。
我深深地感受到了革命先烈的伟大和他们为了民族解放事业所做出的牺牲和贡献。
同时,我也意识到了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怀揣革命热情,传承红色基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总之,参观海南红色娘子军基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是一次难得的历史文化之旅,使我对红色娘子军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红色娘子军的历史和精神将激励着我们每个人始终保持革命激情,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红色娘子军观后感大学

红色娘子军观后感大学篇一红色娘子军观后感《红色娘子军》这部电影,真的让我感触颇深!也许在很多人的印象里,战争题材的影片总是充满了严肃和沉重,但这部电影却给了我不一样的感受。
先说那一群娘子军战士们,她们哪是柔弱的女子啊,简直就是英勇无畏的女战士!我就在想,她们到底是哪儿来的那么大的勇气?可能是对自由的渴望,也许是对压迫的愤怒。
她们在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那股子狠劲儿,真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影片中的吴琼花,她的经历让我心里一阵阵地揪着疼。
一开始被地主恶霸欺负,那日子过得叫一个惨。
可后来参加了娘子军,就像换了个人似的,变得无比坚强。
我觉得她就是那种“打不死的小强”,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能咬牙挺过去。
还有那些战斗的场面,哎呀妈呀,那叫一个激烈!枪炮声震耳欲聋,战士们奋勇杀敌,我仿佛都能闻到那硝烟的味道。
这让我不禁反问自己,如果我身处那个年代,能有她们那样的勇气吗?不过,看电影的时候我也在想,战争真的太残酷了,那么多人失去了生命。
也许如果有更好的解决办法,是不是就不用打仗了?但反过来一想,面对那些残酷的压迫,不反抗又怎么能行呢?这真让我纠结啊!总之,《红色娘子军》这部电影让我对那段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对那些英勇的战士们充满了敬意。
这一路的观影感受,真好!篇二红色娘子军观后感《红色娘子军》,这片子可太牛了!一开始,我其实没抱多大期望,毕竟这种老片子,我觉得可能会有点枯燥。
但没想到,我居然被深深吸引了!你瞧那些娘子军们,一个个英姿飒爽的,谁说女子不如男?她们用行动证明了,女人在战场上也能顶半边天!我就纳了闷了,她们难道不怕死吗?后来我明白了,她们怕,但更怕一直被压迫,怕没有尊严地活着!电影里的那些画面,真的太震撼我了!战火纷飞中,她们毫不退缩,我都能感觉到那种紧张和刺激。
特别是吴琼花,她的成长历程让我感动得稀里哗啦的。
从一个受尽欺负的丫头,变成了一个坚定的革命者,这中间得经历多少磨难啊!我在想,要是我在那个年代,我能像她们一样勇敢吗?也许能,也许不能,谁知道呢?但我觉得,她们的精神真的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色娘子军观后感
篇一:红色娘子军>观后感
——晓晓
很久以前就听长辈提起过这部影片,可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一直没有好好的看一遍。
现在,静下心来仔细一看,所引发的触动非同一般。
伟大的毛主席教导我们: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
经过政治教育,红军士兵都有了阶级觉悟,都有了分配土地,建立政权和武装工农等项常识,都知道是为了自己和工农阶级而作战。
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
每个共产党员都应懂得这个道理:'抢杆子里面出政权!'
于是,一场激动人心的红色娘子军运动上演了。
自古巾帼不让须眉,看了《红色娘子军》,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在那个被压迫,被剥削,没有自由,没有光明的社会,中国妇女在挣扎。
《红色娘子军》中的娘子们个个如花似玉活泼水灵,她们不相信自己的命运掌握在别人手中。
她们相信,只要自己拼死挣扎,就会见到光明。
特别是那个琼花,一见到南霸天就怒火中烧,不顾纪律也不管自己的生命危不危险,上去就要干,于是就有党代表洪常清对她的教育。
所以,她们也并非是只凭一时的义气用事的,她们是有组织有纪律的。
鲁迅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这句话在娘子军们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我很喜欢里面的洪常清和吴清华,从他们身上,我读到了许许多多生活中学不到的品质。
看到他们为了光明而奋斗,为了人民而不顾一切,我感到了一阵阵的愧疚,我总是在想,是不是我们今天的生活太>幸福太甜蜜了,所以我们才丧失了奋斗的动力呢?
被压迫的她们,从来都没有想过怎样过安逸的生活,她们一心一意的想要争取自由。
可是,今天的我们自由了却又困进了自己的牢里。
没有人欺压我们,没有人虐待我们,可是我们依然过得不幸福。
这究竟是为什么,我们自始至终都找不到答案。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髌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作为也……而我们,之所以久久没有什么成就,或许就是因为我们的生活像花儿一样幸福吧。
幸福与痛苦如同一个往复运动的钟摆,幸福的幅度越大,痛苦的幅度也就越大。
曹孟徳'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雪芹'古今将相今何在,荒冢一堆草没了'是人生无常;刘玉锡'旧时王谢堂前燕,非入寻常百姓家。
'是世事无常;杜子美'时难年饥世业空,兄弟覊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是聚散无常;李白'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幕成雪'是青春无常;'秋风萧瑟天气凉,
草木摇落露为霜'是时序无常;'玉树歌残王气尽,景阳兵合戎楼空'是盛衰无常;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生往异灭,生灭代谢,迁流不息——我们找不到永恒和常往。
那么,我们就不得不好好打磨自己,让自己能够适应各种各样的变化,让我们在一切无常到来之时不会被击垮。
从此,我的心中住着一支娘子军,怎样的艰难困苦我都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
人生中有着数不清的自己不愿去做的事,但必须要做下去,不管是因为坚强还是在敷衍。
日积月累中,我们总有些无奈和沮丧,但失意、失望,可千万别绝望;彷徨、无助,但绝对别盲目。
我们始终要记得,我们出生在一个和平进步的时代就已经非常的幸福了。
大学四年是最容易迷失方向的时期,因此我们必须要有自控能力,让自己交些好朋友,学些好习惯,不要沉迷于对自己无益的习惯里。
不如意就期待从头再来,可人生允许几次重来?与其诅咒黑暗,不如争取光明。
生命在所有傲凸中复制自己,那清清冷冷的日子,从反向将你一一擦去。
整理人生,在阳光灿烂的午后,把每一天都浓缩成新的开始。
朱自清在《匆匆》里面写到: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过去了。
时间永远都在我们最不经意的时候悄然流逝,因此,我们不能再浪费光阴了,我们要像那些娘子们一样用自己的双手去改变命运,改变生活中的种种不幸。
篇二:《红色娘子军》观后感
长春市特殊教育学校孙文
第一次看电影《红色娘子军》我就被深深地吸引了。
这部电影讲的是吴琼花从一个普通农民成长为一个坚强的革命战士的>故事。
具体讲了贫农女儿吴琼花不堪忍受恶霸地主南霸天的残酷压迫,决心逃出火炕,后来遇到红军干部洪常青,给她指明了投奔红军走上革命之路的曲折经历。
最让我难忘的一幕是----洪常青牺牲之前大义凛然地宣告'共产党员是不怕死的!'的壮烈场面。
看到他在熊熊烈火中昂然挺立着的高大的身影,我禁不住泪流满面。
最让我感动的是----在洪常青牺牲后,琼花和战友们化悲痛为力量,不怕敌人的前堵后追,日夜在丛林中穿梭行军打仗。
渴了,就伏在溪边喝水;饿了,就吃点野果充饥。
她们脚蹬草鞋,身穿单薄的军装,天当被子,地当床,刮风下雨时,大家就紧紧抱在一起,不管条件多么艰苦,她们的意志都始终坚强如钢。
没有枪,战友们就手持五寸刀片,甚至徒手打败了猖狂的敌人。
最让我激动的是----在激烈的战斗过程中,身边的战友们一个个倒下,可娘子军们却擦干眼泪不屈不挠,继续与敌人进行生死搏斗。
最后,终于打死了罪大恶极的南霸天。
看到这里,我情不自禁地鼓起了掌来。
革命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娘子军们接过烈士手中的红旗,迎着朝阳奋勇前进,为解放全中国继续战斗。
这一支由女战士组成的革命队伍,是琼崖革命的代表,是海南人民的骄傲,.红色娘子军们惊天动、泣鬼神的壮举,深深地打动了我。
看了电影《红色娘子军》我最想说的是----我了解了红色娘子军的悲壮历史,懂得了正是无数的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祖国的独立富强和人民的幸福生活。
作为后辈,我发自内心的敬佩和崇拜这些革命前辈。
相比之下,在学习中遇到难题,在生活中遇到不顺,我往往会束手无策,真是惭愧。
在红色娘子军的光辉形象前我明白了----越是铺满荆棘的路,越需要我们去开拓;越是困难的时候,越需要坚定不移地去克服。
她们为我树立了榜样,教我怎样做一个真正的人,做一个坚强的人!我的决心是-----一定要用优异的成绩,告慰烈士们的忠魂,继承和发扬革命前辈的光荣传统,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作为镜子时刻对照自己,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进步,天天向上,长大后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