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上卷 原文+注解+翻译)

合集下载

世说新语翻译及原文

世说新语翻译及原文

世说新语翻译及原文世说新语10篇原文及翻译如下:1、原文: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陈寔(东汉时期官员、名士)和朋友约好一同外出,约定中午出发,到了中午,朋友没有来,陈寔于是独自出行了,走之后,朋友才赶到。

当时陈寔的儿子元方才七岁,正在门外玩耍。

来客问元方:“令尊在家吗?”元方回答说:“等您很久不见您来,已经走了。

”那位朋友非常生气,说:“真不是人呀!和别人约好一起走,却扔下别人不管,自己走了!”元方说:“您跟家父约定中午走,到了中午还不来,这就是不守信用;对着人家的儿子骂人家的父亲,这是不讲礼貌。

”那位朋友听了十分惭愧,就下车来招呼他,元方掉头回家去,连看也不看一眼。

2、原文:夏侯泰初与广陵陈本善。

本与玄在本母前宴饮,本弟骞行还,径入,至堂户。

泰初因起曰:“可得同,不可得而杂。

”译文:夏侯泰初(即夏侯玄)和广陵郡人陈本是好朋友。

一次,陈本和夏侯玄在陈母面前喝酒,陈本的弟弟陈骞从外面回来,径自进入厅堂之内。

夏侯玄于是站起身来说:“可以与人以礼相交,不可以违礼杂处。

”3、原文:和峤为武帝所亲重,语峙曰:“东宫顷似更成进,卿试往看。

”还,问何如,答云:“皇太子圣质如初。

”译文:和峤(曹魏后期至西晋初年大臣)被晋武帝司马炎所器重,司马炎曾对和峤说:“太子近来似乎有所长进了,你可以去看看。

”和峤回来后,武帝问他怎么样,和峤回答说:“太子的资质同以前一样。

”4、原文:山公大儿着短帢,车中倚。

武帝欲见之,山公不敢辞,问儿,儿不肯行。

时论乃云胜山公。

译文:山涛的大儿子山允戴着一顶便帽,靠在车边。

晋武帝想召见他,山涛不敢替他推辞,就出来问儿子的意见,他儿子不肯去。

《世说新语》翻译注释

《世说新语》翻译注释

《世说新语》翻译注释《世说新语》翻译注释《世说新语》是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撰写(一说刘义庆组织门客编写)的文言志人小说集,是魏晋轶事小说的集大成之作,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

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魏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世说新语》翻译注释,欢迎大家分享。

(1)诸葛友在西朝,少有清誉,为王夷甫所重,时论亦以拟王。

后为继母族党所谗,诬之为狂逆①。

将远徙,友人王夷甫之徒诣槛车与别②,厷问:朝廷何以徙我?王曰:言卿狂逆。

友曰:逆则应杀,狂何所徒!【注释】①族党:同族亲属。

狂逆:狂放而且叛逆。

②槛车:囚车。

【译文】诸葛厷(gōng)在西晋时,年纪很轻就有美好的声誉,受到王夷甫的推重,当时的舆论也拿他和王夷甫相比。

后来被他继母的亲族造谣中伤,诬蔑他是狂放叛逆。

将要把他流放到边远地区时,他的朋友王夷甫等人到囚车前和他告别,诸葛友问:朝廷为什么流放我?王夷甫说:说你狂放。

叛逆。

诸葛厷说:叛逆就应当斩首,狂放有什么可流放的呢!(2)桓公入蜀①,至三峡中,部伍中有得猿子者,其母缘岸哀号,行百馀里不去,遂跳上船,至便即绝。

破视其腹中,肠皆寸寸断。

公闻之怒,命黜其人。

【注释】①桓公入蜀:晋穆帝永和二年(公元346 年),桓温西伐蜀汉李势,次年攻占成都。

【译文】桓温进军蜀地,到达三峡时,部队里有个人捕到一只小猿,母猿沿着江岸悲哀地号叫,一直跟着船走了百多里也不肯离开,终于跳上了船,一跳上就马上气绝。

剖开母猿的肚子看,肠子都一寸一寸地断开了。

桓温听说这事大怒,下令革除了那个人。

(3)殷中军被废,在信安,终日恒书空作字①。

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②。

【注释】①殷中军句: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 年),殷浩以中军将军受命北伐,结果大败而回,被桓温奏请废为庶人,于是迁屠杨州东阳郡信安县。

②咄咄怪事:形容令人惊讶的怪事。

【译文】中军将军殷浩被免官以后,住在信安县,一天到晚总是在半空中虚写字形。

《世说新语》译文及注译

《世说新语》译文及注译

《世说新语》译文及注译《世说新语》译文及注译本篇所记载的事例都用了作假的手段,或说假话,或做假事,以达到一定的目的。

从其中想要得到的结果看,有一些手段是阴谋诡计,而另一些则并非如此,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吧。

【题解】假谲,指虚假欺诈。

例如第12 则记孙兴公嫁女之诈是事先策划的阴谋,而第7 则记王羲之幼年为了保全性命而诈孰眠,就只是一种应变之计。

还有一些随机应变的事例,虽然也是所谓谲,但全无恶意。

例如第14则记谢安不喜欢他的侄儿带香囊,而不欲伤其意。

乃诱与赌,得即烧之。

又如第2 则记曹操让士卒望梅止渴,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于假谲中见机智,这类假谲似不宜加以指摘。

至如第3、4 则叙述曹操的奸诈,惨杀别人来保护自己,透露出士族阶层中掌握生杀大权者的虚伪、残忍。

又如第13 则记范玄平喜欢玩弄权术,本是有求于人却又心口不一,终于自食其果。

这类假谲就无一毫可取了。

(1)魏武少时,尝与袁绍好为游侠①。

观人新婚,因潜入主人园中,夜叫呼云:有偷儿贼!青庐中人皆出观,魏武乃入,抽刃劫新妇②。

与绍还出,失道,坠枳棘中,绍不能得动③。

复大叫云:偷儿在此!绍遑迫自掷出,遂以俱免④。

【注释】①游侠:重义气、勇于救人急难的人。

②青庐:当时婚俗,用青布做帐幕,设于门旁,叫做青庐,新婚夫妇在里面行交拜礼。

②青庐:当时婚俗,用青布做帐幕,设于行交拜礼。

③还(xuán):迅速。

枳(zhī):多刺的树。

枳树和棘树都多刺。

④遑迫:恐惧急迫。

掷:腾跃。

【译文】魏武帝曹操年轻时,和袁绍两人常常喜欢做游侠。

他们去看人家结婚,乘机偷偷进入主人的园子里,到半夜大喊大叫:有小偷!青庐里面的人,都跑出来察看,曹操便进去,拔出刀来抢劫新娘子。

接着和袁绍迅速跑出来,中途迷了路,陷入了荆棘丛中,袁绍动不了。

曹操又大喊:小偷在这里!袁绍惊恐着急,赶快自己跳了出来,两人终于得以逃脱。

(2)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①。

乃令曰:前有大海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②。

世说新语全文及译文

世说新语全文及译文

世说新语全文及译文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

或问:“暂住何意?”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世说新语》是我国南北朝时期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

是由南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 403— 444)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梁代刘峻作注。

全书原八卷,刘峻注本分为十卷,今传本皆作三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全书共一千多则,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王子猷在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

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

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

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

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世说新语》善用对比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生动传神。

《刘伶病酒》一文,通过两个片段来表现人物性格。

第一段中描写刘伶贪杯嗜酒的醉态,展现了他那颓丧萎靡的精神状态;第二段描写刘伶因失恋而忧愁憔悴的样子,展现了他饱受相思之苦、悲观绝望的心理状态。

醉态与病容形成强烈的反差,揭示了刘伶内心的极度矛盾,使刘伶这一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除了这些描绘醉态的佳句外,还有如下佳句:钟会数目王敦,会曰:“中圣人不死。

”既见王,与语,大悦,因问王曰:“何如时?”答曰:“甚得时。

”因论现在天下大乱,帝王虽有兵权,而无社稷,譬如灵龟无肛门,食量悬殊。

王子猷将去,宣语令更驾,便回,闻:“已更。

”犹乘流风也。

【译文】王子猷曾暂时借住在别人家里,就叫人家把庭院里的竹子种上。

有人问他:“您只在这里住一晚,什么意思呢?”王子猷吟啸了一会,说:“怎么能够一天没有这些君子呢?”【鉴赏】《世说新语》是由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是我国魏晋时期较有影响的一部著作。

它主要记述了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

它像一幅长长的历史画卷,生动地描绘了当时士大夫的精神面貌和生活情趣,也集中体现了魏晋时期“清淡玄远”的文学风尚。

世说新语》原文及翻译

世说新语》原文及翻译

世说新语》原文及翻译世说新语》原文及翻译德行第一一陈仲举礼贤1.陈仲举①言为士则,行为世范②,登车揽辔③,有澄清天下之志。

为豫章④太守,至,便问徐孺子⑤所在,欲先看之。

主薄⑥白:" 群情欲府君先入廨⑦。

" 陈曰:" 武王式商容之闾⑧,席不暇暖。

吾之礼贤,有何不可?"「注释」①陈仲举:陈蕃,字仲举,东汉末年人。

与窦武等人谋除宦官不成,被害。

②言为士则,行为世范:言行成为当时人们的楷模。

③登车揽辔:指为官上任。

辔(p i ):马缰绳。

④豫章:汉代郡名,治所在今江西南昌。

⑤徐孺子:豫章郡隐士。

⑥主薄:掌管文书的官吏。

⑦廨(xi ):官署。

⑦武王式商容之闾:武王,周武王。

式,同" 轼" ,车前作扶手的横木,此为动词,意思是乘车时双手扶轼,以示敬意。

商容:殷商时期的贤哲,老子的老师。

闾:里巷的门。

「译文」陈仲举(陈蕃)的言行成为当时读书人的楷模,为官刚上任,就有澄清天下的志向。

担任豫章太守时,一到南昌就问徐孺子住哪里,要去探望他。

主薄说:" 大家伙儿的意思,是请太守您先到官府去。

" 陈仲举说:" 从前,周武王乘车经过贤人商容家门口,俯首而立。

敬贤礼士,席不暇暖,我要去拜访一下贤人,有什么不应该呢?"二鄙吝复生周子居①常云:" 吾时月不见黄叔度②,则鄙吝之心已复生矣③!"「注释」①周子居:周乘,字子居,东汉末年贤人。

②黄叔度:黄宪,字叔度,东汉末年贤人。

③鄙吝:粗鄙贪婪。

已复:竟然。

「译文」周子居(周乘)经常说:" 我只要一段时间见不到黄叔度(黄宪),粗俗贪婪的念头就又萌生了。

"三汪汪如万顷之陂郭林宗①至汝南,造袁奉高②,车不停轨,鸾不辍轭③;诣黄叔度,乃弥日信宿④。

人问其故,林宗曰:" 叔度汪汪如万顷之陂⑤,澄之不清,扰之不浊,其器深广⑥,难测量也。

"「注释」①郭林宗:郭泰,字林宗,东汉末年太学生领袖。

精选《世说新语》六篇(原文+注释+译文)

精选《世说新语》六篇(原文+注释+译文)

精选《世说新语》六篇原文+注释+译文一华歆.王朗俱乘船出亡,有一人欲依靠,歆辄难之①.朗曰:“幸尚宽,何为不成?”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②!”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好坏.【注释】①出亡(nàn):这里指回避汉魏之交的骚乱.辄:立刻;就.②疑:迟疑;迟疑不决.纳其自托:接收了他的寄身的请求,指赞成他搭船.【译文】华歆.王朗一同乘船出亡,有一小我想搭他们的船,华歆立时对这一请求暗示难堪.王朗说:“好在船还宽,为什么不成呢?”后来强盗追来了,王朗就想甩掉落谁人搭船人.华歆说:“我当初迟疑,就是为的这一点呀.已经答应了他的请求,怎么可以因为情形紧急就摈弃他呢!”便仍然带着并帮忙他.世人凭这件事来剖断华歆和王朗的好坏.二钟毓.钟会少有令誉①.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曰:“可令二子来!”②于是敕见③.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故汗?”毓对曰:“战战惶遽,汗流浃背④.”复问会:“卿何故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⑤.”【注释】①钟毓(yù).钟会:是兄弟俩.钟毓,字稚叔,小时刻就很机警,十四岁任散骑侍郎,后升至车骑将军.钟会,字士季,小时也很愚蠢,被算作长短常人物,后累迁镇西将军.司徒,因策划反帝室,被杀.令誉:美妙的荣誉.②钟繇(yáo):任相国职.③敕(chì):皇帝的敕令.④战战惶遽:畏惧得颤抖.浆:凡较浓的液体都可叫做浆.按:惶.浆二字押韵.⑤战战栗栗:畏惧得颤抖.按:栗.出二字亦押韵.【译文】钟毓.钟会兄弟俩少年时就有好名声,钟毓十三岁时,魏文帝据说他们俩,便对他们的父亲钟繇说:“可以叫两个孩子来见我!”于是命令赐见.进见时钟毓脸上有汗,文帝问道:“你脸上为什么出汗?”钟毓答复说:“战战惶遽,汗流浃背.”文帝又问钟会:“你为什么不出汗?”钟会答复说:“战战栗栗,汗不敢出.”三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赛跑取之,唯戎不动①.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②.【注释】①折枝:使树枝曲折.②信然:确切如许.【译文】王戎七岁的时刻,有一次和一些小孩儿出去游玩,看见路边的李树挂了许多果,压弯了树枝,小孩儿们抢先恐后跑去摘李子,只有王戎站着不动.他人问他,他答复说:“树长在路边,还有这么多李子,这必定是苦的李子.”拿李子来一尝,果真是苦的.四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①.子猷问阁下:“何故都不闻新闻?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②.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渤绝良久.月徐亦卒. 【注释】①“王子猷”句:王子猷和王子敬是兄弟,是王羲之的儿子.②了:完整.【译文】王子猷和王子敬都病得很重,子敬先逝世.一皇帝猷问侍候的人说:“为什么一点也没有听到子敬的音讯?这是已经逝世了!”措辞时一点也不哀痛.于是就要车去奔丧,一点也没有哭.子敬日常平凡爱好弹琴,子猷便一向进去坐在灵座上,拿过子敬的琴来弹,琴弦怎么也调不好,就把琴扔到地上说:“子敬,子敬,人和琴都不在了!”说完就哀思得昏了曩昔,良久才醒过来.过了一个多月他也逝世了.五魏武行役,掉汲道,军皆渴①.乃令曰:“前有大海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②.”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注释】①汲(jī):取水.②饶子:果实许多.【译文】魏武帝曹操率部远行军,找不到取水的路,三军都很口渴.于是便传令说:“前面有大片的梅树林子,梅子许多,味道甜酸,可以解渴.”士兵听了这番话,口水都流出来了.应用这个方法得以赶到前面的水源.六王右军年减十岁时,大将军甚爱之,恒置帐中眠①.大将军尝先出,右军犹未起.转瞬钱凤入,屏人论事,都忘右军在帐中,便言逆节之谋②.右军觉,既闻所论,知无活理,乃剔吐污头面被褥,诈孰眠③.敦论事造半,方意右军未起,相与大惊曰:“不克不及不除之.”及开帐,乃见吐唾从横,信其实孰眠,于是得全④.于时称其有智.【注释】①“王右军”句:王敦是王羲之的堂伯父.《晋书·王允之传》以为这事属王允之.允之也是王敦的侄儿.减,少于.②钱凤:字世仪,任王敦的从军,是王敦的谋主.王敦动员兵变掉败后,他也被杀.屏人:叫他人避开.逆节:起义.③剔吐:用指头抠出口水.④从横:即纵横,此指到处流淌.【译文】右军将军王羲之不满十岁的时刻,大将军王敦很爱好他,经常安插他在本身的床帐中睡觉.有一次王敦先出帐,王羲之还没有起床.一会儿,钱凤进来,屏退手下的人,商讨工作,一点也没想起羲之还在床上,就说起兵变的筹划.王羲之醒来,已经听到了他们的谈论,就知道没法活命了,于是抠出口水,把头脸和被褥都弄脏了,伪装睡得很熟.王敦磋商工作到半途,才想起王羲之还没有起床,彼此十分惊惶,说:“不克不及不把他杀了.”等到翻开帐子,才看见他吐得到处都是,就信任他真的睡得很熟,于是才保住了命.当时人们都赞扬他有智谋.。

世说新语原文及翻译(通用21篇)

世说新语原文及翻译(通用21篇)

世说新语原文及翻译世说新语原文及翻译(通用21篇)在平平淡淡的学习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文言文了吧?文言文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古人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文言文。

你还记得哪些经典的文言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世说新语文言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世说新语原文及翻译篇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与儿女讲论文义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俄而雪骤不久,雪下得紧了公欣然曰太傅高兴地说白雪纷纷何所似白雪纷纷扬扬的像什么呢兄子胡儿曰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撒盐空中差可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兄女曰: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未若柳絮因风起不如比作柳絮被风吹得满天飞舞公大笑乐太傅高兴得大笑了起来即公大兄无奕女(道韫)是太傅的'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期日中约定的时间是中午过中不至过了中午朋友没有到太丘舍去陈太丘不再等候友人离开了去后乃至他离开以后,他的朋友才来到元方时年七岁陈元方那年七岁门外戏在家门外嬉戏客问元方客人问他尊君在不你的父亲在吗答曰:陈元方回答说待君久不至父亲等待您很长时间而您没有到已去已经离开了友人便怒曰客人便发怒说道非人哉不是人啊!与人期行和人家相约同行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元方曰陈元方说君与家君期日中您与我父亲约定的时间是中午日中不至中午了您却没有到则是无信就是没有信用对子骂父对着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则是无礼就是没有礼貌友人惭客人很惭愧下车引之下了车拉元方(表示好感)元方入门不顾元方走入家门,(根本)不回头看【解释】相委:丢下别人。

委:丢下,舍弃舍去:不再等候就走了乃至:(友人)才到元方:陈纪,字元方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不:通“否”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引:拉。

(这里表示友好)顾:回头看世说新语原文及翻译篇2原文陶公少有大志,家酷贫,与母湛氏同居。

同郡范逵②素知名,举孝廉,投侃宿。

于时冰雪积日,侃室如悬磬,而逵马仆甚多。

世说新语文言文翻译

世说新语文言文翻译

《世说新语》卷一《德行》篇:昔刘伶好酒,尝醉卧家中。

其妻怒,举杖击之,刘伶曰:“夫人止之,吾已醉矣。

”其妻又曰:“君醉何可止?”刘伶曰:“止之者,非我也,是杖也。

”遂卧床上,任其杖之。

译:古时候,刘伶这个人特别喜爱喝酒,曾经喝醉了躺在家里。

他的妻子很生气,拿起棍子打他,刘伶说:“夫人,请您别打了,我已经喝醉了。

”他的妻子又问:“您喝醉了,怎么能不阻止呢?”刘伶说:“阻止我的人,不是我,是这根棍子。

”于是他躺在床上,任由妻子打。

《世说新语》卷二《言语》篇:王导曰:“公等皆好名,而名好身危,何苦自苦如此?”谢安曰:“自非吾辈,当谁与名?”王导默然。

译:王导说:“你们这些人都不喜欢名声,可是名声好的人身家就会危险,何必如此自讨苦吃?”谢安说:“如果不是我们这些人,那还有谁会喜欢名声?”王导无言以对。

《世说新语》卷三《文学》篇:谢灵运尝问羊昙:“吾与子同游,游何如?”羊昙曰:“君游如蜻蜓点水,吾游如鲤鱼跳龙门。

”谢灵运曰:“子游虽高,然未免有水之患。

”译:谢灵运曾经问羊昙:“我和你一起游玩,你觉得怎么样?”羊昙说:“您游玩就像蜻蜓点水,我游玩就像鲤鱼跳龙门。

”谢灵运说:“您的游玩虽然很高,但是难免会有水的困扰。

”《世说新语》卷四《方正》篇:王导曰:“吾与子同游,子未尝言吾短,吾与子游,子亦未尝言吾长。

”羊昙曰:“吾与子游,子常言吾短,吾与子游,子亦常言吾长。

”译:王导说:“我和你一起游玩,你从未说过我的短处,我和你游玩,你也从未说过我的长处。

”羊昙说:“我和你游玩,你经常说我短处,我和你游玩,你也经常说我长处。

”《世说新语》卷五《任诞》篇:王羲之尝问许询:“吾与子同游,游何如?”许询曰:“君游如长江之水,吾游如秋叶之落。

”王羲之曰:“子游虽高,然未免有落叶之悲。

”译:王羲之曾经问许询:“我和你一起游玩,你觉得怎么样?”许询说:“您游玩就像长江之水,我游玩就像秋叶之落。

”王羲之说:“您的游玩虽然很高,但是难免会有落叶之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说新语第1章德行第一陈仲举①言为士则,行为世范。

登车揽辔②,有澄清天下之志。

为豫章太守③,至,便问徐孺子④所在,欲先看之。

主簿⑤白:“群情欲府君先入廨⑥。

”陈曰:“武王式商容之闾⑦,席不暇暖。

吾之礼贤,有何不可!”周子居⑧常云:“吾时月不见黄叔度⑨,则鄙吝之心⑩已复生矣!”郭林宗至汝南,造袁奉高,车不停轨,鸾不辍轭。

诣黄叔度,乃弥日信宿。

人问其故,林宗曰:“叔度汪汪如万顷之陂,澄之不清,扰之不浊,其器深广,难测量也。

”【注释】①陈仲举:陈蕃,字仲举,东汉人,官至太傅。

②登车揽辔(pèi):表示初到职任。

③豫章:郡名,治所在今江西南昌。

太守:郡长官。

④徐孺子:徐稚,字孺子,终身隐居不仕。

⑤主簿:中央机构或地方官府属官,掌管文书簿籍。

⑥府君:对太守的尊称。

廨(xiè):官署。

⑦武王:指周武王姬发。

式:通“轼”,车厢前部扶手的横木。

商容:商代贤人,因直谏被纣王废黜。

⑧周子居:周乘,字子居,东汉汝南安城(今河南省汝南东南)人。

⑨时月:指一段时间。

黄叔度:黄宪,字叔度,东汉汝南慎阳(今河南省正阳)人,与周子居同举孝廉,以学、行著称。

⑩鄙吝之心:鄙俗贪婪的情怀。

郭林宗:郭泰,字林宗,东汉人。

汝南:郡名,治所在今河南平舆北。

袁奉高:袁阆,字奉高,东汉人,官至太尉掾。

“车不”二句:指车子不停下,这里形容下车的时间极短。

鸾,通“銮”,车铃,装在轭首或车辕头的横木上,铃内有弹丸,车行则摇动作响。

轭,架在拉车牲口脖子上的曲木。

弥曰:连日。

信宿:留宿两夜。

陂:池塘。

【译文】陈蕃的言谈是读书人的模范,行为举止是世人的典范,他自从做官后,便有革新政治的志愿。

他担任豫章太守时,一到便打听徐稚的住所,想要先去访问他。

主簿告诉他说:“大家都希望您先到官署。

”陈蕃说:“周武王获得天下后,连垫席都还没坐暖,就赶快去商容居住过的里巷致敬。

我以尊敬贤人为先,有什么不可以呢?”周子居常说:“我一段时间不看到黄叔度,鄙陋贪吝的念头就又滋长起来了!”郭林宗来到汝南,访问袁奉高,车轮的辙印还没有消失,就又离去了。

他去访问黄叔度,却整日留连,连住两夜。

有人问其中的缘故,郭林宗说:“黄叔度的修养如浩瀚无边的万顷之池,难以看清,难以混浊,他的器量深厚宽广,难以测量。

”李元礼①风格秀整,高自标持,欲以天下名教②是非为己任。

后进之士,有升其堂③者,皆以为登龙门。

李元礼尝叹荀淑、钟皓④,曰:“荀君清识难尚⑤,钟君至德可师。

”陈太丘诣荀朗陵⑥,贫俭无仆役,乃使元方将车⑦,季方持杖后从⑧,长文⑨尚小,载著车中。

既至,荀使叔慈应门⑩,慈明行酒,余六龙下食。

文若亦小,坐著膝前。

于时太史奏:“真人东行。

”【注释】①李元礼:名膺,字元礼,东汉人,曾任司隶校尉。

②名教:以儒家所主张的正名定分为准则的礼教。

③升其堂:登上他的厅堂。

④荀淑:字季和,东汉颍川郡人,曾任朗陵侯相。

他和钟皓(字季明)两人都清高有德,名重当时。

⑤尚:超出,超越。

⑥陈太丘:陈寔,字仲弓,东汉颍川许(今河南许昌)人,曾官太丘(县名,治所在今河南永城西北)长,故称。

荀朗陵:荀淑,曾任朗陵侯相,故称。

⑦元方:陈纪,字元方,陈寔长子。

将车:驾车。

⑧季方:陈谌,字季方,陈寔少子。

后从:跟在后面。

⑨长文:陈群,字长文,陈寔孙子。

荀:指荀淑。

叔慈:荀淑第三子,名靖,字叔慈。

应门:在门口迎接。

慈明:荀淑第六子,名爽,字慈明。

行酒:依次斟酒。

余六龙:指靖、爽以外的六个儿子。

荀淑有八个儿子,都有才能,时人称为“八龙”。

下食:上菜。

文若:荀淑之孙,荀鲲之子,名彧,字文若。

于时:正在这时。

真人:有才德的人。

【译文】李元礼(李膺)风度超常,品性端庄,而又自视很高,他希望在全国推行儒家礼教,把使人辨明是非当作自己的使命。

后辈读书人如有机缘得到他的教诲,都认为是登上了龙门。

李元礼曾经赞赏荀淑和钟皓说:“荀淑见识清晰,不易超过;钟皓德高望重,可为人师。

”太丘长陈寔去访问朗陵侯相荀淑,由于家境贫寒,没有仆人,就叫大儿子元方驾车,小儿子季方持着手杖跟随在后面。

孙子长文岁数还小,装载在车中。

到达荀家,荀淑叫儿子叔慈在门口接待,慈明依次倒酒劝饮,其他六个儿子端菜送饭。

孙子文若岁数也小,就坐在荀淑膝前。

这时,掌管天文的太史禀报朝廷:“有才干的贤人往东方去了。

”客有问陈季方:“足下家君①太丘,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②?”季方曰:“吾家君譬如桂树生泰山之阿③,上有万仞④之高,下有不测⑤之深;上为甘露求霑⑥,下为渊泉⑦所润。

当斯之时,桂树焉知泰山之高、渊泉之深?不知有功德与无也!”陈元方子长文有英才,与季方子孝先⑧各论其父功德。

争之不能决,咨于太丘,太丘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⑨。

”荀巨伯⑩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

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注释】①足下:对人的敬称。

家君:称父亲为家君、严君或家严。

②荷(hè):负,拥有。

重名:厚重的名望。

③阿:大的丘陵。

④万仞:极言其高。

⑤不测:不可测量。

⑥霑:滋润。

⑦渊泉:深泉。

⑧孝先:陈忠,字孝先,陈谌的儿子。

⑨“元方”二句:意思是元方、季方兄弟二人论排行有长幼之别,论功德则很难分出高下。

荀巨伯:东汉颖川(今河南)人。

值:正当。

胡贼:古代泛指西北少数民族的入侵者。

败:败坏。

止:停留。

委:抛弃,丢开。

班军:撤回军队。

【译文】有人问陈季方:“令尊太丘有什么功业和品德,而能在天下获得崇高的声望?”季方说:“我父亲就像生长在泰山一处的桂树,上有万丈的高峰,下有不测的深渊;上受雨露浇灌,下受深泉滋润。

在这个时期,桂树哪能晓得泰山有多高、深泉有多深呢?不晓得是有功德还是没有功德。

”陈元方的儿子陈长文,有超常的才能,他和陈季方的儿子陈孝先各自论述自己父亲的事业和品德,两人相持不下,便去询问祖父太丘长陈寔。

陈寔说:元方在品德上与弟弟季方难分高下。

汉朝荀巨伯远道去看望朋友的病,当时刚好遇到外族敌寇攻打朋友所在那个郡,朋友就对巨伯说:“我都是要死的人了,你还是远离这里吧!”荀巨伯说:“我那么远来看望你,你却叫我离开,败坏道德去求取生存,哪里是我荀巨伯的作风?”敌寇到了,问荀巨伯:“大军到了,整个城市的人都跑光了,你是什么人,居然敢留下来?”荀巨伯说:“朋友生病,不忍心让他一个人留在这里,我宁愿代他受死。

”敌寇回答:“我们这些不讲道义的人,却侵入这有道义的地方!”于是撤军返回,整个城市因而保全。

华歆遇子弟甚整,虽间室之内①,严若朝典。

陈元方兄弟恣柔爱之道。

而二门之里,两不失雍熙之轨焉。

②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③而掷去之。

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④。

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王朗每以识度推华歆。

歆蜡日⑤,尝集子侄燕饮,王亦学之。

有人向张华说此事,张曰:“王之学华,皆是形骸之外”⑥,去之所以更远。

”【注释】①间室:私室。

②雍熙:和睦亲善。

轨:法度。

③捉:持;拾。

④废:放下。

⑤蜡(zhà)日:古代于农历年终合祭百神的大祭之日。

⑥形骸:形体,比喻外在的东西。

【译文】华歆对待晚辈很严格,即使闲暇在家,也像在朝堂上参加典礼一样庄重。

陈纪兄弟之间则无拘无束亲善友睦地相处。

但华家和陈家各有自己的相处之道,却又不失和睦安乐之度。

管宁与华歆两人一起在园中锄地种菜,看到地上有一片金子,管宁照样挥锄,视金子如同瓦片、石头,华歆却把金子拾起来扔掉。

管宁和华歆曾经同坐在一张席上看书,有官员乘坐华丽的马车从门前经过,管宁照样读书,华歆却扔下书跑出去看。

于是管宁割开席子与华歆分坐,说:“你不是我的朋友。

”王朗常推崇华歆的见识度量。

华歆曾在年终祭祀百神的期间,召集子侄一起宴饮,王朗也学着做。

有人向张华说起这事,张华说:“王朗学华歆,都是学外在的皮毛,所以他与华歆的距离反而更远了。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①,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②之。

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

歆曰:“本所以疑③,正为此耳。

既已纳④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

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管宁⑤、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⑥,华捉而掷去之⑦。

又尝同席⑧读书,有乘轩冕⑨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⑩书出看。

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王朗每以识度推华歆。

歆蜡日尝集子侄燕饮,王亦学之。

有人向张华说此事,张曰:“王之学华,皆是形骸之外,去之所以更远。

”【注释】①难:指汉魏之交的动乱。

②难:认为……难。

③疑:迟疑,犹豫不决。

④纳:接受。

⑤管宁:字幼安,东汉北海朱虚(今山东临朐县)人。

⑥不异:没有差别。

⑦捉:拿起。

掷:扔掉,抛弃。

⑧席:席子,古人就席而坐。

⑨轩冕:指达官显贵。

废:丢下。

王朗:字景兴,三国时魏国人,官至司徒。

蜡(zhà炸):通“”,古代的一种年终祭祀。

燕:通“宴”,宴饮;宴会。

张华:字茂先。

形骸(hái孩):人的形体,这里指外在的形式。

【译文】华歆、王朗一块儿乘船避难,有一个人希望搭船跟从,华歆拒绝。

王朗说:“船上还有宽裕的地方,能够带上他。

”后来,贼人追上来了,王朗想要舍弃那个人。

华歆说:“我开始犹疑,正由于担心会出现这种状况;如今既已收留,怎么能够于急难中不顾呢?”于是依旧收容那个人。

世人就依据这件事来判定华、王二人道德的高下。

管宁、华歆一齐在园中刨地种菜,看到地上有一小片金子,管宁照样锄地种菜,跟锄去瓦块石头没有什么不同,华歆却把金子捡起来再丢掉。

还有一次,两人共同坐在一张席子上读书,有达官贵人穿着官服,乘坐车从门前经过,管宁依旧读他的书,像没人经过一样,华歆则丢下书本跑出去观赏。

管宁就把席子割开,把座位分开,对华歆说:“你并非我的朋友。

”王朗常常在见识和气度方面推崇华歆。

华歆一度在蜡祭那天把子侄聚到一起宴饮,王朗也学他的行为。

有人向张华说到这件事,张华说:“王朗学华歆,学的都是表层的东西,所以距离华歆越来越远。

”王祥①事②后母朱夫人甚谨③。

家有一李树,结子④殊好,母恒⑤使守之。

时风雨忽至,祥抱树而泣。

祥尝⑥在别床⑦眠,母自往闇斫⑧之。

值祥私起⑨,空斫得被。

既还,知母憾之不已,因跪前请死。

母于是感悟,爱之如己子。

晋文王称阮嗣宗至慎,每与之言,言皆玄远,未尝臧否人物。

王戎云:“与嵇康居二十年,未尝见其喜愠之色。

”【注释】①王祥:字休徵,晋琅邪临沂(治所在今山东省临沂北)人。

②事:侍奉。

③谨:恭敬小心。

④结子:结的果子。

⑤恒:经常,总是。

⑥尝:曾经。

⑦别床:另外一张床。

⑧闇:偷偷地。

斫(zhuó):砍。

⑨值:碰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