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世说新语《纯孝之报》原文及翻译
世说新语德行文言文及翻译

世说新语德行文言文及翻译世说新语德行文言文及翻译《世说新语》在我国文学界具有很高的地位,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世说新语德行文言文及翻译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
为豫章太守,至,便问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
主簿曰:“群情欲府君先入廨。
”陈曰:“武王式商容之闾,席不暇暖。
吾之礼贤,有何不可!”周子居常云:“吾时月不见黄叔度,则鄙吝之心已复生矣。
”郭林宗至汝南造袁奉高,车不停轨,鸾不辍轭。
诣黄叔度,乃弥日信宿。
人问其故?林宗曰:“叔度汪汪如万顷之陂。
澄之不清,扰之不浊,其器深广,难测量也。
”李元礼风格秀整,高自标持,欲以天下名教是非为己任。
后进之士,有升其堂者,皆以为登龙门。
李元礼尝叹荀淑、钟皓曰:“荀君清识难尚,钟君至德可师。
”陈太丘诣荀朗陵,贫俭无仆役。
乃使元方将车,季方持杖后从。
长文尚小,载箸车中。
既至,荀使叔慈应门,慈明行酒,余六龙下食。
文若亦小,坐箸膝前。
于时太史奏:“真人东行。
”客有问陈季方:“足下家君太丘,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季方曰:“吾家君譬如桂树生泰山之阿,上有万仞之高,下有不测之深;上为甘露所沾,下为渊泉所润。
当斯之时,桂树焉知泰山之高,渊泉之深,不知有功德与无也!”陈元方子长文有英才,与季方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咨于太丘。
太丘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华歆遇子弟甚整,虽闲室之内,严若朝典。
陈元方兄弟恣柔爱之道,而二门之里,不失雍熙之轨焉。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
《世说新语》原文赏析及译文

《世说新语》原文赏析及译文第一篇:《世说新语》原文赏析及译文孙子荆以有才,少所推服,唯雅敬王武子。
武子丧,时名士无不至者。
子荆后来临尸恸哭宾客莫不垂涕。
哭毕,向床曰:“卿常好我作驴鸣,今我为卿作。
”体似真声,宾客皆笑。
孙举头曰:“使君辈存,令此人死!(选自《世说新语》)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分)⑴、少所推服.()⑵、时.名士无不至者()⑶、莫.不垂涕()⑷、使.君辈存()10、给文中划线句划分停顿。
(2分)子荆后来临尸恸哭宾客莫不垂涕。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6分)⑴、孙举头曰:“使君辈存,令此人死!⑵、因恸绝良久。
月余亦卒。
12、王子猷和孙子荆悼念亡者的方式分别是什么?你如何理解他们独特的悼念方式?(5分)参考答案9、⑴、佩服⑵、当时..⑶、没有谁⑷、让.10、子荆后来/临尸恸哭/宾客莫不垂涕。
11、⑴、孙子荆抬起头说:“让你们这类人活着,却让这个人死了!”⑵、于是痛哭了很久,几乎要昏过去了。
过了一个多月,(子猷)也死了。
12、子猷的悼念方式是弹琴,孙子荆的悼念方式是学驴叫。
子猷与子敬有着深刻的手足之情,子敬“素好琴”,子猷奔丧时抚琴即像抚人,以此来表达自己的哀思;王武子生前喜欢听孙子荆学驴叫,孙子荆以驴鸣代替悲歌,表达丧友之痛。
参考译文孙子荆(孙楚西晋诗人)仗着自己有才华,很少有他看得起的人,唯独敬重王武子(王济)。
王武子去世后,名士们都来吊唁。
孙子荆后到,面对尸体痛哭,客人们也受感染跟着流泪。
孙子荆哭罢,对着灵床说:“你一直喜欢我学驴叫,今天我学给你听。
”他叫的声音和真的一样,客人们都笑了。
孙子荆抬起头来说道:“让你们这些人活着,却让这样的人死了!”二【甲】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
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语时了不悲。
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
”因恸绝良久。
月余亦卒。
【乙】孙子荆以有才,少所推服,唯雅敬王武子。
至孝之报文言文翻译

昔者,有孝子曰王祥,字子仁。
年幼丧父,事母至孝。
母病,祥衣不解带,昼夜伺候,药石不辞。
尝于严冬,祥为母调药,手不皲裂。
母疾愈,祥喜不自胜。
一日,祥于田间劳作,忽见一白兔跳跃而出,祥欲捕之,兔却跃入一石洞。
祥随入洞中,洞深不可测,祥探手取兔,忽触一石,石中流出清水,祥以手捧之,水甘美异常。
祥以水灌母,母饮后,病复作。
祥惊恐,欲探源,洞中复有石,触之又流出清水。
祥以水灌母,母饮后,病遂愈。
祥感石泉之灵,遂筑室洞旁,以报母恩。
译文:从前,有一个孝顺的儿子名叫王祥,字子仁。
他年幼时父亲去世,他对母亲极为孝顺。
当母亲生病时,王祥日夜不停地照顾她,药石不辞劳苦。
在严寒的冬天,王祥为母亲调制药物,他的手却未裂开。
母亲的病痊愈后,王祥欣喜若狂。
有一天,王祥在田间劳作时,突然看到一只白兔跳跃出来,他想要捕捉它,但兔子却跳进了一个石洞。
王祥跟随兔子进入洞中,洞深不可测。
他伸手去取兔子,突然触到了一块石头,石头中流出了清水。
王祥用手捧起水,发现水甘甜异常。
他将水灌给母亲喝,母亲的病再次发作。
王祥非常惊恐,想要探究水源,洞中又出现了一块石头,触碰后再次流出了清水。
王祥再次用这水给母亲喝,母亲的病终于痊愈。
王祥感受到了石泉的神奇,于是他在洞旁建造了一座房子,以此来报答母亲的恩情。
《至孝之报》原文:王祥筑室洞旁,晨昏定省,不离左右。
母病再作,祥忧心如焚,遂遍访名医,求治母疾。
医者皆言:“此病非药石所能愈,唯有以孝心感通天地,方能治愈。
”祥闻言,泪如雨下,遂日夜哭泣,以孝心感通天地。
一日,祥于洞中静坐,忽闻洞外有异声,祥出洞视之,只见一老翁,须眉皆白,身着道袍,手执拐杖,缓缓而来。
祥忙上前施礼,老翁笑曰:“孝子,汝孝心感动天地,吾乃天帝使者,特来赐汝仙丹,以愈母疾。
”祥喜出望外,拜谢不已。
老翁将仙丹交给祥,祥捧丹归家,以水化丹,灌给母亲喝。
母亲喝后,病立刻痊愈。
祥感天帝之恩,遂筑坛祭天,以报天帝之赐。
译文:王祥在洞旁建造了房子,早晚定时探望母亲,始终不离左右。
纯孝文言文翻译

昔者孔子曰:“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夫孝,五常之先,百行之本,古之圣贤,莫不以为重也。
然则何为纯孝乎?纯孝者,孝之极致也,孝之至纯也。
盖孝子之心,无他念,无他求,唯愿父母之身体康宁,精神愉悦,家门之业昌盛,宗族之和睦也。
孝子之事亲,首在敬。
敬者,心之所至,情之所钟。
敬父母,则心无所不在,情无所不至。
孔子曰:“色难。
”夫色难,难在心之不诚,情之不真。
故孝子之于亲,必正其容,正其色,正其心,以敬亲也。
孝子之事亲,次在养。
养者,亲之所需,子之所能。
养父母,则饮食必调,衣服必适,居处必安,疾病必问。
孔子曰:“父母之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夫不远游,非吝于行,恐不归也。
故孝子之于亲,必慎其行,慎其言,慎其事,以养亲也。
孝子之事亲,又在谏。
谏者,亲之过也,子之忠也。
亲有过,子必谏之,谏之而不听,则泣涕涟涟,以尽子道。
孔子曰:“事父母几谏。
”夫几谏,非谓频谏,谓谏之有时,谏之有节。
故孝子之于亲,必审其时,审其事,审其言,以谏亲也。
孝子之事亲,又在祭。
祭者,敬亲之终也,报亲之始也。
祭父母,则必洁其身,净其心,诚其意,以祭亲也。
孔子曰:“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夫祭如在,非谓亲之真在,谓子之心如在也。
故孝子之于亲,必敬其心,敬其意,敬其行,以祭亲也。
纯孝之至,非独在事亲之敬、养、谏、祭也,又在心之纯、情之真、行之和、言之谨。
心纯则不杂,情真则不伪,行和则不悖,言谨则不妄。
孔子曰:“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
”夫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皆孝子之心也。
夫纯孝者,天下之至德也。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
”孝子之事亲,必竭其诚,尽其孝,然后可以称之曰“纯孝”。
然纯孝非一日之功,必积之以年,修之以月,致之以日。
孔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夫三年无改,非谓守旧,谓孝心之恒也。
呜呼!纯孝之德,天地所佑,鬼神所钦。
为人子者,可不勉乎哉!夫勉为纯孝,非独荣亲,亦所以自荣。
孔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夫务本而道生,纯孝之谓也。
高二_学考_文言文翻译

【原文】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茕茕独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茕茕独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茕茕独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译文】我因为命运多舛,从小就遭遇不幸。
出生六个月时,慈爱的父亲就离我而去;四岁时,舅舅强行改变了母亲的意愿。
祖母刘氏,怜悯我孤苦伶仃,亲自抚养我。
我小时候经常生病,九岁时还不会行走,孤独凄苦,直到成年。
既没有伯叔,又缺少兄弟,家门衰败,福气稀薄,晚年才有儿子。
在外面没有近亲可以依靠,在家里没有五尺高的仆人可以应门。
八下复习课外文言文翻译

八下复习课外文言文翻译第一篇:八下复习课外文言文翻译八下课外文言文翻译1、《右溪记》原文及翻译2、齐田氏祖于庭,3、王曰:“寡人忧国爱民,4、饶州路大饥米价翔踊原文及翻译5、苏轼《灵璧张氏园亭记》原文及翻译6、石渠记7、业不知书,忠烈武勇8、游江9、范仲淹罢宴的翻译10、《右溪记》原文及翻译11、青溪之跳珠溅雪,亦无以异于诸泉,12、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13、初,范文正公贬饶州,朝廷方治朋党14、小石城山记15、范仲淹家贫,就学于南都书舍,16、观第五泄记17、六一居士初谪滁山原文及翻译18、苏秦刺股的原文+翻译19、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原文及翻译: 20、德佑初,江上报急,1、《右溪记》原文及翻译原文: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攲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休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已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乃疏凿芜秽.俾为亭宇.植松与桂.兼之香草.以裨形胜.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刻铭石上.彰示来者.解读: 右溪是道州城西的一条小溪.这里石奇泉清.草木葱郁.环境优美异常.但长期不为人所知.以致默默无闻.元结任道州刺史时对它进行了一番修葺.并刻石铭文.取名右溪.这篇精美的散文着重描写了右溪的自然美景.并记叙了对它整修的经过.行文流畅简洁.文笔隽永淡雅.风格纯真自然.状物记事.层次分明.仅仅用140个字.就把右溪的自然情趣描绘得清清楚楚.译文:在道州城西边一百余步的地方.有一条小溪.它向南流几十步远.汇入营溪.溪水两岸.全都是怪石.它们倾斜嵌叠.回旋盘曲.姿态奇特.不能够用语言来形容.清澈的溪流撞击着岩石.便激起冲天的浪花和股股洄流.岸边美丽的树木和珍奇的青竹.垂下荫影相互掩映.这条溪水如果在空旷的山野.那是很适合隐士居住的,如果在人烟密集的地方.也可以成为市民游览的胜地.喜欢清静者休憩的园林.可是自从道州成为州的治所以来.至今也没有人来欣赏和关爱,我在溪水边徘徊.为此惋惜!于是进行疏导开通.清除掉杂乱的草木.建造了亭阁.栽上了松树.桂树.又种植了鲜花香草.来增益它优美的景致.因为溪水在道州城的西面.便命名为[右溪“.把这些文字刻在石上.是为了让后来的人知道.作者:元结(719-772).字次山.河南鲁山(今河南鲁山县)人.唐代文学家.唐代古文运动的先驱者之一.天宝十二年(753)举进士.曾任山南西道节度参谋.水部员外郎.道州刺史等官职.他同情人民疾苦.在道州任间.曾两度上书.请求蠲免百姓租税.深受道州人民的爱戴.其诗文大部分都能反映政治现实和社会矛盾.文风质朴.清淡简洁.纯真自然.明人辑有.注释:①道州:州名.唐时属江南西道.治所在今湖南省道县.②营溪:河流名.发源于今湖南省宁远县南.流经道县.北至零陵县西入湘水.③攲(qí)嵌盘屈:倾斜嵌叠.曲折盘旋的样子.④休木:休.美好.⑤阴:树荫.荫:遮盖.⑥逸民退士:退居山林的隐士.⑦人间:与前文[山野”对称.指有居民的地方.⑧静者:喜欢清静的人.⑨置州已来:成为州的治所以来.唐高祖武德四年(621)置营州.后改为道州.已.通[以“.⑩香草:芬香的花草.2、【原文】齐田氏祖于庭①,食客千人。
初三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附答案)

初三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姓名:-------- 得分:-------《绍兴大鼠》蒲松龄万历间①,宫中有鼠,大与猫等,为害甚剧。
遍求民间佳猫捕制之,辄被啖食。
适异国来贡狮猫,毛白如雪。
抱投鼠屋,阖②其扉,潜窥之。
猫蹲良久鼠逡巡③自穴中出见猫怒奔之。
猫避登几上,鼠亦登,猫则跃下。
如此往复,不啻④百次。
众咸谓猫怯,以为是无能为者。
既而鼠跳掷渐迟,硕腹似喘,蹲地上少休。
猫即疾下,爪掬顶毛,口龁⑤首领,辗转争持,猫声呜呜,鼠声啾啾。
启扉急视,则鼠首已嚼碎矣。
然后知猫之避,非怯也,待其惰也。
彼出则归,彼归则复,用此智耳。
噫!匹夫按剑,何异鼠乎!(选自《聊斋志异》)【注释】①万历:明神宗朱翊钧的年号。
②阖(hé):关闭。
③逡(qūn)巡:从容,不慌不忙。
④啻(chì):仅;止。
⑤龁(hé):咬。
1.给文中画浪线的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
(限断三处)(3分)猫蹲良久鼠逡巡自穴中出见猫怒奔之。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1)遍求民间佳猫捕制之,辄被啖食()(2)适异国来贡狮猫()(3)众咸谓猫怯,以为是无能为者()(4)既而鼠跳掷渐迟()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3分)(1)猫蹲良久鼠逡巡③自穴中出见猫怒奔之。
------------------------------------------------------------------------- (2)然后知猫之避,非怯也,待其惰也。
-------------------------------------------------------------------------4. 以下计策中,与文中猫所用的计策相类似的是()(3分)A.釜底抽薪B.走为上计C.欲擒故纵 D.调虎离山E.声东击西《言默戒》杨时邻之人有鸡夜呜,恶其不祥,烹之。
越数日,一鸡旦而不鸣,又烹之。
已而谓予日:“吾家之鸡或夜鸣,或旦而不鸣,其不祥奈何?”予告之日:“夫鸡鸣能不祥于人欤?其自为不祥而已。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分析

2.下列句子中的“其”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屡至其门 B.故人不独亲其亲 C.安陵君其许寡人 D.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答案:C
)(3分)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及晏诛,亲戚咸为之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等到王晏被杀,他的家人和亲戚都因此很害怕。 4.选文中的阮孝绪具有哪些品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不爱财(不慕富贵);有远见;孝顺。
3.请就选文写一句富有文采的读后感言。(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焦饭有情,孝心无价。 示例二:至孝的故事就像故 乡的小河永远流淌在我的心中。
答案:B
2.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自见之谓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才是明智。 3.读后,你想到了与此文主旨相关的哪个成语或俗语?(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知(智)者不惑 人贵有自知之明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说新语《纯孝之报》原文及翻译
原文:
吴郡陈遗,家至孝。
母好食铛①底焦饭,遗作郡主簿,恒装一囊,每煮食,辄贮录②焦饭,归以遗③母。
后值孙恩贼出吴郡,袁府君④即日便征。
遗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⑤归家,遂带以从军。
战于沪渎,败,军人⑥溃散,逃走山泽,皆多饥死,遗独以焦饭得活。
时人以为纯孝之报也。
(选自《世说新语》)
【注】①铛(chēnɡ):平底浅锅。
②贮录:储存,收存。
③遗(wèi):给予。
④袁府君:袁山松,晋朝吴郡太守,孙恩攻沪渎,袁山松固守,城陷而死。
⑤未展:来不及。
⑥军人:这里指官军。
译文:
吴郡人陈遗,在家里非常孝顺。
他母亲喜欢吃锅巴,陈遗在郡里做主簿的时候,总是收拾好一个口袋,每逢煮饭,就把锅巴储存起来,等到回家,就带给母亲。
后来遇上孙恩贼兵侵入吴郡,内史袁山松马上要出兵征讨。
这时陈遗已经积攒到几斗锅巴,来不及回家,便带着随军出征。
双方在沪渎开战,袁山松被打败了,军队溃散,都逃跑到山林沼泽地带,没有吃的,多数人饿死了,唯独陈遗靠锅巴活了下来。
当时人们认为这是对他纯厚的孝心的报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