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

合集下载

高一历史必修一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

高一历史必修一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

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铸成长征精神,成为巨大动力。
开创了革命的新局面,红军主力到达抗日前线,具有伟 大的意义。
思考:
你认为什么是长征精神?
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精神;
勇往直前,坚韧不拔的精神;
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精神; 百折不挠,克服困难的精神。
2. 经过:1934.10---1936.10
七律· 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
吴起镇
王稼祥
张闻天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 ——江西瑞金武阳渡口
1930年江西永丰兴国土地调查情况: 阶级成分
地主、富农 中农
所占人口比
6% 20%
所占土地比
80% 15%
贫农 雇农、手工 业
60% 13%
5% 0%
问:表格内容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并由此说明中 共怎样才能在农村立足。
(1)内容:
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
(2)作用:
广大贫雇农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了土地.生 活上有了保障,革命积极性大大提高。
松潘草地
穿过草地(油画)
松潘草地位于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接壤地段,纵横几百 公里,海拔3000至4000米以上。草地的气候极为恶劣,年平均 气温在零度以下,雨雪风雹来去无常,不仅人迹罕见,也无鸟 兽出入。红军经过六天六夜,终于走出了草地。
三军过后尽开颜
吴起镇,位于革命圣地延安的西北部。1935年10月19日, 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与刘志丹领导的陕北红 军胜利会师。
完全不同的政权

国共的十年对峙(人教版)

国共的十年对峙(人教版)
探究: 一)表格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地主拥有大量的土地,占人口多数的农民却无地或少地 二)在农村进行革命斗争必须取得哪些人支持和参加革命? 广大农民 三)面对上表情况,中共如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开展土地革命,使农民获得土地
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设 (1)开展土地革命
内容: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 影响:广大农民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了 革命积极性空前高涨。 土地,
教训:应该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部队到达井冈山,创建了中 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揭 开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序幕.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1930年江西永丰兴国土地调查情况 阶级成分 所占人口比 所占土地比 6% 80% 地主、富农 20% 15% 中农 60% 5% 贫农 13% 0% 雇农、手工业者
(2)进行经济建设,努力发展生产。
(3)影响:粉碎了国民政府的经济封锁,巩固了红 色政权。
4、“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武装斗争、土地 革命和根据地建设三者结合起来。
武装斗争
中 国 共 产 党 领 导 (军事保证)
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土地 革命和根据地建设的重要前提和基 本保障。
(3)意义:
这次会议给正处于思想紊乱、组织涣散中的 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2、湘赣边秋收起义:
时间: 领导人: 目标:
1927年9月
毛泽东
长沙 结果: 进攻长沙失败,转向 发展
农村 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为什么都没有成功? 给中共的教训是什么? 都以城市为进攻目标,而城市敌人力量强大,城市斗争道路不 符合中国国情。

第12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第12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第12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改编部队:中国工 农红军第四军
第12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主要领导人
军 长 朱 德
党 代 表 毛泽东
政治部主任 陈 毅
第12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第12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农 村 革 命 根 据 地 图
中央革命根据地Leabharlann 最大的革命根据地南下受挫国民 党屠 镇压与反抗 杀政 敌强我弱 策 秋收起义 井冈山根据地
第12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第12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一、八一南昌起义(8月1日建军节)
1、背景: 国民大革命失败
2、时间、地点: 1927年8月1日 南昌
3、领导者: 4、意义:
周恩来 贺龙 朱德 刘伯承
叶挺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中 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也是中国共 产党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
活动:1.发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 广州起义 2.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中俄两国的革命道路
1.中国: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 2.俄国:中心城市暴动夺取政权
第12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三、秋收起义
1、时间: 1927年9月
2、地点:
3、领导人:
湘赣边界 毛泽东
4、文家市决策: 分析了敌强我弱的形势放弃 攻打中心城市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 弱的农村进军。
第12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长沙
湘赣边 秋收起义
攻打长沙 三湾改编
三湾
井冈山
建立井冈山 革命根据地
第12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三湾改编
(会师)
南昌起义 八七会议
动 脑 筋
红 军 歌 谣
暖不金干餐秋红 暖怕丝稻餐茄米 和北被草吃子饭 和风儿来得,, 入和盖软精味南 梦大身又打好瓜 乡雪上黄光香汤

2012届全国版统编教材学海导航高中总复习(第1轮)历史:第25讲 “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和红军的长征

2012届全国版统编教材学海导航高中总复习(第1轮)历史:第25讲 “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和红军的长征

遵 义 会 议
军事上:纠正了博古等人在 军 军事上:纠正了博古等人在__ ____和 组织上的 事上和______的“左” 倾错误; 内容: 倾错误;肯定了毛泽 内容: 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组织上: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 组织上: 治局常委;取消博古、 治局常委;取消博古、 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 权 意义:标志着中共从____走向 走向____; 意义:标志着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 成为党的历史上重要的转折点
(2)政治上,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半殖 )政治上, 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对外没有民族独立, 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对外没有民族独立, 受帝国主义侵略;对内没有民主制度, 受帝国主义侵略;对内没有民主制度,受 封建专制的压迫。 封建专制的压迫。中国没有在城市进行大 规模有组织的公开政治斗争的客观条件。 规模有组织的公开政治斗争的客观条件。 因此,要推翻敌人的统治, 因此,要推翻敌人的统治,必须以武装的 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 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
意义: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为中 意义: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国革命保存了主干力量; 国革命保存了主干力量;广泛播下革命 火种
易错知识警示
1.南昌起义虽然是中国共产党发动 南昌起义虽然是中国共产党发动 的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次起义, 的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次起义,但起 义仍然使用的是国民党的旗帜, 义仍然使用的是国民党的旗帜,部队也 仍用国民革命军的番号, 仍用国民革命军的番号,目的是为了争 取和团结国民党中一部分愿意继续革命 的人。 的人。秋收起义则公开打出工农革命的 旗号,抛弃了国民党旗帜, 旗号,抛弃了国民党旗帜,不但是军队 的行动,而且有较多的工农武装参加。 的行动,而且有较多的工农武装参加。
7.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全 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全 党的领导地位, 党的领导地位,主要理由是它肯定了毛泽 东的正确主张,并把军事指挥权交给他; 东的正确主张,并把军事指挥权交给他;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 标志, 标志,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开始从受共产 国际的支配到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 解决自己党内的问题。 解决自己党内的问题。

2.5.2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2.5.2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1、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 ④意义:2、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 装斗争的开始
2、“八七”会议
时间地点: 1927年8月7日 汉口
①瞿秋白作《关于党的任务和工作方针的报告》
内容: 1、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
2、决定秋收时发动起义 3、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思 想
3、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时间:1927.秋
领导人:毛泽东 部队:工农革命军
长沙 文家市
三湾 井冈山
南昌起义
同年9月,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
南昌起义、八七 会议、秋收起义 在中国革命史上 有何历史意义?
(1)吸取大革命 教训,开始武装反 抗的转折 (2)吸取起义进 攻大城市的失败教 训,开始向农村发 展根据地的转析。
• 土地革命——基本内容 • 只有进行土地革命才能动员农民群众参加武 装斗争,巩固和扩大革命根据地。 • 武装斗争——主要形式 • 只有进行武装斗争,才能有效地开展土地革命, 保卫革命根据地。 • 革命根据地——战略阵地 • 只有建设巩固革命割据地才能 使土地革命有 坚实的基础,使武装斗争有可靠的依托。 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既是新民 主主义革命的重要内容和主要形式,也是农村 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同年12月,张太雷领导广州起义
毛泽东为什么选择在井冈山建立根据地?
①位于湘赣边界,离大城市
较远,敌人统治力量薄弱;
②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③附近农产品丰富,便于筹 粮筹款;
④大革命时期受革命影响深, 群众基础好。
1928年,朱毛会师井冈山
两军合编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国共十年

国共十年

二、土地革命
1.八七会议 1927年8月7日,汉口
(1)主要内容:
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
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 派的总方针;
决定秋收时发动武装起义。
(2)意义:
给处于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的 中国共产党指明前进的方向。
2.湘赣边秋收起义
1927年9月
修水
铜鼓
毛 进攻长沙受挫 泽 东

吴起镇
黄 1935.10. 陕
三军会师会宁 肃 1936.10
腊子口

西
西
草地
பைடு நூலகம்


泸定桥
安顺场
毛尔盖
四 雪山 渡




赤 1935.1.

湖 南
江 西 瑞金 1934.10. 福 建
金 水 沙
遵义

贵阳

广 西
4.长征的胜利
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突破四道防线 遵义会议 强渡大渡河 过草地 四渡赤水 巧渡金沙江 陕北
•经 过
飞夺泸定桥 翻越夹金山
红军三大主力甘肃会宁会师
•长征胜利的意义
“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它是一曲人类求 •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围剿”红军、扼杀 生存的凯歌,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 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环生、危在旦 夕的战斗„„长征却使毛泽东及其共产党人赢得了中 ——转危为安 国。”
(1)思想形成
井冈山八角楼
4、“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形成和实践
武装斗争
党的领导
土地革命 根据地建设

红色纪念中国革命的重要节点

红色纪念中国革命的重要节点

红色纪念中国革命的重要节点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场伟大的革命斗争。

在这漫长而艰苦的历程中,有许许多多的重要节点见证了中国革命的发展与胜利。

其中,红色的标志、红色的节点成为了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符号,它们以不朽的意志和烽火热情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一、南昌起义南昌起义被誉为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第一声炮响。

1927年8月1日,在江西省南昌市,部分中国共产党党员及革命群众挺身而出,拿起起义武器,协助建立独立的革命政权。

南昌起义虽然并未获得明确的胜利,但它在中国革命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这次起义激励了广大农民和工人,构筑起了抵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坚实基础,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奠定了基础。

二、秋收起义秋收起义在1930年发生在湖南娄底。

在中国共产党和朱德、毛泽东等领导下,革命军队与人民群众合作,成功建立起湘鄂西革命根据地。

这次起义的胜利进一步扩大了共产党的影响力,鼓舞了全国范围内的革命士气。

从而进一步团结了各阶层人民的力量,奠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的基础。

三、遵义会议遵义会议于1935年1月在贵州遵义召开,这次会议被认为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一次转折点。

在会议上,毛泽东指出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并取得了对“左”倾错误的最后胜利。

遵义会议的成功意味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得到巩固,并为后来的长征和抗日战争打下坚实的基础。

遵义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党的责任和任务,为中国革命历史的下一个重要阶段奠定了基础。

四、抗日战争胜利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为了抵抗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而进行的一场持久战。

中国共产党发挥了主要作用,在毛泽东的领导下,组织并指挥了抗日根据地的建设和抗日武装斗争。

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这次战争的胜利不仅为中国人民赢得了民族解放的胜利,也为共产党的崛起提供了历史机遇。

五、新中国的建立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宣告成立。

这是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中国人民经过长期的斗争和牺牲最终取得的胜利,也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一天。

国共十年对峙(课件)1

国共十年对峙(课件)1

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一、南昌起义(1927、8、1)
1、背景: 革命陷入低潮 ,大革命失败教训:必 须掌握武装力量 2、经过:
(1)时间: 1927年8月1日
(2)领导人: 周恩来、贺龙等 (3)军队: 国民革命军 (4)地点: 南昌 (5)结果: 直接:占领南昌城 最终:南下途中遭到敌人封堵,损失严重; 一部分由朱德、陈毅率领,转战湘南, 坚持斗争;另一部分进入海陆丰,与当 地农民军会合。
• 1 这一时期的革命力量受到极大的摧残。中共组 织上遭到严重破坏,大批共产党员及领袖被杀害。 一些党内的动摇分子公开退党甚至自首,党员由 大革命时期的6万多人减至1万多人,党的活动被 迫转入地下,党领导的工农运动也受到严重摧残。 全国有组织的工人有300万下降到3万人。 2 1927 年中共中央进行了改组,陈独秀被停止了总书记 的职务,成立了临时中央常务委员会。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包括什么内容
3、“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形成和实 践
1. 思想内涵:
毛泽东总结井冈山根据地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 想——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结合起来。 (1)武 装斗 争 (2)土 地革 命
(3)根据地建设
土 地革 命
• 内容: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 • 影响:广大农民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 到了土地,革命积极性空前高涨。
一、南昌起义(1927、8、1) 二、土地革命
1、八七会议:
(1)时间: 1927年8月7日
(2)地点:汉口
①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②确定开 (3)内容: 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 方针;③决定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 (4)意义: 这次会议给正处于思想紊乱、组织涣散 中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七会议
八七会议
• 1、时间:1927年8月7日 • 2、地点 :汉口 • 3、内容,(1)纠正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 义错误,(2)确立开展土地革命 和武装反 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 (3)决定这一年秋收时发动武装起义。 • (4)毛主席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的光辉思想
意义
• 八七会议在我党历史上是一个转折点。它给正处 在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中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 的出路,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这是 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 八七会议在我党历史上是一个转折点。它给正处 在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中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 的出路,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这是 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 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
汪精卫
蒋介石
目的
• 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 屠杀政策 ,联合愿意 革命的国民党左派, 挥师南下广东,建立 革命根据地,实行二 次北伐,实行孙中山 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三大政策。
八一南昌起义的意义
• 1、打响了武装起义的第 一枪,在全党和全国人民 面前树立了一面武装斗争 的旗帜。 • 2、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 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 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 开始。 • 3、8月1日成为中国人民 解放军的建军节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 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
领导人:周恩来、 贺龙、叶挺、朱 德前敌委员会书记
贺龙
叶挺
八一南昌起义的背景
• 1927年3月,国民党在武汉的汪精卫 和南京的蒋介石集团不合作,所谓 “宁汉分裂”。江西南昌则在武汉和 南京之间。由于共产党的影响不断扩 大,从4月起南京等地的国民党开始大 量逮捕和处决共产党人,发动了四一 二政变,武汉的国民党在7月亦决定 “清党”。一方面解聘鲍罗廷的顾问 职务,一方面通知各政府部门和军队 驱逐共产党人。
秋收起义
湘毛 赣泽 边东 秋在 收湖 起南 义领 导 了
秋收起义广场
时 间: 1927年秋 领导人:毛泽东
结 果:失败
起义失败的原因与影响 原因:没有认清中国的国情,走城市革命道路 秋收起义纪念碑
在当时的情况下走城市革命道路是行不通
影响:开创了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夺取政权的新局面 为中国革命创建人民军队,从城市转移到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揭开 了序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