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kV架空线路设计

合集下载

110KV架空输电线路初步设计

110KV架空输电线路初步设计
为了保证架空线长期运行的安全可靠性,除需使其应力在任何气象条件下均不得超过强度许用应力外,应具有足够的耐振能力取决于年平均运行应力的大小,满足强度条件要求的架空线,在任何气象情况下的应力均不超过强度许用应力,而耐振条件则要求架空线在平均气温下的应力不超过年平均运行应力的上限,这两种条件那一种在什么气象条件下起控制作用,需要借助临界档距来判断,考虑了耐振条件以后共有三个临界档距:(1)最低气温和最大比载的临界档距;(2)最大比载和年平均气温的临界档距。(3)最低气温和年平均气温的临界档距。
第二部分原始资料介绍
-、设计情况
随着河南经济的发展,现需要建一110KV变电站。该站输电线路采用单回输电方式,线路总长30KM,输送功率46MW,功率因数0.85最大负荷小时数6500小时。
因地处平原,该输电线路经过的地势平坦,相对高度较小,沿线耕地较少,多为居民区,工厂,道路,池塘,沿线树木稀少,土质含沙量较大,地下水位较浅。
线路设计规程规定,110kV线路设计气象条件,应根据沿线的气象资料和附近已有线路的运行经验考虑。
在确定最大设计风速时,应按当地气象台(站)重现期为15年,10min时距平均的年最大风速作样本,并宜采用极值I型分布作为概率统计值。110kV线路的最大设计风速不应低于25m/s。
合理的选择导线截面,对电网安全运行和保障电能质量有重大意义,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大,我们在选择导线的时候,还要考虑线路投运后5年的发展需要。
最高和最低气温条件下的应力弧垂关系表(如下表所示)
档距(m)
50
100
128.8
150
200
250
300
350
500
应力
-20℃
113.6

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

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
18附属设施30
附录A典型气象区31
附录B高压架空线路污秽分级标准32
附录C各种绝缘子的m1参考值33
附录D使用悬垂绝缘子串的杆塔,水平线间距离与档距的关系35
附录E基础上拔土计算容重和上拔角36
附录F弱电线路等级37
附录G公路等级38
附录H用词和用语说明39
参考文献40
条文说明41
前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电网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的高压交流输电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我国电网的最高运行电压等级从500kV发展到750kV。电网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设备,在加强现有电网技术改造和升级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果。许多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正在得到广泛运用和大力推广,成为电网设计和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规范设计,统一标准,确保工程安全和工程造价合理,编制本规定。
DL/T5154—2002架空送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
DL/T 5919—2005架空送电线路基础设计技术规定
DL/T 620—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
DL/T 621—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
DL/T 864—2004标称电压高于1000V交流架空线路用复合绝缘子使用导则
DL409—199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
110
1范围
本规定规定了交流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的设计技术规定和要求,并提供了必要的数据和计算公式。适用于新建110kV、220kV、330kV、500kV和750kV交流输电线路设计,对已建线路的改造和扩建项目,可根据具体情况和运行经验参照本规定设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规定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定,然而,鼓励根据本规定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110~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

110~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

110~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1 总则1.0.1 为了在交流 110~750kV 架空输电线路的设计中贯彻国家的基本建设方针和技术经济政策,做到安全可靠、先进适用、经济合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交流 110~750kV 架空输电线路的设计,其中交流110kV~550kV使用单回、同塔双回及同塔多回输电线路设计,交流750kV适用于单回输电线路设计。

1.0.3 架空输电线路设计,应从实际出发,结合地区特点,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推广采用节能、降耗、环保的先进技术和产品。

1.0.4 对重要线路和特殊区段线路宜采取适当加强措施,提高线路安全水平。

1.0.5 本规范规定了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的基本要求,当本规范与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相抵触时,应按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1.0.6 架空输电线路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符号2.1 术语2.1.1 架空输电线路 overhead transmission line用绝缘子和杆塔将导线架设于地面上的电力线路。

2.1.2 弱电线路 telecommunication line指各种电信号通信线路。

2.1.3 大跨越 large crossing线路跨越通航江河、湖泊或海峡等,因档距较大(在1000m以上)或杆塔较高(在100m以上),导线选型或杆塔设计需特殊考虑,且发生故障时严重影响航运或修复特别困难的耐张段。

2.1.4 轻、中、重冰区 light/medium/heavy icing area设计覆冰厚度为10mm及以下的地区为轻冰区,设计覆冰厚度大于10mm小于20mm地区为中冰区,设计冰厚为20mm及以上的地区为重冰区。

2.1.5 基本风速 reference wind speed按当地空旷平坦地面上10m高度处10min时距,平均的年最大风速观测数据,经概率统计得出50(30)年一遇最大值后确定的风速。

110kv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110kv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110kv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110kV/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1. 引言电力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源之一。

架空送电线路广泛应用于输电系统中,起着将发电厂产生的电能发送到用电地点的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110kV/500kV架空送电线路的设计技术规程。

2. 设计标准2.1 电力输送距离:110kV/500kV架空送电线路适用于中、远距离的电能输送,其输送距离应符合国家电力部门规定的标准。

2.2 电力负荷:设计师需要准确测算负荷情况,确保架空线路能够满足电力传输的需求。

2.3 环境条件:在设计过程中,环境因素,如温度、风速、降雨等,需充分考虑,以保证架空送电线路的正常运行。

3. 架设方式和杆塔设计3.1 架设方式:根据地理条件和电力输送需求,选择合适的架设方式,如单回线、双回线或多回线等。

3.2 杆塔设计:杆塔的选择和设计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以确保线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杆塔的高度、形状、材料等都应经过严格的计算和测试。

4. 导线选择和布设4.1 导线选择:根据设计要求和环境条件,选择适宜的导线类型,如铝合金导线、钢芯铝绞线等。

4.2 导线布设:导线的布设要考虑到绝缘状态、安全间距、导线拉力等因素,以确保线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5. 绝缘子选型和配置5.1 绝缘子选型:绝缘子的选型应满足电力运行的要求,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和抗污积能力。

5.2 绝缘子配置:绝缘子的配置要保证导线与地面、杆塔的绝缘距离符合安全要求,同时考虑到绝缘子的安装和调整。

6. 接地与防雷保护6.1 接地设计:保证架空送电线路的良好接地,减少线路的故障率并保护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6.2 防雷保护:设计合理的防雷装置,包括避雷器、接闪器等,以保护架空送电线路免受雷击。

7. 安全操作和维护7.1 安全操作: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确保工作人员按照规程进行架空送电线路的操作。

7.2 维护保养:定期检查和维护架空送电线路,清除线路上的杂物,检查导线和绝缘子的状态,并及时修复和更换受损部件。

110kv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110kv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110kv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架空送电线路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电能的传输任务。

110kV到500kV的架空送电线路设计关乎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和供电质量。

以下是关于110kV到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的技术规程:一、导线选择:110kV到500kV架空送电线路的导线应选用具有良好传输性能和绝缘性能的导线。

常用的导线类型有硬铝合金导线、ACSR导线、ACAR导线等。

导线的选择应根据具体电力系统的输电距离、负荷特性等因素进行合理选择,以保证线路输电能力的满足。

二、杆塔设计:架空送电线路的杆塔是支撑导线的重要构件,应根据导线类型、跨越区域特性、环境条件等因素进行合理设计。

杆塔的高度、杆距等参数应满足电力系统的输电要求,同时要考虑线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在设计杆塔时,应采用合适的材料,如钢材、混凝土等,确保杆塔的强度和耐久性。

同时还应考虑地震、风压等自然灾害因素对杆塔的影响,以保证线路在恶劣环境下的安全运行。

三、导线弧垂和水平间隔:导线弧垂和水平间隔是架空送电线路中的重要参数,直接关系到线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设计时应根据导线的技术性能和环境条件进行合理设置,以保证导线的机械和电气性能。

合理的导线弧垂和水平间隔可有效减小风荷载和冰雪荷载对线路的影响,降低导线的振动和断线的风险。

四、地线选择和接地设计:架空送电线路的地线是保证人身安全和线路正常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线的选择和接地设计应考虑土壤特性、太阳辐射、雷电等因素,以保证线路的可靠接地和良好的过流导容能力。

地线应选用材质良好、导电性能稳定的材料,并且进行良好的接地设计,以提高线路的抗雷击能力和安全性。

五、防护设计: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时应考虑周围环境的影响,采取合适的防护措施,以防止外界物体的碰撞、动物的侵蚀等对线路的损坏。

防护设计应选择耐候性好、抗老化、耐腐蚀的材料,并合理设置防护装置,以提高线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六、安全间距和安全距离:架空送电线路的安全间距和安全距离是确保人身安全和防止电弧击穿的重要参数。

110kv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110kv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110kv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一、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力需求量也日益增长。

为了满足电力输送的需求,架空送电线路的设计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110kV到500kV架空送电线路的设计规程进行详细的阐述,旨在提高架空送电线路设计的技术水平,确保电力输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二、设计原则1.安全性原则:架空送电线路设计的首要原则是确保安全。

应根据线路的电压等级、传输距离、电力负荷以及地形和气候等因素,合理确定线路的设计参数,确保线路运行安全可靠。

2.经济性原则: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应最大限度地降低线路建设和运行成本,提高线路的经济效益。

3.可靠性原则:线路设计应考虑到可能的设备故障和自然灾害等因素,确保线路具备较高的可靠性,能够满足用户的电力需求。

4.环保原则:在线路建设中应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选择环保材料和技术,确保线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三、设计步骤1.线路走廊选择:根据线路的电压等级、传输距离、地形条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线路走廊,确保线路的合理布局和施工条件。

2.输电塔选型:根据输电线路的电压等级、输电距离、地形条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输电塔类型,确保塔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地线设计:根据线路的电压等级、气候条件等因素,设计合适的地线系统,确保线路的过载和短路能力。

4.绝缘设计:根据线路的电压等级、气候条件等因素,设计合适的绝缘系统,确保线路的安全运行。

5.跨越设计:根据线路的电压等级、线路走廊条件等因素,设计合适的跨越结构,确保线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6.接地设计:根据线路的电压等级、输电距离等因素,设计合适的接地系统,确保线路的运行安全可靠。

四、设计要点1.合理选取输电线路的导线型号和截面,确保线路的输电能力和运行可靠性。

2.根据线路的地形和气候条件,合理确定输电塔的材料和结构形式,确保塔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绝缘子和接地装置,确保线路的绝缘和接地性能。

110kv 以下高压架空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110kv 以下高压架空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110kv 以下高压架空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110kV及以下高压架空线路设计技术规程是指对110kV及以
下高压架空线路设计进行规范和要求的技术标准文件。

下面是一些常见内容:
1. 系统参数要求:包括额定电压、频率、相数、系统接地形式等。

2. 杆塔类型和布置要求:确定适用的杆塔类型和布置方案,考虑线路长度、地形条件、环境要求等因素。

3. 区段参数计算:根据线路长度、负荷、电气特性,进行区段参数计算,包括导线型号、导线间距、导线弧垂、杆塔高度等。

4. 绝缘设计:确定适用的绝缘子型号和串、并联方式,以保证线路的绝缘性能。

5. 线路接地设计:规定接地电阻值和接地形式,确保线路、设备的接地良好。

6. 导线和地线选择:选择适合的导线和地线,满足线路的输电要求。

7. 线路保护和自动化设计:确定线路的保护装置和自动装置,确保线路安全可靠运行。

8. 路线选择和环境要求:选择合适的线路走廊,并考虑环境因
素对线路的影响。

9. 线路运行和维护要求:确定线路的运行指标和维护要求,包括巡检、清洁、绝缘子清洗和更换等。

10. 安全规程和应急预案:制定线路施工和运维的安全规程,同时制定灾难和事故应急预案。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110kV及以下高压架空线路设计技术规程可能因不同地区、不同工程而有所差异,这只是一些常见要求的概述。

在实际工程中,需要根据当地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要求进行详细设计。

110kv-75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110kv-75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110kv-75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110kV-75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是用于指导设计和建设高电压架空送电线路的技术规范和标准。

以下是该规程主要内容:1. 设计范围:适用于电压等级在110kV-750kV之间的架空送电线路的设计。

2. 设计原则:根据电网规划和需求,确定线路的走向、电压等级、导线选择等基本设计原则。

3. 线路布置:根据区域地形、气候条件、电磁环境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线路走向和布置,确保线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 杆塔设计:根据线路的电压等级、跨越距离、载荷条件等因素,设计合适的杆塔结构和支撑设施,确保杆塔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5. 导线选择:根据线路的电压等级和输送功率要求,选择合适的导线类型和规格,确保导线的电气性能和输电能力。

6. 地线设计:根据线路的电压等级和地质条件,设计合适的地线系统,确保线路的接地性能和防雷能力。

7. 绝缘设计:根据线路的电压等级和操作环境,设计合适的绝缘系统,确保线路的绝缘性能和安全可靠性。

8. 荷载计算:根据线路的电流负载、风荷载、冰荷载等因素,进行合理的荷载计算,确保线路的安全承载能力。

9. 安全间隙:根据线路的电压等级和操作环境,确定合适的安全间隙,以确保线路的安全运行和防护措施。

10. 塔基设计:根据杆塔的类型和地质条件,设计合理的塔基结构,确保杆塔的稳固和耐久性。

11. 线路标志:根据线路的走向和交通规定,设置合适的线路标志和警示信号,以提醒人们防止触电和事故。

12. 施工要求:根据设计要求,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要求,确保施工的安全和质量。

总之,110kV-75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是对高电压架空送电线路设计的技术要求和标准,旨在保障线路的安全、可靠和经济运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题目:110kV架空线路设计学院:福建农林大学成教学院专业年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号:姓名:林庆安指导教师、职称:2011 年06 月06 日福建农林大学成教学院本科毕业论文目录摘要 (I)第1章前言 (1)1.1 设计的目的和内容 (1)1.2 原始资料 (1)1.3 线路统一规定 (2)第2章导地线应力弧垂计算 (5)2.1 设计条件 (5)2.2 比载计算 (5)2.3 导地线的控制应力及临界当距 (6)2.4 应力计算及弧垂计算 (7)第3章定位手册制作和定位校验 (9)3.1 定位曲线制作 (9)3.2 定位结果校验 (11)第4章绝缘子、金具的选择 (16)4.1 设计条件 (16)4.2 绝缘子串选择和校验 (16)4.3 绝缘子片数的选择 (16)4.4 金具的选择及组装 (17)第5章杆塔荷载及内力计算 (19)5.1 原始数据和设计条件 (19)5.2 荷载计算 (20)5.3 杆塔内力计算 (21)5.4 直线杆极限弯距计算 (23)第6章应力弧垂曲线制作 (24)6.1 架空比载计算 (24)6.2 导线最大使用应力计算 (24)6.3 控制气象条件的确定 (25)6.4 各气象条件的应力弧垂计算 (25)第7章定制手册制作 (35)7.1 K值曲线 (35)7.2 直线杆塔摇摆角临界曲线 (35)7.3倒拔临界曲线 (36)7.4 耐张绝缘子串倒挂临界曲线 (36)福建农林大学成教学院本科毕业论文7.5 导线悬垂角校验曲线 (37)7.6 导线悬挂点应力临界曲线 (37)第8章架空线计算 (38)8.1 连续倾斜档计算 (38)8.2 孤立档计算及过牵引计算 (41)8.3 交叉跨越校验 (43)8.4 防振锤计算 (45)第9章杆塔强度校验计算 (47)9.1 杆塔荷载计算 (47)9.2 杆塔内力计算 (51)9.3 杆塔强度校验 (51)第10章杆塔整体起立 (53)10.1 吊点的选择 (53)10.2 吊点选择校验 (53)10.3 受力计算 (54)10.4 弯矩验算 (55)结束语 (56)致谢 (57)参考文献 (58)福建农林大学成教学院本科毕业论文I摘要:目前,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各地电网建设迅猛发展,从过去的“几年建一条线路”到现在的“一年建几条线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供电可靠性进一步提高,电网输送能力也得到了大大的增强。

此次设计是对本人平时工作及所学知识进行的一次总结和应用,本设计从输电线路基本知识、导线应力弧垂分析、导线安装计算、杆塔受力分析及强度校核、杆塔基础、输电线路测量及检查、架空线弧垂观测及检查、输电线路路径和杆位确定以及方便施工、降低造价、利于运行有关规程、规范等方面,不同角度围绕,对110kV 架空线路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110kV架空线;杆塔;导地线;绝缘子;计算Abstract: Now, along with the national fast economic growth, power grid construction rapid development, across from the past "several years to build a line" to now "year built a few lines" realize the leaping development, the power supply reliability, further improve network transmission capacity also got greatly enhanced. This design is to oneself peacetime work and knowledge learnt a summary and application, this design from the basic knowledge, wire transmission lines HuChui analysis, wire installation stress calculation, tower stress analysis and strength check, tower base, transmission lines measuring and inspection, HuChui observation and check bus, transmission line path and pole sure and convenient for construction, reduce cost, favors the operation aspects related codes, norms, different angles of overhead lines around 110 kv and problems that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the design are discussed.Keywords: 110 kv bus; Tower; Guide landlines; Insulator; calculation福建农林大学成教学院本科毕业论文II福建农林大学成教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1第1章前言毕业设计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学校对我们一次专业知识的检查。

通过设计,可以使我们在分析计算,掌握工程设计中技术经济规定,查阅工具书等技能。

本次设计是对平时工作及所学知识进行一次总结和应用,是一项时间较长内容较多的毕业设计。

主要内容有:导地线的应力计算、绝缘子、金具选择计算、防震锤的安装计算、杆型的选择、横担的受力选择计算及拉线的受力选择计算等几个方面。

本次设计包括的知识面宽,需要大量了解专业知识及《设计规程》和《设计手册》的内容,也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从中摸索出一些初步的专业经验。

1.1 设计的目的和内容1.1.1 目的本次设计是对本专业全部课程的一种综合全面的检验,通过本次毕业设计,结合各课程的内容,对各种资料的分析、判断和计算,有助于提高独立分析处理专业课题的能力,为以后的工作打好基础。

1.1.2 设计内容1、应力——弧垂曲线2、定位曲线、定位图3、架空线计算4、杆塔强度校验计算1.1.3 设计成果1、设计说明书和计算书2、导线机械特性曲线图1张3、安装曲线图1份1.2 原始资料1.2.1 工程概况某线路设计为110KV,全长约为16.5KM,设计最大输送容量为41.23MV.A,年利用小时数为4500h,避雷线采用GJ-50,线路经过的典型气象区及导线型号如下:线路常福建农林大学成教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2用直线门型砼拉线杆(可选用的标准杆长度为6M和9M规格)。

线路所经过地区多为亚粘土(硬塑和软塑),污染程度为1级,考虑全线架设双避雷线,保护角为27°,接地电阻按规定取值。

土壤容重r=1.7T/m3,上拔角a=25。

,地耐力[R]=200kpa,土壤电阻率500~1000欧米,地震烈度60以下,交通运输方便。

表1-1 气象条件表1-2 导线、避雷线物理特性1.3 线路统一规定1.3.1 线路从某出线端A向进线端B作为相应的前进方向表1-3 桩号编号福建农林大学成教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3注:转角桩前后应打方向副桩,并写明“前副”和“后副”杆塔位桩,若在水田中应在天梗上大副壮,并写明“P ³³副”,并记录主副桩前后关系及距离。

1.3.3 杆塔塔腿编号水泥杆: 左━━━━/……………———→前进方向 转角杆 前进方向右 ━━━━/……………1.3.4 定位(导线)对地距离本手册定位格数按非居民区考虑,对地距离取6.0m 综合误差取0.5m ,对居民距离取7.0m ,对非居民取6.0m,交通困难地区取5.0m ,综合误差取0.5~1.0m 。

1.3.5 交叉跨越安全距离表1-4 交叉跨越安全距离2. 导线与山坡、峭壁、岩石之间的净空距离在最大计算风偏情况下,对步行可以达到的山坡距离取5.0m ,对步行不能到达的山坡、峭壁的岩石距离取3.0m 。

3. 送电线路跨越弱电线路时,其交叉角取值为:跨越一级弱电线路时≥45。

二级时≥30。

,三级时不受限制。

4. 送电线路与甲类火灾危险性的生产厂房,甲类物品库房,易爆易燃材料堆场从及可燃或易爆,易燃液(气)体储藏罐,抽油设备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杆塔高度的1.5倍。

5. 送电线路与铁路、道路、河流、管道、索道及各种架空线路交叉或接近符合《线路设计手册》P 701表8—3—9的要求。

6. 平断面的测绘要求。

(1)线路纵断面图表示沿线路中心线及高边线的地形起伏变化的形状,高度和交叉跨福建农林大学成教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4越物的位置和高程,弧垂对地面最近的断面点应适当加密,并应保证高程误差不超过±0.5m。

(2)纵断面图使用毫米方格低,其比例一般采用纵向:1/500、横向:1/5000(3)在纵断面图下方还应草绘线路中心线各50m范围内的平面图,在平面图上绘出:线路转角塔位的转角度数,杆塔位置,交叉跨越物(电力线、通信线、铁路、河流、地上下管道等)与线路的交叉角度,去向或与线路平行接近的位置、长度、线路中心线附近的建筑物位置和接近距离、陡坡、冲沟、坟地的位置范围;耕地、树林、沼泽地等位置和边界。

(4)纵断面图下方需要标注:里程(百米值)。

塔位标高,杆塔挡距,耐张段长度,代表挡距及弧垂模板K值;在断面图中标住塔转角,直线桩里程标高、交叉跨越物的里程、标高名称、在图上绘出杆塔位置,定位高度、弧垂安全地面标线注杆塔编号、型号、呼称高及施工基面等数据。

(5)此外,对于重要交叉跨越(利于跨越铁路及一二级通讯等)。

还有交叉跨越分图供工协议用(分图的比例同纵断面图)。

1.3.6 线路横断面图当线路沿着大于1:4的边坡或其他对风偏有影响的山坡通过时,应实测与线路垂直的横断面从检查风偏影响,横断面绘于纵断面相应位置的上方,其纵横比例尺一律为1:500,测量宽度应视现场地形确定,一般为40m左右。

1.线路所经地区主要为平丘地,大部分采用拉先水泥杆,故须详细测拉线范围内的带壮平面图。

2.线路边线同意按7.0m测绘,风偏测量应保证满足风偏检查要求。

3.其他有关规定按常规执行。

福建农林大学成教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5第2章导地线应力弧垂计算2.1 设计条件2.1.1 额定电压及导地线型号额定电压为110KV、导线型号LGJ—240、地线型号为GJ—502.1.2 气象条件本线路所经地区的气象条件为II类气象区,具体可见表2-12.1.3 导地线的物理特性详见表2-22.1.4 安全系数导线的K值取2.5,地线K值依计算而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