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第二册第4课

合集下载

粤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4课《我会爱惜》(第1课时)教学设计

粤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4课《我会爱惜》(第1课时)教学设计

粤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4课《我会爱惜》(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会爱惜》是粤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4课的主题,本课旨在让学生理解爱惜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爱心和珍惜资源的意识。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有趣的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关爱他人,爱惜周围的事物,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但仍有待于通过教育和引导进一步培养和提高。

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参与活动和互动,因此,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可以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爱惜的意义,认识到爱惜他人和资源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珍惜资源的意识,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3.引导学生将爱惜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做到言行一致。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爱惜的意义,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珍惜资源的意识。

2.难点:引导学生将爱惜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做到言行一致。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爱惜的重要性。

2.互动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课堂氛围。

3.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刻理解爱惜的意义。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和教学资源。

2.教学道具和物品。

3.教学场地和环境布置。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趣味动画引入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爱惜?为什么我们要学会爱惜?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爱惜的意义。

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身边的人和事,让学生感受到爱惜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实践爱惜?引导学生思考并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观点。

角色扮演:设置情境,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模拟实践爱惜的行为。

4.巩固(5分钟)总结讨论成果,引导学生明确爱惜的具体做法。

通过问答、游戏等形式,巩固学生对爱惜的理解和认识。

5.拓展(5分钟)讲述爱惜的故事:邀请学生分享自己或身边人的爱惜经历,激发学生的爱心和珍惜资源的意识。

《德育课本四集第二册

《德育课本四集第二册

《德育课本》四集第二册信篇一、【邓曼抚民】邓曼谏君。

抚民以信。

莫敖未刑。

楚师败阵。

【原文】周楚子熊通夫人邓曼。

有伟识。

楚子使莫敖屈瑕伐罗。

斗伯比送之。

还。

谓其御曰。

莫敖必败。

举趾高。

心不固矣。

遂见楚子曰。

必济师。

楚子辞焉。

入告邓曼。

邓曼曰。

大夫其非众之谓。

其谓君抚小民以信。

而威莫敖以刑也。

莫敖狃于蒲骚之役。

将自用也。

不然。

夫岂不知楚师之尽行也。

楚子使人追之。

不及。

屈瑕果大败。

莫敖之败。

伯比见其趾高而知之。

邓曼仅闻其心不固而知之。

其谏君抚小民以信一言。

尤为识见过人处。

民无信不立。

莫敖不自知。

而伯比知之。

楚子不及知。

而邓曼言之。

非伟识而何。

楚子愧之矣。

【白话解释】周朝时候。

楚国国君熊通的夫人。

名叫邓曼。

邓曼有很广大的见识。

楚君差了他的将军莫敖屈瑕去讨伐罗国。

斗伯比去送行。

回来的时候。

斗伯比就对他驾车的人说。

我看莫敖屈瑕这次出去。

一定是打败仗的。

因为他走路的时候。

把脚尖举得很高。

这样就可晓得他的气是很盛的。

可是心上却欠些固定了。

于是斗伯比就去见楚君。

对楚君说。

这次莫敖屈瑕去攻打罗国。

我以为应当再帮助他的军队才好。

楚君听了、以为楚国的军队。

差不多都跟了莫敖屈瑕去的。

并且觉得莫敖屈瑕可以取胜。

也有相当的把握。

于是说、你太过虑了。

这是不必的。

楚君回到了宫里。

就把这番话告诉了邓曼。

邓曼就说道。

我觉得斗伯比所说的话。

里面是含有一层意思的。

他并不是真正要国君增加军队。

给莫敖屈瑕去攻打罗国。

他的意思。

是要国君用恩信去抚养小百姓。

又要用刑罚必信的态度去对待莫敖屈瑕。

因为莫敖屈瑕。

从前在蒲骚地方打了胜仗。

他一定是很自大的。

假使不是这样的话。

那末难道斗伯比真个不晓得楚国的军队。

完全跟了莫敖屈瑕去打罗国么。

楚君听了、忽然大悟。

就差了人去追莫敖屈瑕回来。

可是已经追不着了。

果然莫敖屈瑕后来打了一个大大的败仗。

二、【卫姬信行】齐桓卫姬。

信而有行。

望色脱簪。

下拜请命。

【原文】周卫姬。

齐桓公夫人也。

公与管仲谋伐卫。

朝入。

姬脱簪解佩。

2022德育经济与政治常识习题册第四课

2022德育经济与政治常识习题册第四课

2022德育经济与政治常识习题册第四课一、名词解释1、价值——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人类劳动。

2、商品——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3、股票——股份公司制度的有机构成要素,是向股份公司投资入股的凭证,也是取得一定权利的所有权证书。

4、市场经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5、公司——依法设立,全部资本由股东出资,以营利为自的的企业法人。

6、劳动合同——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并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7、同有经济——亦称全民所有制经济,是生产资料归全体人民所有(以国家所有的形式存在)的一种公有制形式。

8、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

9、国体——就是国家性质,也就是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10、公民——是指具有一个国家的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二、单项选择题1、货币的本质(C)A、金银B、一般等价物C、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D、商品2、工厂把产品销售出去,用收回的资金购买以后生产的原材料,这里,货币执行的职能是(B)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贮藏手段D、支付手段3、下列选项中不是信用卡功能的是(B)A、直接消费B、抵押贷款C、转账结算D、消费信用4、即使供不应求,一辆普通自行车的价格再涨,也不会比一辆汽车的价格高。

这是因为(A)A、生产一辆汽车比生产一辆自行车耗费的成本高B、生产一辆汽车比生产一辆自行车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多C、一辆汽车的实用性比一辆自行车的实用性多得多D、喜欢坐汽车的人比喜欢骑自行车的人多。

5、商品价格决定于(A)A、商品的价值,但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B、供求关系,但受到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影响C、个别芳动时间,但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D、供求关系,但受到使用价值的影响6、消费者追随偶像,追赶潮流的消费,属于(A)心理引发的消费。

A、从众B、求异C、攀比D、求实7、我们进行投资,会得到收益,同时也会面临风险,投资收益和投资风险的关系是(A)A、高风险、高收益,低风险、低收益:B、高风险、低收益,低风险、高收益C、风险与收益没有关联D、风险是投资收益的源泉8、储蓄存款和债券、股票相比,(C)。

德育第二册教学大纲

德育第二册教学大纲

《德育》第二册教学大纲一、说明1、课程性质和内容本册教材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与个人生活紧密联系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现实为中心,从个人、国家、世界三个层次讲解了我国的基本经济、政治制度。

主要内容有:学会理财和消费,走近经济圈,发展中的我国经济,走进公民的政治生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

2、课程的主要任务和要求本册教材帮助我们了解身边的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帮助我们更有效的参与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帮助我们成为一个了解社会、放眼世界的现代青年。

通过对本书的学习,我们要掌握关于国家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的基本知识,提高参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的能力,努力成为一个有能力、负责任、着眼大局的合格公民,成为一个对自己有益、对社会有用的人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本课程最大的特点,就是注重实用性。

因此,在学习的时候,同学们应当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时刻注意学用结合,将所学知识用以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参与经济、政治生活的能力。

二、学时分配表三、课程内容及要求第一课学会理财和消费教学要求1、了解市场的交换行为,认识货币的职能,能够正确看待货币。

2、了解商品及其价格发生变化的市场因素,了解家庭常见的理财方式,掌握科学的消费方式,懂得维护自己的消费权益,理性投资。

教学内容§1—1 聚焦货币一、货币1、货币是职能2、货币的演变二、支票、信用卡等信用工具1、支票2、信用卡§1—2 商品价格的奥秘一、了解商品价格1、商品的定价2、商品的交换二、学会合理消费1、消费的类型2、影响消费行为的因素3、合理消费的基本要求§1—3 认识个人投资一、个人投资1、个人投资的方式2、投资收益与投资风险二、个人投资工具1、储蓄2、股票3、债券4、房地产重点与难点1、货币的职能(重点、难点)2、支票和信用卡的用途(重点)3、市场形成价格(重点、难点)4、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难点)5、合理消费的基本要求(重点)6、个人投资(重点)7、投资收益与投资风险(难点)8、个人投资工具(重点、难点)第二课走进经济圈教学要求1、认识市场经济及其本质特征,了解市场经济下的经营活动遵循的交易原则。

德育课本四集第二册

德育课本四集第二册

《德育课本》四集第二册忠篇一、【齐姜重国】齐姜重国。

袵席为轻。

谋于舅犯。

醉夫以行。

【原文】周晋公子重耳与舅犯奔齐。

桓公妻以齐姜。

遇之甚善。

有马二十乘。

公子安之。

子犯知公子之安齐也。

欲行而患之。

与从者谋于桑下。

蚕妾在焉。

告姜氏。

姜杀之。

言于公子。

勉其以晋国为重。

公子不动。

姜以周诗喻之。

公子不听。

姜与舅犯谋。

醉。

载之以行。

秦穆公乃以兵内于晋。

是为文公。

迎齐姜以为夫人。

遂霸天下。

齐姜以公子重耳去晋。

晋无宁岁。

天未亡晋。

有晋国者。

非重耳不可。

故杀其蚕妾。

勉其良人。

不听、则谋于其舅。

醉之以行。

宁捐袵席之私。

望以社稷之重。

其忠于公子也。

实其忠于晋国也。

姜也贤乎哉。

【白话解释】周朝时候。

晋国的国君献公偏信了妇人的话。

把世子申生杀死了。

国里面发生了变故。

于是有个公子名叫重耳的。

就同了他的舅舅叫子犯的几个人。

逃到齐国去了。

齐桓公就把齐姜嫁给他做妻子。

并且看待他非常的好。

家里也有了二十匹驾车的马。

公子重耳就很安心地在齐国住下了。

舅犯看着公子贪着富贵。

苟安在齐国。

心里很不以为善。

就预备想一个法子。

使大家一同走了。

他就同了跟从的人。

在一棵桑树下面会议着。

想找条出路。

那里晓得养蚕的女子也在那里。

把一切都听了去。

回去就告诉了齐姜。

齐姜思量着。

假使把这件事传了出去。

对于重耳是大大的不利。

于是把饲蚕的女子杀了。

一方面又去对公子重耳说。

叫他要把晋国的国家看得重要。

公子重耳听了。

心里并不感动。

他又读了一章周诗比喻给他听。

那章诗里说。

莘莘征夫。

每怀靡及。

夙夜征行。

犹恐不及。

这四句诗。

就是叫他快点走的意思。

公子重耳依旧不肯听他。

齐姜觉得劝解是没有功效的了。

就和舅犯想了一个计策。

用酒把重耳灌醉了。

然后用车子载了他。

离开齐国。

到了后来。

秦穆公用了兵力。

把公子重耳送到晋国去。

登了位。

就是文公了。

把齐姜迎了来。

做了夫人。

这个晋文公就是五霸之中的一个人物。

二、【虞娟谏君】虞娟直谏。

惓惓忠忱。

几濒于死。

卒悟君心。

【原文】周齐侯因齐立九年。

不治政事。

参考答案-《德育习题册+与德育第二版+第二册(经济与政治常识)配套(2018)-A01-095301

参考答案-《德育习题册+与德育第二版+第二册(经济与政治常识)配套(2018)-A01-095301

第一课学会理财与消费第一节聚焦货币一、名词解释1.一般等价物一般等价物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作为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统一表现的特殊商品。

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货币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必须能够表现其他商品的价值,能够与其他商品交换。

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货币依次出现了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等形式。

3.价值价值是体现在商品里的社会必要劳动。

价值量的大小取决于生产这一商品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多少。

不经过人类劳动加工的东西,即使对人们有使用价值,也不具有价值。

商品价值的大小主要看商品的成本。

商品的价值越大,商品的价格就越高。

4.价值尺度价值尺度是货币的职能之一。

作为价值尺度,货币可以表现和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表明某件商品“值”多少钱。

当货币表现其他商品的价值时,就发挥了价值尺度的职能。

5.流通手段流通手段是货币的职能之一。

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时,被称为流通手段或购买手段。

当货币与其他商品交换时,就发挥了流通手段的职能。

6.纸币纸币是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是货币的表现形式之一。

人民币是纸币的一种。

二、单项选择题1-5ABABA6-10BCABC11-15AACDA16-18BDD三、辨析题略四、问答题略五、材料分析题略第二节商品价格的奥妙一、名词解释1.价格价格是用货币表现的商品的价值。

商品价格由其自身的价值所决定,同时还要受供求关系等因素的影响。

2.商品商品是为了出售而生产的劳动成果,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3.市场调节价市场形成价格就是由经营者自主确定,通过市场竞争形成价格。

经营者定价的基本依据是商品的成本和市场供求状况。

4.政府指导价政府指导价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规定,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定价权限和范围规定基准价及其浮动幅度,指导经营者制定的价格。

《德育课本》四集第二册

《德育课本》四集第二册

《德育課本》四集第二冊信篇一、 【鄧曼撫民】 鄧曼諫君。

撫民以信。

莫敖未刑。

楚師敗陣。

【原文】 周楚子熊通夫人鄧曼。

有偉識。

楚子使莫敖屈瑕 伐羅。

鬬伯比送之。

還。

謂其御曰。

莫敖必敗。

舉趾 高。

心不固矣。

遂見楚子曰。

必濟師。

楚子辭焉。

入 告鄧曼。

鄧曼曰。

大夫其非眾之謂。

其謂君撫小民以 信。

而威莫敖以刑也。

莫敖狃於蒲騷之役。

將自用也。

不然。

夫豈不知楚師之盡行也。

楚子使人追之。

不及。

屈瑕果大敗。

矚慫润厲钐瘗睞枥。

莫敖之敗。

伯比見其趾高而知之。

鄧曼僅聞其心1 / 46不固而知之。

其諫君撫小民以信一言。

尤為識見過人 處。

民無信不立。

莫敖不自知。

而伯比知之。

楚子不 及知。

而鄧曼言之。

非偉識而何。

楚子媿之矣。

聞創沟燴鐺險爱氇。

【白話解釋】 周朝時候。

楚國國君熊通的夫人。

名叫鄧曼。

鄧 曼有很廣大的見識。

楚君差了他的將軍莫敖屈瑕去討 伐羅國。

鬬伯比去送行。

回來的時候。

鬬伯比就對他 駕車的人說。

我看莫敖屈瑕這次出去。

一定是打敗仗 的。

因為他走路的時候。

把腳尖舉得很高。

這樣就可 曉得他的氣是很盛的。

可是心上却欠些固定了。

於是 鬬伯比就去見楚君。

對楚君說。

這次莫敖屈瑕去攻打 羅國。

我以為應當再幫助他的軍隊纔好。

楚君聽了、 以為楚國的軍隊。

差不多都跟了莫敖屈瑕去的。

並且 覺得莫敖屈瑕可以取勝。

也有相當的把握。

於是說、 你太過慮了。

這是不必的。

楚君回到了宮裏。

就把這 番話告訴了鄧曼。

鄧曼就說道。

我覺得鬬伯比所說的 話。

裏面是含有一層意思的。

他並不是真正要國君增 加軍隊。

給莫敖屈瑕去攻打羅國。

他的意思。

是要國 君用恩信去撫養小百姓。

又要用刑罰必信的態度去對 待莫敖屈瑕。

因為莫敖屈瑕。

從前在蒲騷地方打了勝2 / 46仗。

他一定是很自大的。

假使不是這樣的話。

那末難 道鬬伯比真箇不曉得楚國的軍隊。

完全跟了莫敖屈瑕 去打羅國麽。

楚君聽了、忽然大悟。

就差了人去追莫 敖屈瑕回來。

可是已經追不着了。

果然莫敖屈瑕後來 打了一個大大的敗仗。

德育教案 第四课复习课

德育教案    第四课复习课
教学设计总课时数
课题
发展要立足于本人实际
授课时间
授课班级
16.2 16.3
授课类型
复习课
教具准备
多媒体
出席人数
缺席人数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兴趣、职业兴趣、性格、能力、职业能力、习惯的定义;如何做出职业价值取向分析;职业价值取向调整的要领。
能力目标
会运用知识点解决相关习题
情感目标
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充满信心并做出努力
教学分析重点如何做出职 Nhomakorabea价值取向分析;职业价值取向调整的要领。。
难点
运用所学并结合自身特点做出专业知识的积累
关键
对自己的专业有信心
课堂教学模式
提问互动式
教学流程
复习知识点,课上提问,同时与习题相结合。
时间
安排
教学流程及主要内容
教法及教师活动
学法及学生活动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
第四课 走进公民的政治生活
第二节 行使公民政治权利
3.提高公民素养
◆提高政治知识水平。掌握基本理论,了解基本制度,关注社会问题。 ◆树立正确的政治信念。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为人民服务,树立正 确的自由、平等、公正、责任等政治观念。 ◆提高政治参与能力。认真实践,积极参与,关注国家大事,做好身边 小事。
23
第四课 走进公民的政治生活
第二节 行使公民政治权利 2.认真参与民主管理 ◆积极参与各级决策。公民应该积极为各国家机关的决策提出意见或建议。 ◆做基层民主自治的参与者与推动者。 基层民主自治的基本形式: 农村村民自治——村民代表大会,村委会
城市居民自治——居民代表大会,居委会
基层民主自治建设的基本要求: 首先,正确处理个人、集体与国家三者间的关系;
第二节 行使公民政治权利
2.增强公民意识
◆国家意识:热爱祖国,勇担责任。
◆权利义务意识:积极行权,履行义务。 ◆法律规范意识:学法懂法,守法用法。
18
第四课 走进公民的政治生活
第二节 行使公民政治权利
补充资料
公民是与国家相对应而存在的。具有一个国家国籍 的人即为该国公民。作为公民,具有国籍所在国所规定 的相应的公民权利和义务。不论作为哪国公民,都应忠 实于自己的国家,热爱自己的国家,并勇于承担自己的 国家责任,积极为自己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但我国不 认可双重国籍。根据我国国籍法的相关规定,加入外国 籍的原中国公民自动丧失中国国籍。这就意味着这些明 星加入外国籍成为外国公民后,就不再是中国公民。通 俗地讲,他们不再是“中国人”,而应被改称为“华人 ”。
其次,处理好党的领导、发扬民主和依法办事之间的关系;
再次,进一步提高国民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
24
第四课 走进公民的政治生活
第二节 行使公民政治权利
教学活动
讨论: 有人认为“社会管理是管理 部门的事情,维护良好的社会生 活和工作环境是管理部门的基本 职责。对于公民而言,最重要的
是干好自己份内的事情”。你认
11
第四课 走进公民的政治生活
第一节 了解我国政治制度
补充资料
2008年3月6日,人民大会堂新 闻发布厅举行全国政协十一届 一次会议记者招待会,8位民 主党派主席在台上合影。 民革中央主席 周铁农 民盟中央主席 蒋树声 民建中央主席 陈昌智 民进中央主席 严隽琪 农工党中央主席 桑国卫 致公党中央主席 万钢 九三学社中央主席韩启德 台盟中央主席 林文漪回第2页9源自第四课 走进公民的政治生活
第一节 了解我国政治制度
二、我国的政党制度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v_show/id_XMzAyMjIzMg==.html
◆政党制度:是指由国家法律规定或政治生活中形成的政党领导、参与国家 政权或干预政治的制度。 ◆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居于领导地位。 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获得,是由其性质和宗旨所决定的。 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确立,是历史地形成的。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13
第四课 走进公民的政治生活
第一节 了解我国政治制度
教学活动
选择身边的一位少数民族朋友进行采访,并完成以下表格: 序号 1 2 3 4 5 6 7 8 问题 该少数民族的名称 该少数民族的主要居住地 该少数民族的总人数 该少数民族的主食类型 该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 该少数民族的主要节日 该少数民族的民俗特色 该少数民族的民族传说 答案
治。 ◆自治权包括: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 条例;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保 持或者改革本民族风俗习惯;自主安排、管理、发展经济建设事业;自主发 展教育、科技、文化等社会事业等。
回第2页
16
第四课 走进公民的政治生活
第二节 行使公民政治权利
28
第四课 走进公民的政治生活
本课小结
(1)了解政治制度,参与政治生活,不仅是每位公民维护和实现自己公民政治 权利的需要,同时也是促进国家政治进步的需要。 (2)基本政治制度是我国政治活动赖以进行的基础,很多政治现象都与政治其 有着直接的联系,政治制度问题也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制度前提。我国主要 的政治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 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等。
6
第四课 走进公民的政治生活
第一节 了解我国政治制度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 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领导国家事务的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直接体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是建立其他有 关国家制度的基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回第2页
12
第四课 走进公民的政治生活
第一节 了解我国政治制度
三、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v/XMTc4ODQwMjY4MA==.html?f=39629044
◆迄今为止,通过识别并经中央政府确认的民族有56个。 ◆中国各民族团结合作,共同开拓和捍卫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 ◆民族团结:是指各民族在平等的基础上联合起来,为反对共同敌人,实现 共同目标而奋斗。 ◆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指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教育、科学、文化等各项事 业都得到发展,各民族自身得到发展进步,民族素质得到提高。
4
第四课 走进公民的政治生活
第一节 了解我国政治制度
一、我国的国体和政体
1.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
◆国体:即国家性质,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统治阶级的阶级性
质决定着国家性质。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工人阶级的领导是我国国家性质的 首要标志,工农联盟是我国国家政权的基础。 ◆人民民主专政是新型的国家制度。其特点主要有:广泛性,真实性。
7
第四课 走进公民的政治生活
第一节 了解我国政治制度
教学活动
讨论: 为什么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中, 应当有适当数量的妇女代表和少数民族代表?
8
第四课 走进公民的政治生活
第一节 了解我国政治制度
教学活动
提示:
(1)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
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2)这是保障妇女合法权益和少数民族合法权益的需要。体现我国男 女平等和各民族平等的基本原则。
一、公民权利与公民意识
1.了解公民权利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我国公民的一项最基本的权利。 我国选举的基本原则:普遍选举原则。 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原则。 差额选举的原则。 ◆监督权:批评和建议,申述,控告,检举。 ◆自由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17
第四课 走进公民的政治生活
为呢?
25
第四课 走进公民的政治生活
第二节 行使公民政治权利
3.依法开展民主监督 ◆通过人大代表进行监督。 由人大代表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监督。 对人大代表进行监督。
◆通过信访举报等方式进行监督。
◆通过新闻媒体进行监督。
26
第四课 走进公民的政治生活
第二节 行使公民政治权利
教学活动
讨论: 有人认为,普通老 百姓是一个人微言轻的 群体,他们行使监督权 起不了多大的实质性作 用,说了也白说,不如 不说。你同意这种看法 吗?为什么?
20
第四课 走进公民的政治生活
第二节 行使公民政治权利
教学活动
请结合教材“提高公民 政治素养”部分案例,讨论 : (1)公民积极参与政治 生活有何意义? (2)公民怎样才能更有 效地参与政治生活?
回第2页
21
第四课 走进公民的政治生活
第二节 行使公民政治权利
二、依法行使公民权利
1.积极参加民主选举
5
第四课 走进公民的政治生活
第一节 了解我国政治制度
补充资料 民主是指在一定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 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 人民民主,是指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的国家制度。 我国的人民民主就是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制度,让人民当家 作主。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原则,是我国人民民主专 政的本质所在。
3
第四课 走进公民的政治生活
第一节 了解我国政治制度
补充资料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以下职权: /program/xwlb/20110603/111480.shtml (1)国家最高立法权。包括修改宪法、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的权力。 (2)最高任免权。即选举和罢免最高国家机关的领导人和有关组成 人员。 (3)最高决定权。包括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划和计 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审查和批准国家的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建制;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 决定战争与和平的问题。 (4)最高监督权。即监督宪法的实施,监督最高国家机关的工作。
10
第四课 走进公民的政治生活
第一节 了解我国政治制度
2.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program/xwlb/20110605/103907.shtml ◆中国是一个多党派的国家。除了中国共产党,还有8个民主党派。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 构。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