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八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 辛亥革命(附习题)
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辛亥革命》课堂达标测试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辛亥革命》课堂达标测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1.中国国门被西方列强强行打开后,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其先后顺序是①创办轮船招商局②《时务报》发表《变法通议》③建立中华民国④创办《青年杂志》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①②④ D.④②①③2.辛亥百年组歌第一乐章写道:“百年呼喊,彰显民族贲(fèn)然血性;百年奋斗,铸就民族不屈性格;百年山河,矗立不朽民族丰碑。
”就辛亥革命所铸就的“民族丰碑”是A.实现了革命目标 B.改变了社会性质 C.推翻了封建制度 D.结束了封建帝制3.蔡元培先生给孙中山先生的挽联中写道:“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
”由此可见,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是A.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B.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C.推动了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 D.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4.如下图是陈独秀关于辛亥革命的言论。
该言论表明他认为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是()A.旧思想根深蒂固 B.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C.革命果实被窃取 D.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5.《剑桥中国晚清史》记载:“经过10月10日一个下午的不顾一切的协商,一小批士兵匆忙地临时订出了当天晚上的计划,坚决地出击……到凌晨,武昌的清政府已被打垮。
”史料中记载的重要事件是A.护国战争 B.北伐战争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6.下图所示内容是一本历史著作中某一章的小标题,这一章的大标题应是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7.1912年1月6日,《时报》发表了一幅名为《元宵庆贺灯》的漫画,其中一个灯笼上写着“总统万岁、共和万岁”。
这是为了庆祝A.同盟会成立 B.武昌起义成功 C.中华民国建立 D.新文化运动开始8.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下列历史事件与孙中山有直接关系的是①成立兴中会②参与创办机关刊物《民报》③任武昌起义总指挥④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9.鲁迅曾说,辛亥革命后,“我到街上走了一通,满眼都是白旗。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9课辛亥革命训练题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9课辛亥革命训练题一、选择题1.1906年冬,同盟会会员刘道一、蔡绍南发动武装起义,该起义是()A.萍浏醴起义B.安庆起义C.广西起义D.黄花岗起义2.孙中山在辛亥革命胜利后,亲来杭州致祭,说:“光复会有□□□之杀恩铭,其功表见于天下。
”并亲写一副挽联哀悼“丹心一点祭余肉,白骨三年死后香”。
下列适合填入空白处的是()A.刘道一B.蔡绍南C.徐锡麟D.宋教仁3.“壮哉! 武昌首义,一枪打翻封建帝制;伟哉! 天下响应,万众擎起民主共和。
”这副对联中的“武昌首义”发生在()A.1898年B.1911年C.1919年D.1927年4.1911年10月11日,起义军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新军将领为都督()A.孙中山B.黄兴C.黎元洪D.孙武5.如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一幅浮雕,描绘的历史情景是“深夜,起义的新军和市民,摧毁了湖广总督府门前的大炮,正向总督府里冲去。
总督府的牌子,被打断在阶前;撕碎了的清朝的龙旗,被践踏在地下”。
此浮雕反映的是()A.虎门销烟B.金田起义C.武昌起义D.义和团运动6.“共和成,专制灭;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
”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历史事件是()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北伐战争7.右侧漫画反映了武昌起义后,黎元洪被起义军从床下拉出来推到湖北省都督的位置,因此其又被称为“床下都督”。
这最能说明( )A.辛亥革命不彻底,旧官僚混入革命队伍B.武昌起义的发生具有偶然性C.武昌起义准备不充分D.武昌起义的队伍是乌合之众8.1906年爆发的萍浏醴起义()A.领导者为黄兴B.中心是萍乡、浏阳和醴陵C.取得胜利D.是影响最大的武装起义9.“危局如斯敢惜身?愿将生命作牺牲”是他(她)豪迈诗篇。
因歹徒告密,他(她)在浙江绍兴被捕遇难,他(她)指的是谁()A.刘道一B.秋瑾C.黄兴D.蒋翊武10.1912年9月3日,孙中山发表演说,指出“我国去年之革命,是种族革命,亦是政治革命”。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部编)同步练习:第9课 辛亥革命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部编)同步练习:第9课辛亥革命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9课辛亥革命1.下列事件与辛亥革命发生在同一年的是()A.黄花岗起义B.安庆起义C.广西起义D.萍浏醴起义2.武汉市有“首义路”“首义广场”“首义公园”等,这里的“首义”指的是() A.金田起义B.三元里人民抗英C.武昌起义D.义和团运动3.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的革命党人率先冲出营房,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
这次起义的主力是()A.农民B.工人C.新军D.学生4. “从此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这一现象说明辛亥革命()(1)(2)材料叙述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发生在哪一省?是哪一阶级领导的?(2)这一事件后,中国形势发生了什么变化?(3)这一事件的重要意义是什么?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0月11日)上午党人全城(武昌)光复,乃集阅马厂咨议局,商举军政府及推举都督……各军领佥以资望浅,谦让未遑……于是同拥黎(元洪)至咨议局……众一致举黎,黎坚不承认……翊东(革命党人)乃持一预写之安民布告,进黎曰:“请于都督衔下,署一黎字。
”黎拒之。
翊东授笔目黎曰:“余代为书,岂能否认乎?”众人鼓掌称善。
——《都督府之组织设施及人选》材料二江苏巡抚程德全听到武昌起义成功的消息后,命人“用竹竿挑去了抚衙大堂屋上的几片檐瓦,以示革命必须破坏”,摇身一变成了民国的江苏都督。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情况?(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武昌起义后的革命形势。
教师详解详析1.A2.C【解析】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革命首先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故“首义”指的是武昌起义。
故选C项。
3.C【解析】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首先起义。
随后,汉阳、汉口的新军起义响应,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所以这次起义的主力是新军。
4.B【解析】辛亥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9课辛亥革命练习

第9课?辛亥革命?当堂达标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2019年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曾来到徐锡麟起义纪念馆,缅怀这位向清王朝开出第一枪的革命志士。
徐锡麟发动的起义应该是OA.萍浏酸起义B.安庆起义B.C.广西起义D.广州起义2、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三位伟人,使中国人民“醒起来了〃“站起来了〃“富起来了"。
他们分别是指()A.毛泽东、邓小平、孙中山B.李大钊、毛泽东、邓小平C.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D.毛泽东、习近平、邓小平3、历史学家陈旭麓曾说过“它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认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
〃其中的“它"指的是()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4、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曾在一那么日记中写道:“课毕后阅读报纸…有云: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
〃你认为日记反映的重要事件是()A.黄花岗起义、B、武昌起义C.萍浏醴起义D.广西起义5、?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
其中第二次“大革命〃()A.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B.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C.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D.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6、“皇帝倒了,辫子割了。
”这八个字是目睹了辛亥革命的少年程秋白对当时社会变化的体验之词。
它说明辛亥革命()①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②使社会习俗发生了极大变化③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④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A.①②B.②@C.①②④D.7、某地拟建辛亥革命纪念馆,以纪念在1911年间首先发动反清武装起义等革命事件,你认为这一地点应该建在哪里?OA、广东广州B、日本东京C、湖北武昌D、江苏南京8、当代美国著名学者、历史学家费正清写道?”它使传统中国二千余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分水岭,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的。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九课辛亥革命同步练习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九课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1.同盟会成立后,组织第-次武装起义的领导人是( )A.刘道一B.徐锡麟C.孙中山D.黄兴2. “中国历史上的多次革命,唯有辛亥革命在破旧与立新两方面,堪称历史性的首创之举。
”辛亥革命在“破旧”方面的“首创之举”是()A.变革统治政策B.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C.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3、有学者在评价辛亥革命时曾说:“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的事;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的事“"据此,他认为辛亥革命的作用是()A.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B.发展了民族资本主义C.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D.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4.下列事件由广西起义的领导人直接发动的是( )A.萍浏醴起义B.浙皖起义C.黄花岗起义D.武昌起义5. 蔡元培先生1925年曾经撰写过一副挽联:“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
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
”该挽联写给()A.邓世昌B.谭嗣同C.孙中山D.秋瑾6.叶圣陶在一则日记中写道:“课毕后阅报纸,见专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
”日记所反映事件发生的时间是( )A.1910年B.1911 年C.1920年D.1921年7.“危局如斯敢惜身:愿将生命作牺牲”是女革命家秋瑾的豪迈诗文。
她是为策应下列哪一位革命志士领导的武装起义而被捕遇难的()A.徐锡麟B.刘道--C.蔡绍南D.黄兴8.下面是近代一幅名为《望风而起》的漫画,它反映了( ) A.太平天国进人鼎盛时期B.义和团运动席卷全国C.维新变法得到全国支持D.武昌起义后各地积极响应9、“辛亥春雷,义起粤中,碧血飞溅,寡不敌众,忽焉殒命。
”该祭词纪念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B.武昌起义C.黄花岗起义D.辛亥革命10.参加过平亥革命的吴玉章说过:“从前皇帝自称无子,如果有人说望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批一个被人家看他看作疯子。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9课辛亥革命练习题(含答案)

第9课辛亥革命1.在同盟会影响下爆发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是()A.萍浏醴起义B.安庆起义C.武昌起义D.黄花岗起义2.下图为黄花岗起义前的一位革命志士写的绝命书,该革命志士有可能是()A.徐锡麟B.秋瑾C.黄兴D.陆皓东3.某地拟建辛亥革命纪念馆,以纪念辛亥革命首义成功等事情,这一地点应该是()A.上海B.武昌C.北京D.广州4.武昌起义成功后,湖北军政府成立,被推举为都督的是()A.黎元洪B.袁世凯C.孙中山D.黄兴5.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这是因为它()A.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B.完成了近代反侵略的革命任务C.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D.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6.孙中山曾提及,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时,“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到1900年惠州起义失败,“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息”。
人们对革命党人态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维新变法运动失败B.对清政府失去信心C.义和团运动的兴起D.革命党人势力壮大7.武昌起义后全国有15省先后宣布独立,各省先后担任最高军政长官(都督)者背景不尽相同,其中新军将领13人,革命党5人,咨议局议长3人,巡抚3人,布政使1人,提督1人,督练公所总参议1人。
据此可知辛亥革命()A.具有广泛社会基础B.具有明显的妥协性C.属于资产阶级革命D.属于自上而下的革命8.孙中山在领导中国民主革命斗争中愈挫愈奋直到临终前还在遗嘱中告诫革命党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这里“革命尚未成功”主要指()A.没有建立起中华民国B.没有促进资本主义发展C.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D.没有推翻清王朝的统治9.有学者指出,因辛亥革命,中国人的脑袋和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而是为思考问题,为走路而准备着。
学者在这里强调的是辛亥革命()A.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B.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C.传播了民主共和等先进的思想观念D.实现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10.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9课辛亥革命(2024版新教材)

女 侠 秋 瑾
广单州击黄此花处岗编起辑义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黄兴
喻培伦
林觉民
1911年4月27日,同盟会在广州发动由黄兴领导的武 装起义。在这次起义中,喻培伦、林觉民等80多人英勇牺 牲。后来收殓烈士遗骨72具,合葬于城郊黄花岗,史称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说•一第三说级 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 • 第四级
革命起义•有第五哪级 些?结果如何?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革
• 第三级
• 第四级
命
• 第五级
武
装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起
义
时单间击此处编领辑导者母版标题样起式义
1906 刘道一、蔡绍南 萍浏醴起义 19• 0单7•击第此二徐处级 编锡辑麟母版、文秋本瑾样式 安庆起义 1907 • 第孙三级中山、黄兴 广西起义
• 第四级 • 第五级
课堂单小击结 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革命起义: 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广西起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义文、本黄样花式岗起义
• 第二级
辛 • 第三级
主力:湖北新军
亥 革
武昌• 起第四•义级第:五级胜利:湖北军政府成立
命
发展:全国一半以上省份宣布独立
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影响: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开启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随堂单演击练 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1.中国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个武装起义是( )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 第9课辛亥革命 练习题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第9课辛亥革命练习题第9课辛亥革命一、选择题1.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奋斗目标,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是( D )A.皖浙起义B.镇南关起义C.黄花岗起义 D.萍浏醴起义2.中国同盟会成立后,领导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D )A. 资产阶级思想B. 马克思主义C. 民主共和D. 三民主义3. 孙中山和黄兴一同为革命并肩作战有九年,同盟会的成立和中华民国建立,他们二人功劳最大,所以当时被人们并称“孙黄”。
下列起义是孙中山和黄兴共同领导参加的是( B )①萍浏醴起义②皖浙起义③镇南关起义④黄花岗起义⑤武昌起义A.②③④ B.①②④C.③④ D.③④⑤4.他临死前挥笔直书:“蓄志排满已十余年矣,今日始达目的。
本拟杀恩铭后,再杀端方、铁良、良弼,为汉人复仇。
”在安庆发动起义“拟杀恩铭”的是( B )5.孙中山曾在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誓时说:“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
”这段誓词最能体现孙中山( C )A. 推翻清朝专制统治的决心B. 革除弊政,革新习俗的决心C. 忠于祖国、谋划民生幸福的决心D. 推行“实业救国”理想的决心6.辛亥革命前,中国同盟会发动的影响最大的起义是( C )A.镇南关起义B.萍浏醴起义C.黄花岗起义D.武昌起义7.孙中山曾提及,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时,“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到1900年惠州起义失败时,“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后,“进化”“科学”“革命”“民主”等词语不仅广为流传,而且深入人心。
这充分表明辛亥革命 ( C )A. 推翻了封建君主制B. 扩大了人民的政治权C. 促进了社会思想解放D. 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14.辛亥革命最大的贡献是( A )A. 推翻腐朽的满洲贵族统治B. 结束帝国主义在华统治C. 建立由汉民族统治的政权D. 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15. 有人说:“辛亥革命使中国人的脑袋和双膝不再是准备磕头,而是为思考,为走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武昌起义
背景:1911年,湖北革命组织文学社与共进会, 在同盟会的推动下,积极谋划起义。
直接原因: 1911年10月9日,共进会负责人孙武 状元成才路 等在汉口租界制造炸弹,不慎爆炸, 状元成才路 起义计划泄露。清政府到处搜捕革 命党人,形势非常紧迫。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主要力量:倾向革命的湖北新军。
黄花岗起义
背景: 1910年,孙中山同黄兴、赵声等人商讨 在广州举行起义。会后,孙中山赴欧美 各国募集起义经费,黄兴到香港设立统 筹部,作为起义的领导机关。
概况: 1911年4月,由于情况发生变化,黄兴 在准备尚未就绪的情况下,临时决定提 前举事。他亲率一百余名革命党人攻入 两广总督衙门,总督张鸣岐逃走。革命 党人与清军展开激烈巷战,苦战一昼夜。
爆发: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 革命党人首先起义。他们夺取军械库,打开 城门迎接驻守城外的炮兵入城,然后步炮联 合,进攻总督衙门。一夜之间,武昌全城被 起义军占领。随后,汉阳、汉口的新军起义 响应,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
成果:10月11日,起义军成立湖北军政府,推 举新军将领黎元洪为都督。
(2)试分析此事件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 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 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的推动 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 流的闸门。
封建思想的束缚。 ④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使资产阶级力量增强,
为革命的迅速发展奠定了阶级基础。
辛亥革命的名称由来: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历 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 革命”。
辛亥革命的性质:近代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的历史影响: 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
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 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 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一、革命志士的奋斗
萍浏醴起义 时间: 1906年冬
领导人: 同盟会会员状元成才路刘道一、蔡绍南
状元成才路
地点: 江西湖南交界的萍乡、浏阳、醴陵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结果: 起义失败,刘道一等在长沙遇害
地位: 萍浏醴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 第一次武装起义
影响: 同盟会的声望由此大振
第9课 辛亥革命
右图是人民英 雄纪念碑展示武昌 起义的浮雕,为什 么选择武昌起义这 次事件呢?它在历 史上有什么影响?
目标导航
1. 了解萍浏醴起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安庆绍兴起义、广西起义的 概况及领导人。
2. 识记掌握黄花岗起义和武昌起义的史实。 3. 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感受革命志士为振
兴中华勇于献身的精神。
课堂小结
萍浏醴起义
君
武
主
安庆起义
昌 推动 起
专 制
广西起义
义
制
胜
度
利
终
黄花岗起义
结
课堂练习
1. 当代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写道:“它使中国两千 多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 识的分水岭,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材料 中的“它”是指( C ) 状元成才路 A.戊戌变法 状元成才路 B.洋务运动 C.辛亥革命 D.甲午中日战争
发展: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到11 月下旬,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 独立,支持革命。
各武 省昌 独起 立义 形和 势全 图国
武昌起义能够得到各省迅速响应的原因有哪些? ① 清政府统治腐败,已失去人心。 ② 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的长期革命宣传和武
装斗争,赢得了人们一定程度上的理解与支持。 ③ 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一定程度上摆脱了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2. “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积四 十载经验,遗言启迪后来人”对联歌颂的 是( B ) A.康有为 B.孙中山 C.毛泽东 D.邓小平
3. 材料 武昌起义胜利后,仅一个多月时间,全 国就有十几个省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革命浪 潮迅速席卷全国。 (1)该事件发生于哪一年?史称什么事件? 1911年;辛亥革命。
安庆起义
概况: 1907年夏,光复会会员徐锡麟在安庆发 动起义,刺杀安徽巡抚恩铭。革命党人 秋瑾在浙江绍兴准备策应。
结果: 起义因寡不敌众而失败,徐锡麟死难。 秋瑾因歹徒告密,被捕遇难。
广西起义
时间:1907年 筹划、领导者: 孙中山、黄兴等 经过:袭取镇南关。起义军奋战七昼夜。 结果:因弹药缺乏,最终失败。
结果: 因众寡悬殊,起义失败,很多革命党人 壮烈牺牲。
名称由来:将收殓到的七十二具烈士遗骸,合 葬于广州黄花岗,称作“黄花岗七 十二烈士”。历史上也将这次起义 称为“黄花岗起义”。
影响: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 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教材研读 课本P43 通过上面这段话,分析黄花岗起义的历史意义。 虽然黄花岗起义失败了,但革命党人为革 命献身的伟大精神震动了全国,也震动了世界。 起义促进了民主革命浪潮的进一步高涨,也推 动了全国革命高潮的更快到来。起义在一定程 度上打击了清朝统治,为后来武昌起义一举成 功准备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