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电工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

初级电工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
初级电工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

初级维修电工教学计划

一、培训目标

1.总体目标

培养具有以下条件的人员:掌握电工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能够运用电工基本技能独立完成电气元件及电气设备维修及安装等工作。

2.理论知识培训目标

依据《维修电工国家职业标准》中对初级电工的理论知识要求,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掌握电工的专业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各种电器元件的应用及工具的基本使用;熟知行业规范等相关知识。

3.操作技能培训目标

依据《维修电工国家职业标准》中对初级电工的操作技能要求,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能够掌握初级维修电工的基本能力以及使用相关仪表测量的能力并达到独立上岗操作的水平。

二、教学要求

1、理论知识要求

(1)热爱本职工作、忠于职守

(2)遵章守纪、安全生产。

(3)尊师爱徒、团结互助。

(4)勤俭节约、关心企业。

(5)钻研技术、勇于创新。

2.电工基础知识

(1)职业道德与安全技术

(2)电工与电子基础知识

(3)电机Array及其控制

线路

(4)仪

表、照明、工具、材料

(5)安全防护技术与电气设备安装

3.操作技能要求

(1)动力部分

(2)照明及仪表部分

(3)工具部分

(4)安全部分

三、教学计划安排

总课时168课时

理论知识授课,复习80课时

操作技能授课,练习88课时

维修电工初级工技能培训教学课时分配表

备注: 1、本教学时数仅适用于农民工培训班使用。

2、实操时可据学员人数及设备工位数分别采用大班教学或分组教学。

四、教材:

1、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维修电工》(初级技能)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维修电工初级工技能培训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为贯彻落实银川市劳动保障局《关于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广泛开展对农民工实施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为此,在本工种职业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学员的实际情况,特制订本教学大纲。

本大纲制订的主要依据是参照维修电工国家职业标准的基本要求,并参照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职业技能培训理论课程的有关要求,结合银川市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中心关于特种作业人员考证培训的有关要求而制订。它的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培训学员获得电工技术必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使他们受到必要的基本技能的训练。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拓宽学员的知识面,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增强就业能力,以适应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要求,为学员将来的就业和学习奠定了一个重要基础。

学员通过培训后,可以参加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的考核,合格者可获得初级维修电工职业资格证书。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及基本要求

课程内容分理论教学(应知的知识)和实训教学(应会的技能)两部分。

第一部分:理论教学

第一章电工与电子基础知识

第一节直流电路

一、教学内容:

1、电路及基本物理量

2、欧姆定律

3、电阻的联接

4、电功和电功率

二、基本要求:

掌握电路的基本物理量及基本定律;理解电阻串并联的特点;掌握电路功率的计算。

第二节磁和电磁

一、教学内容:

1、电流磁场及基本物理量

2、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

3、电磁感应

4、自感与互感

二、基本要求:

了解电流磁场的基本知识;掌握左、右手定则及电动机、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第三节交流电路

一、教学内容:

1、正弦交流电基本知识

2、单相交流电路

3、三相交流电

4、电容器

二、基本要求:

了解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及单相交流电路的基本知识及功率因素的提高;掌握三相交流负载的两各接法及选择;了解电容器及其充放电特性。

第四节晶体管基础知识

一、教学内容:

1、晶体二极管、三极管

2、整流及滤波电路

3、单管晶体管放大电路

4、稳压电路

二、基本要求:

掌握晶体二极管及其组成的整流电路;掌握三极管的特性及其组成的串联稳压电路工作原理

第二章电机及其控制线路

第一节变压器

一、教学内容:

1、变压器的构造、工作原理

2、电焊变压器

3、仪用互感器

二、基本要求:

掌握变压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了解电焊变压器、仪用互感器的结构及原理第二节电动机

一、教学内容:

1、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构造、工作原理

2、单相异步电动机

3、直流电动机

二、基本要求:

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构造、工作原理。了解单相异步电动机及直流电动机的结构及原理

第三节低压电器

一、教学内容:

1、刀开关、组合开关节

2、低压熔断器具

3、接触器、热继电器和时间继电器

4、按钮和位置开关节

5、自动开关

二、基本要求:

了解各种低压电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第四节三相电动机的基本控制线路

一、教学内容:

1、电气控制线路原理图

2、三相电动机直接起动控制线路

3、三相电动机顺序控制与多地控制线路

4、三相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

5、位置控制与自动往返控制线路

二、基本要求:

学会阅读电气控制线路原理图;掌握三相电动机基本控制线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第三章仪表、照明、工具、材料

第一节电工仪表

一、教学内容:

1、电流表、电压表、钳表

2、万用表

3、电度表与电能的测量

4、摇表

二、基本要求:

了解常用电工仪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第二节电气照明

一、教学内容:

1、白炽灯和日光灯

2、高压水银灯和高压钠灯和碘钨灯

3、车间照明

二、基本要求:

掌握照明灯具的控制线路及日光灯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第三节电动工具

一、教学内容:

1、手电钻

2、高、低压验电器

3、喷灯

4、电烙铁与钎焊

二、基本要求:

掌握手持电动工具的分类及选用要求;了解手电钻、验电器、喷灯的结构及掌握使用方法

第四节电工材料

一、教学内容:

1、绝缘材料

2、导电材料

二、基本要求:

了解常用的绝缘材料及导电材料。

第四章安全防护技术与电气设备安装

第一节接地与漏电保护

一、教学内容:

1、接地保护与接零保护

2、漏电保护原理和应用

二、基本要求:

理解接地保护与接零保护原理;了解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制式;掌握漏电保护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选用。

第二节防雷保护

一、教学内容:

1、雷电的基本知识

2、防雷保护装置及安装

二、基本要求:

了解防雷装置的结构及安装要求;掌握防雷措施。

第三节电气防火、防爆、防静电

一、教学内容:

1、电气火灾的预防与扑灭

2、电气爆炸的预防

3、静电的危害与消除

二、基本要求:

掌握电气火灾的原理及常用灭火器的性能与使用;了解预防电气爆炸及消除静电的知识。

第四节触电与急救

一、教学内容:

1、电流对人体的作用

2、人体触电的方式

3、触电急救

二、基本要求:

了解电流对人体伤害的原理及两种主要触电方式;掌握解救触电者的方法及触电急救的方法。

第五节电气设备安装

一、教学内容:

1、配电装置的安装

2、电动机的安装

3、配电装置低压电器的选择

4、室内配线

5、接地装置

二、基本要求:

了解仪用互感器、避雷装置的安装知识;掌握交流异步电动机的首尾判别、绝缘检查及安装要求与保护;掌握低压配电装置的安装要求与保护;掌握室内配线的要求及导线的连接与选择;了解接地装置的基本知识及安装。

第二部分:实训教学

由四个部分组成:1、动力部分2、照明及仪表部分3、工具部分4、安全部分

1、动力部分

(一)教学内容:

1、交流接触器安装前的检查

2、电动机试车前的检查(电机定子绕组首尾端的判别、测量电动机绝缘电阻、测空载电流)

3、电动机的星-角连接

4、控制线路的装接(单向连续运转及带点动、带限位开关和护罩安全开关的单一循环输送带、用交流接触器带热继电器作正反转控制)

5、正确使用万用表、摇表、钳表等电工工具及仪表

(二)基本要求:

学会正确使用万用表、摇表、钳表等电工仪表;学会交流接触器、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检查;熟练按图连接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控制线路。

2、照明及仪表部分

(一)教学内容:

1、用二极管、三端稳压管或桥堆、三极管等元件按图接出串联稳压电源

2、用双联开关控制一具照明灯具的接线

3、日光灯安装与常见故障的排除

4、安全行灯变压器的选用及装接

5、单相电度表的安装接线

6、对1~16平方毫米的导线的识别及实行T接、平接及压接

(二)基本要求:

学会识别电阻、电容、二极管、三端稳压管、桥堆、三极管等元件并能按图装接;熟练识别1~16平方毫米的导线及对导线进行T接、平接与压接;熟练连接照明灯具的控制线路及日光灯电路并会排除日光灯的常见故障;熟练装接单相电度表及安全行灯变压器。

3、工具部分

(一)教学内容:

1、梯子、手电钻、高低压试电笔、喷灯、灭火器、手锯、手锤、电烙铁、绝缘靴、绝缘拉杆等工具的使用及使用工具的安全知识

2、漏电开关的选用

3、手持电动工具的选用和接线

4、带电更换熔断器

(二)基本要求:

学会正确使用梯子、手电钻、高低压试电笔、喷灯、灭火器、手锯、手锤、电烙铁、绝缘靴、绝缘拉杆等工具并掌握上述工具的安全知识;掌握手持电动工具

的分类及选用要求;熟练掌握漏电开关的组成、原理及选用原则与安装注意事项;熟练进行带电更换熔断器并正确识别RC、RM、RL、RTO等系列熔断器材。

4、安全部分

(一)教学内容:

1、触电急救

2、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的方法

3、真假死判断

3、人工呼吸法

4、心脏挤压法

(二)基本要求:

掌握使较大型设备或电动工具触电者脱离电源的方法及现场救护方法;熟悉对触电者真、假死的判断;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法。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初级电工教学大纲

初级电工教学大纲 培训对象:从事电力拖动和电子线路及器件等的安装、调试与维护、修理的人员。 本大纲适用职业等级:初级电工(国家职业资格五级)。 报读条件:初中毕业、18周岁以上。 一、课程的内容要求: (一)理论: 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交、直流电路概念,基本定律及简单分析与计算方法,磁场、电磁感应的基本概念与定律,谐振电路、电动机和变压器工作原理等基础知识。 2、熟悉二极管和三极管的分类、型号、主要参数、伏安特性、简易测试及整流电路工作原理和应用。 3、掌握高低压电器和电工仪表分类、结构、参数、作用和选用等电子基础知识。 4、掌握电气线路的分类、结构、型号、用途、架设安装;熟读施工用电系统、计算和图纸;掌握照明线路及照明装置分类、选择、安装和检修。 (二)实际操作: 1、掌握电力拖动系统控制基础、电器元件和线路检查实际操作线路和要求、仪表使用和线路检修等操作技能。 2、掌握二极管整流电路、三端稳压器调压电路和延时开关控制等电子线路的识图、焊接、电子元件和线路的检测等实际操作技能。 3、掌握照明线路的配电安装、故障处理。 二、培训考核要求: 1、培训时间:200标准学时 2、鉴定方式: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试。理论知识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技能操作采用实训设备操作方式。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均为百分制,成绩均达到60分以上者为合格。 1、基本要求 1 、职业道德 1.1 职业道德基本知识 1.2 职业守则 (1)遵守法律、法规和在关规定; (2)爱岗敬业,具有高度的责任心; (3)严格执行工作程序、工作规范、工艺文件和安全操作规程; (4)工作认真负责,团结合作; (5)爱护设备及工具、夹具、刀具、量具;

电子电工学教学大纲

电子电工学教学大纲 一、说明 1、课程概述: 目前,电工和电子技术的应用极为广泛,发展非常迅速,并且日益渗透到其它学科领域以促进其发展,在我国当前经济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课程是汽车类专业一门技术基础课程。它的主要任务是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从事工程技术工作打好电工技术的理论基础,并使他们受到必要的基本技能的训练。本课程有些内容在物理课程中讲过。但物理中强调的是概念,而本课程强调的是工程应用。本课程也与后续的专业课不同,一般不讨论综合性的用电系统和专用设备,而只研究用电技术的一般规律和常用电气设备、元件及其基本电路。 2、教学目的: 电工电子学是一门非电专业的实践性较强的技术基础课,本课程的作用与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获得电工和电子技术必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电工和电子技术的应用和我国电工和电子事业发展的概况,为学习后续课程以及从事有关工程技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3、教学方法: 本课程内容包括电工理论教学和电子理论实验两部分组成。教学采用黑板板书和多媒体课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理论分析和例题讲解,使学生牢固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对基本电路能熟练计算。通过布置一定量的习题,使学生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理论的理解,并培养分析能力和运算能力。 二、学时分配表

电子电工课程标准一览表

三、课程内容及要点 第一章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教学要求: 在《物理学》中电学部分有关内容的基础上,讨论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本章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整个课程的基础。基本要求有: 1、了解电路模型及理想电路元件的意义; 2、理解电压、电流正方向的意义; 3、理解电路基本定律并能正确应用; 4、了解电路的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状态,并能理解电 功率和额定值的意义;

城轨运营管理教学计划--百度文档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相关的管理理论和法律知识,掌握客运组织、客运服务、行车组织等专业知识,具备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与服务、票务组织、行车指挥等业务技能,从事轨道交通运输第一线站务管理、行车指挥、客运组织与服务、票务管理等业务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适用范围 (一)培养方式:函授(业余)专科教育 (二)修业年限:三年 三、人才培养规格 (一)知识结构 1、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政治理论知识; 2、掌握实用英语、高等数学、机械制图等文化基础知识; 3、掌握电工基础、电子技术等专业基础知识; 4、掌握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等专业知识; 5、了解本专业技术的新发展。 (二)能力结构 1.基础能力 (1)掌握“必需、够用”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具有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高等数学等基本知识,具有数值分析、逻辑推理的能力;(3)学习实用英语,培养听、说、写的基本技能,人际和人机沟通技能及基础英语应用能力。 2.专业能力 (1)具有正常情况下的行车组织能力; (2)具有行车设备故障情况下的应急技能; (3)具有大客流情况下的客运服务应急技能; (4)能处理正常、降级运营情况下的乘客事务; (5)会操作TVM、GATE、TCM、BOM,能判断、处理GATE、TVM一般故障; (6)掌握售票技能和报表填写技能、具有安全指标分析技能。 (三)素质结构 1. 具有认真细致、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与作风; 2.具有诚信意识和责任感; 3.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

初级维修电工培训计划和教学大纲

维修电工 1.职业代码:6—07—06—05。 2.职业定义:从事机械设备和电气系统线路及器件等的安装、调试与维护、修理的人员。 初级维修电工培训计划 1.培训目标 1.1 总体目标 培养具备以下条件的人员:掌握维修电工基础知识,能够运用维修电工基本技能独立完成一般常用机械设备和电气系统线路及器件等的安装、调试与维修等常规工作。 1.2 理论知识培训目标 依据《维修电工国家职业标准》中对初级维修电工的理论知识要求,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掌握维修电工的职业道德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电子、电路基本概念,变压器和交、直流电动机工作原理等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等。 1.3 操作技能培训目标 依据《维修电工国家职业标准》中对初级维修电工的操作技能要求,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能够掌握电工常用工具材料的应用,能够根据技术要求进行电气故障检修、配线与安装、

电气线路调试等基本技能,达到独立上岗操作的水平。 2.教学要求 2.1 理论知识要求 2.1.1 职业道德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2.1.2 交、直流电路基础 2.1.3 电子技术基础 2.1.4 电工识图知识 2.1.5 变压器知识 2.1.6 交、直流电动机知识 2.1.7 电力拖动与自动控制知识 2.1.8 常用电工仪表及工具、量具知识 2.1.9 电工材料知识 2.1.10 照明、动力线路及接地知识 2.1.11 机械基础知识 2.2操作技能要求 2.2.1安全生产

2.2.2电工常用工具、材料的应用 2.2.3电气故障检修 2.2.4配线与安装 2.2.5电气线路调试 3.教学计划安排 总课时数:500课时。 理论知识授课:183课时。 理论知识复习:63课时。 操作技能授课:72课时。 操作技能练习:142课时。 机动课时:40课时。 初级维修电工培训大纲 1.课程任务和说明 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掌握初级维修电212212作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完毕,培训对象应能够独立上岗,完成一般电气线路及常用电气设备的保养和维修工作。

电工电子基础Ⅰ教学大纲-Read

《算法设计与分析》实验指导书 课程编号:09110112 课程名称:算法设计与分析 英文名称:Algorithms Design and Analysis 适应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执笔人:沙莎 实验指导书名称:计算机算法基础 实验一分治法 1、基本要求 1)了解用分治法求解的问题:当要求解一个输入规模为n,且n的取值相当大的问题时,的,如果问题可以分成k个不同子集合,得到k个不同的可独立求解的子问题,其中1

电工培训教学计划

2012年度职工培训计划 编制: 审批: 胜利油建 2012年3月20日 电工培训教学计划 本课程是培训电工类电工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内容包括电工基础知识、电工基本操作技能、电气设备的使用与维护、变配电所知识以及安全文明生产知识。 一、课程任务 本课程的任务是培训劳动预备制电工专业初级电工的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员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员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掌握初级电工技术的基本操作技能和作业技术,达到初级电工水平。 二、课程要求 (1)获得必要的初级电工基础知识,和初步技能。 (2)了解一些常用电气设备的主要性能和用途。 (3)能看懂一般简单的电气图。 (4)掌握一般的内外线电工工艺。 (5)了解变、配电所一般的维护和操作知识。 (6)掌握安全用电常识,并能正确使用一般电气设备。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本课程作为初级电工的培训课程,其培训对象是外线电工。因此,本培训教材特点是注重实用电工技术,突出技能训练。在教学中,应特别注意在进行技能训练的同时,强调素质训练,使学员在“掌握一技之长”的基础上,达到“触类旁通”。在教学过程中应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和直观性原则,完成规定的实践项目,并充分利用课件、 模型等教具或现场参观方式进行教学,注意培养学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便于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相应地,在教学中应努力体现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配合及同意,使学员紧密结合实物和现场作业进行学习。根据办学条件及学情分析,本计划对课本及课时安排做出适当取舍,幅度控制在15%以内。 第一章电工基本知识 课程要求: 1、了解电工识图基本知识。 2、熟悉常用电工材料。 3、掌握电工常用测量仪表、工具和防护用具的使用方法。教学内容: 1、 1—1 电工识图 2、 1—2 电工材料:常用电工材料、铜、铝导线的特点及使用、常用线管 3、 1—3 电工工具:电工常用工具、电工常用防护工具、其他专用工具、电气安全用具的使用与维护 4、 1—4 常用电工测量仪表:电流表与电压表、钳形表、兆欧表、电能表、功率表、万用表 第二章电工基本操作技能 课程要求: 1. 掌握电工基本操作技术(如:导线的剖削、连接、压接和焊接等)。 2. 熟悉钳工和焊工基本操作知识与技能。 教学内容:

电工基础教学计划(优.选)

授课计划 电工基础 机电系教师:刘下下 2013-8-24

一、本课程的地位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机电类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是汽修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是研究电磁现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及其在电工技术应用的一门学科,是汽修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的基础理论知识。本大纲适用于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汽修等专业的专科生。 它的主要目的是研究各个基本电路的原理,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电路识图能力、读图能力和电路检测维修能力。同时,它又是学生学习后继课程和完成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不可缺少的基础。 知识目标 1.学会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定理)、基本理论; 2.学会电路分析和计算的一般方法; 3.会说出基本电路的工作原理及电路的基本作用; 4.了解变压器和电动机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5.学会安全用电的基本常识。 能力目标 1.具有分析电路一般问题的能力和电路的基本操作技能; 2.具有识读电路图,计算电路基本物理量的能力; 3.学会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会应用电路理论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初步具有学习和应用电工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 5.习得电路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和基本态度。 6.会查阅有关手册、资料。 素质目标: 1.培养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2.培养敬业爱岗、团结协作、用于创新的精神。 综合素质: 按照机电行业人才岗位需求,培养一批根据国家标准电工基础规定,能够识读和绘制简单的电路图,会分析判断部分实际运用中电路故障,会做简

单的电路测量及电路故障维修,会查阅有关技术资料,适应生产一线技术岗位要求的技能型人才。 二、主要内容 1、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1)电路和电路模型、电路的主要物理量 (2)电阻元件、电路中的独立电源 (3)受控源、基尔霍夫定律 (4)应用软件进行基尔霍夫定律仿真实验 第二章电阻电路 (1)无源及有源单口网络的等效变换 (2)网孔电流法及节点电压法 (3)叠加定理、戴维宁定理及诺顿定理 (4)应用软件进行戴维宁定理仿真实验 第三章正弦交流电路 (1)正弦量的基本概念及相量表示法 (2)正弦交流电路的电阻、电感和电容元件 (3)正弦交流电路的相量分析及其功率 (4)谐振、含耦合电感的正弦稳态电路 (5)应用软件仿真 第四章三相电路 (1)对称三相正弦量、三相电源和三相负载的连接 (2)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 (3)不对称三相电路和三相电路的功率 (4)应用软件进行三相负载星形连接仿真实验 第五章非正弦周期性电流电路

电工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电工基础》 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机电一体化、电子电工、 电气及仪表专业 适用周数:54课时 南京化工技师学院

《电工基础》教学大纲 一、性质和任务 (一)课程的性质 《电工基础》是机电类技术专业学生必修的最重要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能熟练掌握交、直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及分析计算方法,并通过在计算机屏幕上模仿真实实验室的工作台,绘制电路图需要的元器件、利用软件里的测试仪器可以实时测量和显示数据;还可利用EWB软件丰富的电路元件库,实现多种电路的设计和分析,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为学习有关的后续专业课、进一步接受新的科学知识以及考工(中级维修电工)拿证和将来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1.课程的主要任务 本课程是高级技工学校生产过程自动化专业的技术基础课程,主要任务是通过各个教学环节,运用EWB仿真实验的方法,使学生掌握电工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定律和基本分析方法;掌握简单交、直流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分析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技能。使学生具备从事电子电工类专业所需的电工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和基本态度,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日后从事工程技术工作和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学会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定理)、基本理论。 2.学会电路分析和计算的一般方法; 3.会说出基本电路的工作原理及电路的基本作用; 4.对单相和三相照明电路有一个基本的认识,熟悉其组成、接线及工作状态; 5.能利用EWB仿真软件对电路进行仿真,验证电路的基本定律(定理); 6.学会安全用电的基本常识。 (二)能力目标 1.具有分析电路一般问题的能力和电路的基本操作技能。 2.具有识读电路图,绘制电路图,计算电路基本物理量的能力。 3.会利用所学知识分析电路的工作状态,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会分析、优化任务设计,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5. 能熟练操作相关仿真软件,会设置相关参数。 6.在仿真过程出现错误时,能自行排出故障,解决问题。 7. 能根据仿真软件测量的数据画出特性曲线,并能对特性曲线进行分析。 8.初步具有学习和应用电工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 感受学习《电工基础》的乐趣。 2. 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有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能力,并从中获得满足感。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 4. 养成严谨、求是、务实的职业精神。 5. 培养学生具有安全生产的意识。

初级电工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

初级维修电工教学计划 一、培训目标 1.总体目标 培养具有以下条件的人员:掌握电工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能够运用电工基本技能独立完成电气元件及电气设备维修及安装等工作。 2.理论知识培训目标 依据《维修电工国家职业标准》中对初级电工的理论知识要求,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掌握电工的专业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各种电器元件的应用及工具的基本使用;熟知行业规范等相关知识。 3.操作技能培训目标 依据《维修电工国家职业标准》中对初级电工的操作技能要求,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能够掌握初级维修电工的基本能力以及使用相关仪表测量的能力并达到独立上岗操作的水平。 二、教学要求 1、理论知识要求 (1)热爱本职工作、忠于职守 (2)遵章守纪、安全生产。 (3)尊师爱徒、团结互助。 (4)勤俭节约、关心企业。 (5)钻研技术、勇于创新。 2.电工基础知识 (1)职业道德与安全技术

(2)电工与电子基础知识 (3)电Array机及其 控制线 路 (4)仪表、照明、工具、材料 (5)安全防护技术与电气设备安装 3.操作技能要求 (1)动力部分 (2)照明及仪表部分 (3)工具部分 (4)安全部分 三、教学计划安排 总课时168课时 理论知识授课,复习80课时 操作技能授课,练习88课时 维修电工初级工技能培训教学课时分配表

备注: 1、本教学时数仅适用于农民工培训班使用。 2、实操时可据学员人数及设备工位数分别采用大班教学或分组教学。 四、教材: 1、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维修电工》(初级技能)中国劳动社

会保障出版社 维修电工初级工技能培训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为贯彻落实银川市劳动保障局《关于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广泛开展对农民工实施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为此,在本工种职业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学员的实际情况,特制订本教学大纲。 本大纲制订的主要依据是参照维修电工国家职业标准的基本要求,并参照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职业技能培训理论课程的有关要求,结合银川市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中心关于特种作业人员考证培训的有关要求而制订。它的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培训学员获得电工技术必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使他们受到必要的基本技能的训练。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拓宽学员的知识面,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增强就业能力,以适应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要求,为学员将来的就业和学习奠定了一个重要基础。 学员通过培训后,可以参加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的考核,合格者可获得初级维修电工职业资格证书。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及基本要求 课程内容分理论教学(应知的知识)和实训教学(应会的技能)两部分。 第一部分:理论教学 第一章电工与电子基础知识

电工实训课程标准

电工实训课程标准(4号黑体) 课程编号:XXXX(5号黑体) 适用专业: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课程类型:实训课必修 总学时:60学时讲授学时:15学时 实验实训学时:45学时学分:3分 制定人:黄桂梅审定人:康艳新 一、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培养目标实是使学生学会常用仪表测量工具和检修工具的使用,熟悉常见低压电器的结构和原理,学会常用电工仪器仪表的使用,掌握台盘配线的工艺要求与施工方法。初步具备低压电气控制电路的设计、安装和调试能力,具备一定的电工识图能力。具体目标如下: 1.专业能力目标 1)能读懂典型电工原理图和接线图。 2)会根据电工原理图画出接线图。 3)会进行一般仪表设备的拆装。 4)掌握电工盘内布线、接线及查线的操作技能。 5)会进行电工盘电气性能测试和绝缘检查。 6)掌握工艺电阻的绕制与阻值测试方法。 7)会进行集成数字电路逻辑功能的分析及电路插接。 8)能排除逻辑电路插接错误及虚接错误。 2.社会能力目标 学生应具有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意识;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和良好的工作作风;具有较强的安全意识、社会责任心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使学生勇于实践、勇于创新,成为复合型人才。 1)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 2)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安全意识。 3)培养学生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 4)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 5)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心、环保意识。 6)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 3.方法能力目标 学生应善于理论联系实际,谦虚好学、利用信息媒体获取新知识、制定计划、分析判断、知识运用的能力;在学习中初步形成逻辑思维、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

初级电工教学大纲与教学方法

初级电工教学大纲与教 学方法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初级维修电工教学计划 一、培训目标 1.总体目标 培养具有以下条件的 人员:掌握电工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能够运用电工基本技能独立完成电气元件及电气设备维修及安装等工作。 2.理论知识培训目标 依据《维修电工国家职业标准》中对初级电工的理论知识要求,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掌握电工的专业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各种电器元件的应用及工具的基本使用;熟知行业规范等相关知识。 3.操作技能培训目标 依据《维修电工国家职业标准》中对初级电工的操作技能要求,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能够掌握初级维修电工的基本能力以及使用相关仪表测量的能力并达到独立上岗操作的水平。 二、教学要求 1、理论知识要求 (1)热爱本职工作、忠于职守 (2)遵章守纪、安全生产。 (3)尊师爱徒、团结互助。 (4)勤俭节约、关心企业。 (5)钻研技术、勇于创新。 2.电工基础知识 (1)职业道德与安全技术 (2)电工与电子基础知识 (3)电机及其控制线路 (4)仪表、照明、工具、材料 (5)安全防护技术与电气设备安装 3.操作技能要求 (1)动力部分 (2)照明及仪表部分 (3)工具部分 (4)安全部分 三、教学计划安排 总课时168课时 理论知识授课,复习80课时 操作技能授课,练习88课时 维修电工初级工技能培训教学课时分配表

照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职业技能培训理论课程的有关要求,结合银川市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中心关于特种作业人员考证培训的有关要求而制订。它的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培训学员获得电工技术必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使他们受到必要的基本技能的训练。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拓宽学员的知识面,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增强就业能力,以适应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要求,为学员将来的就业和学习奠定了一个重要基础。 学员通过培训后,可以参加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的考核,合格者可获得初级维修电工职业资格证书。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及基本要求 课程内容分理论教学(应知的知识)和实训教学(应会的技能)两部分。 第一部分:理论教学 第一章电工与电子基础知识 第一节直流电路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电工电子技术基础 二、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是机电类专业的必修课程,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入门课程。本课程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技术基础课程。学生通过本大纲所规定的全部教学内容的学习,可以获得电工和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学习后续课程和专业课打好基础,也为今后从事工程技术工作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课程的任务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工程观点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本课程的要求和内容: 第一章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4学时) 一、学习要求 1、理解电压与电流参考方向的概念。 2、了解电压源和电流源的特点。 3、掌握基尔霍夫定律并能应用基尔霍夫定律分析电路。 4、了解电路的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工作状态,理解额定电功率和电气设备额定值的意义。 5、掌握电路中各点的电位计算。 二、课程内容 1.1 电路与电路模型 1.2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1.3 电压源与电流源 1.4 电路的基本定律 1.5 电路的状态 1.6 电路中电位的概念及计算 第二章直流电路的分析方法(4学时) 一、学习要求 1、掌握电阻的串联、并联、混联。 2、掌握实际电源模型的等效变换。 3、能够用支路电流法、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分析电路。 二、课程内容 2.1 电阻的串联、并联、混联及等效变换 2.2电源模型的连接及等效变换 2.3 支路电流法 2.4 叠加定理 2.5 戴维南定理 第三章正弦交流电路(8学时) 一、学习要求 1、掌握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有效值、角频率、相位的概念和相位差的概念。 2、掌握复阻抗和相量图。掌握正弦量的向量表示法及电阻、电感、电容的向量模型。 3、掌握向量形式的基尔霍夫定律。 4、熟练计算交流电路。 5、掌握有功功率、功率因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了解无功功率、视在功率的概念和提高功率因数的经济意义 6、了解串联谐振和并联谐振的条件和特征。 7、掌握三相电路中相电压和线电压、相电流和线电流的关系及对称三相电路的分析和计算。 二、教学内容

维修电工教学计划及大纲

维修电工教学大纲 一、制订的依据 本大纲制订的主要依据是参照维修电工国家职业标准的基本要求,并参照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职业技能培训理论课程的有关要求,结合本地区和在校生的特点制订该大纲。 二、性质与任务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政府转变行政管理职能的新形势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明确规定,国家对规定的职业资格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把人才培养和合理使用结合起来,在我国实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并重的证书制度,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劳动者就业能力,以适应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要求。本课程的培训正是为了适应这一需要而设置的。 三、基本要求和内容 维修电工技术的培训对象为在校生及社会人员。 本课程突出针对性、典型性、实用性,注重实践环节,兼顾理论知识,旨在培养应用型的工程技术人员。学员学完该课程后,将在理论与职业技能上得到系统的训练,达到国家职业技能的鉴定要求。 四、教学大纲和课程安排: 培训内容分应知(知识)和应会(技能)两部分,其比例为3 :7 。知识要求包括相关知识、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技能要求包括电工工具、材料与仪表、基本操作技能和安全文明生产。通过培训,提高学员技术素质、职业技能和应聘能力。 初级维修电工的培训内容和考核要求见表1-1、表1-2。 中级维修电工的培训内容和考核要求见表2-1、表2-2。 维修电工职业各级的技能要求依次递进,高级别包括低级别的要求。

表1-1 初级维修电工技术的知识要求

表1-1 初级维修电工技术的知识要求(续)

表1-2 初级维修电工技术的技能要求

表1-2 初级维修电工技术的技能要求(续)

环境科学专业教学计划

环境科学专业教案计划 Undergraduate Program for the Environmental Science Major 一、学制与学位 Length of Schooling and Degree 学制:四年 Duration:Four years 学位:工学学士 Degree:Bachelor of Engineering 二、培养目标 Educational Objectives 培养具备扎实的环境科学和电力环境保护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本专业国内外发展状况有全面的了解,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良好的发展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毕业后能在电力和其他领域的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及行政部门等从事有关环境保护、污染控制、环境监测和评价、环境规划等方面的科研、教案和经管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This major aims at training the students to be specialists who can grasp the basic theory, knowledge and techniques on the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have a full comprehension about the fundamental knowledge, technique and developing trends home and abroad in the Electric Powe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 and after graduation, who can have the ability to be engaged in the research on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ollution controlling,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environmental planning in the research instituti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enterprise and institution and the administration departments. 三、专业培养基本要求 Skills Profile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环境科学,特别是电力环境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受到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环境经管的基本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一定的教案、研究、开发和经管能力,掌握电力环境科学和一般环境科学理论研究、环境监测与环境评价的方法以及进行环境规划与经管的基本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环境科学与经管,电力环境保护科学与经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3.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4.熟悉国家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可持续发展、知识产权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5.了解环境科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了解电力和其他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状况; 6.掌握资料查询、文件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The majors will mainly learn the basic theory and knowledge on Environmental Science, especially on the Power Environmental Science。will practice their learning in the functional basic research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will cultivate their scientific quality and develop their ability in teaching, researching, exploring and managing。will master the ways to monitor, assess and ability in environment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The required knowledge and ability for the graduates as follows: 1.Grasp the basic theory and knowledge on Maths, Physics and Chemistry.

初级电工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

初级电工教学大纲与教 学计划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初级维修电工教学计划 一、培训目标 1.总体目标 培养具有以下条件的人员:掌握电工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能够运用电工基本技能独立完成电气元件及电气设备维修及安装等工作。 2.理论知识培训目标 依据《维修电工国家职业标准》中对初级电工的理论知识要求,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掌握电工的专业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各种电器元件的应用及工具的基本使用;熟知行业规范等相关知识。 3.操作技能培训目标 依据《维修电工国家职业标准》中对初级电工的操作技能要求,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能够掌握初级维修电工的基本能力以及使用相关仪表测量的能力并达到独立上岗操作的水平。 二、教学要求 1、理论知识要求 (1)热爱本职工作、忠于职守 (2)遵章守纪、安全生产。 (3)尊师爱徒、团结互助。

(4)勤俭节约、关心企业。 (5)钻研技术、勇于创新。 2.电工基础知识 (1)职业道德与安全技术 (2)电工与电子基础知识 (3)电机及其控制线路 (4)仪表、照明、工具、材料(5)安全防护技术与电气设备安装3.操作技能要求 (1)动力部分 (2)照明及仪表部分 (3)工具部分 (4)安全部分 三、教学计划安排 总课时168课时 理论知识授课,复习80课时

操作技能授课,练习88课时 工初级工技能培训 教学课时分配表

时数仅适用于农民 工培训班使用。 2、实操时 可据学员人数及设 备工位数分别采用 大班教学或分组教学。 四、教材: 1、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维修电工》(初级技能)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维修电工初级工技能培训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为贯彻落实银川市劳动保障局《关于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通知》文件精 神,广泛开展对农民工实施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为此,在本工种职业标准的基础上,结合 学员的实际情况,特制订本教学大纲。 本大纲制订的主要依据是参照维修电工国家职业标准的基本要求,并参照国家劳动和 社会保障部关于职业技能培训理论课程的有关要求,结合银川市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中心关 于特种作业人员考证培训的有关要求而制订。它的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培训学员获 得电工技术必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使他们受到必要的基本技能的训 练。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拓宽学员的知识面,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增强就业能力,以适 应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要求,为学员将来的就业和学习奠定了一个重要基础。

《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

《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 (半工半读试点班) 一、招生对象及学制 本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学制三年。 二、培养目标: 1、总体目标 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机械加工生产第一线工作的机械加工操作工人。 本专业毕业生应当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拓新的科学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思想品质;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掌握必要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技术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有健康体魄和心理;具有基本的审美能力。2、业务范围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各类机械制造行业,主要从事普通机械制造加工的工艺实施、加工质量检测和机械加工设备的调试、操作、维护等工作。也可从事机电产品的营销与技术服务等与机电技术应用相关的工作。 3、文化知识 具备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主要应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良好的身体素质;具有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问题的能力;具有应用数学知识解决机械制造中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具有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能用计算机处理日常工作的能力。 4、职业道德要求 通过进行以为人民服务思想为核心的职业道德基本常识教育,特别是进行职业道德基本规范的教育与训练,使学生明确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基本规范的基本内容,树立敬业意识、服务意识、质量意识、竞争意识、团结协作意识、改革创新意识,增强法纪观念,提高辩别抵制不正之风的能力,为学生形成与其将来所从事的职业相适应的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习惯奠定基础。进行以培养学生职业意识、求职能力、创业精神等方面的职业指导。 5、专业理论知识要求 ①、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识图能力。 ②、掌握机械加工及装配的常规工艺。 ③、掌握主要机械加工设备的结构、调整及金属切削加工的基本知识。 ④、掌握电工、电子、数控基本知识 ⑤、了解PLC、单片机、液压与气动控制等技术在机械加工中应用的基本知识。 6、专业操作技能要求 ①、具有机械加工的基本技能并能熟练地操作1~2种机械加工设备。 ②、具有检测产品的基本技能及分析零件加工质量的初步能力。 ③、具有对一般加工设备进行安装、维护和排除故障的初步能力 7、证书要求 ①、通过各门理论和技能课的考试(考核)。 ②、拿到劳动部门颁发的车、钳、电、焊等其中一个工种的职业等级证书。 毕业生必须同时具备上述二项方可毕业,否则不予颁发毕业证书。

维修电工培训教学大纲54331

维修电工培训教学大纲 一、维修电工国家职业标准 1.职业概况 职业名称: 维修电工。 职业定义 从事机械设备和电气系统线路及器件等的安装、调试与维护、修理的人员。 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职业环境: 室内,室外。 职业能力特征 具有一定的学习、理解、观察、判断、推理和计算能力,手指、手臂灵活,动作协调,并能高空作业。 基本文化程度: 初中毕业。 培训要求 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50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40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300标准学时;技师不少于300标准学时;高级技师不少于200标准学时。 培训教师 培训初、中、高级维修电工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技师和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培训场地设备 标准教室及具备必要实验设备的实践场所和所需的测试仪表及工具。 鉴定要求 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申报条件 ——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3年以上。 (3)本职业学徒期满。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4)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高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8年以上。 (3)取得高级技工学校或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高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高等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4)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的大专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生,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 ——技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经本职业技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10年以上。 (3)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的高级技工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生和大专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生,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时间满2年。 ——高级技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技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电工基础》新教学大纲.doc

《电工基础》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00210Z 适用专业:机电技术应用 课程类别:专业课 开课时间:第一学期 总学时:108 课堂教学总学时:54 实训教学总学时38 机动16 总学分:4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职业技术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专业基础课C主要内容包括;直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简单直流电路的计算,复杂直流电路的分析、计算,磁场与磁路,电磁感应,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正弦交流电路,三相正弦交流电路,单相交流电路,晶体二极管及整流滤波电路,晶体管及其放大电路, 电阻、电感、电容等基本元件的使用与检测,电气原理图的识读,电工基本操作T?艺和安金知识和电工技能技术规范,电工基本技能等。 本课程是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基础科目,是完成电工考证的必备知识。 三、相关课程的衔接 《电工基础》课程与《物理》、《维修电工初级》、《维修安装电工》等课程知识相衔接,一般要求学生先学习《物理》电学相关基础知识,在进行《电工基础》课程的学习,然后进一步学习《维修电工初级》、《维修安装电工》等课程的学习。

预修课程:《物理》电学 并修课程:《电工仪表与测量》 四、课程教学的目的 本课程的任务是对学生进行提供必要的电工基础理论知识的教育,为学习专业课提供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通过讲授、实验等教学手段,使学生在理解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掌握电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分析方法,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算能力和实验技能。 1.要求学生熟悉并正确使用常用配电设备、电工仪表、电工工具; 2.熟悉并能正确进行导线的连接和恢复绝缘,以及照明灯具、开关与插座的 安装; 3.初步具有识读一般电气原理图、电气布置图和电气安装接线图的能力; 4.初步掌握电工基本操作工艺和基本安全知识,了解与电工技能有关的技术 规范; 5.正确识别和检测常用的电子元器件,掌握电子技术基本操作技能,掌握手 工焊接技术及电子元器件安装与调试; 6-能绘制、识读一般复杂程度的电子工程图样,能看懂并能绘制电子产品装配草图。 五、课程教学内容(实训内容)及教学安排 第一章直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或实训序号、实训名称及项目)教学目标1.理解并熟悉电路中的基本物理量的定义、单位及方向的规 2.熟悉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的关系。 3.掌握欧姆定律,会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分析计算。 4.熟悉电功、电功率的概念,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方法讲授、探究、小组实验法 教学重点欧姆定律、电功与电功率计算 教学难点欧姆定律、电功、电功率计算 教学时数8课时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指导思想 结合学校“就业导向、能力本位、工学结合”的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标准要求,倡导以学生为本位的教育理念,密切跟踪地区人才需求的变化,及时跟进行业技术的发展,建立多样性与选择性相统一的教学机制。通过综合和具体的职业技术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先进实用的技术,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可行性论证 1、根据中等业教育的特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应树立服务意识,积极进行制度创新,建立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需要的灵活教学机制。积极进行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等方面的改革与实践,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面向21世纪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适应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初、中级专业技术人才。 2、地处山区欠发达地区,发展想实现农业以及工业的现代化,关键取决于一大批既能适应时代特点的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专业操作技能的复合型、实用型电子技术应用人才。因此,在我省发展职业教育更是迫在眉睫,需向社会培养大批中等电工电子专业人才也是首当其冲的。 3、就业前景可观 京津冀地区电工电子产业逐步发展壮大,各类企事业单位用人需求急需增加,这给我校发展电工电子专业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与挑战。 三、培养目标 1、培养目标与专业特点 (1)人才定位 培养出一大批能从事电子产品、机电维修,电气安装等专业产品的设计、开发、制作、安装、调试、维护和技术管理的初、中级专业技术人才。 (2)专业特点 理论与实践教学并重;基础课程与专业技术理论课程;技能实训课程与职业道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