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故乡[散文欣赏]

合集下载

关于故乡的散文 [关于故乡的散文(14篇)]

关于故乡的散文 [关于故乡的散文(14篇)]

关于故乡的散文 [关于故乡的散文(14篇)]关于故乡的散文( 14 篇)(篇一)故乡人的一生中,记忆最深刻最清晰的时段大概就是少年时期。

因为发生在那个时期的事情,常常能够最完整地保留在大脑之中,甚至可以达到刻骨铭心的程度。

就我个人的生活经历而言,我只在故乡生活了十七年,而且还要包括牙牙学语不懂事的几年。

但是,发生在少年时期故乡的任何事情,却都使我无法忘记,尽管有许多事情还远远谈不上锥心刺骨。

记忆中的事情总是有棱有角,即使一些细枝末节也能让我耳熟能详。

我的故乡在**,从地理位置上看,是**最西边的一个县(**),与内蒙古相邻,与甘肃、宁夏只隔一县。

县城在古长城之外,应该属于塞外。

**的贫穷,似乎是与生俱有的。

但**的贫穷大概始于大夏王朝衰落之后,也就是赫连勃勃的大夏国灭亡之后。

清光绪年间,朝内翰林王培芬到“三边”(**、定边、安边)视察,面对地瘠民贫的凄凉景象,用辞赋格律写下了《七笔勾》的诗句,一下子把“三边”的“万紫千红”“雕梁画栋”“绫罗绸缎”“山珍海味”“金榜题名”“粉黛佳人”和“礼义廉耻”一笔勾。

那么,我的故乡还剩下什么呢?可能什么都没有了,甚至连希望都没有了。

在故乡生活的那十七年,是贫困的十七年,因为从我记事起,我,或者说大多数的**人就与贫穷相连,好像**是贫穷的象征。

人一旦贫穷,就会被人瞧不起,从与外地人包括关中人的交谈中,我能体会到他们的“异样”,心里难免产生自卑。

而今,时过境迁,**因有了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经与过去的**不能同日而语了,**人富有了,自然也要被人刮目相看了。

不过,我还是从中体会到了一种被人瞧不起的感觉,好像**人钱是有了,但就是没有文化,更谈不上什么品味了,想来也是一件悲哀的事情。

当然,我还要说,在**生活的十七年,也是记忆中最美好的十七年。

常言道: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

故乡再不好,那也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呵!我没有理由不爱她。

离开故乡已经三十多年了。

名家描写家乡的散文(通用20篇)

名家描写家乡的散文(通用20篇)

名家描写家乡的散文名家描写家乡的散文(通用20篇)故乡的河流,静静地拥有她岁月的安谧,河边上的小林子,安稳地望着对面的小河。

关于家乡的散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名家描写家乡的散文篇1用情去感知这个世界,用爱去融入这个红尘……路上的行人,渐渐稀少;路上的车子,莫名的拥挤。

都市的霓虹灯,依然闪烁,只是跳跃的影子,减少了很多,很多。

尽管,夜仍然是夜,酒仍然是酒。

身居繁华的喧嚣都市,心却奢望宁静如水的寂然小村。

群山,青草,绵羊,牧童,还有绵延的云,朦胧的雾,更有生生不息的情,暖至灵魂的爱……劳累了一天,紧绷的神经,终是要放松。

或者,用情抚摸;或者,用爱温润;或者,用酒精麻醉;或者,用往事穿插……有时,狂躁的自己,甚至用暴走释放心情的无助,谋求灵魂的归宿。

当精疲力尽的身体,躺在草坪上,望着繁星闪烁的夜空,心总会莫名的疼:远方,应该也是星月灿烂吧!是,夜?漆黑了谁的心,又敲碎了谁的梦幻?只是,有些路,总要一个人走。

或者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道暗伤,不见太阳,不经雨露。

只不过,这伤,或深,或浅,而已。

都说世相迷离,我们常在如烟世海中丢失了自己,而凡尘缭绕的烟火又总是呛得你我不敢自由呼吸。

千帆过尽,回首往事,那份纯净的梦想早已渐行渐远,如今岁月留下的,只是满目荒凉。

林徽因如是感慨,是那个年代的因果吗?可是,一唱雄鸡天下白,岁月悠然走了将近一个世纪,红尘依然……陌上花开,风在呢喃。

谁,陪你聆听季节的呼唤?谁,陪你仰望星空的转换?一个人,一杯酒,饮尽红尘的冷暖;一个人,一杯茶,品味岁月的酸甜;一个人,一本书,阅览浮世的清欢。

一切,都只是云烟过眼,终会如风。

夜,深了,冬夜,更冷了。

独自坐在吧台上,一杯酒水,静静地陪着,说不上寂寞,也说不上狂欢后的孤独,就那样陪着夜,陪着这个城市,将故乡抛弃。

谁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你看,移动的舞步,闪烁的灯光,靓丽的身影,流淌的音乐,无不展现着迷人的风景。

间或,激情的接吻;或者,浪漫的红玫;还有,高贵的紫罗兰……夜,总是撩人的。

故乡优秀散文(精选12篇)

故乡优秀散文(精选12篇)

故乡优秀散文(精选12篇)故乡优秀散文篇1对于我这样一个远离故乡的人来说,故乡的一切,都是美好的。

故乡的人,故乡的物,组合在一起,这就是我的故乡。

故乡的人,勤劳,朴实,善良,还很痛快,说一不二,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却也很精明,什么事拿得起放得下,非常讲义气,对待客人也很热情,这就是故乡的人。

故乡的物,那是很美很美,下面,听我慢慢道来。

春季到来百鸟鸣,故乡的春天是温馨的,解冻的小溪,抽新芽的柳树,百鸟鸣唱,还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小草,组合在一起,就成了一幅动人心弦水墨画。

夏季一片青纱帐,故乡的原野是绿色的,站在小山包上,放眼望去,一片绿色,无任何杂色,仿佛置身在绿色的海洋中,在这里,可以忘掉你的一切烦恼,无忧无虑的度过一天,虽比不上草原的辽阔,但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秋季里来五谷香,这里的秋天是美丽的,红色的高梁,金黄的玉米,粉色的红薯,在这里可以大饱口福,而且,长白山上的枫叶,也可以让你大饱眼福。

冬季里来雪茫茫,这里的冬天,银装素裹,却有时暴雪纷飞,不过,这又体现了东北人的粗犷与豪放,还有,这里的冬天是很好玩的,滑雪,溜冰,冬泳很多很多,只要想不到,没有玩不到,这里的查干湖冬捕,也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值得一观。

这就是我的故乡,粗犷豪放又不失温柔,这就是东北,一个美丽的地方。

故乡优秀散文篇2我的故乡在成都平原上。

周围不是深山就是高原,阻挡了四方的气流,加上气候温暖湿润,故乡由此四季都云雾缭绕了。

春意渐浓时,雾气却淡了,仿若薄纱轻笼着大地。

可这层纱却不曾有半点温暖,而给人以些微的凉意。

如若再络绎不绝地飘下雨丝来,那这凄清的意味大概就要弥漫一整天了。

乌云棉被般盖住小山坡,但却不闷,也不热。

少时,有微微的风吹起,心头刚一喜,细雨就开始在瓦上淅沥。

天色缓缓放明,没有了风,白晃晃的雾开始迷蒙开来。

这是夏日里难得的好天气:凉爽,宁静,空气清新。

深秋的雨雾,十足的凄美,是年少时的我最喜欢的风景。

雾和细雨一同飘洒,富有哀婉的诗情,尤其是在傍晚。

散文诗——故乡(精选五篇)

散文诗——故乡(精选五篇)

散文诗——故乡(精选五篇)第一篇:散文诗——故乡散文诗故乡鲁迅先生笔下的故乡,是润土少年时的模样。

我记忆中的故乡是村前潺潺的小河,门口酸涩的桑葚,笑声喧闹的月夜,母亲手中的鞋底,还有我儿时的模样。

不知何时,村前的小河干涸了,门口的桑树砍掉了,月夜再不见孩子的欢笑了,母亲也已经花眼了,我离开故乡长大了。

我还是时时思念着故乡,思念故乡那年迈的爹娘。

夏天,故乡的蚊虫十分地嚣张,也没有空调的清凉。

我愿意,铺一张草席,在枣树下,看着北斗星自然入眠。

梦里,我又爬上了桑树,摘一把初红还青的桑葚,吃的慌张。

醒来时,口水还挂在腮旁。

冬天,我从有暖气的家回到故乡,一觉醒来,天已经大亮。

被窝那头的脚还是冰凉。

母亲却只穿了薄薄的棉袄,用温暖的手,捂着我的脚,怜爱地说:“多大啦,还是这么没火力”。

干了一辈子农活的母亲,手却还是那样的柔软、慈祥。

多少次我梦回故乡。

常常,陪父亲到长满青草的河滩里放羊。

常常,陪母亲唠唠家常。

我思念故乡,思念那故乡那年迈的爹娘。

我思念,故乡。

第二篇:散文诗两篇散文诗两篇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理解两首诗末尾语句蕴含的思想感情。

3、学习这两首散文诗借助具体形象抒发对母爱的爱的手法,写一段话,表达对父母的爱。

过程与方法:1、有感情地反复朗读两首诗,进行朗诵比赛,直至背诵。

2、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篇末含蓄的语句理解。

教学方法:朗读法、四环节教学法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金色花》第一板块第一环节——自学质疑1、请同学们阅读课下注释并结合相关资料了解作者。

参考资料:泰戈尔:印度著名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

他的创作有五十多本诗和散文诗集、十二部中长篇小说、一百多篇短篇小说、二十多部戏剧。

他著名的散文诗集有《飞鸟集》、《新月集》、《园丁集》、《吉檀迦利》等。

故乡的优秀散文最新5篇

故乡的优秀散文最新5篇

故乡的优秀散文最新5篇尽管离家有千里之遥,但是心是和家乡息息相通的,家乡在中国的文化经济地位,使我们在外的人引以为荣。

接下来给大家带来故乡的优秀散文,希望能给您大家带来帮助。

故乡的优秀散文1昨天我骑车到老家洛源转了一圈。

初冬的早晨天气也很冷,嘴里哈出的气都变成白色的,田地里落了一层白霜。

我握着车把的手戴着手套也冻的有点痒。

沿路的人都喊叫今早咋这么冷?是啊,到时候了。

东北这一向都下大雪了。

我骑到四皓才渐渐感到身上有点热。

杨树上只剩下几片枯叶,孤零零的在风中颤抖。

地里冬小麦已经探出头,人们正在翻空着的地。

田野上光秃秃的,只有村舍的房屋依旧耸立在山根坡上。

天是凛冽的瓦蓝,没有一丝云彩。

河里几乎没有什么水了。

路上行人也不多。

到保安上面的八道河,正在修建张坪水库。

工地上热火朝天。

河道里已经堆满了如山的沙石,在坝址的上面已经用土垒起围堰,聚起一潭清澈的碧水。

两边的山体也被挖了一个豁口,正在开挖大坝的根底,已经往下了挖了好深。

是水电四局承建的。

到处都是施工的车辆和机械。

右手的山上已经修建了一条盘山公路,将来去洛源就得从山上走了。

这条公路很难修,都是沿着陡峭的山腰开挖的。

有的地方垒下来的石渣几乎把山下的房子都能埋掉,斗大的巨石滚到路边了;有的地方还没有挖出路基,塌陷的地方还得砌一道石埝填上石方才能通过。

将来要是行走在山腰的这条公路上,从上往下一看绿汪汪的肯定很吓人!高峡出平湖的景象指日可待喽!水库不知什么时候才能修好?可是洛惠渠已经挖断了。

县城及下游人们的用水咋办呢?继续往上走,到洛惠渠的进水口我特意停下来拍了几张照片。

可能过不了多久它就会被淹没在水库的库底了。

我听说修建洛惠渠被红旗渠还早三年,它的建成可以灌溉三十里梁塬。

从此这旱塬上的土地变成水浇地了,人们再也不受用干旱之苦了!它也终于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昔日的辉煌暂告一段落,从此将要沉睡于几十米的水下了!到张坪看见新修的公路从山坡上下来过了五龙沟大桥,沿着山根一直延伸到中村。

名家写故乡的散文名家写家乡的散文

名家写故乡的散文名家写家乡的散文

名家写故乡的散文名家写家乡的散文故乡有味道,那是思念的踵。

关于故乡的名家散文有哪些呢?下面就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名家写故乡的散文篇,希望大家喜欢。

名家写故乡的散文篇1:一个人的故乡走了这么多年,还是回到了这个地方,一个名叫故乡的地方。

就是这么一个普通的近乎于遗忘的地方,让多少人魂牵梦萦,也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词语让多少人热泪盈眶。

而今,我回来了,满脸胡茬地就站在她的面前,激动的像一个做错事的孩子,更快活地依偎在她的身旁,欢欣地流泪。

故乡,请接受我这个流泪的孩子吧!一遍一遍地看这看那,一次一次地哽咽欲语,感受久违的温馨味道,捕寻尘封的如烟往事。

轻轻地打开窗,时光便幸福的流淌。

故乡是画。

从来没有一幅画能那么历久弥新,也从来没有一幅画让心一生牵挂,可故乡就是,水墨丹青,依稀永驻。

记得在小学的课堂上,老师让我们画自己的家乡。

我们一双双稚嫩的小手,在画画本上认真地描摹着自己美丽的家乡。

一座青山,一座小桥,一缕炊烟,一条小河,一棵老树,还有那盛开的小花,就构成了可爱、美丽的家乡。

那一幅幅画线条尽管不优美,色彩也不鲜艳,影像也不是很清晰,但在孩子的心灵深处,没有什么东西比家乡更美丽!因为家乡给了我们太多的童趣、开心和快乐。

也尽管那些画很粗糙很简单,但那一枝一叶、一草一木都是我们可爱的家乡。

家乡的美质朴、简单、清新,毫无雕饰。

这幅画永远铭刻在每一个人的心中,一生享受。

故乡是歌。

从牙牙学语到如今,我们都没有停止过歌唱,乡音未改,乡情依旧。

在记忆的最深处,故乡永远是深情的,舒缓的,静美的,又是欢快的,激昂的。

当早春的柳条随风起舞的时候,白杨树枝条泛绿的时候,伙伴们吆喝着一个个猴儿似的,窜上了树,折下了新枝,“扭咪咪”方言,做柳笛,拧动枝条嫩皮,抽出滑嫩的木质部分,把剩下管状的树皮筒两端剪齐整,一端抠掉绿皮,成扁平状含在口中吹,即可。

吹,乡村一下子到处响起了一支支小喇叭、小唢呐的清脆鸣声,整个村落洋溢着快乐浓浓的童趣。

那些大一点的孩子,随便捏一片树叶,贴上嘴唇就能吹出一曲童谣,惹得小不点们围着咂舌羡慕。

经典散文故乡

经典散文故乡

经典散文故乡经典散文故乡(精选24篇)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看过一些经典的散文吧?散文的宗旨是文笔一定要优美,文章一定要流畅。

“形散而神不散”。

你知道写散文的精髓是什么吗?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经典散文故乡(精选24篇),欢迎大家分享。

经典散文故乡篇1故乡是一支歌,一支越唱越香,越唱越醇的歌;故乡是一首诗,一首越吟越舒心,越吟越思念的诗。

故乡一直是我魂牵梦萦的心灵之地,那儿有我童年的美好回忆,故乡装满了奶奶的微笑、祖父的期盼与儿时伙伴的调皮。

故乡山高水长、沃野千里,故乡广袤平畴、诗情依依。

从小生活在乡村的我,对乡间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深刻记忆,这种记忆不会随着时间的流转而消失反而会越来越浓,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情。

弯弯的小河、静静的村庄、浩瀚的蓝天、悠悠的白云、潺潺的小溪、窄窄的小桥构成了故乡诗意的轮廓。

九月,天色微凉。

阳光为晚霞增光,白云为轻风歌唱。

田间总会出现几个拾稻穗的孩童,拾起一根根稻穗就像拾起了童年的一个个心愿一样激动与欢畅,在这一群小毛孩子里有一个就是曾经的我。

黄昏的乡村小道上,铺满了细碎残阳。

稻草披着一件件柔软的金黄绸衫守候在寂静的乡野,田野间蛙儿鸣,虫儿唱。

还有那青青草地上等着归家的牛羊淡蓝色的袅袅炊烟飘荡在蜀西黄昏的村庄,小屋里一定有美味的乡间菜肴。

这蓝悠悠的炊烟从屋梢缓缓升起是催促在田地里劳作的人们回家的诗意符号。

我的童年时光在这里留下了数也数不清的痕迹。

小时候故乡与村庄就像一本永远也读不完的童话书,每一天总能在这本书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与幸福!祖父常常坐在故乡院子里的大榕树下陶醉的拉着二胡,旋律悠扬、起伏跌宕,然后引来好多的乡亲常来欣赏。

晚风中这些音符被揉碎,被放逐。

然后飘散在悠长,悠长的黄昏小道上。

那时候田埂上、小河边、老树旁总会有一群小小的身影,村庄很热闹,很丰满,同时也很慈祥。

后来,村子里的年轻人为了理想,为了前程,背着沉沉的行囊,匆匆踏着乡间那泥泞的小路越走越远,只留下那一串串写满感叹号的深深足迹。

回不去的故乡的优美散文(精选17篇)

回不去的故乡的优美散文(精选17篇)

回不去的故乡的优美散文回不去的故乡的优美散文(精选17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看过散文吧?广义上的散文是指不追求押韵和句式工整的文章体裁,与韵文、骈文相对。

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散文要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回不去的故乡的优美散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回不去的故乡的优美散文篇1时间太快,自从高考离开故乡,已经第十八个年头了,一切都变得模糊,陌生。

由不得选择的,我出生的地方,是一个小岛,是长江里的沙洲,富庶美丽的鱼米之乡。

勤劳的小岛人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把这桥连着桥、水连着水的一方土地孕育得生机盎然又甜美芬芳。

童年的回忆已不再清晰,却记得那感觉里欢快轻盈的上学路和色彩绚丽的溜冰场。

不上学的日子,阡陌里撒野,晒场上游戏,陪我一天天长大的,是小岛翻天覆地的城市化。

当我高考离开那里,正是日新月异的时代,小岛人民的淳朴生活被现代感的一切快速颠覆。

再也找不到上学抄的野地小道,再也看不到路边捏糖人的老师傅挑着担子边走边叫卖……如今偶尔回乡看望父母,更多的是回不去的感伤。

之于小岛,我还是那个十八岁离开它的青涩姑娘,即使时光过去再久,我在小岛依然停留在那个地方,没有成长。

我的同龄人,有了他们的社会地位和价值,而我,在异地从无到有的奋斗至今,每每回到小岛还是手足无措,只因为在那里,我什么都不是,充其量就是个大龄的中学毕业生吧。

小岛的亲人们没有尝试过去理解我们,依然用十八年前的眼光看着我,突然奇怪,你怎么也有皱纹了!偶尔回到小岛,我的身份永远是谁家姑娘,我的存在感不在那里,就仿佛我的父母来到我的城市找不到归属感一样的迷茫。

所以,每每回岛,我不厌其烦的蜷缩在父母的身边,我年幼时的家里,徜徉在自己的小窝,慵懒的等待再一次的出发继而找到自己。

往往有人分析往返北上广的心态,然而我想的是,真正回不去的,就是故乡,和我们在哪里,无关。

回不去的故乡的优美散文篇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我还记得故乡的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故乡[散文欣赏]
故乡遐想
在北方,看见叶落絮飞的景象,便想起故乡,我的故乡在四川南方一个依山傍水的城市,那里有山的绿意和水的清凌,时常让我魂牵梦绕,寤寐思服,那是一个小城,无论是
大江或是小河,一到了这里便舒缓下来,那水的样子,伴着年轮缓慢地流进我的心里,长
成梦的模样,若影若现,周围的小山和丘陵间常常在薄雾中延宕,这样的景致让我对故乡
有些许的期望,期望她更加的温润,清亮,仿若是山里的摩登,或若是城市里的乡村,近
年来,由于长期在外地工作,隔上一段时间,回到故乡,那里的变化,越来越让我感到亲切,而在以前的时候,这样的感觉是没有的,假期结束后,当我离开的时候,没有太多的
愁绪和思量,但是,在北方呆久了,每当看到季节的变化,风里冷冽的气息,黄叶飘落满
地的时候,心中故乡的蔓藤,像花儿一般在渐渐绽放,令我生出诸多的惆怅,来对映生命
的眷念,思念就像长了翅膀,便在瞬间,回到故乡;
在南方,我的故乡,有众多的山峦掩映着绿色的衣裳,山下的河,像温柔的女儿,守
护着那岸边的万家灯火,像神女峰的坚持,延续远古的梦想,河的蜿蜒,水的潺潺,在两
河间的狭长地带,孕育了一方水土的儿女,生长出许多青绿,在蓝天白云与广阔的田野间
弥漫;那里有农田的稻香,有瓜果的芬芳,有菜籽的金黄,有蚕丝的曼妙,还有那城市里
的现代化大道与老城之间交映的历史和文化,当夜的黑来临的时候,河上、岸上的灯火,
繁衍南方不尽的妩媚和安逸;
故乡的酒,散落在陋巷的酒馆里,酒馆里有简单的条凳,红黑相间的方桌,还有那酒
缸里透出的味道,纯纯的,散发着谷物的绵柔,流连的芳香,酒馆里的人,或是乡里的农人,或是小街上的商贩,在川南俚语中,古往今来、奇闻异事、花鸟虫鱼、世界万象,如
江水汩汩不息,仿若世界的今天,在酒与话中,变得这样的具象;偶尔的插科打诨、夹杂
着对老板娘的戏谑,下午的时光在一个日头下,慢慢的地走向黄昏,斜进的阳光,照耀着
尘埃,时光仿佛凝固,一切变得如此的静谧和安详,那样的日子,是大多数普通人的生活,此前的情景,飘若回声,过了,便是一晒;
时光是一个神奇的东西,在故乡的平凡世界里,有的是人性美好的和百姓的善良,那
里有太多的温存,用语言或笑声,来回应一点点历史的底蕴和文化的厚重;
向南便是赤水河,那里有泸州、宜宾这样的酒城,或许正是在这样的环境,故乡的微醺,便多了几分媚态,夹着川剧的高亢和撕裂,动人心彻,我常常穿梭在故乡小城的各类
小巷,思考着这简陋设施的酒肆,里面藏着多少动人的故事和流淌着的关于酒的传奇;尽
管在现代大都市概念中,那样的里巷渐次凋零,而我或许在某个清冷而微风习习的日子,
去寻找故乡的味道,这味道中的酒意,在心里早就酿造好了,等待着某个时刻,散发开来,回应那些清晨和傍晚,在那里有我儿时的记忆,和对故乡无尽的缠绵;( 文章阅读网: )
故乡的寺庙,在晨钟暮鼓中,已越千年,九宫十八庙,就是故乡对寺庙的尊荣集中描述,那里有太多关于佛的故事,有太多关于观音的传说,无论灵泉寺还是广德寺,都集中
体现了中国寺庙的经典建筑,做为“西来第一禅林”的广德寺,自唐代宗永泰元年(765)高僧克幽禅师来遂主持开山阐教后,高僧倍出,香火兴盛,遐迩闻名,多少年,历尽沧桑,几度被毁,又数次重建;早年间,我常常看到进香路上的鼓声和钵声,在无数老幼妇孺的
虔诚中,延续着每个人的祈望和膜拜,无论严寒或是酷暑,那朝圣的路上,行者如一,络
绎不绝,千年如斯,而那些在高堂大殿上的佛,伴着金钟的颤声,在山中古刹传播大音希
声的彼岸智慧;
而另一处佛地,则是灵泉寺,灵泉寺位于遂宁城东灵泉山,与广德寺隔涪江相望。


庙依山而建,苍松古柏,绿树成荫。

山间有一泉,色碧味甘,终年不溢不涸,名曰“灵泉”,据载,苏东坡曾于石壁题书“七泉”一首,现已不存。

灵泉寺始建于隋文帝开皇年
间(581—600),时寺号为圣佛寺,明孝宗弘治三年(1490)重建后,寺方以山名,无论毁
坏还是重建,期间历代虔诚的佛教徒,在这盘山的路上,守望天国的声音,期许传递出生
命的永恒,那些看起来粗布长衫的老弱妇孺,在朝圣的路上,守望一份平安,以延续家庭
的鼎盛与和睦;
故乡的书法,穿梭在现代与古代之间,尤以蓬溪的书法为最,我曾经看到了书法之乡
蓬溪的文化风起,一个亭台、一个楼阁、一个小桥、一个回廊,都是那样的墨香连绵,笔
走龙蛇,意蕴若兰,那是黑色的艺术,在黑白之间的一次纵情奔放、或是一次人性燃烧的
烈焰,交织的意象,在技术和艺术之间,留下太多飞白,让想象的空间得到了释放,那是
动与静、黑与白、空间与时间等流向的表达,那里有你的影子、我的声音、他的未来,有
音乐的灵动、有诗歌的悲喜、有山水的跳跃,那是一个人对世界的一次巡礼;
山水的空灵,孕育了人性的清高,那些在书法路上的行者,保持着千年如一的姿态,
守望者文化中的艺术瑰宝,每当看到各地的书法作品,心里闪耀的还是那故乡墨池里,溢
出的墨香,那是不忘的记忆,那是故乡这片土地,对我成长的洗礼;
春天的时候,无论是阳光明媚或是风清水绿,坝上的风景在田埂间舒展,油菜的黄,
连片似的,向着阳光奔跑,那是希望的微笑,那是金灿灿的绿,长在农人的烟袋里,流在
水牛的呼喝中,还有那些乡间相望的鸡犬之声,透过薄雾的清晨,传递着收获的吆喝,从
青砖黑瓦的农舍里,溢出的炊烟,夹着这南方的晨曦,四处蔓延开来,一份宁静和安详,
让人长久的思量;
故乡的河,无论如何都是我无法回避的记忆,70年代在城西修了一条人工河,取名叫渠河,那是从渠江顺流而下,到了我的家乡便决堤围坝,沿着船山的脚下,水草相间的绿,是我对它长久的记忆,那是我童年的乐园,那是我对河流第一次的感知,那是对游泳概念
的见证,我的童年、少年时代,在渠河的川流不息中,沉淀了太多的故事,今天,它变得
很美,但是,我发现它老了,像个安静的中年妇人,静静地流淌,我想它一定会怀念它过
往的青春和繁华时节,今天,它被现代灯光的修饰,变得时尚而美丽,却失去了往昔的喧嚣,它的静是一种失去或是得到,让年轮给它一个答案吧;
人到中年总是想起过去的事,对家乡的热烈是近年开始的,每次看到故乡的变化,心里的感觉总是随着它的变化而起伏,欣然中那份浅浅的遗憾,总是在不经意间流动,过去的东西未必全好,但是,未必全不好,看见蜿蜒的滨江路上车水马龙、灯火辉煌,看见涪江沿岸,垂柳掩映、游人如织,看见连接中心岛与岸边的船,在来来回回之间奔忙,我觉得故乡在现代节奏中,疲于应付,难道高楼大厦、车水马龙、游人如织是故乡现代化的结果?我想故乡的美一定在人的心里,在每个灿烂的笑容中,甚至在家人相聚时浓浓的蜜意中,人的幸福应在故乡的梦里有一平平淡淡的模样,是每个人需要的温暖。

2019-12-1
河南焦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