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描写故乡的散文精选】 描写故乡的诗句或散文
故乡经典散文诗

故乡经典散文诗
故乡经典散文诗
一
无论我走到哪里,你始终在我的脑海里,在我的心里,不离不弃。
每每提起你的名字,你的一草一木,我的心顿时贪婪赶来,似要把你每一帧影像,每一声乡音,都融入我的心坎,成一幅幅心的壁挂。
每当忆及你的倩影,我的每根神经总跌宕起伏,毫无顾忌地拉扯你往日的.衣衫——我老榕树下荡秋千的岁月,小河畔摸鱼虾的时光。
二
鹅卵石的小巷连连绵绵,逶逶迤迤,铺成了故乡经年不衰的美誉。
延伸着一代代从朝霞到晚红,从阳春到暮冬的生命旅程。
是哪家的媳妇路过这长长的巷道,也种下咯咯的笑声?轻轻拨开记忆里柔柔的窗帘,我细细一瞧:哦,是美丽的春姑娘,把风儿的手拉扯了进来。
也让欢天喜地的娃娃们,赤脚噼哩啪啦敲打不知愁的滋味。
而荷锄躬耕的老伯,也开始了朝日里的春播……
紫燕飞过故里的天空,剪辑着一行行美丽的诗篇。
春播的喜悦,也在播种希望,播种明天。
为了丰硕的金秋,就连汪汪的小狗也跑来帮大忙。
三
待到雨打芭蕉的空闲时节,也是禾苗青青的时候。
这时,是故乡人一卷香烟,一泡清茶把话聊的最佳时辰。
一旁是庄稼拔节的声响,一旁是秋镰美丽的话题。
而外出的少壮,也让老宅变了模样,就是村里的小道也长得疯狂。
再多的钢筋和水泥也一时养育不了故乡的变化。
啊,在融融的月光下,就着一湖春水,我对月梳妆,才发现星星点点鬓白的华发,早夺去了我青春的容颜。
而故里,成了一江倒流的春水,夜夜年轻在了我的眼前——我无法抹去的思念里。
故乡散文——精选推荐

故乡散⽂故乡散⽂篇⼀:散⽂诗——故乡散⽂诗故乡鲁迅先⽣笔下的故乡,是润⼟少年时的模样。
我记忆中的故乡是村前潺潺的⼩河,门⼝酸涩的桑葚,笑声喧闹的⽉夜,母亲⼿中的鞋底,还有我⼉时的模样。
不知何时,村前的⼩河⼲涸了,门⼝的桑树砍掉了,⽉夜再不见孩⼦的欢笑了,母亲也已经花眼了,我离开故乡长⼤了。
我还是时时思念着故乡,思念故乡那年迈的爹娘。
夏天,故乡的蚊⾍⼗分地嚣张,也没有空调的清凉。
我愿意,铺⼀张草席,在枣树下,看着北⽃星⾃然⼊眠。
梦⾥,我⼜爬上了桑树,摘⼀把初红还青的桑葚,吃的慌张。
醒来时,⼝⽔还挂在腮旁。
冬天,我从有暖⽓的家回到故乡,⼀觉醒来,天已经⼤亮。
被窝那头的脚还是冰凉。
母亲却只穿了薄薄的棉袄,⽤温暖的⼿,捂着我的脚,怜爱地说:“多⼤啦,还是这么没⽕⼒”。
⼲了⼀辈⼦农活的母亲,⼿却还是那样的柔软、慈祥。
多少次我梦回故乡。
常常,陪⽗亲到长满青草的河滩⾥放⽺。
常常,陪母亲唠唠家常。
我思念故乡,思念那故乡那年迈的爹娘。
我思念,故乡。
篇⼆:赞美家乡的散⽂诗乡情是东港的⼭,风风⾬⾬中永远微笑着,卓⽴着。
⼤孤⼭的千年古刹静穆庄严,佛.儒.道三教,慰藉着祈祷者的虔诚。
乡情是东港的海,浩浩荡荡的鸭绿江注⼊其中,孕育出鲜美的海中⽣灵。
放眼南望,甲午风云硝烟散尽,在岁⽉之岸,⽤历史教诲后⼈。
乡情是东港的泉,那清澈透明的咸⽔,⽤温暖濯洗疲惫的⾝⼼,浇灌游⼦的梦⽥。
乡情是东港的岛,岛与岛相依,岛与岛相望,似⼀颗颗撒落在⼤海⾥的珍珠,闪烁着夺⽬的光芒。
看云起云飞,潮涨潮落,听海鸟呢喃,鱼虾击⽔,沐海风,踏海浪,铺陈着海岛之恋的美丽画卷。
乡情是东港的河,纵横交错间收藏着我的童年记忆,当微风由北向南,吹响黄海的涛声,有⼀⽀遥远的童谣飘来,唤醒多少⽆邪的笑靥。
乡情是我们的⼤东港,潮汐是你的脉搏,天然不冻是你的⽓节,⼀望⽆际的泥滩是你的妆容,百年风⾬,世纪沧桑,⼀部港⼝演变史就是⼀个城市发展史的重要组成。
踏着⼀万⼋千年前,新⽯器时代“前阳⼈”的⾜迹,让我们⼀同倾听来⾃远古的⾳符,奏起奋进的乐章,⼭.海.泉.岛.河.港汇聚成迷⼈的交响,萦绕在每个东港⼈的⾎脉⾥。
写故乡的现代散文诗

写故乡的现代散文诗写故乡的现代散文诗故乡在绍兴。
对我来说,既陌生又熟悉,脑海里仅存的一些记忆也不过是靠泛黄的老照片拼凑上去的。
但是,对于远在百里之外的它,内心总是存在一丝若有若无的牵萦。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写故乡的现代散文诗,希望大家喜欢。
写故乡的现代散文诗(1)梦里——烛火是星星繁华的古城已归巢的雀撩起一轮故乡的明月从在梦中惊醒此刻已经是下弦残月一回头街头添上了一抹清凄我曾漫步于街头也曾嬉戏于故乡的溪桥我曾看过天空的繁星也曾怀念故乡的'望岳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长街上挂的明月繁星又有多少是我的思念写故乡的现代散文诗(2)仰望着夜空,月华如水里南归的鸿雁,声声的鸣啼,思绪就可以,回到魂牵梦萦的故乡,晶莹的月光在千古传诵的酒歌中舞蹈的诗行,陶醉着大沙河,温情洒落在江淮大地,多情的那一轮明月圆了又缺,缺了又圆,犹如那阕让人,情难自禁的宋代诗歌,在千年的时空里回荡,把深深的思念寄托。
故乡的明月,梦中的明月,当我润开一纸薛涛彩筏,把相思融进笔端,那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思念,却已无法用言语诉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遥望着明月中的故乡,故乡里的明月,泪花儿早已迷蒙了双眼,哽咽了诉说,“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我知道自己没有李白的洒脱,在徘徊的月光里,与你举杯相约,对酒当歌,舞一曲悠扬的笙乐,为你吟唱一首浪漫的诗歌;也没有王维的悠闲,从春风又绿的江南,捎带着乡愁,相伴着明月,撑一路轻快的风帆,为你描摹一幅清雅的画作;从秦时明月汉时关的悲壮到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的惆怅,从大漠边关的苍凉,到海上明月共潮生的繁忙。
古往今来,多少才子佳人,商贾旅客,只能遥望着明月,回忆着故乡,却难以长相守望。
所以,我更想能像贺知章那样,在鬓毛斑白、乡音不改时,倚一根竹杖,儿童的笑问中,听老人呼唤着我的乳名,出郭扶将,彼此倾听皱纹的故事,而我早已泪流绵绵,浸湿了衣裳。
故乡的小路散文诗

故乡的小路散文诗
故乡的小路散文诗
一
每每忆及故乡,恋及故土,总难以忘怀故乡那条弯弯曲曲的小路。
故乡的小路,是亲人热泪盈眶的视线,是游子依依回望的目光。
每每新春过后,这里便是亲人送别游子的驿站,再多的言语,也无法道尽送别的情怀;再多的挥挥手,也无法擦干迷蒙的泪水。
故乡的小路,是父亲一生汗水的铺就,是母亲一辈泪涟的守候。
荷锄春播里有绿油油的禾苗,开镰秋获有金灿灿的稻穗。
母亲的相望眼,也从那泥巴香里,看到到了未来火红的希望,以及日复一日沉甸甸的梦想——盼着娃娃们走出大山,走向世界。
故乡的小路,是温馨的,亲切的。
日日,都有送别和盼归的目光,在这里叠望眼,乡亲们亲切的音容,也总如雨后的桃花,泪露里透出点点期待,笑声中融入无数期盼。
就是平平凡凡的一声打招呼,也是那么清澈美丽。
故乡的小路很长很长,只有开始没有终结。
自从背着行囊远离故土,漫漫的人生就没有了尽头……游子哪,只有故乡这条小路,像条扯也扯不断的筝线,时时在牵着你,拉着你。
故乡的`小路又很短很短,她就在你夜夜思念的眉宇下,就在拉开窗帘的一瞬间,甚至也会悄悄地走进的梦里,去和家人相拥相聚,侃侃而欢。
故乡的小路,也融入了我太多太多的脚印,我曾于此背起远足的行囊,踏上漫漫的人生之旅。
小路印证了我许多坎坎坷坷,也与我一同品尝了几多人生的酸甜苦辣。
二
啊,我走了这么多年,总也走不出故乡的那条小路。
那是因为——即便我走到了人生的尽头,再回首那如烟如尘的往事,再回眸人间的青山绿水,也走不出心的故乡。
赞美家乡的散文诗歌

赞美家乡的散文诗歌赞美家乡的散文诗歌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看过散文吧?散文不讲究音韵,不讲究排比,没有任何的束缚及限制。
相信很多人都觉得散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赞美家乡的散文诗歌,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赞美家乡的散文诗歌篇11、《不了故乡情》风清扫着村头夜晚的宁静凌乱的竹叶被驱赶卷缩成团雨冲刷着通往学校,山间,城市蜿蜒崎岖的乡间小路清晨露珠顽皮的,在桃树叶尖,上打着秋千太阳公公,也伸了个懒腰整个村子,被温弱的阳光抚慰着风停了,雨停了桃花开了,太阳笑了村庄一片勃勃生机人们将年迈的竹叶,化为袅袅炊烟送走了他们舞动的灵魂黑色的眼泪,滴落在爬满绿衫的瓦片上被雨冲洗的小路,露出了可爱的牙齿水桶的咯吱声,敲打着它们的耳膜一群上学的孩子,用鞋底为它们铺着,厚厚的粉底装扮了它们清晨,湿漉漉的心想念故乡的雨,想念屋后的那片竹林想念二妈温暖的手掌;想念爷爷长长的胡须想念门前那条小路;想念老柱子上刻满,我成长的痕迹想念家乡的那颗桃树;想念那口会冒热气的水井公鸡打鸣,风箱伴奏,牛羊成群唱着山歌,扛着锄头,书声朗朗寂静的雨巷,让我思绪潺潺流淌再回到这事隔多年乡土人情一切还是那么熟悉那么温暖2、《故乡的情》故乡的情,像一首歌,不经意间,带回我走进那曾经的岁月、多少回的梦中,多少回的夜晚,多少回的他乡举杯,多少回的朋友相聚。
故乡的情,是这般的深重。
故乡的情,宛如那咆哮的黄河,岁月中,让我这般的辗转反侧,更是难以入眠。
昂首之间,看那风霜雪雨的昨天,看那风起云涌的沧海,漂流的我,是这般的感慨。
走在漂流的路上,漂流的我,一瞬间,放佛又回到了那儿时的岁月。
快乐的嬉闹,幸福的歌唱,没有犹豫,也没有那悲伤。
儿时的故事,就这般悄悄的在脑海中闪现。
故乡的情,故乡的爱,宛如那深厚的海,我的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故乡的情,故乡的爱,让我想起了那儿时母亲的教诲,泉城是你的故乡,走到那里,都不要忘记回来。
时光的脚步,这般的匆匆,曾经的一切,又是这般的情义深重。
故乡情散文诗

故乡情散文诗以下是5 篇关于故乡情的散文诗及赏析:1. 《故乡》故乡是一首悠扬的歌在心中永远唱响故乡是一幅美丽的画在脑海永远珍藏赏析:这首散文诗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情。
通过将故乡比作歌曲和画作,强调了故乡在作者心中的重要地位。
2. 《思乡》在城市的喧嚣中寻不找一片宁静在繁忙的生活中找不到一份闲适我想起了故乡的山川那里有我的童年我想起了故乡的田野那里有我的欢笑赏析:这首散文诗用对比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城市生活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
通过对故乡山川和田野的描写,唤起了读者对美好童年时光的回忆。
3. 《归乡》踏上归乡的路心情格外激动故乡的山水依然那么亲切故乡的人们依然那么热情赏析:这首散文诗表达了作者归乡时的兴奋和期待。
通过对故乡山水和人们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厚感情。
4. 《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赏析:这首散文诗用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等意象,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
随着时间的推移,作者的乡愁变得更加深沉和复杂。
5. 《故乡的云》故乡的云是那么洁白是那么飘逸它就像我的思念在天空中飘荡赏析:这首散文诗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通过将故乡的云比作思念,强调了作者对故乡的眷恋。
名家描写家乡的散文(通用20篇)

名家描写家乡的散文名家描写家乡的散文(通用20篇)故乡的河流,静静地拥有她岁月的安谧,河边上的小林子,安稳地望着对面的小河。
关于家乡的散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名家描写家乡的散文篇1用情去感知这个世界,用爱去融入这个红尘……路上的行人,渐渐稀少;路上的车子,莫名的拥挤。
都市的霓虹灯,依然闪烁,只是跳跃的影子,减少了很多,很多。
尽管,夜仍然是夜,酒仍然是酒。
身居繁华的喧嚣都市,心却奢望宁静如水的寂然小村。
群山,青草,绵羊,牧童,还有绵延的云,朦胧的雾,更有生生不息的情,暖至灵魂的爱……劳累了一天,紧绷的神经,终是要放松。
或者,用情抚摸;或者,用爱温润;或者,用酒精麻醉;或者,用往事穿插……有时,狂躁的自己,甚至用暴走释放心情的无助,谋求灵魂的归宿。
当精疲力尽的身体,躺在草坪上,望着繁星闪烁的夜空,心总会莫名的疼:远方,应该也是星月灿烂吧!是,夜?漆黑了谁的心,又敲碎了谁的梦幻?只是,有些路,总要一个人走。
或者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道暗伤,不见太阳,不经雨露。
只不过,这伤,或深,或浅,而已。
都说世相迷离,我们常在如烟世海中丢失了自己,而凡尘缭绕的烟火又总是呛得你我不敢自由呼吸。
千帆过尽,回首往事,那份纯净的梦想早已渐行渐远,如今岁月留下的,只是满目荒凉。
林徽因如是感慨,是那个年代的因果吗?可是,一唱雄鸡天下白,岁月悠然走了将近一个世纪,红尘依然……陌上花开,风在呢喃。
谁,陪你聆听季节的呼唤?谁,陪你仰望星空的转换?一个人,一杯酒,饮尽红尘的冷暖;一个人,一杯茶,品味岁月的酸甜;一个人,一本书,阅览浮世的清欢。
一切,都只是云烟过眼,终会如风。
夜,深了,冬夜,更冷了。
独自坐在吧台上,一杯酒水,静静地陪着,说不上寂寞,也说不上狂欢后的孤独,就那样陪着夜,陪着这个城市,将故乡抛弃。
谁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你看,移动的舞步,闪烁的灯光,靓丽的身影,流淌的音乐,无不展现着迷人的风景。
间或,激情的接吻;或者,浪漫的红玫;还有,高贵的紫罗兰……夜,总是撩人的。
散文诗——故乡(精选五篇)

散文诗——故乡(精选五篇)第一篇:散文诗——故乡散文诗故乡鲁迅先生笔下的故乡,是润土少年时的模样。
我记忆中的故乡是村前潺潺的小河,门口酸涩的桑葚,笑声喧闹的月夜,母亲手中的鞋底,还有我儿时的模样。
不知何时,村前的小河干涸了,门口的桑树砍掉了,月夜再不见孩子的欢笑了,母亲也已经花眼了,我离开故乡长大了。
我还是时时思念着故乡,思念故乡那年迈的爹娘。
夏天,故乡的蚊虫十分地嚣张,也没有空调的清凉。
我愿意,铺一张草席,在枣树下,看着北斗星自然入眠。
梦里,我又爬上了桑树,摘一把初红还青的桑葚,吃的慌张。
醒来时,口水还挂在腮旁。
冬天,我从有暖气的家回到故乡,一觉醒来,天已经大亮。
被窝那头的脚还是冰凉。
母亲却只穿了薄薄的棉袄,用温暖的手,捂着我的脚,怜爱地说:“多大啦,还是这么没火力”。
干了一辈子农活的母亲,手却还是那样的柔软、慈祥。
多少次我梦回故乡。
常常,陪父亲到长满青草的河滩里放羊。
常常,陪母亲唠唠家常。
我思念故乡,思念那故乡那年迈的爹娘。
我思念,故乡。
第二篇:散文诗两篇散文诗两篇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理解两首诗末尾语句蕴含的思想感情。
3、学习这两首散文诗借助具体形象抒发对母爱的爱的手法,写一段话,表达对父母的爱。
过程与方法:1、有感情地反复朗读两首诗,进行朗诵比赛,直至背诵。
2、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篇末含蓄的语句理解。
教学方法:朗读法、四环节教学法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金色花》第一板块第一环节——自学质疑1、请同学们阅读课下注释并结合相关资料了解作者。
参考资料:泰戈尔:印度著名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
他的创作有五十多本诗和散文诗集、十二部中长篇小说、一百多篇短篇小说、二十多部戏剧。
他著名的散文诗集有《飞鸟集》、《新月集》、《园丁集》、《吉檀迦利》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关描写故乡的散文精选】描写故乡的诗句或散文故乡,读万卷书怎么也读不完你的美丽,行万里路怎么也走不完对你的畅想。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有关描写故乡的散文精选,希望我们的文章你能喜欢。
有关描写故乡的散文精选篇一:故乡的雪每每下起了雪,我总会想起老家,还有老家的外婆。
我的老家,是华北平原上的一个小村庄,从中国地图上是看不到的,即便在省区地图上,也不过只是尘粒样的一个小点儿而已,但在我的胸间,却如我的心脏一样,意识之内与意识之外,它总是在不停地跳动着。
童年时候喜欢雪,现在看来,除了小孩子天真烂漫的天性外,多数还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因为天上一落雪,新年也就快到了,可以穿新衣,放鞭炮,还可以有好多的糖果吃,所以那时候的雪,对于每一个孩童来讲,无异于花炮上甩下的一根长长的火药捻,一经点燃,便将一双双清澈的眸子映得灼灼闪亮。
长大后喜欢雪,是由于尘世的风吹得人面目全非,身心俱疲,偶忽于清晨推开门的瞬间,看到满世界的白,雪的清凉渗入肺腑,让人刹那间忘却了所有的烦恼与不快,于是喜欢雪的人越来越多。
然而我喜欢雪,还是喜欢老家的,其实我现在居住的城市与老家相隔不过百余里,同一片天空下自然下着同样的雪,但我却一直固执地认为,落在城市里的雪就像鬼魂错投了胎,虽然也曾洁白地来到这个世界,却像昙花一样灿烂地刚刚盛开,便被清洁工人和清洁车扫除了。
而故乡的雪则不同,偌大的旷野,你只管随意地落,随意地在光秃秃的枝杆上电线杆上摆出各种各样的姿势,尤其那落在绿生生麦苗身上的雪,就像母亲给婴儿盖上的棉被,谁又会忍心去把它掀开呢。
雪天里最为开心的,我以为还是扫雪,抓了木铲,还有条帚,踩了梯子上房顶,两个人攥了木钎,从两头往中间搓粮食似的推雪,一个人拿条帚扫粘留在屋顶的残雪,积成堆,再顺着房沿一下一下推到院里。
原本冷冷的天,却让你不一会儿就头上冒汗了,甚至背上也刺痒痒的,于是扫除掉房顶上的雪,再回到院子里,一定要脱了最初穿上的外套。
而每每这时候,外婆总会嗔道,快穿上,小心着了凉。
我却不理,和表哥兀自将一院的雪白棉花似的推成大堆,再用小推车推到门外的墙跟处。
如果兴趣好,就在院门外堆一个雪人,用煤球作眼睛,用干草当帽子,一个活脱脱的雪人立在门旁,仿佛城里商场门口的迎宾小姐,微笑地望着所有串门的乡亲。
那种扫雪后的心情,总让我有一种劳动后丰收的喜悦感,也正因此,那一年我在县城开书社的时候,竟险些在一场大雪过后将租住的一处三间北屋的小院买了去。
我曾对表哥说,不贵,那么大个院子,才一万多。
表哥说,行了吧,花那冤枉钱干嘛,你想回来就回家呗,又不是没地方儿。
表嫂也冲我笑着说,你要是钱多烧得慌,拿回来给我,我把咱家的房子盖成二层小楼,专门给你留两间。
我笑着朝他们摇摇头,再回老家和乡亲们打牌聊天,时常也流露出几分对他们的羡慕,乡亲们却都撇了嘴笑我,你别逗俺们了,你肯回来?这村里碜得不行,等俺小子长大了,一定让他去城里。
我望着乡亲们一张张熟悉的脸,再无话可说。
是的,久居城市的想回农村,而村里的却一心向往着城市,不同的人却拥有着相同的心愿,只缘于对那个环境的陌生罢了。
如今天又下起了雪。
我是在接到母亲的电话才知道的,母亲还说,你姥姥现在自己不能吃饭了,而且也不会说话了,我急得要命,这两天正在给她做棉袄,做好了我就回去。
放下电话,我不禁潸然泪下,外婆待我远远胜于待我的母亲和两个舅舅,而我却为了一己之私,拔腿来了南方,临行前竟未曾回去看外婆一眼。
我站在阳台上,眺望北方的天空,童年时那个大雪的夜,外婆守在炉前给我烙红薯馅饼的情景又浮现眼前……沉思间,电话铃又响了,我吸着烟,听出是小从的声音。
小从说,我见天去看你姥姥,没事。
嫂子有什么说什么,人老了都这样,你也不用回来,看一眼又能怎么样,光是难过。
我说,嫂子,等过年时我就回去。
小从说,行了吧,你就忙你的吧,以前你有空,不是常回来啊,反正你姥姥跟着你住了一年,你也尽了孝了。
回来一下子,也就守个几天,你也不能天天守着……我不禁鼻子一酸,再也说不出话来。
这个小从,就是我的老嫂子,三十年多前我就降生在她家的小西屋里。
虽说三十多年来一直以乡亲的辈份称呼,我却觉得她和我的外婆实无二样,每年春节回老家过年,初一的上午,表哥总会领了我走进小从家的院里,在阶前,或是庭前那棵老槐树左近,叫一声老嫂子,然后虔诚地跪下双膝,拜一个年。
有关描写故乡的散文精选篇二:故乡之夜童年一去不返,故乡之夜留忆。
——题记我是一个喜欢夜的人,喜欢那神秘的黑色,那寂静的感觉。
我最爱的是儿时故乡的夜,儿时故乡夏日的夜。
故乡的夏天很热,白天是十分难熬的。
傍晚的时候,太阳灼热的光芒收敛了,晚风也吹了起来。
夕阳西落,带着最后一点儿的紫色光线,拖动着浮云几片,缓缓下坠,渐渐消失在了地平线之下。
我坐在田野上,晚风拂动着我的发梢。
我的衣襟也在左右飘动着,像一只又一只的蝶儿,正旋舞着双翅。
一天的暑热,在这一刻都烟消云散了,只剩下一颗凉凉的心。
站起身来望向田野,耕作的大人们都准备回家了。
一片又一片的农田在当时的我看来,就像一块又一块的宝地,蕴藏着丰收和喜悦。
这时,也许会飞来两只雀儿或蝶儿,那么我便立即会被吸引过去,追着它们跑。
好像就只要跟着它们,便能像它们那样在空中自由自在的飞翔。
而那时的我,却也这样痴痴的想过。
夜幕降临在晚饭之后,大人们都围在一起闲聊,说说今天的见闻或是明天的打算。
而我便又可以趁这时去田野上玩耍了。
天上繁星点点,风儿悠悠舞动,这情景便是再好不过的了。
即便是没有月亮,那眨着眼睛的小星星也足以让我满足。
玩累了,我就躺在草地上,仰望那满天金子,开始一个又一个地数“一个,两个,三个……”大人们总说天上的星星是数不完的,而我却不这么认为。
那只是他们没空数而已,他们所关心的就只是田里的庄稼罢了,哪会关心这些?当然,我虽总是去数,但大数的时候都是数到一半就睡着了,或是因为别的什么吧!所以,也就从来都没有数清楚过。
我就这样躺着,不一会儿,萤火虫出来了,提着一盏又一盏的小灯笼在空中飞动着。
我也就不数了,跑去捉那些萤火虫。
萤火虫越来越多了,迷乱了我的眼,开始分不清哪个亮点是星星,哪个亮点是萤火虫。
额头也已挂上了几滴汗珠,我终于也就抓到了一只。
它在我的手心里,仍发着亮光。
我很是开心,天真地笑了。
然后,慢慢张开手,那只萤火虫便重新抖抖翅儿,飞走了。
我仍站在原地,看着它远去,直到它消失在我的视线中。
我的童年啊!你就这样飞走了么?像那只萤火虫一样,一去不复返。
我的童年啊!你留给我的美好回忆太少太少,仅有这故乡夏日的夜,仍被我视作珍宝般地珍藏。
有关描写故乡的散文精选篇三:故乡的水我的故乡位于平畴沃野的江汉平原,北有汉水,南有长江,境内多湖,河渠纵横,诸水汇归,枕水之地,据说是全湖北省地势最为低洼的“水乡泽国”.解放前,这里水灾频繁,为湖北水患之首,故有“沙湖沔阳州,十年九不收”之民谣。
通顺河是故乡一条年代已久的河,成河于清康熙年间,为地域最长的一条内河。
我家就在通顺河岸边住,堤坝边有三处深潭,为河堤溃口冲击而成。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故乡的环境优美,河水清清。
春日里,通顺河流水潺潺,一泓碧水,两岸翠绿;夏日里,潭中的荷花三窝两块,清香四溢;秋日里,河水滋润的广阔田野,呈现出五颜六色,高粱红了,棉花白了,稻谷黄了;冬天里,河边密密匝匝的芦苇中的野鸟七嘴八舌,飞来飞去,栖息之所九变十化。
夜晚,月光照在波纹细碎河面上,像给水面铺上了一层闪闪发亮的碎银,小船静静地停靠在河岸边,此情此景是那么的温柔,那么的宁静。
走出村去,来到故乡的排湖岸边,这里是一片水的世界。
碧蓝的湖水与天空浑然一体,让人似乎感觉不出哪是天,哪是湖。
静静的排湖,既通长江又通汉水,湖连湖,水连水。
它波平如镜,轻柔娇媚。
野鸭在湖面上追逐玩耍,鱼儿在湖水里畅游生长;青翠欲滴的荷叶,碧水茫茫,层层绿浪;亭亭玉立的荷花,清香阵阵,沁人心脾。
站在湖边向远处望去,朝霞雾霭中的湖面,熠熠生辉,使人感到一种烟雨江南般的感受。
故乡的排湖固然和西湖、东湖无法相比,但那时的故乡水确实很美,格外的清,这也许是我对家乡的情有独钟吧。
故乡的水是家乡人赖以生存的源泉。
新中国成立以后,故乡人围湖造田,把一片片荒湖变成了绿洲,实现了“人在桥上走,水在河中流”的夙愿。
我的村子靠进汉江边,多是芦草林开垦出的旱地,种植杂粮。
上世纪七十年代,故乡人把旱田改造成了水田,依靠通顺河水灌溉,吃上了“白改水”长出来的大米。
通顺河里有鱼虾,潭里有莲藕,菜园里有瓜蔬,鸡鸭鱼肉无残毒,无污染。
喝水觉得水甜,故乡人享受着绿色环保的口福。
那时,虾肥螺密,孩子们在河水里嬉戏,能捉到肥大的螃蟹,在湖区的芦苇林里摘粽叶,能捡到野鸭蛋。
盈盈一水。
柔情依依,清波碧浪,干净透澈。
水牛躺在河里,把整个身子埋在了水中,只露出一个头在水面上透气;燕子飞来飞去,还不时地用翅膀拍打着水,唧唧地叫个不停;捕鱼的鸬鹚钻出水面,喉咙里塞满了鱼。
一切美不胜收,让人仿佛走进画卷之中。
故乡梅雨季节的雨水是泛滥的,而且泛滥成灾。
赶上大涝之年,内涝外患,由于地势低洼,故乡的土地,简直就成了汪洋一片。
汉江水陡涨,汹涌而来,故乡也成了分蓄洪区。
庄稼被淹,房屋倒塌,大水把村子围成了孤岛,大疫威胁着人们的生命。
故乡人在治水中也有了“水”的性格,他们照顾大家,舍小家,与水抗争,不屈不饶,可歌可泣。
碰上涝年,往往是靠糠菜红薯充饥,螺蛳河蚌果腹。
上世纪五十年代起,故乡人开展大规模的除水害、兴水利的治水活动。
五十余年的治水历程,故乡基本建成了防洪、排涝、灌溉三大水利工程体系,修成了密如蛛网的排水渠道,故乡从此免除了水患之灾,成为鄂中地区有名的“鱼米之乡”.童年的故乡,水的风韵、桨声灯影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由于近些年生态环境的恶化,故乡的通顺河流遭污染严重,河水开始变得浑浊,鱼虾也渐渐不见踪影,就连夏夜的蛙声也难以听到了。
我只好在梦幻中去感受故乡水的诗情画意,在回忆中去畅想故乡水的未来模样。
现在提倡生态水务、人文水务、和谐水务,我想,这应该是家乡做好水文章的努力目标。
美不美,故乡水,我相信,我的故乡会越来越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