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现状评价报告内容
精整车间安全现状评价报告范本

精整车间安全现状评价报告范本一、安全设施:精整车间内配备了完善的安全设施,包括火灾报警器、灭火器、安全出口标识等。
这些设施的设置符合国家安全标准要求。
二、作业人员:车间内的作业人员均经过专业培训,具备一定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同时,车间内还配备了专职的安全管理员,负责对车间安全生产进行监督和管理。
三、设备维护:精整车间内的生产设备经常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保证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同时,车间内还有设备故障的及时报修机制,以确保设备运行中能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四、作业流程:车间内的作业流程明确,各个生产环节都有相应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指导,作业人员在生产过程中严格遵守流程规定,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五、安全培训:车间定期组织安全生产培训,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增强员工的安全防护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通过对精整车间的安全现状评价报告,总体上车间的安全生产管理措施较为完善,设施设备齐全,员工安全意识较强。
但在实际生产运作中,仍需加强安全管理,定期进行安全演练和隐患排查,确保车间生产运作的安全稳定。
精整车间是一个涉及多种设备和作业流程的复杂环境,安全生产是企业最重要的责任和义务。
在评价车间安全现状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六、安全风险评估:对车间内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全面的评估和排查,包括设备故障、电气安全、化学品危险品管理等方面。
以确保隐患能够被及时发现和解决,从而降低发生事故的概率。
七、工业安全标准:对照国家和行业相关的工业安全标准,检查车间的安全管理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包括安全防护设施设置、应急预案编制、作业规程制定等方面。
八、应急响应能力:车间应急预案是否完备并且有效,是否能够在发生安全事故时迅速有效地响应和处置。
例如火灾、漏电、设备故障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措施。
九、员工安全意识:了解车间内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行为表现,是否能够按照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积极参与安全活动和培训。
安全生产的现状评价报告

安全生产的现状评价报告安全生产是工业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关系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以下是对我国安全生产现状的评价报告:一、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
近年来,我国安全生产形势总体保持稳定。
通过加强法制建设、宣传教育和技术培训等措施,一系列事故防控措施得以完善落实。
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并加大了执法力度,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了打击和整治。
每年安全生产事故总量和死亡人数均呈现下降趋势,这显示了我国在安全生产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二、安全生产仍存在不少问题。
尽管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部分企业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长期稳定的安全生产机制。
其次,一些企业违法违规行为较为突出,违章建筑、未经批准企业设立、安全设施缺失等问题仍然存在。
此外,一些地区的安全监管力量和能力有限,带来了一定的隐患。
最后,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力度不够,一些员工对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主动防范能力。
三、加强安全生产需要采取措施。
为了进一步推进安全生产工作,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大安全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培训力度,提高企业和个人对安全生产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
其次,加强安全生产检查和执法力度,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形成执法震慑,让违规者付出代价。
此外,要加强对企业的安全监管和指导,完善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提高安全防范措施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同时,要加大对安全生产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推动科技创新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应用。
最后,要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全社会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
综上所述,我国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但仍存在不少隐患和问题。
要进一步加大安全生产工作的力度,加强法制建设和执法力度,提高企业和个人对安全生产的责任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促进安全生产工作的全面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安全现状评价报告三篇

安全现状评价报告三篇篇一:XX厂安全现状评价报告前言为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强安全管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保障作业人员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保护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安全评价通则》、《安全现状评价导则》的有关规定,XXXXXX受XXXXXX的委托,对该公司XX石材厂进行安全现状评价。
安全现状评价是针对生产经营活动中、工业园区的事故风险、安全管理等情况,辨识与分析其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审查确定其与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要求的符合性,预测发生事故或造成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做出安全现状评价结论的活动。
安全现状评价主要内容包括:1)收集评价所需的信息资料,采用恰当的方法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2)对于可能造成重大后果的事故隐患,采用科学合理的安全评价方法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进行事故模拟,预测极端情况下事故的影响范围、最大损失,以及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或概率,给出量化的安全状态参数值;3)对发现的事故隐患,根据量化的安全状态参数值,进行整改优先度排序;4)提出安全对策措施与建议。
在本项目实施安全评价及编写本评价报告的过程中,XX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XX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给予我们许多指导和支持,XXXXXX的有关人员也给予了大力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第一章编制说明1.1安全现状评价的目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本次评价的目的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提高XXXXXX的本质安全程度和安全管理水平,减少和控制石材厂建设和运行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降低石材厂生产安全风险,预防事故发生,保护企业的财产安全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XXXXXX的安全现状评价,是通过对该项目的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分析和评价,针对可能导致事故或事故隐患发生的可能原因或条件,提出消除危险、有害因素的安全管理对策措施,实现企业的本质安全化,即:1、为项目单位安全管理的系统化、标准化和科学化提供条件。
安全现状评价报告的内容

安全现状评价报告的内容一般包括:
(1)前言。
包括项目单位简介、评价项目的委托方及评价要求和评价目的。
(2)评价项目概况。
应包括评价项目概况、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工艺过程、生产、运行现状、项目委托约定的评价范围、评价依据(包括法规、标准、规范及项目的有关事故分析与重大事故的模拟文件)。
(3)评价程序和评价方法。
说明针对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和生产特点选用的评价程序和评价方法。
(4)危险性预先分析。
应包括工艺流程、工艺参数、控制方式、操作条件、物料种类与理化特性、工艺布置、总图位置、公用工程的内容,运用选定的分析方法对生产中存在的危险、危害隐患逐一分析。
(5)危险度与危险指数分析。
根据危险、有害因素分析的结果和确定的评价单元、评价要素,参照有关资料和数据,用选定的评价方法进行定量分析。
(6)事故分析与重大事故模拟。
结合现场调查结果,以及同行或同类生产的事故案例分析、统计其发生的原因和概率,运用相应的数学模型进行重大事故模拟。
(7)对策措施与建议。
综合评价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与建议,并按照风险程度的高低进行解决方案的排序。
(8)评价结论。
明确指出项目安全状态水平,并简要说明。
安全现状评价报告内容

安全现状评价报告内容安全现状评价报告是指对某个对象、单位或区域的安全状况进行评估和分析,以便确定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改进措施以促进安全。
以下是一份可能的安全现状评价报告的内容:一、背景介绍本次安全现状评价报告的对象为某公司的某生产车间,该车间主要生产工业用化学品。
评价的目的是判断该车间的生产安全状况,为公司提供改进和优化的建议。
二、评价方法和过程1.方法本次评价采用人员走访、资料调查和现场勘查相结合的方法。
2.过程首先,我们分析了车间的生产工艺和工艺流程,了解了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威胁。
然后,我们采访了车间的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了解他们对生产工艺和安全管理的看法。
最后,我们在车间进行了现场勘查,检查了工艺设备、安全防护措施等方面。
三、安全问题分析根据上述调查、分析和勘查,我们发现车间存在以下安全问题:1.化学品存储不当。
在车间内部的某些区域,化学品存放的位置不够稳固,孔位不规范。
在地面和壁挂上和人员来往的通道附近,存在存储较多重量化学品的情况,存在安全隐患;2.危险化学品标识不规范。
车间内未能正确标识危险化学品的品名、危险性质、存放地点,使用钢印水印等技术,存在标识模糊、标识混乱、标识错误等不规范现象;3.作业人员安全意识不高。
虽然公司进行了相关安全教育,但车间作业人员普遍存在不尊重安全带的现象;4.设备安全管理没有全面落实。
针对设备的定期维护、保养、安全使用等制度并未全部到位。
车间内部某些设备没有保障性的安全设施。
四、改进建议根据上述安全问题分析,我们提出以下改进建议:1.整改化学品存储不当问题。
通知车间内部所有的作业人员对化学品重新归置存储,将危险品与其他材料区分开来,将化学药品集中存放在专门的化学品储存柜中。
2.整改危险化学品标识不规范问题。
按照国家安全生产法规要求,制定车间内部危险品的标识方案,标识标识都应符合国际标准规定。
3.加强安全教育。
公司应引导车间内部的所有工作人员,提高他们对安全的意识,加强对安全防护措施的实施。
安全现状评价的主要内容

安全现状评价的主要内容安全现状评价是对一个系统、组织或环境的安全性进行评估和分析的过程,旨在了解其安全现状并识别潜在的安全风险。
本文将探讨安全现状评价的主要内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重要主题。
一、背景信息和目标安全现状评价的第一步是收集背景信息和明确评价的目标。
这包括了解所评估的系统、组织或环境的规模、关键资产和相关风险。
背景信息还包括了解评价的时间范围和评估的范围。
通过明确评价的目标,可以确保评估的重点得到明确定义,并为后续的工作奠定基础。
二、资产识别和价值评估评估安全现状的关键部分是对资产进行识别和价值评估。
资产可以是物理设备、网络系统、敏感数据等。
通过准确地识别和分类资产,可以帮助评估者更好地理解评估的范围和重点。
价值评估是通过分析资产的重要性、对业务的影响程度以及可能的损失来确定资产的价值。
这有助于确定哪些资产需要更多的保护和防御措施。
三、威胁建模和风险评估威胁建模是识别和分析可能的威胁和攻击者,以及他们可能采取的攻击路径和手段。
通过威胁建模,可以了解潜在的威胁和攻击方式,并为后续的风险评估提供依据。
风险评估是分析识别到的威胁和漏洞,评估其对资产和系统的潜在影响和可能发生的风险。
通过定量或定性的方法,可以量化或描述风险,并帮助决策者了解风险的程度和紧迫性。
四、安全控制评估和漏洞扫描安全控制评估是对已实施的安全控制和防御机制进行评估和审查,以确定其有效性和合规性。
这包括了解控制的设计和实施情况、操作过程、安全策略和策略执行的一致性。
漏洞扫描是使用自动化工具对系统、网络或应用程序进行扫描,以识别已知的安全漏洞和弱点。
通过安全控制评估和漏洞扫描,可以确定当前存在的安全风险和潜在漏洞,并提供改进措施和建议。
五、报告和总结安全现状评价的最后一步是撰写报告和总结。
报告应包含对所有评估活动的详细描述和结果,包括发现的漏洞、风险评估和建议措施。
报告应以清晰、简洁的方式呈现,便于读者理解和采取相应的行动。
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安全现状评价报告一、引言安全现状评价报告旨在对某一特定领域、场所或系统的安全状况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以确保相关方面能够识别已存在的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预防和应对。
本报告将对某一特定场所的安全现状进行评价,包括现行安全管理制度、安全隐患排查和事故应急预防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旨在为相关单位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背景介绍为了更好地保障某一特定场所的安全和防范事故的发生,本次安全现状评价报告着重研究了该场所的现行安全管理制度、安全隐患排查和事故应急预防等方面。
该场所是一个工业企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通过对其安全现状的全面评估,我们将为相关单位提供指导建议,以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和防范事故的能力。
三、安全管理制度分析1.制定和实施安全制度该场所的安全管理制度完善程度较高,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检查制度、安全培训制度等。
其中,安全生产责任制对相关岗位人员的安全意识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安全检查制度保障了现场的日常安全工作的执行;安全培训制度提高了员工的应急能力和安全意识。
2.制定应急预案和演练该场所在应急预案和演练方面有较为完善的措施,包括针对突发事件的紧急处置措施、灭火器材及灭火人员配备等。
并且,该场所定期组织应急演练,不断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四、安全隐患排查1.日常巡检制度该场所建立了日常巡检制度,通过巡视、检查、排查等方式,对工艺设备、用电设备等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修复。
2.安全隐患排查记录和整改该场所将隐患排查结果进行记录,并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和时限,以确保隐患的消除。
同时,他们对整改情况进行监督和跟踪,确保整改工作的落实。
五、事故应急预防1.设备检修和维护该场所重视设备的检修和维护工作,制定了检修计划,并配置了专业的检修人员,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安全。
2.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该场所成立了应急救援队伍,并进行了专业培训,确保应急队伍具备一定的救援和处置能力。
六、改进建议1.进一步强化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尽管该场所的安全管理制度较为完善,但在执行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
安全现状评价报告内容

安全现状评价报告内容1. 背景近年来,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速,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同时也给企业、政府机构和个人带来前所未有的安全挑战。
网络攻击、信息泄露、恶意代码等威胁层出不穷,已成为重要的安全风险。
为了及时发现和解决现有安全问题,提高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对企业、政府机构的安全状况进行评价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本文将对某企业的安全现状进行评估,并提出针对性的安全建议。
2. 安全评估2.1 系统漏洞企业的业务系统中存在大量漏洞,其中包括应用程序漏洞、系统漏洞和数据库漏洞等。
攻击者可以利用这些漏洞获取敏感信息、篡改数据、控制系统等。
根据安全评估结果,企业的大部分系统存在漏洞,需要及时进行补丁更新和漏洞修复。
2.2 密码强度密码是用户身份验证的重要工具。
但是,大多数员工的密码较简单,并且很容易猜测或破解。
在安全评估中,我们发现仍有大量员工使用弱密码,如“123456”、“abcdef”等等。
建议企业加强对密码规定的监管,规定密码应包含大小写字母、数字和特殊字符,并定期要求员工更改密码。
2.3 网络拓扑安全评估还发现企业的网络拓扑结构较为复杂,存在许多漏洞和安全隐患。
例如,内外网连接不稳定、防火墙配置不当等等。
建议企业对网络拓扑结构进行合理规划和优化,并加强网络管控,提升网络的可用性和可靠性。
2.4 安全意识在安全评估中发现,企业员工安全意识普遍较低,对网络安全威胁认识不足,很容易受到网络钓鱼、欺诈等攻击。
建议企业加强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养。
3. 安全建议基于对企业安全评估的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安全建议:•加强系统补丁更新和漏洞修复,避免漏洞被利用;•加强对密码规定的监管,规定密码应包含大小写字母、数字和特殊字符,并定期要求员工更改密码;•优化企业的网络拓扑结构,加强网络管控,提升网络的可用性和可靠性;•加强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金寨金铜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金寨县汞洞冲铅锌矿地下开采系统安全现状评价报告工程编号:FMAPLAHX—2016—2003六安市华夏安全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证书编号:APJ—(皖)—332二〇一六年七月安徽金寨金铜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金寨县汞洞冲铅锌矿地下开采系统安全现状评价报告工程编号:FMAPLAHX—2016—2003法定代表人:陈昌明技术负责人:岑佑华项目负责人:潘显军二〇一六年七月评价人员前言为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和《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0号),为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保障矿山安全生产,保护从业人员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本公司在资质范围内依法开展非煤矿山安全现状评价工作。
受安徽金寨金铜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委托,我公司接受了对其汞洞冲铅锌矿安全现状评价工作,成立了该项目安全评价组。
评价组收集了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并编制了安全现状评价现场调查表,确定评价程序和方法,该项目评价组于2016年6月3日~7月18日多次进入该矿现场,进行了现场调查和资料收集,对调查中发现的主要问题书面反馈到矿。
评价组在调查、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对该矿安全管理、采矿、矿井通风、提升运输、供配电、防火、防排水等系统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与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定性、定量的评价方法进行安全评价,查找出存在问题与隐患,并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形成评价结论,同时对照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必须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得出专项评价结论,为其安全生产许可证延续工作提供依据。
评价组在安徽金寨金铜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汞洞冲铅锌矿安全现状评价及报告编制过程中,得到了安徽金寨金铜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的领导和职工的大力支持,同时得到六安市、金寨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监督指导,在此一并表示感谢!目录附:一、现状评价委托书;二、有关证照复印件;三、现场有关照片四、附图1、金寨县汞洞冲铅锌矿地形地质图2、金寨县汞洞冲铅锌矿矿区总平面布置图3、金寨县汞洞冲铅锌矿井上井下对照图4、金寨县汞洞冲铅锌矿开拓系统纵投影图5、金寨县汞洞冲铅锌矿通风、防尘、供风、供水系统图6、金寨县汞洞冲铅锌矿避灾线路图7、金寨县汞洞冲铅锌矿排水系统图8、金寨县汞洞冲铅锌矿供电系统图9、金寨县汞洞冲铅锌矿采矿方法图10、金寨县汞洞冲铅锌矿-45m中段实测平面图11、金寨县汞洞冲铅锌矿-85m中段平面图12、金寨县汞洞冲铅锌矿-125m中段实测平面图13、金寨县汞洞冲铅锌矿-165m中段实测平面图14、-45m中段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平面图15、-85m中段平面图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平面图16、金寨县汞洞冲铅锌矿-125m中段实测平面图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平面图17、金寨县汞洞冲铅锌矿-165m中段实测平面图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平面图1 安全现状评价对象、范围及依据评价对象及范围根据委托合同书,本次评价对象为安徽金寨金铜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汞洞冲铅锌矿的安全管理、生产及辅助系统等方面(不包括炸药库、选矿厂)。
现开采主要在-85米范围内,评价范围依据《采矿许可证》矿区开采坐标见下表(1980西安坐标系):安全现状评价依据1.2.1有关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3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国家主席令第65号,根据2009年08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修正,1993年5月1日);3)《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国家主席令第74号,根据2009年8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修改部分法律的决定》修正,1997年1月1日);4)《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8号根据2009年8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修改部分法律的决定》修正,);5)《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主席令第52号,2011年12月31日);6)《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66号();7)《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令第397号,根据国务院令第653号进行修改,);8)《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93号,2007年6月1日);9)《安徽省安全生产条例》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92号();10)《安徽省非煤矿山管理条例》(安徽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2015年5月1日);11)《安徽省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办法》(安徽省人民政府令第259号);13)《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20号,根据78号令进行修改,2015年7月1日起施行);14)《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36号令,根据77号令进行修改,2015年5月1日起施行);15)《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十条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67号,2014年6月);16)《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公告六条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70号,2014年12月);17)《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九条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74号,2015年2月);18)《金属非金属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目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75号,2015年3月);19)《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废止和修改非煤矿矿山领域九部规章的决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78号,2015年7月1日);20)《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废止和修改劳动防护用品和安全培训等领域十部规章的决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80号,2015年7月1日)。
21)《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财企〔2012〕16号);22)《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开展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防中毒窒息专项整治的通知》(安监总管一〔2013〕32号);23)《关于发布金属非金属矿山禁止使用的设备及工艺目录(第一批)的通知》(安监总管一〔2013〕101号);24)《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发布金属非金属矿山禁止使用的设备及工艺目录(第二批)的通知》(安监总管一〔2015〕13号);25)《关于加强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基础管理的指导意见》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监总管一[2007]214号,2007年10月19日);26)《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27)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精神进一步加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意见安委办(2010)17号。
1.2.2主要技术标准、规范1)《爆破安全规程》 GB6722—2014;2)《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 GB16423—2006;3)《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9—2001;4)《机械安全防止上下肢触及危险区的安全距离》GB23821-20095)《矿山电力设施设计规范》 GB50070—2009;6)《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GB50187—2012;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148)《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2894—2008);9)《生产性粉尘危害程度分析》 GB5817—2009;10)《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18218—2014;11)《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 GB12801—2008;12)《建筑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2010;13)《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 GB5748—85;14)《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49—2006;15)《民用闭路监控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198—2011;16)《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395—2007;17)《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GB/T13861—2009;18)《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1—2010;19)《工业与民用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1995;20)《厂矿道路设计规范》 GBJ22—87;21)《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GBJ87—1985;22)《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GB12348—1990;23)《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 GBJ65—1983;24)《噪声作业分级》 LD80—1995;25)《安全评价通则》 AQ8001-2007;26)《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技术规范通风系统》—2008);27)《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监测监控系统建设规范》(AQ2031-2011);28)《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人员定位系统建设规范》(AQ2032-2011);29)《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紧急避险系统建设规范》(AQ2033-2011);30)《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压风自救系统建设规范》(AQ2034-2011);31)《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供水施救系统建设规范》(AQ2035-2011);32)《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信联络系统建设规范》(AQ2036-2011)。
1.2.3相关技术资料1)安徽金寨金铜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提交的委托书;2)安徽金寨金铜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提交的相关证照复印件;3)安徽省冶金地质局313地质队1975年1月提交的《安徽省安徽金寨金铜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汞洞冲铅锌矿普查地质报告》;4)皖西矿产资源储量动态检测中心2006年11月提交的《安徽省金寨县汞洞冲铅锌矿储量年度报告》;5)马鞍山矿山研究院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2005年1月编制的《安徽金寨金铜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汞洞冲铅锌矿开采方案设计说明书》;6)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2007年6月编制的《安徽金寨金铜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汞洞冲铅锌矿深部扩建工程安全预评价报告》及专家评审意见;7)核工业南昌工程勘察院2006年5月10日编写的《安徽金寨金铜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矿坑加固止水竣工报告》;8)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2007年7月编制的《安徽金寨金铜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汞洞冲铅锌-6米以下矿体安全开采技术研究报告》及专家审查意见;9)六安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安徽金寨金铜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汞洞冲铅锌矿深部扩建工程安全预评价报告>备案的函》(备案编号:六市安监[2007]13号);10)马鞍山矿山研究院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2007年7月编制的《安徽金寨金铜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汞洞冲铅锌矿深部扩建项目初步设计安全专篇》及附图;11)六安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安徽金寨金铜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汞洞冲铅锌矿深部扩建项目安全设施设计的批复》(六市安监矿[2007]97号);12)中钢集团马鞍山矿院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2009年8月10日出据《安徽金寨金铜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汞洞冲铅锌矿深部扩建项目初步设计排水、通风变更说明》;13)中钢集团马鞍山矿院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2010年2月2日提交的《关于同意安徽金寨金铜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汞洞冲铅锌矿深部扩建项目初步设计进行局部变更的意见》;14)中钢集团马鞍山矿院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2010年5月17日提交的《关于同意安徽金寨金铜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汞洞冲铅锌矿深部扩建项目初步设计安全专篇进行局部变更的意见》;15)安徽省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提交的主提升机、防坠器、主通风机、空压机、主排水泵等设备性能检测报告;16)安徽金寨金铜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矿山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及生产图纸等相关资料;17)安徽金寨金铜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提交的施工单位(温州建设集团井巷工程公司)资质证明等;18)安徽金寨金铜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提交的矿山主体工程监理单位(安徽华夏建设监理有限公司)资质证明及监理报告;19)《安徽省金寨金铜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汞洞冲铅锌矿深部扩建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报告》池州市正信安全技术咨询有限公司2010年6月20)《安徽省金寨金铜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汞洞冲铅锌矿安全标准化(五级)评审报告》安徽华泰安全评价有限责任公司2011年6月21)《关于核准安徽金寨金铜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矿山、尾矿库非煤矿山安全质量标准化三级企业,选矿厂安全标准化三级企业的通知》六安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六市安监一[2014]135号)2014年9月9日22)现场勘查收集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