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安徽省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扫描版)
2012年安徽省中考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来源:Z+xx+k. Com]
3.(2012•安徽)成语“万籁俱寂”常用来形容夜晚的宁静,从声音的特性分析,这主要是指 夜晚 声音的 响度 很小.
7.(2012•安徽)地球的表面积约 5.1×1014m2,地球表面的大气压约 1.0×105 Pa,则大气对 地球表面的压力约为 5.1×1019 N.
考点: 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已知地球的表面积和大气压的值,根据 F=ps 求出大气对地球表面的压力. 解答: 解:大气对地球表面的压力: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①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之一,当 f<u<2f 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 v>2f.利
用其可制成投影仪. ②电动机的前提是供电,结果是产生运动,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原理.③内燃机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 ④发电机是用来产生电的,它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 解答: 解:A、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成像中的 f<u<2f 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原理, 故本选项正确. B、电动机是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而运动的现象制成的,故本选项错误. C、在内燃机的做功冲程中将燃料燃烧产生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为热机工作提供动 力,故本选项错误. D、发电机的原理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 A. 点评: (1)熟练掌握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以及三种成像情况的应用. (2)要解决此题,明确各个设备的制成原理是关键.
13.(2012•安徽)人们根据物理原理或规律制造出许多机器设备,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成像的原理 B.电动机是利用电 磁感应现象制成的 C. 内燃机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机器 D.发电机的原理是磁场对电流有力的作用
2012年安徽省中考物理 解析版

2012年安徽物理中考卷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1. 2011年11月3日,“神舟八号”无人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实现对接(图为对接示意图).对接时二者的速度相等,这时以“神舟八号”为参照物,“天宫一号”是(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解:“神舟八号”无人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对接时二者的速度相等,因此这时以“神舟八号”为参照物,“天宫一号”相对于“神舟八号”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因此“天宫一号”相对于“神舟八号”是静止的。
故答案为:静止。
2.如图所示,某同学测量一片完整树叶的长度,读数为cm.【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刻度尺的使用和读数。
刻度尺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测量工具,使用前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特别注意:刻度尺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垂直,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要弄清楚刻度尺的量程和分度值再去读数.起始端从零开始,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解: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起始端从零开始,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因此A物体的长度为2.70cm,故答案为:2.70。
3.成语“万籁俱寂”常用来形容夜晚的宁静,从声音的特性分析,这主要是指夜晚声音的_____ 很小。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声音的三要素。
解决此类问题要会根据响度、音色和音调的定义区分乐音特征的三个因素。
声音的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
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解:“万籁俱寂”说明声音的振幅较小,故发出声音的响度也会较小。
故答案为:响度。
4.一辆卡车空载时行驶速度为25m/s,满载货物时行驶速度为20m/s,满载货物时车的惯性比空载时(选填“大”或“小”)。
2012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物理试题及标准答案

2012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物理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将答案直接写在横线上,不必写出解题过程)1. 2011年11月3日,“神舟八号”无人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实现对接(图为对接示意图).对接时二者的速度相等,这时以“神舟八号”为参照物,“天宫一号”是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第1题图2. 如图所示,某同学测量一片完整树叶的长度,读数为__________cm.第2题图3. 成语“万籁俱寂”常用来形容夜晚的宁静,从声音的特性分析,这主要是指夜晚声音的________很小.4. 一辆卡车空载时行驶速度为25 m/s,满载货物时行驶速度为20 m/s,满载货物时车的惯性比空载时________(选填“大”或“小”).5. 图示的电路中,电阻R1和R2串联接在AB两端,电压表并联接在R1两端.已知R1=10 Ω,R2=20 Ω,电压表示数为2.5 V,则AB两端的电压U=______V.第5题图6. 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某液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入射光线与液面成30°角(如图),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83°,则反射角的大小为________,折射角的大小为________.第6题图7. 地球的表面积约5.1×1014 m2,地球表面的大气压约1.0×105 Pa,则大气对地球表面的压力约为________N.8. 某汽车的散热器用水作冷却剂,散热器中水的质量为5 kg,水的温度升高10 ℃时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_J.[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9. (1)如图甲所示,某同学用右手螺旋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磁极,请你在图中标出导线中的电流方向和螺线管的N、S极.(2)如图乙所示,利用动滑轮来提升一个物体,拉力F竖直向上.动滑轮其实就是一个变形的杠杆,请在图乙中标出它的支点O,并画出F的力臂L.甲乙第9题图10. 如图,某物块用细线系在弹簧测力计下,在空气中称时示数是15 N,浸没在水中称时示数是 5 N,则此时物块受到水的浮力为________N,物块的密度为________kg/m3.(水的密度为1.0×103 kg/m)第10题图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把符合题意的选项序号填入下面的表格内........,未填入表格内的不能得分)11. 如图,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某同学将冰块放入空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 ℃,实验时易拉罐的底部有白霜生成.对于这一实验和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第11题图A. 盐使冰的熔点低于0 ℃,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B. 盐使冰的熔点高于0 ℃,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C. 盐使冰的熔点低于0 ℃,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D. 盐使冰的熔点高于0 ℃,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12. 以下描述的各力中,两物体必须接触才能发生相互作用的是()13. 人们根据物理原理或规律制造出许多机器设备,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成像的原理B. 电动机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C. 内燃机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机器D. 发电机的原理是磁场对电流有力的作用14. 我们可以用路程来描述物体的运动,还可以从初位置到末位置作出一条线段来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化.如图,某物体分别沿两条路径从M点运动到N点:第一次先从M到P,再从P到N;第二次直接从M到N.则物体的两次运动()第14题图A. 路程相等,位置的变化相同B. 路程不等,位置的变化不同C. 路程相等,位置的变化不同D. 路程不等,位置的变化相同15. 下列关于功、内能和热量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物体的温度不变,内能一定不变B. 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C. 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比温度低的物体多D. 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16. 某同学利用图示电路研究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闭合开关S 再迅速断开,发现接通电路的短时间内,两只小灯泡均发光,电流表的指针正向偏转超过最大刻度.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第16题图 A. 小灯泡L 1发生短路 B. 小灯泡L 2发生短路C. 电流表使用的量程小了D. 电流表的接线柱接反了17. 如图所示,有一斜面长为L ,高为h ,现用力F 沿斜面把物重为G 的物体从底端匀速拉到顶端.已知物体受到斜面的摩擦力为f ,则下列关于斜面机械效率η的表达式正确的是( )第17题图A. η=Gh fL ×100%B. η=Gh (F -f )L×100%C. η=Gh(F+f)L×100% D. η=GhGh+fL×100%三、实验题(第18小题4分,第19、20小题各8分,共20分)18. 某同学利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测量前,他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此时指针和游码位置如图所示.为了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正确的操作步骤是:第18题图(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 图示为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第19题图Ⅰ. 让同一钢球从斜面上不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观察木块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Ⅱ. 让不同质量的钢球从斜面上相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观察木块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Ⅰ是为了研究动能大小与__________的关系.(2)步骤Ⅱ是为了研究动能大小与__________的关系.(3)该实验中斜面的作用是为了控制钢球__________的大小,木块的作用是为了比较钢球__________的大小.20. 李明同学设计了图示电路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1)根据图示电路(实物图),在方框内画出电路图.(2)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至________(选填“A”或“B”)端.(3)实验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电流表的示数为I,该同学利用P=UI计算出小灯泡的电功率.若考虑电表的电阻对测量的影响,则电功率的测量结果与真实值相比偏________(选填“大”或“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20题图四、计算与推导题(第21小题6分,第22小题8分,第23小题9分,共23分;解答要有必要的公式和过程,只有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21. 一辆小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发动机的牵引力为2 000 N,速度为108 km/h.(1)求小汽车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大小.(2)求牵引力在10 min内所做的功.(3)若发动机的牵引力用F表示,小汽车的速度用v表示,请推导出牵引力的功率P=F v.22. 某同学家的电子式电能表上个月月初、月末的表盘如图示.表盘上“1 600 imp/kW·h”表示每用电1 kW·h指示灯闪烁1 600次.根据表盘上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该同学家上个月共用电多少kW·h?(2)该同学家同时使用的用电器总功率不得超过多少?(3)若只让一个标有“220 V484 W”的电热器工作3 min,观察到电能表的指示灯闪烁了32次,则该同学家的实际电压是多少?(设电热器的电阻不变)第22题图23. 有一种装饰用的小彩灯,如图甲所示,它的内部是由一个定值电阻与灯丝并联而成,等效电路如图乙所示.已知灯丝的电阻R1=10 Ω,定值电阻R2=1 000 Ω.(1)求这个小彩灯的电阻.(结果保留一位小数)(2)若将一个小彩灯接在电压为1.5 V的电源两端,求通过灯丝R1的电流大小.(3)如图丙所示,将数十个小彩灯串联后接在电压为U的电源两端,均正常发光(图中只画出3个,其他未画出).若其中一个灯的灯丝断了,其他小彩灯的亮度如何变化?写出你的判断依据.第23题图2012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物理试题及参考答案评分说明:1~10小题,每空2分,每图2分,共26分.1. 静止【解析】“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对接时,二者速度相等,“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一起运动,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以“神舟八号”为参照物,“天宫一号”是静止的.2. 2.70(2.68~2.72)【解析】图中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为1 mm;起始刻度为0,末端刻度值为2.70 cm,故物体长度为2.70 cm.技巧点拨:刻度尺和温度计是初中物理中经常用到的测量仪器,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字,温度计要注意液柱是在零刻度线上方还是下方.利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读出正确的读数,就要掌握“四会”,即会认:正确认识刻度尺的零刻度、最小刻度、测量范围;会放:刻度尺要紧贴被测物体,零刻度线要与被测物体的一端对齐;会读:视线与刻度尺尺面垂直,测量值要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会记:记录的测量数据,应包括准确值、估读值以及单位.3. 响度【解析】成语“万籁俱寂”是形容周围的环境非常安静,一点儿声响都没有.响度是表示声音的大小的,所以从声音的特性分析,“万籁俱寂”主要是指夜晚声音的响度小.易错分析:本题因区分不清音调与响度的概念而错填音调.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就是日常生活中所说的“细”和“粗”或“尖”和“沉”,如成年女性音调高,成年男性音调低.响度指声音的大小,就是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大声”和“小声”.4. 大【解析】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的速度、运动状态等无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空载时的质量小于满载时的质量,所以空载时的惯性小于满载时的惯性.易错分析:本题易错误认为速度大,惯性大而填错答案.5. 7.5【解析】R 1、R 2串联,流过R 1的电流I 1=U 1R 1=2.5 V 10 Ω=0.25 A ,R 1、R 2串联的总电阻R =R 1+R 2=10 Ω+20 Ω=30 Ω,由于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故I = I 1=0.25 A ,两端的电压U =IR =0.25 A ×30 Ω=7.5 V .技巧点拨:本题也可根据串联分压来求解.由于R 1、R 2串联,所以U 1∶U 2 =R 1∶R 2,即2.5 V ∶U 2 =10 Ω ∶20 Ω,解得U 2=5 V ,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即U =U 1+U 2=2.5 V +5 V =7.5 V .6. 60° 37°【解析】观察题图,依据光的反射,折射定律可知,入射光线与液面成30°角,入射角为60°,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为60°.而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83°,故折射光线与液面的夹角为83°-30°=53°,折射角为90°-53°=37°.易错分析:本题因区分不清入射角而导致出错.不少同学误认为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30°.7. 5.1×1019【解析】大气层对地球表面上的压力约等于大气压与地球表面积的乘积,即F =pS =1.0×105 Pa ×5.1×1014 m 2=5.1×1019 N.8. 2.1×105【解析】根据吸热公式Q =cm Δt =4.2×103 J/(kg·℃)×5 kg ×10 ℃=2.1×105 J.9. (1)如答图甲所示 (2)如答图乙所示甲 乙第9题答图【解析】(1)解答本题需掌握右手螺旋定则,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四指变曲并指向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N 极.由题图可知: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是“前上后下”,大拇指指向左端,所以左端是N 极,右端是S 极.(2)动滑轮的支点O 在绳子与边框的接触点上,动力F 为绳子的拉力,方向向上,过支点O 向动力作用线作垂线,就得到动力臂L .10. 10 1.5×103【解析】由称重法得:F 浮=G -F =15 N -5 N =10 N .由阿基米德原理F 浮=ρ水gV 排可得:V 排=F 浮ρ水g =10 N 1.0×103 kg/m 3×10 N/kg=1.0×10-3 m 3,由G =mg =ρVg 得,ρ=G Vg =15 N 1.0×10-3 m 3×10 N/kg=1.5×103 kg/m 3. 技巧点拨: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的掌握和运用,利用好称重法测浮力是本题的关键.利用称重法F 浮=G -F 可求出浮力;利用阿基米德原理F 浮=ρ水gV 排可求出物体体积,然后再利用G =mg =ρVg 计算密度.评分说明:第11~1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1. A 【解析】盐水的熔点比较低,冰块中加适量盐并搅拌半分钟是为了降低冰的熔点.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12. C 【解析】易错分析:不清楚支持力的实质是弹力,而弹力产生的条件是物体之间必须接触,导致错选.13. A【解析】14. D【解析】物体第一次先从M点运动到P点,再从P点运动到N点,运动的路程为s MP+s PN,第二次直接从M点运动到N点,运动的路程为s MN,两次的运动路程不等.两次运动的起点都是M,终点都是N,位置的变化相同.15. B【解析】技巧点拨: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但物体内能增加不一定是吸收了热量;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但内能增大,物体的温度不一定升高.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它们在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上是等效的.16. C 【解析】闭合开关S 再迅速断开,在接通电路的短时间内,小灯泡均发光,说明电路完好,无短路和断路.电流表指针正向偏转,说明电流表的接线柱接法正确;电流表的指针超过最大刻度,说明电流表的量程小了.17. D 【解析】审题知有用功等于物体重力G 和斜面高度h 的乘积,即W 有用=Gh .总功等于物体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 和斜面长L 的乘积,即W 总=FL .使用斜面时,所做的额外功就是克服物体与斜面摩擦力做的功,即W 额=fL .机械效率就是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η=W 有用W 总×100%=Gh FL ×100%=Gh Gh +fL×100%. 易错分析:此题考查有关斜面机械效率的计算,容易出错的是摩擦力做功的判断,我们要知道使用斜面时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就是额外功,关键在于明确总功应等于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18. (每空2分)(1)将游码移至标尺的零刻度线处 (2)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到分度标尺(分度盘)的中央刻度(或在中央刻度两侧等幅摆动)【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在使用天平称量物体质量前进行调节平衡的方法和步骤.使用天平之前,要对天平进行平衡调节,应该把天平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然后调节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标尺(分度盘)的中央.19. (每空2分)(1)速度 (2)质量 (3)速度 动能【解析】由于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有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所以在通过实验进行探究时,我们必须控制其中的一个量保持不变,每次只探究其中一个变量对动能大小的影响.(1)步骤Ⅰ让同一钢球从斜面的不同的高度滚下时,到达水平面的速度是不同的,是为了研究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2)步骤Ⅱ让不同质量的钢球从斜面的相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是为了研究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3)实验把动能的大小转换为木块被撞击后运动的距离,距离越远表明小球的动能越大.20. (每空2分,图2分)(1)如答图所示(2)A(3)大电流表测量的是通过小灯泡和电压表的总电流,该电流比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大,而电压表测量的就是小灯泡两端的电压,故电功率的测量结果与真实值相比偏大(其他合理答案均可)第20题答图【解析】(2)连接电路时,为保护电路,开关要断开,滑片移到A处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3)考虑电压表的内阻时,电流表测量电压表和定值电阻的总电流,测量值大于定值电阻中的实际电流,电压表测定值电阻两端的实际电压.根据P=UI分析,测量的功率会偏大.难点突破:伏安法测电阻和电功率有两种接法,如下图所示:甲:电流表测R的真实电流,电压表测电流表和R的总电压,求出的功率值偏大,求出的电阻偏大.乙:电压表测R的真实电压,电流表测电压表和R的总电流,求出的功率值偏大,求出的电阻偏小.21. 解:(1)汽车处于匀速直线运动(平衡状态),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因此小汽车匀速直线运动时阻力f=F=2 000 N(2分)(2)10 min 汽车行驶的路程s =vt =30 m/s ×600 s =1.8×104 m ,故牵引力做的功W =Fs =2 000 N ×1.8×104 m =3.6×107 J (2分)(3)因功的公式W =Fs ,速度公式v =s t ,所以P =W t =Fs t=Fv (2分) 22. 解:(1)该同学家上个月共用电W =12 614.6 kW·h -12 519.6 kW·h =95 kW·h (2分)(2)同时使用的用电器总功率P =UI =220 V ×10 A =2 200 W (2分)(3)3 min 内消耗的电能W =321 600×3.6×106 J =7.2×104 J , 电热器的实际功率P 实=W t =7.2×104 J 180 s=400 W (2分) 电热器的电阻R =U 2额P 额=(220 V )2484 W =100 Ω, 该同学家的实际电压U 实=P 实R =400 W ×100 Ω=200 V (2分)技巧点拨:本题要会认识电学器件铭牌及电能表各参数;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还要知道各物理量单位的换算;计算过程中的中间量能不约等的尽量不要约等,否则最后结果就会出现较大误差.23. 解:(1)小彩灯的电阻R =R 1R 2R 1+R 2=10 Ω×1 000 Ω10 Ω+1 000 Ω≈9.9 Ω(3分) (2)通过灯丝的电流I =U R 1=1.5 V 10 Ω=0.15 A (2分) (3)其他小彩灯变暗(2分) 判断依据:当其中一个灯的灯丝断了,该灯泡的电阻变大,其他小彩灯电阻不变,总电压U 不变,与该灯泡串联的其他每个小彩灯分得的电压变小,功率变小,亮度变暗(2分)(其他答案合理均可)难点突破:本题第(3)问涉及到混联知识,正确分析电路变化是解答问题的关键。
【推荐下载】2012安徽中考物理试卷及答案

[键入文字]
2012 安徽中考物理试卷及答案
注意事项:
1 .本卷共四大题23 小题,满分90 分。
物理与化学的考试时间共120 分钟。
2 .本卷试题中g 值均取10N / kg 。
一、填空题(每空 2 分,共26 分;将答案直接写在横线上,不必写出解题过程) 1 . 2011 年11 月 3 日,神舟八号无人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实现对接(图为对接示意图)。
对接时二者的速度相等,这时以神舟八号为参照物,天宫一号是
___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2 .如图所示,某同学测量一片完整树叶的长度,读数为___________cm 。
3 .成语万籁俱寂常用来形容夜晚的宁静,从声音的特性分析,这主要是指夜晚声
音的____________很小。
4 一辆卡车空载时行驶速度为25m/s ,满载货物时行驶速度为20 m/s ,满载货物时车的惯性比空载时__________(选填大或小)。
5 .图示的电路中,电阻R1 和R2 串联接在AB 两端,电压表并联接在R1 两端。
已知R1=10Ω, R2= 20Ω ,电压表示数为 2 .5V ,则AB 两端的电压U =______V 。
1。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物理(安徽卷带解析)

绝密★启用前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物理(安徽卷带解析)试卷副标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 一、选择题1.我国发射的“天宫一号”和“神州八号”在对接前,“天宫一号”的运行轨道高度为350km ,“神州八号”的运行轨道高度为343km 。
它们的运行轨道均视为圆周,则 A .“天宫一号”比“神州八号”速度大 B .“天宫一号”比“神州八号”周期长 C .“天宫一号”比“神州八号”角速度大 D .“天宫一号”比“神州八号”加速度大2.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在t=0时波形如图1所示,已知波速为10m/s ,则t=0.1s 时正确的波形是图2中的A .B .C .D . 图23.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一个半径为R 的圆弧轨道。
半径OA 水平、OB 竖直,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自A 正上方P 点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小球沿轨道到达最高点B 时恰好对轨道没有压力,已知AP=2R ,重力加速度为g ,则小球从P 到B 的运动过程中A .重力做功2mgRB .机械能减少mgRC .合外力做功mgR D.克服摩擦力做功12mgR 4.如图所示,放在固定斜面上的物块以加速度a 沿斜面匀加速下滑,若在物块上再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F ,则A.物块可能匀速下滑B .物块仍以加速度a 匀加速下滑C .物块将以大于a 的加速度匀加速下滑D .物块将以小于a 的加速度匀加速下滑5.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方向平行于坐标平面的匀强电场,其中坐标原点O 处的电势为0V ,点A 处的电势为6V ,点B 处的电势为3V ,则电场强度的大小为A .200/V mB ./mC . 100/V mD ./m6.如图所示,圆形区域内有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一个带电粒子以速度v 从A点沿直径AOB 方向射入磁场,经过Δt 时间从C 点射出磁场,OC 与OB 成600角。
2012年安徽理综物理试卷(含答案)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物理部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全卷满分300分,时间150分钟物理卷110分,时间55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4.我国发射的“天宫一号”和“神州八号”在对接前,“天宫一号”的运行轨道高度为350km ,“神州八号”的运行轨道高度为343km 。
它们的运行轨道均视为圆周,则A .“天宫一号”比“神州八号”速度大B .“天宫一号”比“神州八号”周期大C .“天宫一号”比“神州八号”角速度大D .“天宫一号”比“神州八号”加速度大 15.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在t=0s 时波形如图1所示, 已知波速为10m /s,则t=0.1s 时正确的波形是图2中的A .B .C .D .图216.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一个半径为R 的圆弧轨道。
半径OA 竖直,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自A 正上方P 到达最高点B 时恰好对轨道没有压力,已知AP=2R ,重力加速度为g 从P 到B 的运动过程中A .重力做功2mgRB .机械能减少mgRC .合外力做功mgRD .克服摩擦力做功12mgR17.如图所示,放在固定斜面上的物块以加速度a 沿斜面匀加速下滑,若在物块上再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F ,则A .物块可能匀速下滑B .物块将以加速度a 匀加速下滑C .物块将以大于a 的加速度匀加速下滑D .物块将以小于a 的加速度匀加速下滑18.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方向平行于坐标平面的匀强电场,其中坐标原点O 处的电势为0V ,点A 处的电势为6V ,点B 处的电势为3V ,则电场强度的大小为A .200/V mB ./mC . 100/V mD ./m)19.如图所示,圆形区域内有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一个带电粒子以速度v 从A 点沿直径AOB 方向射入磁场,经过Δt 时间从C 点射出磁场,OC 与OB 成600角。
2012年安徽省中考物理解析版

2012年安徽物理中考卷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1. 2011年11月3日,“神舟八号”无人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实现对接(图为对接示意图).对接时二者的速度相等,这时以“神舟八号”为参照物,“天宫一号”是(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解:“神舟八号”无人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对接时二者的速度相等,因此这时以“神舟八号”为参照物,“天宫一号”相对于“神舟八号”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因此“天宫一号”相对于“神舟八号”是静止的。
故答案为:静止。
2.如图所示,某同学测量一片完整树叶的长度,读数为cm.【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刻度尺的使用和读数。
刻度尺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测量工具,使用前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特别注意:刻度尺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垂直,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要弄清楚刻度尺的量程和分度值再去读数.起始端从零开始,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解: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起始端从零开始,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因此A物体的长度为2.70cm,故答案为:2.70。
3.成语“万籁俱寂”常用来形容夜晚的宁静,从声音的特性分析,这主要是指夜晚声音的_____ 很小。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声音的三要素。
解决此类问题要会根据响度、音色和音调的定义区分乐音特征的三个因素。
声音的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
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解:“万籁俱寂”说明声音的振幅较小,故发出声音的响度也会较小。
故答案为:响度。
4.一辆卡车空载时行驶速度为25m/s,满载货物时行驶速度为20m/s,满载货物时车的惯性比空载时(选填“大”或“小”)。
2012中考物理试卷及答案

2012中考物理(第10稿)同学你好!答题前请注意阅读以下内容:1.本卷为物理、化学合卷,全卷共8页,共40小题,满分150分,其中物理90分,化学6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
2.一律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作答,在试卷上答题视为无效。
3. 可以使用科学计算器。
4. 下面提供部分公式或数据供答题时选用。
请细心、冷静思考,祝你取得优异成绩!物理:R I P 2= R U P 2= 二、物理选择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每小题均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7. 当深秋的某天早晨,我们看到了覆盖在树叶、草地上的茫茫白霜(如图3所示)时,这预示着冬季即将来临。
固态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经下列哪一物态变化形成的A. 凝华B. 升华C. 液化D. 汽化8. 下列事例中主要目的是将电能转化成内能的是A. 给手机充电B. 用电饭锅煮饭C.用电风扇吹风D. 摩擦起电9. 当我们在山谷中大声呼喊时,往往会重复听到自己的呼喊声,这是由于A. 山谷中有磁场,能将呼喊声录制再播放B. 有很多人在模仿我们呼喊C. 喊声在山谷中不断反射,经不同时间回到我们耳中D. 山谷中有不同的声音传播介质,使喊声以不同的速度传到我们耳中10.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个方面。
对于我们的生活,机械能有利也有弊,有时要主动利用机械能为我们服务,有时却要防止机械能产生负作用。
在图4所列举的事例中,是防止机械能产生负作用的是11. 选择优良种子,是农业丰收的基本保证,盐水选种是我国农民常采用的选种方法:将待选的种子放入浓度适当的盐水中后,良种沉入水底,次种则漂浮于水面,很快就能完成选种工作,如图5所示。
但盐水浓度的把握是关键,如果盐水的浓度太低,则可能 图5次种 良种图3 A. 飞机降落时打开减速伞让飞机尽快停止 B.利用撑杆的弹性势能将人弹起 C.风力发电,将风能转化成电能 D.水利发电,将水的机械能转化成电能 图4A.所有种子都漂浮在水面B.所有种子都不受浮力C.只有少量次种漂浮D.良种漂浮,而次种下沉12. 如图6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为8V 并保持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