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昆虫学实验课教案

合集下载

《农业昆虫学》实验教学大纲(农学专业)

《农业昆虫学》实验教学大纲(农学专业)

《农业昆虫学》实验教学大纲(农学专业)植物保护专业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必修适用专业:农学专业本科学时数:10学时
一、制定本课程实验大纲的依据
依据农学专业《农业昆虫学》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要求,为达到教学目的和要求而制定。

二、本课程实验教学的作用
农业昆虫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课程。

认真上好实验课,是学好《农业昆虫学》课程的重要环节。

本实验课并非简单地验证理论课的知识,而是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各种害虫的形态特征和部分的为害状,只能通过实验课才能清楚地观察和鉴别。

要求学生有强烈的事业心,热爱植物保护事业,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通过实验解决部分与实践相关的问题。

实验中要认真、仔细,爱护实验仪器设备,并能严格遵守课堂纪律,以保证顺利完成每次实验。

三、本课程实验教学目的及学生能力标准
1.通过实验课的观察和训练,熟悉常见害虫的主要形态特征及掌握正确鉴别农业主要害虫种类的技能,为今后的学习、工作打下基础。

2.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作风。

3.善于进行归纳和比较,注意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时分配、教学形式
学时分配:本课程总学时为40学时,其中实验课10学时。

教学形式:实验前要求学生预习实验内容。

实验课上指导教师概述实验的基本内容及仪器的使用,并指导学生独立完成具体实验步驟,包括对实验
植物保护专业实验教学大纲
标本的观察,形态特征的分析检索,实验报告的写作等。

五、实验成绩评定
根据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及实验完成情况逐项打分,并结合实验报告情况综合评分,实验成绩单独记分。

六、实验项目、内容及学时分配七、教材。

《农业昆虫学教学实习》教学大纲

《农业昆虫学教学实习》教学大纲

《农业昆虫学教学实习》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
本课程为植物保护专业本科生专业核心课程《农业昆虫学》的教学实习课程。

通过田间现场讲授害虫的发生规律、为害特点及作物受害后的表现症状,使学生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加深对害虫发生与为害的认识。

同时在实习过程中讲解有关的农事操作与害虫发生的关系,使学生在宏观上以及具体的实践中对农业害虫的发生与防治有更全面的认识和更深刻的理解。

三、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时间安排
教学内容:对南京周边县市某一农场或某一县的农作物虫害发生情况进行现场考察。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当地当年发生的主要害虫种类,并熟悉主要害虫的为害特点及作物受害症状,在理解的基础上,撰写实习报告。

时间安排:每年害虫发生的高峰期。

四、教学实践地点
南京周边县市。

五、教学组织
提前联系实习地点,做到实习地点有向导,包车前往。

在到达实习地点前介绍实习地点的主要农作物种类及主要害虫种类。

按照学生人数,将学生每5~6人分为一组,指定一人为组长,实习结束后,撰写实习报告。

六、考核方式及要求
实习报告评分占60%,实习过程中的表现评分占40%。

实习报告要求内容清楚、完整;实习过程中服从安排,遵守组织纪律以及当地的管理规章制度。

昆虫虫科学实验教案中班

昆虫虫科学实验教案中班

昆虫虫科学实验教案中班昆虫科学实验教案。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次实验,让学生了解昆虫的基本生态习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实验精神,激发学生对昆虫科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实验材料。

1. 显微镜。

2. 昆虫标本。

3. 昆虫标本夹。

4. 昆虫笼。

5. 昆虫饲料。

6. 昆虫捕捉工具。

7. 昆虫解剖工具。

8. 昆虫分类图册。

9. 实验记录表。

三、实验内容。

1. 昆虫观察实验。

将昆虫标本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让学生观察昆虫的外部结构特征,比如头部、胸部、腹部的特征,观察昆虫的步态、触角、翅膀等部位的特征,让学生了解昆虫的基本结构。

2. 昆虫生态实验。

在昆虫笼中放入适当数量的昆虫和昆虫饲料,观察昆虫的捕食、繁殖、活动等生态习性,让学生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和行为特征。

3. 昆虫分类实验。

让学生使用昆虫分类图册,对不同种类的昆虫进行分类鉴定,让学生了解昆虫的分类特征和分类方法,培养学生的分类能力和科学鉴定能力。

4. 昆虫解剖实验。

使用昆虫解剖工具对昆虫进行解剖观察,让学生了解昆虫的内部结构特征,比如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培养学生的解剖观察能力和科学实验技能。

四、实验步骤。

1. 将昆虫标本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记录昆虫的外部结构特征。

2. 在昆虫笼中放入昆虫和昆虫饲料,观察昆虫的生态习性,记录观察结果。

3. 使用昆虫分类图册,对不同种类的昆虫进行分类鉴定,记录分类结果。

4. 使用昆虫解剖工具对昆虫进行解剖观察,记录解剖结果。

五、实验注意事项。

1.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昆虫的保护,不要伤害昆虫。

2. 在实验操作中要注意安全,避免使用过大的力量和过于尖锐的工具,以免造成意外伤害。

3. 在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理实验场地和工具,保持实验环境的整洁。

六、实验效果评价。

通过本次实验,学生对昆虫的生态习性、分类特征、内部结构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实验精神,激发了学生对昆虫科学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农业昆虫学实验课教(学)案

农业昆虫学实验课教(学)案

农业昆虫学实验课教案主讲教师:于洪春副教授开课学院:农学院专业:植物保护2006年9月1日1、实验课程编号:01101s适用专业:植物保护专业教学计划表Ⅱ(农药市场营销与管理专业方向)理论课程总学时:42实验总学时(周学时):30学分:0开出实验个数:(验证实验 9 个;综合实验 1 个;综合设计实验 0 个)应开实验学期:52、实验课程简介农业昆虫学实验是学习农业昆虫学的重要实践环节,是研究农业昆虫的基础,它为学生正确辩识害虫提供手段和方法。

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和识别一些北方主要农业害虫的形态特征、主要为害状,为虫情调查、害虫预测预报、害虫发生规律的研究等奠定坚实的基础。

3、实验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实验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学生对害虫形态的观察,掌握北方主要农作物上发生害虫的主要种类,并能掌握其形态鉴定特征,做到准确识别害虫,为害虫的防治提供依据。

实验容以教师讲解重要鉴定特征,主要让学生根据实验指导自行观察和鉴定为主,以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并结合幻灯和多媒体教学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4、教材及主要参考书《农业昆虫学实验实习指导》于洪春主编《农业昆虫学实验教学课件》于洪春编《农业昆虫鉴定》照会主编 2002 中国农业5、考核办法Ⅰ根据学生实验的动手能力 2分(1)实验动手能力强,正确使用实验仪器没有违反操作规程使用,对实验仪器有一定了解。

2分(2)实验动手能力较强,能够较正确使用实验仪器。

1.5分(3)实验动手能力差,出现违反实验操作规程使用。

0.5分Ⅱ根据学生的实验报告 6分(1)实验结果正确、可靠。

书写规整、能按照实验报告要求书写。

6分(2)实验结果较正确、可信度较高。

能按照实验报告要求书写。

5分(3)实验结果较正确、书写不规整、但能按照实验报告要求书写。

4分(4)实验结果较差,但书写规整、能按照实验报告要求书写。

3分(5)实验结果较差,不能按照实验报告要求书写。

昆虫学实验教学教案

昆虫学实验教学教案
昆虫学实验教学教案
制作人:XX
2024年X月
第1章 简介 第2章 昆虫解剖实验 第3章 昆虫生态实验 第4章 昆虫行为实验 第5章 昆虫分类实验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目录
● 01
第一章 简介
Unified fonts make reading more fluent.
Theme color makes PPT more convenient to change.
示意昆虫分类的分支结构
分类实验操作
操作指导 实验步骤
指导学生进行昆虫分类实验 详细描述昆虫分类实验的操作步骤
技巧提示
强调分类实验中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分类实验结果分析
在实验完成后,学生应对分类实 验结果进行仔细分析和总结。通 过对实验数据的比较和归纳,学 生能更好地理解昆虫分类学的实 际应用价值,培养科学分析和综 合能力。
分类学进展展望
研究进展
介绍昆虫分类学的最新研究成果 探讨当前研究热点和难点
01
04
未来展望
展望昆虫分类学未来发展方向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相关研究
02
应用前景
03
讨论昆虫分类学在生态保护、农业生产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Unified fonts make reading more fluent.
Theme color makes PPT more convenient to change.
02 比较不同种类
探讨各种昆虫的差异
03 记录观察结果
对解剖实验数据进行记录
实验案例分享
通过实验案例分享,学生可以了 解不同昆虫解剖实验的案例和成 果。这些案例不仅可以增加学生 的实践经验,还能激发学生对昆 虫学的兴趣和热情。

园艺昆虫学实验教案本科

园艺昆虫学实验教案本科

园艺昆虫学实验教案本科一、课程概述课程名称:园艺昆虫学实验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学时安排:32学时实验材料:实验室提供的昆虫标本、园艺作物、实验仪器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昆虫的基本形态结构特征,能识别常见的园艺昆虫。

2. 掌握昆虫生物学特性调查方法,分析昆虫对园艺作物的影响。

3. 学会运用显微镜观察昆虫内部结构,提高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 掌握昆虫分类方法,了解昆虫分类系统。

5.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内容1. 昆虫基本形态结构观察2. 常见园艺昆虫识别3. 昆虫生物学特性调查4. 昆虫对园艺作物的影响分析5. 昆虫内部结构观察四、教学方法1. 实验演示:教师讲解昆虫标本,展示昆虫形态结构特征。

2. 学生实操:学生自行观察昆虫标本,识别常见园艺昆虫。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昆虫生物学特性和对园艺作物的影响。

4. 显微观察: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昆虫内部结构。

五、实验步骤与要求1. 实验步骤:(1)观察昆虫外部形态结构,记录特征。

(2)识别常见园艺昆虫,了解其生物学特性。

(3)调查昆虫对园艺作物的影响,分析危害原因。

(4)使用显微镜观察昆虫内部结构,描绘结构图。

2. 实验要求:(1)准时参加实验,遵守实验室纪律。

(2)认真观察,详细记录实验数据。

(4)实验报告要求内容完整、观点明确、数据准确。

六、实验一:昆虫基本形态结构观察【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昆虫的实物标本,了解昆虫的基本形态结构特征,包括头、胸、腹三部分,以及触角、眼睛、翅膀、腿等附肢的结构和功能。

【实验材料】昆虫标本放大镜显微镜绘图工具【实验步骤】1. 教师展示不同种类的昆虫标本,学生用放大镜观察昆虫外部的形态特征。

2. 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昆虫的头部、胸部和腹部结构,特别关注触角、眼睛、翅膀和腿的细节。

3. 学生根据观察结果,用绘图工具绘制昆虫的形态结构图。

4.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昆虫形态结构对其生活方式的适应性。

【实验报告】描述昆虫的基本形态结构特征。

综合实践昆虫教教学设计(3篇)

综合实践昆虫教教学设计(3篇)

第1篇课程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掌握昆虫的分类方法,学会观察和记录昆虫的生活习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地观察、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树立尊重生命的态度。

课程内容:1. 昆虫的基本特征2. 昆虫的分类3. 昆虫的生活习性4. 昆虫与环境的关系5. 昆虫的观察与记录教学对象:小学五年级学生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地点:学校生物园、教室教学材料:1. 昆虫标本2. 昆虫图片3. 观察记录表4. 昆虫生态模型5. 相关书籍和资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5分钟)1. 展示各种昆虫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昆虫的特点。

2. 提问:你们知道昆虫有哪些种类吗?它们有什么作用?二、讲授新课(20分钟)1. 昆虫的基本特征- 讲解昆虫的身体结构,包括头部、胸部、腹部,以及它们的足和翅。

- 介绍昆虫的呼吸器官——气管。

- 说明昆虫的生殖和发育特点。

2. 昆虫的分类- 介绍昆虫的主要分类,如昆虫纲、甲虫纲、蝶蛾纲等。

- 讲解昆虫分类的依据,如身体结构、生活习性等。

三、小组讨论(1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讨论以下问题:- 你见过哪些昆虫?- 你知道哪些昆虫的生活习性?- 你认为昆虫对人类有什么作用?2. 每组选派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四、实验操作(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昆虫进行观察。

2. 教师指导学生使用放大镜观察昆虫的细节,如触角、翅膀、足等。

3. 学生记录观察到的昆虫特征,并填写观察记录表。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昆虫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2. 引导学生思考:昆虫与我们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关系?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提问学生昆虫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2. 引导学生思考:昆虫的生活习性有哪些?二、讲授新课(20分钟)1. 昆虫的生活习性- 讲解昆虫的食性,如杂食性、食草性、食肉性等。

园艺昆虫学实验教案本科

园艺昆虫学实验教案本科

园艺昆虫学实验教案本科一、课程简介园艺昆虫学实验是园艺学、植物保护学及相关专业的一门实践性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昆虫学基本知识,了解昆虫的形态结构、分类、生理、生态特点,培养学生对园艺昆虫问题的观察、分析和解决能力,提高园艺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昆虫的形态结构特点,能识别常见的园艺昆虫。

2. 掌握昆虫的分类方法,了解昆虫的生理和生态特点。

3. 学会观察和分析园艺作物上的昆虫问题,并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

4.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内容1. 昆虫形态结构观察:通过实物观察,了解昆虫的头、胸、腹、翅、足等部分的特征。

2. 昆虫分类:学习昆虫的分类方法,对常见园艺昆虫进行分类识别。

3. 昆虫生理特点:了解昆虫的生长发育、繁殖、营养等生理过程。

4. 昆虫生态特点:学习昆虫与环境的关系,了解昆虫的生态适应性。

5. 园艺昆虫问题分析与防治:观察园艺作物上的昆虫问题,分析原因,提出防治措施。

四、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昆虫的基本知识、分类方法、生理生态特点等。

2. 实验:观察昆虫标本,进行昆虫分类识别,分析园艺作物上的昆虫问题。

3. 讨论:分组讨论昆虫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4. 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进行昆虫采集、观察、分类等实践操作。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园艺昆虫学实验教程》等。

2. 实验材料:昆虫标本、园艺作物样本等。

3. 仪器设备:显微镜、放大镜等观察工具。

4. 网络资源:相关学术论文、图片、视频等。

六、实验一:昆虫形态结构观察【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昆虫标本,掌握昆虫的形态结构特点,提高识别常见园艺昆虫的能力。

【实验材料】昆虫标本、显微镜、放大镜、dissecting kit(解剖工具)【实验步骤】1. 教师讲解昆虫形态结构的特点,包括头、胸、腹、翅、足等部分。

2. 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个昆虫标本进行观察。

3. 使用显微镜和放大镜观察昆虫标本的形态结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昆虫学实验课教案主讲教师:于洪春副教授开课学院:农学院专业:植物保护2006年9月1日1、实验课程编号:01101s适用专业:植物保护专业教学计划表n (农药市场营销与管理专业方向)理论课程总学时:42实验总学时(周学时):30学分:0开出实验个数:(验证实验9_个;综合实验1__个;综合设计实验_0_个) 应开实验学期:52、实验课程简介农业昆虫学实验是学习农业昆虫学的重要实践环节,是研究农业昆虫的基础,它为学生正确辩识害虫提供手段和方法。

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和识别一些北方主要农业害虫的形态特征、主要为害状,为虫情调查、害虫预测预报、害虫发生规律的研究等奠定坚实的基础。

3、实验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实验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学生对害虫形态的观察,掌握北方主要农作物上发生害虫的主要种类,并能掌握其形态鉴定特征,做到准确识别害虫,为害虫的防治提供依据。

实验内容以教师讲解重要鉴定特征,主要让学生根据实验指导自行观察和鉴定为主,以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并结合幻灯和多媒体教学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4、教材及主要参考书《农业昆虫学实验实习指导》于洪春主编《农业昆虫学实验教学课件》于洪春编《农业昆虫鉴定》李照会主编2002中国农业出版社5、考核办法I根据学生实验的动手能力2分(1 )实验动手能力强,正确使用实验仪器没有违反操作规程使用,对实验仪器有一定了解。

2分(2)实验动手能力较强,能够较正确使用实验仪器。

1.5分(3 )实验动手能力差,出现违反实验操作规程使用。

0.5分n根据学生的实验报告6分(1)实验结果正确、可靠。

书写规整、能按照实验报告要求书写。

6分(2)实验结果较正确、可信度较高。

能按照实验报告要求书写。

5分(3)实验结果较正确、书写不规整、但能按照实验报告要求书写。

4分(4)实验结果较差,但书写规整、能按照实验报告要求书写。

3分(5)实验结果较差,不能按照实验报告要求书写。

2分(6)出现抄袭他人实验结果的现象。

1分(7)无实验报告。

0分川根据学生的出勤和课堂表现情况2分(1)上课准时,没有迟到和早退现象,上课认真听老师讲解,实验认真。

2 分(2)有轻微迟到和早退现象,或上课较不认真听老师讲解,实验较不认真。

1 分(3)有严重迟到和早退现象,或上课不认真听老师讲解,实验很不认真。

0.5 分( 4)无故不来上实验课。

0 分实验一地下害虫形态鉴定( 一)1、实验目的与要求(1)观察北方主要地下害虫的种类和形态特征,掌握其种间分类的主要鉴定依据。

并熟悉几类主要地下害虫为害幼苗的主要为害状。

(2)正确鉴定和识别本次实验所给害虫标本。

2、实验特点实验类型:验证实验类别:专业计划学时: 33、实验内容提要⑴ 蛴螬类: ①东北大黑鳃金龟②暗黑鳃金龟③黄褐丽金龟④铜绿丽金龟⑤黑绒鳃金龟⑥棕色鳃金龟⑦ 白星花金龟⑵ 金针虫类: ①细胸金针虫②宽背金针虫③兴安金针虫④褐纹金针虫⑤沟金针虫⑶ 拟地甲类:网目拟地甲4、讲授的重点和难点(1)金龟子种间分类的依据。

(2)蛴螬种间分类的主要依据(前顶毛、内唇端感区的感区刺及感觉器、钩状毛和刺毛列)及种类识别。

(3)金针虫成虫种间分类的依据。

(4)金针虫种间分类的依据及种类识别。

5、实验操作要点掌握实体显微镜的使用技术,包括标本放置、放大倍数、调节焦距、微调等技术环节。

小心拿取实验各观察标本,在实体显微镜下根据实验指导和教师讲解的主要鉴定特征仔细观察标本头、胸、腹部特征及触角、眼、翅、足等器官的形态特征。

6、采用的教学方法使用农业昆虫学实验教学课件,实行计算机辅助教学进行害虫形态特征和种间分类特征讲解。

实验二地下害虫形态鉴定(二)1、实验目的与要求(1)观察北方主要地下害虫的种类和形态特征,掌握其种间分类的主要鉴定依据。

并熟悉几类主要地下害虫为害幼苗的主要为害状。

(2)正确鉴定和识别本次实验所给害虫标本。

2、实验特点实验类型:验证实验类别:专业计划学时: 33、实验内容提要⑴蝼蛄类: ①东方蝼蛄②华北蝼蛄⑵地老虎类: ①小地老虎②黑三条地老虎③白边地老虎④八字地老虎⑤黄地老虎⑥警纹地老虎⑦大地老虎⑶根蛆类: ①种蝇②葱蝇③萝卜蝇4、讲授的重点和难点(1)蝼蛄种间分类的依据。

(2)地老虎种间分类的主要依据及种类识别。

(3)根蛆成虫种间分类的依据。

(4)根蛆幼虫种间分类的依据及种类识别。

5、实验操作要点掌握实体显微镜的使用技术,包括标本放置、放大倍数、调节焦距、微调等技术环节。

小心拿取实验各观察标本,在实体显微镜下根据实验指导和教师讲解的主要鉴定特征仔细观察标本头、胸、腹部特征及触角、眼、翅、足等器官的形态特征。

6、采用的教学方法使用农业昆虫学实验教学课件授课,实行计算机辅助教学进行害虫形态特征和种间分类特征讲解。

实验三水稻害虫形态观察与识别1、实验目的与要求(1)观察北方主要常见水稻害虫的种类和形态特征,并对某些近缘种害虫作到正确识别。

并熟悉主要水稻害虫为害水稻的方式和主要为害状。

(2)正确鉴定和识别本次实验所给害虫标本。

2、实验特点实验类型:验证实验类别:专业计划学时:33实验内容提要、⑴ 大红摇蚊⑵ 水稻潜叶蝇⑶水稻负泥虫⑷中华稻蝗⑸ 稻褐飞虱⑹ 白背飞虱⑺ 稻纵卷叶螟⑻ 二化螟⑼稻螟蛉⑽稻根叶甲(1中纹大蚊(12)周斑水虻(13)大青叶蝉⑭)稻水象甲(15)三化螟(16)稻蓟马1)(17)稻管蓟马4、讲授的重点和难点(1)水稻潜叶蝇形态识别。

(2)稻飞虱的种类识别。

(3)稻蓟马的种类识别。

(4)稻叶蝉和稻飞虱的区别。

5、实验操作要点掌握实体显微镜的使用技术,包括标本放置、放大倍数、调节焦距、微调等技术环节。

小心拿取实验各观察标本,在实体显微镜下根据实验指导和教师讲解的主要鉴定特征仔细观察标本头、胸、腹部特征及触角、眼、翅、足等器官的形态特征。

6、采用的教学方法使用农业昆虫学实验教学课件授课,实行计算机辅助教学进行害虫形态特征和种间分类特征讲解。

实验四禾谷类旱作作物害虫形态观察与识别1、实验目的与要求(1) 了解北方主要禾谷类旱作害虫的种类,掌握并识别主要害虫的形态特征。

(2) 正确鉴定和识别本次实验所给害虫标本。

2、实验特点实验类型:验证实验类别:专业计划学时: 33、实验内容提要⑴ 粘虫⑵ 亚洲玉米螟⑶ 玉米枯心夜蛾⑷ 粟秆蝇⑸ 麦秆蝇⑹ 谷跳甲⑺麦叶蜂⑻高粱条螟⑼粟负泥虫⑽麦二叉蚜(11)麦长管蚜(12)禾谷缢管蚜(13)玉米蚜(14)高粱蚜(15)斑须蝽(16)麦蝽(17)大垫尖翅蝗(18)亚洲小车蝗(19)黄胫小车蝗(20)宽翅曲背蝗(21)笨蝗(22)桃蛀螟(23)高粱条螟(24)粟灰螟(25)玉米旋心虫4、讲授的重点和难点(1)蚜虫的形态特征、种间分类特征和种类识别。

(2)土蝗的种间分类特征及种类识别。

(3)几种钻蛀性害虫的种类识别。

(4)粟秆蝇和麦杆蝇的形态区别。

5、实验操作要点掌握实体显微镜的使用技术,包括标本放置、放大倍数、调节焦距、微调等技术环节。

小心拿取实验各观察标本,在实体显微镜下根据实验指导和教师讲解的主要鉴定特征仔细观察标本头、胸、腹部特征及触角、眼、翅、足等器官的形态特征。

6、采用的教学方法使用农业昆虫学实验教学课件授课,实行计算机辅助教学进行害虫形态特征和种间分类特征讲解。

实验五贮粮害虫形态观察与识别1 、实验目的与要求(1)了解北方主要仓库害虫的种类及其为害粮食方式,掌握并识别主要仓库害虫的形态特征。

(2)正确鉴定和识别本次实验所给害虫标本。

2、实验特点实验类型:验证实验类别:专业计划学时: 33、实验内容提要⑴ 玉米象⑵ 谷象⑶ 豌豆象⑷ 蚕豆象⑸绿豆象⑹ 杂拟谷盗⑺ 赤拟谷盗⑻ 大谷盗⑼ 锯谷盗⑽ 长角扁谷盗 1 土耳其扁谷盗 2 麦蛾 3 印度谷螟 4 黑粉虫 5 黄粉虫 6 谷蠹7锈翅扁谷盗4、讲授的重点和难点(1)玉米象和谷象的形态区别。

(2)三种豆象的形态区别。

(3)近缘种杂拟谷盗和赤拟谷盗的形态识别。

(4)三种扁谷盗的形态区别。

(5)黑粉虫和黄粉虫的形态识别5、实验操作要点掌握实体显微镜的使用技术,包括标本放置、放大倍数、调节焦距、微调等技术环节。

小心拿取实验各观察标本,在实体显微镜下根据实验指导和教师讲解的主要鉴定特征仔细观察标本头、胸、腹部特征及触角、眼、翅、足等器官的形态特征。

6、采用的教学方法使用农业昆虫学实验教学课件授课,实行计算机辅助教学进行害虫形态特征和种间分类特征讲解。

实验六大豆害虫形态鉴定1、实验目的与要求(1)了解北方主要大豆害虫的种类及其为害状,掌握并识别主要仓库害虫的形态特征。

(2)正确鉴定和识别本次实验所给害虫标本。

2、实验特点实验类型:验证实验类别:专业计划学时: 33、实验内容提要⑴大豆食心虫⑵ 大豆蚜⑶ 豆根蛇潜蝇⑷ 豆秆黑潜蝇⑸ 斑缘豆粉蝶⑹ 蓝灰蝶⑺ 中国豆芫菁⑻ 短额负蝗⑼焰夜蛾⑽红棕灰夜蛾(11)奚毛胫夜蛾(12)银锭夜蛾(13)银纹夜蛾(14)苜蓿夜蛾(15)豆卜馍夜蛾(16)灰斑古毒蛾(17)肾毒蛾(18)白雪灯蛾(19)大造桥虫(20)豆卷叶野螟⑵)豆蚀叶野螟(22)豆小卷叶蛾(23)豆褐卷蛾(24)二条叶甲(25)斑鞘豆叶甲(26)双斑莹叶甲(27)广腹同缘蝽(28)三点盲蝽(29)苜蓿盲蝽4、讲授的重点和难点(1)大豆食心虫的形态识别。

(2)豆根蛇潜蝇和豆秆黑潜蝇的形态区别。

(3)斑鞘豆叶甲和双斑莹叶甲的形态区别。

(4)银锭夜蛾和银纹夜蛾的形态区别。

(5)豆小卷叶蛾和豆褐卷蛾的形态区别。

(6)三点盲蝽和苜蓿盲蝽的形态区别。

5、实验操作要点掌握实体显微镜的使用技术,包括标本放置、放大倍数、调节焦距、微调等技术环节。

小心拿取实验各观察标本,在实体显微镜下根据实验指导和教师讲解的主要鉴定特征仔细观察标本头、胸、腹部特征及触角、眼、翅、足等器官的形态特征。

6、采用的教学方法使用农业昆虫学实验教学课件授课,实行计算机辅助教学进行害虫形态特征和种间分类特征讲解。

实验七甜菜、烟、麻、向日葵害虫形态观察与识别1、实验目的与要求了解我国北方甜菜、烟、麻、向日葵主要害虫的种类及其为害状,掌握并识别其主要害虫的形态特征。

2、实验特点实验类型:验证实验类别:专业计划学时: 33、实验内容提要⑹⑴棉蚜⑵ 小造桥虫⑶ 棉铃虫⑷旋幽夜蛾⑸ 普通甜菜象甲蒙古灰象甲⑺ 小红蛱蝶⑻ 甘蓝夜蛾⑼ 向日葵螟⑽ 草地螟(11)甜菜潜叶蝇(12)甜菜跳甲(13)甜菜龟叶甲⑭甜菜长柄象(15)网目砂潜(16)麻叶甲(17)麻天牛(18)烟夜蛾(1烟蓟马(20)烟蚜4、讲授的重点和难点(1)烟蓟马的形态识别。

(2)棉蚜和烟蚜的形态区别。

(3)棉铃虫和烟夜蛾的形态区别。

(4) 甜菜潜叶蝇的形态识别。

(5) 几种甜菜象甲的种类识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