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方言论文开题报告-优秀word范文 (2页)

合集下载

有关方言的开题报告

有关方言的开题报告

有关方言的开题报告篇一:开题报告吉首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题目名称:学生姓名:学院:专业年级:指导教师:填写时间:衡阳方言的特色量词谭玲学号: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05级中教2班 XX年11月篇二:开题报告-浅谈《平凡的世界》中的陕北方言河北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学生用表)装订线篇三:毕业论文开题报告31恩施方言特殊形容词重叠浅析开题报告学生姓名:张华指导教师:盛银花教学单位:湖北第二师范学院1. 课题来源湖北省恩施全称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中国最年轻的自治州。

恩施位于湖北省的西南端,与重庆、湖南相邻,汉族、苗族、土家族混居。

恩施方言属于西南官话成渝片,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民族混居,使恩施方言有很多独特的地方,也形成了恩施地区独特的民俗文化。

恩施方言博大精深,兼有巴蜀文化和荆楚文化,还有些许湖南方言,但是恩施方言与四川重庆更为相似一些,我认为这是与民族发源地和地理原因有直接的关系,由于地理分割,主要是源于地形上的差别,使得恩施州各个地区的方言发展也有很大的区别,亲起来顺口,听起来顺耳是恩施方言的一大特色,方言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恩是方言带有浓厚的名族气息,词的发展与汉语普通话有很大的区别,带有自己方言的特殊性,这里我们以形容词的特殊重叠式为例,简单探讨一下关于恩施方言形容词的特殊性,并对其文化内涵进行探讨。

2.研究目的和意义目的及意义:研究方言不单有重要理论意义,也具有诸多应用价值。

在理论方面,有助了解当地汉语的历史发展演变过程。

了解地方方言的独特发展方式,有利于丰富语言的多样性,巩固多元文化发展。

方言词汇研究是民族共同语规范工作不可缺少的工作。

如现代汉语里形容词的重叠与恩施方言形容词的区别,规范化工作要求决定有些方言形容词或许可以收录到汉语普通话中成为汉语普通话的一部分。

因此必须调查这些词汇的特殊性、确切含义和使用频率及使用的特殊性等。

方言是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当缺乏文献时,方言就可能成为解开地方文化史之谜的钥匙。

浅析方言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开题报告

浅析方言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开题报告
[8]谢福铨.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9]谢苍霖.绰号异称词典[Z].南京:江西高校出版社,1999.
[10]梁斌.我在深入生活[M],北京:文艺报,1987.
[11]论白话为维新之本[N],北京:清议报全编(卷二十六),1907.
[12]汉字索引制及西洋文学[N],北京:新青年第4卷第5号,1924.
三是探讨方言在文学中的实际创作效果,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李怡的《看现代四川文学中的方言》以及发表在《创作论坛》上的《文学方言的局限于方言写作的危机——以现代湘籍作家为例》的系列文章,这类文章主要讨论了作家运用方言创作所面临的困境以及创作的影响力。其缺陷在于只能探讨某一地方的接收情况,而不能拓展到其他方言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13]上海:新青年[N]第4卷第1号,1922.
[14]胡适.答黄觉憎君折衷的文学革命论[N],北京:新青年第5卷,第3号.
[15]袁宾,等.二十世纪近代汉语研究,书海出版社2001年12月版.
[16]倪海曙.中国语文的新生,时代书报出版社,1949年。
[17]陈望道.关于大众语文学的建设[M],上海:申报·自由谈1923.
七、指导教师意见和建议:
选题不错,往届没有做过。在具体的论述时,希望尽可能的广泛收集材料,做到有理有据,论述充分。同意开题。
指导教师(签字):年月 日
说明:1、论文(设计)类型:A—理论研究;B—应用研究;C—设计等;
2、论文(设计)来源:指来源于科研项目、生产/社会实际、教师选题或其他(学生自拟)等;
1、从现代语言的流变看方言于文学的关系
2、方言之于文学的特殊功用
3、方言在《红旗谱》中艺术表达方面的功用
四、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所必须具备的工作条件及解决的办法:

湖南省冷水江市方言语音研究的开题报告

湖南省冷水江市方言语音研究的开题报告

湖南省冷水江市方言语音研究的开题报告1. 研究背景和意义方言是中华民族珍贵的语言资产之一,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湖南省冷水江市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底蕴的地方,其方言语音具有独特的魅力和价值,但相关方言研究却相对较少。

因此,本文拟对湖南省冷水江市方言进行语音研究,探究其语音特点、变化规律和社会文化因素对方言语音的影响,以期更好地保存和传承方言文化,促进当地民族语言的研究和发展。

2. 研究内容和目标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湖南省冷水江市方言的语音特点进行分析和总结,探讨方言的音韵、声母、韵母、声调等方面的特征,并通过田野调查、实地录音等方式进行采集和分析,从而找出方言语音变化的规律和原因,探究方言语音演化的历史背景和地域特征,解析方言语音与社会文化因素之间的联系。

本研究争取达到以下目标:(1)全面系统地调研冷水江市方言语音的基本特征,包括音位、音韵、声调等方面。

(2)还原冷水江市方言语音的演化历程,探究历史、地理、社会等多重因素对方言语音的影响和作用。

(3)探讨冷水江市方言语音与社会文化因素之间的关联,分析方言语音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影响。

3.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田野调查、实地录音、音位分析、音韵分析、声调分析等多种方法,对冷水江市方言语音进行系统研究和分析。

具体研究步骤如下:(1)进行深入的文献调研,收集有关冷水江市方言的相关资料和文献,了解方言的历史演变过程、地理分布、语音特点等。

(2)通过实地采集和录音等方式,收集、整理和分析冷水江市方言的词汇、语法和音韵等方面的数据和语料。

(3)运用音韵学和语音学相关的理论和方法,对冷水江市方言的音位、音韵、声调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找出语音特点和变化规律。

(4)结合社会、历史、地理等因素,探究方言语音演化的背景和社会文化影响,分析方言语音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

4. 研究预期效果本研究的预期效果如下:(1)系统分析和总结冷水江市方言的语音特点和变化规律,揭示方言语音的历史演化过程和地域特征。

临沂(罗庄)方言初探的开题报告

临沂(罗庄)方言初探的开题报告

临沂(罗庄)方言初探的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临沂(罗庄)方言初探一、研究背景临沂市是山东省的一个地级市,下辖12个县市区,其中罗庄区是其中之一。

临沂市作为一个典型的山东内陆城市,在历史上曾是商贾云集、重镇于河津的商都,独有的文化底蕴和地理特征孕育了一种独特的方言——临沂方言。

作为临沂方言的一个分支,罗庄方言作为临沂地区方言之一,有其自身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特点。

罗庄方言在当地人民之间广泛流传,但由于国家语言政策的推行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其慢慢地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中减少。

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罗庄方言进行初步探究,了解其基本特点、发音规律、词汇特点等方面,对于保护当地的语言文化、了解方言的演变历史等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1. 研究内容本文旨在通过对罗庄方言的初步探究,全面了解罗庄方言的基本特点、语音规律、词汇和语法等方面,深入了解临沂方言的独特性和语言文化的特征。

2. 研究方法本文使用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其中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实地调研法:本文将在罗庄区进行实地调研,通过对当地居民的访谈和记录,了解罗庄方言的基本特点和词汇特点。

(2)文献资料法:本文将收集和整理与罗庄方言有关的文献资料,了解方言在历史上的演变和发展历程。

(3)经验研究法:本文将通过自身对语言学的经验积累和语言数据的分析,进一步深入了解罗庄方言的特点和规律。

三、研究意义和预期成果1. 研究意义通过对临沂(罗庄)方言的初步探究,具有以下的研究意义:(1)加深对临沂方言的认知和了解,发现和挖掘临沂方言的独到之处,保护和弘扬当地方言文化。

(2)对于方言语音系统和语言变异的规律,有着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3)丰富和完善方言学的研究范围,为方言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方向。

2. 预期成果本文将以论文形式呈现,主要内容包括方言的地理、历史、文化背景介绍,分别从发音、词汇和语法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究。

预期成果如下:(1)较为全面地展现罗庄方言的基本语音特点、词汇和语法特征等重要内容。

闽东北片方言语音研究的开题报告

闽东北片方言语音研究的开题报告

闽东北片方言语音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交流,方言语音的研究也越来越引起学者们的重视。

然而,在中国的 56 个民族中,汉族是最大的民族,方言数量众多,不同地区方言的语音差异十分明显。

闽东北片方言作为其中一种重要的方言,一直备受学者们的关注。

二、研究内容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闽东北片方言的语音特点及其历史演变上。

通过进行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针对该方言的发音特点和语音变化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尝试从语音学、历史学和社会学等角度来探讨现代方言的语音学问题。

三、研究方法
(1)调查法:通过地方志、方言音韵学研究、口头调查及问卷调查等方式,搜集及整理相关资料。

(2)实地调研法:通过实地走访、录音、录像等方式,获取闽东北片方言真实的声音材料,并进行语音学研究及文化探究。

(3)对比分析法:将闽东北片方言同其他方言进行比较和分析,探究方言间的共性和差异,以及相关因素的影响等。

四、研究意义
本论文的研究可为闽东北片方言的语音研究提供基础资料,并进一步揭示和分析该方言的语音演变和历史渊源,同时促进方言保护后续工作的开展,是对方言文化的挖掘和传承的有益尝试。

霍州方言论文开题报告

霍州方言论文开题报告

霍州方言论文开题报告1. 研究背景方言是中国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随着社会发展和现代科技的进步,许多地方的方言正在逐渐被普通话所取代,方言的使用逐渐减少,面临着濒临消失的危险。

因此,保护和研究方言已成为当代语言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之一。

霍州方言作为山西省的一种地方方言,拥有独特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特点。

然而,由于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教育体制的改革,这一方言正逐渐被年轻一代所遗忘和淡漠。

因此,本论文旨在研究霍州方言的语音特点、词汇和语法规则,并对该方言的变化趋势进行探究,为方言的保护和传承提供参考。

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霍州方言进行深入的调查和分析,全面了解和记录该方言的形态特征、音韵系统、词汇和语法规则等方面的特点,为方言的保护和传承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具体目标包括:•调查和分析霍州方言的音韵系统,包括元音、辅音、音节结构等方面的特点。

•调查和整理霍州方言的词汇体系,研究其词源和语义特点。

•分析霍州方言的语法规则,包括句法结构和词序规律等方面。

•探究霍州方言的变化趋势和受外部影响的因素。

3.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以下方法来完成研究目标:1.问卷调查:设计问卷并发放给霍州地区的居民,收集有关方言使用和态度的数据。

2.语音录音:对一些特定的方言话语进行录音,以便后期的音韵系统分析和声学研究。

3.语料收集:收集霍州方言的口头语料和书面语料,包括词汇和句子,用于分析词汇和语法规则等方面。

4.文献研究: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方言的历史演变和影响因素。

5.统计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究霍州方言的现状和变化趋势。

4. 预期成果本研究预期可以获得以下成果:1.对霍州方言的音韵系统进行深入研究,并得出其特点和规律。

2.对霍州方言的词汇体系进行整理和分类,研究其来源和词义变化。

3.分析霍州方言的句法结构和词序规律,揭示其语法特点。

4.探究霍州方言的变化趋势和受外部影响的因素,为方言的保护和传承提供参考意见。

方言调查报告(共)docx(二)2024

方言调查报告(共)docx(二)2024

方言调查报告(共)docx(二)引言概述:方言是指由于地理、历史、民族、社会等因素而产生的一种语言变体。

方言调查是为了了解某一特定地区的方言使用情况、方言特点以及方言的演变过程和影响等。

本文将对方言调查的相关内容进行探讨,旨在更全面地了解方言在当今社会的地位和意义。

正文内容:一、方言调查的目的与意义1.了解方言的地理范围与分布2.掌握方言对当地人口的影响3.研究方言的起源与演变4.分析方言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特点5.评估方言在语言保护与传承中的作用二、方言调查的方法与步骤1.选择调查地点与调查对象2.设计方言调查问卷3.开展现场调查与采集录音资料4.整理与分析调查数据5.总结调查结果并撰写报告三、方言调查的具体实施步骤1.地理范围的确定与划分2.方言地图的制作3.方言调查问卷的编制4.调查对象的选择与邀请5.调查数据的采集与整理四、方言调查中的问题与挑战1.语言障碍与沟通困难2.调查对象的接受度与积极性3.数据采集与处理的复杂性4.文化背景与社会因素的影响5.调查结果的科学性与可靠性五、方言调查的应用与推广1.方言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2.方言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3.方言教育与方言资源的开发4.方言在语言学和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应用5.方言调查成果的报告与发布总结:方言调查是了解方言地理范围、特点、演变和影响的重要手段,对于语言保护、文化传承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施方言调查过程中,需要注意解决语言障碍、提高调查对象的积极性,确保调查结果的科学性与可靠性。

方言调查的应用与推广可以促进方言保护与传承,拓展方言在文化交流和学术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方言研究开题报告范文---方言研究开题报告范文(.doc

方言研究开题报告范文---方言研究开题报告范文(.doc

方言研究开题报告范文|||方言研究开题报告范文(2)7300字题目:扬州方言研究一、课题的提出1、课题提出的背景⑴时代发展的要求随着普通话的逐步推进,许多地方的家乡话已逐步被汉语普通话同化,但作为民族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方言,不应随之消失。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这一代有责任的文化人的社会责任。

⑵国家政策的导向近年来,随着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的进一步加大,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始重视扬州独特的文化遗产,包括扬州方言在内的许多文化遗产的保护挖掘整理工作已受到方方面面的高度重视。

(3)传统文化发展的需要文明要进步,文化要发展,这是文化自身发展的需要。

随着党和政府对扬州古城文化保护措施的进一步到位,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焕发出勃勃生机,和现今高度发达的现代文明融会贯通,相得益彰。

2.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⑴我们试图通过本课题研究,在扬州方言研究方面,解决三方面的问题:一是研究扬州方言语音的历史演变轨迹,准确描写扬州方言语音特点及内部差异;二是研究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年龄层次扬州方言词语运用的异同;三是研究扬州方言语法特点,初步建立扬州方言语法研究架构。

⑵我们试图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在扬州文化研究方面,解决三方面的问题:一是研究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挖掘扬州传统文化,作到古为今用,在传统文化的保护方面作出贡献;二是研究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整理扬州文化典籍,为扬剧、扬州评话、扬州清曲、扬州弹词整理出版提供语言学支撑;三是研究在大力推广普通话的新形势下,如何保护传统扬州方言特色。

二、本课题在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1.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为了了解扬州方言研究这一课题同一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我们首先借助络系统,在搜狐易新浪雅虎等页上搜索了部分资料;其次,我们查阅了近20年的国内外近10种方言学研究方面的重要报纸和期刊,如《中国语文》、《方言》和《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语言学类)、省内外高校学报等;再次,我们课题组骨干成员,还先后到维扬区、广陵区、开发区、邗江区等老城区和乡镇进行实地调研考察,收取了有关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姓名 俞浩文指导教师郭振伟
分 院人文与艺术分院 专业名称 汉语言文

班 级10文学1班 学 号 1020900141
201X年 12 月 17日
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学年论文开题报告
1
2
3
4
篇二:开题报告
吉 首 大 学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题目名称:
学生姓名:
学 院:
专业年级:
指导教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方言论文开题报告
篇一:杭州方言与普通话的对比研究- 开题报告
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学年论文
开 题 报 告
表格不对,现在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杭州方言与普通话对比研究
填写时间:
衡阳方言的特色量词 谭玲 学号: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05级中教2班 201X年11月
篇三:大学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某某大学 毕业设计 (: 理论研究、应用研究、设计开发和其它。
2、题目难度分为: A、B、C、D四个等级。
3、 综合 训练程度分为: A、B、C三个等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