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扎克
巴尔扎克简介

巴尔扎克简介(1799~1850)法国小说家.1799年5月20日生于巴黎以南的图尔城, 1850年8月18日卒于巴黎.巴尔扎克的一生,处于19世纪前半期的50年,经历了拿破仑帝国的战火纷飞的岁月,动荡不安的封建复辟王朝,以及以阴谋复辟帝制的路易□波拿巴为总统的第二共和国.他用总标题为《人间喜剧》的一系列小说,反映了剧烈的社会变革时期的法国生活.巴尔扎克出生后不久就被送到附近的乡村去寄养. 上小学后一直到中学毕业,他始终寄住在宿舍里,没有能回家过一段比较长的日子,享受家庭生活的温暖.离开家庭的童年生活的痛苦使他毕生难忘.巴尔扎克的父亲原姓巴尔沙,是个精明强干的人. 他来自农村,幼年时跟当地教士学了一点文化,中年致富,在外省当过副市长,供应军粮的承包商,在巴黎经营过呢绒商业,当过巴黎驻军的军需负责人,是一个白手起家的资产者.1816年,17岁的巴尔扎克结束中学的学业后进大学法科,并在文科旁听.18岁时,先后在诉讼代理人和公证人的办事处当见习生或书记.从20岁开始,巴尔扎克决定从事文学创作.他在巴黎贫民区租了一间房顶上的阁楼,由父母供给极有限的一点生活费,埋头写作.他的第一部作品是五幕诗体悲剧《克伦威尔》,这是一部完全失败的作品,没有引起任何人的兴趣.接连又写了十多部小说,有的是自己所写,有的是和别人合写.这一阶段他所写的小说全用笔名发表.这些作品并没有给他带来生活所需要的物质条件,他只好暂时放弃文学.1826年借钱出版了一部普及版的《莫里哀全集》,接着又出版一部拉封丹寓言诗集, 销路不佳,亏损负债9,000法郎.后又借债经营印刷厂和铸字厂,均以赔本告终.他前后负债共达6万多法郎.从1828年夏季开始,巴尔扎克决定重新回到文学事业上来.他写了一部以布列塔尼封建势力武装叛乱反对共和国为题材的小说《最后一个舒昂党人》(后来编入《人间喜剧》,改名《舒昂党的人们》).这是巴尔扎克所写的第一部严肃的文学作品,第一次用巴尔扎克真姓名发表.此书问世,初步奠定了作者在文学界的地位. 接着发表小说《婚姻生理学》,在读者之间引起广泛注意.1831年他的新著《驴皮记》出版,巴尔扎克立即成为法国最负盛名的作家之一.1819到1829年,是巴尔扎克在文学事业上的探索阶段.从1829年开始,一直到1848年,是他创作《人间喜剧》的时期,也是他文学事业的全盛时期.他用超人的才智与精力,在不到20年的时间内,共创作小说91部.平均每年产生作品四,五部之多.他每日伏案一般都在10小时以上,常常连续工作18小时.有时文思如泉涌,或者为了赶写稿子,他一连几天废寝忘餐,夜以继日地劳动.根据阿尔贝·贝干教授提供的材料,巴尔扎克的杰作《高老头》(原名《高立欧老爹》)是他用三天三夜一气呵成的.什么是《人间喜剧》的作者的创作动力人们说是因为他负债过多,需要用稿费还债.巴尔扎克年轻时经营印刷出版业确曾负债巨万.但从他成为名重一时的小说家之后,他的收入丰厚,出版商争着和他签订合同,不惜重金预约他尚未完成或尚未动笔的小说稿,早年的债务早已还清.名作家巴尔扎克生活阔绰,醉心于豪华的排场.他在巴黎同时安置了几处住宅和别墅,出门坐最富丽的马车,驾着骏马;仆役都穿制服;他也服饰华贵, 出入于名门大户的沙龙.由此可见,他的勤奋创作,绝对不是由于贫困. 巴尔扎克从年轻时开始就自信有很高的文学才能, 对文学有极大的抱负.他不舍昼夜地勤奋写作,主要因为有一股激情在内心沸腾,促使他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要求在文艺界做一番伟大的事业.在他的书室里,有一座作为摆饰的小型拿破仑塑像.在塑像座盘边上,巴尔扎克亲笔写着:"他用宝剑未能完成的大业,我将用笔杆来完成."巴尔扎克要完成的伟大事业就是《人间喜剧》这座巍峨的文学里程碑.第一次在这位小说家笔下出现《人间喜剧》这个名词是在1813年.毫无疑问,《人间喜剧》的命名是受但丁长诗《神圣喜剧》(中译《神曲》)标题的启发.1841年,巴尔扎克确定了这个庞大的创作计划.当时有四家出版商和巴尔扎克签订合同,合资承包《人间喜剧》的出版工作.1842年,巴尔扎克写了《人间喜剧·导言》,阐述他写作这部史无前例的文学巨著的宗旨.1845年巴尔扎克亲笔写的《人间喜剧总目》,一直保存到现在.根据这个《总目》,《人间喜剧》分为三大部分:《风俗研究》,《哲理研究》和《分析研究》. 《风俗研究》内容最为丰富,包括小说最多.因此这一部分又分为六个门类:1.《私人生活场景》,2.《外省生活场景》,3.《巴黎生活场景》,4.《政治生活场景》, 5.《军队生活场景》,6.《乡村生活场景》.《私人生活场景》包括32部小说,其中4部当时已有提纲,尚未起稿.已经完成的28部之中包括著名的《高老头》(1834), 《猫滚球布店》(1830),《夏倍上校》(1832)和《三十岁的女人》(1831~1834)等.《外省生活场景》包括17 部小说,其中6部尚未完成;已经发表的11部中包括《欧也妮·葛朗台》(1833),《幽谷百合》(1835)和《幻灭》(1837~1843)等.《巴黎生活场景》共有20部小说, 其中6部尚未产生;在已经发表的小说中有《金目少女》 (1834),《纽沁根银行》(1838),《塞沙·皮罗多兴衰记》(1837),《娼妓的奢华与穷困》(1838)等.《政治生活场景》包括 8部小说,当时已经发表或脱稿的只有 4部,其中之一是《阿尔西的议员》(1847).《军队生活场景》有32部小说,只有两部那时已经发表,其中之一是《舒昂党的人们》(1829).《乡村生活场景》只列了5部小说,其中3部已经问世,那就是《农民》(1844),《乡村医生》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
巴尔扎克

过渡时期(自由竞争)的资 产者。代表人物《欧也妮· 葛 朗台》中的老葛朗台。剥削 方式具有多样性,经营手段 带有投机性;生活极度吝啬。 葛朗台贪婪、狡诈、吝啬, 金钱是他唯一崇拜的上帝。 他做生意是个行家里手,常 装口吃耳聋,诱使对方上当 受骗而自己稳操胜券。他家 财万贯,但开销节省,每顿 饭的食物,每天点的蜡烛, 他都亲自定量分发。为了钱 他六亲不认,克扣妻子的费 用;要女儿吃清水面包;弟 弟破产他无动于衷;侄儿求
(2)资产阶级血腥的发迹史 可笑、可怜;可憎、可怕 马克思: 资本来到 《红房子旅馆 《(《红色旅馆》) 弗雷德里克;普罗佩 斯;泰伊番 资本就是赃物,资 产者就是杀人犯
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 老一代资产者。代表 人物《高利贷者》中 高布赛克。剥削方式 单一,经营手段落后; 生活方式陈旧,极端 吝啬。 高布赛克;雷斯多伯 爵夫人;马克西姆; 德尔卫律师
唉!这位惊人的、不知疲倦的作家, 这位哲学家,这位思想家,这位诗人, 这位天才,在同我们一起旅居在这世上 的期间,经历了充满风暴和斗争的生活, 这是一切伟大人物的共同命运。今天, 他安息了。他走出了冲突与仇恨。在他 进入坟墓的这一天,他同时也步入了荣 誉的宫殿。从今以后,他将和祖国的星 星一起,熠熠闪耀于我们上空的云层之 上。
愿意也罢,不愿意 也罢,同意也罢, 不同意也罢,这部 庞大而又奇特的作 品的作者,不自觉 地加入了革命作家 的强大行列。
巴尔扎克笔直地奔向目标,抓住了现代社会 进行肉搏。他从各方面揪过来一些东西,有 虚像,有希望,有呼喊,有假面具。他发掘 内心,解剖激情。他探索人、灵魂、心、脏 腑、头脑和各个人的深渊,巴尔扎克由于他 自由的天赋和强壮的本性,由于他具有我们 时代的聪明才智,身经革命,更看出了什么 是人类的末日,也更了解什么是无意,于是 面带微笑,泰然自若,进行了令人生畏的研 究,但仍然游刃有余。他的这种研究不像
高老头

埋葬青春眼泪
拉斯蒂涅帮助埋葬了 高老头,也埋葬了青年 人的最后一滴眼泪。面 对巴黎,气概非凡地说 了句:“现在咱们俩来 拼一拼吧!”他去纽沁 根太太家吃饭去了。 从此拉斯蒂涅与巴黎 上流社会同流合污,平 步青云。
绝对父爱代表:高老头
高里奥老头是个退休的 面粉商人,为爱女儿,他用 钱去买女儿的欢心,替女儿 还债,并帮助女儿偷养情人。 这种不辨事理,失去理智, 不顾利害的父爱,是绝对的 父爱,“这个父亲把什么都 给了。二十年间他给了他的 心血,他的慈爱;又在一天 之间他给了他的财产。柠檬 榨干了,那些女儿把剩下的 皮扔在街上。”这是高老头 的最终结局。
《高老头》之思想意义
• 着重揭露批判的是 资本主义世界中人 与人之间赤裸裸的 金钱关系。
• 对封建贵族权势的得而复失,盛而复衰的历史 趋势,作了细致而深入的描写。
书名:
《高老头》
推荐理由:
这本书的讽刺意味特别浓重。两个女儿之间地位和金钱的较量。高 高老头临死是的悔恨无不抨击着当时那个社会金钱至上的黑暗现实。 复杂又自然的人物性格,细致的描写无不展现了巴尔扎克文章的独 特魅力。有人就作了这样的比喻:“你在阅读巴尔扎克作品是时, 会觉得像一个很笨拙的农妇在生火,他要把柴火点着,但是柴有些 潮湿,老是点不着。于是弄得满屋子的浓烟。呛得你想从屋子里退 出去。就在这个时候,砰的一声,柴火点燃了。火光映满了整个屋 子。
巴尔扎克 (Honor de Balzac ,1799-1850)
巴尔扎克生平简介
原名:奥诺雷•巴尔萨
生日:1799.5.20
出生地:图尔市 19世纪法国现 1814:随父迁居巴黎 实主义文学的奠基 1816-1819:法科学校学习法律 人之一,法国文坛 1819-1829:练习写作,曾投笔 的泰斗,欧洲批判 从商 现实主义文学的伟 1829-1850:创作《人间喜剧》 大代表。
巴尔扎克的简介

巴尔扎克的简介奥诺雷·德·巴尔扎克(1799年5月20日-1850年8月18日),法国19世纪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法国现实主义文学成就最高者之一。
他创作的《人间喜剧》(Comédie Humaine)共91部小说,写了两千四百多个人物,”,充分展示了19世纪上半叶法国社会生活,是人类文学史上罕见的文学丰碑,被称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
巴尔扎克1799年5月20日生于法国中部的图尔城。
15岁随父母迁居巴黎。
17岁入法科学校就读,课余曾先后在律师事务所和公证人事务所当差,同时旁听巴黎大学的文学讲座,获文学学士衔。
20岁开始从事文学创作,以笔名发表过许多不成功的剧本和小说。
为维持生计,1825-1828年期间先后从事出版业和印刷业,皆告失败,负债累累。
经过探索和磨炼,巴尔扎克走上现实主义文学创作道路。
1829年出版的长篇小说《最后一个舒昂党人》,初步奠定了在文学界的地位。
1831年发表的长篇小说《驴皮记》为他赢得声誉,成为法国最负盛名的作家之一。
他早有把自己的作品联系成一个有机整体的设想。
1841年他在但丁《神曲》的启示下,正式把自己作品的总名定为《人间喜剧》并在《“人间喜剧”前言》中宣称要做社会历史的“书记”;认为社会环境陶冶人,因此应着力于“人物和他们的思想的物质表现”;要求作家具有“透视力”和“想象力”;注重对地理环境和人物形体的确切描写。
从1829-1849年,巴尔扎克为《人间喜剧》写出了91部作品,包括长篇、中篇、短篇小说和随笔等,分为《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和《分析研究》三个部分。
长篇小说《欧也妮·葛朗台》(1833)、《高老头》(1834)、《幻灭》(1837-1843)、《农民》(1845)、《贝姨》(1846)等。
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在他二十余年的写作生涯中,写出了九十一部不朽的传世之作.在这些作品中,他一共塑造了两千四百多个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给后世子孙留下了宝贵的艺术珍品.人们不禁要问,巴尔扎克是怎样利用这样短暂的时间来创作这么多的世界名著的呢?巴尔扎克有个创作时间表:从半夜到第二天中午工作,也就是说在椅子上坐十二个小时,专心修改稿件和写作。
巴尔扎克

然而对于巴尔扎克而言,这一阶段意义最重大的事件是他完成了《人间喜剧》的宏伟规划。他决定将自己的所有作品系列化。起初,他将这个庞大的作品框架命名为《社会研究》,后因受但丁《神曲》(原名直译为《神圣喜剧》)的影响改为《人间喜剧》,下设“风俗研究”、“哲理研究”和“分析研究”三个部分。巴尔扎克想把人世间的一切纷争角逐、悲欢离合喻为人生大舞台上的一个个场景,一幕幕悲喜剧。
1841年末,巴尔扎克和出版商正式签订了16卷本《人间喜剧》的出版合同。他早年的所有作品都被汇编于其中,构成一个井然有序的整体。
1842—1850年从1842年开始,巴尔扎克的创作进入第三阶段,即系统出版《人间喜剧》的阶段。他一边修订、汇编旧作,一边不断补充新作。反映庄园经济解体的《农民》是本阶段的重要成果。人间喜剧以每年三至四卷的速度出版。至1846年9月,16卷本已经出齐。1846年秋至1847年春,他又发表两部长篇《贝姨》和《邦斯舅舅》,这两部作品补编为《人间喜剧》第十七卷,于1848年出版。至此,一部由90余部小说构成的《人间喜剧》已经基本完成。
巴尔扎克对现实主义文学最大的贡献在于他对典型人物形象和社会风俗的细致刻画,并表达人物性格在社会环境中的变化和发展。他以“编年史的方式”描写逐年描绘上升中的资产阶级对贵族社会日甚一日的冲击。他所创造的人物高老头、葛朗台、高布赛克、拉斯蒂涅、吕西安、贝姨、伏托冷等等几乎已经成为文学史不同类型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的样板形象,对以后的现实主义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人物虽然都很典型,却并不如狄更斯所塑造的人物一样僵化,而是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
显示▼隐藏▲受影响于司各特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Honoré de Balzac,1799年5月20日-1850年8月18日),法国19世纪著名作家,法国现实主义文学成就最高者之一。他创作的《人间喜剧》(Comédie Humaine)共91部小说,写了两千四百多个人物,是人类文学史上罕见的文学丰碑,被称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
【名人故事】以苦为乐的巴尔扎克

【名人故事】以苦为乐的巴尔扎克巴尔扎克,这位文学巨匠的名字,在世界文学史上闪耀着璀璨的光芒。
他的作品如同一座座巍峨的山峰,矗立在文学的广袤天地间,让后人敬仰和赞叹。
然而,在他辉煌成就的背后,却是一段充满艰辛与困苦的人生旅程。
巴尔扎克出生在法国一个普通的中产家庭。
他的童年并非充满欢乐与温馨,而是在父母的期望与现实的压力下度过。
年少的巴尔扎克展现出了对文学的浓厚兴趣,但这并未得到家人的全力支持。
他们更希望他能选择一条更为“实际”的道路,可巴尔扎克的内心早已被文学的火焰点燃,无法熄灭。
成年后的巴尔扎克,为了实现自己的文学梦想,经历了无数的挫折与磨难。
他曾尝试过多种职业,却都未能取得成功。
在追求文学的道路上,他遭遇了一次又一次的退稿,经济上也常常陷入困境。
生活的压力如同一座沉重的大山,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然而,巴尔扎克并没有被这些困难所打倒。
他坚信自己的才华,坚信自己能够在文学的领域闯出一片天地。
在那间狭小、阴暗的房间里,他日夜不停地写作。
没有舒适的桌椅,没有温暖的炉火,只有一盏昏暗的油灯陪伴着他。
他常常为了节省开支,饿着肚子写作,甚至在寒冷的冬天也没有足够的衣物保暖。
尽管生活如此艰苦,巴尔扎克却能以苦为乐。
他把每一次的挫折都视为成长的机会,把每一次的困难都当作是对自己意志的考验。
在他的心中,文学是他的信仰,是他生命的全部意义。
他相信,只要坚持不懈,终有一天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
为了创作出真实、生动的作品,巴尔扎克深入社会的各个阶层,观察人们的生活,体验他们的喜怒哀乐。
他与各种各样的人交流,倾听他们的故事和心声。
无论是贵族的奢华生活,还是平民的艰苦日子,都成为了他创作的素材。
巴尔扎克的作品不仅数量众多,而且质量上乘。
他的代表作《人间喜剧》,堪称世界文学的经典之作。
这部巨著描绘了法国社会的全貌,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种种弊病。
他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洞察,揭示了社会的黑暗面,同时也表达了对人性美好的向往。
在创作的过程中,巴尔扎克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
巴尔扎克是谁

巴尔扎克是谁巴尔扎克因为巨大的成就而被人们称为是现代小说之父,在他的一生中曾经创作了许多的作品,而且有许多都成为历史上不朽的巨著。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巴尔扎克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巴尔扎克的简介奥诺雷·德·巴尔扎克,法国小说家,被称为现代法国小说之父。
生于法国中部图尔城一个中产者家庭,1816年入法律学校学习,毕业后不顾父母反对,毅然走上文学创作道路,但第一部作品五幕诗体悲剧《克伦威尔》却完全失败。
而后他与人合作从事滑稽小说和神怪小说的创作,曾一度弃文从商和经营企业,出版名著丛书等,均告失败。
商业和企业上的失败使他债台高筑,拖累终身,但为他日后创作打下了厚实的生活基础。
1829年,巴尔扎克发表长篇小说《朱安党人》,标志着一个伟大的文学家的诞生。
1831年出版的《驴皮记》使他声名大震。
他要使自己成为文学事业上的拿破仑,在30至40年代以惊人的毅力创作了大量作品,一生创作甚丰,写出了91部小说,合称《人间喜剧》。
《人间喜剧》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同时也奠定了他作为“现代法国小说之父”的地位。
巴尔扎克也是拿破仑的热烈崇拜者。
他要使自己成为文学事业上的拿破仑。
由于早期的债务和写作的艰辛,终因劳累过度在1850年8月17日夜与世长辞。
巴尔扎克与老太太的故事巴尔扎克与老太太之间的故事是发生在他成名之后,有一次他正在从事创作,可是突然有一位老太太找上门来,手中还拿着一个非常旧的本子,可以看出这是非常久远的一个小孩子的作业本。
老太太希望巴尔扎克可以帮他看看这个孩子的作业到底怎么样,是不是以后可以有着非常的成就。
巴尔扎克在看完作业本之后又仔细的询问了老太太这个孩子和她是否是亲人或者亲戚的关系,老太太摇头表示否认。
在这种情况下巴尔扎克说了自己的想法,他认为这个孩子字迹非常的潦草,可以看出他根本就没有用心,所以这样不用心的人以后一定也不会有所成就。
可是老太太看了他一眼后轻轻的说,“可是你已经成为一代小说家了啊!”巴尔扎克这才知道这是自己的作业本,而这位老太太正是巴尔扎克的老师。
巴尔扎克

4.宗教观 4.宗教观
巴尔扎克不信教,却又大力鼓吹宗教, 巴尔扎克不信教,却又大力鼓吹宗教,把宗 教作为改变社会,克服罪恶的出路和手段, 教作为改变社会,克服罪恶的出路和手段,因而 他宣扬宗教。 他宣扬宗教。这是他的改良主义立场所导致的必 然结果。他认为,宗教“是一切社会里, 然结果。他认为,宗教“是一切社会里,把恶的 数量减少,把善的数量增加的惟一手段” 数量减少,把善的数量增加的惟一手段”,“基 督教告诉穷人容忍富人, 督教告诉穷人容忍富人,告诉富人减轻穷人的苦 难。”
十九世纪中后期文学
巴尔扎克
南昌工程学院
唐小薇主讲
一、债台高筑的文学大师
巴尔扎克(Balzac, 巴尔扎克(Balzac, 1799——1850)是19世 1850) 19世 1799 1850 纪前期法国和西欧现实 主义代表作家, 主义代表作家,他在世 界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 地位, 地位,有文学上的拿破 仑之称。 仑之称。
2.经济观 2.经济观
巴尔扎克主张自由贸易,他在《乡村医生》 巴尔扎克主张自由贸易,他在《乡村医生》通 过主人公勃纳西说: 过主人公勃纳西说:“一个国家真正的政策应该致力 于解脱对外国的一切纳贡, 于解脱对外国的一切纳贡,但并不需要丢脸的求助于 关税和禁运。 他要求加速发展工商业,大声疾呼: 关税和禁运。”他要求加速发展工商业,大声疾呼: 必须有一个工业的拿破仑,给共和国一个组织者。 “必须有一个工业的拿破仑,给共和国一个组织者。” 他认为金融资产阶级统治下的的七月王朝压制了其他 资产阶级的利益,工商业得不到充分的发展, 资产阶级的利益,工商业得不到充分的发展,“法兰 西自1830年以来一直停滞不前。 1830年以来一直停滞不前 西自1830年以来一直停滞不前。”他的自由贸易的主 张反映了中小资产阶级的要求。 张反映了中小资产阶级的要求。 对经济问题的重视, 对经济问题的重视,使巴尔扎克的小说有了丰 富的社会内容,他的《人间喜剧》 富的社会内容,他的《人间喜剧》详尽地写出了在经 济规律支配下,贵族阶级的没落史, 济规律支配下,贵族阶级的没落史,资产阶级的发家 史和金钱的罪恶史。 史和金钱的罪恶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古典主义
• 巴尔扎克曾自称和古典主义传统更 接近,他曾花费较大的气力钻研过 拉丁经典作品以及高乃依、拉辛等 的古典主义戏剧,其小说类似戏剧 的具有开端、起伏、高潮、结局的 情节模式,以及注重戏剧性场面和 结构安排等等,似受益于古典主义 戏剧。
第一,着力表现激情的力量:
• 《欧也妮· 葛朗台》中葛朗台老头的吝 啬及对金钱的贪婪是一种激情, • 《高老头》中高里奥老头的父爱是一 种激情, • 《绝对之探求》中主人公巴尔塔扎 尔· 克拉埃对科学的献身、对绝对的探 求也是一种激情, • 总之,‚从发明家到吝啬鬼的那种执 著的激情深深地吸引了巴尔扎克‛
《高老头》
巴尔扎克手稿 李 海《 青高 老 头 》 插 图
封法 面文 版 《 高 老 头 》
《高老头(2004 法国)海报
第四,传奇色彩与对照手法 :
• 故事在巴尔扎克的小说中占有极其重 要的地位,而其故事又大多以传奇色 彩吸引读者。 • 《驴皮记》的创作札记本上标明: ‚创造一张代表生命的皮。东方传奇 故事。‛ • 《交际花盛衰记》的情节更是充满浪 漫、荒诞的传奇色彩。 • 即使《高老头》这样作为现实主义代 表的杰作中,高老头的发家、穷困及 出殡都充满传奇色彩,更不用说伏脱 冷及其‚万字帮‛了。
《人间喜剧》的现实主义艺术成就
• 第一,个性化、典型化的人物形象。他往 往通过典型环境、肖像描写和个性化的语 言,以夸张的手法刻画人物,反映人物的 精神面貌。《人间喜剧》中出现的人物有 2400余个,其中具有典型意义的多达 70余个。 • 第二,建立在细致逼真的细节描写基础上 的典型环境。巴尔扎克认为:‚如果小说 在细节上不是真实的的话,它就丝毫不足 取了‛。他往往逐年考察出法国社会的政 治态势,经济文化,风俗民情,乃至房舍 建筑、室内家俱和服饰打扮等方面的每一 个细微变化,生动真实地展示时代的风貌 及环境对人的性格形成的影响。 • 第三,独创的人物再现法。
三、自然主义
• 第一,深受自然科学的影响,创作了不少左拉所 说的‚实验小说‛。巴尔扎克深受当时颇为辉煌 的自然科学的影响,尤其得益于自然博物学家若 夫华· 圣伊莱尔的‚机体的统一性学说‛,居维叶 比较解剖学的系统性、类比性原则。 • 首先把自然科学的这种系统化原则与历史学家对 历史的整体研究、哲学家对人类社会和人性奥秘 的探寻结合起来,构成了《人间喜剧》历史化、 哲学化的庞大的体系; • 其次,更为重要的是,采用科学实验的方法,创 作‚实验小说‛──创作前首先选好主题,然后 再调查研究,搜集资料,把它们放入一个自己熟 悉的环境与背景中,随后再将人物放进去,考察 他们在强烈思想、激情、情欲支配下的种种变化 及影响。
《高老头》的对照手法
二、现实主义
• 其一,反映了资产阶级取代贵族阶级的罪 恶发家史──‚用编年史的方式几乎逐年 地把上升的资产阶级在1816年至1848年这 一时期对贵族社会日盛一日的冲击描写出 来‛。 • 其二,描写了与此紧密相连的贵族阶级的 没落衰亡史──‚贵族社会在1815年以后 又重整旗鼓,尽力重新恢复旧日法国生活 方式的标准。他描写了这个在他看来是模 范社会的最后残余怎样在庸俗的、满身铜 臭的暴发户的逼攻之下逐渐灭亡,或者被 这一暴发户所腐化‛。
第三,大胆描写了一些当时视同禁 区的情欲问题。
• 《十三人故事》中的《金眼女郎》,较早 触及了同性恋这一当时令人嫌恶的禁区题 材。它不仅编造了一个神秘的金眼女郎芭 基塔· 瓦勒戴斯爱上同体两身的一男(亨 利· 德· 玛赛)、一女(桑· 雷阿尔侯爵夫人) 的故事,而且,大胆地描写了芭基塔与侯 爵夫人的同性恋。 • 《老姑娘》大胆地写出了老姑娘们由于缺 乏正常的性生活,所受情欲和内心的煎熬 ──她们沉迷于性妄想,以致每天早上收 拾房间的女仆总是发现她们的床‚乱七八 糟‛。 • 《搅水女人》描写了软弱无力的老好人鲁
多元合一的巴尔扎克
• • • • “在最伟大的人物中间, 巴尔扎克是名列前茅者; 在最优秀的人物中间, 巴尔扎克是佼佼者之一。‛ ——雨果
从今以后,
众目仰望的将不是统治者,而是思家。• 在巴尔扎克的创作中具有多 种倾向,其中最突出的至少 有三种──浪漫主义、现实 主义、自然主义,此外,还 有古典主义的一些特点。 • 巴尔扎克以极其出色的融合 力与创造力,把这多种倾向 融为一体,创作了大量多元 合一、极富魅力的艺术作品。
• 两个环境之间的对照,如陈旧破败的伏盖 公寓与珠光宝气的鲍赛昂夫人府邸,贫富 悬殊,有助于揭示拉斯蒂涅性格的变化。 • 人物之间的对照,如同为拉斯蒂涅的人生 ‚老师‛,鲍赛昂夫人高贵文雅,伏脱冷 卑贱粗鄙;同为外省青年大学生,皮安训 忠厚本分,扎实做人,拉斯蒂涅名利熏心, 到处钻营。 • 人物自身遭遇的对照,如高老头昔日的辉 煌与今日之惨死的对照,他在生意上精明 强干而在女儿的榨取下却一筹莫展;鲍赛 昂夫人往日的尊贵与后来的可怜,揭示了 金钱的作用、世态的炎凉、命运的捉弄人。 • 环境与人物之间的对照,如鲍赛昂夫人告 别舞会的辉煌场面与其凄凉的心态的对照。
• 《贝姨》中的于洛是 绝对好色的代表。作 者在书中用‚好色 鬼‛,‚好色之徒‛, ‚荒唐‛,‚老雄 猫‛,‚老风流‛这 样的字眼来称呼于洛。 • 于洛男爵是陆军部署 长,年轻的时候,经 常有3个情妇,一个是 他正预备丢掉的,一 个是当今的,一个是 为了将来而正在追求 的。到老来,为好色, 他耗尽家财,贪污公 款。直到80岁,还养 了一个15岁的小姑娘 做情妇,同时勾搭厨 娘。
一、浪漫主义
• 在巴尔扎克的创作中,浪漫主义贯串始终。 这首先导源于其家族天性的幻想性。 • 少年时代,他津津有味地阅读母亲收集的 各种各样的神秘故事和父亲收藏的卢梭、 夏多布里昂的小说,强化了浪漫主义倾向。 • 青年时代,为了维持生计,他曾与市侩文 人维耶格莱合作,炮制平庸低劣的流行小 说,深受司各特和拜伦等的影响。与此同 时,法国浪漫主义勃然兴起,声势浩大, 并在激烈的斗争中使古典主义寿终正寝。 巴尔扎克参加了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 成为浪漫主义者,与雨果等过从甚密,并 狂热地参加了‚《欧那尼》之战‛。这就 更进一步强化了他的浪漫主义倾向 。
第三,塑造不平凡的人物乃至观念 的化身 :
• 巴尔扎克使人物变成一种观念的化身。如 高布赛克体现了金钱的威力,赛查· 皮罗托 体现正派,高里奥老头则体现父爱‛。在 把人物不平凡化或观念化的同时,他也使 人物理想化。如他把《高老头》写成父性 的神话,把高里奥理想化为父爱的基督, 他与女儿的关系,如同上帝和人类的关系 : ‚我爱我的女儿,更胜于上帝爱人类,‛ 为了女儿,他甘愿无私地牺牲一切,以此 作为人性的一面旗帜来与人欲横流、唯利 是图、纲常毁弃、无情无义的丑恶社会相
绝对好色代表: 于洛
第二,大量描写丑恶现象,用科学 的解剖方法描写人,揭示人身上的 动物性本能。
• 在《人间喜剧》中,巴尔扎克大量描 写了形形色色令人发指的罪恶,如杀 人越货、重利盘剥、买空卖空、阴谋 陷害、巧取豪夺、贩卖人口、毒设骗 局、诅咒母亲、谋杀父亲、抢劫丈夫、 逼死亲戚,等等,可以说,写尽了金 钱下的罪恶,所以丹纳称他对人类的 丑恶有一种‚明目张胆的偏爱‛ 。
• 巴尔扎克更善于用科学的解剖方法来描写人,从 生理学等方面揭示人身上的动物性本能。在《人 间喜剧》的前言里,他宣布他要写一部人的自然 史。正因为如此,他往往采用解剖的方法从生理 学等方面来描写人。 • 丹纳指出: ‚他开始写作不是按照艺术家的方式, 而是按照科学家的方式。他不描写而解剖。他不 像莎士比亚或圣西蒙,一下子便猛力地闯进了人 物的灵魂;他围绕着他们打圈子,耐心地、笨重 地像解剖学家一样,先揭起一条筋肉,然后一根 骨头,然后一条血管,然后一条神经。他要察看 过浑身的器官和官能,方才动到脑筋和心脏‛, ‚哪里有残疾暗病的地方,哪里便有巴尔扎克的 足迹。他干着他生理学家的行生,没有人比他更 善于描写丑恶和不幸‛ 。
第二,神秘主义倾向 :
• 巴尔扎克曾从圣马丁的天启论和瑞典哲学家斯威 登堡等神秘主义作品中广泛吸取营养。勃兰兑斯 还具体地谈到:‚巴尔扎克气质上的美感倾向和 他想象力的奔放不羁,使他在科学和宗教两方面 都倾向于神秘主义。大约自一八二零年以来在文 学上发挥过显著作用的催眠术,是对人们的心灵 产生影响的动力,巴尔扎克对此坚信不疑。在 《驴皮记》、《赛拉菲塔》和《路易· 朗倍尔》中, 意志被解释为一种类似蒸汽的力量,‘一种流体, 它可以根据它的密度改变万事万物,以至自然规 律。’虽然巴尔扎克的才智是现代化的,他却够 称一个浪漫主义者,竟然相信千里眼,平日爱好 钻研玄妙的学科。‛ • 除上述作品外,他在《于絮尔· 弥罗埃》中塞进了 一些他信仰的心灵感应和神秘主义的东西,《交 际花盛衰记》更是充满了神秘主义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