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319高三物理齐心圆梦模拟二文科综合试卷讲评(课件)
2023届 高三下学期二模物理讲评 课件

15. 如图所示,三个相同的圆形磁场两两相切,圆心分别为 、 、 ,半径均为 ,磁场 磁感应强度均为B,方向垂直纸面。A为两圆形磁场的切点,O为 的中心,在 及延长 线上有一个极小的可以移动的粒子发射装置P,在该装置中,带正电荷的粒子飘入电 压为U的加速电场,然后垂直 出射。当发射装置P处在 连线及延长线上某处时,调节 合适的加速电压U,使粒子分别经过三个磁场后,又垂直 飞回装置P所在位置.已知 粒子比荷 ,且当P处在A点时,粒子出射速度 ,粒子重力忽略不计。
(1)求磁感应强度B 大小和方向; (2)求P距A多远时加速电压最大,并求该最大值 ; (3)设P与A的距离为x,试写出U与x的函数关系,并注明x的取值范围(所有已知 物理量均以题目中的字母表示)。
多谢欣赏!
迹,则( )
A. A的运行周期小于B的运行周期
B. A的质量小于B的质量
C. A的加速度总是小于B的加速度
D. A与B绕O点的旋转方向可能相同,可能相反
【答案】C 【解析】 【详解】A.天狼星A与其伴星B是一个双星系统,它们始终绕着O点在两个不同椭圆轨道上运动,可知 天狼星A与其伴星B始终在O点的两侧,且两星与O点始终在一条直线上,因此可知天狼星A与其伴星B 运行的角速度相同,周期相同,故A错误;显然,B星的轨道半径大于A星的轨道半径,因此可知A星的 质量大于B星的质量,故B错误;C.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可得故C正确; D.由于天狼星A与其伴星B是一个双星系统,而双星系统由彼此之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各自运行的向心 力,二者角速度一样,且绕行方向必定相同,公共圆心必须在质心连线上,两星才能稳定运行,故D错 误。 故选C。
3. 2021年5月17日,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牵头的中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 站(LHAASO拉索)国际合作组在北京宣布,在银河系内发现大量超高能宇宙加速 器,并记录到1.4拍电子伏的伽马光子(1拍 ),这是人类观测到的最高能量光子, 则该光子动量约为( )
高三物理《齐心圆梦模拟二文科综合试卷讲评》(课件)

02
01
主要考查学生对力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包括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等。
力学部分
重点考查学生对电场、磁场、电磁感应等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要求学生能够分析并解决相关问题。
电磁学部分
主要涉及光的折射、反射、干涉和衍射等知识点,要求学生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光学现象。
知识点覆盖
整体难度适中,既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又适当增加了难度,有利于区分学生的能力水平。
难度设置
试卷中简单题目约占40%,中等难度题目约占40%,高难度题目约占20%,难易度比例合理。
难易度比例
难点解析
评估价值
试卷中的难点主要集中在电磁学和光学部分,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本试卷对于评估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备考效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高三物理《齐心圆梦模拟二文科综合试卷讲评》课件
目录
试卷概述答题情况分析知识点梳理与巩固模拟试题解析备考建议与展望
01
CHAPTER
试卷概述
本试卷共分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和计算题四部分,每部分题目数量和分值分布合理。
试卷结构
试卷涵盖了高三物理的主要知识点,包括力学、电磁学、光学和原子物理等,能够全面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注重实验,考查能力
总结词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和实验操作的能力,要求较高,属于难题。
详细描述
05
CHAPTER
备考建议与展望
1
2
3
针对个人或班级的薄弱环节,制定专项训练计划,提高整体水平。
针对弱项进行专项训练
回归课本,梳理基本概念、公式和原理,确保基础扎实。
重视基础知识的巩固
高考物理模拟考试卷2

高考物理模拟考试卷2第Ⅰ卷(选择题,共 分)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14.下面的表格是某地区1~7月份气温与气压的对比表:7月份与1月份相比较,正确的是( )A .空气分子无规则热运动的情形几乎不变B .空气分子无规则热运动减弱了C .单位时刻内空气分子对地面的撞击次数增多了D .单位时刻内空气分子对单位面积地面撞击次数减少了答案:D15.某种色光,在真空中的频率为ν,波长为λ,光速为c ,射入折射率为n 的介质中时,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A.速度是c ,频率为ν,波长为λB.速度是c/n,频率为ν/n ,波长为λ/nC.速度是c/n,频率为ν,波长为λ/nD.速度是c/n,频率为ν,波长为λ答案:C16.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块1、2用轻质弹簧秤相连,如图所示.今对物块1、2分别施以相反的水平力F 1 、F 2.且F 1大于F 2,则弹簧秤的示数( )A .一定等于F 1+F 2B .一定等于F 1-F 2C .一定大于F 2小于F 1D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答案:C17.如图所示,一根水平管道a 两端与大气相通,在管道上竖直插有一根上端开口的“L"型弯管b ,当a 管内的液体以速度v 匀速流淌时,b 管内液面的高度为h,假设液体与管道之间不存在摩擦力,则v 和h 的关系是( ) A. gh v 2= B. gh v = C. gh v 21= D. gh v 2= 答案:A18.氦原子被电离一个核外电子,形成类氢结构的氦离子,已知基态的氦离子能量为E 1=-54. 4 eV,氦离子的能级示意图如图所示.在具有下列能量的光子或者电子中,不能被基态氦离子吸取而发生跃迁的是( )A .42.8 eV (光子)B .43. 2 eV (电子)C.41. 0 eV(电子)D.54.4 eV(光子)答案:A19.2004年,在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近海,地震引发了海啸,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海啸实际上是一种波浪运动,也可称为地震海浪,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地震波和海啸差不多上由机械振动引起的机械波B.波源停止振动时,海啸和地震波的传播赶忙停止C.地震波和海啸都有纵波D.地震波和海啸具有能量,随着传播将愈来愈强、答案:AC20.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理想变压器的两端共接有4只规格相同的灯泡,在开关S闭合的情形下,4只灯泡的亮度相同,若将开关S断开,灯泡都可不能损坏,则()A.灯泡L1比S闭合时暗一些B.灯泡L1比S闭合时亮一些C.灯泡L2、L3的亮度不变D.灯泡L2、L3比S闭合时亮一些答案:AD21.如图所示,竖直面内的虚线上方是一匀强磁场B,从虚线下方竖直上抛一正方形线圈,线圈越过虚线进入磁场,最后又落回到原处,运动过程中线圈平面保持在竖直面内,不计空气阻力,则()A.上升过程克服磁场力做的功大于下降过程克服磁场力做的功B.上升过程克服磁场力做的功等于下降过程克服磁场力做的功C.上升过程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大于下降过程中重力的平均功率D.上升过程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等于下降过程中重力的平均功率答案:AC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10题,共174分)22.(17分)A.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物体对支持面几乎没有压力,因此在这种环境中已无法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假设某同学在这种环境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图中O为光滑的小孔)来间接测量物体的质量:给待测物体一个初速度,使它在桌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设航天器中具有差不多测量工具.(1)物体与桌面间的摩擦力能够忽略不计,缘故是;(2)实验时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3)待测物体质量的表达式为m= 。
2023届高三下学期二模物理讲评课件

2023届高三下学期二模物理讲评课件一、导入引言欢迎各位同学参加2023届高三下学期二模物理讲评课。
本次讲评将对二模考试中的物理部分进行精准分析和点评,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为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总结考试概况1. 考试难度适中本次物理二模考试整体难度适中,难度与去年同期相比较为平稳。
在整张试卷中,涉及了力学、电磁学、光学以及近代物理等各个知识点,题型多样,既有选择题,也有简答题和计算题。
2. 重点关注的知识点根据考试结果的统计和分析,本次考试重点考察了以下几个知识点:- 新教材中的电磁感应和电路知识,结合实际应用进行考查;- 力学知识中的力的合成分解以及牛顿定律的应用;- 光学知识中的光的折射和光的干涉等内容。
三、难题解析与讲评1. 难题一:电磁感应与电路本题考察了电磁感应和电路的知识,涉及到楞次定律和电磁感应方程等内容。
在解题过程中,要注意结合电磁感应的规律,正确运用公式,理解题意并进行合理的推理和判断。
2. 难题二:力学中的合成分解此题主要考查了力学中的力的合成分解问题。
解题时需要将力的向量拆分成平行于倾角的分力,在确定坐标系后进行向量的运算,并结合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进行计算,最后得出准确的结果。
3. 难题三:光学中的折射问题本题考查了光的折射定律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解题涉及到折射定律的运用,需要找到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并运用折射定律求解出折射角。
在解题过程中,注意保留有效数字,进行准确的计算。
四、知识点巩固与扩展1. 电磁感应与电路电磁感应与电路是物理课中的重要知识点,掌握好这部分内容对于解题和理解其他知识点有着重要意义。
建议同学们通过多做习题、实验和模拟实验,加深对电磁感应和电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力学中的合成分解力的合成分解是力学中的基础概念,也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关键。
同学们可以通过多进行实验和实践,掌握好力的合成分解的原理和方法,加强对力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高三二模物理讲评课

高三二模试卷物理讲评课教案执教:李军宁一、知识点复习:牛顿第二定律 F=maW合= F·X COSα动能定理W合=E k2-E k1机械能守恒:E1=E2 E k1+E p1=E k2+E p2ΔE A减=ΔE B增转化ΔE k=-ΔE p二、实验题1.题目分析及得分情况2.讲解试卷题目3.举一反三(1)(2018届沈阳模拟)如图所示,在半径为0.2 m的固定半球形容器中,一质量为1 kg的小球(可视为质点)自边缘上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到达最低点B时,它对容器的正压力大小为15 N.重力加速度为g取10 m/s2,则小球自A点滑到B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 )A.0.5 J B.1.0 JC.1.5 J D.1.8 J(2)(2016年全国卷Ⅱ)小球P和Q用不可伸长的轻绳悬挂在天花板上,P球的质量大于Q球的质量,悬挂P球的绳比悬挂Q球的绳短.将两球拉起,使两绳均被水平拉直,如图所示.将两球由静止释放.在各自轨迹的最低点()A.P球的速度一定大于Q球的速度B.P球的动能一定小于Q球的动能C.P球所受绳的拉力一定大于Q球所受绳的拉力D.P球的向心加速度一定小于Q球的向心加速度(3) (2016年海南卷)如图,光滑圆轨道固定在竖直面内,一质量为m的小球沿轨道做完整的圆周运动.已知小球在最低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N1,在高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N2.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N1-N2的值为( )A.3mg B.4mgC.5mg D.6mg三、计算题1.分析题目及得分情况2.讲解试卷题目3.总结解题方法(1)动力学两类基本问题①已知受力情况,求物体的运动情况。
②已知运动情况,求物体的受力情况。
(2)解题方法:①“动力学”法两个分析—物体的受力分析和运动过程分析一个桥梁—加速度,由运动学公式和牛顿运动定律列方程求解。
②“动能定理或机械能守恒”法4.举一反三(1).(2016年天津卷)我国将于2022年举办冬奥会,跳台滑雪是其中最具观赏性的项目之一.如图所示,质量m=60 kg的运动员从长直助滑道AB的A处由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3.6 m/s2匀加速滑下,到达助滑道末端B时速度v B=24 m/s,A与B的竖直高度差H =48 m.为了改变运动员的运动方向,在助滑道与起跳台之间用一段弯曲滑道衔接,其中最低点C处附近是一段以O为圆心的圆弧.助滑道末端B与滑道最低点C的高度差h=5 m,运动员在B、C间运动时阻力做功W=-1 530 J,取g=10 m/s2.①求运动员在AB段下滑时受到阻力F f的大小;②若运动员能够承受的最大压力为其所受重力的6倍,则C点所在圆弧的半径R至少应为多大.(2).(2018·江苏无锡高三考前模拟)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2 kg的小物块静置于足够长的斜面底端。
文综试卷讲评(优质课课件)

!
(2)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政治常识,分析政府重视水利基础设施建
设的理由。(12分)
抓住这一主体 至关重要!
即回答政治 理论依据!
材料二: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以水 利为重点,大幅增加投入,完善建设和管护机制,推进小型病险水 库除险加固,加快大中型灌区配套改造,搞好抗旱水源工程建设, 完善农村小微型水利设施,全面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十二五”前 期要确保国家扩大内需的重点在建和续建项目顺利完成并发挥效益。 发挥产业政策作用,引导投资进一步向民生和社会事业、农业农村、 科技创新泣态环保汝源节约等领域倾斜。
谈谈(你)对(材料三)的认识。 (3)运用实践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三的认识。 是什么 题型:理解型 为什么 怎么办
A、实践的含义 B、实践的特征 实践相关 的知识 C、实践对社会 发展的作用 D、实践与认识 的关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人们在行动!
材料三:近年来,我国旱涝灾害不断,严重影响着人民群众的生产 和生活。 全国上下动用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同心协力抗击 思考 原因 灾害。在抗旱排涝的过程中,人们也在思考造成大旱大涝的原因。 旱涝的直接原因在于降水的多与少丶而大的气候背景是全球气候变 暖,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加剧破坏了大气结构,造成各种极端的 气候事件。旱涝的背后更有人祸因素: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而水 利设施建设又不足,各种应急不力等等。
答案要点:
1、必须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2、制定激励政策。
3、运用财政、税收、信贷等杠杆吸引资金流向。 4、国家加大财政投入。
参考答案:
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宏观调控是优化资源配置的重 要手段. (3分)加大财政支农投入,通过政府投入引导社会资金,是 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途径。(2分) ②制定鼓励政策,增 加农业的投资收益,增强农民的投资意愿和能力(3分)。运用财政、 税收、信贷等杠杆吸引社会资金建设农田水利基础设施(2分) ③ 运用法律和行政手段,严惩非法挪用资金的行为,保证农田水利建 设资金到位。(2分)
高三物理试卷讲评课课件

高三物理试卷讲评课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依据人教版高三物理教材,重点围绕高三物理试卷进行讲评。
具体章节包括:力学、电磁学、光学和现代物理部分。
详细内容涉及力的合成与分解、牛顿运动定律、电磁感应、光的折射与反射、量子物理等知识点。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物理试卷中的重点、难点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力的合成与分解、电磁感应现象、光的折射与反射。
2. 教学重点:试卷中的典型题目及解题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试卷、黑板、粉笔。
2. 学具:试卷、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分析试卷中的典型题目,引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2. 讲解:针对试卷中的重点、难点题目,进行详细讲解,分析解题思路和方法。
3. 互动:学生提问,教师解答,共同讨论试卷中的疑问。
4. 随堂练习:发放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高三物理试卷讲评2. 内容:a. 力的合成与分解b. 牛顿运动定律c. 电磁感应d. 光的折射与反射e. 量子物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力的合成与分解练习题b. 牛顿运动定律应用题c. 电磁感应现象分析题d. 光的折射与反射计算题2. 答案: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自我评价,分析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2. 拓展延伸:推荐相关物理课外读物,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习兴趣。
本节课通过试卷讲评,结合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环节,旨在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和解题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物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的把握与针对性讲解;2. 教学过程中的互动环节;3. 随堂练习的设计与实施;4. 作业设计与答案的详尽性;5.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
2021年高三高考模拟卷(二)理综物理含答案

2021年高三高考模拟卷(二)理综物理含答案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12页。
满分24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必做,共87分)注意事项:1.第I卷共20小题。
1~13题每小题4分,14~20题每小题5分,共87分。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以下数据可供答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H -1 C-12 N-14 O-16 Fe-56 Cu-64二、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 如图所示,A、B为同一水平线上的两个绕绳装置,用光滑挂钩挂一重降。
关于此过程绳上拉力大小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不变B.逐渐减小C.逐渐增大D.可能不变,也可能增大15. 如图所示,粗糙的斜面与光滑的水平面相连接,滑块沿水平面以速度v0运动.设滑块运动到A点的时刻为t=0,距A点的水平距离为x,水平速度为v x.由于v0不同,从A点到B点的几种可能的运动图象如下列选项所示,其中表示摩擦力做功最大的是()16.一某探月卫星的路线示意图如图所示,卫星由地面发射后经过发射轨道进入停泊轨道,然后在停泊轨道经过调速后进人地月转移轨道,再次调整后进人工作轨道,开始对月球进行探测.已知地球与月球的质量之比为p,卫星的停泊轨道与工作轨道的半径之比为q,卫星在停泊轨道和工作轨道上均可视为做匀速圆周运动,则()A.卫星在停泊轨道运行的速度大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B.地球与月球的密度之比为C.卫星在停泊轨道与工作轨道上运动时向心加速度之比为D.卫星在停泊轨道与工作轨道上运动时角速度之比为17. 如图甲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0:1,b是原线圈的中心抽头,图中电表均为理想的交流电表,定值电阻R=10Ω,其余电阻均不计.从某时刻开始在原线圈c、d两端加上如图乙所示的交变电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银柱
a
L、L1;大气压P0一直保持 不变,不计玻璃管和水银 的体积随温度的变化。求: L2。
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umg=mw2R
①, 解得:
。即转盘的转速应满足:
(2)若小明恰好落在转盘的最左端,设松 手位置C距A点距离为x1。
g R
g R
小明由 A 点运动到 C 点过程中:
x1
1 2
at 1 2 ③
,
v1
at
④小明松开手后:
1
H
1 2
gt 2 , L
R
x1
v 1 t⑥由以上各式联立解得
v0
为(-2h,-h)点以速度v0沿x轴正方向射出,经过
YMP
IⅡ
B1 B2 ONG
x
原点O处射入区域I后垂
直MN射入区域Ⅱ,(粒
子的重力忽略不计)求:
(1)区域I内磁感应
强度B2的大小;
(2)若区域Ⅱ内磁感应强度B2的大小是B1的
整数倍,当粒子再次回到MN时坐标可能值为多 少?
v0
YMP
IⅡ
B1 B2 ONG
水银柱
a
解析:
(1)若气体的内能不变,则温度T小变, 但气体的压强和体积可以改变,A项错误。 若气体的温度升高,体积增大,其压强可 以不变,C项错误。D违背热力学第二定 律,D项错误;热力学第一定律:Q+w= △U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内能故选B。
( 2 )本题考查理想气体状态
方程的相关计
算 .设管的横截面积为 S , 设水银柱在竖直放置
R2
2mv 0 2mv 0 (2分 ),所以坐标为:
B2q
nB 1 q
[d , ( 2 2 2 1)d Βιβλιοθήκη (n 3,4,5 )(2分 ) n
三.选考题
33.(15分)【物理——选修3—3】
(1)(6分)分子本身的体积和分子间
的作用力都可以忽略不计的气体,称为
是理想气体。对于一定量的理想气体,
运动,由几何知识可得
:d2
d
2
R
2 1
( 2 分 )由洛伦兹力充当向心力 :
B 1qv
m
v2 R1
(1分 )可解得:
B1
mv 0 qd
(2分
)
(2)当带电粒子进入区域Ⅱ 做匀速圆周与
PG 边相切时磁感应强度 B0,由几何知识可得
此时:
R2
1 d (1分 )有洛伦兹力充当向心: 2
B 0 qv
m
v2 R2
g
g
( aH L R ) aH ) 2 x ( aH L R )
g
g
g
aH ) 2 范围内松手。 g
25.(19分)如图所示,
在直角坐标xOy内,在
第1象限的区域I内存在
垂直于直面向外宽度为
d的匀强磁场,区域Ⅱ
内存在垂直于纸面向里宽度为d/2的匀强磁场;
在第三象限存在沿Y轴正向的匀强电场,以质 量为m带电量为+q的带电粒子从电场中的坐标
同心圆梦模拟二理科综合试卷讲评
一.选择题
答案 14
15
16
17
题号 B
BC
B
BD
答案 18
19
20
21
题号 AC
D
C
A
15.
A B
16.
I
I1 M
P
I2 N
Q
O
U1 U
17.
18.
20.
21.
二.实验题
22.
答案: (1)匀速1分 (),匀1分 减) 速 0.3( , ( 52分); (2)1( 12分)
(2分 )
求得: B0 2
2 mv qd
0
当 B2
B 0时粒子将穿
过 PG 不能回到 MN ,要使粒子重新回到 MN 需
足 B2 B0,由 B2的大小是 B1的整数倍所以: B2 3B1 ,4B1 ,5B1 ,6B1 (2分 )
结合几何知识由再次回 到MN 时纵向坐
标为: y ( R1 d ) 2 R2 (3分 )
下,转盘的转速ω应该满足什么条件?
(2)若小明恰好能落在转盘上,则小明应
在距A点多远的C点释放?
H
CB
ω
D OR L
答案:
(1) g
R
(2)( aHLR aH)2 x( aHLR aH)2
g
g
g
g
在解转析盘:边缘(1位)若置小受明到不的被静甩摩下擦转力盘应,小则于小或明等
于其最大静摩擦力,且恰好提供其运动的向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若气体的内能不变,其状态也一定不变 B.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可能减少 C.若气体的温度随时间不段升高,其压强
也一定不断增大 D.气体吸收的热量可以完全转化为功
答案:B
(2)在一端封闭、内径均匀 的长直玻璃管内,有一段水银
柱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a。 将管口向上竖直放置,若温度
A
CB
ω
H
D OR
L
直杆在电动机带动下能从A点沿水平方 向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 直线运动,运动中杆始终竖直。已知 小明质量为m, 转盘动摩擦凶 数为μ,重力 加速度为g。 求:
A
H
CB
ω
D OR L
(1)假设小明落到
转盘上时相对转盘的
速度瞬间减为零,为
A
保证小明落在转盘的
任何位置都不会被甩
x
答案:
(1)B 1m q0dv(2)d [,(
2221)d]n (3,4,5) n
解析: (1 )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
做平抛运动
设到达原点是竖直方向
速度为 v y , 可得: 2 h v 0 t,
h v y t,( 2 分 )可得: 2
v0 vy
由运动的合成可得: v 2 v 0方向与 x 轴 正方向成 45 ,粒子进入区域Ⅰ做匀 速圆周
23.
答案 1 ) : 如 (4分 ( )图 ( 2) 1.5(2分 ); 1.0(2分 ); 0.2(2 5分 )
三.计算题
24.(13分)如图所示为“快乐向前冲”娱乐 场的滑道示意图,其中AB为直滑道,水面上 漂浮一半径为R、转速为ω、铺有海绵垫的转 盘,转盘轴心离平 台的水平距离为L。 小明(可视为质点) 从高为H的平台边 缘抓住竖直杆,竖
时产生的压强为 Ph ,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有:
( p 0 p h ) SL ( p 0 p h ) SL 1
: x1 (
aH L R ) g
aH ) 2 g
若小明恰好落在 转盘的最右端 , 设松手
位置 C 距 A 点距离为
x
,小明由
2
A 点运动到
C点
过程中:
x2
1 2
at
2 2
⑦
,v2
at 2 ⑥小明松开手后
L x 2 R v 2 t⑨ ,由⑤⑦⑧⑨联立解得: x 2
( aH L R ) aH ) 2 , 则小明应在距 A 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