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柱墩验算(1)

合集下载

柱模验算

柱模验算

二、独立柱模板验算:根据施工工艺要求,地库柱一次浇筑高度为 2.5m,而裙房柱高(一次性浇筑高度)为3.5m,故独立柱模板验算以裙房首层柱为对象。

柱截面尺寸500*500mm,模板面板采用12mm厚竹胶合板,面板背面沿竖向加50*100mm木楞,间距240mm,木楞外采用2Ф48×3.5钢管做柱箍,柱高3.5m,柱箍间距500mm。

一、荷载计算:1、砼侧压力标准值⑴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F1=0.22RcToβ1β2V1/2=0.22×24Rc200/(15+15) ×1.2×1.2×3.51/294.83KN/㎡=RcH=24×3.5=84 KN/㎡F2故取F=84 KN/㎡作设计依据。

2⑵计算距底部1/3高度处的侧压力标准值P/=Rc2/3H=24×2/3×3.5=56KN/㎡⑶新浇砼对模板侧压力标准值的设计依据值=(F2+P/)/2=(84KN/㎡+56 KN/㎡)/2=70KN/㎡2.倾倒混凝土产生的水平荷载:取P’=2KN/㎡3.侧压力组合设计值:F=γ0(γ1+γ2P’)=0.9×(1.2×70KN/㎡+1.4×2KN/㎡)=78.12 KN/㎡二、模板面板计算:采用12mm的竹胶合板,背肋方木间距240mm。

取1000mm宽计算线荷载。

1.荷载计算⑴计算强度、稳定性时的荷载设计值:永久荷载与可变荷载总和的设计值(乘分项系数后)q1 =F=78.12 KN/㎡⑵验算挠度时的荷载标准值:仅永久荷载总和的标准值(乘分项系数前)q2 ==70KN/㎡1.抗弯强度计算:a. 截面惯性矩:I=1/12×bh3 =1/12×1000mm×123mm3 =144000mm4b.截面抵抗矩:W=1/6×bh2 =1/6×1000mm×122mm2 =24000 mm3 c.弹性模量:E=9898N/mm2 (查资料)d.抗弯强度设计值:f m =30 N/mm2=30Mpa (查资料)M=0.125 q1 L2=0.1×78.12 KN/㎡×1000mm×2402mm2=0.125×78.12 N×1000/106mm2×1000mm×2402mm2=562461N.mm б=M/W=562461 N.mm /24000 mm3=23.44N/mm2<[f m]=30N/mm2强度满足要求。

方桩复合地基承载力验算案例(手算)

方桩复合地基承载力验算案例(手算)

复合地基承载力验算方桩地基处理方案:边长0.2m ,桩间距0.6m ,桩长6m 。

方桩复合地基承载力验算:根据地质资料,方桩所在土层为4.03m 细砂,1.97m 深淤泥质土。

查经验值得,两种土层与方桩的极限侧阻力分别为12kPa 、23kPa 。

由地质资料,淤泥质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75kPa 。

则单桩承载力:p p i ni si p a A q l q u R α+=∑=1基承载力折减系数。

为桩端天然地为桩截面积,载力特征值,为桩端地基土未修正承土的厚度,层为第层土的侧阻力特征值,为桩周第为桩的周长,为单桩承载力,其中αp p i si p a A q l q u R i i 4.06.0~4.004.02.07597.1,03.412,238.042.0222121,取为αm A kPaq ml m l kPaq q mu p p s s p ========⨯=kN R a 3.9404.0754.0)1297.12303.4(8.0=⨯⨯+⨯+⨯⨯=复合地基承载力:sk pspk f m 1m f )(-+=βA R a 。

为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数,为桩间土承载力折减系为桩土置换率,值,为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其中sk spk f m f βa75f 8.09.0~5.00.139m sk kP ==高值,取由于设置碎石垫层可取为βkPa kPa 22037975)139.01(8.004.03.94139.0f spk >=⨯-⨯+⨯=(满足)软弱下卧层地基承载力由于方桩未打穿淤泥质土层,因此须对6m 深处淤泥质土层进行承载力验算。

三孔涵洞:az cz z f p p ≤+其中z p 为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的附加应力,cz p 为软弱下卧层顶面处土自重压力,az f 为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经深度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tan 2)(tan 2()(θθz l z b p p lb p c k z ++-= 其中l 为基础长,b 为基础宽,c p 为基础底面处土自重压力,z 为基础底面至软弱下卧层距离,θ为应力扩散角。

墩柱模板和脚手架验算

墩柱模板和脚手架验算

一、墩柱模板验算1、墩柱模板验算墩柱模板采用Φ2.2m×2两块半圆形钢模板拼装而成,面板采用5mm厚钢板,竖肋采用[8mm槽钢,间距为430mm,横肋采用[8mm槽钢,间距400mm。

模板要求尺寸准确、平直、转角光滑、接缝平顺。

模板采用Φ20mm螺栓连接成整体,以保证其模板刚度、强度及稳定性,使其满足施工要求。

荷载确定:采用大模板混凝土浇筑模型浇筑高度为6m,最大侧压力P≥50KN/m2时,模板荷载简化为顶部高度2.1m范围荷载按照三角形分布,2.1m以下按矩形分布。

计入混凝土振捣荷载2KPa。

模板采用Φ2.2m×2两块半圆形钢模板拼装而成,面板采用5mm厚钢板,竖肋采用[8mm 槽钢,间距为430mm,横肋采用[8mm槽钢,间距400mm。

验算2.1m深度以下模板面板的强度、挠度:荷载为:q=1.2×(50+2)KPa=62.4 KPa计入线荷载1:q1=q×0.42=26.208KN/m,(x方向,两横向背肋间距)计入线荷载2:q2=q×0.40=24.96KN/m,(y方向,两横向背肋间距)l y/l x=0.95按均布荷载下四边简支板计算,得弯矩、挠度系数如下(查表):M x=0.0324,M y=0.028,f=0.00324,M x=0.0324×q1l12=0.0324×26.208×0.42=0.1359 KN·m=135.9 N·mM y=0.028×q2l22=0.028×26.208×0.42=0.1118KN·m=111.8N·mσx=6 M x/bh2=6×135.9÷0.42÷0.0052÷106=88.151MPaσY=6 M x/bh2=6×111.8÷0.4÷0.0052÷106=67.08MPa所以σmax=σx=88.151MPa<[σ]=181 MPa;满足要求。

700X700柱模板验算

700X700柱模板验算
3 柱模板箍验算
3.1 柱宽700mm向:用2根Ф48×3.5钢管
(1)荷载 P=45.3×0.3×0.45=6.1KN
(2)强度验算
Mmax=6.1×0.43-3.05×0.3=1.71KN.m
W=2×5080=10160mm3
=M/W=1710000/10160=168.3 N/mm2<[ ]=215N/mm2满足要求
F=Rc.H=25×2.0=50KN/㎡
取F=45.3 KN/㎡
(1)模板验算:按两跨连续计算
用50×100松方木,间距300mm
M=0.125×45.3×0.32=0.509KN.m
W=1000×182/6=54000mm3
=M/W=509000/54000=9.4 N/mm2<[ ]=16N/mm2满足要求
2 竖向立档验算:按跨度500mm四跨验算
q=45.3×0.3=13.6KN/m
(1)强度验算
Mmax=0.107×13.6×0.452=0.295KN.m
W=50×1002/6=83333mm3
=M/W=295000/83333=3.54 N/mm2<[ ]=13N/mm2满足要求
(2)剪应力验算
Z43柱模板验算:700×700mm截面尺寸
1 柱模验算
柱高6m分两次支模浇完,砼浇筑速度
V=1.80m/hβ1=1.2β2=1.15 T=300Ct0=200/30+15=4.45
新浇砼侧压力标准值:
F=0.22Rc·t。·β1·β2·V1/2=0.22×25×4.45×1.2×1.15×
=33.78×1.34=45.3KN/m
(2)剪应力验算
V=0.625×45.3×0.3=8.49 KN

墩柱施工方案及模板验算

墩柱施工方案及模板验算

C匝道桥墩柱专项施工方案墩柱专项施工方案审核人:审定人:编制日期:目录1 编制依据及原则 (3)1.1 编制依据......... .. (3)1.2 编制原则......... (3)2 工程概况 (4)2.1 C 匝道桥....................... .. (4)3 管理机构和资源配置 (5)3.2 劳动力安排....................... . (6)3.3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 (6)4 重点、难点分析及对策6 4.1 难点............. .. (6)4.2 重点............. .. (7)4.3.1 模板的拼装就位和施工平台的搭设4.3.2 钢筋安装.4.3 重点、难点的对策74.3.3 墩柱混凝土外观质量 ........... 7 4.3.4工序组织,资源合理利用 (7)5施工工艺及方法 (7)5.1 施工工艺流程 (7)5.1.1 施工准备 . ..................................... 8 5.1.2 钢筋制作安装 ............... 9 5.1.3 模板加工 . ..................................... 9 5.1.4 模板验算( Y 型墩) ........... 12 5.1.5 模板验算(花瓶墩) ........... 16 5.1.6 模板加固及安装方法 ........... 20 5.1.7 墩柱支架施工 ............. 20 5.1.8墩柱混凝土浇筑 (20)21 21 21 ... 21 (21)7.1 安全管理目标 .......... 22 7.2 安全组织机构 .......... 22 7.3安全保证措施 (22)8 环保、水保措施 (24)6 质量管理目标及保证措施 6.1 质量目标 ........ 6.2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 6.3 质量管理体系 .... 6.4 质量保证体系 ....7 安全管理目标及保证措施 (22)1 编制依据及原则1.1 编制依据1、桥梁工程施工图纸、地质报告及招、投标文件文件。

柱墩的布置和冲切计算,看这一篇就够了!

柱墩的布置和冲切计算,看这一篇就够了!

柱墩的布置和冲切计算,看这⼀篇就够了!1前⾔冲切破坏是指在集中反⼒作⽤下,在板内产⽣正应⼒和剪应⼒,尤其在柱或者墙等冲切构件的四周合成较⼤的拉应⼒,当主拉应⼒超过混凝⼟抗拉强度的时候,沿冲切构件四周出现斜裂缝,在板内形成锥体斜截⾯破坏,破坏形状类似从板中冲切形成。

板的抗冲切能⼒与板的厚度、混凝⼟等级、集中荷载或集中反⼒分布⾯积等因素有关。

平板式筏基的板厚应该满⾜受冲切承载⼒的要求。

地基规范8.4.7条第⼀款,平板式筏基抗冲切验算应符合下列规定:平板式筏基进⾏抗冲切验算时应考虑作⽤在冲切临界⾯重⼼上的不平衡弯矩产⽣的附加剪⼒。

对基础的边柱和⾓柱进⾏冲切验算时,其冲切⼒应分别乘以1.1和1.2的增⼤系数。

距柱边h0/2处冲切临界截⾯的最⼤剪应⼒τmax应按公式1、公式2进⾏计算(图1)。

板的最⼩厚度不应⼩于500mm。

图1 内柱冲切临界截⾯⽰意图1-筏板 2-柱地基规范8.4.7条第⼆款:当柱荷载较⼤,等厚度筏板的冲切承载⼒不能满⾜要求时,可在筏板上⾯增设柱墩或在筏板下局部增加板厚或采⽤抗冲切钢筋等措施满⾜受冲切承载⼒要求。

2上柱墩和下柱墩根据柱墩和筏板的相对位置,可以将柱墩分为上柱墩和下柱墩。

上柱墩通常有效刚性⾓范围⼤,筏板底部钢筋受⼒直接,利⽤率⾼,施⼯难度⼩,可以节约混凝⼟⽤量,但对使⽤空间有不利影响。

下柱墩有效刚性⾓范围⼩,筏板底部钢筋受⼒不直接,利⽤率低,施⼯难度较⼤,且质量难以保证。

上柱墩与下柱墩的⽐较可以见表1。

设计⼈员可以根据⼯程实际情况选择布置上柱墩还是布置下柱墩。

上柱墩与下柱墩的⽐较表1JCCAD中可以通过柱墩布置菜单布置上柱墩和下柱墩,如图2所⽰。

3刚性柱墩和柔性柱墩通过查刚性⾓程序还会判断柱墩是刚性柱墩还是柔性柱墩。

刚性柱墩是指柱墩尺⼨完全涵盖于冲切破坏锥体以内,即从柱边缘引出45度线与柱墩侧⾯相交,如图3和图4所⽰。

刚性柱墩的厚度对于冲切没有帮助,柱冲切变成柱墩冲切,冲切厚度依然是筏板厚度,只是冲切体由柱变成柱墩,冲切范围扩⼤,上部荷载不变,冲切⼒变⼩,所以其冲切安全系数还会提⾼,⼯程设计的时候,应该尽量避免出现刚性柱墩。

墩柱盖梁工字钢验算_pdf

墩柱盖梁工字钢验算_pdf
τ=Q.Sx/Ix.δ 其中 Sx—中性轴以上的毛截面对中性轴的静矩 I50a 工字钢为
1084.1cm3
δ—验算截面处腹板厚度 I50a 工字钢为δ=12mm
Ix—截面惯性矩 I50a 工字钢为 46472cm4 τ=443×1084.1÷12÷46472÷2÷10=43Mpa<[τ]=1.3×
80 80
5、刚度校核: 端部挠度 fC=fD=qaL3(6a2/L2+3a3/L3-1)/(24EI)
筑龙网
=164*103*3.1*6.63*(6*3.12/6.62+3*3.13/6.63-1)/(24EI)/2 =20mm(E=210Gpa,I=4.6472*10-4m4) 跨中挠度 fO=qL4×(5-24a2/L2)/(384EI)
=164*103*6.64/(384*210*109*4.6472*10-4)*(5-24*3.12/6.62) /2=1mm<L/400=17mm 经检算,该工字钢梁强度符合要求、跨中挠度满施工规范要求, 端部挠度较大,施工中在悬臂部位应搭设支架并预留反拱度。 55#-71#墩盖梁使用工字钢作横梁计算
=164*103*6.64/(384*210*109*4.6472*10-4)*(5-24*3.12/6.62) /2=1mm<L/400=17mm 经检算,该工字钢梁强度符合要求、跨中挠度满施工规范要求, 端部挠度较大,施工中在悬臂部位应搭设支架并预留反拱度。 反拱度值计算: 当 在 支 点 外 任 意 一 点 处 的 挠 度 值 为 : fO = 6qa3L /(24EI) + 3qb4/(24EI)-qL3a/(24EI) 当 b=1m 时,
=89*103*6.84/(384*210*109*2.1714*10-4)*(5-24*2.272/6 .82)=1.3cm<L/400=1.7cm

桥梁墩柱偏差验算

桥梁墩柱偏差验算

桥梁墩柱偏差验算
桥梁墩柱偏差验算是通过对某一桥梁墩柱的实际尺寸和位置与设计尺寸和位置进行比较来判断其是否存在偏差,并计算偏差的数值。

具体步骤如下:
1.测量实际的墩柱尺寸和位置,包括墩柱的高度、宽度、厚度、中心线位置等。

2.比较实际尺寸和位置与设计尺寸和位置的差异,计算出偏差的数值及方向。

3.评估偏差的影响程度,根据设计标准和规范进行判断。

4.如有必要,进行调整或修正,确保墩柱的实际尺寸和位置符合设计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桥梁墩柱偏差验算时需要严格遵循设计标准和规范,并应使用精准的测量工具和方法进行测量和计算,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计算依据
1.《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2005)
2.《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3-2005)
3.《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
4.《铁路桥涵设计甚本规范》(TB10002.1)
5.《铁路砼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TB10210-2001)
6. 相关计算手册
二、计算前提
1.砼灌注速度:V=1.0m/h (泵送砼)
2.砼容重取值: γ=25KN/m 3
3. 面板:δ=6,材均采用Q235
4. 横肋:[140、布置间距750mm,竖肋:[100,间距300mm,法兰:12mm*100,材均采用Q235
三、检算主控项
1.面板
2.横肋
3.竖胁
四、荷载分析
1.计算初值
浇注速度V=2m/h,混凝土溶重γ=25KN/m 3,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为12小时,混凝土入模温度c 020。

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
1、 新浇注混凝土对模板侧面的压力标准值:
F=0.22r c t 0β1β2V 1/2
F: 新浇注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KN/M 2)
r c: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KN/m 3)
t 0:新浇注混凝土的初凝时间(H) ,可按实测确定.当缺乏试验资料时,可采用t 0=200/(T+15)计算(T 为混凝土温度)
V:混凝土的浇注速度(m/h)
H: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注混凝土顶面的总高度(m)
β1:处加剂影响修正系数,不掺外加剂时取1.0;掺具有缓凝作用的外加剂时取1.2;
β2: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当坍落度小于20MM 时,取0.85;50~90MM 时,取1.0;110~150MM 时,取1.15。

22
121210/79.128215.12.1122522.022.01m KN V B B t r F c =⨯⨯⨯⨯⨯==
风压:F2=V 2/1600=32.6*32.6/1600=0.662/m KN (此风压为12级,风速为32.6m/s
F=F1+F2=129.452/m KN
一、主控项检算
1. 面板计算
(1)面板强度
按相邻两边固定和另外相邻两边简支近似计算,跨度分别为: L x =300cm L y =1000cm L x / L y =300/1000=0.3 查表得00261.0,0017.0,0416.0===Kf Km Km y x
取1mm 宽的板条作为计算单元,荷载q=0.13×1=0.13N/mm,
面板的截面系数:261bh W ==26161
⨯⨯=36mm
求跨中弯矩:
mm N l q Km M mm
N l q Km M y y y x x x ∙==∙∙=∙==∙∙=30.2191000*129.0*0017.098.482300*129.0*0416.022
22
取钢材的泊松比V=0.3,故需换算为:
mm N vMx My v M mm
N vMy Mx v M y x /19.36498.4823.03.219)(/77.54830.2193.098.482)(=⨯+=+==⨯+=+=
应力为:。

Mpa Mpa W M 满足要求21546.91677
.548max
max <===σ
挠度验算mm N V Eh B ·1047.41)3.01(126101.2)1(125235230⨯=-⨯⨯=-=
满足要求
5001
909130033
.033.01047.41300064.000261.0·max 54
04≤===⨯
⨯⨯==l W mm
B ql Kf W
2.竖肋[10#(@300)
竖肋作用宽度为300cm,
线荷载q=0.130×300=39.00N/mm
单跨梁设计验算
---------------------------------------------------------------------
工程名称:竖向内布肋梁编号: LL2 2016-4-12 下午7:45:16
一、梁的静力计算概况
1、单跨梁形式:简支梁
2、荷载受力形式: 1-7
3、计算模型基本参数:长 L =1 M
4、均布力:标准值qk=qg+qq =39+0=39 KN
设计值qd=qg*γG+qq*γQ =39*1.2+0*1.4=46.8 KN
二、选择受荷截面
1、截面类型:槽钢: [ 10
2、截面特性: Ix=198cm4 Wx=39.7cm3 Sx=23.5cm3 G=10kg/m
翼缘厚度 tf= 8.5mm 腹板厚度 tw= 5.3mm
三、相关参数
1、材质:Q235
2、x轴塑性发展系数γx:1.05
3、梁的挠度控制[v]:L/250
四、内力计算结果
1、支座反力 RA = qd * L / 2 =23.4 KN
2、支座反力 RB = RA =23.4 KN
3、最大弯矩 Mmax = qd * L * L / 8 =5.85 KN.M
五、强度及刚度验算结果
1、弯曲正应力σmax = Mmax / (γx * Wx)=140.34 N/mm2
2、A处剪应力τ A = RA * Sx / (Ix * tw)=52.4 N/mm2
3、B处剪应力τ B = RB * Sx / (Ix * tw)=52.4 N/mm2
4、最大挠度 fmax = 5 * qk * L ^ 4 / 384 * 1 / ( E * I )=1.25 mm
5、相对挠度 v = fmax / L =1/ 803.2
弯曲正应力σmax= 140.34 N/mm2 < 抗弯设计值 f : 215 N/mm2 ok!
支座最大剪应力τmax= 52.4 N/mm2 < 抗剪设计值 fv : 125 N/mm2 ok!
跨中挠度相对值 v=L/ 803.2 < 挠度控制值[v]:L/ 250 ok!
验算通过!
-------------------------detail之单跨梁设计-------------------------
简支梁设计验算
---------------------------------------------------------------------
简支梁名称:墩柱模板背带 2016-4-12 下午 07:50:18
一、简支梁几何条件:
梁长 L: 2 M
梁间距(受荷面宽) B: .75 M
二、荷载参数及挠度控制:
恒载标准值 g: 70 KN/M2
活载标准值 q: 2 KN/M2
恒载分项系数γG: 1.2
活载分项系数γQ: 1.4
挠度控制: 1/ 250
三、截面选择(H型截面):
H 截面高*截面宽*腹板厚*翼缘厚:H 140* 100* 12* 18 mm
材性:Q235B
截面特性: Ix: 1461.76 cm4
Wx: 208.82 cm3
Sx: 126.02 cm3
(单位自重) G: 38 Kg/M
四、验算结果:
梁上荷载标准值: qk=g+q= 72 KN/M2
梁上荷载设计值: qd=γG*g+γQ*q= 86.8 KN/M2
单元长度荷载标准值: qkl=qk*B= 54 KN/M
单元长度荷载设计值: qdl=qd*B= 65.09 KN/M
跨中弯矩: Mmax=1/8*(qdl+0.01*G)*L^2= 32.77 KN.M
支座剪力: Vmax=1/2*(qdl+0.01*G)*L= 65.54 KN
弯曲正应力:σ=Mmax/(1.05*Wx) 支座最大剪应力:τ=Vmax*Sx/(I*tw)
弯曲正应力σ= 149.45N/mm2 < 抗弯设计值σk : 215N/mm2 ok!
支座最大剪应力 v= 47.08N/mm2 < 抗剪设计值 vk : 125N/mm2 ok!
跨中挠度相对值 1/[]= 1/ 531.9 < 挠度控制值 1/[]:1/ 250 ok!
跨中挠度:f=5/384*(qkl*L^4)/(206E3*Ix)= 3.76 mm
验算通过!
-------------------------Detail之简支梁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