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渗透原理和反渗透膜PPT课件
合集下载
《反渗透水处理技术》课件

反渗透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工业 、商业和家庭等各个领域的水 处理,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节能环保
反渗透技术能耗低,且无需使 用化学药剂,对环境友好,符 合绿色环保理念。
自动化程度高
反渗透水处理系统通常配备自 动化控制装置,可实现远程监
控和操作,降低人工成本。
反渗透技术的局限性
对进水水质要求高
反渗透技术对进水水质要求较为严格 ,需进行预处理以降低污染物浓度和 悬浮物含量。
反渗透膜的清洗与更换
清洗周期
根据反渗透膜的污染程度和产水 质量,确定清洗周期,一般建议
为每3-6个月进行一次清洗。
清洗方法
采用专用的反渗透膜清洗剂进行 清洗,清洗时需要将膜元件从反 渗透系统中取出,用清洗剂浸泡 或用专用的清洗设备进行清洗。
01
03
02 04
更换周期
反渗透膜的更换周期根据膜的使 用寿命和产水质量确定,一般建 议为每2-3年更换一次。
其他设备的维护与保养
定期检查
对反渗透水处理系统的其他设备 进行定期检查,包括流量计、压 力表、阀门等,确保设备的正常
运转。
保养与润滑
对需要润滑的设备进行定期润滑保 养,如阀门、轴承等,保持设备的 良好运转状态。
清洁与除垢
对设备进行定期清洁和除垢,防止 设备内部结垢和堵塞,确保设备的 正常运转和延长使用寿命。
要求
选用优质活性炭,定期更换或再生,保证过滤效果和出水质量。
阻垢剂加药装置
作用
通过向水中添加阻垢剂,防止反渗透 膜表面结垢,保护膜元件。
要求
根据水质和膜元件的要求选择合适的 阻垢剂,控制加药量,确保阻垢效果 。
保安过滤器
作用
过滤掉水中残留的微小颗粒、悬浮物等杂质,保护高压泵和反渗透膜。
节能环保
反渗透技术能耗低,且无需使 用化学药剂,对环境友好,符 合绿色环保理念。
自动化程度高
反渗透水处理系统通常配备自 动化控制装置,可实现远程监
控和操作,降低人工成本。
反渗透技术的局限性
对进水水质要求高
反渗透技术对进水水质要求较为严格 ,需进行预处理以降低污染物浓度和 悬浮物含量。
反渗透膜的清洗与更换
清洗周期
根据反渗透膜的污染程度和产水 质量,确定清洗周期,一般建议
为每3-6个月进行一次清洗。
清洗方法
采用专用的反渗透膜清洗剂进行 清洗,清洗时需要将膜元件从反 渗透系统中取出,用清洗剂浸泡 或用专用的清洗设备进行清洗。
01
03
02 04
更换周期
反渗透膜的更换周期根据膜的使 用寿命和产水质量确定,一般建 议为每2-3年更换一次。
其他设备的维护与保养
定期检查
对反渗透水处理系统的其他设备 进行定期检查,包括流量计、压 力表、阀门等,确保设备的正常
运转。
保养与润滑
对需要润滑的设备进行定期润滑保 养,如阀门、轴承等,保持设备的 良好运转状态。
清洁与除垢
对设备进行定期清洁和除垢,防止 设备内部结垢和堵塞,确保设备的 正常运转和延长使用寿命。
要求
选用优质活性炭,定期更换或再生,保证过滤效果和出水质量。
阻垢剂加药装置
作用
通过向水中添加阻垢剂,防止反渗透 膜表面结垢,保护膜元件。
要求
根据水质和膜元件的要求选择合适的 阻垢剂,控制加药量,确保阻垢效果 。
保安过滤器
作用
过滤掉水中残留的微小颗粒、悬浮物等杂质,保护高压泵和反渗透膜。
反渗透技术-教学课件-

原理图
反渗透原理
反渗透:渗透平衡时,如果在浓溶液侧 施加一个压力,那么浓侧的溶剂会在压力作 用下向淡水一侧渗透,这个渗透由于与自然 渗透相反,故叫反渗透(RO)。
-反渗透膜
反渗透膜
反渗透膜利用半透膜透水不透盐特性, 在压力推动下,溶液中的水分子透过膜,而 其它分子、离子、细菌、病毒等被截留,从 而达到纯化水的目的。
工艺流程
超滤水箱→反渗透系统进水泵→(酸、还 原剂、阻垢剂加药装置)→5 m保安过滤器→高压 泵→反渗透膜组件→反渗透产水水箱
·反渗透系统
· 温度 · PH值 · 浊度 · Fe或锰 · SDI值 · 余氯 · CODcr · 石油类或油脂
:5-45℃ :3-10 :<1NTU :<0.05 ppm
•“反渗透” 技术介绍
-反渗透原理
·反渗透原理
渗透原理
渗透:指稀溶液中的水分子自发地透过半透 膜进入浓溶液的过程。
渗透压:指某溶液在自然渗透过程中,浓溶 液液面不断升高,稀溶液液面相应降低,直到两侧 形成的水柱压力抵消了水分子的迁移,溶液两侧的 液面不再变化,渗透达到平衡点,此时的液柱高差 称为该溶液的渗透压。
△ π — 膜两侧的渗透压
d — 膜厚度 盐通量:QS=KS×A×△C/d
QS — 盐通量 KS — 盐透过系数(取决于膜的类型和温度) A — 膜表面积 △C — 膜两侧的浓度剃度
△ π — 膜两侧的渗透压
d — 膜厚度
·世界上主要的反渗透膜供应 商
· 流体(KOCH) · 陶氏(FILMTEC) · 海德能(HYDRANAUTICS) · 东丽(TORAY) · 通用电气(DESEL) · 世韩(SAEHAN) · 东洋纺(TOYOBO) · 杜邦(TRISEP)
反渗透课件

良好的化学稳定性
良好的机械强度
反渗透膜具有良好的耐酸、耐碱、耐氧化 剂等化学性能,能够在多种化学环境下使 用。
反渗透膜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能够承受 一定的压力和摩擦力,不易破损。
反渗透膜的选择与使用
根据水质选择反渗透膜
01
不同地区的水质不同,应选择适合当地水质的反渗透膜。
根据产水要求选择反渗透膜
02
高效去除污染物、降低处理成本、提高水质
详细描述
反渗透技术也可应用于工业废水处理,能够高效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如重金属 、有机物和悬浮物等。通过反渗透技术,可以降低废水处理成本,提高水质,满 足工业生产用水和排放标准。
饮用水处理项目
总结词保障ຫໍສະໝຸດ 用水安全、满足健康标准、口感良好详细描述
反渗透技术广泛应用于饮用水处理项目,能够去除水中的有害物质、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保障饮用水安全。 处理后的水符合健康标准,口感良好,满足人们对高品质饮用水的需求。
建立维护档案
建立反渗透系统的维护档案, 记录系统的运行和维护情况, 为后续的保养和维护提供参考
。
反渗透技术的优势
04
与局限性
反渗透技术的优势
01
02
03
04
高效脱盐
反渗透技术能够去除水中的溶 解盐、重金属离子、有机物等
,实现高效脱盐。
节能环保
反渗透技术采用压力驱动,运 行能耗较低,同时避免了对环
质。
工业用水处理
用于工业生产过程中对 水质的净化处理,如锅 炉补给水、工艺用水等
。
海水淡化
利用反渗透技术将海水 转化为淡水,解决人类
对淡水资源的需求。
污水处理
用于污水处理和回用, 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反渗透系统培训》课件

综合考虑。
03
提高产水量的方法
为了提高反渗透系统的产水量,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如优化膜组件的排
列方式、增加系统运行压力、降低进水浊度和悬浮物含量等。
脱盐率
脱盐率
反渗透系统的脱盐率是指反渗透膜对盐分的去除率,通常 以百分比表示。脱盐率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反渗透系统对盐 分去除的效果。
影响因素
脱盐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进水盐分、系统运行压力 、反渗透膜的材质和性能等。在选择反渗透膜时,需要根 据实际需求和进水条件进行综合考虑。
提高回收率的方法
为了提高反渗透系统的回收率,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如优化膜组件的排列方式、降低系统 运行压力、提高进水水质等。
能耗与水耗
能耗与水耗
反渗透系统的能耗与水耗是指系统运行过程中所消耗的能源和水 资源。能耗通常以千瓦时/吨或千瓦时/立方米为单位,水耗通常以
吨/吨或立方米/立方米为单位。
影响因素
02
反渗透膜的种类和性能对产水质 量和系统的运行效率有重要影响 ,需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反 渗透膜。
后处理
后处理是对反渗透产水的进一步处理 ,以满足不同应用的需求。常见的后 处理工艺包括消毒、除盐、去离子和 除气等。
后处理能够提高产水的品质,满足工 业用水、饮用水和超纯水等不同领域 的要求。
反渗透系统的运行与维护
消毒方法
定期对反渗透系统进行消毒,以防止微生物滋生,消毒时应选用适当的消毒剂 ,避免对系统造成损坏。
PART 05
反渗透系统的应用案例分 析
工业用水处理案例
工业用水处理案例
反渗透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用水处理,如电子、电力、化工 、制药等领域。通过反渗透系统,可以去除水中的离子、有 机物、微生物等杂质,提供高质量的工业用水,提高生产效 率和产品质量。
反渗透过程 ppt课件

ppt课件
33
在溶解—扩散过程中,扩散是控制步 骤,假设它服从Fick定律, 则可推导出 透 水率 Fw为:
Fw
DwCwVw (p
RT
)
A(p
)
(4-6)
ppt课件
34
Fw
DwCwVw (p
RT
)
A(p
)
式中:Fw—透水速率,克/厘米2·秒;
ppt课件
12
真实溶液
计算真实溶液的渗透压,常用方法:
• 渗透系数法
• 凝固点下降法 • 简化法
ppt课件
13
渗透系数法
引入渗透系数φ以校正真实溶液的非理想性, 在文献中可查到各种溶质的φ值:
iCs RT
(4-2)
ppt课件
14
凝固点下降法
可以由凝固点下降求得渗透压:
Vb
T f h f
ppt课件
37
孔隙开闭学说
该学说认为膜内没有固定的连续孔道,
而是由于高聚物的链的热振动形成通道,使 渗透物质得以透过。如图4-6所示,若分子 (离子)a在链的一个振动周期内若能前进Δys 以上,就可以前进,若不能超过Δys就后退 回原处。
ppt课件
38
ppt课件
39
在未受压时,高聚物的链是无秩序的 布朗运动,当受压时,物质通过膜而要损 失一部分机械能,将被聚合物吸收,形成 图4-6中那样的有序振动,随着压力的增高, 吸收的能量变大,聚合物链的振动次数将 增加。
ΔC—膜两侧溶液的浓度差,克/厘米3;
B—DsKs/δ,膜的溶质渗透系数或称透盐系数,
表示特定膜的透盐能力,厘米/秒;
【反渗透技术】PPT

·反渗透技术的灵感由来 反渗透技术的灵感由来
1950年美国科学家有一回无意发现海鸥在海 年美国科学家有一回无意发现海鸥在海 上飞行时从海面啜起一大口海水,隔了几秒后 隔了几秒后, 上飞行时从海面啜起一大口海水 隔了几秒后 的海水,而产生疑问 而产生疑问。 吐出一小口 的海水 而产生疑问。因为陆地上 由肺呼吸的动物是绝对无法饮用 高盐分的海 水的. 解剖后发现海鸥体内有一层薄膜 薄膜,该薄 水的 解剖后发现海鸥体内有一层薄膜 该薄 膜非常精密,海水经由海鸥吸入体内后加压 海水经由海鸥吸入体内后加压,再 膜非常精密 海水经由海鸥吸入体内后加压 再 经由压力作用将水分子贯穿渗透过薄膜转化 经由压力作用将水分子贯穿渗透过薄膜转化 为淡水,而含有杂质及高浓缩盐分的海水则吐 为淡水 而含有杂质及高浓缩盐分的海水则吐 出嘴外,此即往后反渗透法的基本理论架构 此即往后反渗透法的基本理论架构。 出嘴外 此即往后反渗透法的基本理论架构。
1963 年在美国明尼苏达州明尼亚波里斯市 开展的膜基础研究,成为成立FilmTec 公司 和著名的 FILMTEC™FT30 膜化学的技术基础。 1977 年成立FilmTec 公司之后,于1981 年 至1984 年间复合膜技术和产品以及公司本 身发生了长足的发展。1985 年8 月, FilmTec 公司成为陶氏化学公司全资子公司。
压力的影响 进水压力影响RO 和NF 膜的产水通量和脱 盐率,我们知道渗透是指水分子从稀溶液 侧透过膜进入 浓溶液侧的流动,反渗透和纳滤技术即在 进水水流侧施加操作压力以克服自然渗透 压。当高于渗透压 的操作压力施加在浓溶液侧时,水分子自 然渗透的流动方向就会被逆转,部分进水 (浓溶液)通过膜 成为稀溶液侧的净化产水。
·反渗透历史在我国 反渗透历史在我国
反渗透技术知识PPT

适用范围与限制因素
适用范围
反渗透技术适用于各种需要高纯度水质的应用领域,如饮用 水、工业用水、锅炉补给水、食品加工和医疗等领域。
限制因素
反渗透技术的处理效果受原水水质影响较大,对于极端水质 (如高盐度、高有机物含量等)的处理效果可能不佳。同时 ,反渗透技术的运行还需要稳定的电源和良好的排水设施。
05 反渗透技术的操作与维护
04
管路与阀门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以保证其正常运转和可靠性。
增压泵与高压泵
增压泵与高压泵是反渗透设备 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提供
反渗透膜所需的水压。
增压泵与高压泵应选择高效、 低噪音、耐腐蚀的类型,以确
保其稳定性和可靠性。
增压泵与高压泵的安装位置和 高度应合理设计,以保证其正 常运转和节能效果。
增压泵与高压泵需要定期检查 和维护,以保证其正常运转和 可靠性。
保养措施
根据系统运行状况,定期进行化学清 洗或物理冲洗,以恢复膜通量和脱盐 率,延长膜组件的使用寿命。
常见故障与排除方法
故障一 排除方法
故障二 排除方法
产水流量下降
检查预处理部分是否正常工作,查找进水中是否有堵塞物,检 查膜组件是否受损或堵塞。
脱盐率下降
检查进水和浓水压力是否正常,查找膜组件是否有破损或污染 ,检查化学药剂的投加量和种类是否合适。
对环境的影响与可持续发展
01
02
03
减少污染排放
通过高效的水处理技术, 反渗透技术能够减少废水 排放,减轻对环境的压力。
节能减排
与传统的水处理技术相比, 反渗透技术具有较低的能 耗和化学药剂使用量,有 利于节能减排。
促进可持续发展
反渗透技术的广泛应用将 有助于解决全球水资源短 缺问题,促进人类社会的 可持续发展。
《反渗透动画》课件

在压力的作用下,水分子从高压 侧通过反渗透膜流向低压侧,同 时将杂质和盐分留在原侧,从而 实现水的净化。
反渗透技术的历史与发展
起源
20世纪60年代,美国为解决太空 行走时宇航员的尿液和汗液回收 利用问题而开发了反渗透技术。
发展
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成本的降 低,反渗透技术逐渐被广泛应用 于工业、商业和家庭等领域的水
《反渗透动画》 ppt课件
目 录
• 反渗透原理介绍 • 反渗透膜的特性与分类 • 反渗透系统的组成与工作流程 • 反渗透技术的优势与局限性 • 反渗透技术的应用案例
01
反渗透原理介绍
反渗透技术的基本概念
反渗透技术
一种利用半透膜,使水在压力作 用下通过膜过滤,以去除水中杂
质和盐分的分离技术。
半透膜
反渗透技术广泛应用于海水淡化、工业用 水处理、食品加工和医药制造等领域。
反渗透技术的局限性
膜污染问题
反渗透过程中,膜表面容易沉积杂质, 导致膜通量下降,需要定期进行清洗和
维护。
对原水要求高
反渗透技术要求原水的水质稳定,对 于水质波动大或含有高浓度污染物的
原水处理效果不佳。
高投资成本
反渗透系统的设备成本和运行成本相 对较高,对于小型企业或地区可能难 以承受。
详细描述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污水处理与回用已成为城市和工业园区的重要任务。反渗透技术能够将污 水处理到符合一定标准,满足回用于绿化、冲厕、景观等生活用水和工业冷却、锅炉补给等生产用水 的要求,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其他应用领域
要点一
总结词
反渗透技术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食品加工、饮料制备等 。
要点二
一种只允许水分子通过,而阻止其 他物质通过的薄膜。
反渗透技术的历史与发展
起源
20世纪60年代,美国为解决太空 行走时宇航员的尿液和汗液回收 利用问题而开发了反渗透技术。
发展
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成本的降 低,反渗透技术逐渐被广泛应用 于工业、商业和家庭等领域的水
《反渗透动画》 ppt课件
目 录
• 反渗透原理介绍 • 反渗透膜的特性与分类 • 反渗透系统的组成与工作流程 • 反渗透技术的优势与局限性 • 反渗透技术的应用案例
01
反渗透原理介绍
反渗透技术的基本概念
反渗透技术
一种利用半透膜,使水在压力作 用下通过膜过滤,以去除水中杂
质和盐分的分离技术。
半透膜
反渗透技术广泛应用于海水淡化、工业用 水处理、食品加工和医药制造等领域。
反渗透技术的局限性
膜污染问题
反渗透过程中,膜表面容易沉积杂质, 导致膜通量下降,需要定期进行清洗和
维护。
对原水要求高
反渗透技术要求原水的水质稳定,对 于水质波动大或含有高浓度污染物的
原水处理效果不佳。
高投资成本
反渗透系统的设备成本和运行成本相 对较高,对于小型企业或地区可能难 以承受。
详细描述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污水处理与回用已成为城市和工业园区的重要任务。反渗透技术能够将污 水处理到符合一定标准,满足回用于绿化、冲厕、景观等生活用水和工业冷却、锅炉补给等生产用水 的要求,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其他应用领域
要点一
总结词
反渗透技术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食品加工、饮料制备等 。
要点二
一种只允许水分子通过,而阻止其 他物质通过的薄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膜元件
H H 2 2 O O 膜元件
H 2 O
反渗透-反渗透膜、组件、装置
膜材料
醋酸纤维素类反渗透膜; 芳香含氮高分子反渗透膜; 聚哌嗪类复合膜;
膜性能应具备:
脱盐率高、透水率大; 机械强度好,耐压密; 化学稳定性好; 使用寿命长、性能衰减小; 制膜容易,价格低廉,原料充沛; 还有其他耐溶剂、高温、氯等
双层复合膜结构
分离驱动力
压力差
透过物质
被截留物质
水、溶剂、溶解物 悬浮物、细菌类、微粒子
超滤
脱除溶液中的胶体、各 类大分子
压力差
溶剂、离子和小分子 蛋白质、各类酶、细菌、病毒、乳胶、微粒子
反渗透 和纳滤
脱除溶液中的盐类及低 分子物
压力差
水、溶剂
无机盐、糖类、氨基酸、BOD、COD等
透析
脱除溶液中的盐类及低 分子物
优先吸附—毛细孔流理论
索里拉金等人提出了优先吸附——毛细孔流理论
溶解-扩散理论
Lonsdale和Riley
氢键理论
杂质等离子 HHHHHH
OO O
HH
HH
HH
O
O
O
膜的表面层 膜的表面层
O
C
O
O
C
H2 C
C
O
H2
C
O
C
H2C
H2
C
O
H
H
O
H2 C
CH2
C H
O
C
O
O
HO
CH
O
O
COHCH来自CHO O主要工業
汽车涂装业 飲用水
主要工業
发电业
半导体及微电子行业
主要工業
飲料制品 制药及医疗业
反渗透系统膜组件部分
基本原理 分离机理 反渗透膜、组件、装置
反渗透-基本原理
外加压力
渗透压
反渗透:当在浓溶液上加压力,且该 压力大于于渗透压时,浓溶液中的水 就会通过半透膜流向稀溶液,使得浓 溶液的浓度更大,这一过程是渗透的 相反的程。
主体溶液
N a C l H 2 O N a C l H 2 O N a C l H 2 O N a C l
N a C l H 2 O N a C l H 2 O N a C l H 2 O N a C l
{ N a C l H 2 O H 2 O N a C l H 2 O N a C l
纯水界面 H 2 O H 2 O H 2 O H 2 O H 2 O H 2 O H 2 O H 2 O H 2 O H 2 O
超濾膜: 0.005到0.05微米, 乳化油, 顏色 , 膠體 鈉濾膜: 0.0005到0.005微米 糖, 染料, 界面活性劑, 礦物質
反滲透: 0.0001到0.001微 米, 鹽,金屬離子, 礦物質
純水
各類膜分子截留率
微濾膜 0.1 - 1 微米
超濾膜
6K - 100K 分子截留率
超薄濾膜 500 - 6,000 分子截留率
C
O
O
C
O
H2
C
C
O
H2
C
O
C
H2C
H2
C
O
H
H
O
H2 C
CH2
C H
O
C
O
HO
CH
O
O
O
C
OH
CH
CH
O O
C
O
O
C
O
H2
C
C
O
H2
C
O
C
H2C
H2
C
O
H
H
O
H2 C
CH2
C H
O
C
O
HO
CH
O
O
O
C
OH
CH
CH
O O
C
O
O
C
O
H2
C
C
O
H2
C
O
C
H2C
H2
C
O
H
H
O
H2 C
CH2
C H
O
C
O
O
HO
CH
O
O
C
OH
CH
CH
O
O
H 2 O H 2 O H 2 O H 2 O H 2 O H 2 O H 2 O H 2 O H 2 O
优先吸附—毛细孔流理论
压力
N a C l H 2 O N a C l H 2 O N a C l H 2 O N a C l N a C l H 2 O N a C l H 2 O N a C l H 2 O N a C l
纯水 盐溶液
纯水 盐溶液
纯水 盐溶液
半透膜
半透膜
半透膜
(a) 渗透
(b) 渗透平衡
(c) 反渗透
渗透:水从稀溶液一侧通过半透膜向浓溶液一侧自发流动的 过程。
反渗透-分离机理
氢键理论
Reid)等人提出的 ,基于一些离子和分子能够通过膜的氢 键的结合而发生联系,从而通过这些联系发生线形排列型 的扩散来进行传递
萃取等的对比。 能耗非常低; 相比传统分离: 蒸馏、蒸发、等 多数分离过程的工作温度在室温; 在医药工业、生物技术、食品加工等
方面
膜分离技术特点(二)
规模和处理能力可在很大范围内变化,而其效率、 设备单价、运行费等变化不大;
设备体积小、占地较少等;
可以方便的插入现行生产工业,不必进行较大改 变。
膜法分离简介
1748年,Nollet观察到水可以通过覆盖在盛有酒精溶 液瓶口的猪膀胱进入瓶中发现;
19世纪中叶发现了透析现象才重视;
1864年,Moritz Traube制成了第一张人造合成膜 亚铁氰化铜膜;
1950年,W.Juda等试制成功第一张实用价值的离子交 换膜;
1960年,Loeb和Sourirajan创制了提高盐截留率和水 通量的不对称二醋酸纤维素反渗透膜,制成了第一张 高性能膜。可以说,非对称膜的研制成功,使反渗透 过程从实验室走向工业应用。
浓度差
离子、低分子物、酸、 碱
无机盐、尿素、尿酸、糖类、氨基酸
电渗析
脱除溶液中的离子
电位差
离子
无机、有机离子
渗透气化
溶液中的低分子及溶剂 间的分离
压力差、浓度差
蒸汽
液体、无机盐、乙醇溶液
气体分离
气体、气体与蒸汽分离
浓度差
易透过气体
不易透过气体
膜的种类
微濾膜: 0.1 到 10 微米 細菌和微細的懸浮固體
膜分离设备本身没有运动的部件,很少需要维护, 可靠度很高;
按膜的材料分: 醋酸纤维素膜、聚砜膜、聚砜酰胺等
按膜的结构分: 对称膜、非对称膜、液膜等
按膜的用途分: 反渗透、超滤、微滤电渗析等
按膜的作用机理分: 多孔膜、致密膜等
按孔径分类的分离膜
主要膜分离过程
膜的种类
膜的功能
微滤
多孔膜、溶液的 微滤、脱微粒子
经过200年的发展,形成了较为完整和系统的基础 理论;
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分离膜的研究和制造创造 了良好的条件;例如:高分子学科、近代分析技 术;
现代工业的需求;
节能、低品位原材料再利用、消除环境污染的生 产新技术等。
膜分离技术特点(一)
膜分离是一个高效的分离行为; 90%的乙醇水溶液、N2和H2的分离,与
鈉濾膜
150 - 500 分子截留率
反滲透膜 50 – 150 分子截留率
普遍应用于化工、电子、轻工、纺织、冶金、 电力、石油、食品等行业。
微滤:35.71% 反渗透: 13.04% 超滤: 19.10% 电渗析: 3.42% 血液透析: 17.70% 气体分离: 9.32% 其它: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