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桃苗族自治县丹霞地质公园项目实施建议书

合集下载

张掖丹霞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张掖丹霞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张掖丹霞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建设单位:张掖丹霞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编制单位:甘肃省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二○一六年八月目录1、总则……………………………………………………………………………………1-1 1.1编制依据…………………………………………………………………………1-1 1.2评价目的及指导思想……………………………………………………………1-2 1.3评价内容及重点…………………………………………………………………1-3 1.4环境功能区划…………………………………………………………………1-3 1.5评价标准…………………………………………………………………………1-4 1.6评价等级及评价范围……………………………………………………………1-5 1.7评价时段…………………………………………………………………………1-7 1.8污染控制与环境保护目标………………………………………………………1-7 1.9评价因子识别……………………………………………………………………1-81.10评价技术和方法…………………………………………………………………1-92、环境概况及环境质量现状…………………………………………………………2-1 2.1自然环境…………………………………………………………………………2-1 2.2社会经济概况……………………………………………………………………2-6 2.3项目区生态环境现状………………………………………………………2-7 2.4环境空气质量现状……………………………………………………………2-92.4声环境质量现状…………………………………………………………………2-123、工程分析………………………………………………………………………………3-1 3.1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现状…………………………………………………………3-1 3.2本次建设项目概况………………………………………………………………3-3 3.3工程分析…………………………………………………………………………3-7 3.4现有工程依托性概述……………………………………………………………3-12 3.5施工工艺及流程简介……………………………………………………………3-133.6项目主要环境影响因素分析……………………………………………………3-164、产业政策及选址可行性分析………………………………………………………4-1 4.1相关政策符合性分析……………………………………………………………4-1 4.2相关规划符合性分析……………………………………………………………4-2 4.3项目选址可行性分析……………………………………………………………4-75、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5-1 5.1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5-1 5.2项目建设对景区内各景点影响分析……………………………………………5-2 5.3环境空气影响分析………………………………………………………………5-2 5.4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5-3 5.5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5-3 5.6固体废物处置方式及影响分析…………………………………………………5-55.7环境风险分析……………………………………………………………………5-56、景观影响评价…………………………………………………………………………6-1 6.景观环境影响评价方法……………………………………………………………6-1 6.2景观评价结果……………………………………………………………………6-26.3项目实施前后景观相容性的对比分析………………………………………6-47、自然保护区环境现状调查与影响评价……………………………………………7-1 7.1自然保护区概况………………………………………………………………7-1 7.2建设项目与自然保护区位置关系………………………………………………7-4 7.3涉及保护区工程概况……………………………………………………………7-4 7.4工程占用保护区外围保护地带生态现状调查…………………………………7-7 7.5对自然保护区影响分析…………………………………………………………7-217.6保护区生态保护与管理方案……………………………………………………7-228、环保措施及技术经济可行性分析…………………………………………………8-1 8.1项目建设环保措施制定的原则性要求………………………………………8-1 8.2生态保护与恢复措施…………………………………………………………8-1 8.3环境空气污染防治措施………………………………………………………8-3 8.4水污染防治措施………………………………………………………………8-4 8.5噪声污染防治措施………………………………………………………………8-4 8.6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8-5 8.7地质遗迹保护措施………………………………………………………………8-5 8.8水土保持措施……………………………………………………………………8-6 8.9环保投资估算……………………………………………………………………8-8。

松桃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松桃苗族自治县2015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松桃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松桃苗族自治县2015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松桃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松桃苗族自治县2015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松桃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5.05.05•【字号】松府办发〔2015〕110号•【施行日期】2015.05.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地质灾害正文松桃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松桃苗族自治县2015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松府办发〔2015〕110号各乡镇人民政府,县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松桃苗族自治县2015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已经县人民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松桃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2015年5月5日松桃苗族自治县2015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为切实做好2015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国发〔2011〕20号)和《贵州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我县地质灾害隐患现状和发展趋势,特制订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以防为主”的方针,进一步落实各乡镇、部门的职责,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地质灾害防治长效工作机制,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防灾减灾意识,推进地质灾害调查评价、防治体系建设,进一步筑牢地质灾害防治基础。

(二)工作目标。

以地质灾害群测群防高标准“十有县”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完善群测群防网络体系,加强群专结合的地质灾害监测网络建设,提高地质灾害预警预报水平和应急体系建设,逐步推进地质灾害隐患点搬迁避让和治理,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全县地质灾害隐患情况及发展趋势(一)总体情况。

根据今年汛前地质灾害隐患排查结果,目前我县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143处,其中特别危险隐患点38处,相对稳定地质灾害隐患点105处。

2012-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修建性详细规划

2012-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修建性详细规划

提升巩固期 2016年-2018年,共计3年
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总平面图
景区既有入口
景区北入口
景区南入口
空间布局
一四条大轴功线能,分三区大板块
门多景彩区景(观南轴、北) 科锦普绣教丹育霞区板块 游客服(地务质区观(光南板、块北)) 地丝质路遗古迹韵保板护块区
(丝路文化体验板块) 彩虹部落板块
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若干游线
丰富的旅游活动策划
01 锦绣丹霞板块
入口广场
入口 广场
景区方向
入口形象大门
景区方向
入口形象大门 公园管理中心
公园管理中心——丝路方舟 建筑面积3600m2
景区方向
入口形象大门 公园管理中心 公园主副碑
02 丝路古韵板块
【主要思想】
本区域是为游客提供各种 旅游需求的综合性区域, 同时也是地质保护的重要 缓冲带,将游客的聚集性 活动限制在该区域,避免 游客在保护区进行消费性 行为,能够有效实现地质 观光区域的保护功能。占
A 祁连红影——裕固族主题组团 B 天边蓝鸿——蒙古族主题组团 C 雪域银珠——藏族主题组团
C A
B
祁连红影 裕固族民俗组团
裕固之花
如意浮雕 入口
裕固人家 鄂博
白塔
天边蓝鸿 蒙古族民俗组团
一层:地质展示区
二层:亏动体验区
“幻影光阁”摄影俱乐部
空间布局
“一心三街十八坊”
“丝路之星”四星级主题酒店
丝路之星四星级主题酒店,建筑面积20000m2
边塞老作坊
巴克锡店——锡制品店 于陶轩——陶艴手工坊 古韵纸坊——纸坊 瑞福庄——丝绸庄 兜福坊——豆腐制作坊 留香小筑——香料作坊 福兴酒坊——酿酒坊

恐龙为主题的地质公园的发展建议

恐龙为主题的地质公园的发展建议

恐龙为主题的地质公园的发展建议随着人们对恐龙的了解日益深入,恐龙主题地质公园成为了人们休闲娱乐和科普教育的热门去处。

而且,随着旅游业的兴起,恐龙主题地质公园的发展也呈现出蓬勃的态势。

然而,要想让这些地质公园真正具有吸引力,提供高质量的娱乐和教育体验,就需要进行深度和广度兼具的全面评估,并据此提出合理的发展建议。

一、基础设施的完善1. 提供便捷的交通工具和交通网络,方便游客前往地质公园。

2. 建设完善的停车场和游客中心,提高游客停车和接待的效率。

3. 配备专业的讲解员和导游,为游客提供系统、全面的讲解和服务。

二、丰富多样的展览和展示1. 建设丰富多样的展厅和展馆,展示不同种类和时期的恐龙化石和生态模型。

2. 安排定期的科普讲座和展览活动,提供专业的知识传授和互动体验。

3. 设置主题餐厅和纪念品店,为游客提供饮食和购物的便利。

三、融合文化和科学教育1. 设立专门的科普教育区域,配备实验设备和教学资源,提供恐龙生态和地质知识的学习机会。

2. 引入数字化和互动化的展示方式,通过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让游客更直观地了解恐龙的生活和演化。

3. 举办恐龙主题的文化活动和表演,介绍恐龙在当地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提升景区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四、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营造1. 保护和修复恐龙生存时期的地质景观和植被,还原当时的生态环境,让游客身临其境地感受恐龙的生存空间。

2. 积极参与当地生态环境保护和公益活动,提升地质公园的社会责任感和可持续发展性。

3. 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理念,引导游客珍惜自然资源,保护野生动植物。

总结回顾在恐龙为主题的地质公园的发展中,我们必须以便捷的交通工具和交通网络为前提,提高游客的停车和接待效率。

我们应当建设丰富多样的展览和展示,提供专业的知识传授和互动体验。

在此基础上,融合文化和科学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应当提供恐龙生态和地质知识的学习机会,并让游客更直观地了解恐龙的生活和演化。

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营造也不可忽视,我们在保护和修复恐龙生存时期的地质景观和植被的也要积极参与当地生态环境保护和公益活动,提升地质公园的社会责任感和可持续发展性。

丹霞景区宣传策划书范文3篇

丹霞景区宣传策划书范文3篇

丹霞景区宣传策划书范文3篇篇一丹霞景区宣传策划书范文一、背景分析丹霞景区位于[具体地点],拥有独特的丹霞地貌和丰富的自然景观。

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的宣传,该景区的知名度和游客数量相对较低。

因此,我们需要制定一份全面的宣传策划书,以提高丹霞景区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

二、目标受众1. 国内游客:丹霞景区的主要目标受众是国内游客,特别是那些对自然风光和户外活动感兴趣的人群。

2. 国际游客:随着中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国际游客也开始关注中国的自然景观。

因此,我们也需要将国际游客作为目标受众之一,通过宣传吸引他们前来参观。

三、宣传目标1. 提高知名度:通过各种宣传渠道,让更多的人了解丹霞景区的存在和独特之处。

2. 增加游客数量:通过宣传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提高景区的游客数量和收入。

3. 树立品牌形象:通过宣传树立丹霞景区的品牌形象,让游客对景区产生好感和认同感。

四、宣传策略1. 线上宣传:建立官方网站:建立一个官方网站,介绍丹霞景区的历史、文化、自然景观等信息,提供在线预订、门票购买等服务。

社交媒体宣传:利用、微博、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发布景区的照片、视频、活动等信息,吸引用户关注和分享。

在线旅游平台宣传:与携程、去哪儿等在线旅游平台合作,推广丹霞景区的旅游产品,提高景区的曝光率和预订量。

2. 线下宣传:广告宣传:在机场、火车站、汽车站等交通枢纽投放广告,吸引过往游客的注意。

活动宣传:举办各种主题活动,如登山比赛、摄影比赛、文化节等,吸引游客前来参与。

合作宣传:与旅行社、酒店、餐厅等旅游相关企业合作,共同推广丹霞景区的旅游产品。

3. 口碑宣传:游客评价管理:及时回复游客的评价和建议,改进景区的服务和管理,提高游客的满意度。

五、宣传内容1. 丹霞地貌:介绍丹霞景区独特的丹霞地貌,如奇峰、怪石、洞穴等,让游客了解丹霞地貌的形成过程和特点。

2. 自然景观:展示丹霞景区丰富的自然景观,如森林、溪流、瀑布等,让游客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丹霞山策划书3篇

丹霞山策划书3篇

丹霞山策划书3篇篇一丹霞山策划书一、活动主题探索丹霞奇观,感受自然之美二、活动目的本次活动旨在让更多人了解丹霞山的独特地质地貌和丰富的生态资源,增强人们对自然保护的意识。

同时,通过徒步、摄影等方式,让参与者深度体验丹霞山的自然美景,享受户外活动的乐趣。

三、活动时间[具体时间]四、活动地点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丹霞山景区五、参与人员面向社会公众招募,预计[X]人。

六、活动安排1. 8:00-9:00 参与者在指定地点集合,乘坐大巴前往丹霞山景区。

2. 9:00-10:00 抵达景区后,进行简短的开幕式,介绍活动流程和注意事项。

3. 10:00-12:00 开展徒步活动,沿途欣赏赤壁丹崖、峰林等奇特的地质景观,了解丹霞山的形成过程和地质特点。

4. 12:00-13:00 午餐时间,在景区内享用特色美食。

5. 13:00-15:00 进行摄影比赛,鼓励参与者用镜头记录丹霞山的美景,分享自己的摄影作品。

6. 15:00-17:00 参加地质科普讲座,学习丹霞山的地质、生态知识。

7. 17:00-18:00 活动结束,参与者可自由活动或乘坐大巴返回。

七、活动预算1. 交通费用:租用大巴车接送参与者,预计费用为[X]元。

2. 餐饮费用:景区内的午餐和晚餐,预计费用为[X]元。

3. 门票费用:丹霞山景区门票,预计费用为[X]元。

4. 讲座费用:地质科普讲座费用,预计费用为[X]元。

5. 摄影比赛奖品费用:购买奖品的费用,预计费用为[X]元。

6. 其他费用:活动组织、后勤保障等费用,预计费用为[X]元。

八、注意事项1. 参与者需遵守活动规则和景区规定,不得擅自离队。

3. 请爱护自然环境,不随地丢弃垃圾,保持景区的整洁。

4. 如遇恶劣天气或其他不可抗力因素,活动将延期进行。

篇二丹霞山策划书一、活动主题感受自然之美,探索丹霞奇观二、活动背景丹霞山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境内,是广东省面积最大、景色最美的、以丹霞地貌景观为主的风景区和自然遗产地。

丹霞景区宣传策划书模板3篇

丹霞景区宣传策划书模板3篇

丹霞景区宣传策划书模板3篇篇一丹霞景区宣传策划书模板一、前言丹霞景区位于中国某省某市,拥有独特的丹霞地貌和丰富的自然景观。

为了提高丹霞景区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特制定本宣传策划书。

二、目标群体1. 主要目标群体:国内游客,特别是周边省市的游客。

2. 次要目标群体:国际游客,特别是对丹霞地貌和自然风光感兴趣的游客。

三、宣传目标1. 提高丹霞景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 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3. 提升景区的品牌形象。

四、宣传策略1. 传统媒体宣传:在电视台、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上投放广告,宣传丹霞景区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特色旅游产品。

2. 网络媒体宣传:利用微博、、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发布景区的图片、视频和文字介绍,吸引更多年轻游客的关注。

3. 户外广告宣传:在城市中心、高速公路、机场等重要地段设置广告牌,宣传丹霞景区的形象和旅游产品。

4. 活动宣传:举办各种主题活动,如摄影比赛、文化展览、户外运动等,吸引游客参与,提高景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五、宣传内容1. 自然风光:介绍丹霞景区的自然风光、地质地貌、植被动物等,展示景区的独特魅力。

2. 历史文化:介绍丹霞景区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古建筑等,让游客了解景区的文化底蕴。

3. 特色旅游产品:推出丹霞景区的特色旅游产品,如徒步旅行、摄影之旅、文化体验等,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

六、宣传时间和预算1. 宣传时间:本宣传策划书的宣传时间为[宣传开始时间]-[宣传结束时间],共计[X]个月。

2. 宣传预算:本宣传策划书的宣传预算为[X]万元,主要用于传统媒体宣传、网络媒体宣传、户外广告宣传和活动宣传等方面。

七、宣传效果评估1. 设立评估指标:根据宣传目标和宣传策略,设立评估指标,如知名度指数、美誉度指数、游客增长率等。

2. 定期评估:在宣传过程中,定期对宣传效果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宣传策略和宣传内容。

3. 收集反馈意见:通过游客调查问卷、游客投诉等方式,收集游客的反馈意见,及时改进服务质量和旅游产品。

乡村旅游项目申报建议书1

乡村旅游项目申报建议书1

专业资料项目类别:乡村旅游类省财政扶贫资金项目申报建议书(2011年度) 项目名称:乡村旅游业建设 申报单位:乌罗镇人民政府 申报时间:二O —年十月二十五日 ,、项目概要二、项目申请理由和条件(五)产业组织形式:项目组织领导:为保证项目顺利实施,县成立乡村旅游项目实施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县扶贫办、旅游局等相关部门和乌罗镇政府主要负责人为成员。

负责项目实施组织协调工作。

乌罗镇成立潜龙洞乡村旅游工程指挥部,由镇长任指挥长,分管副镇长任副指挥长,抽乌罗镇扶贫工作站站长、黔龙村支书、主任任指挥部成员。

指挥部负责制定项目管理制度,全面监管和实施项目,建立健全项目财务管理制度,实行项目专户,专人管理,按项目进度拨款,及时进行报帐,组织村民投工投劳等,保证项目进度和建设质量。

群众利益连接机制:以政府主导,企业管理的运作模式,引导项目区群众兴办发展第三产业,开辟创收门路。

(六)产业组织形式避险能力:1、鼓励社会各界人士在项目区投资兴业,引进旅游开发公司投资开发,多筹集资金,完善景区相关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提高乡村旅游文化品位。

2、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努力推介景区旅游文化品牌效应。

3、建立健全景区管理制度,维护景区社会秩序和治安管理工作。

三、项目建设容、规模3、平整和硬化停车场,投入资金60万元;4、农电改造310户,投入资金155万元;5、“三改”项目(改厕、灶、圈)200户,投入资金300万元;6、修建20个蹲位卫生公厕2个(处),投入资金71万元;7、村便道硬化10千米,投入资金75万元;8农家乐示户建设10户,投入资金150万元;9、旅游从业人员培训100人,投入资金9万元;10、标识广告牌投入资金15万元;11、安全设施护栏建设,投入资金185万元。

四、项目申请依据五、项目技术标准和技术路径1、《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2、《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GB/T18972-2003);3、《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93);4、《省旅游管理条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项目提出的背景及依据一、项目提出的背景1、松桃县基本情况松桃位于贵州东北部,东与湖南省凤凰县、花垣县交界,北与重庆市秀山县接壤,南与铜仁、江口县交界,西邻印江县、沿河县,素有“黔东北门户”之称。

铜松公路、松印公路、松秀公路、渝怀铁路纵贯全境,县城距湖南省凤凰县城106 公里,距重庆市160 公里,距铜仁93 公里,距省城贵阳362 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全县国土面积3400 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37%。

全县辖13 镇15 乡,509 个行政村,2005 年末总人口65.1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4 万人。

改革开放以来,松桃县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与“九五”期末相比,2005 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完成17.71 亿元,同比增长10.5%,农业总产值完成7.59 亿元,同比增长3.2%;工业总产值完成14.82 亿元,同比增长38.2%,其中规模工业产值完成11.93 亿元,同比增长52.7%。

财政总收入完成11527 万元,同比增长24.4%;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77 亿元,同比增长10.4%。

农民人均纯收入1617 元,净增403 元,增长33%。

2、人文基础及现状松桃县历史悠久,春秋时代已有建制,秦时属黔中郡,汉时属武陵郡,唐朝属锦州卢阳郡,宋时属沅州麻阳县,元时属湖广行省,明初属四川行省,永乐十一年(1413 年)才定属贵州省,地域和归属几经变动,地名也多有变更,直到清朝雍正年间才定名为松桃,设厅。

嘉庆二年又升为府级的直隶军民厅,辛亥革命后改为县级行政单位,沿袭至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1956 年9 月国务院决定撤消松桃县,设置松桃苗族自治县,现辖13 镇15 乡。

松桃县拥有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形式,保存了许多史前文化和传统习俗,并通过精心的挖掘,整理和发展,使之成为现代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刀梯、花鼓舞等条纹文体项目以其独特的风采震惊海内外观众。

悬棺葬、傩戏等历史文化也是引出海内外专家学者的纷纷步履。

松桃除了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外,自然山水亦呈现奇丽、巍峨之势。

早在道光年间便有歌赞道:眺山外山,呼渡旁渡;云登幽寻,洄澜小住;屏韫玉以生烟,泉跳珠而垂布;吾将添笔于石滩,滩头揽胜景,而奏凌乡之赋。

面今又添新赋:响水洞、盘豹洞、红岩洞、凉风洞、老寨洞,溶洞星罗棋布;七星坡、虎渡口、云落屯、白云寺、天马寺、苏麻河、木姜河、蔡冲河,景点随处可见。

苗族特殊的生活历程构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历尽风雨的沧桑,越来越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震撼人心的魅力。

而其中,松桃县城独特的丹霞地貌随着近年来改革开放的不断扩大更为国内外知名人士所认可。

根据地质考察资料,松桃县城地层主要为白垩纪(k2) 砾石、泥质粉砂岩组成,是在距今约6500万年前的晚白垩纪裂陷盆地的背景下形成、发展起来的青年期丹霞地貌景观,由悬棺、云落屯公园、平浪村、观音山、红岩壁、万岁山等景点首尾相连而成,景区面积约3平方公里,景区内发育着典型的赤壁、洞穴、巷谷、线谷等丹霞地貌景观。

丹霞洞穴十分发育,满目苍翠的松江河两岸向人们展示了流水侵蚀、重力崩塌和构造运动的神奇力量,典型的地质遗迹生动地为您讲述着丹霞地貌漫长的演化进程。

幽长的松江河两岸,壁立千仞,赤壁倒悬,危崖劲露,丹崖斑斓,奇险峻秀,植物茂密,环境清幽,生机盎然,藤萝攀岩附树,置身其中,蓝天滴翠,白云吐珠,流水潺潺,绿润如碧,恍若世外桃源。

景区内主要地质景观有悬棺葬、晚霞云落、平浪赤壁、观音莲坐、鱼泉飞渡、红岩壁、洄澜阁、万岁山、警报山、文山等景点。

自然风光优美,有山有水有瀑布,自然地质现象独特,且全部在县城内,是首期纳入地质公园建设的范围。

二、项目提出依据“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事业……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

文化作为旅游的基础和核心,文化产业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和发展如何,对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根据省委、省政府“加快建设自然风光与民族文化相结合的旅游大省,高起点地做好规划和项目开展,创建我省旅游品牌,开发特色旅游产品”的精神,按照地委、行署关于突出打好“生态、民族、旅游、特色”四张牌的工作思路,立足黔东旅游业在贵州东北部旅游,并通过东部通道在东南沿海乃至南亚次大陆旅游发展中的态势,瞄准张家界、荔波樟江、梵净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与都匀、贵阳及西南腹地各类旅游胜地,处在黄金通道带上的松桃,抓好松桃地质公园的建设,结合松桃丰富独特的人文旅游资源,发展文化特色旅游,形成与张家界、荔波樟江、梵净山自然风光和苗家民族风情相得益彰、凸现松桃人文景观为特色的贵州东北部旅游三角带,以满足旅客双重消费心理,达到各显千秋,珠联璧合,天人合一的发展格局。

黔东北重镇松桃丹霞地质公园的开发,将弥补黔东旅游经济圈的空缺,有着极大的经济价值、科普价值和科研价值。

第二章市场分析、拟建规模及内容一、国际国内旅游市场需求现状1、国际旅游市场需求现状近年来,贵州省海外旅游者接待人数和旅游外汇收入一直呈持续上升趋势。

其中2005 年接待入境旅游者27.62 万人次,比2004 年增长19.6 % ;旅游外汇收入10141.36 万美元,比2004 年增长26.5 % ;其主要客源为港澳台同胞、日本、新加坡、泰国等。

松桃邻近区域梵净山景区、张家界景区海外接待人次也在不断增长,其中,2002 年接待入境旅游者0.12 万人次,创旅游外汇22.06 万美元,增长幅度均达25%以上。

2、国内旅游市场需求现状贵州省国内旅游接待人数及收入都持续上升,其中2005 年接待国内游客3099.46 万人次,比2004 年增长25%;旅游收入224 亿元,比2004 年增长50%。

随着国家有关部门和各地政府从政策及协调上进一步采取措施,居民有薪假期的增多以及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的不断完善,国内旅游正日益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时尚,旅游业将成为贵州省新的经济快速增长点。

松桃处于黔东北,正处于梵净山旅游经济圈的中心地带,也是该旅游经济圈的空白处,为吸引更多的游客,急需在这一地区开拓新的领域,松桃特殊的丹霞地貌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正好满足了这一需求。

3、松桃丹霞旅游业发前景分析松桃丹霞旅游业发前景主要取决于自身的内部因素和其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外部因素。

内部因素:松桃丹霞地质公园具有以峡谷为特色的地质遗迹景观,以及众多的其它自然景观、人文景观。

雄奇险峻的山川,秀丽旋旎的松江河,千姿百态的喀斯特地形,魅力无穷的苗族民风民俗,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组合协调、品位高且独具特色,并且具有良好的区位条件、优惠的投资政策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可进人性强。

另一方面,公园内基础设施落后,旅游服务设施基本为一片空白,急需改变这一现状以吸收大量的资金和人才投入。

外部市场趋势: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成为现代人类社会重要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经济活动。

与世界其它地区相比,亚太地区将成为新的旅游热点,在国际旅游中所占的份额将大幅带动社区经济发展。

二、拟建规模及目标1、拟建规模以松桃县城松江河两岸的地质地貌与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为主体,在3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投资3000万元,充分利用各种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在保护的前提下合理规划布局,适度开展建设,为人们提供科学研究、教育普及、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保健疗养和文化娱乐的场所,以开展旅游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为宗旨,逐步提高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总体建设目标为:使松江河两岸的特殊地质地貌景观和其它地质遗迹景观及其相互关联的地质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以开展适当的地学旅游,促进地区经济的高速发展,逐步提高社区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2、具体建设目标将松桃丹霞地质公园建设成为:(1) 科研、科普、教学、环保教育及地学旅游的胜地和对外交流的窗口。

(2) 地学旅游合理、健康、有序发展并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

(3) 控制采矿、过度垦殖、偷猎、盗伐等行为对地质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环境问题得到有效治理和良好建设,生态环境总体质量得到提高。

(4) 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具备完善有效的管理机制,具备足够的基础设施及防范保护设备,以支持和扩大保护的影响。

(5) 社区居民保护意识提高,积极支持和参与保护并受、人益。

3、总体建设原则松桃地质公园地质遗迹众多、生态条件复杂多样、组合类型地域分异明显,结合公园资源的利用现状,确定总体建设原则为:(1) 地质公园应以松江河两岸为代表的地质遗迹和地质生态环境为主体,突出自然科学情趣、山野风韵观光和保健旅游等多种功能,因地制宜,发挥自身优势,形成独特风格和地域特色的科学公园。

(2) 以保护地质遗迹景观为前提,遵循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严格保护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原有的景况特征和地方特色,维护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防止污染和其它地质灾害,坚持可持续发展。

(3) 为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服务,依据地质等自然景观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特征、环境条件、历史情况、现状特点,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趋势,以旅游市场为导向,总体规划布局,统筹安排建设项目,切实注重发展经济的实效。

(4) 要协调处理好景区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协调处理好景区开发建设与社会需求的关系,努力创造一个风景优美、设施完善、社会文明、生态环境良好、景观形象和旅游观光魅力独特、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地质公园。

第三章地质公园主要建设内容、景观建设1、悬棺葬景点:含观景亭、道路、绿化及保护性建设。

2、晚霞云落:含云落屯公园、公园环山路、楼台亭阁、绿化及保护性建设。

3、平浪赤壁:含松中至行政中心至平浪坝口的平浪民族村道路、平浪文化旅游渡假村、绿化及保护性建设。

4、观音莲坐:含现有寺庙修缮、观音睡莲、道路、绿化及保护性建设。

5、鱼泉飞渡:含鱼泉沟吊桥修缮、观景亭、绿化和保护性建设。

6、红岩壁:含观景亭、绿化及保护性建设。

7、洄澜阁:主要为保护性修缮建设。

8、万岁山:含观景亭、回廊、绿化及保护性建设。

9、警报山公园:含道路、绿化、廊亭及保护性建设。

10、文山公园:含道路、绿化、廊亭及保护性建设。

二、服务基础设施建设1、道路建设:修建牛角河—农科所—平浪村—鱼泉沟长约7000 米的公路,小部分坡陡弯急的公路,要设法改线,各景点危险地段沿线铺设人行便道,增设栏杆,确保游人安全通行。

2、景区绿化:绿化树种要有特色,或四季常青,或具有一定观赏价值。

预计绿化面积约3 平方公里,现已进行了部分绿化。

3、服务设施建设:在平浪村和平块村各建一个功能较为齐全的综合服务区,包括停车场、餐饮、娱乐、住宿、购物等设施。

景区内其他区域设5—8 个小型服务点,10—15 个休闲亭,同时在两个综合服务区附近各设一个特色公厕,另在其他区域分设小型公厕7 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