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形体美的塑造

合集下载

浅谈形体美的塑造

浅谈形体美的塑造

浅谈形体美的塑造摘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女性通过各种健身形式改善和提高自身的外形结构,努力塑造一个健康的形体,保持端庄而又充满活力的外表和饱满的精神面貌,使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保持实力和自信。

本文试图通过形体美的认识,姿态美的塑造和气质的培养,阐述形体美的塑造。

关键词:形体美;姿态美;气质美形体美是一个具有历史发展性质的人类自我创造的产物。

形体美的发现与创造,随着人改造世界、改造人自身的活动而产生、延续和发展。

早在原始人类的生活中,在他们的劳动生产中,就已经出现了对自我身体形象的自觉认识。

这种自觉认识,一方面是与原始人类的劳动活动相联系的认识发展的特定结果,另一方面,也是人类审美创造活动的必然心理结晶。

当人类在原始状态下开始并发展了自己的劳动活动之后,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便必然会走向对自我本身的特定认识道路,包括对自己身体的种种发现,并由无意识的发现走到有意识的自觉。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女性通过各种健身形式改善和提高自身的外形结构,努力塑造一个健康的形体,保持端庄而又充满活力的外表和饱满的精神面貌,使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保持实力和自信。

一、什么是形体美形体美的内涵概念是形体就是正确的身体形态,黑格尔在《美学》一书中,将面孔、全身的姿势、手足、两腿的站相统称为形体。

[1]形体美包含了外表美与内在美。

外表美侧重于形式,主要是指由生理解剖特点所造就的身体之美。

内在美则是核心,它是借助形体将人的思想、气质、情操、风度等深层次与本质的东西表现出来的美。

形体美又是能动的。

从自然美演进到创造美。

自然美即基础美,是遗传带来的先天的身体之美、气质之美。

创造美则主要是在自然美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能动、创造活动而获得的。

形体美训练或称形体运动(练习)就是获得创造美的主要途径。

通常所说的形体美是一个集合概念,是将自然美、创造美两者融合统一起来。

因此,形体美就是指人的自然形体经后天创造而获得的融外表美与内在美的一种升华的综合美。

它是由视觉器官所感知的空间性的形体美,是客观的,通过对形体美的赞美和欣赏,可以升华人对体育美的鉴赏力,可以深化对审美的理解与追求。

浅析什么是形体美

浅析什么是形体美

浅析什么是形体美形体美是指一个人身体的外表或姿态给人带来愉悦感和美感的特征。

形体美不仅仅是指身材是否匀称,更重要的是要有健康、端庄、优雅的姿态和气质。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形体美的定义会有所不同,但总体上可以认为形体美是一个人身体和心灵的和谐统一。

要说形体美首先源于健康的身体。

身体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外貌和姿态。

一个吃得好、睡得好、有规律运动的人通常会有更好的体态和肤色,散发着健康的光彩。

所以,要想拥有形体美,首先要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合理的饮食、充足的睡眠和适当的运动是保持健康和形体美的关键。

形体美也和姿势有密切的关系。

一个人的姿势不仅仅反映了他的习惯和性格,更体现了他的自信和气质。

一个挺拔的身姿和自然的站立姿势会让人觉得他精神饱满、自信大方。

而一个弯腰驼背的人则会给人一种低能耗、无自信的感觉。

所以,要想拥有形体美,从小端正坐姿站姿,注意保持身体的直立和舒展是至关重要的。

形体美也和服装搭配有关。

合适的服装搭配可以让人更好的展现自己的身材优势,弱化缺点。

不同的身材需要搭配不同的服装来凸显优势,所以要想拥有形体美,学会找到适合自己的服装搭配也是十分必要的。

形体美也和内心的情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一个内心美丽的人,往往会流露出一种自然的优雅和气质。

而一个内心扭曲、阴暗的人则会透露出一种不健康的气息。

所以,要想拥有形体美,更重要的是要调整自己的思维和情感,学会保持一颗开放、善良、乐观的心态。

形体美是一个人身体和心灵的和谐统一。

形体美不仅仅是外在的表现,更是内在的修养。

只有通过健康的生活习惯、自信的姿势、适合的服装搭配和美好的情感修养,我们才能真正拥有形体美。

形体美不是一时的打扮,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修养,它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展现自己的自信和气质,也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更加自在和从容。

希望大家都能拥有真正的形体美,展现最好的自己。

浅析什么是形体美

浅析什么是形体美

浅析什么是形体美形体美是指一个人身体的外在美感,包括身材比例、姿态优美、肌肉线条等方面。

它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天赋,也是后天通过锻炼和塑造获得的。

形体美在不同的文化和时代会有不同的定义和标准。

但无论如何,形体美对于一个人的自信心和魅力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形体美并不仅仅是指瘦身或者拥有完美的曲线,它还包括了健康的体魄和肌肉力量。

一个健康有活力的身体是最美的,而这需要通过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来实现。

姿势和行为举止也是形体美的一部分,一个挺拔自信的姿态,能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使整个人更加有魅力。

在中国古代,形体美是对文人墨客修养和礼仪的要求,所以讲究形体美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而在现代社会,随着人们生活的提高和审美观的变化,人们对形体美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不仅要求外表的美丽,更注重内在的健康和气质。

形体美是一个多元化的概念,不应被局限在单一的标准上,而是应该根据个人的特点和需求来定义。

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美丽之处,只有真正了解和接纳自己,才能拥有真正的形体美。

要想拥有形体美,首先要有健康的身体。

健康的饮食习惯和适当的运动是实现形体美的基础。

保持适当的体重,摄入均衡的营养,远离烟酒和垃圾食品,可以帮助我们维持健康的身体,保持良好的身材。

在选择运动方式时,最好结合自己的兴趣和特点,比如喜欢游泳的人可以选择游泳作为锻炼方式,喜欢瑜伽的人可以选择参加瑜伽课程。

只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才能持之以恒地坚持锻炼。

良好的休息也是维持形体美的关键,充足的睡眠和减压放松可以有效地改善身体的状态,让我们拥有更好的体态和精神面貌。

除了健康的身体外,姿势和行为举止也是形体美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持挺拔的姿态和自信的步伐,给人留下积极向上的形象。

不管是站立、行走还是坐姿,都应该具备一定的礼仪和美感,这样才能真正展现出优雅与自信。

对于女性来说,形体美更多的是指曲线的美感。

要想拥有完美的身材,不仅需要锻炼塑造,还需要合适的着装和化妆。

浅谈形体美的塑造

浅谈形体美的塑造

浅谈形体美的塑造浅谈形体美的塑造摘要: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女性通过各种健身形式改善和提高自身的外形结构,努力塑造一个健康的形体,这样能保持端庄而又充满活力的外表和生气的精神面貌,在生活和工作保持自我实力和自我信念。

本文告诉读者如何理解和认识形体美,如何塑造形体美和培养良好的气质。

关键字:形体美姿态美气质美从古至今,美的风貌和仪态被视为人的自我完善不可少的内容,现代教育学家明确提出:“以美辅德,以美陶情,以美益智,以美健体”。

车尔尼学夫曾说过一句明言:“美是生活”。

当今社会,工作日趋紧张,激烈日益竞争,健康的形体能其在竞争中保持被选择的自我实力和自我信念,在事业上不断获得成功,目前,女性对形态美比较重视,但对姿态的美化和气质的培养认识不够全面,这就导致了一种片面的观点,即形体训练就是做健美操、“减肥”,身体瘦了形体就美了。

其实,除了通过健美操获得标准的身体形态,还应采用其它手段美化姿态,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从而培养良好的气质。

对形体美的认识人体形态的协调优美,主要体现在骨骼发育正常,身体各部分均匀相称,如躯体左右对称,四肢长短均衡,具体有一定客观的指数,即身长、体重、坐高的比例,颈围、胸围、腰围、臀围和腿围等的大小。

如这些围度和长度的指数符合黄金分割规律,这样的身体形态被认为是美的。

女性美还离不开女性的特征——丰满而有弹性的乳房、适度的腰围、结实的臀部以及健美的大腿等,这是体现女性特有的曲线的重要部分。

从现代审美观点来看,女性的形体应倾向于丰满、挺拔,拥有健美而富有弹性的肌肉,以及充满青春活力的精神面貌和气质。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各方面来衡量女性的健与美。

肌肤柔润、嫩滑而富有弹性,体态丰满而不觉肥胖臃肿;眼大有神,五官端正并与脸型协调配合;双肩对称,圆浑健壮,无缩脖或垂肩之感;脊柱背视直线,侧视具有正常的体型曲线,肩胛骨无翼状隆起和上翻的感觉;胸廓宽厚,胸肌圆隆、丰满而不下垂;腰细而有力,微呈圆柱形,腹部呈扁平。

中国画形式美的几个方面

中国画形式美的几个方面

中国画形式美的几个方面
中国画形式美的几个方面包括:
1. 线条美:线条是中国画最基本的元素,线条的粗细、弯曲、连续、极端等表现手法,使画面产生了千变万化的效果,给人以视觉的冲击和美的享受。

2. 形体美:中国画形体的塑造主要表现在人物、动物、山水、花鸟等方面,它们的形体是通过线条和色彩加以塑造的,其它又大体分为写实和表现两个方面,各种形体的美妙和神韵是中国画独有的美感。

3. 色彩美:中国画的色彩表现主要有单纯与混合两种形态,它是用对比、渐进和破坏等手法表现画面的节奏与韵律,使画面显出绚烂多姿的风貌,给人以饱满、和谐、美妙的审美体验。

4. 纹理美:中国画的纹理美指的是用笔法、水法、草法等表现手法,表现画面的纵深效果,发掘墨、石、纸三者的特色,重现自然物体的纹理形态,从而营造出神韵独特、纹理丰富的美感。

5. 空间美:空间美是指通过构图和氛围表现画面的空间效果和深度,如远近关系、透视手法、虚实对比等手法,将画面上的各个元素有机地融入到整个空间中,形成一个和谐、平衡的美感。

浅析如何塑造大学生优美的形体

浅析如何塑造大学生优美的形体

们 的形体素质发展 , 很可能会出现含胸 驼背 , 形象不佳 ,
不能符合某些用人单位 的要求 。当代大学生作为受教育 者和未来社会改革者必须加强形体美的美育教育 ,形体 训练对学生终身受益。对大学生进行形体训练 ,能更好 地促进现代大学生对人体美高层次的追求 ,同时为就业
的 “ 形象面试”这一关打下 良好的基础。
术 门类 如播音 主持 、音乐 表演等专业的学生主要是根据 工作特点 ,侧重训 练。而我们大学生形体课 的训练首先 要 获得 身体上 的强壮 ,精力的充沛 ,和形体趋 向完美 。 应 区别 于艺术类各专业对形 体的要求 ,取消体育 、舞蹈 等技术类 的技巧 的训 练 ,而突 出基本姿态的训练 ,侧 重 于匀称 的体型 ,舒 张的线条训练。培养正确 的站 、坐 、 走等姿态 和高雅 的气 质 ,纠正不 良的行动习惯。 1教师在指导上必须 先注重 自身的形体美、 . 行为美 , 严格要求学生 的基础 上要 关爱学生 ,正确 的示范 ,在学 生心 目中树立形 体美和行 为美的典范 ,树立精神美的楷 模 ,使学生在形 体课 中感受 到运动的快感 ,深受心灵 美 的陶冶 ,达 到 良好 的形 体训练审美教育效果。 2 .始终以 “ 修长”练习法贯穿始终 的原则 ,通过把
牡 丹江 大 学学报
J u n o M d n n l i e o r a f u a j a g J v t y l i n st i
V . N .6 o1 20 o
J n. u 2 l1 0
文章 编 号 : 10 .7 7 ( 0 1 60 3 .2 0 88 1 2 1 )0 .140
l4 3
2 .饮 食 上 的 误 区
不 同于专业 院校 的体操课 , 又不 同于舞 蹈院校的练功课 , 也不是礼仪训练纯粹 意义 上的艺术 欣赏课。而是一门跨

舞蹈艺术中的形体美

舞蹈艺术中的形体美

舞蹈艺术中的形体美
舞蹈艺术中的形体美是指舞者身体的姿态、肌肉线条和舞姿造型所呈现出的完美和谐。

它源于舞者的内心情感和外在动作技巧的结合,是舞蹈艺术中最基本的要素之一。

首先,形体美需要舞者有优美的姿态和肌肉线条。

优美的姿态可以让舞者呈现出一种
端庄、优雅和自信的状态,让人们感受到舞蹈中的艺术感和文化内涵。

而肌肉线条的好坏
直接影响了舞者的舞姿,肌肉紧致有力可以展现出个体特色、韵律感和艺术感。

因此,舞
者需要不断训练,提高姿态和肌肉线条的美感,才能更好地呈现出形体美。

其次,形体美需要舞者有舞姿造型的能力和技巧。

舞姿造型是舞者将自己的内心情感
通过身体语言表现出来的关键,也是一种艺术创造的过程。

通过不同的肢体、躯干、头部
和面部表情的运用,舞者可以塑造出不同的形态和意境,让观众感受到舞蹈带来的美好和
感动。

因此,舞者需要具备丰富的舞技技巧和自己的舞蹈风格,才能让舞姿造型更加完
美。

最后,形体美需要舞者具备自信、自然和优美的舞蹈表演能力。

自信的表演可以让舞
者充分展现自己的天赋、能力和气质,将舞蹈与观众进行心灵沟通和交流。

自然和优美的
表演可以让舞者轻轻松松地展现出舞姿和肌肉线条的美感,让人们感受到自然、流畅和完
美的舞蹈韵律。

总之,形体美是舞蹈艺术中最基本的要素之一,需要舞者通过不断的训练和实践,提
高姿态和肌肉线条的美感,掌握舞姿造型的技巧和能力,并展现出自信、自然和优美的舞
蹈表演能力,才能塑造出完美的形体美。

舞蹈与形体美的塑造技巧

舞蹈与形体美的塑造技巧

舞蹈与形体美的塑造技巧舞蹈是一门艺术,它通过身体的动作和姿态来表达情感和传达信息。

而形体美则是舞蹈中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它要求舞者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形态美。

在舞蹈表演中,如何塑造出优美的形体美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一些舞蹈与形体美的塑造技巧,帮助舞者达到更好的表演效果。

一、身体的柔韧性训练舞蹈需要身体具备一定的柔韧性,以便完成各种高难度的动作和动作的衔接。

因此,舞者需要进行专门的柔韧性训练。

首先,进行身体的热身运动,以减少受伤的可能性。

接着,进行针对性的伸展运动,包括拉伸各个关节的肌肉,如腿部的大腿肌肉、小腿肌肉以及背部的肌肉等。

通过持续的柔韧性训练,舞者的关节灵活度和身体的柔韧性可不断提高,从而更好地展现舞蹈的形体美。

二、身体的力量训练除了柔韧性训练外,舞者还需要进行身体的力量训练。

力量是完成复杂舞蹈动作的基础,它能够使舞者的动作更加稳定、流畅和富有力量感。

在力量训练中,舞者可以采用器械运动和自身体重来增强身体的肌肉力量。

例如,使用哑铃进行臂力量训练,通过俯卧撑来锻炼上肢的力量,使用腿部训练器材来加强下肢的力量等。

通过持续的力量训练,舞者的身体力量得以提升,从而在舞蹈表演中展现出更好的形体美。

三、合理的饮食与养生舞蹈与形体美的塑造还与合理的饮食和养生有着密切的关系。

首先,舞者需要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适量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等营养物质,以满足身体对能量和各类营养的需求。

同时,舞者需要控制食物的热量摄入,避免过多的脂肪积累,以保持身体的线条美。

其次,舞者还应注重养生,合理安排休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防止因过度疲劳导致身体虚弱。

此外,适当进行身体按摩、冷热水交替浴和伸展运动等,有助于舞者保持身体的健康和弹性。

四、舞蹈姿势的训练舞蹈的形体美与舞者的姿势训练密不可分。

舞者需要通过不断地练习来掌握正确的舞蹈姿势,包括站姿、行走姿势、手臂姿势等。

舞者应该始终保持挺胸抬头、肩部下沉、手臂自然展开等正确的身体姿态,这样才能更好地展现舞蹈的流畅性和优雅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学概论》课程论文
*名:***
学号:**********
学院:师范学院
专业:小学教育
班级:B0904
浅谈形体美的塑造
摘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女性通过各种健身形式改善和提高自身的外形结构,努力塑造一个健康的形体,保持端庄而又充满活力的外表和饱满的精神面貌,使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保持实力和自信。

本文试图通过形体美的认识,姿态美的塑造和气质的培养,阐述形体美的塑造。

关键词:形体美;姿态美;气质美
形体美是一个具有历史发展性质的人类自我创造的产物。

形体美的发现与创造,随着人改造世界、改造人自身的活动而产生、延续和发展。

早在原始人类的生活中,在他们的劳动生产中,就已经出现了对自我身体形象的自觉认识。

这种自觉认识,一方面是与原始人类的劳动活动相联系的认识发展的特定结果,另一方面,也是人类审美创造活动
的必然心理结晶。

当人类在原始状态下开始并发展了自己的劳动活动之后,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便必然会走向对自我本身的特定认识道路,包括对自己身体的种种发现,并由无意识的发现走到有意识的自觉。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女性通过各种健身形式改善和提高自身的外形结构,努力塑造一个健康的形体,保持端庄而又充满活力的外表和饱满的精神面貌,使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保持实力和自信。

一、什么是形体美
形体美的内涵概念是形体就是正确的身体形态,黑格尔在《美学》一书中,将面孔、全身的姿势、手足、两腿的站相统称为形体。

[1]
形体美包含了外表美与内在美。

外表美侧重于形式,主要是指由生理解剖特点所造就的身体之美。

内在美则是核心,它是借助形体将人的思想、气质、情操、风度等深层次与本质的东西表现出来的美。

形体美又是能动的。

从自然美演进到创造美。

自然美即基础美,是遗传带来的先天的身体之美、气质之美。

创造美则主要是在自然美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能动、创造活动而获得的。

形体美训练或称形体运动(练习)就是获得创造美的主要途径。

通常所说的形体美是一个集合概念,是将自然美、创造美两者融合统一起来。

因此,形体美就是指人的自然形体经后天创造而获得的融外表美与内在美的一种升华的综合美。

它是由视觉器官所感知的空间性的形体美,是客观的,通过对形体美的赞美和欣赏,可以升华人对体育美的鉴赏力,可以深化对审美的理解与追求。

二、正确看待人的自然形体美
人的自然形体美是指人的形体和容貌的美,是人的生理形态呈现的美,属于自然美、形式美的范畴。

大自然造化的人体美千姿百态,不拘一格,个体皆自成其美。

所以我们
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正确对待人的自然形体美。

(一)体形匀称,体容光泽
我国古人认为理想的人体美应是“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即不高不低,不胖不瘦,恰倒好处。

人体美首先要求体形的匀称和谐,即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比例对称合度,协调适中。

人体形态的协调优美,主要体现在骨骼发育正常,身体各部分均称,如躯体左右对称,四肢长短均衡,具体有一定的标准指数,即身长、体重、坐高的比例,颈围、胸围、腰围、臀围和腿围等的大小。

[2]如这些围度和长度的指数符合黄金分割规律,这样的身体形态被认为是美的。

(二)体质健康,健康至美
在人体美中,健是美的基础,美是健的升华和结晶。

健能能造就强劲的筋骨,发达的肌肉,红润的肤色,充分显示出人的自然美,尤其是形体美。

健是人的生命活力、青春朝气的象征,使人的形体“生气灌注”,充分表现出人的动态美。

健是各民族形体审美意识的最高追求,古希腊人就认为只有健康,强壮的身体,才是最美的。

因此,体质健康是人的自然形体美的必要条件。

健康美是塑造美的基础,健康是人体美最基础、最本质的表现。

美来自身体的健康与强壮,来自蕴藏着充沛精力、焕发着勃勃生机的身体,因此健康就是一种美。

(三)体式协调,
体式,形体的动态形式,具体指人的姿态动作。

人的形体美有静态美和动态美之别。

静态美,即形体的匀称,体貌的光润,主要得力于先天的遗传。

动态美,即体式的协调,主要得力于后天的教育与修养,呈现人的气质美、心灵美,折射出人的深层心理活动,乃至潜意识和下意识,在某种程度上还可反映出特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正如培根指出的:“秀雅合式的动作的美又高于相貌的美。

这是美的精华。


体式的协调具体通过站、坐、行表现出来。

古人云:“坐如钟,站如松,行如风。

”这就是说,坐要端庄、稳重,站要挺拔稳健,行要轻巧灵活。

坐、站、行既要体现出一定的力度和速度,又要讲究造型的优美、配合的协调,使其动作敏捷,优美、高雅,把体形的匀称、体貌的光润通过动态形式充分显示出来。

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指出的:“动作的敏捷与优美,是人体的端正和匀称的发展的标志,它们无论在什么地方都令人喜爱的。


(四)气质修养,由里及外
气质美,就是以充分反映出积极个性心理特点的个性美。

气质美,属于一种内在美、精神美,是以一个人的文化、知识、思想修养、道德品质为基础的,通过对待生活的态
度、情感、行为等直观地表现出来。

人们观察、评价一个人的气质时,往往是“由表及里”,透过对方的眼光、神情、谈吐,才能观察到一个人的气质。

在现实生活中,气质好的人,的确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比如外貌秀丽,举止端庄,性格温柔给人以恬静的静态气质美;身材魁梧、行动矫健,性格豪爽的人,给人以粗犷的动态气质美;外貌英俊,举止文雅,性格沉稳的人,给人以高洁优雅的气质美。

但也有相当数量的一些人只注意穿着打扮,并不怎么注意自己的气质是否给人以美感。

这种简单的外表美总是肤浅而短暂的,如同天上的流云,转瞬即逝。

气质美看似无形,实为有形。

它是通过一个人对待生活的态度、个性特征、言行举止等表现出来的。

气质外化在一个人的举手投足之间。

追求美而不误解美、亵渎美,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热爱美、追求美的人都要从生活中领悟美的真谛,把美的外貌和美的气质、美的德行与美的语言结合起来,展现出人格、气质、外表的一个完整的美好形象来。

[3]
三、形体美的塑造
当今社会不仅拜金,也拜美。

千姿百态的美激起了不同时代的人们对不同美的欣赏与追求。

事实证明,形体之美胜于容颜之美,而气质之美是最高境界的美,历久弥芳。

形体训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增强体质,改善和塑造人的体型与体态、陶冶美的情操,还可以培养良好的气质,从而达到外在的形体美与内在的气质美的完美统一。

(一)通过人体力学原理改变人的体态
通过人体力学原理来改变人的体态在当今社会,有相当一部分人都呈现弓腰驼背的体态。

用人体力学的理论来解释这一不良体态,表现为脊柱弯曲,脊柱弯曲基本都是前后方向的,通常是弯腰驼背。

腰弯一般都是向前弯,根本原因是在骨盆,因为骨盆是向前倾斜的。

[4]所以要从根本上矫正腰的弯度,就得矫正骨盆的前倾。

人体重心位于骨盆的位置,重心前移和骨盆前倾同步。

相对于脚的位置来说,脊柱挺拔者的重心位于脚跟部位,弯腰驼背者的重心在前脚。

所以,要想让脊柱变直,只有把重心移到脚跟,才是最大的根源所在。

形体训练的脚位训练方法有五种,其中“一位脚”的训练方法正是这样的,它要求把双脚横过来,呈“一”字站立,当双脚成一位站立时,人体重心后移,那么骨盆由前倾变为直立,腰部和脊柱的问题弯曲就解决了。

所以,形体训练可以通过脚位的变化来调整人体重心位置,从而调整人的体态!目的是“雕刻”外在体形,提升内在气质,丰富肢体语言。

(二)通过规范各种姿势来完善形象,提高气质
姿态,指人的坐、立、行走等各种基本活动的姿势。

优美的姿态不仅能充分表现体
形美,弥补体形上的某些不足,还能反映出一个人的精神面貌与气质。

优美的站姿使男子看起来挺拔刚健,女子亭亭玉立。

站立姿态是一个很简单的动作,要求肩部下沉,从而突出胸部和颈部的美好线条;要求腿部收紧腰部直立,以使姿态挺拔仪态端庄,这个简单的动作除了美观,它对健康和减肥也有直接的帮助。

形体训练都是在极舒缓的音乐下进行的,轻缓柔韧、循序渐进地增加强度,形体中不雅的地方及身体上多余的脂肪,通过运动调节而变得柔和匀称。

女子在训练中可把自己想象是一位公主,很清高,很美丽,通过这样的“内外兼修”,形体与气质都练就出来了。

优美的坐姿使男子看起来温文尔雅,女子端庄高雅。

动作要求:女子两膝并拢,男子双膝可稍分开,略窄于肩宽。

腰背要挺直,肩放松,挺胸收腹,脊椎与臀部成一直线,微收下颌,目视前方。

优美的走姿使女子看起来轻捷自如,优美大方,男子自然稳健,风度翩翩。

动作要求:以标准站姿为基础,走时头与躯干成直线,目视前方。

步位正确,步幅基本一致,双臂自然摆动。

参考文献
[1]黑格尔.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2.
[2]胡敏.略论人体美观念的历史发展[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1(3):40.
[3]何伦.人体美文化、艺术、科学透视[J].山东医科大学学报,1994(3):16.
[4]马驰.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生命活动[J].学习与探索,1995(96):14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