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3.5.1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课件(共31张PPT)

实验二 检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实验步骤】如下图所示。
【实验现象】快要熄灭的卫生香遇到金鱼藻在光下产生的气体时, 卫生香猛烈燃烧。 【实验结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了___氧__气____。
课堂演练
一、选择题 知识点1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Hale Waihona Puke 1. 荔枝果实中的糖分主要是由荔枝植株吸收的某些物质转化而来
6. 温室大棚让我们四季都能吃到新鲜蔬果,以下措施不能增强大 棚中植物光合作用的是( C ) A. 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 B. 合理密植 C. 通入适量的氧气 D. 间作套种
7. 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中已得到广泛应用,下列不属于此原 理的应用的是( C ) A. 对农作物进行合理密植 B. 延长光照时间 C. 对农作物的土壤进行筛选 D. 对农作物进行立体种植
物体内有机物积累增多就能增加产量。
【例】下列农业生产的措施中,能促进光合作用的有(
)
①合理设置株距 ②大棚增施有机肥 ③水淹及时排涝 ④大棚
夜间增加照明 ⑤中耕疏松土壤 ⑥花盆底部留孔
A. ①②④
B. ①③⑤
C. ①④⑤
D. ②④⑥
【解析】促进光合作用的措施有:合理密植,延长光照时间,增 加光照强度,适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等。增加有机肥可以适当增 加二氧化碳的浓度。A选项符合题意。 【答案】A
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 是吸收装置内空气中
的__二__氧__化__碳___
装置___一___的叶片不 变蓝色,装置__二____
的叶片变蓝色
【得出结论】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 跟进点拨:①变量分析:因为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所 以装置一中没有二氧化碳,装置二中有二氧化碳。本实验的变量 是二氧化碳。②光照处理后的步骤为取叶→脱色→漂洗→滴加碘 液→冲洗→观察。
3.5.1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七年级生物上册优质教学课件(人教版)

巩固练习
A 3.俗话说“树怕剥皮”,因为树皮中有运输有机物的( )
A.筛管 B.导管
C.表皮
D.叶脉
A 4.以下实验中没有应用“淀粉遇碘变蓝色”特性的是( )
A.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
B.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
C.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D.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巩固练习
C 5.如图是某兴趣小组探究金鱼藻光合作用的装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普利斯特利实验(阅读教材122页图3-33)
植物能够更新由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了的空气。
一、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
二氧化碳
氧气
植物能够更新由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了的空气。
后来科学实验证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都会排出二氧化碳,消耗氧气, 而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够释放氧气,消耗二氧化碳。
总结
光 合
普利斯特利的实验
作
二氧化碳作为原料
用 吸
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
收
二
光合作用还能产生氧气
氧
化 碳
光合作用过程: 二氧化碳 + 水 光能 有机物 + 氧气
释
叶绿体 (储存着能量)
放
氧 气
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合理密植
巩固练习
C 1.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合作用可以在黑暗的条件下进行 B.植物的每一个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C.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把有机物里的能量释放出来 D.光合作用是生物圈中生命生存的基础
B 2.如果把绿叶比喻为“绿色工厂”,则这座“工厂”的产品是( )
A.有机物和氧气 B.光和氧气
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共31张PPT)

初中生物
4.某实验小组试图采用下图①——④部分实验装置来探究 “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实验以观察倒置的装满 水的试管中有无气泡产生作为观察指标。这个实验中,最 简便的装置组合为(B ) A.①② B. ②③ C.②④ D.③④
初中生物
4、下图中甲是在有光照条件下验证氧气是否由绿色植物 释放出来的装置,乙和丙是另外两个装置。通常可作为甲 的对照实验装置的是( B )。 A.只有乙 B.只有丙 C.乙和丙 D.乙和丙
初中生物
小资料
如果实验结果与假设不一致,怎么办?
01
否定原来的 假设,得出 与假设相反 的结论
02按原来Βιβλιοθήκη 案 重做一遍, 检验结果是 否可重复
03
重新设计方 案,通过实 验重新检验 假设
初中生物
二、光合作用还能产生氧气 演示实验 提示:氧气助燃!
初中生物
讨论交流
1请描述水中的金鱼藻在光照条件下产生气体的状况。 水中出现气泡 2将带火星的卫生香伸入试管后发生哪种实验现象? 卫生香复燃 3分析该实验结果,获得的实验结论是什么? 金鱼藻在光下产生氧气
光能
化学能
初中生物
巩固训练 1.进行光合作用时,植物不需要的外界条件是( A ) A.二氧化碳 B.水 C.高温 D.光 2.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是( B ) A.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 B.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 C.分解有机物,贮存能量 D.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3.要保证城市居民每天都能得到新鲜氧气,可以采取的 措施是( D ) A.多盖高楼,居住在高层 B.美化环境 C.扩大居住面积 D.多植草坪多种树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和交流
注意:氢氧化钠 溶液有腐蚀性
初中生物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优秀课件

海尔蒙特实验
柳树增重80多千克 土壤减少不到100克
是什么物质使柳树增重了呢?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 放氧气(优秀课件)
一.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 普利斯特利的实验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 放氧气(优秀课件)
普利斯特利的实验
把点燃的蜡烛、活着的小白鼠和活着的植物分别放
进密闭的容器,蜡烛为什么会熄灭?小白鼠、植物为
1、植物离光源越近,产生的气泡越多
因为气泡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气泡越多, 说明光合作用越强,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光照越强, 光合作用越强
2、没有气泡冒出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 放氧气(优秀课件)
练一练
1.进行光合作用时,植物不需要的外界条件是( A )
A.二氧化碳 B.水 C.高温
D.光
2.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是( B ) A.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B.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 C.分解有机物,贮存能量D.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D、为动植物和人提供呼吸需要的二氧化碳来源
5、在“检验光合作用释放的气体”的实验中, 使带火星的木条猛烈燃烧的是 A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氧气和二氧化碳 D、氮气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 放氧气(优秀课件)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 放氧气(优秀课件)
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演示实验
结论:光合 作用还产生
氧气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 放氧气(优秀课件)
光合作用的实质
光合作用是
指绿色植物通过 叶绿体,利用光 能,把二氧化碳 和水转化成储存 着能量的有机物, 并且释放出氧气 的过程。
光能 二氧化碳+水叶绿体 有机物+氧气
课堂小结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课件课件

现在学习的是第六页,共39页
海尔蒙特实验
现在学习的是第七页,共39页
海尔蒙特实验
柳树增重80多千克
土壤仅仅减少100克
海尔蒙特是如何解释柳树增重的呢?
现在学习的是第八页,共39页
海尔蒙特的解释: 1、柳树吸收了土壤中的少量无机盐 2、柳树还吸收了大量的水
他忽略了什么因素?
光合作用
一、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说一说
光 合
物质转变
作
制造有机物
用
的
实
储存能量
质 能量转化
光合作用表达式: 光
二氧化碳+水
(产物)
有机物 + 氧
(原料)
叶绿体 (储存着能量)
现在学习的是第二十一页,共39页
四、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合理密植:充分利用光照、提高产量
现在学习的是第二十二页,共39页
间种
现在学习的是第二十三页,共39页
关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 放氧气课件
现在学习的是第一页,共39页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 1.实验步骤可归纳为: 暗处理——遮挡叶片——照光——摘取叶片——酒精脱 色——漂洗——滴碘液——显色观察
2.先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让叶片中的
————34控——淀.——.制酒滴粉—。温精—加运度的碘走作液耗后用尽,是.可—溶以——观解—察叶——到绿—叶素—片,的隔见水光加部热分的—目—的— 是变—蓝而— 遮光部分———不—变蓝
2、实验变量是什么?如何控制变量? 二氧化碳
3、选用哪些器料(植物、仪器、试剂)?
4、实验步骤如何?各步操作有什么意义? 5、预测结果如何?
现在学习的是第十四页,共39页
海尔蒙特实验
现在学习的是第七页,共39页
海尔蒙特实验
柳树增重80多千克
土壤仅仅减少100克
海尔蒙特是如何解释柳树增重的呢?
现在学习的是第八页,共39页
海尔蒙特的解释: 1、柳树吸收了土壤中的少量无机盐 2、柳树还吸收了大量的水
他忽略了什么因素?
光合作用
一、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说一说
光 合
物质转变
作
制造有机物
用
的
实
储存能量
质 能量转化
光合作用表达式: 光
二氧化碳+水
(产物)
有机物 + 氧
(原料)
叶绿体 (储存着能量)
现在学习的是第二十一页,共39页
四、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合理密植:充分利用光照、提高产量
现在学习的是第二十二页,共39页
间种
现在学习的是第二十三页,共39页
关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 放氧气课件
现在学习的是第一页,共39页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 1.实验步骤可归纳为: 暗处理——遮挡叶片——照光——摘取叶片——酒精脱 色——漂洗——滴碘液——显色观察
2.先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让叶片中的
————34控——淀.——.制酒滴粉—。温精—加运度的碘走作液耗后用尽,是.可—溶以——观解—察叶——到绿—叶素—片,的隔见水光加部热分的—目—的— 是变—蓝而— 遮光部分———不—变蓝
2、实验变量是什么?如何控制变量? 二氧化碳
3、选用哪些器料(植物、仪器、试剂)?
4、实验步骤如何?各步操作有什么意义? 5、预测结果如何?
现在学习的是第十四页,共39页
七上3.5.1 光和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优秀课件

小白鼠 (或蜡烛)
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都会排出二氧化碳,消耗氧气,而植 物的光合作用能够释放氧气,消耗二氧化碳。除水以外, 二氧化碳也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 二氧化碳真的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
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
请你设计实验,探究二氧化碳是否真的是光合作用必 需的原料。探究结束后,写出探究报告。
想一想,他是否忽略了其他因素呢?
海尔蒙特忽略了什么因素的作用?
• 答:17世纪后,由于显微镜的发现,人们 发现了植物叶片上的气孔,因而认为,正 是通过这些气孔,植物与外界进行了气体 交换。后来的科学研究证实,绿色植物通 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时,从外界吸收了 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
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
请同学们自学相关内容,结合图思考:普利斯 特利的实验说明了什么?
普利斯特利的著名实验
为什么蜡烛会熄灭,小白鼠会死亡?
太阳能
为什么蜡烛继续燃烧,植物继续生存?
为什么植物和小白鼠继续生存?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普利斯特利的结论:
• 植物能够更新由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 变得污浊的空气。
绿色植物
氧气 二氧化碳
演示实验
提示:氧气有助 燃的作用!
注意观察
1.实验装置中的金鱼
藻是否放出了气泡?
放出了气泡。
2.实验装置中快熄灭的
卫生香伸进管口后是否复燃?
1
2
快熄灭的卫生香遇到金鱼藻产生的气体,又燃烧起来,
说明释放的气体是氧气。
光合作用的实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 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 出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还能产生氧气 用必需的原料吗?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3.5.1《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课件(共23张PPT)

2、光合作用和二氧化碳有无关系?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二、光合作用还能产生氧气
演示实验
阅读课本P123演示实验
注意,氧气助燃
实验结论:光合作用还产生氧气
光合作用的实质
绿色植物 通过叶绿体,利 用光能,把二氧 化碳和水转化成 储存着能量的有 机物,并且释放 出氧气的过程。
光光能能 二氧化碳 + 水 叶叶绿绿体体
是什么物质使柳树增重了呢?
一、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
普利斯特利得出的结论:植物能够更新由于蜡烛或动物呼 吸而变得污浊的空气。 科学实验证明: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原料吗?
接下来该怎样实验?
讨论
1、从实验装置一和二中各取一片叶,分别 用碘液处理,你认为哪个装置中叶片不变 蓝?
(3)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把有
机物里的能量全部释放出来。(× )
(4)合理密植可以保证作物的叶子都能充分地接受光
照,又不互相遮挡。( √ )
2、请用恰当的形式总结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场所 和产物。
3、课本P126图示为某农场温室大棚中增加二氧化碳浓 度的一种仪器,大棚中安装这种仪器的目的是什么?原 理又是什么?
3、课本P126图示为某农场温室大棚中增加二氧化碳浓 度的一种仪器,大棚中安装这种仪器的目的是什么?原 理又是什么?
目的是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原理:通过增加原材料 来促进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以达到提高农作物产量的 最终目的。
合理密植:充分利用光照、提高产量
2、其它应用,如间作、套种和轮作
一般把几种作物同时期播种的叫间作,不同时期 播种的叫套种 。
轮作是指前后两季种植不同的作物或相邻两年内 种植不同的复种方式。
二、光合作用还能产生氧气
演示实验
阅读课本P123演示实验
注意,氧气助燃
实验结论:光合作用还产生氧气
光合作用的实质
绿色植物 通过叶绿体,利 用光能,把二氧 化碳和水转化成 储存着能量的有 机物,并且释放 出氧气的过程。
光光能能 二氧化碳 + 水 叶叶绿绿体体
是什么物质使柳树增重了呢?
一、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
普利斯特利得出的结论:植物能够更新由于蜡烛或动物呼 吸而变得污浊的空气。 科学实验证明: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原料吗?
接下来该怎样实验?
讨论
1、从实验装置一和二中各取一片叶,分别 用碘液处理,你认为哪个装置中叶片不变 蓝?
(3)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把有
机物里的能量全部释放出来。(× )
(4)合理密植可以保证作物的叶子都能充分地接受光
照,又不互相遮挡。( √ )
2、请用恰当的形式总结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场所 和产物。
3、课本P126图示为某农场温室大棚中增加二氧化碳浓 度的一种仪器,大棚中安装这种仪器的目的是什么?原 理又是什么?
3、课本P126图示为某农场温室大棚中增加二氧化碳浓 度的一种仪器,大棚中安装这种仪器的目的是什么?原 理又是什么?
目的是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原理:通过增加原材料 来促进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以达到提高农作物产量的 最终目的。
合理密植:充分利用光照、提高产量
2、其它应用,如间作、套种和轮作
一般把几种作物同时期播种的叫间作,不同时期 播种的叫套种 。
轮作是指前后两季种植不同的作物或相邻两年内 种植不同的复种方式。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PPT优质课件

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气肥”
吊挂式二氧化碳释放剂
喷施储存在钢瓶中的二氧化碳
温室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器
增施有机肥料(农家肥) 利用微生物分解有机物释放二氧化碳
导入新课 知识讲解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海尔蒙特 (比利时)
17世纪上半叶
1771年
英格豪斯 (荷兰)
1779年
普利斯特利 (英国)
①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②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水 ③植物的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④植物的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 ⑤小白鼠生活和蜡烛燃烧都消耗氧气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④ D.①②③④⑤
导入新课 知识讲解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例2.如图是光合作用示意图,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过
程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是( B)
氢氧化钠
水
导入新课 知识讲解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海尔蒙特 (比利时)
17世纪上半叶
1771年
英格豪斯 (荷兰)
1779年
普利斯特利 (英国)
1864年
萨克斯 (德国)
导入新课 知识讲解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萨克斯的实验
不透光的纸
暗处理叶片
照光
碘蒸汽熏蒸
思考:萨克斯的实 验说明了什么?
1864年
恩格尔曼 (美国)
1880年
萨克斯 (德国)
导入新课 知识讲解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恩格尔曼的水绵实验 结论:氧是由叶绿体释放 出来的,叶绿体是绿色植 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把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临时装片放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里, 然后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现,好氧细 菌向叶绿体被光束照射到的部位集中;如果上述临时装片完全暴 露在光下,好氧细菌则分布在叶绿体所有受光部位的周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色植物可以更新由于蜡烛燃烧 或动物呼吸而变的浑浊的空气
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 光合作用的原料
绿色植物
氧气 二氧化碳
小白鼠 (或蜡烛)
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都会排出二氧化碳,消耗氧 气,而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够释放氧气,消耗二氧
化碳。除水以外,二氧化碳也是绿色植物光合作
用的原料。
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水草进行光合作用, 叶片产生许多气泡
想一想,他是否忽略了其他因素呢?
普利斯特利的实验
普利斯特利
JosephPriestley 1733-1804
①
蜡烛熄灭 小鼠死去
②
植物生长
蜡烛不熄灭
③
植物和小白鼠 都正常生活
普利斯特利的著名实验 为什么蜡烛会熄灭,小白鼠会死亡?
太阳能
为什么蜡烛继续燃烧,植物继续生存?
为什么植物和小白鼠继续生存?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优秀课 件
回忆旧知识
光合作用制造了 淀粉等有机物,可见 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一 种产物
资料: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 特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 他把一棵2.5千克的柳树苗种 在木桶里,每天用雨水浇灌。 5年后,柳树质量增加了80多 千克,而土壤只减少了不到 100克。海尔蒙特认为这是因 为柳树除吸收了土壤中少量 无机盐外,还吸收了大量的 水,水是合成柳树体内有机 物的原料。
光合作用的实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 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 出氧气的过程。
光能
二氧化碳 + 水
有机物 + 氧气
叶绿体 (储存着能量)
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可以让作物的 叶片充分地接受光照,茁 壮成长。
种植过稀:因作物没有充 分利用单位面积上的光照 而造成浪费;
种植过密:因植株叶片互 相遮挡而影响植物的光合 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