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计算与日期变更
08 时间计算与日期变更-202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大通关

202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大通关08 时间计算与日期变更1.时差产生原因: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一纬度的地区,相对来说,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先看到日出。
这样,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时间要早2。
.地方时:因经度而出现不同的时刻。
地球自转角速度为15˚/h,每自转一度需要 4分钟即:●经度每隔15 度,时间相差1小时●经度每隔1度,时间相隔 4 分钟●东边的时间比西边时间早同一条经线上的各地,地方时相同1.当太阳直射海口市(20°N,110°E),此时青岛市(36°N,120°E )的地方时是()A.11:20B.11:40C.12:20D.12:401.太阳直射哪条经线,那条经线上时间为正午12点整2.时间计算只跟精度有关,与纬度无关。
3.计算地方时步骤过程:①获取已知地点的地方时(确定条件)②计算出所求地点和已知地点的经度差③计算所求地点的地方时所求地的地方时=已知地的地方时±(4分×经度差)日出、日落、正午经度差:同减异加东早西晚东加西减都应该是地方时若求出时间大于24小时,则减去24小时,日期加一天;若所求时间为负值,则加上24小时,日期减一天。
3.时区与区时全球划分为24 个时区, 每个时区跨经度15°,同一时区,时间相等区时: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即为该时区的标准时。
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1个小时。
经度 ÷ 15欲求某经度所在的时区 如:120˚E、90˚W余数>7.5,商+1 即为所在时区 余数<7.5,商 即为所在时区东经就是东时区,西经就是西时区。
欲求时区的中央经线 如:西6区 的中央经线 时区 × 15°2. 当太阳直射海口市(20°N,110°E),此时北京时间是( ) A.11:20 B.11:40 C.12:20 D.12:40北京时间是指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而不是北京的地方时。
时间计算与日期变更-202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大通关

地方时为12:00
70°W
地方时为0:00
新的一天的范围是从0时所 在经线向东到180°经线
欲求某经度所在的时区 如:120˚E、90˚W
余数>7.5,商+1 即为所在时区
经度 ÷ 15
余数<7.5,商 即为所在时区
东经就是东时区,西经就是西时区。
欲求时区的中央经线 如:西6区 的中央经线
时区 × 15°
2.当太阳直射海口市(20°N,110°E),此时北京时间是( ) A.11:20 B.11:40 C.12:20 D.12:40
确定日期比值
如果180°经线的地方时是N点,那么新的一天占全球的N/24;反过来,如果新 的一天占全球的N/24,那么180°经线的地方时是N点。 例如: ①当180°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时,新的一天占全球的1/4,旧的一天占全球
的3/4。
②当180°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时(即180°经线与0时经线重合时),全球为
恩克斯宝岛 约位于165°E
北京
约位116°E°E
2.7日恩克斯宝岛正午时(12:00)
东十一区 东八区
相差3小时 北京时间约 为2月7日9时
3.与行程有关的时间计算方法
4.当地时间某日14时,一架飞机从东京国际机场(东九区)起飞,大约3小 时后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到达时的北京时间约为( ) A.14时 B.15时 C.16时 D.17时
日期变更与计算
国际日界线:国际规定,原则上以18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 “昨天”的分界线。(人为界限)自西向东过日界线日期减一天,自东 向西日期加一天。
自然界限:地方时为0时或24时的经线。它随着地球自转不断变化的,0 时经线东边比西边日期早一天,日界线和0是经线重合,全球为一个日期。
初中地理知识点归纳:时间的计算与日期的变更

初中地理知识点归纳:时间的计算与日期的变更
地方时、区时、日界线等知识是中学地理学科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全国各类地理考卷必考的知识点。
随着人类交往的密切,各科联系的加强,该知识点在生产、生活中得以广泛应用,因而成为近几年来高考重点考核的内容。
该类题考察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知识应用及迁移能力,图形设计新颖、设问灵活、综合程度高,具体命题可能结合某一重大地理事件进行,往往以日照图为切入点,进行时间和空间上大跨度的综合考查,突出对学生综合能力要求的考查,在平时及高三复习时应予以高度重视。
难点透析】
1.认识实质
时间的计算与日期的变更,其实质可从四方面理解。
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东早西晚(定性);地球自转周期1个太阳日15/小时(定量);日地空间关系确定时刻矫正时刻(定标);东西时差计算东加西减大早小晚(定法)。
时间计算本质上是地方时的计算。
2.理解概念
地方时是指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同线同时);区时是指。
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1.3.2时间计算与日期变更讲义湘教版-优秀

二、日期和国际日期变更线(加试) 当穿越国际日期变更线时除日期变更外,时刻是否发生变
化?为什么? 提示:不发生变化。东西十二区为同一个时区,区时相同。
[探究归纳] 1.在地球上日期变更的界线
(1)自然界线:即 0(或 24)时所在的经线,它是不断变化的,自西 向东过 0(或 24)时所在经线日期要加一天,自东向西过 0(或 24) 时所在经线日期要减一天。 (2)人为界线:即国际上规定,原则上以 18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 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并把这条分界线叫做“国际日界 线”。自西向东过国际日界线要减一天,自东向西过国际日界 线要加一天。
2.当纽约(西五区)处于 4 月 30 日 12 时时,北京应为 A.4 月 30 日 1 时 B.5 月 1 日 1 时 C.4 月 29 日 1 时 D.5 月 1 日 9 时
()
解析 北京为东8区,比纽约西五区时间早13个小时,注意4 月只有30天。 答案 B
3.一架飞机从圣彼得堡(60°N,30°E)起飞,向西南经过 11 小时飞抵
[学以致用] 下图为某区域经纬网和昼夜分布示意图,虚线为日界线,阴影 表示黑夜。读图回答(1)~(2)题。
(1)苏瓦与阿洛菲两地比较 A.日期相同,区时阿洛菲早 B.日期苏瓦早,区时两地相同 C.日期苏瓦早,区时阿洛菲早 D.日期苏瓦晚,区时阿洛菲早 (2)图示时刻,地球上分属两个日期的范围之比约为 A.1∶11 B.1∶5 C.1∶7 D.7∶17
2.区时的判断与计算 第一步:如果已知该地经度,求时区数。 该地所在时区数=该地经度÷15°(余数处理:若小于 7.5 则直接 舍去;若大于 7.5,则在结果上加上一个时区),方向不变。 第二步:求时差,即求时间间隔,每相隔一个时区,时间相差 一小时。 第三步:求区时。 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1 小时。
时间计算与日期变更

时间计算与日期更改一、地方时1 产生的原由:因为地球的自转,地表各地有关于太阳的方向不停发生变化,因此各地的时刻便挨次推动。
于是,在同一瞬时,地球上的各样时辰不一样。
2 、定义:地方时就是因经度不一样而不一样的时间,它把一天中太阳升到最高时的时间为定为正午 12 时,将连续两个12 小时之间均分为24 小时,这样形成的时间系统,称为地方时。
按照“东早西晚”的原则,其差别是1 小时 /150、 4 分钟 /10、 4 秒钟 /1 ‘。
注意:“旭日东升”中的“日中天”就是一天中太阳最高的时辰,是一天中地方时为12 点的时刻,这时太阳辐射在一天中最强。
但此时气温其实不必定最高,因为地表受热需要一个过程。
3、与地理地点的关系:经度同样的地方,地方时同样地理地点越靠东边的地方,地方时的值越大(同一天,24 小时制)若两地分别为东经或西经地域,则经度差=两地经度数之和二、时区和区时1、时区:国际上规定把全世界分为24 个时区,即每隔15 区分 24 个时区注意:东 12 区位于东经范围以内,西 12区位于西经范围以内,此中东12 区与西12 区都只跨个经度,东、西 12 区合为一个时区。
但东、西12 区都位于西半球。
2、区时:每个时区的区时,以该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整个时区的一致时间,又称为标准时。
注意:① 、中央经线是指该时区的“标准经线”,其度数的大小为该时区数〓150② 、在随意两个时区之间,相差几个时区,就相差几个小时。
较东的时区,区时较早。
③、东西 12 时区时辰同样,而日期相差 1 天。
3、依据经度计算时区的方法①经度〔 150/ h=整数和余数。
若余数小于度,同该经度的时区数就是整数;② 若该余数大于度,则该经度的时区数就是整数+1;③某地为东经度,为东时区;某地为西经度,为西时区;若整数为12,则为东西 12 区4、时区差的计算方法:同区相减,异区相加5、世界各个国家区时确实定:(1)北京时间:北京所在的东8 区的区时,即 1200E 的地方时,是中国各地一致采纳的时间(2)国际标准时:本初子午线的地方时,即中时区的区时。
时间计算与日期变更-2023年高考地理二轮高频考点讲练课件

A.P
B.Q C.M D.N
答案 7.C 8.A
解析 第7题,该日期钟的两个指针分别表示180°经线和0时经线,读图可判断指 向Q点的是0时经线,即135°E的地方时为0时,推算出伦敦(0°经线)时间为15时。 第8题,北京时间8时整,即120°E的地方时是8时,0°经线的地方时是0时,所以 此时长指针指向P点。
【对点演练】
北京时间2017年5月14日上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开幕,习近平主席 发表重要演讲,5月15日下午5时进入闭幕环节。下图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港口示意 图。据此完成5~6题。
A 5.威尼斯的观众若要观看开幕式直播,至少应在当地时间几时以前打开电视( )
A.4:00 B.6:00 C.8:00
方法二:180°时间法 如果180°经线的地方时是N时,那么新的一天占全球的N/24;反过来,如果新的一天占全球的 N/24,那么180°经线的地方时是N时。例如: (1)当180°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时,新的一天占全球的1/4,旧的一天占全球的3/4。 (2)当180°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时(即180°经线与0时经线重合时),全球为同一天。 (3)当180°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时(即180°经线与0时经线相对时),全球两个日期各占一半。
【 知 识 体 系 构 建 】
四 个 部 分
本 专 题 共 分
01 高频考点1 时间计算与日期变更 02 高频考点2 昼夜长短变化 03 高频考点3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04 微专题 地球运动与生活
高频考点1 时间计算与日期变更
【高考解密】
●地方时、区时和日期计算是高考的常考点,试题的背景和考查内容趋 向生活化,不再考查复杂的计算,但会涉及简单计算或估算,更加注重 对考生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的考查。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呈现。
2023届高三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专题1

甲 30°W 5:00
乙 75°E 1?2:00
5月23日,当太阳直射墨西哥某城市(103°W)时,北京时间是
A
A.24日2时52分
B.24日2时08分
C.23日3时08分
D.22日2时52分
103°W 5月23日12:00
120°E 5月2?4日2:52
(103+120)/15=14余13°
下图为“某主题公园所在城市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题。
计算公式为:降落时B地时间=起飞时A地时间±时差+行程时间(m小时)(注意: 正负选取原则——东加西减)。
2.日期变更
(1)图示日期变更
165°W
120°E
180°
昨天 今天 3月18日0:00
3月18日9:00
今天 昨天
180°经线的地方时是几时,新的 一天所占时间就是几小时;反过 来,新的一天所占时间是几小时, 180°经线的地方时就是几时。
专题一 地球运动规律
思维导图
核心点1 时间计算与日期变更
1.地方时与区时 (1)时间计算遵循“经度相差15°,时间相差1小时”和“东加西减”两个规律 已知甲地(30°W)地方时为5时,求乙地(75°E)的地方时为________时。
①按格式写出已知条件 ②求出两地经度差 ③求出两地时间差 ④根据“东加西减”原则求出所求时间
3.客机抵达芝加哥时,属于6月22日的地区范围约占全球的 D
A.1/4
B.1/3
C.1/2
D.3/4
6月22日12:00+14=6月23日2:00
90°E
120°E 6月23日
6月23日0:00 6月23日2:00
180°
180°经线的地方时是几时,新的 一天所占时间就是几小时;反过 来,新的一天所占时间是几小时, 6:00 180°经线的地方时就是几时。
时间计算日期变更教案

时间计算日期变更教案教案标题:时间计算日期变更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时间的概念,包括年、月、日的计算和变更。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计算日期的变更,包括天数的增减和日期的推算。
3. 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时间计算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时间的计算和日期的变更。
难点:日期的推算和天数的增减。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和教学素材。
2. 学生准备纸笔和计算器。
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通过提问和引入话题,引起学生对时间计算和日期变更的兴趣,如“你知道今天是几号吗?如果今天是星期一,那么十天后是星期几?”等。
二、讲解1. 时间的计算:教师通过课件和实例向学生讲解时间的计算方法,包括年、月、日的计算和转换。
2. 日期的变更:教师向学生介绍日期的变更规则,包括天数的增减和日期的推算方法。
三、示范教师通过实例向学生示范时间计算和日期变更的方法,让学生跟随操作并进行练习。
四、练习学生进行练习,包括计算天数的增减、推算日期等各种练习,以巩固所学知识。
五、拓展教师提供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时间计算问题,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如“如果我从某个日期开始,经过多少天是我的生日?”等。
六、总结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时间计算和日期变更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七、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在实际生活中应用。
教学反思: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理解程度,灵活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所学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计算与日期变更一、地方时1 产生的原因:由于地球的自转,地表各地相对于太阳的方向不断发生变化,因而各地的时刻便依次推进。
于是,在同一瞬间,地球上的各种时刻不同。
2 、定义:地方时就是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间,它把一天中太阳升到最高时的时间为定为中午12时,将连续两个12小时之间等分为24小时,这样形成的时间系统,称为地方时。
遵循“东早西晚”的原则,其差异是1小时/150、4分钟/10、4秒钟/1‘。
注意:“如日中天”中的“日中天”就是一天中太阳最高的时刻,是一天中地方时为12点的时刻,这时太阳辐射在一天中最强。
但此时气温并不一定最高,因为地表受热需要一个过程。
3、与地理位置的关系:经度相同的地方,地方时相同地理位置越靠东边的地方,地方时的值越大(同一天,24小时制)若两地分别为东经或西经地区,则经度差=两地经度数之和二、时区和区时1、时区:国际上规定把全球分为24个时区,即每隔15划分24个时区注意:东12区位于东经范围以内,西12区位于西经范围以内,其中东12区与西12区都只跨个经度,东、西12区合为一个时区。
但东、西12区都位于西半球。
2、区时:每个时区的区时,以该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整个时区的统一时间,又称为标准时。
注意:①、中央经线是指该时区的“标准经线”,其度数的大小为该时区数〓150②、在任意两个时区之间,相差几个时区,就相差几个小时。
较东的时区,区时较早。
③、东西12时区时刻相同,而日期相差1天。
3、根据经度推算时区的方法①经度〔150/h=整数和余数。
若余数小于度,同该经度的时区数就是整数;②若该余数大于度,则该经度的时区数就是整数+1;③某地为东经度,为东时区;某地为西经度,为西时区;若整数为12,则为东西12区4、时区差的计算方法:同区相减,异区相加5、世界各个国家区时的确定:(1)北京时间:北京所在的东8区的区时,即1200E的地方时,是中国各地统一采用的时间(2)国际标准时:本初子午线的地方时,即中时区的区时。
(3)世界各国根据本国具体情况,在区时的基础上,采用一些特别的计时方法:有的国家根据本国所跨的经度范围,采用半区时,即采用与中央经线相差的时区的边界线的地方时,如印度采用东区;的有国家为了充分利用太阳照明,采取本国东部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如朝鲜采用东9区的区时。
三、时间的计算方法方法:第一步:求两地的经度差或时区差――同经(区)相减,异经(区)相加第二步:求两地的时间差=经度差〔150/h=时区差的大小第三步:求所求地的时间――东加西减04、经度差的计算方法:若两地同为东经或同为西经地区,则经度差=大的经度数-小的经度数1/6页东和西是指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或西方。
判断方法有:①在光照图中可根据地球自转的方向进行判断;②有经度的时候,则用东经度数越大,越往东去;西经度数越小,越往东去;③在进行时区计算时,则东时区数越大,越往东去;西时区数越小,越往东区。
(1)已知某一地的地方时,求另一地的地方时: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经度差〓4(分钟/度)或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时区差(2)已知某地的经度和时间,求另一地的经度:所求地的经度=已知经度〒两地地方时差数/150(3)已知某地区时,求另一时区的区时:所求地的区时=已知地的区时〒两地的区时数(4)已知某地的地方时,求另一地的区时:(5)已知某地的区时,求另一地的地方时【例题】北京奥运会于2008年8月8日晚上8时8分开幕,此时我国最西端帕米尔高原上(730E)的时间为,则我国最西端所在时区的区时为京奥运会开幕时费城的地方时为经线上。
上海市民在北京时间2002年4月15日晚上6时30分的电视新闻节目里收看到中国国际航月日时分。
此时,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度为。
美国费城与我国四川内江市属同一经线圈上的两个城市,已知内江的经度是1050E,则北在我国2002年3月21日的日历中写着“今日3时14分”,问此时太阳直射在纬线和空公司CA129航班于当日上午10时40分左右在韩国釜山机场附近不慎坠毁的消息,美国旧金山(1230W)的华人华侨同时收看到这一新闻的时间应是(6)涉及飞行时间的计算技巧(公式为:目的地的时间=出发地的时间〒两地时差+飞行时间)注:(1)飞机向东飞行用“+”号,向西飞行用“-”号(2)若飞机向东飞过日期变更线,则减一天;若飞机向西飞过日期变更线,则加一天。
例:有一架飞机于北京时间上午8点飞往伦敦,飞行的时间为10个小时,则到达伦敦的时间为,在伦敦停留2个小时后,飞往开罗(东2区),飞行时间为3个小时,则到达开罗的时间为,此时北京时间为。
我国一艘科学考察船,从上海出发向东航行,于1981年1月2日15时抵达温哥华(西七区),共用14天2小时,该船起航的时间是:。
四、日界线、日期变更与日期范围的确定1、日界线:日界线又称“国际日期变更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也是地球上最早与最晚的分界线(即地球上新的一天总是从位于日界线西侧的东12区最先开始,在位于日界线东侧的西12区最后结束)。
其原则上以1800经线为日界线,但并不与1800经线完全重合。
2、日期与日期范围的确定地球上日期变更的界线有两类:(1)人为界线:日界线(2)自然界线:即0点所在的经线,它是不断变化的。
自西向东过0点所在经线日期要加1天,自东向西过0点所在经线要减1天。
(3)求今日与昨日在地球上的范围以及所占的比例2/6页已知地球上某点的地方时,求出0时所在的经度,就能判断今日与昨日在地球上的所占的比例。
即从180经线向西到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之间的范围就是新的一天,其余的就是旧的一天;或从1800经线向东到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之间的范围就是旧的一天,其余的就是新的一天。
注意:①当北京时间为8时时,0时所在的经线就是00经线,全球两个日期正好平分。
② 当北京时间为20时时,1800所在的经线就是24时,全球属于同一时期。
例:一艘航行于太平洋的船,从12月30日12时(区时)起,经过5分钟,越过了1800经线,这时其所在地点的区时不可能是的:(B)A、29日12时05分过日界线时间的计算:①东12区是地球上新的一天到来最早的时区,是最东的时区,西12区是最西的时区。
东西十二区日期相差整1天,时、分、秒相同。
②从东十二区向东过日界线进入西十二区,日期减一天;从西十二区向西过日界线进入东十二区,日期加1天。
③隔日界线计算相隔时区数:相隔时区数=(12-东某区)+(12-西某区)例如:当东八区时间为5月1日8点35分时,西九区为什么时间:求法:5月1日8时35分-1天+【(12-8)+(12-9)】小时=4月30日15时35分此外,还可以利用公式所求区时=已知区时±两地时差来求。
如果两个时间相加超过了24小时,将该结果减去24小时,日期加1天;如果结果为负数,将该结果加上24小时,日期减去1天。
如:5月1日8时35分-(8+9)=-8小时25分钟+24小时=15小时35分(日期减去1天为4月30日)。
所求地方时=已知某地地方时±两地经度差数×4分钟(不越过日界线)如:已知东经106°某地地方时为7月1日10点30分时,求东经173°某地和西经84°某地的地方时各是什么时间解:173°E某地时间=7月1日10点30分+(173-106)×4分=7月1日10点30分+268分=7月1日14点58分84°W某地时间=7月1日10点30分-(106+84)×4分=6月30日21点50分。
0B、30日11时55分C、30日12时05分D、31日12时05分【难点透析】1.认识实质:时间的计算与日期的变更其实质可从四方面理解。
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东早西晚(定性);地球自转周期→1个太阳日→15°/小时(定量);日地空间关系→确定时刻→矫正时刻(定标);东西时差计算→东加西减→大早小晚(定法)。
时间计算本质上是地方时的计算。
2.理解概念:地方时是指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同线同时);区时是指各时区都以本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共同使用的时刻(同区同时);日界线有两条,①人文日界线:为了避免日期的紊乱,1884年在华盛顿国际经度会议上,规定原则上以18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叫做“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
②自然日界线:地球上地方时为0时(子夜)所在的隐形经线。
3.掌握方法:(1)地方时。
地球上的地方时以太阳作为参照物确定,某地的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天中的最大值时,当地的地方时为12点,与12点相对的地方时为0点。
同一条经线上的地方时相同,不同经线的地方时不同,越往东时刻越早,即东早西晚(大早小晚),每隔15度,相差1个小时。
地方时的计算分三步进行。
①空间定位清楚,用图式两点的经度定点,清楚准确直观反映空间关系;②地理分析到位(已知、未知、东西关系、经度差和时间差的相互转换,四者知其三,可以任求其一);③数学计算准确(认真计算,仔细检查)。
同时应注意以下隐含条件: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18时。
即赤道在任何时刻晨线上都是6时,昏线上都是18时;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12时,和正午正相对的另一经线地方时为0时。
即正相对的两条经线地方时相差12时;经度相差15°,时刻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时刻相差4分钟(东加西减,东早西晚);经度相同,地方时相同;经度不同,地方时不同;日照图中,平分昼半球的经线为中午12时,平分夜半球经线所在地方时为0时;区时与地方时一致的地方在各时区的中央经线上(中央经线度数=15°×时区数);过日界线时日期要发生变化。
即日界线两侧时刻相同,日期不同。
(2)区时。
时区的划分:每隔15度划分为一个时区,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都是15的倍数,据此可以求出任一条经线所在的时区。
特别注意零时区(中时区)和12时区的划分。
各时区都以本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共同使用的时刻,称为区时,同区同时(国际标准时间,一般是指零时区的区时;美国东部时间一般是西五区的区时;西部时间一般是指西八区的区时;北京时间是指东八区的区时,即东经120度的地方时)。
区时的计算:①确定经线所在的时区,并判断两时区的东西位置关系,东早西晚;②分析已知与未知条件,计算时区序号差及区时;③根据时区序号之差等于区时之差,算出结果,认真计算,并仔细检查。
(3)日界线:性质①更日性──只要地方时所在经线和时区中央经线过这两条日界线,都要更换日期。
在钟点上,人文日界线两侧是相同的;在时间上,自然日界线两侧是连续的;②运动性──人文日界线相对地球而言是静止的,相对于太阳来说则是运动的(随地球一起自西向东);自然日界线相对于地球而言是运动的(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向西移动),相对于太阳而言则是静止的;③转折性──为了照顾人文日界线附近国家或地区居民生活方便,人文日界线不完全按180度经线定位,而是在有些地方成折线,而自然日界线与地球上的经线平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