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脉搏计的设计
电子脉搏计设计

电子脉搏计设计1 .设计思路正常人的脉搏次数是每分钟60~80次(婴儿为90~140次,老年人则为100~150次), 这种频率信号属于低频范畴.因此,脉搏计的用来测量低频信号的装置,它的基本功能要求应该是:(1).要把人体的脉搏数(振动)转换成电信号,这就需要借助传感器。
(2).对转换后的电信号要进行放大和整形处理,以保证其它电路能正常加工和处理。
(3).在很短的时间(若干秒)内,测出经放大后的电信号频率值。
总之,脉搏计的核心是要对低频信号在固定的短时间计数,最后以数字形式显示出来。
可见,脉搏计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计数器和数字显示器。
2 .方案设计2.1 选用方案原理方框图:图1:原理框图3 .单元电路的设计3.1信号发生与采集脉搏传感器的作用是将脉搏信号转换为响应的电冲信号。
脉搏传感器是脉象检测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后置电路的处理和结果的显示。
目前典型的脉搏传感器有以下三种:光电类、压阻类和压电类。
在这三种当中目前采用最多的信号放信号发生与采是压电型传感器。
压电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以某种物质的压电效应为基础。
这些物质在沿一定方向受到压力的或拉力的作用而发生变形时,其表面会产生电荷;若将外力去掉时,它们又重新回到不带电的状态,这种现象就称为压电效应。
而具有这种压电效应的物体称为压电材料或压电元件。
常见的压电材料有石英、钛酸钡、锆钛酸铅等。
3.1.1信号放大电路这部分电路主要完成将5mV 的正弦波输入信号放大1000倍(5V ),使其可以驱动后续的CMOS 数字电路。
采用运算放大器LM324构成的反相放大电路: 在理想条件下有i V R R V ⨯-=120运放的闭环电压增益为12R R A Vf -=,输入电阻为Rif=R1。
如果对输入电阻有要求可以先确定R1,再根据放大倍数确定R2。
为了减小输入偏置电流引起的运算误差,在同相输入端应接平衡电阻R3,且R3=R1∥R2。
图2:放大电路实际电路中拟采用三级放大,电路图如图2所示:参数选定如下:输入电阻要求不小于107欧,因而选定R1=10M 欧,第一级电路放大10倍,因而R2=100M 欧,R3=R1∥R2=9.1M 欧,第二级及第三级放大电路放大倍数仍为10倍,R5=R8=10k 欧,R7=R9=100k 欧,R4=R6=9.1k 欧。
电子脉搏计的课程设计

电子脉搏计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电子脉搏计的工作原理,掌握其基本结构及功能。
2. 学生能掌握电子脉搏计的使用方法,了解其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3. 学生了解心率与脉搏的关系,认识到电子脉搏计在监测心率方面的作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正确操作电子脉搏计,进行简单的脉搏测量。
2. 学生能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动手能力,提高实验操作技巧。
3. 学生能分析电子脉搏计的测量数据,提高数据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科学技术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增强创新意识。
2. 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认识到科技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提升社会责任感。
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合作精神,提高沟通与团队协作能力。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电子技术课程内容,以实用性为原则,设计电子脉搏计的课程。
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培养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其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电子脉搏计原理与结构- 理解电子脉搏计的工作原理,包括传感器、信号放大、滤波、显示等部分。
- 学习电子脉搏计的基本结构,分析各部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2. 电子脉搏计的使用与操作- 介绍电子脉搏计的使用方法,包括仪器准备、测量部位选择、操作步骤等。
- 学习如何正确读取和记录脉搏数据,以及如何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教学内容关联教材第十五章“传感器及其应用”的相关知识。
3. 实践与拓展- 安排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电子脉搏计,进行实际测量。
- 分析测量结果,探讨影响脉搏测量的因素,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教学内容将按照以下进度安排:1. 第一节课:电子脉搏计原理与结构的学习。
2. 第二节课:电子脉搏计的使用与操作方法的学习。
3. 第三节课:实践活动,学生分组操作电子脉搏计,进行测量和数据分析。
三、教学方法针对本章节内容,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 讲授法: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和示例,讲解电子脉搏计的工作原理、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电子人体脉搏计的设计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电子人体脉搏计的设计一、课程设计目的1.应用电子技术知识设计制作一台电子人体脉搏计,实现在短时间内测量人体脉搏数,并显示其数值。
总体目标:(1)掌握电子产品的初步设计方法、以及元件计算、选用。
(2)学习电子元件焊接与安装。
(3)学习电子产品使用通用测量仪器的调试方法。
2.功能技术指标(1)实现在15秒钟以内测量1分钟的脉搏数,并显示其数值;(2)测量误差≤±2次/分钟;(3)可以连续测量或单次测量;(4)最大显示300次/min。
二、课程设计内容1、电子脉搏计的原理2、确定设计方案,画出组成方框图,简述每部分功能;3、电路元件数值计算,确定主要元件参数值4、绘制完整的电路原理图,生成元件清单。
5、装配焊接硬件电路并进行硬件测试、数据记录6、芯片介绍(1)4046芯片工作原理。
输入信号Ui从14脚输入后,经放大器A1进行放大、整形后加到相位比较器Ⅰ、Ⅱ的输入端,图3开关K拨至2脚,则比较器Ⅰ将从3脚输入的比较信号Uo与输入信号Ui作相位比较,从相位比较器输出的误差电压UΨ则反映出两者的相位差。
UΨ经R3、R4及C2滤波后得到一控制电压Ud加至压控振荡器VCO的输入端9脚,调整VCO的振荡频率f2,使f2迅速逼近信号频率f1。
VCO的输出又经除法器再进入相位比较器Ⅰ,继续与Ui进行相位比较,最后使得f2=f1,两者的相位差为一定值,实现了相位锁定。
若开关K拨至13脚,则相位比较器Ⅱ工作。
(2)4060芯片工作原理。
4060是由一振荡器和14位二进制串行计数器位组成,振荡器的结构可以是RC或晶振电路,CR为高电平时,计数器清零且振荡器使用无效。
所有的计数器位均为主从触发器。
在CP1(和CP0)的下降沿计数器以二进制进行计数。
(3)4553芯片工作原理。
4553是3位十进制计数器,但只有1个输出端,要完成3位输出,采用扫描输出方式,通过它的选通脉冲信号,依次控制3位十进制的输出,从而实现扫描显示方式。
电子脉搏计课程设计

电子脉搏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电子脉搏计的工作原理,掌握其基本构造和功能。
2. 学生能掌握电子脉搏计的使用方法,学会读取脉搏数据并进行简单分析。
3. 学生了解心率与健康的关系,认识到电子脉搏计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价值。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独立操作电子脉搏计,进行正确的脉搏测量。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脉搏数据,提高观察和思考能力。
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探讨电子脉搏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科学研究的兴趣,激发探索生命科学的热情。
2. 学生认识到科技发展对医疗事业的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
3. 学生通过学习电子脉搏计,关注自身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电子技术、生物学和医疗知识,以实践操作为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电子脉搏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激发他们对科技的兴趣和热情。
通过具体的学习成果分解,教师可针对课程目标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确保课程的有效实施。
二、教学内容1. 电子脉搏计的基本原理与结构- 介绍电子脉搏计的工作原理,如光电传感器、信号处理等。
- 解析电子脉搏计的主要部件及其功能,如显示屏、按键、电池等。
2. 电子脉搏计的使用方法- 指导学生正确佩戴电子脉搏计,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 讲解如何读取脉搏数据,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 心率与健康的关系- 介绍心率的概念,以及正常心率范围。
- 阐述心率与身体健康的关系,如运动、疾病等因素对心率的影响。
4. 电子脉搏计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举例说明电子脉搏计在临床诊断、健康监测等方面的应用。
- 分析电子脉搏计相较于传统脉搏测量的优势。
5. 实践操作与小组讨论- 安排学生进行电子脉搏计的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 组织小组讨论,探讨电子脉搏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及未来发展。
电子人体脉搏计课程设计

电子人体脉搏计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电子人体脉搏计的基本原理、结构和操作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电子技术进行人体生理参数检测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电子人体脉搏计的原理及组成部分;(2)掌握电子人体脉搏计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3)熟悉人体生理参数的检测方法及数据分析。
2.技能目标:(1)能够正确操作电子人体脉搏计进行测量;(2)能够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关爱健康的价值观;(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电子人体脉搏计的基本原理;2.电子人体脉搏计的组成部分及功能;3.电子人体脉搏计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4.人体生理参数的检测方法及数据分析;5.电子人体脉搏计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电子人体脉搏计的基本原理、结构和操作方法;2.讨论法:学生就人体生理参数检测方法及数据分析进行讨论;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电子人体脉搏计在医疗领域的应用;4.实验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电子人体脉搏计,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电子人体脉搏计相关教材;2.参考书:生命科学、电子技术等相关参考书;3.多媒体资料:电子人体脉搏计的图片、视频等;4.实验设备:电子人体脉搏计、电脑、投影仪等。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其学习态度和积极性;2.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3.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4.考试:期末进行闭卷考试,全面评估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运用能力。
电子脉搏计制作

R6、R7 1.6kΩ,RP l5kΩ电位器, R9 9.1kΩ, C2、C3 0.1μF
滤波器的用途
滤波器主要用来滤除信号中无用的频率成 分,例如,有一个较低频率的信号,其中包含 一些较高频率成分的干扰。
滤波电路可分为低通滤波、高通滤波、带通 滤波、带阻滤波。各种滤波器的特性如图所 示,图中同时给出了滤波器的理想特性和实
•4)基准时间产生电路:产生短时间的控制信号,以 控制测量时间。 •5)控制电路:用以保证在基准时间控制下,使4倍 频后的脉冲信号送到计数、显示电路中。 •6)计数、译码、显示电路:用来读出脉搏数,并以 十进制数的形式由数码管显示出来。 •7)电源电路:按电路要求提供符合要求的直流电源。
• 用这种方案测量的误差为±4次/min
R3
R R 33 R
3
u- u-
Rf Rf
uo u uo
o
3)有源滤波电路
采用二阶压控有源低通滤 波电路,把脉搏信号中的 高频干扰信号滤掉,同时 把脉搏信号加以放大,考 虑到去掉脉搏信号中的干 扰尖脉冲,所以有源滤波 电路的截止频率为lkHz左 右。为了使脉搏信号放大 到整形电路所需的电压值, 通常电压放大倍数选用1.6 倍左右。
H
幅频特性:
A
1
1 截止频率: H RC
2 1 ( ) H
幅频特性: A
1
2 1 ( ) H
+
+
+
ui +
R
+
|A| 1 0.707
C uo +
此电路的缺点: 1、带负载能力差。
0
H
截止频率
2、无放大作用。 3、特性不理想,边沿不陡。
EDA课程设计电子脉搏计设计

EDA课程设计电子脉搏计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电子脉搏计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相关电子元件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2. 学生能描述脉搏信号的特性,了解信号处理的基本方法。
3. 学生能掌握EDA(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的基本操作,完成电子脉搏计的原理图和PCB设计。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电子脉搏计的搭建和调试。
2. 学生能够运用EDA软件进行原理图绘制和PCB布线,提高电子设计能力。
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解决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电子技术产生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验安全,树立安全意识。
3. 学生能够关注电子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认识到科技对人类生活的积极作用,增强社会责任感。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课程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动手实践,提高电子设计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课程目标旨在培养学生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未来从事电子工程及相关领域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电子脉搏计原理:讲解脉搏信号的特性,介绍光电传感器、放大器、滤波器等电子元件的工作原理及在电子脉搏计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三章“模拟电子技术”第2节“传感器及其应用”2. EDA软件操作:学习EDA软件的基本操作,包括原理图绘制、PCB布线等,掌握电子脉搏计原理图的绘制和PCB设计方法。
教材章节:第五章“电子设计自动化”第1节“EDA软件概述”和第2节“原理图与PCB设计”3. 电子脉搏计搭建与调试:分组进行电子脉搏计的搭建和调试,熟悉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教材章节:第四章“电子电路设计与实践”第3节“电子电路调试与故障排查”4. 实践项目:开展小组合作,完成电子脉搏计的设计、搭建、调试及性能测试,撰写实践报告。
课程设计--数字电子脉搏计

数字电子脉搏计一.设计任务要求设计一个电子脉搏计,要求:实现在15s 内测量1min 的脉搏数,并且显示其数字。
正常人脉搏数60~80次/min ,婴儿为90~100次/min,老人为100~150次/min 。
1.实现在15秒内测量1 min 的脉搏数;2.用数码管将测得的脉搏数用数字的形式显示;3.测量误差小于4次/min 。
二.总体框图图1总体框图方案设计:此方案采用脉搏传感器,74LS160计数器,集成运放放大电路,555构成的多谐振荡器,异或门组成的4倍频电路等电路。
脉搏传感器的作用是计时器信号发生放大整形电路四倍频器倒数计时555计时器计数器将脉搏信号转换为响应的电脉冲信号。
由一个运放器和三个电阻就组成了符合要求的放大电路。
倍频电路要对脉搏进行调频,如将15s内传感器所获得的信号频率4倍频,即可得到对应一分钟的脉冲数,从而缩短测量时间。
555定时器是为了试验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
本设计中采用简单的74LS160作为计数器,因为它是十进制计数器无需改装,直接使用。
因为脉搏测试器中需要上百位的数字。
因此,将三片74LS160直接按并行进位方式连接即的千进制计数器。
三、元器件清单本实验采用数电中常见的器件,这样我们就可以熟练地使用而且可以降低该电路的故障率。
以下为本实验所使用的器件。
表一元器件清单1、异或门:当两个输入一致时,输出为0,输入相异时,输出为1。
异或门的原序号名称型号数量备注1 555定时器CB555 12 七段译码器DCD_HEX 63 十进制上升沿计数器74LS160D 64 与门74LS08 3 两输入5 与非门74LS08 2 两输入6 非门7400N 1 两输入7 同或门CD4077 1 两输入8 电阻ROHM 4 10KΩ9 电阻ROHM 1 9.1KΩ10 电阻ROHM 1 100KΩ11 电阻ROHM 1 5.1KΩ12 电容16CE470AX 1 0.01μF13 电容16CE470AX 1 0.1μF14 电容16CE470AX 1 3.8μF15 电容16CE470AX 1 33μF16 异或门4070BD 4 两输入17 单刀双掷开关 118 交流信号发生器 1 5000Hz,5V理图与真值表如图2-1所示图2-1异或门的逻辑符号与真值表2. 2输入与门如图2-2所示,A、B为与门的输入端,Y为与门的输出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
人体的脉象中包含有关心脏的动态信息,人体内部和外部的脉搏等循环和神经系统。
脉搏的生理变化往往引起多种心血管事件,脉冲可能会改变患者的生理特征的临床症状,在同一时间脉搏,血压测量,血压测量技术的测量提供了对其它生理生理参考信号检测。
本文简要介绍了完整的,压电式传感器的数字脉冲产生脉冲,整形后放大,输入单片机控制,以便测量的次数每分钟脉搏,简单快捷。
通过观察脉冲信号,可以检查身体,通常用于保健中心和医院的健康。
关键词:脉搏计;脉冲信号;压电传感器
Abstract
Contains dynamic information about heart pulse in human body, internal and external pulse and other circulatory and nervous system. Physiological changes of pulse often cause a variety of cardiovascular events, pulse may change in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patients with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in the measurement of the same time pulse, blood pressure measurement, blood pressure measurement techniqueprovides a physiological reference signal for otherphysiological detection.
This paper simply introduces digital pulse of the complete,piezoelectric sensors have a pulse, after plastic surgery to enlarge, the input in the single chip computer and control, so as to measure the number of times a minute pulse, simple and quick. Through observing the pulse signal, can check the health of the body, usually used for health centres and hospitals.
Keywords: Pulse meter; Pulse signal; Piezoelectric sensors
目录
摘要 (Ⅰ)
Abstract (Ⅱ)
绪论 (1)
第1章电子脉搏计时器的方案比较 (2)
1.1 设计方案论证与比较 (2)
1.2分析与论证 (3)
1.3结论 (4)
第2章单元电路的原理与设计 (5)
2.1放大与整形电路工作原理 (5)
2.1.1传感器的选择 (5)
2.1.2放大电路选择 (6)
2.1.3有源滤波电路选择 (6)
2.1.4整形电路选择 (6)
2.1.5电平转换电路选择 (6)
2.2倍频电路原理与设计 (7)
2.3基准时间产生电路原理与选择 (7)
2.3.1秒脉冲发生器 (8)
2.3.2 十五分频和二分频 (8)
2.4 计数、译码、显示电路原理与选择 (9)
2.5 控制电路原路图 (11)
总结 (13)
致谢 (14)
参考文献 (15)
附录整机电路图 (16)
绪论
脉搏是人可以在体表触摸到的动脉搏动。
循环系统包括血液,血管,心脏,氧气,二氧化碳,负责营养和废物的运输。
血液在左心室收缩的心脏和挤进主动脉,然后转移到全身动脉。
动脉是结缔组织和肌肉弹性形成的管。
当大量的血液的动脉可使动脉压增加扩径,其表面上浅动脉可以感受到这种扩张,这就是所谓的脉冲。
脉搏也可以在一定情况下反映人体的身体健康,我国更是在春秋时期,脉诊就成为中医的诊病方法。
近年来,人们一直在试图根据脉波变化来评价人体疾病诊断的心血管系统,以便找到心血管疾病的有效和非侵入性诊断。
因此,无失真的脉冲信号的采集和处理是重要和必要的基础工作,检测之一。
它是根据脉冲信号和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并进一步分析的预测为前提。
利用虚拟仪器LabVIEW设计出脉冲强检测分析系统,并对人体脉搏系统从客观的,物理的角度来做出解释,这是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
在临床护理和医院的日常,脉搏是最基本的生命指标之一,抽取生命的特点和最常见的一般是脉冲测量。
近年来已经有许多日常监测设备,如可以测量脉冲的便携式电子血压计。
便携式电子血压计的测量原理是微泵压橡胶气囊的使用,每次测量需要压缩和解压,大体积的存在,压缩和解压缩过程中会有不适,且脉冲检测精度不高等缺点。
为此,对于医学来说电子脉搏器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而且是一项不可或缺的技术。
第1章电子脉搏计时器的方案比较
1.1设计方案论证与比较
电子脉冲仪的主要作用不仅是心电图的主要部分,也在人体测量微小的脉搏跳动频率的电子脉冲时起到重要作用。
经过各方面技术指标分析,脉搏计是用来测量频率较低的脉搏信号,测量原理如下:
1)通过传感器在1秒或者很短暂的时间内(预定时间15秒)记录出一分钟的脉搏跳动数。
2)通过放大电路、整形电路和滤波电路将传感器检测出的电压或者电流信进行相关的处理,得到不失真的电压或者电流信号。
3)为了得出输出结果,将电流或者电压信号输送给单片机进行处理与分析,。
4)为了能够显示人体一分钟的脉搏数,可将单片机将输出结果输送给LED显示器。
相应功能:
1)检测出人体1分的脉搏数要在预定时间15秒内。
2)要通过显示管将测量出来的结果显示出数字。
3)不仅要求精确度要高,稳定性要强,而且要操作简单,方便携带。
该设计可以实现在15秒的脉冲个数内实现1分钟需要显示的数字,在一般情况下,老人是100 ~150次每分钟,成人的脉冲数为60 ~80次每分钟,满足上述设计功能的方法很多,但是通过分析与比较,现提出下面两种方案:
方案一:
图1-1是本方案的原理图如下:
1)传感器:
(1)原理:将检测的各种物理量的变化转换为相对应的电流或者电压变化。
(2) 脉冲仪检测原理:脉冲信号转换成相对应的电脉冲信号。
2)放大与整形电路:
(1)放大电路:将传感器的微弱电脉冲信号放大到可以测量读取的电路。
(2)整形电路:将放大的电脉冲信号过滤干扰信号而得到测量信号的电路。
3)频率倍增器:整形脉冲信号频率的增加。
4)控制电路:确保控制参考在时间上,使后4倍频的计数脉冲信号的频率显示电路。
5) 计数译码显示电路:用来读出脉搏数,以十进制数形式显示出来。
图1-1 方案1方框图
测量过程中,由于为4的频率的脉冲,计数时间应缩短四倍(15s),而数码管显示的数字却是1分的脉搏跳动次数。
因此,测量的误差是每分钟4次,测量时间短,误差较大。
方案二:
原理框图如图1-2所示:
1)门控电路:控制基准脉冲信号, 进入8位二进制计数器。
2)六进制计数器的作用是用来检测六个脉搏信号。
3)基准脉冲发生器(时间):0秒产生一基准脉冲信号周期。
4)8位二进制计数器:门电路的参考脉冲计数。
5)脉冲产生电路:产生固定的脉冲信号。
图1-2方案2方框图
该方案首先测量需要5倍的时间节拍脉冲,然后转换成每分钟的脉冲。
这种测量方法的误差小,误差最多1次每分。
1.2分析与论证
方案一比较容易实现,且结构简单,但存在的不足是测量精度偏低;方案二成本较高,电路结构较复杂,但测量精度较高。
根据设计要将电路简单化及低成本的要求,因此,选择方案一。
1.3结论
该设计方案采用数字脉冲乘法器组成:定时器。
第2章 单元电路的原理与设计
2.1放大与整形电路工作原理
脉冲信号的传感器转换为电信号,主要是由整形电路和放大电路,一般需要整形电路为几伏的输入电压,因此必须放大的完成。
为了使电压或电流信号放大的脉冲信号波形尽量规则,所以它一定要过滤整形电路,输出电压应符合计数器的要求,图2-1所示。
图2-1 放大整形电路框图
2.1.1传感器的选择
1)传感器的功能分析
光敏传感器是最常见的传感器之一。
光传感器不仅能够检测到光,它也可以被用来作为检测元件的传感器和其他传感器。
光传感器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传感器的输出,它占据的地位在非电气量测量技术与自动控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传感器的选择
为检测原路的脉搏传感器,所以通过考虑与分析后,采用红外光电转换器,方法是通过人的手指的红外辐射的血流量,将脉冲转换成电信号,如图2-2所示: -
图2-2 传感器信号调节原理电路 图2-3 同相放大器电路
传
感
器 放大电
路 有源滤波 整形 电平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