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十大最恐怖动物VS世界十大最毒动物【图文】

合集下载

动物界十大顶级杀手(毒性最强的生物排行榜)

动物界十大顶级杀手(毒性最强的生物排行榜)

动物界十大顶级杀手(毒性最强的生物排行榜)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一发子弹可以轻而易举地带走一个鲜活的生命,一枚手榴弹可以让方圆几米寸草不生,武器的力量让人们心生胆寒,但这些东西与下面的生物相比,却是大巫见小巫了。

这是世界上毒性最强的生物,它一触既亡,眨眼刹那间便可夺走60个成年人的生命,没有任何后悔的机会,也没有任何挽救的手段。

下面就来详细了解下世界上毒性最强的十种生物,它们究竟是怎样做到杀人于无形的。

第十名鸡心螺据统计全世界共有七万多种海螺类别,那么在众多五花八门的海螺当中,有没有一些海螺是身怀剧毒需要敬而远之的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鸡心螺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类别。

作为世界十大海洋毒物之一,鸡心螺的尖端有一个开口,里面有尖牙,里面含有强大的毒素。

鸡心螺的毒液有一定的镇痛作用,同时阻断猎物的中枢神经,可以让猎物在不知不觉中悄然死去。

鸡心螺是海洋中的潜藏高手,它能悄无声息地将整个身体掩埋在沙子里,在锁定猎物后的短短几秒内,迅速将毒针注射到猎物身体,隐蔽性高,毒性极强,位列榜单第十理所应当。

第九名河豚相比于鸡心螺,河豚在我们的生活中的存在感要更为强烈,但人们大多数对河豚的印象依然停留在那一生气就如同皮球般鼓起的肚皮,以及肚皮上粒粒分明的骨刺。

然而实际上,河豚可是一名不折不扣的伪装大师,萌哒哒的外表之下有着一颗杀伐果决的内心,河豚的毒素是已知自然界中神经毒素最大的种类,甚至没有之一。

虽然河豚肉质鲜美,多产于我国沿海地区,但是它的脏器以及一些组织中均含有大量毒素,河豚的毒素化学物质稳定,耐得住高温,所以一般的烹饪手段难以剔除。

中毒后对呼吸中枢和血管神经会有很大的损害,从瘫痪到衰竭,最后的结局往往面临死亡。

中毒后,最有效的对策是催吐,同时立即就医检查身体状况,清理毒素。

第八名漏斗蜘蛛作为一种大型蜘蛛,漏斗蜘蛛的体长通常在1.5-4.5cm之间,它们身上长着深黑色的甲壳,尾巴处有刺状物,仔细观察能够看到喷丝口。

世界十大毒物ppt课件

世界十大毒物ppt课件

身体前部。体长为1.5~2.7公尺,
本种身体为褐色或红色,有平
滑的鳞片、宽阔的头部及大眼
睛,有的还有环蛇一样的特征。
澳洲褐色网状蛇。其毒性比起
眼镜王蛇有过之而无不及完。整版ppt课件
6
No.7 澳洲太攀蛇
太攀蛇生于澳洲北
部,每咬一口释出
的毒液已足够杀死
150人。世界上最危
险的毒蛇之一。分
布于:巴布亚新几
完整版ppt课件
16
No.2 海里瘟神———澳洲艾基特林海蛇
生活在海洋里的艾基特林海蛇 在毒王榜上排名第2。它张着一 张大嘴,躯干略呈圆筒形,体 细长,后端及尾侧扁平。它的 毒性比眼镜王蛇还要大,如果 人被它咬一口,10分钟内就会 死亡。与方水母居住于同一个 海域。
完整版ppt课件
17
毒性
澳洲艾基特林海蛇之所以
力,如猫、狗等动物。 完整版ppt课人件 类的损伤。
10
No.5沙漠毒尾——巴勒斯坦毒蝎
它长长的螯的末尾是带有很 多毒液的螯针,趁你不注意 刺你一下,螯针释放出来的 强大毒液让你极度疼痛、抽 搐、瘫痪,甚至心跳停止或 呼吸衰竭。主要生活在以色 列和远东的其他一些地方。
完整版ppt课件
11
毒性
蝎毒液是由一对卵圆形、位 于球形底部的毒腺所产生, 毒腺的细管与钩针尖端的两 个针眼状开口(毒腺孔)相连。 每一个腺体外面包有一薄层 平滑肌纤维,借助肌肉强烈 的收缩,由毒腺射出毒液, 用以自卫和杀死捕获物。尾 刺只能上下垂直活动,不能 左右摆动,掌握此点,可以 用大拇指和食指正面捏住尾 完整版ppt课件刺,而不致被蜇伤。 12
之首。其之所以获此怪名,是因为外形
微圆,像一只方形的针。方水母中最毒

世界十大剧毒动物

世界十大剧毒动物

世界十大剧毒动物1、黄金箭毒蛙箭毒蛙是全球最美丽的青蛙,同时也是毒性最强的物种之一。

其中黄金箭毒蛙是其中毒性最强之一的物种。

箭毒蛙有特殊的雄性育幼行为,这种蛙的雌性成体比雄性成体大,但却不哺育后代。

雌雄的交配常发生在栖生于倒木上的风梨科植物附近,这不是箭毒蛙欣赏花的美丽,而是因为这些植物轮生的叶片构造出一个小“池塘”,为蛙卵提供了发育的场所。

雌雄交配,雌蛙将卵产在积水处后便悄然离去,只有雄性耐心地照料后代。

卵一旦发育成蝌蚪,雄蛙便将蝌蚪分别背到不同的有适量积水的地方,因为蝌蚪是肉食性的,两个蝌蚪在一起会自相残杀。

一只箭毒蛙的毒性,就能杀死十个成年人、这种青蛙的英文名字来源于哥伦比亚的安比拉人吹箭,安比拉人常在镖狩猎前用添加毒液。

2、棕伊澳蛇棕伊澳蛇是澳洲分布最广的毒蛇。

本种在新几内亚南部也曾有发现纪录,但据最近的研究显示,这些蛇有可能是另一个新品种。

棕伊澳蛇毒性很强,位列世界毒蛇前三名之内。

棕伊澳蛇一旦受到威胁,在发动攻击前会先撑平窄窄的颈部皮摺及抬高身体前部。

以蛙、蟾蜍、小型哺乳动物和其它蛇类等为食。

这种蛇,的神经毒素非常的猛烈,而且拥有巨大的毒素腺,一旦被咬中,在数十分钟内就能死亡。

3、黑曼巴蛇黑曼巴蛇(学名:Dendroaspispolylepis),又称“黑树眼镜蛇”,是第二大的陆生毒蛇类,也是曼巴蛇类中,体型最大的一种,平均体长为2米,最大可达4.3米,黑曼巴蛇还是攻击速度最快的蛇。

黑曼巴蛇是非洲最大的毒蛇,有非洲死神之称,黑曼巴蛇除了像其他曼巴蛇一样,栖息在树上外,还会在地面猎食,主要以小型哺乳动物像老鼠等为食,也会捕食蜥蜴、小型鸟类等。

黑曼巴蛇也许是非洲最致命的蛇之一,毒性与黄金眼镜蛇不相上下,黑曼巴蛇比较伤人纪录,鼓腹蝰蛇等在当地造成的案件比较多,可能比较危险;但如论攻击性,那就一定是黑曼巴蛇。

而黑曼巴蛇采用的是神经毒素,靠攻击猎物的神经系统而令其麻痹。

平均来说,10-15毫克的黑曼巴蛇毒液就可以杀死一个成年人,而黑曼巴蛇的毒液量为100-120毫克,最多可达200毫克,这足够杀死13-20个人或一匹重600公斤的长颈鹿,因此被黑曼巴蛇咬伤的后果是相当严重,通常在被咬后一个小时之内就会死亡,而最快的死亡时间能达到被咬后15-30分钟内立即死亡。

世界10大最致命生物,你认识吗?

世界10大最致命生物,你认识吗?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世界10大最致命生物,你认识吗?
导语:世间毒物千百种,你认识几种?那么你有没有听说过世界上最要命的几种生物呢?
世界10大最致命生物,你认识吗?
1.毒箭蛙
毒箭蛙有着有毒的皮肤,而且分泌物也是有毒的。

当地部落数百年来都用它制作毒飞镖和毒箭头。

尽管它们的体型非常小,但是这种热带青蛙仅释放一次毒液就能杀死数十人。

2.非洲树蛇
非洲树蛇主要生存于南非地区,它是世界上最致命的蛇类之一。

它们的视力超过大多数蛇类。

它的毒液含有一种血毒素,能在几小时内杀死猎物。

3.鸡心螺
鸡心螺出现在这里是非常出人意料的。

致命的鸡心螺所含有一种名为芋螺毒素的神经毒素会让你出现暂时性麻痹和严重的呼吸问题。

生活常识分享。

世界十大致命动物

世界十大致命动物

世界十大致命动物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广袤的地球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动物,有些可爱温顺,而有些则极度致命。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充满危险与神秘的动物世界,了解一下被认为是世界十大致命动物的家伙们。

排在第十位的是毒箭蛙。

别看它个头小小的,色彩鲜艳得像个精致的艺术品,但千万别被它美丽的外表所迷惑。

毒箭蛙的皮肤含有剧毒,其毒性之强,足以让一个成年人在短时间内丧命。

第九位是非洲水牛。

这种看似憨厚的大家伙,其实脾气暴躁得很。

当它们感到威胁时,会毫不犹豫地发起攻击,凭借其庞大的身躯和尖锐的牛角,给对手造成致命的伤害。

第八名是北极熊。

在冰天雪地的北极,北极熊是当之无愧的霸主。

它们体型巨大,力量惊人,有着锋利的爪子和牙齿。

而且,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北极熊的生存环境受到威胁,这使得它们更加具有攻击性。

眼镜王蛇位列第七。

它是蛇类中的王者,不仅体型巨大,毒液的毒性更是强烈。

一旦被它咬伤,毒液会迅速扩散,若不及时治疗,后果不堪设想。

第六名是大白鲨。

在深邃的海洋中,大白鲨是令人胆寒的存在。

它那锋利的牙齿和迅猛的速度,使其成为海洋中的顶级猎手。

第五位是澳大利亚箱形水母。

这种几乎透明的水母,却拥有着足以致命的毒素。

被它的触手碰到,中毒者会经历极度的痛苦,甚至可能在短时间内死亡。

第四名是河马。

别看河马平时泡在水里一副悠闲的样子,实际上它可是个脾气暴躁的主儿。

河马的咬合力惊人,能够轻易地咬碎猎物的骨头。

第三位是非洲狮。

作为草原之王,狮子的威风毋庸置疑。

它们擅长群体作战,能够迅速扑倒猎物,给对方致命一击。

第二名是亚洲象。

大象通常给人的印象是温和、憨厚,但亚洲象一旦被激怒,那庞大的身躯所带来的冲击力是毁灭性的。

而荣登榜首的,当属蚊子。

没错,就是这个小小的、到处乱飞的蚊子。

蚊子传播的疾病,如疟疾、登革热等,每年导致数以百万计的人死亡。

它看似微不足道,却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最致命的“杀手”。

这些致命动物,有的凭借强大的力量,有的依靠剧毒,在自然界中占据着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世界上最恐怖的动物

世界上最恐怖的动物

世界上最恐怖的动物世界上最恐怖的动物是塔兰图拉毒蜘蛛。

世界上十大恐怖生物1、塔兰图拉毒蜘蛛塔兰图拉毒蜘蛛是一种大型的多毛蜘蛛,多数产于美洲热带地区,部分南美地区的品种含有剧毒,一旦被啃咬,不仅会出现中毒情况,而且疼痛难忍,另外这种蜘蛛都长着巨大的毒牙,有利于捕捉鸟类、鼠类以及蜥蜴等动物。

2、吸血蝙蝠吸血蝙蝠是常见的恐怖生物,属于以血液为食物的蝙蝠种类,也是哺乳动物中特有的吸血动物,其分布在美洲,身体外形较小,体重在30-40克之间,头骨和牙齿已经高度特化,拇指长而强,后肢强健有力,不仅能够快速跑动,还可以短距离的跳跃,另外吸血蝙蝠每晚吸食18克血液。

3、眼镜蛇眼镜蛇不是单指某个蛇类,而且多种带有剧毒的蛇类统称,其颈部肋骨能够扩张形成兜帽状,分布在非洲南部、亚洲南部,另外眼镜蛇的恐怖之处在于被咬后不及时救治会立刻死亡。

4、帝王蝎帝王蝎又名真帝王蝎、非洲帝王蝎,为蛛形纲蝎子科动物,常生活在非洲中部以及南部地区,其外形较大,身体粗壮圆润,鳌呈现半圆形,表面粗糙,尾部带有含有剧毒的毒针,颜色为红色。

5、大白鲨大白鲨是一种大型凶猛、进攻型鲨鱼,属于鱼类而不是哺乳类,因时长对游泳、潜水、冲浪、小型船只发起致命攻击而恶名昭彰,也常被各大恐怖电影制作为到处作乱的怪物。

6、食人鲳食人鲳是一种生活在南美奥里格洛克河、亚马逊河流的动物,其体长可达50厘米,身体肥胖且牙齿形如剃刀哦,另外食人鲳的性情凶猛,特别是旱季,河流干枯的时候。

7、蜱虫蜱虫也叫作草扒子、草别子等,紧凑潜伏在浅山丘陵的草丛里,是一种吸食血液为生的动物,另外这种生物的恐怖之处在于,当它啃咬人类或者动物时,会传播传染病。

8、蠼螋蠼螋的身体在1-5厘米之间,腹部伸缩自如,末端有尾毛特化成的尾钳,食性杂且在夜晚时分,会从人们的耳朵钻入脑子里,然后以脑细胞为食,令其发疯致死。

9、灰熊灰熊恐怖之处在于庞大的身躯以及超强的战斗力,其分布分为广泛,是常见的一种杂食性哺乳类动物,它的行动速度缓慢,善于爬树,也能够游泳。

世界十大最恐怖动物VS世界十大最毒动物【图文】

世界十大最恐怖动物VS世界十大最毒动物【图文】

、世界十大最恐怖动物VS世界十大最毒动物【图文】世界十大最恐怖动物10长吻银鲛(Lng-nosed Chimaera)银鲛目(Chimaeriformes)软骨鱼纲全头亚纲的1目,本目有3科6属约30种。

体长60~200厘米,雌鱼较大于雄鱼。

体延长侧扁。

吻短而圆锥形,或延长尖突,或延长平扁似叶钩状,如黑线银鲛。

两颌齿呈板型的喙状物。

背鳍棘活动,能竖垂,第二背鳍低而延长,或短而三角形。

尾歪形,下叶比上叶大,尾椎轴稍上翘;或圆形,尾鳍上、下叶约相等,尾椎轴平行;或线形。

体光滑,有时幼体头及背上具盾鳞。

雄体除鳍脚外,还具腹前鳍脚及额鳍脚。

卵大,圆筒形或椭圆形。

肠具3~3.5螺旋瓣。

心脏的动脉圆椎具3列瓣膜。

鳃丝与鳃间隔几等长。

鳃裂4对,外被一膜状鳃盖,后具一总鳃孔。

上颌与脑颅愈合。

无椎体,脊索不分节地缢缩;腰带的左、右两半部分分离。

无泄殖腔。

体内受精。

呼吸时水流主流主要经鼻孔的鼻口沟至口内,口一般闭合。

游泳缓慢,依靠身体后部,第二背鳍和尾部波动前进。

胸鳍起推进和平衡作用。

分布于大西洋和太平洋,栖息于深海2600米或更深处。

夜间较活动,出水即死亡。

食贝类、甲壳类和小鱼。

肉可食,肝可制鱼肝油。

叶钩吻银鲛科有1属约4种,分布于南美、新西兰、南澳大利亚、南非等地的沿海。

银鲛科有2属20余种,分布于太平洋和大西洋沿岸。

中国有2属4种,分布于东海和南海。

长吻银鲛科有3属:新尖吻银鲛属约有2种,分布于西非,加勒比海南部;长吻银鲛属有6种,中国有太平洋长吻银鲛;产南海;尖吻银鲛属分布于大西洋、日本、新西兰、美国沿海;中国有1种,产南海和东海9吸血鬼乌贼(Vampire squid)英文名:Vampire Squid(吸血鬼鱿鱼,吸血鬼乌贼是普遍叫法)拉丁文学名:Vampyroteuthis infernalis大小:大约6英寸(15.2厘米)栖息范围:热带和温带海洋栖息深度:1,800-3,500英尺(548.6-1066.8米)这种头足纲、幽灵蛸目的生物就象是从午夜科幻电影中游出来的一样,在它身体上长着两只大鳍,看起来和两只耳朵一样;它的形态象胶冻样,更象一个水母而不象鱿鱼或者乌贼(本来也不是);而幽灵蛸的眼睛非常大,它是个小动物,只有6英寸长(15.2厘米),球型的眼睛却有一条大狗的眼睛那么大。

《世界十大剧毒动物》课件

《世界十大剧毒动物》课件

加勒比海的黄金水母
总结词
黄金水母是一种非常罕见的水母,它的毒性也非常强烈。
详细描述
黄金水母的外形像一把圆形的伞,上面有许多短小的触手。 它们的身体呈现出金黄色,非常漂亮。但是,它们的毒性也 是非常危险的。如果人类被黄金水母的触手缠住,会感到剧 烈的疼痛和呼吸困难等症状。
03
世界上最毒的蜘蛛
澳大利亚的漏斗网蜘蛛
毒性发作
被眼镜王蛇咬伤后,受害者会感到 剧痛、肌肉麻痹、呼吸困难等症状 ,严重时会导致死亡。
THANK YOU
《世界十大剧毒动物》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世界上最毒的蛇 • 世界上最毒的水母 • 世界上最毒的蜘蛛 • 世界上最毒的海洋生物 • 世界上最毒的两栖动物
01
世界上最毒的蛇
澳大利亚的太攀蛇
毒性强度
太攀蛇是世界上毒性最强的蛇之 一,其毒性仅次于澳大利亚的褐
蛇。
分布范围
太攀蛇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的东 部地区,如新南威尔士州和昆士
01
刺鳐是一种大型鱼类, 其毒性也非常强。
02
刺鳐的毒性主要集中在 尾部的刺上,被刺中后 会引起剧烈疼痛和中毒 症状。
03
刺鳐在北大西洋和南大 西洋地区都有分布,常 常栖息在海底洞穴或珊 瑚礁中。
04
如果不小心碰到刺鳐, 其尾部的刺会立即释放 出毒液,因此非常危险 。
05
世界上最毒的两栖动物
美洲的金色箭毒蛙
分布地区
主要分布在非洲的热带草 原和疏林地区。
毒性发作
被黑色曼巴蛇咬伤后,受 害者会感到剧痛、肌肉麻 痹、呼吸困难等症状,严 重时会导致死亡。
亚洲的眼镜王蛇
毒性来源
眼镜王蛇的毒性来自于其口腔中 的毒腺,这些毒腺能够分泌出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十大最恐怖动物VS世界十大最毒动物【图文】世界十大最恐怖动物10长吻银鲛(Lng-nosed Chimaera)银鲛目(Chimaeriformes)软骨鱼纲全头亚纲的1目,本目有3科6属约30种。

体长60~200厘米,雌鱼较大于雄鱼。

体延长侧扁。

吻短而圆锥形,或延长尖突,或延长平扁似叶钩状,如黑线银鲛。

两颌齿呈板型的喙状物。

背鳍棘活动,能竖垂,第二背鳍低而延长,或短而三角形。

尾歪形,下叶比上叶大,尾椎轴稍上翘;或圆形,尾鳍上、下叶约相等,尾椎轴平行;或线形。

体光滑,有时幼体头及背上具盾鳞。

雄体除鳍脚外,还具腹前鳍脚及额鳍脚。

卵大,圆筒形或椭圆形。

肠具3~3.5螺旋瓣。

心脏的动脉圆椎具3列瓣膜。

鳃丝与鳃间隔几等长。

鳃裂4对,外被一膜状鳃盖,后具一总鳃孔。

上颌与脑颅愈合。

无椎体,脊索不分节地缢缩;腰带的左、右两半部分分离。

无泄殖腔。

体内受精。

呼吸时水流主流主要经鼻孔的鼻口沟至口内,口一般闭合。

游泳缓慢,依靠身体后部,第二背鳍和尾部波动前进。

胸鳍起推进和平衡作用。

分布于大西洋和太平洋,栖息于深海2600米或更深处。

夜间较活动,出水即死亡。

食贝类、甲壳类和小鱼。

肉可食,肝可制鱼肝油。

叶钩吻银鲛科有1属约4种,分布于南美、新西兰、南澳大利亚、南非等地的沿海。

银鲛科有2属20余种,分布于太平洋和大西洋沿岸。

中国有2属4种,分布于东海和南海。

长吻银鲛科有3属:新尖吻银鲛属约有2种,分布于西非,加勒比海南部;长吻银鲛属有6种,中国有太平洋长吻银鲛;产南海;尖吻银鲛属分布于大西洋、日本、新西兰、美国沿海;中国有1种,产南海和东海9吸血鬼乌贼(Vampire squid)英文名:Vampire Squid(吸血鬼鱿鱼,吸血鬼乌贼是普遍叫法)拉丁文学名:Vampyroteuthis infernalis大小:大约6英寸(15.2厘米)栖息范围:热带和温带海洋栖息深度:1,800-3,500英尺(548.6-1066.8米)这种头足纲、幽灵蛸目的生物就象是从午夜科幻电影中游出来的一样,在它身体上长着两只大鳍,看起来和两只耳朵一样;它的形态象胶冻样,更象一个水母而不象鱿鱼或者乌贼(本来也不是);而幽灵蛸的眼睛非常大,它是个小动物,只有6英寸长(15.2厘米),球型的眼睛却有一条大狗的眼睛那么大。

幽灵蛸是一种发光的生物,身体上覆盖着发光器官,这使得它们能随心所欲地把自己点亮和熄灭,当它熄灭发光器时,它在自己所生存的黑暗环境中就完全不可见。

和多数的乌贼、鱿鱼、章鱼不同,幽灵蛸没有墨囊。

它们的“手臂”上长着尖牙一样的钉子,由此使它们在英文中得名“吸血鬼鱿鱼”。

有一对“手臂”变化成可以延展的细状体,可以拉长到这种动物身体两倍的长度,它们就是利用这对伸缩自如的触手同其它短些的触手合作,一起来捕捉猎物。

遇到危险的时候,幽灵蛸就把触手全部翻起盖在身上,形成一个带钉子的保护网。

就胶冻状的生物而言,幽灵蛸游泳的速度是非常地快,最快每秒可以达到两个身长,而且可以在启动后5秒内达到这个速度。

如果危险就在眼前,它能连续来几个急转弯来摆脱敌人。

它们的鳍可以帮助游泳,就象企鹅和海龟所做的那样来划水。

1000米左右的深度是它们适宜生活的地方,但到13,000英尺(4000米)深还能找到它。

8科芬鱼(Coffinfish)科芬鱼有一个柔软的身体和一个长尾巴,周身都被小刺所覆盖,科芬鱼能够长到10厘米长。

这种生物能够在中到东印度洋1320-1760米伸的海面下捕获到。

7巨型深海大虱(Giant Isopod)英文名:Giant Isopod(巨型等足虫)拉丁名:Bathynomus大小:大约12-16英寸(30.5-40.6厘米)栖息范围:全世界栖息深度:超过2,000英尺(610米)巨型深海大虱属于甲壳纲等足目,是已知等足虫类动物中最大的成员,而人们最熟悉的应该是它的小个子等足类同胞——潮虫。

这种大个头甲壳动物虽然不是吃素的,但并不是什么凶猛动物,它们终生只是在洋底打扫动物尸体。

由于海洋深处食物缺乏,所以深海大虱必须适应上边掉下来什么就吃什么的生活。

除了依靠天上掉馅饼外,它们还吃和它们居住在同一深度的小型无脊椎动物。

已知最大的巨型深海大虱个头在40厘米以上,是甲壳动物家族中最大的物种之一。

这种动物的外貌看起来象是史前生物,而受到威胁时,行为则和潮虫一样,把身体蜷起来变成一个紧紧的球,让背部坚硬的装甲来保护自己。

相对于人类这样简单的嘴来说,它们的嘴部结构非常复杂,包括许多部件,能够协同一致进行刺入、撕开、掏出内脏等动作。

对于它们来说,最适宜的生存温度是9摄氏度。

而它们产的卵是已知所有海洋无脊椎动物中最大的。

图中是北冰洋巨型深海大虱(giant Antarctic isopod,拉丁文学名:Glyptonotus antarcticus)刚孵化的幼体,这种深海大虱生活在北冰洋周边岛屿和大陆附近,最深栖息深度在790米左右。

幼体孵化后会把没孵化的卵吃掉,而雌性北冰洋巨型深海大虱产卵后一般会死亡,个别能继续生存下去再次生育。

6巨型鱿鱼(Giant Squid)英文名:Giant Squid(巨型鱿鱼)拉丁文学名:Architeuthis dux大小:40-60英尺(12.2-18.3米)栖息范围:全世界栖息深度:深及10,000英尺(3048米)这种巨型鱿鱼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之一,也是最大的无脊椎动物,属于头足纲、枪形目、巨型鱿鱼科,许多中文文章里也把它称为“大王乌贼”。

其实鱿鱼与乌贼是有区别的,就普通大小的鱿鱼和乌贼而言,它们在外貌上很相似,但又有明显的不同:鱿鱼身体狭长,有点像标枪的枪头,所以又叫枪乌贼。

鱿鱼的触手没有乌贼的触手长,而且不能全部缩到身体内。

不过由于大王乌贼这个词汇用得比较久,所以许多正式的文章上也很常见,大概也算合法名称了。

对于这种动物科学家知道得还不多,因为到目前为止人们从没见过野生的活体,我们所了解到的东西都来自冲到海滩上的巨鱿尸体,更多的是来自渔民拖网中的尸体。

它们是食肉动物,根据对它们胃中食物的研究,它们应该不是挑剔的食客,几乎什么都往肚子里塞。

它们有进化完善的大眼睛,视力相当好,而它们生存的深层带中有大量生物是发光的,这些巨鱿就利用自己的大眼睛循光而去,轻而易举地捕猎。

这是科学家见到的第一个活体,它是巨鱿的幼体这种巨型动物是许多古代海怪传说的主角,甚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还有沉船的船员报告说他们的难友在夜晚的黑暗中被这些生物吃掉,也有报道说有巨鱿跑到海面,把小船上的人拖进大海。

尽管所有的那些报道都没有得到正式确认,但在许多图画中它们都被画成可怕而强大的掠食者。

5 Gulper Eel(吞噬鳗)宽咽鱼英文名:Gulper Eel(吞噬鳗)或者Umbrellamouth Gulper(伞嘴吞噬者) 拉丁名:Eurypharynx pelecanoides大小:一种可以长到6英尺(1.8米),另外一种只能长到30英寸(75厘米) 栖息范围:世界性栖息深度:最深至5,000-6,000英尺(1,524-1,829米)这种异形怪鱼属于囊鳃鳗目、宽咽鱼科。

这种典型的深海鱼是大洋深处样貌最奇怪的生物之一。

它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它的大嘴,这种鳗鱼没有可以活动的上颌,而巨大的下颌松松垮垮地连在头部,从来不合嘴,当它张大嘴后,可以很轻松地吞下比它还大的动物,由此它在西方得到“伞嘴吞噬者”的名称,而在中文中被叫做“宽咽鱼”。

被吞的猎物就如同被鹈鹕吞进的鱼一样被放到下颌的袋子里,所以在西方也有人叫它鹈鹕鳗。

这种鳗鱼没有肋骨,它的胃伸缩性非常大,可以撑大放下猎物。

不过不要因此误会它以吃大动物为主,其实它最主要的食品还是缓慢游动的小鱼小虾等,吃大餐的时候还是少数。

这些鳗鱼在世界各大洋的深海中生存,栖息深度是3,000-6,000英尺(914-1,829米),也有资料说它们栖息在5,000- 9,000英尺(1,500 to 2,750 米)的深度,但可以确信的是深层带是它们的家园。

由于深层带非常黑暗,视力并不重要,所以它们的眼睛非常小。

这种鳗鱼还有一个长长的鞭状的尾巴,那些被拖网捞到海面的宽咽鱼经常会被发现尾巴被它们自己打了好几个结。

同许多深海鱼一样,它们也在尾巴尖上有个发光器,可以发出红光,一些科学家认为它们可能常把尾巴举在口前来当诱饵引诱猎物。

对它们的观察发现它们喜欢绕圈游,也许是想追逐那些追它们尾巴的的猎物,或者是用它们的长尾巴把猎物缠住。

幼年的宽咽鱼生活在100米到200米深度的光合作用带,成年后则游向海底。

成年的雄性宽咽鱼身体上会有一些变化,包括嗅觉器官增大,牙齿和下颌退化,雌性的宽咽鱼则不发生变化。

4鮟鱇鮟鱇鱼俗称结巴鱼、哈蟆鱼、海哈蟆、琵琶鱼等。

属硬骨鱼类,鮟鱇目、鮟鱇科,为世界性鱼类,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都有分布,种类多样:大者可达1—1.5米。

我国只有两种,—种叫黄鮟鱇,另一种是黑鮟鱇。

前者下颌齿多2行。

口内白色,臂鳍条8~11根;后者下颌齿多3行,口内有黑白圆形斑纹,臂鳍条6~7根。

黄鮟鱇分布于黄渤海及东海北部,黑鮟鱇多见于东海和南海。

鮟鱇鱼有两个背鳍。

第一背鳍与一般鱼不同,由5~6根独立分离的鳍棘组成(6根是黄鮟鱇,5 根是黑鮟鱇)。

前两银位于吻背部。

其顶端有皮质穗。

第2背鳍与臂鳍均位于尾部。

胸鳍很宽,侧位,圆形,基部成臂状,有利助身体滑行。

腹鳍短小,喉位。

尾鳍圆截形。

体裸露无鳞,在头体上方及体侧边缘均有大小不一的皮质突起。

鮟鱇鱼为中型底栖鱼类,平时潜伏海底,不善游泳。

这种鮟鱇全长只有10厘米。

在深海中不大能遇到猎物,所以较自己大的食物都尽量吞下。

锐利的牙齿是向内边的,一旦捕到猎物,就不会让它逃脱。

强生氏鮟鱇的胃能像右图一样鼓得大大的,所以大猎物也能吞下。

密棘鮟鱇Ceratias holboelli,密棘鮟鱇的雌鱼远大于雄鱼,左图大的为雌鱼,全长1-1.2米,小的为雄鱼,只有8-16厘米,雄鱼寄生在雌鱼身上而生活。

雄鱼遇到雌鱼时就咬住不放,不久就成为雌鱼身体的一部分。

左图雌鱼像腹鳍的部分就是寄生的雄鱼。

羊齿鮟鱇Gigantactis vanhoeffeni,全长30厘米,具有体长两倍以上长的“钓竿”。

疏棘鮟鱇Himantolophus groenlandicus,全长60厘米,具有绳结和绳条一样的“钓竿”。

3深海龙鱼(Dragonfish)英文名:Deep Sea Dragonfish(深海龙鱼)或者Scaleless Dragonfish(无鳞龙鱼)拉丁名:Grammatostomias flagellibarba大小:大约4-6英寸(10.2-15.2厘米)栖息范围:热带海洋栖息深度:深及5,000英尺(1,524米)黑巨口鱼属于巨口鱼目。

尽管这种鱼不大,但它是一种凶恶的捕食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