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课后习题及答案
java答案第六章

Java语言程序设计第六章课后习题答案1.将本章例6-1至6-18中出现的文件的构造方法均改为使用File类对象作为参数实现。
个人理解:File类只能对整文件性质进行处理,而没法通过自己直接使用file.Read()或者是file.write()类似方法对文件内容进行写或者读取。
注意:是直接;下面只提供一个例2变化,其他的你自己做,10几道啊,出这题的人真他妈有病。
import java.io.*;public class test6_2{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 String fileName = "D:\\Hello.txt";File writer=new File(fileName);writer.createNewFile();BufferedWriter input = new BufferedWriter(newFileWriter(writer));input.write("Hello !\n");input.write("this is my first text file,\n");input.write("你还好吗?\n");input.close();}}运行结果:(电脑系统问题,没法换行,所以一般使用BuffereWriter中newLine()实现换行)2.模仿文本文件复制的例题,编写对二进制文件进行复制的程序.// CopyMaker类import java.io.*;class CopyMaker {String sourceName, destName;BufferedInputStream source;BufferedOutputStream dest;int line;//打开源文件和目标文件,无异常返回trueprivate boolean openFiles() {try {source = new BufferedInputStream(newFileInputStream( sourceName ));}catch ( IOException iox ) {System.out.println("Problem opening " + sourceName );return false;}try {dest = new BufferedOutputStream(newFileOutputStream( destName ));}catch ( IOException iox ){System.out.println("Problem opening " + destName );return false;}return true;}//复制文件private boolean copyFiles() {try {line = source.read();while ( line != -1 ) {dest.write(line);line = source.read();}}catch ( IOException iox ) {System.out.println("Problem reading or writing" );return false;}return true;}//关闭源文件和目标文件private boolean closeFiles() {boolean retVal=true;try { source.close(); }catch ( IOException iox ) {System.out.println("Problem closing " + sourceName );retVal = false;}try { dest.close(); }catch ( IOException iox ) {System.out.println("Problem closing " + destName );retVal = false;}return retVal;}//执行复制public boolean copy(String src, String dst ) {sourceName = src ;destName = dst ;return openFiles() && copyFiles() && closeFiles();}}//test6_2public class test6_2{public static void main ( String[] args ) {String s1="lin.txt",s2="newlin.txt";if(new CopyMaker().copy(s1, s2))S ystem.out.print("复制成功");elseS ystem.out.print("复制失败");}}运行前的两个文本:lin.txt和newlin.txt(为空)运行后:3.创建一存储若干随机整数的文本文件,文件名、整数的个数及范围均由键盘输入。
西方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第6章

第六章1.试说明生产要素理论在微观经济学以及整个西方经济学中的地位。
解答:从商品的角度来看,微观经济学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即关于“产品”的理论和关于“要素”的理论。
前者讨论产品的价格和数量的决定,后者讨论要素的价格和数量的决定。
在西方经济学中,产品的理论通常被看成是“价值”理论,要素理论通常被看成是“分配”理论。
产品理论加上要素理论,或者,价值理论加上分配理论,构成了整个微观经济学的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
要素的理论和产品的理论是相互联系的。
特别是,产品理论离不开要素理论。
这是因为,首先,产品理论在讨论产品的需求曲线时,假定了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为既定,但并未说明收入水平是如何决定的,其次,在推导产品的供给曲线时,假定了生产要素的价格为既定,但并未说明要素的价格是如何决定的。
这两点都与要素理论有关。
因此,要素理论可以看成是产品理论的自然的延伸和发展。
2.试述生产者的要素使用原则和消费者的要素供给原则。
解答:生产者在使用要素时遵循利润最大化原则,即要求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相等。
例如,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产品价值”(要素的边际产品和产品价格的乘积),而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等于“要素价格”。
于是,完全竞争企业使用要素的原则是:边际产品价值等于要素价格。
消费者在供给要素时遵循的是效用最大化原则,即作为“要素供给”的资源的边际效用要与作为“保留自用”的资源的边际效用相等。
要素供给的边际效用等于要素供给的边际收入与收入的边际效用的乘积。
自用资源的边际效用是效用增量与自用资源增量之比的极限值,即增加一单位自用资源所带来的效用增量。
3.利润最大化产量和利润最大化的要素使用量有什么关系?解答:实际上,这两个问题是一回事。
这是因为,在企业的要素需求和产品供给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如要减少对要素的需求,则产品供给常常就不得不减少;反之,如要增加对产品的供给,则要素的需求常常又不得不增加。
细胞生物学课后练习题及答案chapter6

第六章细胞内功能区隔与蛋白质分选一、名词解释:1. 信号识别颗粒2 胞质溶胶(cytosol)3. 内膜系统(internal membrane system)4. 微粒体(microsome)5. 门控运输6. 初级溶酶体7. 次级溶酶体8. 信号序列9. 信号识别颗粒10. 停靠蛋白11. 内信号肽12. 信号假说13. 转移停止序列二、选择题:请在以下每题中选出正确答案,每题正确答案为1-6个,多选和少选均不得分1. 肝细胞中的脂褐质是A.衰老的高尔基体B.衰老的过氧化物酶C.衰老的线粒体D.残体(后溶酶体)2. 溶酶体A.膜有质子泵,将H+泵出溶酶体B.膜蛋白高度糖基化,可防止自身膜蛋白降解C.溶酶体的主要功能是细胞内消化D.精子的顶体是一个巨大的溶酶体3. 以下哪一种是微体的标志酶A.酸性磷酸酶B.过氧化氢酶C.碱性磷酸酶D.超氧化物歧化酶4. 在植物的微体中能进行A.TCA循环B.乙醛酸循环C.卡尔文循环D.Hatch-Slack循环5. 高尔基体能将溶酶体的各类酶选择性的包装在一起,是因为这些蛋白质具有A.Ser-Lys-LeuB.KKXX序列C.M6P标志D.KDEL序列6. 矽肺与哪一种细胞器有关A.高尔基体B.内质网C.溶酶体D.微体7. 植物细胞壁中的纤维素和果胶质是在哪一种细胞器中合成的。
A.高尔基体B.光面型内质网C.粗面型内质网D.中央液泡8. 以下哪些细胞器具有极性A.高尔基体B.核糖体C.溶酶体D.过氧化物酶体9. 高尔基体上进行O-连接的糖基化,糖链可连接在以下哪些氨基酸残基上A.丝氨酸(serine)B.苏氨酸(threonine)C.脯氨酸(proline)D.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10. N-连接的糖基化中,糖链连接在哪一种氨基酸残基上A.天冬酰胺(asparagines)B.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C.脯氨酸(proline)D.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11. 内质网上进行N-连接的糖基化,糖的供体为A.半乳糖(galactose)B.核苷糖(nucleotide sugar)C.N-乙酰葡糖胺(N-acetyglucosamine)D.N-乙酰半乳糖胺(N-acetygalactosamine)12. 肽链边合成边向内质网腔转移的方式,称为A.post-translationB.co-translationC.post-transcriptionD.co-transcription13. 信号识别颗粒(signal recognition particle,SRP)是一种A.核糖核蛋白(ribonucleoprotein)B.糖蛋白(glycoprotein)C.脂蛋白(lipoprotein)D.热休克蛋白(hsp)14. 以下哪些蛋白质是在内质网上合成的A.向细胞外分泌的蛋白B.跨膜蛋白C.溶酶体的水解酶D.糖蛋白15. 肌质网是一种特化的内质网,可贮存A.镁离子B.铜离子C.铁离子D.钙离子16. 粗面型内质网上附着的颗粒是A.tRNAB.mRNAC.核糖体D.COPⅡ衣被蛋白17. 在受体介导的内吞过程中,靶膜上的受体可与低密脂蛋白(LDL)中的哪一部分结合A.APO-B蛋白(apolipoprotein B-100)B.酯化胆固醇C.未酯化胆固醇D.磷脂分子18. 细胞对低密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s,LDL)的吸收与那一类衣被蛋白有关A.COPⅠB.COPⅡC.clathrin19. 受体下行调节(receptor down-regulation)指受体A.被修饰而失活B.被转移到细胞其它部位C.被送到溶酶体中降解20. v-SNAREs存在于A.靶膜B.质膜C.运输小泡膜D.任何一种膜21. 高尔基体碎片,在含有A TP的溶液中温育时,能形成哪种衣被小泡。
第六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6章完全垄断市场下的价格与产量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对完全垄断厂商来说(C)。
A.提高价格一定能够增加收益B.降低价格一定会减少收益C.提高价格未必能增加收益,降低价格未必减少收益D.以上都不对解析:完全垄断市场上,厂商的总收益TR曲线是先增加后减少。
因此,对完全垄断厂商来说,提高价格未必能增加收益,降低价格未必减少收益。
选C。
2.垄断厂商利润极大时,(C)。
A.P=MR=MCB.P>MR=ACC.P>MR=MCD.P>MC=AC解析:垄断厂商定价时遵循利润最大化原则,此时有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MR=MC,而当垄断厂商利润极大时,价格P显然高于边际成本MC。
3.垄断利润或者说超额利润(A)。
A.不是一种成本,因为它不代表生产中使用的资源所体现的替换成本B.不能为垄断者在长期中所获取,因为价格在最优产出水平上必须等于长期平均成本C.为保证资本继续进入该行业所必需D.能为完全竞争者和垄断者一样在长期中获取解析:BCD选项均有明显错误。
垄断利润或者说超额利润不是一种成本,选A。
4.在短期,完全垄断厂商(D)。
A.无盈余B.取得最大利润C.发生亏损D.以上任何一种情况都有可能出现解析:完全垄断厂商在短期均衡点上可能获得超额利润,可能只获得正常利润,还可能发生亏损。
因此选D。
5.在完全垄断厂商的最好或最优产量处(D)。
A.P=MCB.P=SAC的最低点的值C.P最高D.MR=MC解析: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MR=MC时的价格和产量是最优的。
因此选D。
二、简答题1.成为垄断者的厂商可以任意定价,这种说法对吗?这种说法不正确。
从理论上讲,垄断者是价格的制定者,其产品没有替代品,其他厂商无法进入垄断行业,厂商是产品唯一的卖者。
然而在实际上,如果垄断厂商定价过高,购买量就会下降,从而使总收益和利润下降;其他厂商如看到有丰厚的利润,尽管没有替代品,但相似的替代品总是会生产的,因而垄断厂商如果定价过高,会使自己产品失去销路,市场被相似替代品夺去;国家也会对垄断厂商的定价加以控制,有些国家会通过制定反垄断法,规定最高限价,还可用征税等办法加以控制。
逻辑学导论(第3版) 练习题及详细答案-第6章 非形式逻辑

逻辑学导论(第3版)练习题及其答案第六章课后习题详细答案解析一、讨论下述定义,指出它们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违反什么规则,犯有什么逻辑错误?能否给出一个相应的正确的定义?1.知识就是正确的意见。
2.诚实就是欺骗意图的习惯性缺乏。
3.美就是在镜中凝视自身的永恒。
4.大提琴是一种用弓演奏的弦乐器。
5.正方形就是四角相等的四边形。
6.信仰就是你知道不真实但却相信它的东西。
7.“文房四宝”指笔、墨、纸、砚这四种文具。
8.所谓“善”,我将其理解为确实对我们有用的东西。
9. 有神论者是任何并非无神论者或不可知论者的人。
10.经济学就是研究从社会中的人的经济活动中产生的现象的学科。
11.战争是一种旨在驱迫我们的对手去满足我们的意志的暴力活动。
12.犬儒主义者就是知道一切事情的价格、但不知道任何事情的价值的人。
13.新闻(news)就是对北(north)、东(east)、西(west)、南(south)所发生的事情的报道。
14.新闻旧是对离奇的、非同一般的、出乎意料的事情的报道。
例如,狗咬人不是新闻,但人咬狗就是新闻。
15.新闻就是对多数人感兴趣且带有刺激性的事件如战争、犯罪的报道。
16.新闻就是对新发生的事情的报道,而不是对过去事件的记录,因为后者不是新闻,而是历史。
17.“经”,我国古籍的通称。
凡带有原理、原则性质的著作,都可以称为“经”,如“四书五经”,“十三经”。
18.“物体”(body)这个词,在其最广为接受的用法中,意味着充盈或占有某个确定空间或想像位置的东西,并且它不依赖于想像,而是我们所谓的“宇宙”的真实部分。
19.健康就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全安宁状态,而不仅仅指没有疾病或虚弱。
20.自负就是吹嘘自己的成就,怜悯或指责别人的弱项,做关于想像中胜利的白日梦,缅怀现实的胜利,对反映与己不利的事情的谈话很快感到厌倦,要自己的社会慷慨地赠予杰出者,遇到普通人则表现得相当吝啬。
21.所谓小国就是与大国相比国土面积较小、人口较少的国家。
2024领导干部学法用法习题及答案(第六章)

第六章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第一节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课后习题阅读字体缩小字体放大一、单选1、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C )。
2、《中共中心关于全面推动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确定》将每年(B )定为宪法日。
3、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气、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需以(A )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4、《中共中心关于全面推动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确定》中规定,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确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 C)宣誓。
5、党中心向( A)提出宪法修改建议,依照宪法规定的程序进行宪法修改。
6、法律制定和修改的重大问题由(D )向党中心报告。
7、我们在加强和改进政府立法制度建设时,要明确地方立法权限和范围,依法给予(C)地方立法权。
8、深化推动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法律草案表决程序,对重要条款可以(B )表决。
9、健全以(A)为核心原则的产权爱护制度,加强对各种全部制经济组织和自然人财产权的爱护,清理有违公允的法律法规条款。
10、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保障。
以(D )为核心,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法治化。
11、实行总体国家平安观,加快国家平安法治建设,抓紧出台反恐怖等一批急需法律,推动公共平安法治化,构建(D )体系。
12、在加强立法时,要实现( B)相连接,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立法主动适应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须要。
13、( D)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14、(B )是贯穿党的十八大报告的一条主线。
15、党的十八大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C )。
16、党的十八大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A )。
二、多选1、我们要根据宪法确立的(BC ),实行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实行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有合理分工又有相互协调,保证国家机关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职权、履行职责,保证国家机关统一有效组织各项事业。
《工程力学》课后习题答案全集

工程力学习题答案第一章 静力学基础知识思考题:1. ×;2. √;3. √;4. √;5. ×;6. ×;7. √;8. √习题一1.根据三力汇交定理,画出下面各图中A 点的约束反力方向。
解:(a )杆AB 在A 、B 、C 三处受力作用。
由于力和的作用线交于点O 。
如图(a )所示,根据三力平衡汇交定理, 可以判断支座A 点的约束反力必沿 通过A 、O 两点的连线。
(b )同上。
由于力和的作用线 交于O 点,根据三力平衡汇交定理, 可判断A 点的约束反力方向如 下图(b )所示。
2.不计杆重,画出下列各图中AB 杆的受力图。
解:(a )取杆AB 为研究对象,杆除受力外,在B 处受绳索作用的拉力,在A 和E 两处还受光滑接触面约束。
约束力和的方向分别沿其接触表面的公法线,并指向杆。
其中力与杆垂直,力通过半圆槽的圆心O 。
AB 杆受力图见下图(a )。
(b)由于不计杆重,曲杆BC 只在两端受铰销B 和C 对它作用的约束力和,故曲杆BC 是二力构件或二力体,此两力的作用线必须通过B 、C 两点的连线,且=。
研究杆AB ,杆在A 、B 两点受到约束反力和,以及力偶m 的作用而平衡。
根据力偶的性质,和必组成一力偶。
(d)由于不计杆重,杆AB 在A 、C 两处受绳索作用的拉力和,在B 点受到支座反力。
和相交于O 点,根据三力平衡汇交定理,可以判断必沿通过pB RpB Rp B T A N E N E N A N B N C N BN CN A N B N A N B N A T C T B N A T C TB NB、O两点的连线。
见图(d).第二章 力系的简化与平衡思考题:1. √;2. ×;3. ×;4. ×;5. √;6. ×;7. ×;8. ×;9. √.1. 平面力系由三个力和两个力偶组成,它们的大小和作用位置如图示,长度单位为cm ,求此力系向O 点简化的结果,并确定其合力位置。
第六章互换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六章互换复习思考题6.1.货币互换在我国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6.2.利率互换的应用相比通过债券的发行和赎回操作来管理利率风险具有哪些优势?6.3.通过互换来发挥比较优势需要交易双方具备什么样的条件?讨论题6.1.权益互换在我国有哪些应用?相比融资融券具有哪些优势?6.2.互换产品的发展对我国利率市场化发展有何作用?6.3.为何互换产品比远期合约更受市场欢迎?6.4.查阅资料,了解商品互换的实际应用。
复习思考题答案6.1.货币互换在我国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答:除了规避风险,利用互换还可以促进货币在其他国家的应用,比如我国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中,通过货币互换大大提升了其他国家的人民币结算。
截止2013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已与包括英格兰、欧洲央行、韩国、新加坡等22个国家和地区的央行签署了27笔货币互换交易,合计2.8167万亿元人民币。
货币互换的签署可为相应国家人民币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流动性支持,促进人民币在境外市场的使用,也有利于贸易和投资的便利化。
6.2.利率互换的应用相比通过债券的发行和赎回操作来管理利率风险具有哪些优势?答:利率互换管理利率风险的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利率互换相对债券的发行和赎回,管理利率风险的方式更灵活,可以根据未来利率市场环境的变化,通过增加相应期现的利率互换合约灵活的调整公司的负债结构,降低融资成本。
2.利率互换管理利率风险的成本更低,利率互换由签约双方协商决定,且一般只交换利息差,交易成本较低,同时调整风险敞口的成本相对债券的发行和赎回成本也更低。
3.利率互换管理利率风险更快捷方便,债券发行和赎回程序繁琐,审核时间比利率互换合约的达成要长很多。
4.利率互换属于表外业务,在税收方面也具有优势6.3.通过互换来发挥比较优势需要交易双方具备什么样的条件?答:互换通过比较优势进行套利需满足两个条件:第一,互换两方对于对方的资产或负债均有需求;第二,二者在互换标的上存在比较优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中学生的人际关系
一、理论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建立人际关系的一般原则的前提是()。
A.平等
B.相容
C.互利
D.信用
2.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从交往由浅入深的角度来看,一般需要经过定向、()、感情交流和稳定交往四个阶段。
A.相互认识
B.产生好感
C.情感确认
D.情感探索
3.下列哪项原则不属于人际关系的一般原则?()
A.相互原则
B.平等原则
C.真实原则
D.相容原则
4.下列哪项不是中学生人际交往常见的问题?()
A.认知障碍
B.能力障碍
C.智力障碍
D.人格障碍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青年末期是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的时期
B.性心理是指有关性的心理活动,主要包括性意识、性情感、性观念以及性适应等C.人际关系包括朋友关系、同学关系、师生关系、雇佣关系、战友关系等
D.交往能力的障碍限制了中学生对周围环境和关系的理解
6.下列关于中学生异性交往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中学生异性交往应当注意场所和方式
B.中学生异性交往要自然适度
C.中学生正处在学习的关键时期,应尽量减少异性交往
D.中学生异性交往要留有余地
(二)简答题
1.青少年的异性交往一般经历哪几个时期?
2.如何理解人际关系?简述其一般原则。
3.人际关系发展的阶段有哪些?
4.中学生人际交往常见的问题有哪些?
5.如何处理中学生人际交往中遇到的问题?
6.简述中学生异性交往的注意事项。
二、实践操作题
(一)材料分析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今,中学生恋爱已成普遍现象。
据调查统计,我国中学生在初中阶段有恋爱现象的占总人数的30%以上,高中阶段达60%以上。
材料二:广州一家权威教育机构花了近十年时间对中学时期恋爱的学生做跟踪调查,有94.6%的人无结果,日后品尝着自己亲手酿造的苦酒;其中76.4%的人影响了自己的学业与发展;只有4.26%的人有正面的影响。
问题:
(1)为什么中学生恋爱已成普遍现象?
(2)中学生异性交往的一般原则有哪些?
本章答案要点
一、理论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平等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前提。
2.D【解析】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一般需要经过定向、情感探索、感情交流和稳定交往四个阶段。
情感探索阶段主要是彼此探索双方在哪些方面可以建立真实的情感联系。
3.C【解析】人际关系的一般原则为相互原则、平等原则、相容原则、互利原则、信用原则、理解原则。
4.C【解析】中学生人际交往常见问题有认知障碍、情感障碍、人格障碍、能力障碍。
5.A【解析】青年初期是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的时期。
6.C【解析】中学生异性交往利大于弊,但应注意方式和方法,要注意交往的场所和方式,保持自然适度,同时要留有余地。
(二)简答题
1.【参考答案】
(1)异性疏远期。
(2)异性接近期。
(3)异性眷恋期。
(4)择偶尝试期。
2.【参考答案】
人际关系是指社会人群中因交往而构成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联系的社会关系,又称为社交,属于社会学的范畴,也被称为“人际交往”。
它包括朋友关系、同学关系、师生关系、雇佣关系、战友关系、同事及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等。
人际关系的一般原则为:①相互原则;②平等原则;③相容原则;④互利原则;⑤信用原则;⑥理解原则。
3.【参考答案】
(1)定向阶段。
(2)情感探索阶段。
(3)情感交流阶段。
(4)稳定交往阶段。
4.【参考答案】
(1)认知障碍。
(2)情感障碍。
(3)人格障碍。
(4)能力障碍。
5.【参考答案】
(1)指导学生积极地调整认知。
(2)提高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交往品质。
(4)引导学生完善自我。
6.【参考答案】
(1)注意交往的场所和方式。
异性交往应该以在集体活动中交往为主要方式。
集体活动的场所、气氛和方式更容易消除男女交往的羞怯感,更有利于提高智力、丰富感情、发展个性。
(2)自然适度。
中学生与异性交往中言语、表情、行为举止、情感流露,要做到自然、顺畅,既不过分夸张,也不闪烁其词;既不盲目冲动,也不矫揉造作。
(3)留有余地。
中学生在异性交往过程中,言谈举止要留有余地,不能毫无顾忌。
两人的交往要把握好分寸,不能过于轻浮,也不要过于拘谨。
二、实践操作题
(一)材料分析题
1.【参考答案】
(1)首先,青春期身体发生一系列变化,心理出现渴望与异性交往的需求,对许多学生的影响很大。
其次,青春期自我克制能力、鉴别是非能力相对较弱,对异性的目光投入增加。
最后,家长不能正确对待异性交往,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加剧孩子追求异性同学的速度。
(2)中学生异性交往的一般原则有:①注意交往的场所和方式;②自然适度;③留有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