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能实验学生理因素及药物对兔呼吸运动的影响--实验报告
生理学高分实验报告家兔呼吸运动的调节

肺牵张感受器位于肺泡壁和支气管 平滑肌中,可感受肺部的扩张和缩 小。
呼吸肌感受器位于呼吸肌中,可感 受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
中枢和外周感受器的相互作用
中枢和外周感受器之间存在复杂的相 互作用,共同维持呼吸运动的稳定性 和适应性。
02
给实验组家兔分别注射不同浓度的呼吸兴奋剂和呼 吸抑制剂。
03
观察并记录注射药物后家兔呼吸运动的变化情况, 包括呼吸频率、呼吸深度的改变。
实验步骤与操作
• 在药物作用高峰期,再次测定家兔的血气指标,以评估药物对呼吸功能的影响。
实验步骤与操作
4. 数据分析与统计
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比较对照组和实验组家兔在呼吸运动参数和 血气指标上的差异。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相互作用
协同作用
在某些情况下,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可协同作用,共同调节呼吸运动。例如,当机体处 于缺氧状态时,外周化学感受器和中枢化学感受器同时受到刺激,引起呼吸加深加快。
拮抗作用
在某些情况下,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可相互拮抗,共同维持呼吸运动的平衡。例如,当 机体处于过度通气状态时,动脉血氧分压升高可抑制外周化学感受器的活动,而中枢化 学感受器则继续受到刺激,引起呼吸减慢变浅。这种拮抗作用有助于防止过度通气对机
证了呼吸运动的调节机制。
04
本实验为深入研究呼吸运动的调节机制提供了有价 值的参考数据,有助于进一步揭示呼吸生理学的奥
秘。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和建议
0标1题
进••一文文步研字字究内内不容容同物种 之•间文呼吸字运内动容调节机 制•的文异同字,内以容更全面
地了解呼吸生理学的 普遍规律。
兔呼吸设计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家兔呼吸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掌握呼吸运动的基本原理和调节机制。
3. 通过实验观察和记录家兔呼吸活动的变化,分析影响呼吸运动的各种因素。
二、实验原理呼吸运动是动物体内气体交换的重要过程,由呼吸肌(肋间肌和膈肌)在神经系统控制下进行的有节律的收缩和舒张造成。
呼吸运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二氧化碳分压、氧气分压、pH值、温度、神经和体液调节等。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动物:家兔2. 实验仪器:兔体手术台、常用手术器械、张力传感器、引导电极、计算机采集系统、气管插管、注射器、橡皮管、20%氨基甲酸乙酯、生理盐水、CO2、乳酸、棉线、纱布等。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 麻醉家兔:将家兔置于兔体手术台上,用20%氨基甲酸乙酯进行麻醉。
2. 气管插管:剪去家兔颈部与剑突腹面的被毛,切开颈部皮肤,分离气管并插入气管插管。
3. 连接呼吸监测系统:将气管插管与张力传感器、引导电极、计算机采集系统连接,开始记录呼吸活动。
4. 观察和记录呼吸活动:观察家兔呼吸频率、呼吸幅度和呼吸曲线的变化,并记录实验数据。
5. 影响呼吸运动的实验:a. 增加无效腔:通过增加气管插管长度模拟增加无效腔,观察呼吸活动变化。
b. 增加CO2浓度:通过向家兔呼吸系统中注入CO2,观察呼吸活动变化。
c. 增加乳酸浓度:通过向家兔呼吸系统中注入乳酸,观察呼吸活动变化。
d. 剪断双侧迷走神经:剪断双侧迷走神经,观察呼吸活动变化。
6. 实验结束:实验结束后,拔除气管插管,对家兔进行复苏处理。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家兔正常呼吸活动:家兔呼吸频率约为60-80次/分钟,呼吸幅度约为10-20mmHg。
2. 增加无效腔:增加无效腔后,家兔呼吸频率增加,呼吸幅度减小。
3. 增加CO2浓度:增加CO2浓度后,家兔呼吸频率和呼吸幅度明显增加。
4. 增加乳酸浓度:增加乳酸浓度后,家兔呼吸频率和呼吸幅度无明显变化。
5. 剪断双侧迷走神经:剪断双侧迷走神经后,家兔呼吸频率和呼吸幅度无明显变化。
机能实验讨论 家兔呼吸运动的调节

家兔呼吸运动的调节一、 1、CO2浓度增加使呼吸运动加强::CO2是调节呼吸运动最重要的生理性因素,它不但对呼吸有很强的刺激作用,并且是维持延髓呼吸中枢正常兴奋活动所必须的。
每当动脉血中PCO2增高时呼吸加深加快,肺通气量增大,并可在一分钟左右达到高峰。
由于吸入气中CO2浓度增加,血液中PCO2增加,CO2透过血脑屏障使脑脊液中CO2浓度增多,CO2十H2O→H2CO3 →HCO3-+H+ CO2通过它产生的H+刺激延髓化学感受器,间接作用于呼吸中枢,通过呼吸机的作用使呼吸运动加强,此外,当PCO2增高时,还刺激主动脉体和颈动脉体的外周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地使呼吸加深加快。
2、缺氧使呼吸运动增加::吸人纯氮气时,因吸人气中缺O2,肺泡气PO2下降,导致动脉血中PO2下降,而PCO2却基本不变(因CO2扩散速度快)随着动脉血中PO2的下降,通过刺激主动脉体和颈动脉体外周化学感受器延髓的呼吸中枢兴奋,隔肌和肋间外肌活动加强,反射性引起呼吸运动增加。
此外,缺O2对呼吸中枢的直接效应是抑制并随缺O2程度的加深而逐渐加强。
所以缺O2程度不同,其表现也不一样。
在轻度缺O2,通过颈动脉体等的外周化学感受器的传人冲动对呼吸中枢起兴奋作用大于缺O2对呼吸中枢的直接抑制作用而表现为呼吸增强。
3、增大呼吸无效腔对呼吸运动的影响::增加气道长度后家兔呼吸张力增加,呼吸频率增加。
增加气道长度等于增加无效腔,增加无效腔使肺泡气体更新率下降,引起血中PCO2-、PO2-下降,刺激中枢和外周化学感受器引起呼吸运动会加深加快;另外,气道加长使呼吸气道阻力增大,减少了肺泡通气量,反射性呼吸加深加快;增加家兔气道长度可使家兔通气量增加,呼吸频率加快。
4、静脉注人乳酸(血液中H+增高)::静脉注人乳酸后,呼吸运动加深加快。
因为乳酸改变了血液PH,提高了血中H+浓度。
H+是化学感受器的有效刺激物H+可通过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来调节呼吸运动,也可直接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但因血中H+不容易透过血脑屏障直接作用于中枢化学感受器,因此,血中H+对中枢化学感受器的直接刺激作用不大,也较缓慢。
生理实验报告兔呼吸

生理实验报告兔呼吸通过观察兔的呼吸过程,了解兔的呼吸机制和呼吸参数的变化。
实验材料:兔、呼吸计、呼吸频率计、负压呼吸泵、呼吸袋、呼吸传感器。
实验步骤:1.先将兔置于安全舒适的环境中,并确保兔没有任何不适。
2.用呼吸传感器记录兔的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并将数据输入呼吸频率计。
3.使用负压呼吸泵和呼吸袋来模拟兔的呼吸过程,将负压呼吸泵连接到呼吸袋上。
4.通过改变负压呼吸泵的负压力度,调整兔的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
5.记录不同负压力度下兔的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得出的结论如下:1.兔的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与负压力度呈正相关关系,即负压力度越大,兔的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越大。
2.兔的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受到机械刺激、药物以及体温等因素的影响。
讨论与分析:兔的呼吸是一种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活动,主要由呼吸中枢控制。
当兔身体受到刺激时,呼吸中枢会受到兴奋,从而提高兔的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以增加氧气的摄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
但是,过度的刺激可能会使呼吸过于频繁或过于深,导致兔的呼吸不正常。
此外,兔的呼吸还受到药物的影响。
一些药物,如镇静剂和麻醉剂,可以抑制呼吸中枢的兴奋,导致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减小。
而刺激呼吸中枢的药物则可以增加兔的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
兔的体温也会对呼吸产生影响。
当兔的体温较高时,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通常会增加,以增加散热,保持体温的稳定。
综上所述,兔的呼吸受到多种因素的调节和影响,包括机械刺激、药物、体温等。
进一步研究兔的呼吸机制和呼吸参数的变化,有助于深入了解呼吸系统的功能与调节机制。
实验结论:通过观察兔的呼吸过程,我们了解了兔的呼吸机制和呼吸参数的变化。
实验结果表明,兔的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与负压力度呈正相关关系,受到刺激、药物和体温等因素的调节和影响。
进一步研究兔的呼吸机制和呼吸参数的变化,有助于深入了解呼吸系统的功能与调节机制。
兔呼吸调节_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观察并记录家兔的呼吸运动,包括呼吸频率、幅度和节律。
2. 研究不同生理因素(如CO2浓度、缺氧、肺牵张反射等)对家兔呼吸运动的影响。
3. 掌握呼吸调节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二、实验原理呼吸运动是机体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重要生理过程。
呼吸调节主要通过呼吸中枢(位于脑干)和化学感受器(如中枢化学感受器和外周化学感受器)的反射性调节实现。
实验中,通过改变实验条件,观察家兔呼吸运动的变化,可以了解呼吸调节的机制。
三、实验材料与器材1. 实验动物:家兔(体重约2kg)2. 实验器材:手术台、常用手术器械、生理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呼吸传感器、气管插管、注射器、橡皮管、刺激电极、20%氨基甲酸乙酯、CO2、乳酸、生理盐水、棉线、纱布等。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 实验动物准备:将家兔称重后,用20%氨基甲酸乙酯进行麻醉。
2. 呼吸运动记录:将家兔固定在手术台上,分离气管并插入气管插管,连接呼吸传感器,记录家兔的呼吸频率、幅度和节律。
3. 生理因素影响观察:a. CO2浓度增加:将CO2气囊连接到气管插管,观察呼吸频率、幅度和节律的变化。
b. 缺氧:将家兔置于低氧环境中,观察呼吸频率、幅度和节律的变化。
c. 肺牵张反射:剪断家兔一侧膈神经,观察呼吸频率、幅度和节律的变化。
4. 数据记录与分析:记录实验过程中呼吸频率、幅度和节律的变化,并进行分析。
五、实验结果与讨论1. CO2浓度增加:当CO2浓度增加时,家兔的呼吸频率和幅度明显增加,说明CO2浓度升高可以刺激呼吸中枢,促进呼吸运动。
2. 缺氧:在低氧环境中,家兔的呼吸频率和幅度也明显增加,说明缺氧可以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促进呼吸运动。
3. 肺牵张反射:剪断膈神经后,家兔的呼吸频率和幅度无明显变化,说明肺牵张反射在呼吸调节中不起主要作用。
六、实验结论1. CO2浓度和缺氧可以刺激呼吸中枢和外周化学感受器,促进呼吸运动。
2. 肺牵张反射在呼吸调节中不起主要作用。
兔子呼吸调节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观察兔子呼吸运动的基本规律,包括呼吸频率、节律和幅度。
2. 探讨影响兔子呼吸运动的各种因素,如无效腔、二氧化碳浓度、缺氧等。
3. 分析迷走神经在兔子呼吸运动调节中的作用。
4. 掌握气管插管术和神经血管分离术等基本操作。
二、实验原理呼吸运动是呼吸中枢节律性活动的反映。
在不同生理状态下,呼吸运动所发生的适应性变化有赖于神经系统的反射性调节,其中较为重要的有呼吸中枢、肺牵张反射以及外周化学感受器的反射性调节。
因此,体内外各种刺激,可以直接作用于中枢部位或通过不同的感受器反射性地影响呼吸运动。
三、实验材料与器材1. 实验动物:家兔2. 实验器材: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呼吸流量换能器、CO2气囊、哺乳类动物手术器具一套、兔手术台、气管插管、注射器(10ml、20ml各一只)、橡胶管、纱布、玻钩、手术丝线、麻醉剂、生理盐水等。
四、实验步骤1. 实验动物准备:选择健康成年家兔,称重后进行麻醉。
2. 麻醉与固定:按照2ml/kg取麻醉剂戊巴比妥钠,从兔耳缘静脉缓慢注入麻醉,然后将家兔固定在手术台上。
3. 颈部手术:颈部剪毛,于颈部正中切开皮肤,钝性分离肌肉组织,暴露并分离气管。
在3-4气管环之间切开气管,做一倒T形切口,气管插管后用手术丝线固定,两侧迷走神经穿线备用。
4. 连接仪器:将呼吸流量换能器连接在气管插管上,并连接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
5. 记录正常呼吸曲线:打开计算机,启动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点击菜单,进入实验/实验项目”,按计算机提示逐步进入呼吸运动”实验项目,记录家兔正常呼吸曲线。
6. 增加无效腔:通过改变气管插管长度,增加无效腔,观察呼吸曲线的变化。
7. 增加二氧化碳浓度:使用CO2气囊,向气管插管中注入一定浓度的二氧化碳,观察呼吸曲线的变化。
8. 轻度缺氧实验:使用低氧气体,向气管插管中注入一定浓度的氧气,观察呼吸曲线的变化。
9. 剪短迷走神经:剪断一侧迷走神经,观察呼吸曲线的变化。
机能实验家兔呼吸运动的调节实验报告

机能实验家兔呼吸运动的调节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学习和掌握哺乳动物呼吸运动的记录方法。
2、观察并分析各种因素对呼吸运动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呼吸运动是呼吸肌节律性收缩和舒张的结果,呼吸肌的活动受神经和体液因素的调节。
肺牵张反射、化学感受性反射等在呼吸运动的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改变外界条件,如增加或减少二氧化碳浓度、缺氧、增大无效腔、注射药物等,可以观察到呼吸运动的相应变化。
三、实验材料1、实验动物:健康家兔 1 只,体重 20 25kg。
2、实验器材:BL-420 生物机能实验系统、呼吸换能器、哺乳动物手术器械一套、气管插管、50cm 长橡皮管、20ml 和 5ml 注射器、5%CO₂气囊、钠石灰瓶、装有空气的气囊、20%乌拉坦溶液。
四、实验步骤1、麻醉与固定称取家兔体重,按 5ml/kg 的剂量于耳缘静脉缓慢注射 20%乌拉坦溶液进行麻醉。
将麻醉后的家兔仰卧位固定于手术台上。
2、手术操作剪去颈部手术部位的被毛,作颈部正中切口,分离气管并插入气管插管。
分离出两侧迷走神经,穿线备用。
3、仪器连接将呼吸换能器与 BL-420 生物机能实验系统相连,通过气管插管与家兔相连,记录呼吸运动曲线。
4、观察项目正常呼吸曲线:观察并记录家兔在正常状态下的呼吸运动曲线。
增加吸入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将 5%CO₂气囊与气管插管的侧管相连,使家兔吸入含较高浓度二氧化碳的气体,观察呼吸运动的变化。
缺氧:将装有空气的气囊换成装有氮气的气囊,使家兔吸入氮气造成缺氧,观察呼吸运动的变化。
增大无效腔:将 50cm 长橡皮管连接在气管插管的侧管上,增加无效腔,观察呼吸运动的变化。
切断一侧迷走神经:在保持呼吸平稳后,结扎并切断一侧迷走神经,观察呼吸运动的变化。
切断双侧迷走神经:在切断一侧迷走神经呼吸平稳后,结扎并切断双侧迷走神经,观察呼吸运动的变化。
五、实验结果1、正常呼吸曲线家兔在正常状态下,呼吸运动平稳,呈现一定的节律性。
2、增加吸入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当家兔吸入含较高浓度二氧化碳的气体后,呼吸运动明显加深加快。
机能兔子呼吸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观察兔子呼吸运动的基本特征,了解呼吸运动的调节机制。
2. 掌握气管插管术和神经血管分离术的操作方法。
3. 分析血液中化学因素对兔子呼吸运动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呼吸运动是呼吸肌在神经系统控制下进行的有节律的收缩和舒张造成的。
呼吸中枢主要位于脑桥和延髓,并通过各级部位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呼吸节律性运动。
呼吸运动受体内、外各种因素影响,如肺牵张反射、外周化学感受器的反射性调节等。
三、实验材料与器材1. 实验动物:家兔(体重约2.0kg)2. 实验器材:兔体手术台、常用手术器械、张力传感器、引导电极、计算机采集系统、气管插管、注射器、橡皮管、20%氨基甲酸乙酯、生理盐水、N2气囊、CO2气囊等。
四、实验步骤1. 麻醉与固定:将家兔放入麻醉箱中,用20%氨基甲酸乙酯进行麻醉。
待家兔麻醉后,仰卧固定于手术台上。
2. 气管插管:剪去颈前部兔毛,颈前正中用手术刀切开皮肤5-7cm,少量出血,用纱布蘸取生理盐水擦拭。
分离气管并穿线备用。
以倒T型剪开气管,有少量出血,止血后用镊子清理其中异物,做气管插管。
3. 神经血管分离:分离颈部双侧迷走神经,穿线备用。
分离颈部双侧颈动脉和颈静脉,穿线备用。
4. 连接实验装置:将呼吸换能器与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的相应通道相连接,橡皮管连接气管插管和呼吸换能器。
5. 采样与观察:打开计算机,启动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设置好参数,开始采样。
观察正常状态下兔子的呼吸运动特征。
6. 生理因素影响实验:a. 缺氧实验:将氮气气囊连接气管插管,观察兔子呼吸运动的变化。
b. CO2刺激实验:将CO2气囊连接气管插管,观察兔子呼吸运动的变化。
7. 数据分析与处理: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生理因素对兔子呼吸运动的影响。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正常状态下,兔子的呼吸频率约为每分钟60次,呼吸幅度适中。
2. 缺氧实验中,兔子的呼吸频率和幅度均有所增加,表明缺氧可以刺激呼吸中枢,增加呼吸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能实验学生理因素及药物对兔呼吸运动的影响--实验报告
生理因素及药物对呼吸运动及膈神经放电的影响实验报告【实验目的】
1.学习用计算机生物信号系统记录呼吸及膈神经放电的方法。
2.观察血液化学成分改变对呼吸运动及膈神经放电的影响。
3.观察肺牵张反射以及迷走神经在此反射中的作用。
【实验方法】气管插管法、空白对照法
【实验结论】机体通过呼吸调节血液中的O2、CO2、H+水平,动脉血中O2、CO2、H+的变化又通过化学感受器调节呼吸,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引言:
呼吸运动能够有节律地进行,并能适应机体代谢的需要,有赖于呼吸中枢的调节作用。
体内外各种刺激可以直接作用于呼吸中枢或通过不同的感受器反射性地作用呼吸运动,由此调节呼吸运动的频率和深度,使肺通气能适应机体代谢需要。
材料与方法:
一、实验对象:家兔。
二、器材药品:哺乳动物手术器械一套、兔手术台、气管套管、注射器(20ml、5ml各一副)、30cm长的像皮管一根、纱布、线、引导电极固定架、三维调节器、玻璃分针、输液夹、压力换能器或张力换能器、BL-410计算机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20%氨基甲酸乙酯溶液、3%乳酸溶液、生理盐水和液体石蜡(加温38~40°C)、10%尼可刹米注射剂、氮气、CO2。
【实验步骤】
1.准备描记装置二道生理记录仪参考参数:灵敏度
2mv/cm,滤波30Hz,时间常数DC,基线中线。
2.手术
(1)麻醉固定家兔称重后,用20%乌拉坦5ml/Kg由耳缘静脉缓慢注入,麻醉后仰卧固定于手术台上。
(2)颈部手术颈部剪毛,在喉头下缘至胸骨上凹作正中切口,钝性分离肌肉至气管,作气管插管,在气管插管一侧管置呼吸传感器,通过计算机实时分析系统记录呼吸;也可用弯缝针在兔的剑突上皮肤穿一条线并固定,线的另一端连张力换能器,通过记录仪器记录呼吸。
分离出两侧迷走神经穿线备用。
3.观察项目
(1)吸入增加CO2的气体将装有CO2的气袋(可用呼出气体)的管口对准气管插管的一侧开口(中间留有间隙),并作标记,观察描记呼吸曲线的变化。
(2)缺氧待呼吸恢复正常后,将氮气气袋的管口对准气管插管的一侧开口(中间留有间隙),并作标记,观察描记呼吸曲线的变化。
(3)增大无效腔待呼吸恢复正常后,将一根50cm长胶管接在气管插管侧管上,并作标记,观察描记呼吸曲线的变
化。
(4)乳酸酸中毒待呼吸平稳后,由耳缘静脉注射3%乳酸2ml/Kg,并作标记,观察描记呼吸曲线的变化。
(5)静脉注射吗啡待呼吸平稳后,由耳缘静脉注射1%吗啡0.5ml/Kg,并作标记,观察描记呼吸曲线的变化。
在有明显变化时即进行下一项。
(6)静脉注射尼可刹耳缘静脉注射 2.5%尼可刹米0.2ml/Kg,并作标记,观察描记呼吸曲线的变化。
(7)剪断迷走神经待呼吸平稳后,剪断一侧迷走神经,并作标记,观察描记呼吸曲线的变化。
再切断另一侧迷走神经,观察描记呼吸曲线的变化。
实验讨论:
通过实验结果可以观察到家兔在麻醉状态下仍能产生节律性呼吸,原因在于:呼吸中枢延髓的吸气神经元自主放电,冲动经膈神经传到膈肌,使膈肌收缩向下运动,肺内压下降,当低于大气压时,开始吸气.随着吸气,肺泡扩张,位于气管
到细支气管平滑肌内的牵张感受器兴奋,冲动经迷走神经传入到延髓,抑制吸气神经元, 吸气神经元停止放电,吸气转
为呼气.
吸入气体中CO2浓度增加,呼吸运动加强。
CO2是调节呼吸运动最重要的生理性体液因素,它不但对呼吸有很强的刺激作用,并且是维持延髓呼吸中枢正常兴奋活动所必须的。
增加CO2浓度引起: +H2O吸入气中[CO2]↑→血中PCO2↑→CO2通过血脑屏障→脑脊液PCO2↑——→H2CO3↑→H+↑+HCO3- 碳酸酐酶主动脉体颈动脉体 +——→延髓呼吸中枢 +←———延髓化学感受器兴奋↓膈肌、肋间外肌等呼吸肌↓呼吸运动加深加快其中,中枢化学感受器对CO2变化的敏感性较高,只要CO2分压升高0.4Kpa中枢化学感受器就发挥作用,而外周化学感受器要在CO2分压升高1.3Kpa才发挥作用。
吸入氮气(缺氧)使呼吸运动加强。
吸入氮气造成肺泡气中氧分压降低,而由于CO2扩散快,故肺泡PCO2基本不变,血液中氧分压下降,使外周化学感受器兴奋;低氧对呼吸中枢的直接作用是抑制性作用,但轻、中度缺氧时,兴奋作用大于抑制作用使呼吸中枢兴奋,呼吸运动加强。
重度缺氧时抑制作用为主,出现呼吸抑制。
增大无效腔可使呼吸运动加强。
本实验用橡胶管增大家兔解剖无效腔,减少了肺泡通气量,降低了气体更新率,导致血液中CO2分压增加、O2分压下降,以前述机制引起呼吸运动加深加强。
同时,增加解剖无效腔后,使气道阻力增加,也可导致呼吸运动加强。
静脉注射尼可刹米,呼吸加强。
尼可刹米主要是兴奋延脑呼吸中枢,也可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并能提高呼吸中枢对CO2的敏感性。
静脉注射乳酸后,改变了血液中的PH值,血液[H+]↑,H+是化学感受器的有效刺激物,它可以通过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调节呼吸运动,也可以通过血脑屏障后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而起作用。
但因为H+不易通过血脑屏障,故血中H+对中枢化学感受器直接刺激作用不大,主要还是刺激外周感受器。
切断双侧迷走神经后呼吸运动变的深而慢(主要是吸气相)。
迷走神经中含有肺牵张反射传入纤维,当吸气运动使肺扩张时,该神经纤维兴奋,冲动传入中枢后引起吸气切断机制,吸气神经元活动抑制,吸气停止转为呼气运动,从而
加速吸气→呼气运动的交替。
当切断迷走神经后,中断了肺扩张反射的传入通路,反射作用减弱,出现“深大呼吸”。
电刺激迷走神经中枢端,可产生呼吸暂停。
肺的牵张反射包括肺扩张后引起吸气活动的抑制,呼气加强,和肺缩小后引起呼气活动抑制,吸气加强的过程。
这两种反射传入神经纤维都经由迷走神经传入中枢,调节呼吸运动。
电刺激引起这两种纤维成分都同时持续兴奋,导致呼吸暂停。
实验结论:机体通过呼吸调节血液中的O2、CO2、H+水平,动脉血中O2、CO2、H+的变化又通过化学感受器调节呼吸,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1)吸入增加CO2的氣體→呼吸運動加深加快。
呼吸頻率加快是由於吸入空氣中PCO2增加,使得血液中PCO2增加,CO2通過血腦屏障進入腦脊液中溶於水,在碳酸酐酶的作用下分解成HCO3- + H+ , H+刺激延髓化學感受器,間接作用於呼吸中樞,通過呼吸肌的作用使呼吸加強。
PCO2增加還刺激主動脈體和頸動脈體外周化學感受器,反射性的使呼吸加深加快。
(2)缺氧→呼吸運動加強。
吸入氮氣造成肺泡氣中氧分壓降低,而由於CO2擴散快,故肺泡PCO2基本不變,血液中氧分壓下降,使外周化學感受器興奮;低氧對呼吸中樞的直接作用是抑制性作用,但輕、中度缺氧時,興奮作用大於抑制作用使呼吸中樞興奮,呼吸運動加強。
重度缺氧時抑制作用為主,出現呼吸抑制。
(3)增大無效腔→增加氣道長度後家兔呼吸張力增加,呼吸頻率增加。
增加氣道長度等於增加無效腔,增加無效腔使肺泡氣體更新率下降,引起血中PCO2、PO2-下降,刺激中樞和外周化學感受器引起呼吸運動會加深加快;另外,氣道加長使呼吸氣道阻力增大,減少了肺泡通氣量,反射性呼吸加深加快。
(4)乳酸酸中毒(血液中H+增高)→呼吸運動加深加快。
靜脈注射乳酸後,改變了血液中的PH值,血液[H+]↑,H+是化學感受器的有效刺激物,它可以通過刺激外周化學感受器調節呼吸運動,也可以通過血腦屏障後刺激中樞化學感受器而起作用。
但因為H+不易通過血腦屏障,故血中H+對中樞化學感受器直接刺激作用不大,主要還是刺激外周感受器。
(5)靜脈注射嗎啡→呼吸運動減慢。
嗎啡能抑制大腦呼吸中樞的活動,降低其對CO2張力的敏感性,並可抑制呼吸調整中樞,使呼吸頻率減慢。
急性中毒會導致呼吸中樞麻痹、呼吸停止至死亡。
(6)靜脈注射尼可刹→呼吸加強。
尼可刹米主要是興奮延腦呼吸中樞,也可刺激頸動脈體和主動脈體化學感受器,反射性興奮呼吸中樞,並能提高呼吸中樞對CO2的敏感性。
(7)剪斷迷走神經→切斷一側迷走神經後,動物的呼吸運動呈快而淺。
切斷雙側頸迷走神經後,動物的呼吸運動呈慢而深。
由於一側迷走神經的神經衝動傳遞受阻,使得呼吸運動的調節受阻;而迷走神經為混合神經,另一側迷走神經將起到呼吸調節作用,發揮負反饋調節,加速吸氣和呼氣活動的交替。
當切斷兩側迷走神經後,中斷了肺牽張反射的傳人通路,肺牽張反射的生理作用被消除,因而呈現出慢而深的呼吸運動,使吸氣延長。
【迷走神經中含有肺牽張反射的傳人纖維。
肺牽張反射中的肺擴張反射在於阻止吸氣過長過深,促使吸氣及時轉人呼氣,從而加速了吸氣和呼氣動作的交替,調節
呼吸的頻率和深度。
】
實驗結論
1.機體通過呼吸調節血液中的O2、CO2、H+水準,動脈血中
O2、CO2、H+的變化又通過化學感受器調節呼吸,維持機體內環境的相對穩定。
迷走神經是呼吸運動調節反射中的傳入神經,剪斷一側迷走神經後,可通過反饋調節使呼吸變淺,頻率加快。
2.注射嗎啡要緩慢,邊注射邊觀察,當出現呼吸明顯抑制
時,立即停止注射
3.耳緣靜脈穿刺時,因觸動兔耳及針刺激可能引起家兔呼吸
改變,故需待這些變化消失,呼吸恢復正常後,再向靜脈內推注藥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