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绳兵要地志概说

合集下载

日本冲绳地下水库情况介绍

日本冲绳地下水库情况介绍

日本冲绳地下水库情况介绍王彦军,雷俊(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北京100053)摘要:日本冲绳地区受地质条件的限制,地表水资源匮乏。

为了稳定农业生产、增加农业产值,政府根据当地的情况,积极开展地下水库建设。

对日本冲绳地下水库的建设方法、适用条件、地下水库的优缺点等作了简单介绍。

关键词:日本;地下水库;地下水坝1 冲绳的基本情况冲绳县位于距离日本首府东京1 560 km 的西南部,主岛冲绳是一个东西窄、南北长的岛屿。

冲绳由161 个大小不同的岛屿组成,其中112 个岛屿无人居住,49 个岛屿有人居住。

总面积2 266 km2 ,约占日本国土总面积的1 % ,其中耕地面积4. 14万hm2 ;人口128. 7 万,约为全国人口的1 % ,其中农业人口81 760 人。

冲绳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甘蔗和热带、亚热带水果,其中甘蔗种植面积占农地面积一半以上。

冲绳县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年平均气温为23. 1 ℃,冬天气候温和,平均气温16.8 ℃。

年平均降雨量2 000 多mm ,超过日本本岛,但降雨量主要集中在梅雨季节和台风季节,所以不同年份、不同季节的降雨量差别很大。

冲绳县境内琉球石灰岩分布广泛,在这种地区很难形成天然河流或建设人工河。

降雨的40 %渗入地下,经过透水性很强的琉球石灰岩流向大海,50 %被蒸发掉,仅10 %的降雨留存地面被利用,农作物产量很不稳定。

为此,国家实施了系列开发农业水资源工程措施保证农业生产,包括建设水坝、渠首工程、地下水库等,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中比较成功的工程案例是地下水库的建设。

日本在世界上具有领先的地下水库建设技术与经验。

2 地下水库的开发利用所谓地下水库是指沿海地区通过在河流入海附近兴建地下拦水坝形成的。

地下水库通常有两种用途,一是拦蓄地下潜流,提高地下水位,保证农业灌溉的稳定性;二是防止海水入侵。

日本冲绳修建地下水库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供农业灌溉用水。

其地下水坝的厚度一般为50 cm ,是一堵防水性很强的地下墙体,坝长依地下水文地质条件而定,坝基通常至不透水岩层以下50 cm 处。

冲绳岛是怎么沦陷的

冲绳岛是怎么沦陷的

[键入文字]
冲绳岛是怎么沦陷的
冲绳岛
冲绳岛是琉球群岛中的最大岛屿。

它位于日本西南560 千米,形似一只大香蕉,全长94 千米。

琉球王国在中世纪时曾为日本和中国的藩属,1879 年起,成为日本帝国的一部分。

在硫磺岛战役尚未结束时,美国第58 特混舰队便开始空袭冲绳和进行空中摄影,为进攻该地做好准备。

1945 年3 月20 日,日本海军下达了以冲绳作战为当前作战的重点,应彻底地集中航空兵力,消灭前来进攻之美军主力的作战计划大纲。

日本大本营还把陆、海军的航空部队统统划归联合舰队司令长官统一指挥。

这样一来,联合舰队共拥有飞机七八千架。

冲绳岛上守军是牛岛满中将指挥的第32 军,总兵力约10 万人。

由于冲绳中部和北部的地势比较平坦,难以防守。

他把立足点放在南部陡峭的山冈和狭窄的山谷之中。

为了严守冲绳岛,牛岛命人深挖地堡、碉堡、洞穴以及壕沟和坑道,相互贯通,构
成地下防御体系,并把大炮、迫击炮以及坦克都隐蔽在山洞里。

牛岛告诉将士们说:我们必须耐心、谨慎地掌握我们的炮火,当敌军全部人马登
陆,把他们逼进内陆,一直把他们诱入得不到海军大炮和空中轰炸的后援的地方,然后,猛然行动起来,我们就能消灭敌人。

美国把攻占冲绳作战行动称呼为冰山计划。

按照这个计划,特纳中将指挥的登陆部队,分别从太平洋上的很多岛屿以及旧金山、西雅图出发,于4 月1 日凌晨到达冲绳附近的预定水域。

就像进攻太平洋上其他岛屿一样,美国的海空军还是打先锋。

3 月中旬,第58 快速航空母舰特混舰队离开尤里斯基地,去支援和掩护盟军新的攻
1。

侵华日军眼中的中国人

侵华日军眼中的中国人

侵华日军眼中的中国人《中国国防报》军事特刊2011年10月18日编者按:鲁迅先生曾以小说、杂文暴露中国人国民性的弱点,而学术上的探讨则是清华大学教授潘光旦1937年出版的《民族特性与民族卫生志》一书,他从‚不求准确‛、‚耐性太好‛,以及勤劳、知足常乐、有私无公、无恻隐之心、言而无信、爱脸皮、婉转、客气等15个方面大胆直陈中国人的特性。

兵法讲‚知已知彼‛。

抗日战争中我们的敌人侵华日军又是怎样分析判断中国人的国民性呢?这是战争史研究极少涉及的问题,国防生教授沈克尼从当年日军‚绝密‛的兵要地志中撷取并分析其中部分观点。

日军师团作战指挥的依据《作战要务令》谍报中,将敌对国的国民性列为第一项的调查内容,足见其对国民性的重视。

在此从侵华日军‚绝密‛的兵要地志中摘取其对我国国民性的观点以飨诸位参考。

侵华日军眼中的中国人——日军兵要地志中关于中国国民性的记载沈克尼作为制定作战计划基础的兵要地志除战场地形、交通、水文、气象之外,从历史的角度分析假想敌国的‚国民性‛也是关注的内容,而且是战略层面考虑的问题。

美国海军从1944——1945年曾对日本历史做过调查。

当时海军上校埃耳斯〃札卡里亚斯领导海军情报局的一个科对日本进行心理战,意图让日本最高统帅部投降。

从当时日本人作战的顽强性来看,其军队经过严格的武士道教育训练。

如果认为日本会集体放下武器投降,似乎是极为荒谬的想法。

美国情报专家拉〃法拉戈在《斗智》一书中指出,二战末期美国很需要关于日本人战败以后的行为的材料,美国专家找到了这样的史料,就是日本被打败的氏族,从来不在战场上壮烈牺牲。

相反地,他们总是投降,还叙述了投降的仪式。

这份史料被收入札卡里亚斯的作战计划并被采用。

美国这类研究,著名的要属文化人类学者本尼迪克特和她的《菊花与刀——日本文化的诸模式》,此书是受美国战略情报局之托而写成的有关日本的研究报告。

当年日本对中国国民性的调查日本军队对占领地域或预设战场有所谓‚统治资料‛的调查内容,是日本兵要地志关注的要项。

硫磺岛和冲绳岛战役[教材]

硫磺岛和冲绳岛战役[教材]

硫磺岛和冲绳岛战役一、硫磺岛战役•硫磺岛,位于小笠原群岛南部,是该群岛的第二大岛。

岛长约8000米,宽约4000米,形状酷似火腿,面积约20平方公里,岛的南部有一座尚未完全冷却的死火山,叫折钵山,海拔160米,终年喷发着雾气,硫磺味弥漫全岛,故此得名。

岛上大部分地区都覆盖着厚厚的火山灰。

虽然硫磺岛岛小人少,但正处在东京与塞班岛之间,战略地位非常重要。

•在1944年前,日军仅仅把硫磺岛作为太平洋中部与南部的航空中继基地,只部署了海军守备部队1500余人和飞机20架。

1944年马里亚纳群岛失守后,硫磺岛的重要性日趋明显,日军才开始大力加强其防御力量,3月下旬将4000余陆军部队送上岛;5月将硫磺岛的陆军部队整编为第109师团,由粟林中道中将任师团长,并在岛上配备了120、155毫米岸炮、100毫米高射炮和双联装25毫米高射炮;7月海军第27航空战队也调至岛上。

截止1945年2月,日军在岛上陆军约1.5万余,海军约7000余,共约2.3万人,飞机30余架,由粟林统一指挥。

粟林将军的防御战术•粟林以折钵山为核心阵地,以两个机场为主要防御地带,在适宜登陆的东西海滩则是以永备发射点和坚固支撑点为骨干的防御阵地,日军的防御工事多以地下坑道阵地为主,混凝土工事与天然岩洞有机结合,并有交通壕相互连接。

炮兵阵地也大都建成半地下式,尽管牺牲了射界,却大大提高了在猛烈轰击下生存能力。

火炮和通讯网络都受到良好保护,折钵山几乎被掏空,筑有的坑道就九层之多!针对美军的作战特点,粟林在海滩纵深埋设了大量地雷,机枪、迫击炮、反坦克炮构成绵密火力网,所有武器的配置与射击目标都进行过精确计算,既能隐蔽自己,又能最大限度杀伤敌军。

唯一不足的是,原计划元山地区将修筑的坑道工事有28公里长,由于时间不够,当美军发动进攻时只完成了70%。

•粟林一改日军在战争初期的死拼战术,规定了近距射击、分兵机动防御、诱伏等战术,还严禁自杀冲锋,号召每一个士兵至少要杀死10名美军。

积怨

积怨




土地问题 公民权利 生活环境以及发展空间 恶性犯罪


冲绳的战略位置 冲绳与日本 冲绳与美国 日本与美国

冲绳县位于北纬二十七度线以南,由以冲绳本 岛为中心的冲绳群岛、以宫占岛为中心的宫古 群岛、以石垣岛和西表岛为中心的八重山群岛 等组成。如果以冲绳本岛为中心划一个 圆,1000公里圆周内有中国的上海、南京、台 湾全岛、朝鲜的釜山、日本的九州和四国的大 部分等;1500公里圆周内有马尼拉、香港、鲜 的平壤和京城、}一{本的大阪和东京;并且如果 将东京、台北和京城连成一个-角形,则冲绳则 币好位于该二角形底边的中心位置。



第一条路,是依靠惯性继续维持建立在构造性 的冲绳歧视上的日美安保体制,也是至今为止 日本政府一直想走的道路。 第二条路,是以减轻冲绳过重的军事负担 (基地的整顿 、 缩小 、 海军陆战队的削减) 为借口,解除禁令,允许日本行使集团自卫权, 进一步加强日美同盟 。 美国政府想选择的就 是这条道路,而日本政界也出现了与之相呼应 的动向 。 第三条道路就是冲绳民众和平宣言和朝鲜半 岛的南北首脑会谈所指出的道路 。

指的是1972年(昭和47年)5月15日美美国 将冲绳的行政、立法、司法等权交还给日 本,日本重新拥有冲绳的主权

美军基地的地位更加稳固 冲绳基地能更加有效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发挥作为纯军事基 地的职能 减缓了美国的经济负担


冲绳战役后,美军借助于自己在冲绳的独 断地位,不断兴建并扩大美军基地 旧金山和约签订后,在日本本土的美军基 地大规模转移至冲绳 冲绳回归日本之后,美军基地在冲绳的地 位更加稳固
试论美军冲绳基地问题

1853年5月,美国东印 度舰队司令、海军准 将佩里率领舰队来日 本开国,曾中途落脚 琉球,并对其有过短 暂的占领,佩里当时 即看出琉球地理位置 的战略价值,并建议 将琉球置于美国的监 管之下,在琉球建立 军事基地。

冲绳战役

冲绳战役

当美军确定不进攻台湾后,冲绳岛就成为美军进攻日本本土最理想的跳板,早在1944年10月,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就向太平洋战区下达了攻占冲绳岛的指令,遵照这一指令,太平洋战区总司令尼米兹就立即开始组织有关人员筹划这一作战,参加此次作战计划制定工作的有第五舰队司令斯普鲁恩斯海军上将、太平洋战区两栖部队司令特纳海军中将、陆军第十集团军司令巴克纳中将、布兰迪海军少将、赖夫斯奈德海军少将和霍尔海军少将等,1945年1月3日,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批准了冲绳岛作战计划,2月9日又批准了具体的登陆计划。
3月19日,美军航母编队出动了近千架舰载机对吴港、大阪和神户的飞机制造厂和九州、四国等地的机场进行轰炸,日军第五航空舰队也出动飞机反击。“黄蜂”号航母中弹数枚,燃起大火,损管人员拼死搏斗,才将大火扑灭,舰员死101人,伤269人。但更大的灾难还在后面,七时许,“富兰克林”号航母正在组织舰载机起飞,一架日军的“彗星”轰炸机借助云层掩护,突然俯冲而下,在30米高度投下两枚250公斤炸弹,一枚在机库甲板爆炸,另一枚落在舰尾,穿透两层甲板在军官舱附近爆炸,在机库爆炸的炸弹危害特别严重,因为航母正在组织舰载机起飞,机库里全是加满油,挂满炸弹的飞机,炸弹爆炸后立即引起了可怕的连锁爆炸,火势迅速蔓延,爆炸此起彼伏,大火引起的浓烟直冲云天,航母上几十架飞机都被炸毁,舰员伤亡已经多达数百人,爆炸和大火持续不断,并逐渐波及到机舱,“富兰克林”号上层建筑面目全非满是弹洞,甲板上遍布飞机残骸,大火蔓延到了后甲板的弹药堆,引起了更大的爆炸,烟柱高达600米。“富兰克林”号所在的第二大队司令戴维森海军少将见航母伤势严重,通知舰长盖尔斯上校可以下令弃舰,但盖尔斯认为只要提供必要的海空支援和掩护,“富兰克林”号还能挽救。戴维森同意了他的计划,立即调动第二大队的其他军舰前来救援,“圣非”号轻巡洋舰用钢缆拖住“富兰克林”号以阻止其倾覆沉没,同时接下部分受伤舰员,舰长盖尔斯首先下令向弹药舱注水,以避免更大的爆炸,但注水后航母开始右倾。九时三十分,“富兰克林”号锅炉停止了工作,右倾加剧,甲板几乎碰到了海面,“圣非”号眼看无力控制其倾斜,担心被航母巨大的舰体拖翻,只得砍断钢缆。“匹兹堡”号重巡洋舰接着赶来,布置钢缆阻止“富兰克林”号倾斜,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制止了航母的倾斜,“圣非”号再度靠近航母,将钢缆以前主炮作支点,系上航母,协同“匹兹堡”号一起矫正航母的倾斜。

冲绳兵要地志概说

冲绳兵要地志概说

冲绳兵要地志概说冲绳的地形冲绳古称“琉球”为中国藩属,后为日本占据。

其位于日本本土以南,为县(省)级行政机构。

2012年人口为140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618人。

所辖地域北为硫黄乌岛,南为波照间岛,东为北大东岛,最西端的与那国岛,距我国台湾仅100公里。

冲绳总面积为2276.49平方公里。

所辖160个岛中,有人居住的49个。

较大的所谓“离岛”有宫古岛、多良间岛、石垣岛、西表岛、八重山诸岛。

这些离岛屏障在冲绳本岛周围,控扼着宫古等水道。

二战中,盟国军队攻取冲绳时,前哨战即在离岛展开。

如1944年英国舰队攻击宫古岛,1945年美军攻取冲绳时,首先占领庆良间岛。

冲绳主岛,地形狭长,东北—西南走向,长105公里,最宽处31公里,最窄处3公里,海岸弯延曲折,面积1176平方米。

首府那霸,位于冲绳岛南部西岸,为古琉球国王城首里所在。

2012年人口31.8万,是冲绳群岛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也是日、美陆海空军基地集中之地。

那霸市区被国场川河、漫湖分为南北两部分。

河川上有明治桥、那霸大桥、爬龙桥、真玉大桥等与公路连接市区南北。

市区内有轻轨铁路连通国际机场到首里古城堡的快速交通。

市区内公园、绿地较多,便于安置疏散人口。

那霸军港、海上自卫队航空基地,陆上自卫队的基地,以及美军设施,都在河川冲绳兵要地志概说" TITLE="[转载]冲绳兵要地志概说"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list-style: none;" />冲绳兵要地志概说" TITLE="[转载]冲绳兵要地志概说"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list-style: none;" />的山洞有三个,其中最长的265米。

石垣岛最大洞穴在石垣市新川北2公里,洞长3200米,地形曲折复杂,易迷路,洞中有地下水。

冲绳军用土地问题的形成(1952-1955)

冲绳军用土地问题的形成(1952-1955)

①学术界对此的研究成果主要有:宫里政玄『7夕I J 力刃冲绳统治』,束京:岩波害店,1966 年;宫里政玄编『戟後冲绳④政治匕法j ,束京:束京大学出版会,1975年;新崎盛晖『渖绳・反 戟地主』,柬京:高文研,1995年;明I 丑J l l 融『冲绳基地周题刃雁史非武④岛、戟④岛』,束京:办 寸守害房,2008年;来闻泰男『冲绳力米罩基地匕罩用地料』,宜野湾:榕树吉林,2012年;平良 好利『戟後渖绳匕米罩基地一『受容J 匕r 拒绝j ∽e土誊圭℃1945一1972年』,束京:法政大学出 版局、2012年。
实行的“ 无偿占领并使用” 原则,转而推行1950年远东司令部指令中要求
的“ 征购加租赁” 的新政策。按照指令精神,民政府先后发布多条公告法
规,其内容核心可以概括为“ 军事优先、强制征用、低价租赁、长期使用” . 但都遭到了土地业主们的强烈反对和抵制。在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民政 府单方面确定土地租赁条件和采用暴力征地的做法,不仅剥夺了土地业主们 自由选择的权利,还大大恶化了与当地民众之间的关系,促使其联合起来与 之进行斗争。以新的土地征用计划为契机。军用土地问题突破了地方事务的 框架,成为华府首脑们需要面对和解决的一道难题。究其原因,乃是在军方 主政下,冲绳军用土地政策必须服务于美国在东亚的冷战战略,故而这一时 期冲绳基地军事价值和战略意义的提升才是导致该政策日趋激进的最主要推 手。军用土地问题的背后,反映出的是美国当局和冲绳民众对冲绳属性定位
上的巨大差异。
关键词:冲绳:军f f } - I - 地问题军m - I - 地政策美国冷战
战后冲绳问题向来是学术界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美国在冲绳的统治以 及军用土地问题的形成与发展既属于冲绳地方史研究的范畴,也与二战后美 国的东亚战略有一定的关联性。①冲绳在冷战时期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中无 疑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冲绳的军事基地是美国在亚洲围堵和遏制共产主 义的环太平洋岛屿防御链中的重要一环.无论是朝鲜战争、台海危机还是越 南战争期间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很明显,冲绳基地机能的变化与军用 土地问题的演变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两个要素,同时也会与冲绳的社会 发展和美日关系产生一定的互动。本文以美国对冲绳军用土地政策的发展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冲绳兵要地志概说冲绳的地形冲绳古称“琉球”为中国藩属,后为日本占据。

其位于日本本土以南,为县(省)级行政机构。

2012年人口为140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618人。

所辖地域北为硫黄乌岛,南为波照间岛,东为北大东岛,最西端的与那国岛,距我国台湾仅100公里。

冲绳总面积为2276.49平方公里。

所辖160个岛中,有人居住的49个。

较大的所谓“离岛”有宫古岛、多良间岛、石垣岛、西表岛、八重山诸岛。

这些离岛屏障在冲绳本岛周围,控扼着宫古等水道。

二战中,盟国军队攻取冲绳时,前哨战即在离岛展开。

如1944年英国舰队攻击宫古岛,1945年美军攻取冲绳时,首先占领庆良间岛。

冲绳主岛,地形狭长,东北—西南走向,长105公里,最宽处31公里,最窄处3公里,海岸弯延曲折,面积1176平方米。

首府那霸,位于冲绳岛南部西岸,为古琉球国王城首里所在。

2012年人口31.8万,是冲绳群岛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也是日、美陆海空军基地集中之地。

那霸市区被国场川河、漫湖分为南北两部分。

河川上有明治桥、那霸大桥、爬龙桥、真玉大桥等与公路连接市区南北。

市区内有轻轨铁路连通国际机场到首里古城堡的快速交通。

市区内公园、绿地较多,便于安置疏散人口。

那霸军港、海上自卫队航空基地,陆上自卫队的基地,以及美军设施,都在河川冲绳兵要地志概说" TITLE="[转载]冲绳兵要地志概说"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list-style: none;" />冲绳兵要地志概说" TITLE="[转载]冲绳兵要地志概说"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list-style: none;" />的山洞有三个,其中最长的265米。

石垣岛最大洞穴在石垣市新川北2公里,洞长3200米,地形曲折复杂,易迷路,洞中有地下水。

西表岛的大富第一洞位于竹富町大原中学东北1公里,洞穴全长325米,主洞长250米。

大富第二洞位于大原中学东北630米,洞穴全长197米,主洞长142米,有地下水。

南大东岛北部较大的洞有2个,南大东村西北3.2公里的星野洞,全长400米。

村东北3.8公里的玉置洞,全长140米,洞中地下水受海水潮汐影响而变化。

北大东岛的北泉洞在北大东村东北1.2公里,洞全长150米,洞内面程达1700平方米,战争期间曾为岛民避难藏身之所。

在北大东村南800米还有长幕第一洞。

伊江岛中央飞机场附近有一洞穴深54米,分上洞下洞,上洞长19米,下洞35米。

久米岛最大的洞在具志川村附近,全长800米,主洞620米,有出入2口。

冲绳不仅有天然的洞穴,二战中,日本军队依托山间丘陵修筑了许多复杂曲折的地下防御工事,特别是岛的南部。

二战中美军坦克对一个坑道口发射6发磷弹,发现有30多处洞口在冒烟,足见其工事贯通串联之多。

现存称作“壕”的著名旧海军司令部永备坑道,全长450米。

当时在此战死、自杀官兵达4000人。

此外,还有南风原陆军医院、石部队野战医院等坑道至今作为纪念战争的遗址保存,战时仍可利用。

冲绳兵要地志概说" TITLE="[转载]冲绳兵要地志概说" STYLE="margin: 0px;padding: 0px; list-style: none;" />冲绳本岛属亚热带气候,冲绳南部的宫古岛、多良间岛、石垣岛、西表岛、与那国岛等属热带气候。

冲绳面积狭长,四周临海,属海洋性气候,高温多湿,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7月气温最高平均温度为28.9°,最高气温超过35°,最低气温为1月,平均气温为14.5°。

1999年12月20日,那霸市曾有降雪的记录。

冲绳每年约在5月10日前后进入梅雨季节。

6月20日以后,当南风吹来,即进入漫长的夏季。

10月—3月为北季风,5月—8月为南季风,4—9月为季风交替的季节。

冲绳的台风以8月9月最多,其次7月—10月。

其风向特点是台风从岛东侧登陆,风向为北→西→西南,风如从岛西登陆,风向为东北→东→南。

冲绳的交通冲绳本岛交通发达,中部、南部公路稠密。

沿海岸环岛有58、329、330、331、449、505、507七条国道环绕。

构成全岛交通骨干。

另,北起名户湾的许田桥,南至南风原路段为收费高速公路。

冲绳本岛北部国头郡山道弯延,临海的赤崎至平良湾东村的海岸公路等级逊于国道,为主要公路。

该公路傍山临海,如遇海、空火力打击毁损,车辆无法迂回。

冲绳主要离岛,如宫古岛、石垣岛、国道和主要公路也是环岛沿海岸而行。

而西表岛临海岸的公路仅通岛的北面和东部,岛南部由于海拔425米的南风岳山阻隔而中断。

冲绳的空中交通便利,本岛有那霸国际机场,普天间机场和嘉手纳机场。

主要离岛宫古、石垣岛、下地岛以及周边的久米岛、八重山岛、伊江岛、与那国岛都有机场。

冲绳本岛的海港主要有:那霸港,航路为奄美、鹿儿岛;那霸新港,航路为东京、阪神;泊港,航路为渡嘉岛、座间味岛、阿嘉岛、久米岛、渡名喜岛、大东诸岛;平敷尾港,航路为津坚岛;安座真港,航路为久高岛;运天港,航路为伊平屋岛、伊是名岛;渡久地港,航路为水纳岛;本部港,航路为伊江岛。

此外,还有位于冲绳南部东西海岸糸港,金武湾港和中城湾港。

冲绳兵要地志概说" TITLE="[转载]冲绳兵要地志概说" STYLE="margin: 0px;padding: 0px; list-style: none;" />冲绳周边岛屿航空航路图冲绳及离岛海岸曲折,周边多珊瑚礁。

日本称“礁池”,退潮时水深约0.5—3米。

二战中,美军根据塔拉瓦作战中的教训,在冲绳战役的前哨战,攻击多良间岛时,首先派1000名士兵在环岛的珊瑚礁秘密测量并破障,为登陆扫清障碍。

潮汐对登陆作战影响极大,潮汐每时都有变化。

1945年美军对冲绳的登陆攻击为4月1日,我找到日本对2012年4月1日那霸的满潮、干潮的推算表。

14点8分满潮潮位137厘米,21点10分干潮潮位为51厘米。

冲绳的医院与学校冲绳的医院主要集中在本岛,如国立医院和琉球大学附属院、红十字医院等有十多所。

那霸市立医院也有十多所。

此外,离岛的宫古和八重山有县(省)立医院。

值得一提的是,将离岛紧急伤患运送冲绳本岛救治是陆上自卫队飞行队平时的任务之一。

冲绳大学高校较多,如琉球大学、名樱大学、冲绳科技大学等有十多所,高等学校有60多所,加上国立冲绳工业高等专业学校和盲人学校等特别支援学校有近百所。

还不包括中、小学。

笔者发现,昔日日本军队对侵略战场的兵要地志调查,对学校和寺庙的着眼点是部队宿营。

如1945年2月,其第10方面军司令部编印的《台湾兵要地志概说》中,对基隆南部海中小岛琉球屿的记述“地贫屋小,甚污秽,不适于军队宿营。

唯兵营旧址(可容170名),国民学校(约可容500名)可供宿营之用。

”此外,太平洋战争中,笔者发现日军调绘的岛屿大比例尺兵要地志图对学校和机关俱乐部有些也注明部队的宿营能力。

冲绳兵要地志概说" TITLE="[转载]冲绳兵要地志概说" STYLE="margin: 0px; padding:0px; list-style: none;" />冲绳兵要地志概说" TITLE="[转载]冲绳兵要地志概说"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list-style: none;" />日军绘制的冲绳战斗经过图美军虽掌握绝对优势,选择有利的登陆地段,但战术呆板,未及时进行海上迂回。

而日军利用坑道近战和夜战抵消美军火力优势,顽强抵抗了3个月之久。

此战日军阵亡9万余人,被俘7400人,岛上居民死亡约10万人。

而美军伤亡7万余人。

这是日美两军在太平洋战争期间规模、损失、伤亡都是最大的,同时也是最后一次战役。

美军占领冲绳岛后,打开了通往日本本土的门户。

冲绳美军基地群美军占领冲绳之后,大规模修建和扩充军事基地。

1950年—1953年朝鲜战争期间,成为美军侵略朝鲜的军事基地。

1961年—1975年越南战争期间,冲绳兵要地志概说" TITLE="[转载]冲绳兵要地志概说"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list-style: none;" />冲绳兵要地志概说" TITLE="[转载]冲绳兵要地志概说"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list-style: none;" />冲绳美军通信基地冲绳美军基地主要有宜野市的普天间空军基地,跑道长2800米,常驻飞机52架;嘉手纳空军基地是美军最大的海外基地,跑道长3200米,驻F-15战斗机48架,有军人军属约2万人。

周围还有陆军贮油库。

此外,还有嘉手纳和边野古弹药库;以及嘉手纳、八重岳庆佐次、泡漱等四处通信基地;美军演习场主要在冲绳北部国头的安波和中部的金武等处。

离岛还有津坚岛、浮原岛、伊江岛演习场。

冲绳兵要地志概说" TITLE="[转载]冲绳兵要地志概说"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list-style: none;" />美军基地训练场的警示牌第15旅团——日本自卫队冲绳驻军冲绳驻军为日本陆上自卫队西部队方面队第15旅团。

日本在2005年中期防卫力整备计划的基础上在2010年3月26日,为应对所谓西南诸岛的“侵略”和大规模特殊灾害等威胁,根据冲绳地理条件,将第1混成团、第15侦察队,以及高射炮群、野战炮兵和战车部队,共2100人,编成“离岛型旅团”—第15旅团。

担任其防区冲绳东西约1000公里,南北约400公里海区和160个岛屿的警备灾害救援,未爆弹处理、以及紧急伤患的空中运送任务。

旅团司令部驻冲绳首府那霸。

现任旅团长小林茂少将(陆将补),防卫大学27期毕业,炮兵战术教官出身,曾任炮兵团长,2012年7月任现职。

业余爱好乒乓球,治军格言为“有命必遂”,换言之“坚决完成任务”。

副旅团长兼那霸驻地(警备)司令米满义人上校曾任防卫大学教授。

参谋长山口耕司上校,曾任炮兵部队长。

冲绳兵要地志概说" TITLE="[转载]冲绳兵要地志概说"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list-style: none;" />驻冲绳第15旅团长小林茂少将第15旅团下辖第15步兵连队(团),第6高射炮群(装备中距离对空导弹),后方支援队(补给、卫生)、第15侦察队、第15飞行队,以及通信队(指挥通信、卫星通信)特殊武器防护队(防化)、工兵中队、音乐队、未爆弹处理队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