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药物化学》PPT课件 (2)

合集下载

天然药物化学最新PPT课件

天然药物化学最新PPT课件
O O OH Glc
Glc O O OH
HH
COOH
CH2OH O O OH Glc
O O
长时间存放 2
H
O
Glc
O
O
OH
O 蒽醌
H
H
COOH
COOH
O
O
OH
Glc
OH O OH COOH
中位萘并二蒽酮类
OH O OH
HO
CH3
H3C
OH
OH O OH
hypericin
醌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一)物理性质 1.性 状 2.升华性 3.溶解度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蒽醌类化合物的波谱特征
UV
O
O A
O
峰1 ~230nm
峰2 240~260nm (A)
峰3 262~295nm (B)
峰4 305~389nm (A)
O
峰5 >400nm
B
(B中的羰基引起)
蒽醌类化合物的波谱特征
核磁共振氢谱(1H-NMR或PMR)
5.0
5.0
OH
H OOH
O
O
应用:pH梯度萃 取
游离蒽醌酸性顺序:
-COOH>2个β-OH>1个β-OH>2个α-OH>1个α-OH
5%NaHCO3
5%Na2CO3 1%NaOH 5%NaOH
由于醌类化合物多具有酸性,在碱液中成盐而溶解, 加酸酸化后重新游离而沉淀析出。故常利用碱溶解酸 沉淀法提取醌类化合物。
OH O OH
H3CO O
O H3CO H3CO
O
arnebinone
O
arnebifuranon

天然药物化学第二讲PPT课件

天然药物化学第二讲PPT课件

膜分离技术
原理
利用半透膜的渗透选择性,使混合物中的某 一组分通过膜而与其他组分分离。
应用
膜分离技术适用于提取具有较小分子量的天 然药物,如生物碱、黄酮类化合物等。
分类
膜分离技术可分为超滤、纳滤、反渗透等。
注意事项
膜分离技术需选择合适的膜材料和操作条件, 以获得最佳分离效果。
色谱分离技术
原理
利用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吸附、分配等作用力差异,使 不同物质在色谱柱上先后流出,从而实现分离。
3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通常采用溶剂萃取和超声波 辅助提取等方法,分离则采用色谱分离技术。
香豆素类化合物
01
香豆素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香豆素结构的化合物, 主要存在于豆科植物中。
02
香豆素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抗菌、抗肿瘤等作用。
03
提取和分离香豆素类化合物的方法包括溶剂萃取、 沉淀法、结晶法等。
皂苷类化合物
一些天然药物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红肿、热痛等症状,其 机制主要包括抑制炎症介质释放、促进炎症细胞凋亡等。
一些天然药物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等, 其机制主要包括干扰肿瘤细胞信号转导、调控肿瘤细胞周期等

一些天然药物具有清除自由基、抑制氧化应激等作用,能够保 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天然药物的制剂与生产工艺
02
化学与天然药物化 学的交叉融合
利用化学合成手段对天然产物进 行结构修饰和改造,以提高药物 的活性和选择性。
03
中医学与天然药物 化学的交叉融合
结合中医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中药方剂和配伍规律,为中药现 代化提供科学依据。
THANKS
感谢观看
化学合成法
对于一些难以通过降解或 波谱解析确定的复杂结构, 可以通过化学合成的方法 进行验证。

第十八章 天然药物化学 PPT课件

第十八章 天然药物化学 PPT课件

酒石
钙盐 H2SO4
酒石酸
(酒石酸氢钾)
(苯甲酸,苹果酸,乳酸,没 食子酸等)
1575年《医学入门》(李挺著),《本草纲目》
五倍子
没食子酸
1711年《集验方》(李遵著) 樟脑的制备方法, 由马可勃罗将这一方法传到西方
二、研究手段的发展
结构则定和发现新化合物的速度越来越快
各种波谱技术如 NMR、2DNMR、MS、Hr-MS、 LC-MS等和分离技术如HPLC、UPLC、反相填料、 凝胶等的飞速发展,使天然药化的研究速度大 大加快。

β-caryophyllene
[1R-(1R,4E,9S)]-4,11,11-trimethyl-8methylene-bicyclo[7.2.0]undec-4-ene, (E)-caryophyllene
具有去蚊虫,抗菌等作用。 主要成份为挥发油。民间用于 治疗气管炎效果良好。
长春花
OH N

c) 从有效部位中开发二类新药


临床有效药物
经筛选有活性的药物 药
民间用药

(药效学确证)
中 研



原料药物

粗分



A
B
C
D

活性测试


2 扩大药物新资源
小檗碱
黄连
Cotpis chinensis
黄柏
Phellodendron amurense
三颗针
Berberis sargentiana
1 创制新药
(1) 新药研究开发的目的意义 制药产业是由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相结
合,一,二,三产为一体的产业,也是一个 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知识密 集,专业化程度高的产业群体。同时也是世 界贸易增长最快的5类产业之一和世界经济 强国竞争的焦点之一。世界经济强国美、日、 英、德欧共体的支柱产业和朝阳产业。

天然药物化学PPT课件

天然药物化学PPT课件
珍 、 清·赵学敏)
草药:民间用药,无人统计过有多少。
天然药物的来源:植物;以此类 为主,种类繁多。
动物;矿物;微生物;海洋生 物;
海洋资源:它是目前待开发的目 标,海洋占地球表面积2/3,所含 的生物资源是丰富的,近来号称“ 生命的摇篮”。
广阔
我们的“蓝色国土”它的面积是 47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1.8万 公里的海岸线。由此看, 我们的天然药物资源是十分丰富, 开发前景是广阔的。 蓝色国土
高质量的保健品
研制出好的、真的天然保 健品,为维护人类健康做 出贡献。
现在政府已经把食品开发 放在药监局管理了。所以 我们又增加了一项任务, 应该不辱使命。
使命
四、简介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的类型
主要有:糖苷类、苯丙素、醌类、黄 酮类、萜类和挥发油、甾体及其苷、 三萜及其苷类、生物碱类、海洋天然 药物等九大类。
五、历史、发展、未来
1、历史的看:天然药物在中国起步 于明代1575年《医学入门》和《本 纲》中都记载了从五倍子中得到没 食子酸的过程,为世界上最早制得 的有机酸,它比瑞典药师及化学家 舍勒从天然药物中制得到有机酸要 早200年,
历史、发展、未来
还有如用升华法制取樟脑的过程 见于1711年,而 欧州直到18世纪下半叶才 提出樟脑的纯品,由此可见, 古代中国的医药化学在当时 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故有“医药化 学源于中国”的高度评价, 这是我们应当引以自豪。
药源
如:黄连素、 双黄连粉针(复方)、 穿心连内酯芦荟系列药品等。这些发现, 抗菌素的药源扩大了。
(2)中药药源的扩大
黄连素是黄连中的主要成分,现在又发 现小檗科、防已科、芸香科的一些植物中含 此成分。所以,这些植物均可以做为提取黄 连素的原料。再如:有抗菌作用的芦荟,品 种繁多,众所周知。这些发现使中药的药源 扩大了。

2024天然药物化学ppt课件完整版

2024天然药物化学ppt课件完整版

01绪论Chapter天然药物化学的定义与任务定义任务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内容与特点研究内容特点天然药物化学的发展历史与现状发展历史天然药物化学的发展经历了从经验到科学、从单一到系统、从粗放到精细的过程。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手段和方法不断更新和完善。

现状目前,天然药物化学已经成为药学领域的重要分支之一,为创新药物的发现和中药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持。

同时,随着组学、代谢组学等技术的发展,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领域也在不断扩展和深化。

02天然药物的化学成分Chapter定义与性质分布与种类生物活性030201生物碱黄酮类化合物定义与结构分布与作用常见种类萜类化合物分布与生物活性定义与分类萜类化合物广泛分布于植物界,具有抗菌、抗炎、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

常见种类与实例苯丙素类化合物定义与结构特点苯丙素类化合物是一类由苯环和三个直链碳原子构成的化合物,具有多种结构类型。

分布与作用苯丙素类化合物广泛分布于植物界,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

常见种类与实例常见的苯丙素类化合物有香豆素、木脂素等。

01020304一类多元酚类的混合物,具有收敛、止血、抗菌等作用。

鞣质如柠檬酸、苹果酸等,具有抗菌、抗炎等作用。

有机酸如淀粉、纤维素等,具有调节免疫、抗肿瘤等作用。

多糖一类具有香气和挥发性的油状液体,具有解表、行气等作用。

挥发油其他成分03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提取与分离Chapter水蒸气蒸馏法适用于具有挥发性、能随水蒸气蒸馏而不被破坏、在水中稳定且难溶或不溶于水的化学成分的提取。

溶剂提取法利用相似相溶原理,选择适当溶剂将天然药物中的化学成分从药材中提取出来。

常用溶剂有石油醚、乙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等。

升华法利用某些固体物质在受热时不经过液态直接转化为气态,再将该气态物质冷却后又成为固态的原理,使之从天然药物中提取出来。

提取方法1 2 3系统溶剂分离法色谱分离法结晶与重结晶法分离纯化方法结构鉴定方法理化性质鉴定01光谱分析02色谱分析0304天然药物的开发与应用Chapter天然药物的来源与分类来源分类天然药物的开发流程与方法开发流程开发方法传统经验与现代科技相结合,运用化学分析、生物活性筛选、现代分离技术、结构鉴定等方法进行天然药物的研究与开发。

《天然药物化学》PPT课件

《天然药物化学》PPT课件

2024/1/29
微生物药物的来源与种类
介绍微生物药物的来源,包括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以及常见的微生 物药物种类。
微生物药物的提取与分离技术
阐述从微生物中提取和分离有效成分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如发酵工程 、萃取技术等。
微生物药物的药理作用与机制
探讨微生物药物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包括抗生素、抗病毒等方面的 研究内容。
物学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领域也在不断扩大和深化。
6
02
天然药物的化学成分与结构
2024/1/29
7
天然药物的化学成分类型
2024/1/29
糖类成分
01
单糖、低聚糖、多糖等。
苯丙素类成分
02
简单苯丙素、香豆素、木脂素等。
醌类成分
03
苯醌、萘醌、菲醌、蒽醌等。
8
天然药物的化学成分类型
03
通过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得出科学、合理的结 论,撰写实验报告。
31
创新性实验探索与挑战
鼓励开展创新性实验 ,探索新的天然药物 化学成分或活性物质 。
挑战高难度实验,锻 炼意志品质和团队协 作精神。
2024/1/29
培养创新思维和独立 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 ,提高学术素养。
32
THANK YOU
探讨海洋药物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包括抗肿瘤 、抗炎、抗菌等方面的研究内容。
ABCD
2024/1/29
海洋药物的提取与分离技术
阐述从海洋生物中提取和分离有效成分的方法和 技术手段,如溶剂提取、色谱分离等。
海洋药物的开发与应用前景
分析海洋药物的开发和应用前景,以及在医药、 保健品等领域研究与应用
2024/1/29

《天然药物化学》课件

《天然药物化学》课件

01
02
03
04
植物药
从植物中提取和分离得到的天 然药物,如中药、草药等。
动物药
从动物中提取和分离得到的天 然药物,如昆虫、海洋生物等

矿物药
从矿物中提取和分离得到的天 然药物,如硫磺、石膏等。
微生物药
从微生物中提取和分离得到的 天然药物,如抗生素、维生素
等。
天然药物化学的提取方法
溶剂提取法
利用不同溶剂对不同成 分溶解度的差异,将有 效成分从原料中提取出
物理鉴定法
通过物理性质如熔点、沸点、折光率等对天 然药物进行鉴定。
色谱鉴定法
利用色谱技术如薄层色谱、气相色谱、高效 液相色谱等对天然药物进行鉴定。
03
天然药物化学的应用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天然药物在医疗保健中的应用
01
02
03
草药治疗
天然药物被广泛用于草药 治疗,如中药、印度草药 学等,用于治疗各种疾病 。
紫杉醇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治疗乳腺 癌、卵巢癌、肺癌等多种恶性肿瘤。 其作用机制主要包括抑制肿瘤细胞分 裂和诱导细胞凋亡等。
06
天然药物化学的实践操作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提取
利用适当的溶剂从天然药物中提取有 效成分。
分离
补充替代医学
天然药物常被用作补充或 替代传统西医的方法,以 缓解慢性疾病、疼痛等症 状。
营养补充 维生素、矿物质和其他营 养素。
天然药物在制药工业中的应用
新药研发
天然药物是药物研发的重要来源,许 多现代药物都是基于天然药物开发的 。

天然药物化学PPT课件

天然药物化学PPT课件

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内容与特点
研究内容
包括各类天然药物化学成分(主要是生理活性成分或药效成分)的结构特点、物理化学性质、提取分离方法及结 构鉴定等知识,以探索其防病治病的原理,并根据已阐明结构的成分,按植物亲缘关系寻找同类成分,以扩大药 用植物资源、发掘新的生物活性成分。
特点
涉及多种学科如有机化学、分析化学、植物学、药理学等;研究对象复杂,包括各种类型的小分子化合物;研究 方法多样,包括提取分离、结构鉴定、活性筛选等。
色谱法
利用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分配系数的差异进 行分离的方法,包括薄层色谱法、柱色谱法、纸色谱 法等。
结晶与重结晶法
利用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溶解度的差异进行 分离纯化的方法,适用于具有不同晶型的物质 的分离。
结构鉴定方法
理化性质鉴定
光谱分析法
通过观察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外观、颜色、 气味、熔点、沸点等理化性质进行初步鉴定。
04
各类天然药物的研究
解热镇痛药
阿司匹林
01
从柳树皮中提取的水杨酸经化学修饰得到,具有抗炎、解热镇
痛作用。
对乙酰氨基酚
02
从煤焦油中提取的苯酚经化学合成得到,主要用于解热镇痛。
布洛芬
03
从丙酸类化合物中经结构修饰得到,具有抗炎、镇痛、解热作
用。
心血管系统药
硝酸甘油
从硝酸酯类化合物中经化学合成得到,主要用于心绞痛的治疗。
实验原理
薄层色谱法是一种基于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分配平衡原理的色谱分离技术。通过选择 合适的固定相和流动相,可以实现不同化学成分在薄层板上的分离。
样品制备
将天然药物粉碎、过筛,用适量溶剂提取,得到样品溶液。
实验一:薄层色谱法鉴定天然药物化学成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脂肪酸类:有下列三种情况,
(1)脂肪酸碳数为偶数,其合成过程起始单位是乙酰辅酶A,C2单位,由此延伸连接, 得到脂肪酸为偶数。
(2)脂肪酸碳数为奇数:起始单位系丙酰辅酶A。 (3)支链脂肪酸的前体为异丁酰辅酶A,甲基丁酰辅酶A及甲基丙二酸单酰辅 酶A。 (4)不饱和脂肪酸类,其生物合成途径较多,主要以环氧化合物为前体,按下述途径
4、使中药的疗效得到近代科学理论的阐明,以便更好 地掌握药性,控制中药质量,保证中医临床用药的 准确性,提高中药的疗效,并从中寻找新的药物, 发现新用途,开辟目前尚未解决的防病、治病的新 领域。
三、学习天然药化的意义 1、去粗取精,增强疗效 2、控制质量,保证疗效 3、改进剂型,合理炮制采集 4、探索中药治病原理,追踪有效成分 5、改进结构,化学合成,创制新药
三、桂皮酸途径及莽草酸途径
天然化合物中具有C6—C3骨架的 化合物,如;香豆素,苯丙素及黄酮 类,具有C6—C3—C6结构,均由桂皮酸 转化而来,其中,桂皮酸又是苯丙氨 酸经苯丙氨酸脱氨酶作用脱去NH2基生 成的,具体过程:
CH2CHCOOH HO
相关概念
(1)单体: 即化合物,指具有一定 分子量、分子式、理化常数和确定的 化学结构式的化学物质 。
(2)有效成分:具有生物活性且能 起到防治疾病作用的化学成分。
(3)无效成分:没有生物活性和防 病治病作用的化学成分。
(4)有效部位:在中药化学中,常 将含有一种主要有效成分或一组结 构相近的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部分, 称为有效部位。如人参总皂苷、苦 参总生物碱、银杏总黄酮等。
AcetylCoA
AcetylCoA
SCoA
HO
O
OO
HOOC
甲戊二羟酸单酰辅酶A
SCoA
乙酰乙酰辅酶A
2NADPH
O PP
ADP O PP
焦磷酸二甲烯丙酯 (DPP)
焦磷酸异戊烯酯 (IPP)
CO2
2NADP
HO
HOOC
OH
甲戊二羟酸
2ATP
ATP HO
HOOC
2ADP O PP
甲戊二羟酸-5-焦磷酸
四、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进展
第二节 生物合成
一、一次代谢及二次代谢
一 、 一 次 代 谢 及 二 次 代 谢
一次代谢过程:对维持植物生命活动来说是不可缺少的过程,且几乎存在于 所有的绿色植物中。
一次代谢产物:糖、蛋白质、脂质、核酸等这些对植物机体生命活动来说不 可缺少的物质。
二次代谢过程:并非在所有的植物中都能发生,对维持植物生命活动来说又 不起重要作用的过程。
二、学习要求
1、掌握:中药化学成份的结构类型和结 构特点,化学成份的主要类型,主要 成份及结构,理化性质,提取分离及 有关理化鉴定。
2、了解结构测定的方法。概括了解中药 化学研究进展,寻找有效成份的方法 及结构修饰。
三、学习方法
1、掌握好基本概念。 2、熟悉必要的结构式,主要反应式。 3、各类化学试剂的组成,用途。 4、有关波谱数据及分析。 5、主要类型化学成份的提取,分离方 法。 6、主要类型吸附剂的应用及分离原理。
脱水而成。
CH2 CH2
CH CH O
CH CH2 O与 脂肪酸有所不同,由乙酰辅酶A 经缩合过程,最后生成聚酮类中 间体,再由不同途径环合而成。
特点;芳环上取代基 ( -OH , -OCH3 ) 多 相 互 在 间 位 。
3、萘及蒽醌类
与酚类相似,首先由乙酰辅酶A出发,延伸,缩合→聚酮类,再经不同形式环合而 成。如:
天然药物化学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绪论
一、天然药物化学研究的内容和目的
中药化学是运用近代科学技术和方法, 研究中药中化学成份(主要是活性成份) 的一门科学。它所包含的范围很广,涉及 中药中有效成份的提取,分离,鉴定,结 构测定和必要的结构修饰,结构改造,有 效成份的生源途径,外界条件的影响,以 便提高疗效降低毒性等。
天然药物 中药 草药 传统药物 民族药 海洋药物
(一)主要内容
1、 有效成份的提取

有效成份:具有特定临床疗效的成份。

生理活性成份:经不同程度的药效和生物活性试验,证明对机体有一定生理活
性的成份,但它们不一定代表真正中药的临床疗效的有效成份。

2、有效成份的分离。
3、有效成份的结构测定。
4、有效成份的结构改造。
2、C5单位,(异戊二烯单位)如:萜类, 甾类
3、C6单位,如香豆素类,木脂素类等 4、氨基酸单位,生物碱
6、复合单位,上述单位复合而成,如: 黄酮母核上连一个单萜。
(一)醋酸一丙二酸途径(acetate- malonatepathway,AA—MA途径)
一些脂肪酸、酚类、葸醌等均由 此途径生成。
OOO
OO
O
EnzO
OOOO O O O Enz
O
OH OH O
CH3O
O CH3
红镰刀素
OH O OH
CH3O
CH3
大黄素甲醚 O
( 二 ) 甲 戊 二 羟 酸 途 径 ( MVA ) ——萜类
过去,认为萜类是由异戊二烯经首尾 连接而成,后来发现很多情况不符,研究 发现,萜类的真正前体是甲戊二羟酸,在 植物体内,萜类化合物是由焦磷酸二甲烯 酯 ( DMP ) 及 其 异 构 体 焦 磷 酸 异 戊 烯 酯 (IPP),它们均由MVA转化而成,由焦磷 酸酯活化,首尾连接而成。当然,也有尾 尾连接,如:三萜类,见反应式:
(5)有效部位群:含有两类或两类 以上有效部位的中药提取或分离部 分。
(二)学习本课程的目的:
1、以探索更安全、更高效、低毒性的由植物成份衍生 的新化合物,(如度冷丁)。
2、并根据己阐明的结构的成份,按照植物的生源关系、 生源途径探索同类药物,如黄莲 素),以扩大药源, 发掘新的有效成份。
3、研究有效成份在植物体内随生长季节、外界条件对 这些成份的影响,以及有效成份和中药之间的关系 等。
二次代谢产物:
二、生源研究的意义
人为地于植物中注入前体或中间 产物来增加所需成分的积累和产量
从生源关系密切的成分中来扩大 生物活性物质的资源
从生源学说来确定某类成分的结 构类别进行植物成分的生物合成提供 理论规律
二、生物合成假说的提出
三、主要的生物合成途径
常见的基本单位大有以下几种类型;
l、C2单位,(醋酸单位)如脂肪酸,酚类, 苯醌类等化合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