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著名景点的导游词
介绍北京景点导游词5篇大全

介绍北京景点导游词5篇大全作为中国的首都——北京,那里也是有很多好玩、好吃的地方,不知道大家去过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最新北京导游词,欢迎阅读。
介绍北京景点导游词1潭柘寺位于北京西郊门头沟区东南部的潭柘山麓,距阜成门41公里。
潭柘寺坐北朝南,背倚宝珠峰,周围有九座高大的山峰呈马蹄状环护,这九座山峰从东边数起依次为回龙峰、虎距峰、捧日峰、紫翠峰、集云峰、璎珞峰、架月峰、象王峰和莲花峰,九座山峰宛如九条巨龙拱卫着中间的宝珠峰,规模宏大的潭柘寺古刹就建在宝珠峰的南麓。
潭柘寺规模宏大,寺内占地2.5公顷,寺外占地11.2公顷,再加上周围由潭柘寺所管辖的森林和山场,总面积达121公顷以上。
殿堂随山势高低而建,错落有致。
北京城里的故宫有房9999间半,潭柘寺在鼎盛时期的清代有房999间半,俨然是故宫的缩影,据说明朝初年修建紫禁城时,就是仿照潭柘寺而建成的。
解放初期将部分年久失修的殿堂拆除,并新建了一些房舍,现潭柘寺共有房舍943间,其中古建殿堂638间,建筑保持着明清时期的风貌,是北京郊区最大的一处寺庙古建筑群。
潭柘寺不但人文景观丰富,自然景观也十分优美,春夏秋冬各自有景,晨午晚夜情趣各异,早在清代“潭柘十景”就已经名扬京华。
潭柘十景:平原红叶、九龙戏珠、千峰拱翠、万壑堆云、殿阁南薰、御亭流杯、雄峰捧日、层峦架月、锦屏雪浪、飞泉夜雨潭柘寺位于北京西部门头沟区东南部的潭柘山麓,距市中心30余公里。
寺院坐北朝南,背倚宝珠峰。
潭柘寺寺内占地2.5公顷,寺外占地11.2公顷,再加上周围由潭柘寺所管辖的森林和山场,总面积达121公顷以上。
潭柘寺始建于西晋永嘉元年(公元320_年),寺院初名"嘉福寺",清代康熙皇帝赐名为"岫云寺",但因寺后有龙潭,山上有柘树,故民间一直称为"潭柘寺"。
20_年12月18日,北京门头沟区责令景区撤除违规功德箱。
潭柘寺始建于西晋永嘉元年(公元320_年),寺院初名“嘉福寺”,到了清代,康熙皇帝赐名为“岫云寺”。
北京导游词(三篇)

北京导游词作为我国的首都和政治、文化中心,北京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索。
作为一名北京导游,我将为大家介绍北京的风土人情、名胜古迹等重要景点。
一、北京概况北京位于中国华北地区,是我国的首都和国家政治、文化、科技、教育中心。
作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北京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如紫禁城、天坛、长城等,同时也是现代化大都市,拥有现代化的建筑和繁华的商业街区。
二、名胜古迹1. 紫禁城紫禁城是中国古代皇宫,也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之一。
它位于北京市中心的中轴线上,占地面积达到720,000平方米,有980门、9999.5间的房子。
紫禁城的建筑设计精美,讲究象征意义,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
2. 天坛公园天坛公园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的场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主要建筑有圜丘、祈年殿、皇穹宇等,构建了一个精致而庄重的祭天区域。
在每年冬至的时候,天坛公园会举行盛大的祭天仪式,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3. 颐和园颐和园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也是世界著名的皇家园林之一。
园内的“长廊画廊”以及“十七孔桥”等景点都是园内的重点观赏点。
颐和园不仅有精美的景色,还是一座富有历史故事的文化景区。
4. 故宫故宫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巅峰之作,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建筑群。
故宫内有丰富的文化艺术珍品,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乾隆皇帝的珍宝馆。
游览故宫,你不仅可以欣赏到宫殿的壮丽,还能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
5. 长城长城是中国的象征之一,也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北京的长城主要包括了八达岭、慕田峪、司马台等几个著名的关口。
长城是中国古代防御工程的杰作,同时也是徒步爱好者的天堂。
三、特色美食1. 北京烤鸭北京烤鸭是北京的特色美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制作工艺。
烤鸭的皮薄脆,肉质鲜嫩,入口即化,是京城的代表性美食之一。
2. 羊蝎子羊蝎子是北京的传统小吃,以其独特的风味而闻名。
它是用羊肉、蝎子、草果、枸杞等多种原料熬煮而成,味道鲜美独特,让人回味无穷。
北京景点导游词15篇

北京景点导游词15篇北京景点导游词1亲爱的游客朋友们:HELLO!我是你们这次游览颐和园的导游.我姓王,大家能够叫我小王.我将全程陪伴你们,期望在我的陪伴下,能让您度过愉快的一天.这座历史上为帝王建造的古典园林,自从对外开放以来,每年接待中外游客达百万人,1998年,颐和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我先带大家去长廊游玩.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了有名的长廊.长廊长728米,分成273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其中人物故事画最引人注目.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请游客们细细观赏吧!~ 穿过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山上建有佛香阁排云殿等建设.这些建设宏伟,风景秀丽,各位不妨亲自上山,既锻炼身体,又能沿途欣赏好风景.接下来我向大家介绍昆明湖.湖边围着长长的堤岸,堤上有好多式样不一样的石桥,走在桥上,能够看到湖岸柳树成行,湖光山色,风景迷人,这座桥有十七个桥洞.叫十七孔桥.走过十七孔桥,就能够观赏湖中小岛上的绚丽风景,那真是别有一番情趣!~颐和园的美景真是说也说不尽,道也道不完!~小王我真诚的期望您能在那里得到美的享受.祝您玩得开心,游的尽兴!~可是请在6:之前到门口集合。
多谢!北京景点导游词2游客朋友们:大家好!今日就由我带领大家到美丽的颐和园。
我叫新月,大家能够叫我“月导”。
此刻,我们所在的地方是著名的长廊,请游客朋友们注意保护环境,不要乱扔果皮纸屑,也不要在墙上乱涂乱画。
大家看,这一条长廊有700多米长,分成273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分别绘有人物、花草、风景……大家再仔细看看这些五彩的画,注意到了吗?几千幅画中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可见当时是花了多少的心血啊!长廊的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花又开了。
大家感受一下:那徐徐地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的微风,是不是夹杂着花草的清香?有没有感觉到神清气爽?走完长廊,我们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
北京景点的导游词范文5篇_北京导游词_

北京景点的导游词范文5篇北京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西部、北部和东北部三面环山,东南部是一片缓缓向渤海倾斜的平原。
境内流经的主要河流有:永定河、潮白河、北运河、拒马河等,多由西北部山地发源,穿过崇山峻岭,向东南蜿蜒流经平原地区,最后分别汇入渤海。
北京的气候为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短促。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北京景点的范文5篇,欢迎借鉴参考。
北京景点的导游词范文5篇(一)各位游客大家好、我先简单的介绍一下故宫、故宫是世界上显存规模最大的古代皇家宫殿建筑群、故宫又叫紫禁城、它整座城池建成于公元1420xx年、位于天安门广场北侧、自故宫建成后先后有明清24位皇帝在此执政、故宫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960米、东西宽750米、全面积72万平方米、整座紫禁城被宽52米的护城河所环绕、城墙高10米、可谓是“城高池宽”、故宫开四门、座北朝南、南门为午门、即正门、北门为神武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整个院落分为二大部分、即“前朝”和“后寝”、“前朝”是皇帝举行盛大典礼的地方、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及东西两侧的文华殿及武英殿为主、“后寝”是皇帝及后妃、未成年子嗣们居住的地方、主要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及东西六宫为主、据说当年紫禁城共有宫殿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如果一个婴儿从哇哇坠地开始每晚住不同的房间、等他住遍所有的房间后已经是一个27岁的年轻人了、接下来、我们将要参观的是午门、在10米高的城墙上耸立着五座崇楼、楼顶飞檐翅起、从上面看就像五只展翅欲飞的凤凰、故午门又称五凤楼、它位于端门之北、雄伟壮观、午门在明代这里是举行献俘大典的地方、大家可能听说过“推出五门斩首”、这里虽是午门、但却不是砍头的地方、在明朝的时候、这里是廷杖之所、进入故宫的院落、首先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五座汉白玉石桥、跨过金水桥就来到了太和门广场、这里既是明代皇帝御门听证时百官待驾的地方、接下来参观的是太和殿广场及太和殿、这里是皇家举行盛大典礼的地方、太和殿广场基本呈正方形、整个院落平坦宽阔、气势非凡、太和殿坐落在八米多的汉白玉基座之上、庄严肃穆、在每一层基座的边缘都伸出很多小龙、那些小龙是传说中一种没有角的龙、他们是大殿的排水系统、每个龙头的嘴里都有一个小孔、即喷水孔、三层基座之上共设有小龙头1142个、每当下大雨的时候、雨水便从1142个龙头嘴里的小孔内排出、非常壮观、为宫中一景、被称为“千龙吐水”、太和殿是整座紫禁城内级别最高的建筑、只有皇帝举行盛大典礼时才使用、象征皇权的至高无上、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我国现存木结构大殿的杰出典范之作、太和殿始建于1420xx年、当时叫奉天殿、后来、改叫皇极殿、清顺治皇帝登基后、重修三大殿、并将皇极殿改为太和殿、意思是、宇宙间的一切关系都可以得到协调的意思、后来康熙年间又重修第二次、才有今天的规模、它是紫禁城内大殿之最、装饰用的彩绘为最高等级的金龙和玺、殿顶形式为最高等级的重檐庑殿顶、就连大殿上的吻兽也是我国目前最大的、总之出处显示“第一”、那是“老子天下第一”思想的体现、大殿内的陈设简单而又富丽堂皇、地上是“金砖漫地”、皇帝的九龙宝座位于二米高的楠木高台上、皇帝升座后、颇有居庙堂之高、君临天下之威风、宝座前陈设有宝象、仙鹤、香亭等物品、都取其美好的寓意、在太和殿外的露台上左右各有一只乌龟和仙鹤、取之龟鹤延年之意、江山社稷万代相传、此外、还有日晷、嘉量、是古代的计时工具和计量器具、象征皇帝公正无私、对天下百姓都是坦诚、平等的、看完了太和殿,我们再来看中和殿。
北京旅游解说导游词(精选16篇)

北京旅游解说导游词(精选16篇)北京旅游解说篇1天安门广场位于北京市中心,南北长880米,东西宽500米,面积达44万平方米,可容纳100万人举行盛大-,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场。
天安门广场记载了北京人民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五二○运动都在这里为中国现代革命史留下了浓重的色彩。
新中国成立后,天安门广场拓宽,并在广场中央修建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后又分别在广场的西侧修建了人民大会堂、东侧修建了中国革命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南侧修建了毛主席纪念堂。
天安门城楼坐落在广场的北端。
天安门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20xx 年),原名承天门,清顺治八年(1651年)改建后称天安门。
城门五阙,重楼九楹,通高33.7米。
在20xx余平方米雕刻精美的汉白玉须弥基座上,是高10余米的红白墩台,墩台上是金碧辉煌的天安门城楼。
城楼下是碧波粼粼的金水河,河上有5座雕琢精美的汉白玉金水桥。
城楼前两对雄健的石狮和挺秀的华表巧妙地相配合,使天安门成为一座完美的建筑艺术杰作。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并亲手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
从此天安门城楼成为新中国的象征,它庄严肃穆的形象是我国国徽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京旅游解说导游词篇2八达岭长城位于北京延庆县南部,在北京城区的西北方向,距市中心75公里。
八达岭长城是我国古代伟大的防御工程万里长城的一部分,建于明代弘治十八年(1520xx年),明嘉靖、万历年间曾加以修葺该段长城地势险峻,居高临下,是明代重要的军事关隘和首都北京的重要屏障。
八达岭长城碗蜒于崇山峻岭之间,依山而建,高低起伏,曲折绵延。
八达岭位于居庸关外口,有东、西两座关门,东叫“居庸外镇”,西称“北门锁钥”。
关城东窄西宽,长城从“北门钥锁”关门城合台起依山而筑,城墙高低不一,平均高约7.5米,顶宽约6米,可容五马并驰,十人并行。
该段长城的墙体是用整齐巨大的条石铺成,有的条石长达2米,重数百斤。
北京景点的导游词范文(精选19篇)

北京景点的导游词范文(精选19篇)北京景点的范文篇1各位旅客朋友们:大家好!北京昌平县境内,有一处明代帝王陵墓群,即中外闻名的十三陵。
在周围40公里的范围内,埋葬着明代13位帝王,23位皇后和众多的嫔妃、太子、公主、从葬宫女等。
(一)概况明永乐五年(1407)朱棣的皇后徐氏去世。
朱棣命礼部、工部及术士风鉴先生等人,在北京郊区寻找"吉壤"。
先后曾指定潭柘寺、燕家台、屠家营等处,朱棣均不满意。
后来江西术士廖均卿说,昌平北有吉壤,可做万年寿域,名黄土山,山前有龙、虎二山,形成一个小平原。
朱棣视察后很满意,决定在此建造皇陵,改黄土山为天寿山。
永乐七年(1409)正式建陵,到永乐十一年竣工,即长陵。
明代历朝(除景泰帝外)皇帝陆续在此建陵。
明制规定,陵墓每年大祭三次(清明、中元、冬至),小祭四次(正旦、孟冬、生辰、逝日)。
每次谒陵耗费巨大。
十三陵地面上建筑曾几度遭到破坏,最严重的一次是清兵入关。
明末清太祖崛起于东北,威胁明朝安全。
有人说清兵之所以强盛与他的祖坟风水有关。
他们(金人)的祖坟在房山,如捣毁,清兵即灭。
天启皇帝于天启二年(1622)派人毁房山金陵,并建关帝庙镇之。
清兵入关后,采取同样的报复手段,破坏了明陵。
清乾隆五十年,为了拢络汉人,曾下令修缮明陵。
民国时期,1920xx年左右,当地豪绅争夺产权,明陵又遭破坏。
1绷昴骨范围墓区原有一道40公里长的围墙。
红色围墙自南边的大宫门起,依山而筑,设有中山口、东山口、老君堂口、贤庄口、灰岭口、锥子口、雁子口、德胜口、西山口、榨子口等十个关口,各口驻兵把守。
现在红墙已无,但从地名上看还能了解到当年的墓区范围。
2绷昴怪兄嵯(1)石牌坊石牌坊是陵区最南端的建筑。
该坊五门六柱十一楼,高14米,宽2886米,建于嘉靖十九年(1540),是目前国内保存最大、最早的石坊。
夹杆石四面有浮雕,刻有八对狮子滚绣球、十六条生龙,造型生动。
(2)大宫门大宫门是陵墓区的正门。
北京景点的导游词(精选6篇)

北京景点的导游词(精选6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旅游从业人员,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导游词,导游词作为一种解说的文体,它的作用是帮助游客在旅游的同时更好地理解所旅游的景点包含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意义。
那么一遍条理清晰的导游词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北京景点的导游词(精选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北京景点的导游词1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著名的八达岭长城景区。
我是你们今天的导游,叫我小王就可以了。
很开心能陪同大家一起参观,希望我的导游词讲解能给您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
长城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珍贵的历史遗产,是我们先人的智慧和汗血的结晶。
今天我们来到这里,能深深地感受到作为中华儿女的骄傲与自豪。
八达岭长城是万里长城中保存得最完整和完好的一段,是长城的建筑精华所在。
很多导游词都说“不到长城非好汉”,那么今天我们大家都到过了长城,亲身领略了伟大的奇迹,那么个个现在都是好汉!现在请随我到这边来。
您往远处看!八达岭长城主要分为南、北两峰,威严壮观地沿着山势起伏。
再朝下面看,是一个翁城。
什么是翁城呢?您看,它的构造像一个翁一样,内外两面都有垛口和望孔,如果敌人攻进来了,就会受到四面八方的围歼,如瓮中之鳖。
我们的老祖宗是不是很智慧呢?下面我们看到的是常见的烽火台了。
烽火台的主要作用是侦查敌情和传递信息,在历史上它先于长城而出现,在这里它与长城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
我们看到的这个地方,以前就有一些守望和燃放烟火的设备,一旦发现敌人来犯,立即在台上燃起烽火,邻台见烟依样行动,连成一道信息墙,传递到军情指挥中心,功能相当于现在的电话或者网络。
大家再远眺一下我们雄伟的八达岭长城吧!今天的导游词讲解到这里就要结束了,感谢大家一路同行,希望有机会可以再次为你们服务!北京景点的导游词2欢迎来到风景如画的颐和园,我是你们今天的导游,希望我的导游词能帮助大家玩儿得开心!首先导游词为您介绍介绍颐和园,颐和园是清代的皇家园林,大约于1794年建成,因为圆明园的焚毁,颐和园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有着“皇家园林博物馆”的美誉,悠久的历史和美丽的风景也让它进入了《世界遗产名录》。
北京著名景点导游词

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汇集了众多著名的景点。比如故宫,长城,颐和园等。每年去北京旅游的游客也是数不胜数.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北京著名景点导游词。
北京著名景点导游词篇1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的汽车正行驶在八达岭高速公路上,马上就要进入即将参观的八达岭景区。前面的那座山就是军都山,八达岭长城就盘踞在这座山上。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古代人民就已经开始修建长城了,那个时候诸侯争霸,为了保护自己的领地不被侵犯,所以在各自的边界上纷纷修筑了长城,叫做互防长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著名景点的导游词北京是我们的首都,北京有很多著名的景点,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北京3个著名景点的导游词,希望大家喜欢!北京故宫导游词各位团友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参观的是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皇家宫殿建筑群。
故宫位于北京市区中心,旧称紫禁城。
始建于明永乐五年,完工于永乐十八年,历15年。
是我国明、清两代24位皇帝的皇宫,其名称是借喻紫徽星垣而来。
占地72万平方米,呈长方形,南北长960米、东西宽750米,周围环绕有50米宽的护城河和10米高的城墙。
共有房间9000多间。
迄今已近600年的历史。
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宫殿建筑群。
这组规模宏大的建筑群是按《周礼考工计》中“前朝后室,左祖右社”的原则营建的,结构严谨,色彩辉煌,布局规整。
故宫整体建筑分为前朝和后宫两部分。
前朝是皇帝举行大典和召见群臣的主要场所,其中心建筑是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以及分立两翼的文华殿、武英殿。
后宫也可分为三部分。
那就是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官为主题的正宫,以奉先殿、皇极殿为主题的东宫,以养心殿、储秀宫为主题的西宫。
故宫有四个大门,正门也就是南门为午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北为神武门。
由天安门进去,往北就是端门,越过端门即可见到午门。
午门为紫禁城正门,顺治四年重建,为重檐庑殿顶建筑,九五开间,通高35米。
其平面为凹字形,两翼各有重檐楼阁四座。
俗称五凤楼。
午门前的小广场可容二万余人。
皇帝在农历十月初一,颁发次年历书。
如遇出征或献俘时,皇帝在午门发布命令或接受降俘。
凡大臣惹怒皇帝而被批“逆鳞”者,都来午门受“廷杖”。
据记载明朝正德十四年和明嘉靖三年的两次廷杖都是打死过人的。
过了午门可以看到一条曲折多姿,状似玉带的人工河,它就是玉带河。
横跨河上的五座雕刻精美的汉白玉石桥——玉带桥是通往前朝三殿的必经之路。
前朝三殿俗称三大殿,依次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是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也是紫禁城中最高大的建筑。
穿过明朝皇帝御门听政的太和门就可见到太和殿。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始建于明永乐年间,屡毁屡建,曾经叫过奉天殿、皇极殿。
最终于清顺治年间重建后改名为太和殿。
高约35米,东西宽约63米,正面立有红柱子12根,是当时北京最大的木结构建筑,基座是用高约十米的汉白玉和艾青石砌筑而成。
基座四周围有云龙云凤图案石望柱,基座底部还雕有一千多个汉白玉螭首,螭首的口中有排水用的小孔。
遇上下雨,可见“千龙吐水”的奇妙景观。
石阶两侧放置有18座香炉,殿前露台上放置4只流经铜缸,象征“金瓯无缺”。
左右两侧的的铜龟铜鹤分别象征江山永固和帝后的长寿。
东边的日晷象征受命于天。
西边的嘉量,象征皇帝公平公正。
殿内有沥粉金漆大柱48根。
中间是平地床,上面摆有金漆雕龙宝座。
殿顶有“藻井”取镇火之意。
中间穹隆圆顶上有一条口衔宝珠的盘龙。
宝珠涂水银,名为“轩辕宝镜”。
用来象征即位者似乎正统皇帝,是轩辕氏皇帝的后代。
太和殿的主要作用是每年元旦、冬至、万寿三大节时,皇帝亲临受贺;新帝登基、颁发重要诏书、发布新进士黄榜等国家大典也在此进行。
位于大和殿后面的中和殿,为方形攒尖顶建筑。
同样气象不凡。
曾经也有三个名字——华盖殿、中极殿、中和殿,此殿的名称本身就体现了儒家的中庸思想。
它的主要作用主要是一:太和殿大朝时在此等候上朝时辰和休息;接受官员朝贺。
二:皇帝去先农坛亲耕前一天,在此验看种子和农具。
三:存放皇帝的家谱。
保和殿为三大殿中位于最后面的殿宇。
为重檐歇山顶。
它同样有过三个名称——谨身殿、建极殿、保和殿。
保和殿在明朝时有两个作用:一、皇帝在登临太和殿之前在此试穿朝服。
二、每年年终在此举办庆功宴,宴请文武百官。
在清朝时同样有两个作用:一、每年正月初一和十五在此宴请外藩王公大臣及外国公使。
二、乾隆年间改在保和殿举行科举考试的殿试。
殿试每三年举行一次。
由皇帝亲自命题,亲自考核。
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
殿试始于隋朝,终止于清末光绪年间。
游览完了前三殿,我们就来到了后寝区的正门乾清门。
乾清门以北为后宫,是帝后生活和居住的地方。
乾清门是前朝与后宫的分界线,清朝皇帝在此“御门听政”。
西边几间较矮建筑为雍正年间设立的中央的决策机关——军机处。
乾清门内东面是上书房,为清代皇子读书处。
乾清宫是后宫的正殿,也是明清两代皇帝的寝宫和平时处理政务的地方。
自雍正皇帝移居养心殿后这里不再是皇帝的寝宫。
宫前露台上陈设铜炉四只,龟鹤各一对,日晷,嘉量各一个。
露台两侧还建有“江山社稷小金殿”乾清宫内正中设有金漆宝座,后面有金漆屏风。
上面悬挂的“正大光明”匾是雍正秘密立储藏诏书的地方,颇有神秘色彩。
乾清宫的作用主要是:一、皇帝在此处理日常政务。
二、每逢元旦、元宵、端午、中秋、重阳、冬至、除夕等都要在此进行内朝礼和赐宴活动。
三、清朝康熙和乾隆年间的两次千叟宴也是在这里举行的。
另外明朝许多震惊朝野的重大事件、宫闱秘闻也都发生在这里,如:“壬寅宫变”、“红丸案”、及“武宗戏火”、“崇祯出逃”等。
在乾清宫的后边便是交泰殿。
交泰二字象“征天地交合,平安康泰”。
殿面呈方形,在殿中央放有25颗宝玺,上方高悬着康熙皇帝的“无为”匾额。
东侧陈设着我国古代人民发明的计时器——铜壶滴漏,西侧陈设着大自鸣钟一座。
此外这里还有一块警告宦官不许干预朝政的铁牌。
每年皇后的生日及大典时,都要在交泰殿接受庆贺礼。
皇后到先蚕坛举行仪式的前一天要在这里检阅采桑工具。
再往后走就是明代皇后的寝宫——坤宁宫,清后改为祭祀和皇帝结婚的场所,东暖阁时皇帝结婚时的洞房。
内廷的最后面就是御花园原名宫后苑。
花园占地仅万平方米,却容纳了20多座、十几种不同风格建筑。
御花园正中间为天一门,过天一门是钦安殿,钦安殿是御花园中的主体建筑,也是皇宫中轴线上唯一的一座宗教建筑,内供奉玄武大帝。
北京有名的连理柏就在御花园中。
御花园内还有分别象征春夏秋冬四季的四个亭子——万春亭、浮碧亭、千秋亭、澄瑞亭。
故宫里的这是建筑都是我国古代建筑大师和能工巧匠们非凡技艺和丰富想象力的结晶,是我国乃至世界宝贵的文化遗产。
好了,故宫我们就先参观到这里。
北京天坛导游词各位团友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参观的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祭天建筑群——天坛。
天坛位于北京东南侧,也是我国和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
始建于明永乐四年,至明永乐十八年完工。
占地面积273公顷。
相当于故宫的三倍还多。
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的场所,每年“三孟”举行祭祝,即孟春祈谷,孟夏祈雨,孟冬祀天。
初建时这里也是祭祀地神的地方,称天地坛。
直到明嘉靖九年在北部另建地坛。
那时天地开始分别祭祀,同时还另建两坛。
才形成了现今的南天坛、北地坛、东日坛、西月坛这“京郊四坛”。
天坛是圜丘、祈谷两坛的总称。
建筑布局呈“回”字形,有坛墙两重,形成内外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故又称天地墙。
主要建筑有祈年殿、圜丘坛、皇穹宇、斋宫、外坛神乐署和牺牲所。
除了斋宫在西部以外,其他主要三组均在一条中轴线上。
在北京古代建筑中是唯一一个中轴不对称的建筑。
可是这样一个祭天圣地,却也曾经在1860年时遭到英法联军的洗劫,继而在1900年的时候又遭到了八国联军的蹂躏。
在1916年袁世凯登基的时候也曾经在天坛上演了一出祭天的闹剧。
在1918年,天坛最终还是以公园开放。
解放以后天坛不仅成了著名的旅游景点,而且还是北京城市绿地的组成部分,来这里的不光是旅游者,还不乏一些专门为了强身健体的老人们。
现在就让我们沿着当年皇帝登坛的路线开始此次游览。
我们先介绍一下斋宫。
斋宫位于天坛西门内,里面有著名的无梁殿。
面积约4万平方米,有小紫禁城之称,是皇帝祭祀前斋戒的地方。
皇帝在祭天前要在此斋戒三天。
三天里“不吃荤、不饮酒、不娱乐、多沐浴、不理刑名、不近女色。
”所谓至斋。
在斋宫殿前的露台上左右还各有一个石亭。
右面的为时辰亭,左面的为斋戒铜人亭。
铜人高米身着文官服饰,相传是唐代的魏征。
手持斋戒铜牌,上刻“斋戒”二字,用来警示皇上。
下面我们来看圜丘坛。
圜丘坛通高米,分三层。
每层的四个方向各有九级艾叶青石铺就的台阶。
四面围有汉白玉护栏。
坛外面有两道围墙,围墙从东向面依次有泰元、昭亨、广利、成贞四座棂星门。
现在我们开始登坛,请大家注意一下坛面。
坛面上所用的石料的数字都与九相关,上层直径9丈,中层直径15丈,下层直径21丈。
三层共45丈,既是9 的倍数又含有“九五之尊”的意思。
最上一层坛面中间的那块圆形的大理石叫做天心石。
又叫“亿兆影从石”。
人站在上面说话会感到强烈的共鸣。
围绕天心石这一层共砌着9圈巨大的扇形石,第一圈9块,第二圈18块。
以此类推,到了最外边的第九圈正好是81块;第二层,第层也一样。
直至最外第27圈。
同样大家抬头就可以看到的护板被四面台阶分为四个部分,每个部分也都有9块,中层的护板是18块,下层的是27块,这些都是根据阴阳五行来做的。
9是极阳数,所以古代的工匠便用这个数字来强调天的崇高,神圣。
祭天时的步骤可分为:燔柴迎帝神、苍壁礼天、进俎、初献礼、亚献礼、终献礼、撤馔、送帝神、望燎。
大家再看圜丘坛的西南方。
有三座高大的石台,叫做望灯台。
台上的长杆是望灯杆。
杆高九丈,通体红色。
祭天时,望灯杆上各悬挂一只直径六尺高八尺的灯笼。
灯笼内点蟠龙通宵宝蜡,可持续燃烧六个时辰。
不灭、不流油、不用剪蜡花。
现在咱们继续沿着中轴线行走,前面的建筑就是天库——皇穹宇。
皇穹宇建于明嘉靖九年,起初叫做泰神殿,嘉靖十七年,改名为现在的皇穹宇,这里是专门存放神牌的地方。
既有皇天上帝的神牌,也有风雷雨电的神牌。
这组建筑不仅造型精美,而且还有和天心石合称天坛三大声学现象的回音壁、三音石。
回音壁就是皇穹宇的外墙,围墙建造的磨砖对缝,是很好的传声体,只要正确的对着墙说话,就算相隔四五十米,见不到面,都可以清晰的听到对方说话。
而三音石则是皇穹宇大殿正前方的三块石头,您站在第一块石头上拍手可以听到一次回音,第二块石头可以听到两次,而第三块就可以听到三次回音,所以叫三音石。
后来取天地人三才之意又叫“三才石”。
大家应该早就注意到了吧!天坛有非常多的柏树。
而在这许多古柏当中,有一株500余岁的桧柏,就是回音壁西墙外的那棵九龙柏。
因为它的树干表面布满了旋转扭曲的沟纹,犹如九龙飞腾,所以叫它九龙柏。
回音壁北侧,有一条宽广的大道,也就是叫做海墁大道的丹陛桥。
因路面下边建有涵洞成立体交叉,类似立交桥,所以称之为桥。
穿过丹陛桥后,我们看到的就是祈谷坛建筑群了。
祈谷坛是三层汉白玉圆坛,占地面积近六千平方米。
祈年殿就建上面。
祈年殿是天坛的象征。
也曾经是的象征性建筑物,原名大祀殿。
有祈祷丰收之年的意思。
在建筑上,它是圆形重檐攒尖顶,顶部覆盖蓝色竹节瓦。
逐层收缩,高达九丈,由28根红柱子支撑。
是我国唯一留下来的仿明堂式建筑。
过去,琉璃瓦分三种颜色,也三种不同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