蕲河特大桥连续梁线性监控方案

合集下载

连续梁施工线性监控

连续梁施工线性监控

连续梁施工线性监控作者:欧阳丕文来源:《建筑建材装饰》2015年第22期摘要:在控制施工时,需严格根据有关规定来进行,以确保施工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本文通过介绍悬臂施工项目中关键的规范要求以及线形监控中观测点、观测时间和观测内容还有连续梁施工控制中应注意的施工要点,提出了线性监控的结论。

关键词:连续梁:施工:监控中图分类号:U44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024(2015)11-79-02引言在进行施工监控时,应力测试作为施工过程的安全预警系统,是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施工监控的关键环节。

只有把应力测量结果和施工过程监控系统中其他测量结果结合起来才能形成一个优良的预警机制,从而更有效地进行施工监控。

如果监测出现应力异常的现象,需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1 工程概况长株潭城际铁路CZTZH-Ⅲ标白石港特大桥全长1333.125m.桥梁中心里程DK43+475.693。

为双线桥,桥上线路等级为客运专线,设计速度200km/h.线路的中心距为4.4m.位于i=15.5%的下坡道、半径R>2000m的圆曲线上。

桥梁桥址区位于株洲市境内,上跨长株高速公路、株洲市政道路(迎宾东路、迎宾西路)、白石港河。

本桥孔跨布置:1-24m简支梁+2-32m简支梁+(60+100+60)m连续梁+2-32m简支梁+(64+108+64)m连续梁+20-32m 简支梁+2-24m简支梁。

本桥连续梁均采用采用悬臂浇筑。

2 线性控制要点2.1 确定监控方案和监控单位监控方案及监控单位的选择是整个线性控制中监控一项的关键。

本连续梁的监控工作由项目部委托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实施管理。

防止了现场测量监控工作人员不足,资历水平不够以及有关经验不够丰富等普遍问题的存在。

通过有关建设部门、设计部门、监理部门以及施工部门等各方对监控方案进行必要的审查。

针对施工单位同样应该建立专业的测量部门并且引入专业的测量人员.指派专业人员对有关数据进行观察和测量并且及时反馈测量数据。

连续梁线性监控测量技术

连续梁线性监控测量技术

连续梁线性监控测量技术作者:俞国栋来源:《科技视界》2016年第24期【摘要】连续梁线性监控测量是连续梁悬臂施工中的关键环节。

本桥所有梁段均采用悬臂现浇施工,悬臂浇筑施工的工序和阶段较多。

因此,为了确保施工过程中现浇悬臂的稳定,桥梁成桥后线形及受力符合通车标准,在施工各个环节必须进行测量监控和调整。

该桥在测量控制过程中,针对该桥为曲线桥的特点,对测量监控方法进行了优化,为挂篮施工带来了简单可行的实施方案,为以后挂篮施工线性监控测量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连续梁;挂篮;线性监控0 引言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在箱梁块体悬臂浇筑和边、中跨合龙以及临时支座解除等结构体系转换过程中,标高和内力都是不断变化的。

为保证桥梁精确合龙,使合龙后桥梁的线形和应力符合设计要求,桥梁运行状态处于控制之中,对连续梁的施工过程进行测量监控和测量实施方案优化是必要的。

1 工程概况平安湟水河特大桥为跨径(80+128+80)m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

该桥位于圆曲线上,曲线半径为8000m;一联总长289.7m,边支座中心至梁段距离0.85m,边支点及跨中梁高为5.80m,中支点梁高9.60m,梁底曲线为1.8次抛物线。

箱梁顶宽12.2m,箱梁底宽6.7m,悬臂端厚20cm,悬臂根部厚75cm。

2 线性监测目的在新建湟水河特大桥(80+128+80)m连续箱梁桥施工过程中,对线形进行监测的主要目的有:验证结构的实际变形值和理论计算值是否相符,保证合龙精度满足设计要求;通过优化测量方案加快挂篮调整和模板的定位,保证箱梁的线性平顺。

3 线性测量实施步骤施工过程中,对桥梁的线形行监测,主要按以下步骤实施:(1)布设控制网并进行测量;(2)计算各个块体(梁段)控制点的坐标;(3)建测量基站,设置临时监测控制点;(4)在理论坐标和预拱度值的基础上,调整挂篮和托架立模位置;(5)每隔两个块体(梁段),测量张拉前、后的块体坐标;(6)根据前块体(梁段)的实际变形值,指导后块体(梁段)的挂篮立模。

连续梁线形监控方案

连续梁线形监控方案

1 工程概况1、鲁南高铁花果峪特大桥DK212+220.5处跨S241省道,道路与线路为斜交,角度约30。

,采用一联三孔(60+112+60)m 的预应力混凝土双线连续箱梁跨越,梁全长233.5m 。

S241省道路面宽度为15米,公路交叉里程K13+747。

桥型布置如图1-1所示。

11#墩12#墩10#墩13#墩6011260图1-1 (60+112+60)m 连续梁桥型布置图(1)下部结构本连续梁10#、13#边墩基础采用8-φ1.5m 钻孔灌注桩,桩长分别为20.5m 、15.0m ,11#主墩基础采用12-φ1.8m 钻孔灌注桩,桩长为15.0m ,12#主墩基础采用12-φ1.8m 钻孔灌注桩,桩长为13.0m ;10#、13#边墩承台尺寸:12.4×6.5×3m ,边墩高度:10#墩10米;13#墩13.5米;11#主墩尺寸:14.0×10.3×4.0m ,12#主墩尺寸:14.0×11.3×4.0m ,桥墩采用圆端形实体直坡墩,10#、13#边墩高10.0m 、13.5m ,11#、12#主墩高9.0m 、12.0m 。

(2)梁部结构箱梁为单箱单室、变高度、变截面箱梁,梁底、腹板、顶板局部向内侧加厚,均按直线线性变化。

全联在端支点,中支点处设横隔板,横隔板设有孔洞,供检查人员通过。

中支点处梁高9.017m ,边支点处梁高5.017m 。

边支点中心线至梁端0.75m ,梁缝分界线至梁端0.1m ,边支座横桥向中心距离6.0m ,中支座横桥向中心距离6.0m 。

桥面防护墙内侧净宽7.6m ,桥梁宽12.6m ,桥梁建筑总宽12.9m ,底板宽7.0m 。

顶板厚度43.5-73.5cm ,腹板厚度50cm ~95cm ,底板厚度50cm ~90cm ,腹、底板厚度均按折线变化。

在梁体边支点、中支点共设4个横隔板,隔板中部设有孔洞,供检查人员通过。

大跨度连续梁线型监控x

大跨度连续梁线型监控x

2023-11-07CATALOGUE目录•工程概述•监控方案•监控数据采集与分析•监控技术与方法•工程应用案例•结论与展望01工程概述随着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大跨度连续梁桥已成为重要的桥梁形式,具有跨越能力大、外形美观、结构合理等优点。

但同时大跨度连续梁桥的施工难度较大,需要进行严格的监控和管理。

项目背景本工程为某高速公路上的大跨度连续梁桥,主桥采用三跨连续梁结构,桥梁全长360米,其中主跨跨度为180米。

工程规模较大,涉及的施工环节较多,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监控措施以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

工程规模本工程位于山区,地形起伏较大,施工环境较为复杂。

工程特点施工环境复杂由于桥梁跨度大,需要采用挂篮施工等高难度技术,施工难度较大。

施工难度大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需要采取严格的监控措施,对施工过程中的变形、应力、温度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

监控要求高02监控方案监控方案设计确定监控内容对大跨度连续梁的挠度、应力、温度等关键参数进行监测,同时记录施工过程中的材料性能、荷载情况等。

选择监控方法和设备采用非接触式测量方法,如激光测距、红外线测温等,同时使用计算机控制系统进行数据采集和远程监控。

确定监控目的确保大跨度连续梁施工过程中的线型符合设计要求,避免施工误差和变形,保障工程质量。

1监控方案实施23在关键部位设置监测点,安装传感器和数据采集设备,连接电源和网络,确保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现场布置通过计算机控制系统自动采集数据,并实时传输到数据中心,以便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数据采集与传输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采取措施如设置警戒线、安装安全警示标志等,保障工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现场安全措施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关键指标,如挠度、应力等,并进行对比和分析,以评估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数据处理与分析监控方案效果评估根据监测结果进行风险评估,对可能存在的风险和问题进行预测和判断,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栈桥日常维护及沉降观测方案

栈桥日常维护及沉降观测方案

新建铁路黄冈至黄梅铁路 HHZQ-2 标段蕲河特大桥 163#-168#墩栈桥及钻孔平台日常维护及监测方案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黄黄铁路HHZQ-2 标项目经理部二〇一九年七月蕲河特大桥 163#-168#墩栈桥及钻孔平台日常维护方案根据蕲河特大桥初步施工图及现场施工调查和测量的要求,在蕲河特大桥 163#-168#墩建设钢栈桥及工作平台。

但由于铁路桥施工工期长,地质及水文条件复杂,所以对钢栈桥的使用寿命影响很大,为了保证钢栈桥在使用期间的安全,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特编制蕲河特大桥栈桥及钻孔平台日常维护方案。

1、在使用期间的安全防护措施1、基本防护措施(1)在钢桥端部设置限载 150t、限速 5km、注意危险等交通标志在标段两端显眼的位置设警示牌。

(2)沿全桥及两侧引道处,间隔设置夜间照明灯,便于车辆通行; (3)应经常检查各种警示装置的完整性,及时维修更换,保证其始终正常工作;(4)禁止非施工人员到施工便桥上玩耍、逗留;(5)经常检查桥面钢板和贝雷架变形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6)定期观测栈桥沉降情况,检查栈桥各处连接件的松动脱落情况并及时加固以保持顶部平顺及行车安全;(7)对栈桥桥面钢板发生翘曲或损坏等部位,及时修复或更换。

2、栈桥的日常养护1、日常检查栈桥的养护检查分为经常性检查、定期检查和特殊检查三种。

(1)经常检查:经常检查主要以目测方式配合简单工具进行,每月至少进行二次,汛期应加强检查。

主要对栈桥的基本状况进行日常巡视检查。

对经常检查中发现重要部(构)件出现问题的,应立即安排进行维修。

(2)定期检查:定期检查主要以目测结合仪器检查方式进行。

其检查周期一般不低于每季度一次。

定期检查由分部技术负责人负责,制定栈桥定期检查计划,组织项目相关人员对栈桥进行全面检查工作,及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

(3)特殊检查:特殊检查应委托有相应资质和能力的单位实施。

特殊检查应采用仪器设备,通过检测或试验的方法,并结合理论分析,对栈桥的缺损状况、病害成因、承载能力或抗灾能力作出科学明确的判定。

线形监控测量在连续梁施工中的应用

线形监控测量在连续梁施工中的应用

线形监控测量在连续梁施工中的应用发布时间:2021-04-12T01:36:02.153Z 来源:《防护工程》2020年33期作者:李鹏[导读] 以便为以后相关基建工程施工提供有效参考,更好的提高连续梁施工质量,进一步了解线形监控测量对连续梁结构的重要性。

中铁二十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山东青岛 266061摘要:本文以佳木斯至鹤岗铁路改造工程鹤岗特大桥一处(48+80+48)m 连续梁为例,详细阐述线形监控测量在连续梁施工中的应用,以便为以后相关基建工程施工提供有效参考,更好的提高连续梁施工质量,进一步了解线形监控测量对连续梁结构的重要性。

关键词:连续梁;线形监控测量;模板高程;测点布设0 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增长以及交流日益加快,对交通运输设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铁路工程作为长远途运输的一个重要支柱,发展也越来越迅速。

与此同时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也对铁路工程建设不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铁路工程建设中信息化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铁路工程管理平台也在不断增加新的科目,线形监控测量在连续梁施工的重要性也不断的被突显。

1 工程概况佳木斯至鹤岗铁路改造工程岗鹤岗特大桥(48+80+48)m 连续梁桥为预应力钢筋砼结构,全长177.5m。

该梁体是单箱单室、变化截面、变化高度,梁体中跨中部为 10m的梁段,其边跨端梁段为13.75m等高段,梁高3.6m,中墩处梁高为6.4m;箱梁顶板宽7.3m,箱底宽 4.4m;底板厚0.46~0.8m,按照二次抛物线的图形变化;腹板厚 0.4至0.6m、0.6至0.8m,按折线变化。

全联在中支点处、中跨跨中上,以及端支点处共设5个横隔板,在其横隔板上设计有孔洞,以便检查人员通行。

佳木斯至鹤岗铁路改造工程鹤岗特大桥(48+80+48)m连续梁桥箱梁纵向分A0号段、悬臂浇注段、合龙段及边跨现浇段,其中A0号段6m,悬臂节段最长为4.0m、最短为3.0m,合龙段的长度是2m,连续梁桥边跨现浇段长度为7.75m。

56m连续梁线型监控解析

56m连续梁线型监控解析

京沪高速铁路淮河特大桥(40+56+40 ) m连续梁线型监控方案中铁十二局集团京沪高铁四标段项目经理部十三工区2009.061、工程概况 (1)2、施工监控方案 (2)2.1施工控制的任务 (2)2.2施工控制的基本依据 (2)2.3线形控制误差标准 (3)2.4线形控制方法 (3)2.4.1现场测试参数 (4)2.4.2监测点布置方案 (4)2.4.3施工控制的具体流程 (6)2.5梁部平面位置的控制 (8)附表2浇注段标高检查测量表 (11)附表3已浇注各梁段截面标高检查表 (13)附表4箱梁悬浇顶底板标高换算表(号墩) (15)附表5箱梁悬浇控制标高测量联系单(号墩) (17)附件关于成立悬灌梁线控实施小组的通知 (18)淮河特大桥(40+56+40 ) m连续梁线型监控方案1、工程概况淮河特大桥设计采用以三孔一联(40+56+40 ) m连续梁跨越蚌明高速公路,连续梁起始桥墩为1982#〜1985#墩,边墩均为3.8m X 7.8m矩形等截面实心墩,中墩均为3.8m *9.0m矩形斜柱实心墩。

梁部为直线无砟轨道预应力混凝土双线连续(箱)梁,为设计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桥梁。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总长度为137.5m。

箱梁采用单箱单室等截面型式,梁高为4.35m (不计桥面垫层),顶宽为12.0m,底宽为6.7m。

箱梁中心顶板厚度为0.4m ,底板厚0.4〜0.8m ,腹板厚0.48〜0.8m。

全联在中支点设置厚1.9m横隔板,端支座设置厚1.05m横隔板,横隔板均设置孔洞,供检查人员通过。

全桥采用三向预应力体系,连续箱梁梁体纵向预应力采用7-7 小、15-7 ©5、16-7 ©5 钢绞线(Fpk=1860MPa ),纵向采用金属波纹管成孔;横向预应力采用4-7栢钢绞线(Fpk=1860MPa ),横向采用扁形金属波纹管成孔;竖向预应力采用© 25mm预应力用精轧螺纹钢筋,极限强度f pk=785Mpa,采用©35mm (内)铁皮管成孔。

连续梁线形控制方案

连续梁线形控制方案

中铁十二局企业二企业广珠铁路项目部连续梁线形监控方案1.概括连续梁桥采纳悬臂浇筑施工过程,即桥跨构造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漫长、复杂的施工及系统变换过程。

经过理论计算能够获得各施工阶段的理论立模标高,但在施工中存在着各样不确立要素惹起的偏差,这些偏差包含施工荷载及地点偏差、构造几何尺寸偏差、资料性能偏差、各样施工偏差等,均将不一样程度地对桥梁构造的内力状态及成桥线型目标的实现产生扰乱,并可能致使桥梁合拢困难、成桥线型及内力状态与设计要求不符等问题。

所以,为保证大桥施工过程构造安全,保证成桥线型及构造内力状态与设计偏差在同意范围内,在施工中实行有效的施工监控是特别必需的。

我部混凝土连续箱梁桥,采纳悬浇施工。

项目对该段 5 段连续梁提出施工监控方案。

2、施工监控工作内容大跨径连续刚构及连续梁桥的施工监控是一个施工→量测→辨别→修正→预告→施工的循环过程。

施工监控包含监测和施工控制两大多数。

详细内容包含:成立控制计算模型,依据施工步骤、施工荷载,对构造进行正装及倒拆计算,确立各施工阶段构造物控制点的标高(预抛高)。

在构造重点截面部署应力测点、线型测点,监测施工过程构造内力及线型,为施工控制供应依照。

依据实测数据,对施工过程产生的各项偏差进行修正,供应下一阶段立模标高。

经过施工监控保证施工安全,以及保证成桥线型及构造内力状态与设计偏差在同意范围内。

3.施工监控系统构成施工监控系统主要由业主、设计、施工、施工监控、监理等方面组成。

设计:供应设计成桥状态作为控制计算目标状态。

施工:对各施工阶段的相关原始参数进行丈量,实时掌握现场施工荷载的变化状况并供应给施工监控组。

配合施工监控组的各项工作。

施工监控:①施工监测:依据施工监控需要实时量测各样数据。

②施工控制:依据现场供应的构造实质参数以及量测的构造内力及线型等数据,鉴别构造实质状态与理论值的偏差,经过计算剖析实时采纳举措加以调整,确立下一施工阶段的实质控制值,并向监剪发出控制指令,同时向业主呈报资料存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建铁路黄冈至黄梅铁路HHZQ-2标段蕲河特大桥(40+64+40)m连续梁施工监控方案编制人:审核人:责任人: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黄黄铁路HHZQ-2标项目经理部二0一九年三月目录1. 工程概况 (1)2. 施工监控监测目的和意义 (1)3. 施工控制依据及目标 (2)3.1 施工控制依据 (2)3.2 施工控制目标 (2)4. 监控监测组织机构 (2)4.1 组织机构 (2)4.2 各单位职责分工 (3)5. 施工控制方法 (3)5.1 施工控制流程 (3)5.2 结构计算内容 (4)5.2.1 有限元模型建立 (4)5.2.2 数据处理 (7)5.2.3 提供计算表格 (8)5.2.4 设计参数的测定 (11)6. 主梁线形监测 (11)6.1 墩顶测点布置 (11)6.2 截面测点布置 (12)6.3 主梁平面线形控制 (12)6.4 主梁各节段的挠度观测 (12)6.4.1 调整模板标高时测量 (12)6.4.2 绑扎钢筋后复测 (13)6.4.3 混凝土浇筑完后测量 (13)6.4.4 预应力张拉前测量 (13)6.4.5 预应力张拉后测量 (13)6.5 测量时间 (13)6.6 同跨两边对称截面相对高差的直接测量 (13)6.7 多跨线形的通测 (13)6.8 结构几何形状测量 (13)6.9 测量精度控制 (13)6.10 测量仪器 (14)7 主梁应力监测 (14)7.1 主梁混凝土应力监测测点布置 (14)7.2 应力测试工况 (15)7.3 其它注意事项 (15)8 有限元计算结果 (15)8.1 各施工阶段理论变形 (15)8.2 各施工节段理论应力 (16)蕲河特大桥(40+64+40)m连续梁施工监控方案1. 工程概况新建铁路黄冈至黄梅铁路HHZQ-2标段蕲河特大桥(40+64+40)m悬臂浇筑施工预应力混凝土双线连续梁,适用于蕲河特大桥50#-53#墩之间的连续梁。

梁全长145.7m,计算跨度为40+64+40m,全桥共分35个梁段,墩顶0号块长度为9 m,合龙段长度为2 m。

主梁采用单箱单室、渐变高度箱梁,截面中心处梁高为6.035米,梁端直线段梁高3.035m,梁底下缘按曲线变化。

边支座中心线至梁端0.75m,梁缝分界线至梁端0.10m;边支座横桥向中心距5.30m,中支座横桥向中心距5.80m。

全桥箱梁底板宽6.7m,桥面板宽12.6m,腹板厚为0.48m~0.9m,底板厚0.4m~0.8m,顶板厚0.385m。

箱梁在中支点处设置厚1.9m横隔板,两端支座处设置厚1.05m的端横隔板。

箱梁两侧腹板与顶、底板相交处采用圆弧倒角过渡,梁高及顶板厚度均指梁顶横向最低点处的高度和厚度。

梁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50,封锚采用强度等级为C50的干硬性补偿收缩混凝土,防护墙、遮板及电缆槽竖墙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

混凝土的各项性能指标应符合《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 10002.3-2017)的要求;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应符合《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8)的要求。

电缆槽盖板可采用RPC混凝土或C40混凝土,其中RPC混凝土性能指标应满足《铁路电缆槽盖板和人行道步板第1部分:活性粉末混凝土型》要求。

活性粉末混凝土采用R130,弹性模量4.6×104MPa。

纵向、横向预应力体系:预应力钢绞线采用抗拉强度标准值f pk=1860MPa、弹性模量E S=1.95×105MPa,公称直径为Ф15.20mm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符合GB/T5224-2003标准;波纹管采用金属波纹管,应符合《预应力混凝土用金属波纹管》(JG225-2007)要求。

锚具应符合《铁路工程预应力筋用夹片式锚具、夹具和连接器技术条件》(TB/T3193-2008)。

各项预应力损失:纵向、横向预应力筋锚口及喇叭口损失按预应力钢束锚外控制应力的6%计算,纵向预应力管道摩阻按圆形镀锌金属波纹管成孔计算,管道摩阻系数取0.26,管道偏差系数取0.003;松弛损失、收缩徐变及其它各项损失均按《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3-2017)计算。

锚口及喇叭口损失、管道摩阻系数、管道偏差系数应经现场试验确定,若与设计值偏差较大(偏差超过±5%时),应重新进行检算、调整。

2. 施工监控监测目的和意义随着我国高速铁路建设的迅猛发展,大跨度桥梁建设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高潮时期。

大型桥梁的结构多样化,带来了桥梁工程的科研、设计、施工、监理和管理水平的提升,也带动和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同时,大型桥梁的结构安全可靠性已成为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的重点问题。

预应力混凝土双线连续梁桥在分段悬臂施工过程中,由于桥梁的结构形式、所受荷载、挂篮变形以及环境温度等的不断变化,结构内力和变形状态也在发生不断的变化。

要使成桥后的桥梁线形和内力状态均达到设计要求,就需要对桥梁的整个施工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

尽管在桥梁的设计阶段就可以确定桥梁施工过程中的结构状态参数,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这种设计的理想状态却难以准确实现,这是因为设计时所采用设计参数(包括对环境条件的考虑等)与实际施工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并不完全一致,从而使结构的实际状态不能完全达到设计理想状态。

这就是设计与实际施工的不一致性,这种不一致性是客观存在的,也就是存在着影响施工状态偏离设计理想状态的各种因素,这些因素在悬臂施工的连续梁桥中具体表现为:(1)梁段自重误差对结构的影响;(2)预应力张拉实际效果的影响;(3)梁、墩的刚度误差对结构的影响,截面剪力滞效应对结构的影响;(4)混凝土收缩徐变对结构的影响;(5)挂篮及其它施工荷载变动对结构的影响;(6)温度的影响。

这些因素在设计阶段很难准确把握,如果不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控制,就会造成施工过程中(如悬臂浇筑后和预应力钢束张拉后)主梁的变形、应力变化值与设计值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具有累计效应并且事后无法再进行调整。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有必要对结构的内力和变形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当结构的实测状态与理论计算结果不相符时,应及时分析出现误差的原因。

如果是由计算参数取值引起的误差,要根据施工过程中结构的实测值对主要设计参数进行重新估计、修正,然后将被修正的设计参数反馈到控制计算中去,重新给出施工过程结构控制参数的理论期望值,以消除理论值与实测值不一致的主要部分,使模型的输出结果与实际测量的结果相一致,从而可以对施工状态进行更好的控制,使设计的施工过程得以准确的实现。

3. 施工控制依据及目标3.1 施工控制依据本大桥施工监控依据下列有关规范、标准进行:(1)《铁路桥涵设计规范》(TB 10002-2017);(2)《铁路桥涵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 10092-2017);(3)《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 10005-2010);(4)《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规程》(Q∕CR 9603-2015);(5)《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752-2018);(6)《铁路桥梁检定规范》(2015年);(7)《高速铁路设计规范》(TB 10621-2014);(8)《铁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刚构)悬臂浇筑施工技术指南》(TZ 324-2010);(9)《无砟轨道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悬臂浇筑施工)》(通桥(2017)2368A-I-1)。

3.2 施工控制目标(1)根据《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752-2018)10.1.24,施工控制总目标是悬臂梁段高程允许误差+15mm、-5mm以内;(2)根据《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752-2018)10.1.24,合龙前两悬臂端相对高差小于合拢段长的1/100且不大于15mm;(3)根据《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752-2018)10.1.24,梁段轴线偏差不大于15mm;(4)其它允许偏差要求按《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752-2018)检查控制;(5)如有其它异常情况发生影响标高控制,其调整方案经控制小组分析研究,提出控制意见。

4. 监控监测组织机构4.1 组织机构施工监控监测是大型桥梁结构施工不可缺少的部分,是一项技术性、时间性、协调性要求都很强的工作。

其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的始终,牵涉到许多与施工有关的关键技术问题。

如果没有一个强有力的组织机构,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程序,就不可能达到监控监测预期的目的。

为此,设立悬灌连续梁施工监控实施小组。

重大技术问题由施工监控单位与设计单位讨论决定,具体工作由施工监控实施小组负责执行。

监控实施小组成员如下:组长:刘龙组员:高建培杨勇谷林白明迪孟醒田硕4.2 各单位职责分工(1)设计单位①提供大桥结构计算数据文件;②提供各工况下(工况划分见后说明)及成桥后箱梁各施工节段的变形设计计算结果;③提供箱梁各节点(高程控制点)预拱度设计计算结果;④提供大桥施工安全性检算资料;⑤讨论决定重大设计修改,负责变更设计后的各种验算。

(2)施工单位①提供施工设计图纸及施工体系受力计算数据(挂篮自重;施工荷载等);②提供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与进程计划,如有变更施工方案应及早提出;③提供施工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值;④桥面施工荷载调查与控制;⑤混凝土弹性模量试验;⑥负责保护好现场观测点、仪器免遭人为破坏;⑦施工高程测量在每一梁段完成后及时交施工监控实施小组,以便对主控方的控制数据起校核作用;⑧提供现场观测及监测交通工具;提供工地试验室进行有关试验的工作条件。

(3)监理单位①认真执行监理工作,保证施工质量;②协调好设计、施工与监测三方的现场配合;③督促和检查监测单位按本方案按期完成任务,监督施工单位对监控单位测点进行有效的保护;④提供箱梁断面尺寸、立模标高等复测结果;⑤在监测监控任务依现场需要有所增补、变更时,及时与建设单位联系,审核和报批有关事项;(4)监控单位①拟定施工线形控制实施方案;②完成监控方案中提及的各项施工监控监测任务、结构分析计算、提交下段挂篮立模标高(提前24小时)箱梁高程测量等;③识别设计参数误差,并进行有效预测;④发生重大修改及时向相关部门汇报,并会同设计单位提出调整方案;⑤每一梁段完成后及时将有关监测监控结果汇总。

如有重要情况,以书面形式及时报告;⑥主桥竣工后,在1个月内提交施工监测监控成果报告。

5. 施工控制方法5.1 施工控制流程大跨度连续梁桥的施工控制是一个“预告→施工→量测→识别→修正→预告”的循环过程。

施工控制中最基本的原则是确保施工过程中大桥结构的安全,在大桥施工过程安全性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再对大桥施工过程中结构的线形进行控制,确保大桥最终线形满足预期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