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受力分析类型总结
高中物理受力分析汇总

在已知物体运动状态和部分受力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力的平衡求解未知力的大小和方向 。
力的平衡与其他力的关系
与牛顿第二定律的关系
在力的平衡状态下,物体的加速度为零,因此牛顿第二定律$F = ma$中的$a$为零,从而可以求解物 体的质量。
与摩擦力的关系
在分析力的平衡时,需要考虑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摩擦力可能使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也可能使物体产生加速度。
擦力。
动摩擦力
两个接触面之间有相对 运动时产生的摩擦力。
摩擦系数
描述接触面粗糙程度的 物理量,与接触面的材
料、表面状况有关。
摩擦力在物体运动中的作用
启动和停止
摩擦力在物体的启动和停 止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 影响物体的运动状态。
方向改变
摩擦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 动方向,例如在圆周运动 中提供向心力。
能量转换
合力与分力可以与其他力相互转化,例如在分析静摩擦力 和滑动摩擦力时,可以将它们视为合力或分力的一部分。 同时,合力与分力还可以与弹力、重力等其他类型的力相 互关联,共同影响物体的运动状态。
THANKS
感谢观看
高中物理受力分析汇总
汇报人: 202X-12-23
目录
• 受力分析概述 • 重力分析 • 弹力分析 • 摩擦力分析 • 力的平衡分析 • 力的合成与分解
01
受力分析概述
定义与目的
定义
受力分析是指对物体受到的各种 力(如重力、弹力、摩擦力等) 进行识别、分析的过程。
目的
确定物体所受的力,理解力的作 用效果,为解决力学问题提供基 础。
受力分析的基本步骤
01
02
03
04
确定研究对象
高中物理整体法、隔离法受力分析专题讲解

受力分析、物体的平衡1.隔离法:将某物体从周围物体中隔离出来,单独分析该物体所受到的各个力,称为隔离法。
隔离法的原则:把相连结的各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如果要分析的是整体内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即内力),就要把跟该力有关的某物体隔离出来。
当然,对隔离出来的物体而言,它受到的各个力就应视为外力了。
2.整体法:把相互连结的几个物体视为一个整体(系统),从而分析整体外的物体对整体中各个物体的作用力(外力),称为整体法。
整体法的基本原则:(1)当整体中各物体具有相同的加速度(加速度不相同的问题,中学阶段不建议采用整体法)或都处于平衡状态(即a =0)时,命题要研究的是外力,而非内力时,选整体为研究对象。
(2)整体法要分析的是外力,而不是分析整体中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内力)。
(3)整体法的运用原则是先避开次要矛盾(未知的内力)突出主要矛盾(要研究的外力)这样一种辨证的思想。
3.整体法、隔离法的交替运用对于连结体问题,多数情况既要分析外力,又要分析内力,这时我们可以采取先整体(解决外力)后隔离(解决内力)的交叉运用方法,当然个别情况也可先隔离(由已知内力解决未知外力)再整体的相反运用顺序。
考点二: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1.平衡状态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就说这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如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滑动的物块、沿斜面匀速直线下滑的木箱、天花板上悬挂的吊灯等,这些物体都处于平衡状态.2.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在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是合力为零,即0F =合。
3.平衡条件的推论(1)如果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这两个力必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为一对平衡力。
(2)如果物体在三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其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一定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3)如果物体受多个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其中任何一个力与其他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4)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沿任意方向物体所受的合力均为零。
高中物理必修1专题4受力分析

物体的受力分析一、知识要点:(应牢记)1、分析物体受力的一般步骤是:先把要研究的物体从相互作用的物体群(系统)中隔离..出来,接着分析它受到的性质力...,如:重力、弹力(拉力、支持力等都可归属于弹力)、摩擦力等力。
⑴按确定的顺序分析受力(以防止“漏力或添力”)。
如:重力→弹力→摩擦力⑵再结合按确定的方向分析受力(以防止“漏力或添力”)。
找弹力(或摩擦力)时,以研究对象为中心,从下端接触面开始,按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依次找出各接触面的弹力(或摩擦力);如果研究对象的内部还有物体,则按“先外后内”的顺序找力;⑶重力有且只有一个;有几个接触面就可能..有几个弹力;有几个接触面就可能..有几个摩擦力;(是否有“力”还得根据题给条件判定)2、隔离法与整体法:在受力分析中研究对象的选择通常有隔离法和整体法。
在分析外力对系统的作用时,一般采用整体法;而在分析系统内部各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时,采用的是隔离法;但有时解答一个问题时又需要多次选取研究对象,交叉应用整体法和隔离法,要注意灵活运用。
3、进行受力分析时必须注意:⑴物体受到的力都有其施力物体,否则该力不存在;不能随意认为物体受到了某力。
⑵受力分析时,只考虑根据性质..命名的力。
⑶合力与分力是等效的,不能同时考虑,否则重复。
⑷只能分析研究对象受到的力,不能分析研究对象对别的物体施加的力。
⑸合理隔离研究对象,合理选用整体法、隔离法。
⑹画好受力示意图。
4、判定一个力的有无及方向(或大小)的方法⑴根据力的产生条件(定义);⑵从物体所处的状态(平衡和非平衡态)入手结合各种力的特点,然后根据平衡条件或牛顿运动定律进行分析判断(可结合假设法);二、例题解析〖例1〗如图1所示,一匀质木棒,一端靠在光滑圆球上,另一端搁于水平地面上,木棒处于静止状态,这时木棒受到的力有:()A、重力、地面和球的支持力B、重力、地面的摩擦力C、重力、地面和球的支持力、地面的摩擦力D、重力、地面的摩擦力和球的支持力〖拓展〗画出其它物体受到的力。
受力分析 知识点总结

受力分析1.物体的运动状态和运动状态的变化。
⑴物体的运动状态是通过哪些物理量描述? 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⑵运动状态的变化有哪些?速度--———大小变化,方向变化,大小和方向都变化2.物体的变形。
在外界作用下物体的形变或体积发生变化就说物体发生了形变。
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形变的改变的原因?1.力的概念:⑴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⑵力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⑶高中物理主要解决①重力,②弹力,③摩擦力2.力的作用效果:⑴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速度变化⑵改变物体的形状——-—--——-—-———形变对重力,弹力,摩擦力的重点分析重力一定有,弹力看接触,分析摩擦力。
1.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产生的,他的方向竖直向下,重力的作用点称重心.2.弹力:产生条件是直接接触发生弹性形变。
3.摩擦力: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趋势,在接触面处产生阻碍物体间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对弹力的重点分析1.物体与物体间的连接方式主要有:⑴细绳——-——只能有拉力⑵轻杆—————压力和拉力⑶轻弹簧-压力和拉力2.物体受弹力性质分析方法:(易错点)⑴假设法:假设没有所受力物体看运动趋势。
例:分析下面俩个图小球所受斜面做给的弹力方向?假设没有斜面看小球运动趋势A B C⑵ 替换法:用细绳替换装置中的杆件,看能不能维持原来的力学状态例:在下图中肥西AB,AC ,杆对点A 的弹力的方向,不计AB ,AC 的重力。
解析:用绳替换AB 原装置不变所以AB 所受的是拉力,用绳子替换AC ,A 有向左运动趋势,所以AC 所受压力。
⑶ 根据物体运动状态分析弹力。
由运动状态分析弹力,即物体的受力必须与物体的运动状态相符合,依据物体的运动状态由二力平衡或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物体间的弹力。
对摩擦力的分析1. 摩擦力的分类:① 摩擦力:物体没有相对运动,大小为使物体有运动趋势的力的大小,方向跟力的方 向相反.② 滑动摩擦力:跟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大小为f=Fn ×u (u 为物体的摩擦系数) 2. 摩擦力的判断方法:(重点)⑴ 假设法:先假设没有静摩擦力时,看相对静止的物体间能否发生相对运动。
高考物理受力分析口诀

受力分析口诀
分析受力要仔细,定量计算七种力;重力有无看提示,根据状态定弹力;先有弹力后摩擦,相对运动是依据;万有引力在天体,电场力存在定无疑;洛仑兹力安培力,二者只能有其一;相互垂直力最大,平行无力要切记
解释一下:
高中力学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要注意以下七种力。
重力,弹力,摩擦力,万有引力,电场力,洛伦兹力,安培力。
首先是重力,我们通常考虑地面上物理的运动都要面对重力,因此除了题设特别指出的无重力环境,如宇宙空间外,都要先考虑物体受到的重力。
然后是弹力,弹力是形变力,物体之间有接触的情况下都要考虑之间是否存在弹力。
如果两物体之间存在弹力,且他们之间存在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v=0,a≠0)那么就要考虑两者之间的摩擦力。
这里要注意的是题设说明光滑表面的时候是不需要考虑摩擦力的。
考虑天体运动要首先考虑万有引力。
电荷在电场中一定会受到电场力作用。
安培力的实质是形成电流的定向移动的电荷所受洛伦兹力的合力,因此只需要按情况考虑一个即可。
磁场方向与电荷运动方向(电流方向)垂直的时候洛伦兹力(安培力)最大,磁场方向与电荷运动方向(电流方向)平行的时候洛伦兹力(安培力)为0.。
高中物理受力分析3篇

高中物理受力分析高中物理受力分析第一篇:平面力的分解与合成在物理学中,要准确地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受力情况,就需要对物体所受的力进行分析。
其中,平面力的分解与合成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平面力是指沿水平方向施加给物体的力,常见的例子是斜面上的物体施加给滑动物体的力。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需要将平面力分解为两个力:一个垂直于斜面的力,称为法向力;一个沿斜面方向的力,称为切向力。
在分解平面力的时候,需要使用三角函数来计算。
例如,对于一个倾斜角度为θ的平面力F,其分解后的法向力为Fcosθ,切向力为Fsinθ。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将平面力转换为更容易处理的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力。
除了分解平面力,有时也需要将平面力进行合成。
合成平面力是指将多个平面力作用于同一物体的情况,要求将它们合并成一个等效力。
合成平面力可以采用向量加法的方法进行计算,将各个平面力的分量相加即可。
这样得到的等效力可以方便地用来计算物体的加速度和运动状态。
总体而言,平面力的分解和合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描述物体受力情况,从而更好地研究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动力学特性。
第二篇: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牛顿三定律对于物理学的发展和实践有着重要的影响。
其中,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是最为基础和重要的定律之一。
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指出如果一个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保持原来的状态,即维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这种状态也称为惯性状态。
例如,一个物体放置在光滑的平面上,它将不会发生运动,直到受到外部的推动或拉扯。
牛顿第二定律则提供了一种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方式。
它指出,物体的运动状态取决于它所受到的力和质量,当一个物体受到一个力时,它将发生加速度,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的比例成正比。
这种关系可以用公式F=ma表示,其中F表示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共同构成了描述物体运动和受力情况的基本定律,也是物理学中研究动力学的重要内容。
高中物理必修一受力分析总结

物体受力分析一:受力分析的重要性正确的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前提和关键之一,因此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一定要注意"准确"。
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对受力分析的有关知识、力的判据、受力分析步骤以及受力分析时的注意事项有一定的理解。
二:受力分析的基本知识和方法1、力的图示是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直观地表示一个力,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的指向表示力的方向,箭头或箭尾通常用来表示力的作用点,一般将物体所受各力都看作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共点力。
2、在画图分析物体受力情况时,有时并不需要精确画出力的大小,只要把力的方向画正确,并大概画出力的大小即可,这样的力图称为力的示意图。
例题1用一轻绳将小球P系于光滑墙壁上的O点,在墙壁和球P之间夹有一矩形物块Q,如图所示,在P、Q均处于静止状态的情况下,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物块Q受3个力小球P受4个力若O点下移,Q受到的静摩擦力将增大若O点上移,绳子的拉力将变小答案BD解析本题考查受力分析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平衡状态下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的能力。
对P 和Q受力分析可知,P受重力、绳子拉力、Q对P的弹力、Q对P的摩擦力,Q受重力、墙壁的弹力、P对Q的弹力、P对Q的摩擦力,因此选项A错误,B正确;分析Q的受力可知,若O 点下移,Q处于静止状态,受到的静摩擦力等于重力不变,选项C错误;对P受力分析可知若O 点上移,绳子的拉力将变小,选项D正确;所以答案选BD。
分析:1、确定研究对象,即据题意弄清我们需要对哪个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2、采用隔离法分析其他物体对研究对象的作用力。
3、按照先重力,然后环绕物体一周找出跟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并逐个分析这些物体对研究对象的弹力和摩擦力,最后分析其他场力(如电场力,磁场力等)。
4、画物体受力图,没有特殊要求,则画示意图即可。
总结注意受力分析的方法1、研究表明物体(对象)会受到力的作用(通常同时会受到多个力的作用)。
2、受力分析就是要我们准确地分析出物体(对象)所受的力,并且能用力的示意图(受力图)表示出来。
高中物理受力分析类型总结

1.以下研究对象均为单个静止物体。
一圆球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光滑球静止在两夹板之间球被光滑夹板夹在中间用斜向上的力拉物块物块A静止在斜面上用水平力F将物块A顶在竖直墙面上用斜向上的力F将物块A顶在竖直墙面上用垂直于斜面的力F将物块顶在斜面上物块A浮在水面上物块A静止在半球面上。
均匀棒静止在半圆形槽内用三根细线将一重物吊起,分析结点O 的受力。
用竖直细线将小球吊起,搁在斜面上。
小球静止在光滑的斜面上,线倾斜。
均匀棒搁在光滑的半圆开圆柱上竖直细绳将均匀杆一端吊起。
倾斜绳将均匀杆一端吊起。
圆木静止在光滑槽上,O1是圆木的几何中心,O2是圆木的重心。
光滑球靠在墙上圆柱静止在两根木棍搭成的斜面上光滑大圆环上用弹簧系着一个小环光滑滑轮静止在绳上,分析与滑轮直接相互作用的那部分绳的受力情况。
轻质弹簧上端固定,下端悬挂一小球,放在光滑斜面上。
匀速转动的传送带上,物块A被竖直挡板挡住。
两根细线分别固定在轻杆的一端,另一端分与墙和重物相连,分析结点A的受力情况。
用竖直向上力F拉静止在斜面上的物块,所受摩擦力可能为:A、沿斜面向上B、沿斜面向下C、不受摩擦力D、都有可能静止玻璃管内,用水银柱封闭了一定质量的气体。
塞受力。
以下研究对象均为静止的多个物体,请以每一个物体、整体为研究对象进行隔离、整体受力分析。
用力F竖直向下压物块A用水平力F拉物块A用水平力F拉物块B用等大的水平力F分别拉物块A和B用等大的水平力F分别拉物块A和B。
用水平力F拉物块A,未拉动。
用水平力F拉物块B,未拉动。
用等大的水平力F拉物块A、B。
用等大的水平力F拉物块A、C。
用等大的水平力F拉物块B、C。
用等大的水平力F拉A、B。
用等大的水平力F拉A、C。
大家还可以练习三个力F作用在物块上的情况,自由组合、反复练习。
用力F将A、B两物块顶在竖直墙上。
相同的两物块夹在相同的竖直墙间相同的仨物块夹在相同竖直墙间物块A静止在三角形物块B上用水平力F沿三角形物块B的斜面向上推物A 两球静止在槽中A、B两环用细绳相连,静止地套在杆上,竖直杆光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受力分析类型
总结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 2 -
1.以下研究对象均为单个静止物体。
一圆球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
光滑球静止在两夹板之间
球被光滑夹板夹在中间
用斜向上的力拉物块
物块A 静止在斜面上
用水平力F 将物块A 顶在竖直墙面上
用斜向上的力F 将物块A 顶在竖直墙面上
用垂直于斜面的力F 将物块顶在斜面上
物块A 浮在水面上
物块A 静止在半球面上。
均匀棒静止在半圆形槽内
用三根细线将一重物吊起,分析结
点O 的受力。
用竖直细线将小球吊起,搁在斜
面上。
小球静止在光滑的斜面上,线倾
斜。
均匀棒搁在光滑的半圆开
圆柱上
竖直细绳将均匀杆一端吊起。
倾斜绳将均匀杆一端吊起。
圆木静止在光滑槽上,O 1是圆木的几
何中心,O 2是圆木的重心。
光滑球靠在墙上
圆柱静止在两根木棍搭成的斜面上
光滑大圆环上用弹簧系着一个小环
光滑滑轮静止在绳上,分析与滑
轮直接相互作用的那部分绳的受力情况。
轻质弹簧上端固定,下端悬挂一小球,放
在光滑斜面上。
匀速转动的传送带上,物块A 被
竖直挡板挡住。
两根细线分别固定在轻杆的一端,另一
端分与墙和重物相连,分析结点A 的受力情况。
用竖直向上力F 拉静止在斜面上
的物块,所受摩擦力可能为:
A 、 沿斜面向上
B 、沿斜面向下
C 、不受摩擦力
D 、都有可能
静止玻璃管内,用水银柱封闭了一定质量的气体。
塞受力。
以下研究对象均为静止的多个物体,请以每一个物体、整体为研究对象进行隔离、整体受力分析。
用力F 竖直向下压物块A
用水平力F 拉物块A
用水平力F 拉物块B
用等大的水平力F 分别拉物块A 和B
用等大的水平力F 分别拉物块A 和B 。
用水平力F 拉物块A ,未拉动。
用水平力F 拉物块B ,未拉动。
用等大的水平力F拉物块A、B。
用等大的水平力F拉物块A、C。
用等大的水平力F拉物块B、C。
用等大的水平力F拉A、B。
用等大的水平力F拉A、C。
大家还可以练习三个力F作用在物块上的情况,自由组合、反复练习。
用力F将A、B两物块顶在竖直墙上。
相同的两物块夹在相同的竖直墙间
相同的仨物块夹在相同竖直墙间
物块A静止在三角形物块B上
用水平力F沿三角形物块B的斜面向上
推物A
两球静止在槽中
A、B两环用细绳相连,静止地套在杆
上,竖直杆光滑。
用竖直细线和拉伸的弹簧连着物块A、B。
两环套在杆上,通过细绳吊着一小球。
质量不等的A、B物块通过细绳相连,B
静止在地面上。
A、B、C三个物块用拉伸的轻弹簧和细绳
相连,处于静止状态。
A、B、C均静止。
用力F向下压小球
用力F推搁在光滑斜面上的圆球。
两物块用细绳相连,B静止在粗
糙斜面上。
用力F托住A、B两物块。
A、B两球用细线连接在一起,吊在天花板下,用力
F将B球拉起,OA绳保持竖直。
弹簧处于压缩状态,用力F拉B物体,未拉动。
以下研究对象均为单个匀速运动的物体。
物块随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
人随扶梯匀速上升
物块在斜向上的推力F作用下,沿水平天花板匀速
运动。
物块A沿三角形物块B的斜面匀速下滑。
用力F将物块B从A下边匀速抽出,A
用水平细绳系在左侧墙上。
上下两块毛巾相叠,上边的毛
巾用水平轻绳固定在墙上,用水平力F将下边的毛
巾匀速拉出。
- 3 -
以下研究对象为多个匀速运动的物体。
用力F拉着A、B两物体一起向右匀速运动。
在拉力F作用下,两物块相对粗糙水平面匀速运动。
物块A沿静止楔形物块B匀速上滑,各接触面均粗糙。
水平向左力F推物块A,使之沿静止楔形物块B匀速上滑。
B的动摩擦因数是A的两倍,A、B一起匀速下滑。
在拉力F作用下A、B一起向左匀速运动。
A、B在拉力F作用下一起沿粗糙斜面向上匀速滑动。
A、B在拉力F作用下一起沿粗糙斜面向上匀速滑动。
小孩拉绳,使物块和人一起向左匀速运动。
用力F推着A、B物块一起在粗糙水平面上向左匀速
运动,A、B间接触面光滑。
- 4 -。